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3509A -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3509A
CN114533509A CN202210182751.4A CN202210182751A CN114533509A CN 114533509 A CN114533509 A CN 114533509A CN 202210182751 A CN202210182751 A CN 202210182751A CN 114533509 A CN114533509 A CN 114533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eat
supporting plate
gear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27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风云
李伟宏
邱晓静
杨丽萍
高娟
荆改丽
柳超
郑伟
孟醒
屈婷婷
梁海洋
聂永贞
王怡迪
刘娅
钱俊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1827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3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350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44H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6Butt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8Leg for the upper le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属于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座椅;靠背,设置在座椅的一端,靠背与座椅连接;托脚板,设置在座椅的另一端,托脚板的一端与座椅铰接;抬臀训练组件,设置在座椅上,用于实现通过带动患者进行抬臀运动锻炼臀大肌和股四头肌;本发明通过座椅、靠背以及托脚板构成训练躺椅,降低患者的下肢关节负荷,增加康复训练时间,与抬臀训练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带动患者进行稳定频率的抬臀运动,对患者的下肢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刺激,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率;本发明的起立训练器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下肢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中老年下肢偏瘫患者逐年增多。另外,也存在着大量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下肢伤残患者。由于中老年下肢偏瘫患者或者下肢伤残患者都会长时间的卧床,使得下肢的肌肉萎缩,无法进行正常的运动;特别是下肢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起立以及行走;目前在下肢伤残患者医疗康复过程中,医疗康复机构针对患者研制出了起立训练器,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快的更好的站立起来,以便提前能够达到行走的状态。但是现有的起立训练器,大多通过外部机械或者患者的双臂拉动自身进行起立动作训练,但是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训练效果较差,并且对患者的下肢关节负荷较大,导致患者无法长时间的训练,大大延长康复过程,增加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包括:座椅,靠背,托脚板,抬臀训练组件;靠背,设置在座椅的一端,所述靠背与座椅连接;托脚板,设置在座椅的另一端,所述托脚板的一端与座椅铰接;抬臀训练组件,设置在座椅上,用于实现通过带动患者进行抬臀运动锻炼臀大肌和股四头肌;所述抬臀训练组件包括:两个支板,分别对称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支板与座椅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圆柱,设置在两个支板之间且位于其靠近托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圆柱与支板滑动连接;第二圆柱,设置在第一圆柱的正上方且与其平行,所述第二圆柱与第一圆柱连接构成大腿夹持环带动患者的臀部上下移动;踏板,设置在托脚板上,所述踏板与托脚板垂直滑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托脚板上,用于实现通过患者踩动踏板驱动夹持环移动;控制器,设置在支板的外侧,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托脚板上的两个U型滑槽且相互平行,U型滑槽的内部嵌设有截面为T型的柔性板且与其配合连接,U型滑槽靠近踏板的一侧贯穿托脚板,踏板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一端与踏板连接,另一端穿过U型滑槽与柔性板连接,托脚板位于U型滑槽靠近座椅的一侧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且与其固定连接,柔性板的外侧设有齿弧且与第一齿轮配合连接,U型滑槽靠近踏板的一侧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柔性板连接,另一端与U型滑槽的内壁连接,座椅位于支板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用于实现通过第一齿轮的驱动第二圆柱与第一圆柱移动,传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开设有在托脚板靠近座椅一侧的通槽,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座椅靠近托脚板的一侧固设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轴,弧形凸起嵌入通槽中且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其内壁转动连接,弧形凸起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且与其固定连接,第二齿轮穿过弧形凸起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座椅位于支板的下方开设有传动仓,传动仓位于支板两端的正下方分别对称穿设有两个第三转轴,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传动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且与其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转轴同一侧的第三齿轮之间套设有柔性齿条,靠近第二齿轮一侧的第三转轴中部套设有第四齿轮且与其固定连接,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支板上设有连接机构,用于实现通过柔性齿条带动第二圆柱与第一圆柱移动,连接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板内侧的两个滑槽且相互平行,第二圆柱与第一圆柱的两端分别对称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轴且与其同轴,滑槽的内部嵌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二滑块且与其配合连接,第二连接轴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且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滑槽之间以及底部的滑槽与传动仓之间开设有连接通槽,连接通槽上穿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部与第二滑块连接或者与柔性齿条连接,支板上设有按摩机构,用于实现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按摩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板外侧的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一圆柱一端的第二滑块连接,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接轴连接,另一个支板位于滑槽的外侧开设有传动槽,第二圆柱与第一圆柱位于传动槽中的第二连接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五齿轮且相互啮合连接,第一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脚板位于弧形凸起的一端外侧固设有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托脚板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第二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板位于第二圆柱靠近托脚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的安装槽,安装槽之间设有穿设有第三圆柱,第三圆柱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柱,支柱的一端与第三圆柱连接,另一端嵌入安装槽中且通过螺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圆柱的外侧套设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与第一圆柱的外侧套设有带按摩凸起的橡胶套,座椅靠近靠背的一端固设有第三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靠背的底部转轴连接,第三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通过座椅、靠背以及托脚板构成训练躺椅,降低患者的下肢关节负荷,增加康复训练时间,与抬臀训练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带动患者进行稳定频率的抬臀运动,对患者的下肢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刺激,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率;通过第一圆柱、第二圆柱构成的大腿夹持环与座椅配合构成抬臀三角区,不仅使得患者通过抬臀进行肌肉训练,并且上下的夹持环对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挤压刺激,进一步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果;通过驱动机构能够由患者的脚提供抬臀运动的动力,使得小腿的肌肉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下肢瘫痪患者的康复进程;通过柔性板以及第一齿轮能够将脚部的蹬踩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与传动机构的第二、三齿轮以及柔性齿条配合使用,对第一、二圆柱进行驱动,使得在患者蹬腿时进行抬臀,使得患者的小臀部抬起与膝关节构成三角区,使得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一步被刺激,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通过连接机构第二滑块以及第二连接轴使得第一、二圆柱同步移动,并且与按摩机构的第一步进电机配合使用,能够在第一、二圆柱抬起患者的臀部时,对下肢的肌肉进行按摩,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的舒适度,避免训练过程中患者肌肉拉伤;通过座椅两端的第二、三步进电机可以灵活调整托脚板、靠背的角度,方便不同体型的人员进行训练,提高使用灵活性;本发明的起立训练器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下面结合图1到图6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包括:座椅1,靠背2,托脚板3,抬臀训练组件;靠背2,设置在座椅1的一端,所述靠背2与座椅1连接;托脚板3,设置在座椅1的另一端,所述托脚板3的一端与座椅1铰接;抬臀训练组件,设置在座椅1上,用于实现通过带动患者进行抬臀运动锻炼臀大肌和股四头肌;通过座椅、靠背以及托脚板构成训练躺椅,降低患者的下肢关节负荷,增加康复训练时间,与抬臀训练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带动患者进行稳定频率的抬臀运动,对患者的下肢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刺激,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率;所述抬臀训练组件包括:两个支板4,分别对称设置在座椅1的两侧,所述支板4与座椅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圆柱5,设置在两个支板4之间且位于其靠近托脚板3的一侧,所述第一圆柱5与支板4滑动连接;第二圆柱6,设置在第一圆柱5的正上方且与其平行,所述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连接构成大腿夹持环带动患者的臀部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圆柱、第二圆柱构成的大腿夹持环与座椅配合构成抬臀三角区,不仅使得患者通过抬臀进行肌肉训练,并且上下的夹持环对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挤压刺激,进一步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果;踏板7,设置在托脚板3上,所述踏板7与托脚板3垂直滑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托脚板3上,用于实现通过患者踩动踏板7驱动夹持环移动;控制器8,设置在支板4的外侧,所述控制器8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通过驱动机构能够由患者的脚提供抬臀运动的动力,使得小腿的肌肉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下肢瘫痪患者的康复进程;通过柔性板以及第一齿轮能够将脚部的蹬踩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与传动机构的第二、三齿轮以及柔性齿条配合使用,对第一、二圆柱进行驱动,使得在患者蹬腿时进行抬臀,使得患者的小臀部抬起与膝关节构成三角区,使得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一步被刺激。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托脚板3上的两个U型滑槽21且相互平行,U型滑槽21的内部嵌设有截面为T型的柔性板22且与其配合连接,U型滑槽21靠近踏板7的一侧贯穿托脚板3,踏板7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一端与踏板7连接,另一端穿过U型滑槽21与柔性板22连接,托脚板3位于U型滑槽21靠近座椅1的一侧穿设有第一转轴24,第一转轴24上套设有第一齿轮25且与其固定连接,柔性板22的外侧设有齿弧且与第一齿轮25配合连接,U型滑槽21靠近踏板7的一侧设有弹簧26,弹簧26一端与柔性板22连接,另一端与U型滑槽21的内壁连接,座椅1位于支板4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用于实现通过第一齿轮25的驱动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移动,传动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U型滑槽的底部设有旋转轴,使得柔性板在U型滑槽底部移动时保持顺畅,弹簧能够使得患者反复进行锻炼。
如图3、5、6所示,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开设有在托脚板3靠近座椅1一侧的通槽31,第一转轴24通过轴承与通槽31的内壁转动连接,座椅1靠近托脚板3的一侧固设有弧形凸起32,弧形凸起32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轴33,弧形凸起32嵌入通槽31中且通过第一连接轴33与其内壁转动连接,弧形凸起32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34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4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5且与其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5穿过弧形凸起32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座椅1位于支板4的下方开设有传动仓36,传动仓36位于支板4两端的正下方分别对称穿设有两个第三转轴37,第三转轴37通过轴承与传动仓36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7的两端分别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38且与其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转轴37同一侧的第三齿轮38之间套设有柔性齿条39,靠近第二齿轮35一侧的第三转轴37中部套设有第四齿轮40且与其固定连接,第四齿轮40与第二齿轮35啮合连接,支板4上设有连接机构,用于实现通过柔性齿条39带动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移动,连接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
实施例3
为了进一步提高锻炼方便性,通过连接机构第二滑块以及第二连接轴使得第一、二圆柱同步移动,并且与按摩机构的第一步进电机配合使用,能够在第一、二圆柱抬起患者的臀部时,对下肢的肌肉进行按摩,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的舒适度,避免训练过程中患者肌肉拉伤。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板4内侧的两个滑槽41且相互平行,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的两端分别对称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轴42且与其同轴,滑槽41的内部嵌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二滑块43且与其配合连接,第二连接轴42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43且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滑槽41之间以及底部的滑槽41与传动仓36之间开设有连接通槽44,连接通槽44上穿设有连接柱45,连接柱45的端部与第二滑块43连接或者与柔性齿条39连接,支板4上设有按摩机构,用于实现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按摩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板4外侧的第一步进电机51,第一步进电机51与第一圆柱5一端的第二滑块43连接,第一步进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接轴42连接,另一个支板4位于滑槽41的外侧开设有传动槽52,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位于传动槽52中的第二连接轴42上分别套设有第五齿轮53且相互啮合连接,第一步进电机51与控制器8电连接。
实施例4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灵活性,通过座椅两端的第二、三步进电机可以灵活调整托脚板、靠背的角度,方便不同体型的人员进行训练。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托脚板3位于弧形凸起32的一端外侧固设有第二步进电机61,第二步进电机61的输出轴穿过托脚板3与第一连接轴33连接,第二步进电机61与控制器8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板4位于第二圆柱6靠近托脚板3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的安装槽71,安装槽71之间设有穿设有第三圆柱72,第三圆柱72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柱73,支柱73的一端与第三圆柱72连接,另一端嵌入安装槽71中且通过螺杆固定连接,通过在人体腿部膝盖上方设有第三圆柱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锻炼的方便性。
优选的,所述第三圆柱72的外侧套设有海绵套,海绵套能够对膝盖进行保护,避免关节收到挤压。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的外侧套设有带按摩凸起的橡胶套,座椅1靠近靠背2的一端固设有第三步进电机91,第三步进电机91的输出轴与靠背2的底部转轴连接,第三步进电机91与控制器8电连接,带按摩凸起的橡胶套不仅能够对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按摩,还可以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康复速度。
当下肢偏瘫或者下肢伤残的患者需要进行起立训练时,首先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三步进电机使得靠背转动直至水平,将患者的腿部穿过大腿夹持环以及第三圆柱的下侧,其双脚放置在托脚板的踏板上;在控制第三步进电机调整靠背的角度,使得患者的臀部贴合在座椅上,其背部稳定的靠在靠背上,在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一步进电机,调整托脚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患者的小腿贴合在托脚板上;待患者准备完毕后,其通过小腿和脚部缓慢的踩踏踏板,使得踏板沿着托脚板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柔性板在U型滑槽中移动,柔性板外侧的齿弧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转动依次带动第四齿轮、第三齿轮、柔性齿以及连接柱,使得连接柱连接的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向患者的臀部下方滑动,使得患者在小腿向下踩踏时自动的进行抬臀动作,对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刺激;支板外侧的第二步进电机跟随第一圆柱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向内侧转动,与带按摩凸起的橡胶套配合使用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按摩,待患者的臀部抬升最大后,U型滑槽中的弹簧带动柔性板反向移动,使得患者的小腿上升,大腿夹持环滑动至患者的膝盖一侧,患者反复进行锻炼动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通过座椅、靠背以及托脚板构成训练躺椅,降低患者的下肢关节负荷,增加康复训练时间,与抬臀训练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带动患者进行稳定频率的抬臀运动,对患者的下肢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刺激,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率;通过第一圆柱、第二圆柱构成的大腿夹持环与座椅配合构成抬臀三角区,不仅使得患者通过抬臀进行肌肉训练,并且上下的夹持环对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行挤压刺激,进一步提高萎缩肌肉的康复效果;通过驱动机构能够由患者的脚提供抬臀运动的动力,使得小腿的肌肉也能够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下肢瘫痪患者的康复进程;通过柔性板以及第一齿轮能够将脚部的蹬踩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与传动机构的第二、三齿轮以及柔性齿条配合使用,对第一、二圆柱进行驱动,使得在患者蹬腿时进行抬臀,使得患者的小臀部抬起与膝关节构成三角区,使得臀大肌和股四头肌进一步被刺激,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通过连接机构第二滑块以及第二连接轴使得第一、二圆柱同步移动,并且与按摩机构的第一步进电机配合使用,能够在第一、二圆柱抬起患者的臀部时,对下肢的肌肉进行按摩,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的舒适度,避免训练过程中患者肌肉拉伤;通过座椅两端的第二、三步进电机可以灵活调整托脚板、靠背的角度,方便不同体型的人员进行训练,提高使用灵活性;本发明的起立训练器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靠背(2),设置在座椅(1)的一端,所述靠背(2)与座椅(1)连接;托脚板(3),设置在座椅(1)的另一端,所述托脚板(3)的一端与座椅(1)铰接;抬臀训练组件,设置在座椅(1)上,用于实现通过带动患者进行抬臀运动锻炼臀大肌和股四头肌;所述抬臀训练组件包括:两个支板(4),分别对称设置在座椅(1)的两侧,所述支板(4)与座椅(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圆柱(5),设置在两个支板(4)之间且位于其靠近托脚板(3)的一侧,所述第一圆柱(5)与支板(4)滑动连接;第二圆柱(6),设置在第一圆柱(5)的正上方且与其平行,所述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连接构成大腿夹持环带动患者的臀部上下移动;踏板(7),设置在托脚板(3)上,所述踏板(7)与托脚板(3)垂直滑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托脚板(3)上,用于实现通过患者踩动踏板(7)驱动夹持环移动;控制器(8),设置在支板(4)的外侧,所述控制器(8)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托脚板(3)上的两个U型滑槽(21)且相互平行,U型滑槽(21)的内部嵌设有截面为T型的柔性板(22)且与其配合连接,U型滑槽(21)靠近踏板(7)的一侧贯穿托脚板(3),踏板(7)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一端与踏板(7)连接,另一端穿过U型滑槽(21)与柔性板(22)连接,托脚板(3)位于U型滑槽(21)靠近座椅(1)的一侧穿设有第一转轴(24),第一转轴(24)上套设有第一齿轮(25)且与其固定连接,柔性板(22)的外侧设有齿弧且与第一齿轮(25)配合连接,U型滑槽(21)靠近踏板(7)的一侧设有弹簧(26),弹簧(26)一端与柔性板(22)连接,另一端与U型滑槽(21)的内壁连接,座椅(1)位于支板(4)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用于实现通过第一齿轮(25)的驱动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移动,传动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开设有在托脚板(3)靠近座椅(1)一侧的通槽(31),第一转轴(24)通过轴承与通槽(31)的内壁转动连接,座椅(1)靠近托脚板(3)的一侧固设有弧形凸起(32),弧形凸起(32)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轴(33),弧形凸起(32)嵌入通槽(31)中且通过第一连接轴(33)与其内壁转动连接,弧形凸起(32)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34)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4)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5)且与其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5)穿过弧形凸起(32)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座椅(1)位于支板(4)的下方开设有传动仓(36),传动仓(36)位于支板(4)两端的正下方分别对称穿设有两个第三转轴(37),第三转轴(37)通过轴承与传动仓(36)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7)的两端分别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38)且与其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转轴(37)同一侧的第三齿轮(38)之间套设有柔性齿条(39),靠近第二齿轮(35)一侧的第三转轴(37)中部套设有第四齿轮(40)且与其固定连接,第四齿轮(40)与第二齿轮(35)啮合连接,支板(4)上设有连接机构,用于实现通过柔性齿条(39)带动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移动,连接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板(4)内侧的两个滑槽(41)且相互平行,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的两端分别对称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接轴(42)且与其同轴,滑槽(41)的内部嵌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二滑块(43)且与其配合连接,第二连接轴(42)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43)且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滑槽(41)之间以及底部的滑槽(41)与传动仓(36)之间开设有连接通槽(44),连接通槽(44)上穿设有连接柱(45),连接柱(45)的端部与第二滑块(43)连接或者与柔性齿条(39)连接,支板(4)上设有按摩机构,用于实现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按摩机构与控制器(8)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板(4)外侧的第一步进电机(51),第一步进电机(51)与第一圆柱(5)一端的第二滑块(43)连接,第一步进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接轴(42)连接,另一个支板(4)位于滑槽(41)的外侧开设有传动槽(52),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位于传动槽(52)中的第二连接轴(42)上分别套设有第五齿轮(53)且相互啮合连接,第一步进电机(51)与控制器(8)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脚板(3)位于弧形凸起(32)的一端外侧固设有第二步进电机(61),第二步进电机(61)的输出轴穿过托脚板(3)与第一连接轴(33)连接,第二步进电机(61)与控制器(8)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板(4)位于第二圆柱(6)靠近托脚板(3)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的安装槽(71),安装槽(71)之间设有穿设有第三圆柱(72),第三圆柱(72)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柱(73),支柱(73)的一端与第三圆柱(72)连接,另一端嵌入安装槽(71)中且通过螺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柱(72)的外侧套设有海绵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6)与第一圆柱(5)的外侧套设有带按摩凸起的橡胶套,座椅(1)靠近靠背(2)的一端固设有第三步进电机(91),第三步进电机(91)的输出轴与靠背(2)的底部转轴连接,第三步进电机(91)与控制器(8)电连接。
CN202210182751.4A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Withdrawn CN114533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2751.4A CN114533509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2751.4A CN114533509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3509A true CN114533509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7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2751.4A Withdrawn CN114533509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350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1678B (zh) * 2023-04-19 2024-02-01 遠東科技大學 復健裝置以及膝關節運動與復健裝置
TWI851311B (zh) * 2023-06-30 2024-08-01 陳玟均 復健醫療用椅之坐躺角度調整機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1678B (zh) * 2023-04-19 2024-02-01 遠東科技大學 復健裝置以及膝關節運動與復健裝置
TWI851311B (zh) * 2023-06-30 2024-08-01 陳玟均 復健醫療用椅之坐躺角度調整機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8995B (zh) 带有起坐机构的电动助行轮椅
CN101642404B (zh) 可调式起坐站立辅助装置
US20030109814A1 (en) Apparatus for promoting nerve regeneration in paralyzed patients
CN106823289A (zh) 一种位姿可调下肢康健训练装置
CN114533509A (zh) 一种用于医学康复护理的多用起立训练器
CN112704606A (zh) 一种可变形的两用下肢康复外骨骼装置
CN111840905B (zh) 一种具有康复锻炼功能的智能健身装置
CN110680632A (zh) 下肢康复锻炼轮椅
CN113797042A (zh) 一种肿瘤内科便于对老人护理的可调节式护理床
CN203089774U (zh) 下肢康复训练器
KR101477571B1 (ko) 하지재활운동 복합장치
CN204814710U (zh) 瘫痪病人下肢康复运动椅
CN212998224U (zh) 一种下肢力量锻炼架
CN201079532Y (zh) 肢体康复器
CN211750565U (zh) 一种带下肢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轮椅
CN213490336U (zh) 一种便携式儿童腿部关节康复装置
CN116212318A (zh) 一种偏瘫平衡训练仪
CN212214155U (zh) 多维度下肢康复装置
CN2754603Y (zh) 残疾人健身轮椅
CN111345976A (zh) 一种多维度下肢康复装置
CN114246763B (zh) 一种脊椎神经损伤康复用行走模拟装置
CN221600444U (zh) 一种腹膜透析患者下肢康复运动专用座椅
CN214343310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9921409U (zh) 一种起坐康复床板
CN110711126A (zh) 一种小腿肌肉康复及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