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5152B -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5152B
CN114475152B CN202210087391.XA CN202210087391A CN114475152B CN 114475152 B CN114475152 B CN 114475152B CN 202210087391 A CN202210087391 A CN 202210087391A CN 114475152 B CN114475152 B CN 114475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mand
way
valve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73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75152A (zh
Inventor
魏文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Xi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Xi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Xi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73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5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5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75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392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only electric dr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07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 liquid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冷冻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冷媒循环系统连通于冷冻液循环系统,以将冷媒的发热量和制冷量传递至冷却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连通于冷冻液循环系统,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冷却;第二热管理系统连通于冷冻液循环系统,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第二热管理系统还用于将冷却液循环系统和第一热管理系统中的废热散发到空气中。本发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复合多种热管理功能,其控制方法完善、合理、科学,因采用了集成模块理念,可有效缩小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组件的布置空间,利于轻量化,从而有效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及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 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为解决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短的 问题,人们对车用空调及热管理系统的节能降耗、轻量化、模块化、 舒适度以及耐久性等涉及到诸多功能性与性能的要素,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可集成式的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的技术,该技 术由于具有布置方便、功能齐全、高效节能、控制自由、便于安装维 护等优点,是新能源车用空调及热管理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趋 势。
此外,该项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基站空调、储能或充电桩热 管理等设备或产品,通过热管理系统实现电池、电机、电驱、电控等 部件的多合一的加热、冷却、通水自循环等功能或要求,满足客户节 能环保、智能控制等多方面要求。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应用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 时,存在如下问题,如零部件繁多,尤其是冷媒管路、冷冻液管路复 杂,不好布置,热管理系统功耗大,COP值低,车用空调及电池、电 机、电驱、电控等多合一部件热管理控制功能不齐,性能较差,以及 不满足轻量化、可装配性、可维护性、耐久性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 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可集成式的空调与热管理系统中的零部 件繁多、管路复杂以及热管理控制功能不齐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 统,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冷冻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 热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连通于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以将冷媒的发热 量和制冷量传递至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
所述第一热管理系统连通于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所述第一热管 理系统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冷却;
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连通于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所述第二热管 理系统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还用于将所述冷却 液循环系统和第一热管理系统中的废热散发到空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带储 液罐、第一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膨胀阀带截止阀、蒸发器、鼓 风机、第一冷媒三通管和第二冷媒三通管;其中,
所述电动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的进口端 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媒三通管入口 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媒三通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入口端 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媒三通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 第一冷媒三通管出口端与所述膨胀阀带截止阀入口端连接,所述膨胀 阀带截止阀出口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 与所述第二冷媒三通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媒三通管的出口端 与电动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电子水泵、水陶瓷加热 器、加热器、第一三通水阀、单向阀、第二五通阀、第二三通水阀、 第一五通阀、第一水三通管、第二水三通管、第三水三通管和第五水 三通管;其中,
所述第一电子水泵出口端与水陶瓷加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 陶瓷加热器的出口端与加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加热器的出口端 与第一三通水阀的a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水阀的b端与第四水三通 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水阀的c端与第一水三通管的一端连 接;所述第一水三通管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的冷冻液入口端 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的冷冻液的出口端与第二五通阀的入 口端2#连接;所述第一水三通管的一端与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所 述单向阀的入口端与第二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三通管一端 与第三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三通管一端与第二五通阀的出口端1#连接;所述第二五通阀的出口端3#与三通管5一端连接; 所述三通管5一端与第一五通阀的出口端1#连接;所述第一五通阀 的出口端5#与板式换热器的冷冻液入口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 冷冻液出口端与第二五通阀的入口端4#连接;所述第二五通阀的出 口端5#与第二三通水阀的a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水阀的c端与第 六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水阀的b端与第三水三通管一端 连接;所述第三水三通管一端与第四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水 三通管一端与第一电子水泵入口端连接,所述鼓风机设置在蒸发器的通风口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电子水泵、电池包和第 四水三通管;其中,
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出口端与电池包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电池包 的出口端与第一五通阀入口端4#连接;所述第四水三通管一端与第 二电子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三电子水泵、第六水三通 管、低温散热器、电子风扇、补水壶、电机模块、第七水三通管;其 中,
所述第三子水泵出口端与第一五通阀入口端2#连接;所述第一 五通阀出口端3#与第六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水三通管一端 与低温散热器入口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出口端与补水壶的一端连 接;所述补水壶另一端与第七水三通管一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出 口端与电机模块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电机模块出口端与第七水三通管 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水三通管一端与第三子水泵入口端;所述电子风 扇设置在所述低温散热器的通风口一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 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上述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 统进行实施,包括:
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若干工作模式,根据确定的不同的工作模式控 制所述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若干工作模式时,分别获取乘客 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根据获取的不同的所述乘客舱需 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设定不同的工作模式的;其中,所述电 机模块需求为电机、电控模块、ACDC模块和DCAC模块的多合一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乘客舱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或通风、1-加热、 2-制冷和3-采暖除湿;
所述电池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1-均温、2-加热和3-制冷;
所述电机模块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和1-散热;
根据不同的所述乘客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设定的工 作模式分别为:a模式-p模式。
进一步地,设定的所述a模式-p模式具体为:
a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b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c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d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e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f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g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h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i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j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k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l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m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n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o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p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进一步地,根据设定的所述a模式-p模式,分别调整所述可集 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中的冷媒循环系统、冷冻液循环系统、 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明中通过设置的 冷媒循环系统、冷冻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 能够在保证车用空调系统的加热、制冷、除湿除雾等诸多功能及舒适 度的前提下,全功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系统可以自 由切换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以达到提高性能、满足各项功能及舒适 度,并符合节能降耗、易装配、易维护、耐久性好、可靠性高并满足 轻量化等方面要求,其控制方法智能、完善、合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复合多种热管理功 能,其控制方法完善、合理、科学,同时,因采用了集成模块理念, 可有效缩小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组件的布置空间,利于轻量化,利 于减少空调系统及热管理系统的冷媒阻力与冷冻液阻力,从而有效提 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可以保证良好的制冷、 制热和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 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 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 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h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j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 的拓展原理示意图;
图中:
A、冷媒循环系统;1、电动压缩机;2、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3、 第一电子膨胀阀;4、板式换热器;5、膨胀阀带截止阀;6、蒸发器; 41、第一冷媒三通管;42、第二冷媒三通管;31、鼓风机;
B、冷冻液循环系统;10、第一电子水泵;11、水陶瓷加热器; 12、加热器;13、第一三通水阀;14、单通阀;15、第二五通阀;16、 第二三通水阀;17、第一五通阀;51、第一水三通管;52、第二水 三通管;53、第三水三通管;55、第五水三通管;
C、第一热管理系统;18、低温散热器;19、补水壶;20、电机 等;21、第三电子水泵;32、电子风扇;54、第四水三通管;
D、第二热管理系统;22、电池包;23、第二电子水泵;56、第 六水三通管;57、第七水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 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 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 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 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 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 理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系统A、冷冻液循环系统B、第一热管理系统C和第二热管理系统D;其中,冷媒循环系统A连通于冷冻液循环系 统B,以将冷媒的发热量和制冷量传递至冷却液循环系统B;第一热 管理系统C连通于冷冻液循环系统B,第一热管理系统C用于对电池 包进行冷却;第二热管理系统D连通于冷冻液循环系统B,第二热管 理系统D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第二热管理系统D还用于将冷却液循 环系统B和第一热管理系统C中的废热散发到空气中。
具体而言,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在适当地方增加温度或冷媒压力 传感器。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通过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把冷媒 的发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循环系统B;冷媒循环系统A通过板式换热器 4,把冷媒的制冷量传递给冷却液循环系统B;第二热管理D系统通 过低温散热器18与电子风扇32,把冷却液循环系统B、第一热管理系统C、第二热管理系统D中的废热散发到空气中去。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包括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储 液罐2、第一冷媒三通管41、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第 二冷媒三通管4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鼓风机31。
具体而言,电动压缩机1的排气端与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进 口端连接,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出口端与第一冷媒三通管41入 口端连接,第一冷媒三通管41出口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3入口端连 接,第一电子膨胀阀3出口端与板式换热器4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 热器4的出口端与第二冷媒三通管42的入口端连接,第一冷媒三通 管41出口端与膨胀阀带截止阀5入口端连接,膨胀阀带截止阀5出 口端与蒸发器6的入口端连接,蒸发器6的出口端与第二冷媒三通管 42的入口端连接,第二冷媒三通管42的出口端与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端连接,这样,完成了冷媒循环系统A;鼓风机31开设在蒸发器12的通风口一侧。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B包括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 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水阀13、第一水三通管51、水冷冷凝器 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单向阀14、第二水三通管52、第三水 三通管53、第五水三通管55、第二三通水阀16、板式换热器4、第 一五通阀17。
具体而言,第一电子水泵10出口端与水陶瓷加热器11的入口端 连接,水陶瓷加热器11的出口端与加热器12的入口端连接;水加热 器12的出口端与第一三通水阀13的a端连接;第一三通水阀13的 b端与第四水三通管54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水阀13的c端与第一水三通管51的一端连接;第一水三通管51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带储 液罐2的冷冻液入口端连接;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冻液的出口 端与第二五通阀15的入口端2#连接;第一水三通管51的一端与单 向阀14的出口端连接;单向阀14的入口端与第二水三通管52一端 连接;第二水三通管52一端与第三水三通管53一端连接;第二水 三通管52一端与第二五通阀15的出口端1#连接;第二五通阀15的 出口端3#与第五三通管55一端连接;第五三通管55一端与第一五 通阀17的出口端1#连接;第一五通阀17的出口端5#与板式换热器 4的冷冻液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4的冷冻液出口端与第二五通阀 15的入口端4#连接;第二五通阀15的出口端5#与第二三通水阀16 的a端连接;第二三通水阀16的c端与第六水三通管56一端连接; 第二三通水阀16的b端与第三水三通管53一端连接;第三水三通管 53一端与第四水三通管54一端连接;第五水三通管55一端与第一 电子水泵10入口端连接;完成了冷冻液循环系统B。
具体而言,第一热管理系统C包括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22、 第一五通阀17、第四水三通管54。
具体而言,第二电子水泵23出口端与电池包22入口端连接;电 池包22出口端与第一五通阀17入口端4#连接;第四水三通管54一 端与第二电子水泵23连接;形成了第一热管理系统C。
具体而言,第二热管理系统D包括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 阀17、第六水三通管56、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补水壶19、 电机等20、第七水三通管57。
具体而言,第三子水泵21出口端与第一五通阀17入口端2#连 接;第一五通阀17出口端3#与第六水三通管56一端连接;第六水 三通管56一端与低温散热器18入口端连接;低温散热器18出口端 与补水壶19的一端连接;补水壶19另一端与第七水三通管57一端 连接;低温散热器18出口端与电机等20的进口端连接;电机等20 出口端与第七水三通管57一端连接;第七水三通管57一端与第三子 水泵21入口端;形成了第二热管理系统D。电子风扇32开设在低温 散热器18的通风口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冷媒循环系统、冷冻 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能够在保证车用空 调系统的加热、制冷、除湿除雾等诸多功能及舒适度的前提下,全功 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系统可以自由切换空调系统的 工作模式,以达到提高性能、满足各项功能及舒适度,并符合节能降 耗、易装配、易维护、耐久性好、可靠性高并满足轻量化等方面要求, 其控制方法智能、完善、合理。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提供了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 上述实施例中的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进行实施,包括以 下步骤:
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若干工作模式,根据确定的不同的工作模式控 制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具体而言,在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若干工作模式时,分别获取乘客 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根据获取的不同的乘客舱需求、 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设定不同的工作模式的;其中,电机模块需 求为电机、电控模块、ACDC模块和DCAC模块的多合一需求。
具体而言,乘客舱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或通风、1-加热、2- 制冷和3-采暖除湿;
电池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1-均温、2-加热和3-制冷;
电机模块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和1-散热;
根据不同的乘客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设定的工作模 式分别为:a模式-p模式。
具体而言,设定的a模式-p模式具体为:
a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b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c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d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e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f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g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h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i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j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k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l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m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n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o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p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具体而言,根据设定的a模式-p模式,分别调整可集成式的热 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中的冷媒循环系统、冷冻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 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机模块需求即为电机、电控、ACDC 与DCAC等部件的多合一需求。
具体而言,上述控制方法中的用户需求如以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131
具体来说,上述控制方法中包括如下工作模式:
a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b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c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d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e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f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g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h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i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j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k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l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m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n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o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p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a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0/ 电机模块需求1)下:
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截止阀状态如表2 所示:
表2
零件名称 状态
第一五通阀17 2#-3#通;4#-5#通
第二五通阀15 /
第二三通水阀16 /
第一三通水阀13 a-b不通;a-c通
第一电子膨胀阀3 不通
膨胀阀带截止阀5 不通
具体而言,第二热管理系统D包括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 阀17、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等工作;电机等20将 热量传导给冷冻液,低温散热器18与电子风扇32共同工作,将冷冻 液的热量排释放到空气中去,从而实现冷却电机等20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b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0/电 机模块需求1)下:
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截止阀状态如表3:
表3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15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 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媒侧, 把热量传递给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冻液侧;冷冻液循环系统B 中,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 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第一五通阀17等主要 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 液罐2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器12,水陶瓷加热器11是否工作,酌情而定;加热器12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吹出,实现暖风功能或 目的;此外,第二热管理系统D联合工作,由第三电子水泵21、第 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4、第二五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低温散 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 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把板式换热4 的制冷量、电机等20的制热量带走,把热量排到空气中去。从而实 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c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0/ 电机模块需求1)下:
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截止阀状态如表4:
表4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16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 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器6冷却空气,然后鼓风机31把 凉爽的空气吹出,以达到给乘员舱制冷降温的;冷冻液循环系统B与第二热管理系统D联合工作,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 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 第二三通阀16、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第三电子水 泵21、第一五通阀17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 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以及电机等20的热量通过低温 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散热到空气中去,从而实现散热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d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0/ 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 截止阀状态如表5:
表5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17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 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器6除湿并冷却空气;冷冻液循环 系统B中,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 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 热量传递给加热器12;加热器12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把 适宜的干燥空气吹出,以实现采暖除湿的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二热 管理系统D联合工作,由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17、低温散 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 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散热,降温后 的冷冻液可冷却电机等20。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e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1/ 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 截止阀状态如表6:
表6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181
具体而言,第一热管理系统C中,由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 22等主要部件通过连接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器4、第二五通阀 15、第二三通阀16以及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 通过自然冷却方式,给电池包22散热,从而实现电池包均温控制功能;此外,第二热管理系统D中,由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 17、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 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散 热,降温后的冷冻液可冷却电机等20。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 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f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1/ 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 截止阀状态如表7:
表7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19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 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媒侧, 把热量传递给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冻液侧;冷冻液循环系统B 中,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 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 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热量传 递给加热器12;加热器12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吹出,实 现暖风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一热管理系统C与第二热管理系统D联 合工作,由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4、第二五 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 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散 热,降温后的冷冻液可冷却电机等20;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 功能或目的;同时,该循环回路可带走板式换热器4的制冷量以及电 池包22的散热量,实现电池包22均温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g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1/ 电机模块需求1)下,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截 止阀状态如表8:
表8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0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 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器6冷却空气,然后鼓风机31把 凉爽的空气吹出,以达到给乘员舱制冷降温的;冷冻液循环系统B与第二热管理系统D联合工作,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 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 第二三通阀16、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第一五通阀17、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 冷凝器带储液罐2以及电机等20的热量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 扇32散热,从而实现散热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一热管理系统C中, 由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4、第二 五通阀15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实 现电池包20均温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h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1/ 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 截止阀状态如下表: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1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 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器6除湿并冷却空气;冷冻液循环 系统B中,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 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 热量传递给加热器12;加热器12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把 适宜的干燥空气吹出,以实现采暖除湿的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一热 管理系统C与第二热管理系统D联合工作,由第三电子水泵21、第 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4、第二五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第二电 子水泵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 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 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散热,降温后的冷冻液可冷却电机 等20与电池包22;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及电池包22均温的功 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在i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 2/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 带截止阀状态如表10:
表10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2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 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器6吹出冷风;冷冻液循环系统B 与第一热管理系统C联合工作,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 阀15、第二三通阀16、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 17、板式换热4、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 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器 12与电池包22,水陶瓷加热器11是否工作,酌情而定;加热器12 加热蒸发器6吹出的冷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把适宜的干燥空气 吹出,此时,空调箱的冷暖风门在混合风位置,以实现通风的功能或 目的;热水给电池包22加热,以实现加热电池包22的功能或目的; 此外,第二热管理系统D中,由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17、 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 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散热, 降温后的冷冻液可冷却电机等20。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功能 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在j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 2/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 带截止阀状态如表11:
表11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3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 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冷冻液循环系统B与第一热管理系统C 联合工作,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第二电子水泵 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 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器 12与电池包22;加热器12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吹出,以 实现乘员舱加热的功能或目的;热水给电池包22加热,以实现加热 电池包22的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二热管理系统D也联合工作,由 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器4、第二五通阀15、 第二三通阀16、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部件通 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 把板式换热器4的制冷量、电机等20的发热量带走,从而实现给电 机等20散热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继续参阅图10所示,在k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 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下,其原理图与i模式类似,区别在于,i模 式空调箱的冷暖风门在混合风位置,k模式空调箱的冷暖风门在冷风 位置。
具体而言,继续参阅图10所示,在l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 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下,其原理图与模式i类似,区别在于,i模 式空调箱的冷暖风门在混合风的位置,与l模式空调箱的冷暖风门在 混合风的位置,不一定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m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3/ 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 截止阀状态如表12:
表12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5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 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冷冻液循环系统B与第二热管理系统D 联合工作,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 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 阀1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 低温散热器18,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与电机等20的发热量排放 到空气中去,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一 热管理系统C也联合工作,由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22、第一五 通阀17、板式换热器4、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 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板式换热器4的冷水可冷却电池包22, 从而实现给电池包22冷却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在n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 3/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 带截止阀状态如表13:
表13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6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 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冷冻液循环系统B中,由第一电子水泵 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 液系统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器12;加 热器12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吹出,以实现乘员舱加热的功 能或目的;此时,第一热管理系统C也联合工作,由第二电子水泵 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器4、第二五通阀15、第 二三通阀1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 行,板式换热器4的冷水可冷却电池包22,从而实现给电池包22冷 却的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二热管理系统D也联合工作,由第三电子 水泵21、第一五通阀17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20主要 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 18,把电机等20的发热量带走,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热的功能或 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在o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3/ 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带 截止阀状态如下表: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7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 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 器6冷却空气,然后鼓风机31把凉爽的空气吹出,以达到给乘员舱制冷降温的;此时,第一热管理系统C也联合工作,由第二电子水泵 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器4、第二五通阀15等主 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板式换热器4的 冷水可冷却电池包22,从而实现给电池包22冷却的功能或目的。此 外,冷冻液循环系统B与第二热管理系统D联合工作,由第一电子水 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第二五通阀15、第二三通阀16、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 19、电机等20、第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1等主要部件通过冷 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温散热器18,把水 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电机等20的发热量带走,从而实现给电机等 20散热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在p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 3/电机模块需求1)下,五通水阀、三通水阀、电子膨胀阀、膨胀阀 带截止阀状态如表15:
表15
Figure BDA0003487508250000281
具体而言,冷媒循环系统A中,由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 储液罐2、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 热器4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媒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媒系统运行,通过蒸发 器6除湿并冷却空气;冷冻液循环系统B中,由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阀13、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 2、第二五通阀15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 运行,把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器12;加热器12 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鼓风机31把适宜的干燥空气吹出,以实现采暖 除湿的功能或目的;此时,第一热管理系统C也联合工作,由第二电 子水泵23、电池包22、第一五通阀17、板式换热器4、第二五通阀 15、第二三通阀16等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 统运行,板式换热器4的冷水可冷却电池包22,从而实现给电池包 22冷却的功能或目的。此外,第二热管理系统D也联合工作,由第 三电子水泵21、第一五通阀17低温散热器18、补水壶19、电机等 20主要部件通过冷冻液管连接所组成的冷冻液系统运行,并通过低 温散热器18,把电机等20的发热量带走,从而实现给电机等20散 热的功能或目的。
具体而言,参阅图16所示,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 例的特征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例如,空调箱总成由蒸发 器6、加热器12和鼓风机31组成,可以由板式换热器2进行替代。还可以的 是,对上述各个实施例进行简化或扩展功能,结合图16所示,例如设置双空 调系统,增加第二电子膨胀阀61、后蒸发器62、后加热器63、后鼓风机33、 第三冷媒三通管43和第四冷媒三通管44,以对上述系统进行改进后形成双空 调系统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实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冷媒循环系统、冷 冻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能够在保证车用 空调系统的加热、制冷、除湿除雾等诸多功能及舒适度的前提下,全 功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系统可以自由切换空调系统 的工作模式,以达到提高性能、满足各项功能及舒适度,并符合节能 降耗、易装配、易维护、耐久性好、可靠性高并满足轻量化等方面要 求,其控制方法智能、完善、合理。
进一步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通过复合多种热管理功能,其控制 方法完善、合理、科学,同时,因采用了集成模块理念,可有效缩小 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组件的布置空间,利于轻量化,利于减少空调 系统及热管理系统的冷媒阻力与冷冻液阻力,从而有效提高空调系统 的能效比,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可以保证良好的制冷、制热、或 通风效果。
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 其控制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冷媒,如R134a,R1234yf,R290,R744, R410A,R32等,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 市场前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 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 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 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系统(A)、冷冻液循环系统(B)、第一热管理系统(C)和第二热管理系统(D);其中,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A)连通于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B),以将冷媒的发热量和制冷量传递至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B);
所述第一热管理系统(C)连通于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B),所述第一热管理系统(C)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冷却;
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D)连通于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B),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D)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D)还用于将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B)和第一热管理系统(C)中的废热散发到空气中;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A)包括电动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第一电子膨胀阀(3)、板式换热器(4)、膨胀阀带截止阀(5)、蒸发器(6)、鼓风机(31)、第一冷媒三通管(41)和第二冷媒三通管(42);其中,所述电动压缩机(1)的排气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媒三通管(41)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媒三通管(4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3)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3)出口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4)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媒三通管(42)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媒三通管(41)出口端与所述膨胀阀带截止阀(5)入口端连接,所述膨胀阀带截止阀(5)出口端与所述蒸发器(6)的入口端连接,所述蒸发器(6)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媒三通管(42)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媒三通管(42)的出口端与电动压缩机(1)的吸气端连接;
所述冷冻液循环系统(B)包括第一电子水泵(10)、水陶瓷加热器(11)、加热器(12)、第一三通水阀(13)、单向阀(14)、第二五通阀(15)、第二三通水阀(16)、第一五通阀(17)、第一水三通管(51)、第二水三通管(52)、第三水三通管(53)和第五水三通管(55);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水泵(10)出口端与水陶瓷加热器(11)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水陶瓷加热器(11)的出口端与加热器(12)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加热器(12)的出口端与第一三通水阀(13)的a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水阀(13)的b端与第四水三通管(5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水阀(13)的c端与第一水三通管(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三通管(51)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冻液入口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带储液罐(2)的冷冻液的出口端与第二五通阀(15)的入口端2#连接;所述第一水三通管(51)的一端与单向阀(1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单向阀(14)的入口端与第二水三通管(5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三通管(52)一端与第三水三通管(53)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水三通管(52)一端与第二五通阀(15)的出口端1#连接;所述第二五通阀(15)的出口端3#与第五水三通管(55)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水三通管(55)一端与第一五通阀(17)的出口端1#连接;所述第一五通阀(17)的出口端5#与板式换热器(4)的冷冻液入口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4)的冷冻液出口端与第二五通阀(15)的入口端4#连接;所述第二五通阀(15)的出口端5#与第二三通水阀(16)的a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水阀(16)的c端与第六水三通管(56)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水阀(16)的b端与第三水三通管(53)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水三通管(53)一端与第四水三通管(54)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水三通管(55)一端与第一电子水泵(10)入口端连接,所述鼓风机(31)设置在蒸发器(6)的通风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管理系统(C)包括第二电子水泵(23)、电池包(22)和第四水三通管(54);其中,
所述第二电子水泵(23)的出口端与电池包(22)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电池包(22)的出口端与第一五通阀(17)入口端4#连接;所述第四水三通管(54)一端与第二电子水泵(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D)包括第三电子水泵(21)、第六水三通管(56)、低温散热器(18)、电子风扇(32)、补水壶(19)、电机模块(20)、第七水三通管(57);其中,
所述第三电子水泵(21)出口端与第一五通阀(17)入口端2#连接;所述第一五通阀(17)出口端3#与第六水三通管(56)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水三通管(56)一端与低温散热器(18)入口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18)出口端与补水壶(19)的一端连接;所述补水壶(19)另一端与第七水三通管(57)一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18)出口端与电机模块(20)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电机模块(20)出口端与第七水三通管(57)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水三通管(57)一端与第三电子水泵(21)入口端;所述电子风扇(32)设置在所述低温散热器(18)的通风口一侧。
4.一种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进行实施,包括:
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若干工作模式,根据确定的不同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用户需求设定若干工作模式时,分别获取乘客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根据获取的不同的所述乘客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设定不同的工作模式的;其中,所述电机模块需求为电机、电控模块、ACDC模块和DCAC模块的多合一需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舱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或通风、1-加热、2-制冷和3-采暖除湿;
所述电池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1-均温、2-加热和3-制冷;
所述电机模块需求具体为:0-无需求和1-散热;
根据不同的所述乘客舱需求、电池需求和电机模块需求设定的工作模式分别为:a模式-p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的所述a模式-p模式具体为:
a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b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c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d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0、电机模块需求1;
e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f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g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h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1、电机模块需求1;
i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j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k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l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2、电机模块需求1;
m模式:乘客舱需求0、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n模式:乘客舱需求1、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o模式:乘客舱需求2、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p模式:乘客舱需求3、电池需求3、电机模块需求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的所述a模式-p模式,分别调整所述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的系统中的冷媒循环系统、冷冻液循环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CN202210087391.X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475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7391.XA CN114475152B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7391.XA CN114475152B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152A CN114475152A (zh) 2022-05-13
CN114475152B true CN114475152B (zh) 2022-10-21

Family

ID=8147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7391.XA Active CN114475152B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5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9717A (zh) * 2022-07-21 2022-10-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503445B (zh) * 2022-10-26 2023-04-18 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带五通阀的可集成式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L2033595B1 (en) * 2022-11-22 2024-05-16 Jiangxi Xindian Automobile Climate System Co Ltd Integrated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five way valves and a control method
CN116872677A (zh) * 2023-07-10 2023-10-13 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可集成式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336A (zh) * 2016-07-05 2016-10-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9080406A (zh) * 2018-08-16 2018-12-25 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热管理的热泵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32563A (zh) * 2018-09-21 2019-03-29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低功耗热管理系统
CN111605379A (zh) * 2020-05-07 2020-09-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热泵双空调箱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77699A (zh) * 2020-12-04 2021-03-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WO2021052788A1 (de) * 2019-09-16 2021-03-25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Thermomanagementsystem und fahrzeug
CN213920595U (zh) * 2020-09-21 202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JP2021164368A (ja) * 2020-04-02 2021-10-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管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414B (zh) * 2016-12-27 2018-01-19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113547888B (zh) * 2020-04-26 2023-11-10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冷媒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5626023B (zh) * 2020-09-22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3432340A (zh) * 2021-07-14 2021-09-24 同济大学 一种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3561731B (zh) * 2021-07-23 2023-04-2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336A (zh) * 2016-07-05 2016-10-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9080406A (zh) * 2018-08-16 2018-12-25 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热管理的热泵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32563A (zh) * 2018-09-21 2019-03-29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低功耗热管理系统
WO2021052788A1 (de) * 2019-09-16 2021-03-25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Thermomanagementsystem und fahrzeug
JP2021164368A (ja) * 2020-04-02 2021-10-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管理装置
CN111605379A (zh) * 2020-05-07 2020-09-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热泵双空调箱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920595U (zh) * 2020-09-21 202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477699A (zh) * 2020-12-04 2021-03-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152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75152B (zh) 一种可集成式的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5169B (zh)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乘员舱热泵空调及三电热管理系统
CN11340089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型热管理系统
JP7326074B2 (ja) 車両用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09291763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US11407273B2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EP3753764B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hicle
EP3984795B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4312205B (zh)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电动汽车
CN115503445B (zh) 带五通阀的可集成式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8828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9455059B (zh) 集合水冷冷凝器和水冷蒸发器的热泵空调及热管理系统
CN112302778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099275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整车液流循环热管理系统
CN216033622U (zh) 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388924B (zh)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KR102613353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3459767A (zh) 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114523816B (zh) 一种集成式车用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35733A (zh) 电动车能量流热管理系统
CN113895205A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经济型热泵系统
NL2033595B1 (en) Integrated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five way valves and a control method
CN111890872A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器的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16872677A (zh) 可集成式热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71011U (zh) 电动车能量流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