CN114565171A -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5171A
CN114565171A CN202210214642.6A CN202210214642A CN114565171A CN 114565171 A CN114565171 A CN 114565171A CN 202210214642 A CN202210214642 A CN 202210214642A CN 114565171 A CN114565171 A CN 114565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building
code
carbon emission
ac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46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泉
陈艳秋
杨小亮
王栋
张雷
金羽佳
赵枭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nto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antai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antai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antai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antai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46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5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5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02P90/845Inventory and reporting systems for greenhouse gases [GH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涉及碳码技术领域,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基于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第一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有益效果在于对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管理和监测,对建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碳减排实现数字标码化,客户端可以通过扫描碳标签、碳码或者根据碳标签、碳码的颜色变化获得碳排放量的变化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碳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部分企业对自身碳排放情况摸底不清,缺乏有效的碳排放量及碳效值的准确计算、评 价和管理手段,基于此,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碳效码,然而目前的碳码均是静态的, 无法管理和监测针对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改造阶段、建筑运行阶段和建筑拆除阶段等 各个阶段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变化情况。
基于此,依托标识解析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数据服务能力,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碳 效码,然而目前的碳码均是静态的,无法管理和监测针对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改造阶 段、建筑运行阶段和建筑拆除阶段等各个阶段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变化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 码均是静态,无法管理和监测各个阶段碳排放量变化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基于所述建筑种类和所述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 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
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所述预测碳排放量和所述标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
所述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述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 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所述预测碳排放量高于所述标准指标时,将生成的所述第一判别结果反馈给用户,所述 用户修改建筑方案直至所述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所述标准指标。
优选地,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建筑种类包括建材种类和能源种类,建筑用量包括建材用量和能源用量;
基于建筑方案通过BIM工具预测所述建材种类和所述建材用量,基于建筑方案通过BIM 工具预测所述能源种类和所述能源用量。
优选地,基于所述建筑种类和所述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具体 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建筑种类获取第一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建筑种类和所述第一碳排放因子通过 碳计算工具得到第一预测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能源种类获取第二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能源种类和所述第二碳排放因子通过 碳计算工具得到第二预测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第一预测碳排放量和所述第二预测碳排放量得到所述预测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碳足迹表现为所述碳标签时,还包括步骤:
所述第一判别结果为所述预测碳排放量高于所述标准指标时,所述碳标签生成为灰色碳 标签;
所述第一判别结果为所述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所述标准指标时,所述碳标签生成为绿色碳 标签;
所述第一判别结果为所述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所述标准指标且有绿色金融支持时,所述碳 标签生成为绿金碳标签。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基于所述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所述第二实 际碳排放量计算实际碳排放量;
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所述实际碳排放量和所述标准指标,得到第二判别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
所述第二碳足迹表现为碳码时,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述碳码基于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生成 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优选地,获取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施工阶段的实际建筑种类和实际建筑用量,基于所述实际建筑种类和所述实际建筑 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第一实际碳排放量;
采集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基于所述建筑用水量、所述建筑 用电量、所述化石燃料量和所述垃圾量计算第二实际碳排放量。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建材数据采集单元、能源数据采集单元、建材数据核算单元、 能源数据核算单元和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数据实时监测单元,所述数据实时监测单元包括用水数据监测单元、用电数据监测单元、 化石燃料数据监测单元、温室气体CO2监测单元和垃圾量监测单元;
碳计算工具,所述碳计算工具用于计算预测碳排放量和实际碳排放量;
对比分析单元,所述对比分析单元用于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碳排放量和标 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或通过对比分析实际 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二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单元,所述碳足迹单元用于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述碳标 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的类型包括用户端、监管端和金融机构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 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 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 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和第二判别结果,基于第一 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基于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 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 客户端。第二碳足迹表现为碳码时,在建筑运行阶段,碳码基于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碳减码、 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对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管理和监测,对建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 放、碳减排实现数字标码化,客户端可以通过扫描碳标签、碳码或者根据碳标签、碳码的颜 色变化获得碳排放量的变化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建筑碳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2中建筑碳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 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 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 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 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基于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获取标 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第一判别结果生 成第一碳足迹。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 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建筑种类包括建材种类和 能源种类,建筑用量包括建材用量和能源用量。基于建筑方案通过BIM工具预测建材种类和 建材用量,基于建筑方案通过BIM工具预测能源种类和能源用量。
基于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 据建筑种类获取第一碳排放因子,基于建筑种类和第一碳排放因子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第一 预测碳排放量。根据能源种类获取第二碳排放因子,基于能源种类和第二碳排放因子通过碳 计算工具得到第二预测碳排放量。基于第一预测碳排放量和第二预测碳排放量得到预测碳排 放量。
具体的,实施例1适用于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和既有建筑改造方案设计阶段,通过BIM工 具预测建筑的建材种类、能源种类及用量,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 放量。其中,建筑生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改造阶段、建筑运行阶段和建筑 拆除阶段。
具体的,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第一判别结 果生成第一碳足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碳足迹就是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报告,基于第一 判别结果通过LCA工具生成第一碳足迹,第一碳足迹至少包括碳标签、数据报告和数据展示 中的一种,当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通过扫描碳标签,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生命周期内 各个阶段的碳排放信息。
还包括步骤:预测碳排放量高于标准指标时,将生成的第一判别结果反馈给用户,用户 修改建筑方案直至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
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还包括步骤:第一判别结果为预测碳排放量高于标准指标 时,碳标签生成为灰色碳标签。第一判别结果为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时,碳标签生成 为绿色碳标签。第一判别结果为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且有绿色金融支持时,碳标签生 成为绿金碳标签,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绿金碳标签为一半绿色和一半金色组成的碳标签。
具体的,标准指标至少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一种。
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 馈给客户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碳标签为灰色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转化为碳排码, 将生成的碳排码反馈给客户端。碳标签为绿色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转化为碳减码,将 生成的碳减码反馈给客户端。碳标签为绿金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转化为碳金码,将生 成的碳金码反馈给客户端。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5G、蓝牙以及wifi 等传输方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实际碳排 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基于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计算实际碳排放量。 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实际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二判别结果,基于第二判别 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第二碳足迹表现为碳码时,在建筑运行阶段,碳码基于第二判别结果 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获取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施工阶段的实际 建筑种类和实际建筑用量,基于实际建筑种类和实际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第一实 际碳排放量。采集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基于建筑用水量、建筑 用电量、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计算第二实际碳排放量。
采集施工阶段的实际建筑种类和实际建筑用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实际建筑种类包括 实际建材种类和实际能源种类,实际建筑用量包括实际建材用量和实际能源用量。
基于实际建筑种类和实际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具体包括 以下步骤:
根据实际建筑种类获取第一碳排放因子,基于实际建筑种类和第一碳排放因子通过碳计 算工具得到实际建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能源种类获取第二碳排放因子,基于实际能源种类 和第二碳排放因子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实际能源碳排放量。基于实际建筑碳排放量和实际能 源碳排放量得到第一实际碳排放量。
采集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基于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 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计算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化石燃料量包括直接使用的燃料量和使用燃料量产生的温室气体CO2,垃圾量包括建筑垃 圾量和建筑运行阶段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量,根据垃圾种类获取第三碳排放因子,基于垃圾 种类和第三碳排放因子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垃圾碳排放量,根据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 直接使用的燃料量、使用燃料量产生的温室气体CO2以及垃圾碳排放量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第 二实际碳排放量。其中,使用燃料量产生的温室气体CO2通过二氧化碳仪器进行采集。其中, 采集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可实时进行展示。
第二碳足迹表现为碳码时,在建筑运行阶段,碳码基于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碳减码、碳金 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判别结果为实际碳排放量高于标准指标时,碳码生成为碳排码,将生成的碳排码反 馈给客户端,提醒用户实际碳排放量过高应采取措施降低建筑的实际碳排放量。第二判别结 果为实际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时,碳码生成为碳减码,将生成的碳减码反馈给客户端。第 二判别结果为实际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且有绿色金融支持时,碳码生成为碳金码,将生成 的碳金码反馈给客户端。
具体的,实施例2适用于建筑施工阶段和改造施工阶段,其中,标准指标至少包括国际 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一种,第二碳足迹至少包括碳码、数据报告和数 据展示中的一种。
相关之处参见实施例1的部分说明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包括一种建筑碳码生成系统,包括:
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建材数据采集单元、能源数据采集单元、建材数据核算单元、能源 数据核算单元和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具体的,建材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储存预测建材种类、预测建材用量、实际建材种类和实 际建材用量,能源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储存预测能源种类、预测能源用量、实际能源种类和实 际能源用量。建材数据核算单元用于对异常的实际建材种类数据和异常的实际建材用量数据 进行修正,能源数据核算单元用于对异常的实际建材种类数据和异常的实际建材用量数据进 行修正。
碳计算工具,碳计算工具用于计算预测碳排放量和实际碳排放量。在本实施例中,建材 数据核算单元和能源数据核算单元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后,再通过碳计算工具计算实际碳排 放量。
数据实时监测单元,数据实时监测单元包括用水数据监测单元、用电数据监测单元、化 石燃料数据监测单元、温室气体CO2监测单元和垃圾量监测单元。
具体的,用水数据监测单元用于采集建筑运行阶段建筑用水量,用电数据监测单元用于 采集建筑运行阶段建筑用电量,化石燃料数据监测单元用于采集建筑运行阶段建筑直接使用 的燃料量,温室气体CO2监测单元用于采集建筑内或一定区域内的温室气体CO2量。垃圾量监 测单元用于采集建筑垃圾量和建筑运行阶段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量。
对比分析单元,对比分析单元用于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碳排放量和标准指 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第一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或通过对比分析实际碳排放量 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二判别结果,基于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
具体的,对比分析单元还包括标准数据库和标准指标滚动数据库,标准数据库包括国际 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指标。标准指标滚动数据库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标准指 标单独汇总建立的数据库,用户可直接在标准指标滚动数据库选择所需要的标准指标,不用 另行调用标准数据库。
碳足迹单元,碳足迹单元用于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碳标签生成碳 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具体的,碳足迹单元至 少包括碳标签、碳码、数据报告和数据展示中的一种。
客户端,客户端的类型包括用户端、监管端和金融机构端。具体的,用户端可向金融机 构端申请绿色金融,申请成功且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可生成碳金码,或申请成功且实 际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可生成碳金码。用户端若接收到碳排码,则修改建筑方案直至预测 碳排放量低于标准指标,或采取措施降低建筑的实际碳排放量直至低于标准指标。监管端若 接到碳排码,则向用户端下达碳技改指令,直至实际碳排放量直至低于标准指标。
相关之处参见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部分说明即可。
实施例4: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 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子设备的 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 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中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 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 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 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 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 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 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 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 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 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 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 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 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 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 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 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 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 等可以不同。凡依本申请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 于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 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申请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 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基于所述建筑种类和所述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
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所述预测碳排放量和所述标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
所述第一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述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所述预测碳排放量高于所述标准指标时,将生成的所述第一判别结果反馈给用户,所述用户修改建筑方案直至所述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所述标准指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建筑方案预测建筑种类和建筑用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建筑种类包括建材种类和能源种类,建筑用量包括建材用量和能源用量;
基于建筑方案通过BIM工具预测所述建材种类和所述建材用量,基于建筑方案通过BIM工具预测所述能源种类和所述能源用量。
4.如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建筑种类和所述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预测碳排放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建筑种类获取第一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建筑种类和所述第一碳排放因子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第一预测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能源种类获取第二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能源种类和所述第二碳排放因子通过碳计算工具得到第二预测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第一预测碳排放量和所述第二预测碳排放量得到所述预测碳排放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足迹表现为所述碳标签时,还包括步骤:
所述第一判别结果为所述预测碳排放量高于所述标准指标时,所述碳标签生成为灰色碳标签;
所述第一判别结果为所述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所述标准指标时,所述碳标签生成为绿色碳标签;
所述第一判别结果为所述预测碳排放量低于所述标准指标且有绿色金融支持时,所述碳标签生成为绿金碳标签。
6.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基于所述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所述第二实际碳排放量计算实际碳排放量;
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所述实际碳排放量和所述标准指标,得到第二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
所述第二碳足迹表现为碳码时,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述碳码基于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实际碳排放量和第二实际碳排放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施工阶段的实际建筑种类和实际建筑用量,基于所述实际建筑种类和所述实际建筑用量计算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第一实际碳排放量;
采集建筑用水量、建筑用电量、化石燃料量和垃圾量,基于所述建筑用水量、所述建筑用电量、所述化石燃料量和所述垃圾量计算第二实际碳排放量。
8.一种建筑碳码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建材数据采集单元、能源数据采集单元、建材数据核算单元、能源数据核算单元和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数据实时监测单元,所述数据实时监测单元包括用水数据监测单元、用电数据监测单元、化石燃料数据监测单元、温室气体CO2监测单元和垃圾量监测单元;
碳计算工具,所述碳计算工具用于计算预测碳排放量和实际碳排放量;
对比分析单元,所述对比分析单元用于获取标准指标,通过对比分析预测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一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别结果生成第一碳足迹,或通过对比分析实际碳排放量和标准指标,得到第二判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生成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单元,所述碳足迹单元用于碳足迹表现为碳标签时,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述碳标签生成碳减码、碳金码和碳排码中的一种,将生成的相应碳码反馈给客户端;
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的类型包括用户端、监管端和金融机构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14642.6A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565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4642.6A CN114565171A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4642.6A CN114565171A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5171A true CN114565171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4642.6A Pending CN114565171A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517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0824A (zh) * 2022-12-09 2023-01-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Cn) 一种碳排放的预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983482A (zh) * 2023-01-06 2023-04-18 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排放判定治理系统
CN116703673A (zh) * 2023-03-31 2023-09-05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与智慧工地的碳排放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669865A (zh) * 2023-11-01 2024-03-08 浙江东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0824A (zh) * 2022-12-09 2023-01-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Cn) 一种碳排放的预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983482A (zh) * 2023-01-06 2023-04-18 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排放判定治理系统
CN116703673A (zh) * 2023-03-31 2023-09-05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与智慧工地的碳排放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669865A (zh) * 2023-11-01 2024-03-08 浙江东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65171A (zh) 一种建筑碳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0082699B (zh) 一种低压台区智能电能表运行误差计算方法及其系统
CN115114346B (zh) 一种精细化的碳排放信息化采集及核算方法、系统、终端
CN113724103B (zh) 基于智能电表的区域碳排放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730938A (zh) 一种基于用电采集大数据的窃电用户判断方法
CN115965223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86983A (zh) 一种基于能耗在线监测的碳排放自动核算系统
CN112037083A (zh) 一种电厂生产数据报表化系统
CN112686491A (zh) 一种基于用电行为的企业电力数据分析方法
CN114626433A (zh) 一种智能电能表故障预测并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579546B (zh) 一种基于园区的智能化用电数据分析及管理系统
CN116166655B (zh) 大数据清洗系统
CN110942319A (zh) 一种产品理赔数据建模分析与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76931B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台技术的电量预测系统
CN112069168B (zh) 一种设备运行数据云端存储方法
CN111768282B (zh)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1129A (zh) 一种基于低代码技术的企业信息化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12559645A (zh) 一种海量运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81177A (zh) 一种电能表用电信息整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8229451A (zh) 基于多算法融合的电网生产技改工程造价数据拆分方法
CN118100449B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微电网配置管理系统
CN111258865B (zh) 处理器、多信息化系统的告警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091900A (zh) 一种结合实时抄表大数据的用水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8051559A (zh) 一种结合工厂业务数字化模型的碳排放量计量系统
CN113377753A (zh)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负荷数据清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Address after: Room 109-1, Building 1, No. 1818-2 Wenyi West Road, Yu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ianto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liantai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408, building 5, No. 391, Wener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liantai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