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4794A - 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 - Google Patents

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4794A
CN114434794A CN202110572753.XA CN202110572753A CN114434794A CN 114434794 A CN114434794 A CN 114434794A CN 202110572753 A CN202110572753 A CN 202110572753A CN 114434794 A CN114434794 A CN 114434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
carrier
biological
mould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27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文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p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p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p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pa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34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4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8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being melted, e.g. 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FD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45Platforms or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 B33Y40/20Post-treatment, e.g. curing, coating or poli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Immobilizing And Processing Of Enzymes And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所述制造方法是使射出机往下朝成型模具射出成型多条长条线,并使射出机与成型模具相对位移,使所述长条线于该成型模具上延伸交错分布并上下交错堆叠,以构成多孔隙结构物,再使加工装置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向夹压该多孔隙结构物,而将该多孔隙结构物的环状区域的长条线热压热融固结以构成融接部,并使加工装置对该融接部外周缘进行裁切。通过该生物担体制造方法设计,可用于快速制造生物担体,是一种创新的生物担体制成造方法与生物担体。

Description

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载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中培养微生物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及所述生物担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有效降低工业废水或民生废水对于环境的污染,前述废水排放前都必须进行净化处理,例如经由废水/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曝气池以生物技术进行净化处理。
目前的生物滤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在曝气池中填入生物担体,例如PU泡棉,利用生物担体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的多孔性结构,来让大量微生物附着生长,利用于生物担体大量累积的微生物所构成的生物膜来协助分解净化水中污染物,例如去除氨气与分解含氮有机物等,用于降低放流水对于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担体已是目前水质净化的重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生物担体的创新方法。
本发明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使射出机将热融状塑胶材料往下朝相间隔的一个成型模具射出,以成型产生多条长条线;(B)使该射出机与该成型模具相对平移,使所述长条线于该成型模具上延伸交错分布并上下交错堆叠,以构成一个多孔隙结构物;及(C)使加工装置将该多孔隙结构物的局部区域的长条线部位热融固结以构成一个融接部,以产生至少一个具有该融接部的多孔隙的生物担体。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C)是使所述加工装置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向夹压所述多孔隙结构物,而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的环状区域的长条线热融固结并压扁以构成所述融接部,并使所述加工装置对所述融接部外周缘进行裁切,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生物担体。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C)的所述第一模具顶面凹设有成型底槽,使所述第一模具承载所述多孔隙结构物,且所述步骤(C)还使所述第二模具覆盖所述成型底槽地往下压抵于所述第一模具上,而与所述第一模具顶面相配合热压产生所述融接部。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C)的所述第二模具底面凹设有成型顶槽,且所述步骤(C)是使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成型顶槽与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成型底槽上下对应地压抵于所述多孔隙结构物上,用于热压裁切产生所述至少一个生物担体。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C)是使所述第一模具承载所述多孔隙结构物,所述第二模具底面凹设有成型顶槽,且所述步骤(C)还使所述第二模具以其底面和所述第一模具顶面相配合热压产生所述融接部。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C)包含以下子步骤:(C1)以所述加工装置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的多个预定区域的长条线热融固结,用于在所述多孔隙结构物加工产生环绕于其最外围的扁平片状的环片部、多条交错相连且分别以其两端连接于所述环片部内周缘的扁平条状的条片部,及多个由所述环片部与所述条片部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且由多条长条线交错层叠构成的多孔隙的本体部,而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加工成生物担体半成品;及(C2)使裁切装置对所述生物担体半成品的所述环片部与所述条片部进行裁切,将所述生物担体半成品裁切成多个生物担体。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前后左右平移。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旋转位移。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前后左右平移与旋转位移。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长条线尚具热融粘性时,于所述成型模具上交错堆叠。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A)产生的每一长条线的线径介于0.1mm~5mm。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所述步骤(A)产生的所述至少一个生物担体的孔隙尺寸范围介于0.5mm~2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的生物担体。
本发明生物担体,包含一个具有多条前后左右弯曲延伸交错分布且上下交错层叠分布的塑胶材质的长条线的多孔隙的本体部,及一个同体连接于该本体部且由所述长条线经局部热融固结构成的融接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
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包含一个生物担体,该生物担体具有两个上下层叠的多孔隙的本体部,及一个将所述本体部固结在一起的融接部,每一本体部具有多条前后左右弯曲延伸交错分布,且上下交错层叠分布的塑胶材质的长条线,该融接部是由所述长条线经局部热融固结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还包含层叠设置在所述本体部间的多孔隙材质的菌体附着层。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每一本体部具有与另一本体部相背的朝外的外侧面,所述融接部是自其中一本体部的所述外侧面朝另一本体部内凹,并与所述菌体附着层固结在一起。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所述融接部呈环状,且将所述本体部周缘固结在一起。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所述融接部呈非环形的几何片状。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所述菌体附着层的孔隙介于0.1um~1000um。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所述菌体附着层的厚度介于0.05cm~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生物担体制造方法设计,可用于快速大量制造生物担体,且可通过调整射出的长条线线径,以及所述长条线堆叠密度方式,根据使用环境需求调整制成的该生物担体的孔隙,是一种创新的生物担体制成造方法与生物担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物担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制程示意图,示意将一多孔隙结构物叠放在一第一模具时的情况;
图5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该第一实施例的完整制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制程示意图,示意说明以一加工装置将一多孔隙结构物加工成一生物担体半成品;
图7本发明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该第二实施例的制程示意图,示意说明以一个裁切装置裁切该生物担体半成品以制成多个生物担体;
图8是本发明生物担体的另一个实施态样的侧剖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侧剖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的该第一实施例的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的该第一实施例制造时的制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侧剖示意图;及
图13是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的该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2、3,本发明生物担体200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沉浸在水中以供微生物吸附生长,该生物担体200包括一个多孔隙的本体部3,及一个同体连接于该本体部3周围的环状的融接部4。
该本体部3是由多条前后左右弯曲延伸交错分布且上下交错层叠分布的长条线51构成。该融接部4则是由所述长条线51经热融并热压固结所构成。所述长条线51为热塑性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塑胶材料例如但是不限于EVA、PVC、PP、PET与PE等,所述长条线51的线径范围介于0.1mm~5mm,该本体部3的孔隙尺寸范围介于0.5mm~2mm。图式结构只为示意图,实施时当不以图式所示尺寸为限。
参阅图1、4、5,本发明用于制造该生物担体200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
(A)射出成型长条线51的步骤。于一个射出机5中容装预定用于制造该生物担体200的塑胶材料,该射出机5具有一个多孔状的射出头,驱使该射出机5经由该射出头往下朝一个成型模具6持续射出成型多条连续延伸的长条线51。
(B)使长条线51堆叠产生一个多孔隙结构物61的步骤。该成型模具6顶面凹设有成型空间60,控制该射出机5相对该成型模具6前后左右水平位移及/或旋转,用于使该射出机5射出的所述长条线51连续弯曲延伸交错且上下层叠地分布设置在该成型模具6的该成型空间60中,直至所述长条线51于该成型空间60内累积堆叠至预定高度,而构成一个多孔隙结构物61。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在该射出机5射出成型的所述长条线51尚具热融粘性时,使所述长条线51于该成型模具6中交错堆叠而相互局部沾粘连结,但是实施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态样中,不以使堆叠于该成型模具6中的所述长条线51因热融粘性而相连结为必要,可使不再具热融黏性但是尚具射出成型温度的长条线51于该成型模具6中交错堆叠。
(C)热压裁切制成生物担体200的步骤。当该射出机5于该成型模具6中堆叠产生的该多孔隙结构物61固化成型后,将该多孔隙结构物61移送至一个加工装置7。
该加工装置7可被加热升温以热融前述塑胶材料,包括一个用于承载该多孔隙结构物61的第一模具71,及一个用于和该第一模具71相配合上下相向热压该多孔隙结构物61的第二模具72。
该第一模具71顶面凹设有多个成型底槽710,该第二模具72底面凹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成型底槽710对应的成型顶槽720,且还具有多个分别间隔环绕在所述成型顶槽720周围的裁切部721。
在本步骤(C)中,先将该多孔隙结构物61移送叠放在该第一模具71顶面,使该多孔隙结构物61覆盖所述成型底槽710,实施时,可通过目前已知的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来将该成型模具6中的该多孔隙结构物61移送至该第一模具71上。
接着,使该第二模具72往下叠压在该第一模具71上,使该第二模具72的所述成型顶槽720分别与该第一模具71的所述成型底槽710上下相向对应,使该第二模具72底面与该第一模具71顶面相配合上下热压该多孔隙结构物61位于所述成型底槽710与所述成型顶槽720周围的部位,用于将分布在所述成型底槽710与所述成型顶槽720周围的长条线51部位热融固结并压扁,而在上下对应的每一成型底槽710与每一成型顶槽720周围构成多个环状的融接部4。与此同时,位于上下对应的每一成型底槽710与每一成型顶槽720间的所述长条线51区段则会构成一个自融接部4内周缘往上并往下突伸的多孔隙的本体部3。
此外,该第二模具72会以所述裁切部721分别往下裁切所述融接部4。最后,使该加工装置7的该第一模具71与该第二模具72分离,就可得到多个生物担体200。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模具71具有多个成型底槽710,而该第二模具72具有多个成型顶槽720,但是实施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态样中,所述成型底槽710的数量与所述成型顶槽720的数量也可只一个,且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态样中,也可只在该第一模具71上设置所述成型底槽710,而不在该第二模具72设置所述成型顶槽720,或者,只在该第二模具72设置所述成型顶槽720,而不在该第一模具71设置所述成型底槽710,同样可用于成型立体多孔隙的生物担体200。
参阅图6、7,本发明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差异处在于:该步骤(C)的方法设计。为方便说明,以下只针对本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差异处进行说明。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同样通过上述步骤(A)、(B)成型该多孔隙结构物61。
然后,进行该步骤(C):热压裁切制成生物担体200的步骤。该步骤(C)包括以下两个子步骤:
(C1):加工成型生物担体半成品62步骤。以加工装置7的两个加热模具73上下相向地对该多孔隙结构物61进行局部热融固结并压扁处理,例如以高周波加热装置进行局部区域的热融固结与加压处理,也就是对该多孔隙结构物61分布在多个预定区域的长条线51进行热融与上下加压处理,用于在该多孔隙结构物61加工产生环绕于其最外围的扁平片状的环片部621、多条交错相连且分别以其两端连接于该环片部621内周缘的扁平条状的条片部622,及多个由该环片部621与所述条片部622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且由多条长条线51交错层叠构成的多孔隙的本体部3,进而将该多孔隙结构物61加工成一个生物担体半成品62。由于用于对该多孔隙结构物61进行热融与加压处理的加工装置7类型众多,且非本发明改良重点,因此不再详述。
(C2):裁切制作生物担体200步骤。以裁切装置8沿每一条片部622长向对所述条片部622进行裁切,以构成多个连接于所述本体部3的融接片段623,并沿每一条片部622被裁切方向顺势裁切该环片部621,以构成多个连接于所述本体部3的融接片段623,使围绕在每一本体部3周围的所述融接片段623相配合构成该融接部4,进而将该生物担体半成品62裁切成多个生物担体200。由于用于裁切物体的裁切装置8类型众多,因此实施时不以图式样式为限。
参阅图8,实施时,在本发明上述两个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中,可改变该加工装置7的结构设计,使该步骤(C)在以该加工装置7对该多孔隙结构物61进行热压热融处理时,在该多孔隙结构物61上热压成形一个非环形的几何片状的融接部4,用于构成一个凹设有该融接部4的生物担体200。或者使该加工装置7在该多孔隙结构物61上热压成形多个相间隔的非环形的几何片状的融接部4,然后,再对热压热融处理后的该多孔隙结构物61围绕在每一融接部4外围部位的所述长条线51进行裁切,而制成多个中间凹陷有该融接部4的生物担体200。
参阅图9、10、11,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生物担体200’,及一个设置在该生物担体200’中的多孔隙的菌体附着层9。
该生物担体200’由上述两个多孔隙结构物61上下层叠并局部热融固结构成,具有两个上下层叠的多孔隙的本体部3,及一个将所述本体部3固结在一起的环状的融接部4。每一本体部3同样具有多条前后左右弯曲延伸交错分布,且上下交错层叠分布的塑胶材质的长条线51。该融接部4环绕在所述本体部3外周侧,由构成所述本体部3的部分长条线51经热融固结制成。
该菌体附着层9的孔隙介于0.1um~1000um,厚度介于0.05cm~2cm。该菌体附着层9夹置定位于所述本体部3相向侧间,且其周缘部位会于该融接部4热融成形时,被长条线51热融后粘结,而与制成的该融接部4固结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该菌体附着层9为例如但是不限于不织布、织布与编织网。
本第一实施例的该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的制造方法,是在两个多孔隙结构61间叠置一片用于制成该菌体附着层9的多孔隙片状物。然后,以上述生物担体制造方法的热压热融方式热压所述多孔隙结构物61,使所述多孔隙结构物61的多个环状区域热融固结,并同时与该多孔隙片状物固结。接着,再对所述多孔隙结构物61与该多孔隙片状物的热融固结部位进行裁切,用于制成多个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但是实施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态样中,也可设计成每次热压热融加工只制成一个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
通过在该生物担体200’的所述本体部3间设置该菌体附着层9的结构设计,当该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沉浸在水中以供微生物吸附生长,除了可以所述本体部3供微生物附着生长外,还可以该菌体附着层9来供微生物附着生长,并通过包围在该菌体附着层9外的多孔隙的所述本体部3所提供的保护作用,提高微生物附着生长稳定性。
参阅图12,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差异处在于:该生物担体200’的结构设计,以及该生物担体200’与该菌体附着层9的连结结构设计。
该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采用双凹面结构设计,该生物担体200’的该融接部4呈圆片状,上下相向凹设在所述本体部3的中间部位,通过将所述本体部3的中间部位的长条线51上下相向挤压热融固结以制成,该菌体附着层9的中间部位会与该融接部4固结在一起。但是实施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态样中,该融接部4也可改为非环形的其它几何片状。
参阅图12、13,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每一本体部3具有一个与另一本体部3相背的朝外的外侧面,通过上下相向挤压所述本体部3的所述外侧面的中间部位,使所述本体部3中间部位上下相向凹陷,并使被挤压部位热融固结而得到该融接部4。但是实施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态样中,也可将所述本体部3层叠设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从上方的该本体部3的中间部位同时往下挤压所述本体部3,并使所述本体部3被挤压部位热融固结以得到该融接部4,用于制成单凹面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如图13所示)。
在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的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实施时,不以设置该菌体附着层9为必要,通过上下层叠并热融固接两个或更多个多孔隙结构物61,以制成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本体部3的生物担体200’的结构设计,就可用于浸泡在水中以供微生物附着生长。
综上所述,通过该生物担体制造方法设计,可用于快速制造生物担体200,且可通过调整射出的长条线51线径,以及所述长条线51堆叠密度方式,根据使用环境需求调整制成的该生物担体200的孔隙,且制成的该生物担体200与该生物担体200’的多孔隙的本体部3结构设计,可使水中营养物可送达内部任何地方,进而可提供适合水中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环境。并可进一步配合在该生物担体200'的所述本体部3间设置一层多孔隙的菌体附着层9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供水中微生物可集中附着生长的环境,并通过该菌体附着层9外围有所述本体部3的围绕保护,能大幅提高微生物附着生长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100、生物担体200,及生物担体制成造方法确实都是相当创新的设计,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只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包含步骤(A)使射出机将热融状塑胶材料往下朝相间隔的成型模具射出,以成型产生多条长条线;步骤(B)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平移,使所述长条线于所述成型模具上延伸交错分布并上下交错堆叠,以构成多孔隙结构物;及步骤(C)使加工装置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的局部区域的长条线部位热融固结以构成融接部,以产生至少一个具有所述融接部的多孔隙的生物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是使所述加工装置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向夹压所述多孔隙结构物,而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的环状区域的长条线热融固结并压扁以构成所述融接部,并使所述加工装置对所述融接部外周缘进行裁切,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生物担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所述第一模具顶面凹设有成型底槽,使所述第一模具承载所述多孔隙结构物,且所述步骤(C)还使所述第二模具覆盖所述成型底槽地往下压抵于所述第一模具上,而与所述第一模具顶面相配合热压产生所述融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所述第二模具底面凹设有成型顶槽,且所述步骤(C)是使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成型顶槽与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成型底槽上下对应地压抵于所述多孔隙结构物上,用于热压裁切产生所述至少一个生物担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是使所述第一模具承载所述多孔隙结构物,所述第二模具底面凹设有成型顶槽,且所述步骤(C)还使所述第二模具以其底面和所述第一模具顶面相配合热压产生所述融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含以下子步骤:(C1)以所述加工装置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的多个预定区域的长条线热融固结,用于在所述多孔隙结构物加工产生环绕于其最外围的扁平片状的环片部、多条交错相连且分别以其两端连接于所述环片部内周缘的扁平条状的条片部,及多个由所述环片部与所述条片部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且由多条长条线交错层叠构成的多孔隙的本体部,而将所述多孔隙结构物加工成生物担体半成品;及(C2)使裁切装置对所述生物担体半成品的所述环片部与所述条片部进行裁切,将所述生物担体半成品裁切成多个生物担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前后左右平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旋转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射出机与所述成型模具相对前后左右平移与旋转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使所述长条线尚具热融粘性时,于所述成型模具上交错堆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产生的每一长条线的线径介于0.1mm~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产生的所述至少一个生物担体的孔隙尺寸范围介于0.5mm~2mm。
13.一种生物担体,包含多孔隙的本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担体还包含融接部,所述本体部具有多条前后左右弯曲延伸交错分布,且上下交错层叠分布的塑胶材质的长条线,所述融接部同体连接于所述本体部,是由所述长条线经局部热融固结构成。
14.一种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包含生物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担体具有两个上下层叠的多孔隙的本体部,及将所述本体部固结在一起的融接部,每一本体部具有多条前后左右弯曲延伸交错分布,且上下交错层叠分布的塑胶材质的长条线,所述融接部是由所述长条线经局部热融固结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层叠设置在所述本体部间的多孔隙材质的菌体附着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其特征在于:每一本体部具有与另一本体部相背的朝外的外侧面,所述融接部是自其中一本体部的所述外侧面朝另一本体部内凹,并与所述菌体附着层固结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融接部呈环状,且将所述本体部周缘固结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融接部呈非环形的几何片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附着层的孔隙介于0.1um~1000um。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附着层的厚度介于0.05cm~2cm。
CN202110572753.XA 2020-10-30 2021-05-25 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 Pending CN1144347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7888 2020-10-30
TW109137888 2020-10-30
TW110114122A TWI759180B (zh) 2020-10-30 2021-04-20 生物擔體複合結構物與生物擔體製造方法
TW110114122 2021-04-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4794A true CN114434794A (zh) 2022-05-06

Family

ID=7877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2753.XA Pending CN114434794A (zh) 2020-10-30 2021-05-25 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4794A (zh)
TW (1) TWI7591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3955B (zh) * 2021-09-27 2023-06-20 宜兴市明圆塑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内外分丝组合填料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0386A (ja) * 1992-12-28 1994-07-12 Tonen Corp 微生物担体
CN1119849A (zh) * 1993-03-25 1996-04-03 赫汀股份公司 净化流体的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和载体
JPH10235384A (ja) * 1997-02-26 1998-09-08 Nikko Eng Kk 微生物固定化担体
CN1850653A (zh) * 2006-05-31 2006-10-25 清华大学 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958474A (zh) * 2006-11-23 2007-05-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与微生物形体相适应的悬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79794U (zh) * 2011-11-23 2012-08-15 杭州天宇环保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丝立方生物悬浮填料
CN204181407U (zh) * 2014-10-11 2015-03-04 青岛中兴达橡塑有限公司 地垫
CN205292361U (zh) * 2015-12-31 2016-06-08 浙江金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压痕丝圈脚垫
KR20170104744A (ko) * 2016-03-08 2017-09-18 최용제 미생물 담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미생물 담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7203B2 (ja) * 2017-07-13 2019-04-24 フドー株式会社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0386A (ja) * 1992-12-28 1994-07-12 Tonen Corp 微生物担体
CN1119849A (zh) * 1993-03-25 1996-04-03 赫汀股份公司 净化流体的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和载体
JPH10235384A (ja) * 1997-02-26 1998-09-08 Nikko Eng Kk 微生物固定化担体
CN1850653A (zh) * 2006-05-31 2006-10-25 清华大学 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958474A (zh) * 2006-11-23 2007-05-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与微生物形体相适应的悬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79794U (zh) * 2011-11-23 2012-08-15 杭州天宇环保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丝立方生物悬浮填料
CN204181407U (zh) * 2014-10-11 2015-03-04 青岛中兴达橡塑有限公司 地垫
CN205292361U (zh) * 2015-12-31 2016-06-08 浙江金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压痕丝圈脚垫
KR20170104744A (ko) * 2016-03-08 2017-09-18 최용제 미생물 담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미생물 담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9180B (zh) 2022-03-21
TW202132083A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7919C (zh) 制造可拉伸搭扣的方法
TWI684543B (zh) 自行車座墊製造方法
CN113710198B (zh) 大胶囊装置
CN1039681C (zh) 熔敷装置
CN114434794A (zh) 生物担体复合结构物、生物担体制造方法及所制成之物
JP6236669B2 (ja) 液体処理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2602016A (zh) 可循环用于橡胶轮胎制造中的保鲜隔离层
CN106163646A (zh) 平膜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平膜元件
TW542788B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ner space lining
EP043746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inforced plastics material products
US7488169B2 (e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4275912B (zh) 一种带天窗顶棚的板材复合工艺
CN101456275B (zh) 连续式粒状弹性材料的贴合方法
JP4067283B2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品
CN113071129B (zh) 一种带有立面筋的六角蜂窝芯材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58986A (zh) 过滤衬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39140A (zh) 具有多纹路性的发泡垫体制程
JP2632357B2 (ja) 長尺物の連続プレス成形法
JPS5937223B2 (ja) 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JP2017202640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H04142923A (ja) 自動車用成形天井基材および製造方法
JPS62198442A (ja) 部分的にパイルカ−ペツトを備えた自動車用マツトの製造方法
JPH0753429B2 (ja) 複合容器の製造方法
JPH0784732B2 (ja) 土木用ドレ−ン材
CN115352029A (zh) 一种鞋中底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