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9207A -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09207A CN114409207A CN202210315944.2A CN202210315944A CN114409207A CN 114409207 A CN114409207 A CN 114409207A CN 202210315944 A CN202210315944 A CN 202210315944A CN 114409207 A CN114409207 A CN 1144092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water
- communicated
- groove
- ink waste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架、隔油槽、集油槽、油墨废水调节槽、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电解装置、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综合槽、SBR槽、第一中间槽、消毒灭菌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回用槽和至少一个UASB槽,隔油槽、集油槽和油墨废水调节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隔油槽分别与集油槽和油墨废水调节槽连通;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电解装置、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综合槽、UASB槽、SBR槽、第一中间槽、消毒灭菌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和回用槽依次连通;油墨废水调节槽与第一混凝过滤装置连通。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能将油墨废水中各种油渣与有机污染物去除,并且对油墨废水进行消毒灭菌,使完成处理的水能达到可重新利用的标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油墨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除了含带色基团的环状有机物(色料)、丙烯酸系列的水溶性树脂(载色剂)、大分子量的醇基或苯基分散剂等主要污染成分,还包括其他有机污染物、以及在印染和输送时产生的不溶于水的油层和杂质颗粒,这些复杂的成分使得油墨废水在处理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与一般的废水一样,采用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再进行混凝过滤出即可,不仅油与杂质颗粒容易参与到化学反应中,生成其他计划外的物质,导致油墨废水无法按照原有处理计划使主要污染成分反应并过滤,也无法将所有有机污染物过滤,并且油墨废水中还会存在细菌,从而导致油墨废水处理不充分,排放后仍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能将油墨废水中的各种油渣与有机污染物去除,并且对油墨废水进行消毒灭菌,使完成处理的水能达到可重新利用的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隔油槽、集油槽、油墨废水调节槽、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电解装置、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综合槽、SBR槽、第一中间槽、消毒灭菌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回用槽和至少一个UASB槽,隔油槽、集油槽和油墨废水调节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隔油槽的顶部进水口处设有杂质过滤器,隔油槽的出油口与集油槽的入油口连通,隔油槽的出水口与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入水口连通;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电解装置、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综合槽、UASB槽、SBR槽、第一中间槽、消毒灭菌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和回用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依次连通;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出水口与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上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时,先对油墨废水进行滤油去渣:油墨废水先通过杂质过滤器送入到隔油槽中,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留在杂质过滤器中,油墨废水在隔油槽中进行静置后,油和水会分层,油处于上层,油能通过隔油槽的出油口流入到集油槽中,剩下的油墨废水则进入到油墨废水调节槽中;油墨废水调节槽将输送来的废水进行集中暂存,此时废水中仍含有低含量的油,通过将废水在油墨废水调节槽中进行二次静置,使废水中的油和水能进一步分层,达到滤油去渣的效果;
随后对油墨废水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混凝过滤、以及电解后再混凝过滤:油墨废水由油墨废水调节槽送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中,第一混凝过滤装置将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成固体物,再将这些固体物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将油墨废水中的这些聚集体过滤掉;完成初次过滤的油墨废水通入到电解装置中,电解装置通过电解将油墨废水环状污染物分子链打开;随后油墨废水通入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中,第二混凝过滤装置将油墨废水中通过电解所打开的环状污染物分子链集聚,再次反应生成固体物,并使这些固体物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将油墨废水中的这些聚集体过滤掉;
最后对油墨废水进行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过滤以及消毒灭菌:油墨废水由第二混凝过滤装置送到综合槽中进行暂存,并且分批向后续装置排入油墨废水;油墨废水先排入UASB槽中后再排入到SBR槽中,UASB槽和SBR槽对油墨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时也能对油墨废水进行脱氮除磷,并对油墨废水进行过滤;完成有机物降解后的油墨废水可以先排向第一中间槽进行暂存,使油墨废水能进行污泥沉淀;随后排入到消毒灭菌装置中进行消毒灭菌,完成消毒灭菌的油墨废水中只剩部分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这些油墨废水在排入到精密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并在完成过滤后形成可用水排出到回用槽中储存,直至需要对这些可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通常的,这些可用水用于制造浆糊)。
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先进行滤油滤渣,可以保证油和杂质颗粒不会参与到后续化学反应中,生成其他计划外的物质,使油墨废水能够按照原有处理计划进行反应;随后再进行混凝过滤、以及电解后再次混凝过滤,则能够保证将油墨废水中主要污染成分进行充分反应过滤;最后再进行生物降解和消毒灭菌,则能将油墨废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更充分地分解、过滤。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油墨废水时,通过综合物理过滤、混凝过滤、电解后再次混凝过滤、生物降解和消毒灭菌,将可能影响下一阶段处理的污染成分先去除,从而使油墨废水处理时层层递进,能充分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相较于现有污水处理仅采用其中个别方式,能保证完成处理的水能达到可重新利用的标准。
上述UASB槽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SBR槽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池。
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盘。油墨废水中在隔油槽中仅采用静置分层的方式将油水分离,因此废水在向油墨废水调节槽输送后,废水中仍含有低含量的油,此时通过第一曝气盘的曝气,能使油墨废水翻滚,进一步使油与水分离,使废水在油墨废水调节槽中进行二次静置后,废水中的油和水能更进一步进行分层,使向后送出的废水中不含油。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抽水装置,第一抽水装置的抽水口与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出水口连通并且处于油墨废水调节槽的下部,第一抽水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的入水口连通。第一抽水装置能够从油墨废水调节槽下部将完成油渣过滤的油墨废水抽走并送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中。
优选方案中,所述隔油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所述集油槽的入油口连通。油墨废水在隔油槽中进行静置后,油和水会分层,油处于上层,在后续油墨废水继续向隔油槽输送时,油层能从溢流口通过第一管道流到集油槽中。
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调节槽中还设有第一液位计。
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前置污水池,前置污水池包括格栅井、隔油井、集水井和第二抽水装置,格栅井、隔油井、集水井和第二抽水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格栅井、隔油井和集水井依次连通,第二抽水装置的抽水口与集水井连通并且处于集水井的下部,第二抽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所述隔油槽的入水口与所述杂质过滤器连通。通过设置前置污水池,格栅井可以先将油墨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隔开,避免后续抽水抽油过程中造成阻塞,隔油井可以先对油墨废水中的油层进行初次过滤,集水井也可以对油墨废水进行暂存,将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初次沉淀,配合后续的隔油槽和油墨废水调节槽,进一步保证废水中的油和杂质颗粒被充分过滤。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集水井中设有第二液位计。
上述油墨废水调节槽采用废水调节池。格栅井、隔油井和集水井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第二中间槽、第一隔膜泵、第一压滤机和滤水槽,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第二中间槽、第一隔膜泵、第一压滤机和滤水槽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滤水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电解装置的入水口连通。通常的,第一反应槽中通入硫酸镁(15-4%)、硫酸铁(1-15%)、硫酸钠(14-1%)、硫酸亚铁(10-40%)和水(60-40%)的第一复配液,这种第一复配液能与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使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变成沙状固体物;随后在第二反应槽中通入硫酸铁(1-15%)、硫酸钠(14-1%)、硫酸镁(5-8%)、聚合氯化铝(1-6%)和水(80-70%)的第二复配液、以及螯合剂,第二复配液和螯合剂能将这些沙状固体物抱团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油墨废水先排入第二中间槽中进行暂存,让油墨废水有充分反应的时间与空间;随后含有聚集体的油墨废水通过隔膜泵排入到第一压滤机中,从而完成聚集体与液体的分离,随后第一压滤机将分离后的油墨废水排入到滤水槽中进行二次过滤;最后完成过滤的油墨废水继续排入到电解装置中进行电解。通常的,第一压滤机的出渣口与第二中间槽连通。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反应槽和第二反应槽中分别设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桨叶,第一搅拌轴安装在第一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搅拌桨叶绕设在第一搅拌轴上并处于对应的反应槽内。采用这种设置能进一步提升反应速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第二隔膜泵、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曝气盘;第一电解槽的入水口通过第二隔膜泵与所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第三电解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的入水口连通。上述电解槽通常采用铁碳微电解,当铁碳填料浸泡在油墨废水中时,油墨废水充当导电溶液,油墨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当电解质。在铁元素和碳元素之间形成自然电位差的微弱电场之下,铁会释放出电子,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之下由阳极向阴极移动,电子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有穿过污染物质的概率,特别是长链物质或者是含有苯环的物质被电子穿过的概率更高;长链物质或者是含有苯环物质的碳链是通过成对电子相互连接的,在单个电子穿过时,电子会被长链物质或碳链中的成对电子吸引住,从而形成三电子结构、而这种三电子结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结构,存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这种三电子结构就会自动爆炸,从而使长链物质或碳链分成2段。在电子继续穿插的情况下,断裂之后的长链物质或碳链又会被分割,这样长链物质或碳链就会越来越短,从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容易降解的物质。同时,电子在废水中穿插的时候也会穿过水分子,水分子被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氢自由基、氧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这些新生态的自由基具有非常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降低 COD。电子在油墨废水中运动的时候,会吸附带正电的杂质颗粒,吸附在电子上面的杂质颗粒运动到阴极之后会被中和然后沉到底部,此时通过第二曝气盘使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保持悬浮状态,就能实现杂质颗粒的分层,后续将油墨废水抽送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时,减少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含量。同时,作为阳极的铁会失去电子从而变成铁离子,新生成的铁离子可以与油墨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进行还原反应。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包括第三反应槽、第四反应槽、第三中间槽、第三隔膜泵和第二压滤机,第三反应槽、第四反应槽、第三中间槽、第三隔膜泵和第二压滤机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第三反应槽的入水口与所述第三电解槽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所述综合槽的入水口连通。通常的,第三反应槽中通入碱液,调节油墨废水中的ph值,并使在电解装置中生成的铁离子与碱液反应生成氢氧亚铁,使通过电解所打开的长链物质或碳链反应合成固体物;随后在第四反应槽中通入聚合氯化铝(2-10%)、氧化铝(10-8%)、硫酸镁(0-2%)、硫酸铁(4-7%)、硫酸钠(4-3%)和水(80-70%)的第三复配液、以及螯合剂,第三复配液和螯合剂能将固体物抱团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油墨废水先排入第三中间槽中进行暂存,让油墨废水有充分反应的时间与空间;最后含有聚集体的油墨废水通过第三隔膜泵排入到第二压滤机中,从而完成聚集体与液体的分离。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反应槽和第四反应槽中分别设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桨叶,第二搅拌轴安装在第二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搅拌桨叶绕设在第二搅拌轴上并处于对应的反应槽内。采用这种设置能进一步提升反应速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抽水装置和第四抽水装置,所述综合槽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抽水装置与所述UASB槽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中间槽的出水口通过第四抽水装置与所述消毒灭菌装置的入水口连通。第三抽水装置能从综合槽将油墨废水抽向UASB槽,第四抽水装置能从第一中间槽将油墨废水抽向消毒灭菌装置,并且通过第三抽水装置和第四抽水装置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油墨废水沿UASB槽、SBR槽和中间槽依次流动。
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两个供气罐,所述UASB槽和所述SBR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三曝气盘,供气罐安装在所述机架上,UASB槽中的第三曝气盘通过电动蝶阀与其中一个供气罐的出风口连通,SBR槽中的第三曝气盘通过电动蝶阀与另一个供气罐的出风口连通。油墨废水进入UASB槽和SBR槽中后,对应的第三曝气盘能通过间歇曝气的方式进行推流,提高UASB槽和SBR槽中的微生物活性,提高净化效果和效率。供气罐中通常储存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氮气或氧气,通常的,二氧化碳或氮气通入到厌氧的UASB槽中,氧气通入到需氧的SBR槽。
优选方案中,所述精密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精密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入口与所述消毒灭菌装置的出水口连通,精密过滤器的底部出口与回用槽的入水口连通,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出口与综合槽的入水口连通。对精密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时,完成反冲洗后的水可以排入到综合槽中,与油墨废水混合,再次进行污水生物处理过程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精密过滤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精密过滤器串联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消毒灭菌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消毒灭菌器,各个消毒灭菌器的入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槽的出水口连通,消毒灭菌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入口连通。消毒灭菌器可以采用水槽和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设置在水槽上,水槽的入水口与SBR槽的出水口连通,水槽的出水口与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入口连通。
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泵,所述SBR槽、UASB槽和第一中间槽的底部分别设有污泥出口,SBR槽、UASB槽和第一中间槽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泵的进泥口连通。SBR槽、UASB槽和第一中间槽底部的污泥可以通过污泥泵定时排出。
优选方案中,所述UASB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UASB槽串联设置。
上述第一抽水装置、第二抽水装置、第三抽水装置和第四抽水装置均可以包括污水提升泵和流量计,污水提升泵的抽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槽体连通,流量计设置在沿油墨废水输送方向处于污水提升泵后方的管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能将油墨废水中的各种油渣与有机污染物去除,并且对油墨废水进行消毒灭菌,使完成处理的水能达到可重新利用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墨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墨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滤油去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墨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有机污染物混凝过滤、以及电解后再混凝过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墨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有机污染物分解、过滤以及消毒灭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架、隔油槽1、集油槽2、油墨废水调节槽3、第一抽水装置4、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电解装置6、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综合槽8、第三抽水装置9、SBR槽11、第一中间槽12、第四抽水装置13、消毒灭菌装置14、精密过滤装置15、回用槽16和两个UASB槽10,隔油槽1、集油槽2和油墨废水调节槽3分别安装在机架上,隔油槽1的顶部进水口处设有杂质过滤器101,隔油槽1的出油口与集油槽2的入油口连通,隔油槽1的出水口与油墨废水调节槽3的入水口连通;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电解装置6、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综合槽8、第三抽水装置9、UASB槽10、SBR槽11、第一中间槽12、第四抽水装置13、消毒灭菌装置14、精密过滤装置15和回用槽16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依次连通;第一抽水装置4的抽水口与油墨废水调节槽3的出水口连通并且处于油墨废水调节槽3的下部,第一抽水装置4的出水口与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的入水口连通。
上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时,先对油墨废水进行滤油去渣:油墨废水先通过杂质过滤器101送入到隔油槽1中,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留在杂质过滤器101中,油墨废水在隔油槽1中进行静置后,油和水会分层,油处于上层,油能通过隔油槽1的出油口流入到集油槽2中,剩下的油墨废水则进入到油墨废水调节槽3中;油墨废水调节槽3将输送来的废水进行集中暂存,此时废水中仍含有低含量的油,通过将废水在油墨废水调节槽3中进行二次静置,使废水中的油和水能进一步分层,达到滤油去渣的效果;
随后对油墨废水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混凝过滤、以及电解后再混凝过滤:油墨废水由油墨废水调节槽3送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中,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将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成固体物,再将这些固体物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将油墨废水中的这些聚集体过滤掉;完成初次过滤的油墨废水通入到电解装置6中,电解装置6通过电解将油墨废水环状污染物分子链打开;随后油墨废水通入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中,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将油墨废水中通过电解所打开的环状污染物分子链集聚,再次反应生成固体物,并使这些固体物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将油墨废水中的这些聚集体过滤掉;
最后对油墨废水进行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过滤以及消毒灭菌:油墨废水由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送到综合槽8中进行暂存,并且分批通过第三抽水装置9向UASB槽10排入油墨废水;油墨废水先排入UASB槽10中后再排入到SBR槽11中,UASB槽10和SBR槽11对油墨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时也能对油墨废水进行脱氮除磷,并对油墨废水进行过滤;完成有机物降解后的油墨废水可以通过第四抽水装置13先排向第一中间槽12进行暂存,使油墨废水能进行污泥沉淀;随后排入到消毒灭菌装置14中进行消毒灭菌,完成消毒灭菌的油墨废水中只剩部分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这些油墨废水在排入到精密过滤装置15中进行过滤,并在完成过滤后形成可用水排出到回用槽16中储存,直至需要对这些可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通常的,这些可用水通过水泵20抽出并用于制造浆糊)。
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先进行滤油滤渣,可以保证油和杂质颗粒不会参与到后续化学反应中,生成其他计划外的物质,使油墨废水能够按照原有处理计划进行反应;随后再进行混凝过滤、以及电解后再次混凝过滤,则能够保证将油墨废水中主要污染成分进行充分反应过滤;最后再进行生物降解和消毒灭菌,则能将油墨废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更充分地分解、过滤。这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油墨废水时,通过综合物理过滤、混凝过滤、电解后再次混凝过滤、生物降解和消毒灭菌,将可能影响下一阶段处理的污染成分先去除,从而使油墨废水处理时层层递进,能充分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相较于现有污水处理仅采用其中个别方式,能保证完成处理的水能达到可重新利用的标准。
上述UASB槽10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SBR槽11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池。
油墨废水调节槽3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盘301。油墨废水中在隔油槽1中仅采用静置分层的方式将油水分离,因此废水在向油墨废水调节槽3输送后,废水中仍含有低含量的油,此时通过第一曝气盘301的曝气,能使油墨废水翻滚,进一步使油与水分离,使废水在油墨废水调节槽3中进行二次静置后,废水中的油和水能更进一步进行分层,使向后送出的废水中不含油,第一抽水装置4能够从油墨废水调节槽3下部将油墨废水抽走并送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中。
隔油槽1的上部设有溢流口102,溢流口102与集油槽2的入油口连通。油墨废水在隔油槽1中进行静置后,油和水会分层,油处于上层,在后续油墨废水继续向隔油槽1输送时,油层能从溢流口102通过第一管道流到集油槽2中。
油墨废水调节槽3中还设有第一液位计302。
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前置污水池17,前置污水池17包括格栅井1701、隔油井1702、集水井1703和第二抽水装置1704,格栅井1701、隔油井1702、集水井1703和第二抽水装置1704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格栅井1701、隔油井1702和集水井1703依次连通,第二抽水装置1704的抽水口与集水井1703连通并且处于集水井1703的下部,第二抽水装置1704的出水口通过隔油槽1的入水口与杂质过滤器101连通。通过设置前置污水池17,格栅井1701可以先将油墨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隔开,避免后续抽水抽油过程中造成阻塞,隔油井1702可以先对油墨废水中的油层进行初次过滤,集水井1703也可以对油墨废水进行暂存,将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初次沉淀,配合后续的隔油槽1和油墨废水调节槽3,进一步保证废水中的油和杂质颗粒被充分过滤。
集水井1703中设有第二液位计17031。
上述油墨废水调节槽3采用废水调节池。格栅井1701、隔油井1702和集水井1703均采用现有技术。
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反应槽501、第二反应槽502、第二中间槽503、第一隔膜泵504、第一压滤机505和滤水槽506,第一反应槽501、第二反应槽502、第二中间槽503、第一隔膜泵504、第一压滤机505和滤水槽506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滤水槽506的出水口与电解装置6的入水口连通。油墨废水在第一反应槽501反应时,油墨废水中的有机物变成沙状固体物;油墨废水在第二反应槽502反应时,这些沙状固体物抱团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油墨废水先排入第二中间槽503中进行暂存,让油墨废水有充分反应的时间与空间;随后含有聚集体的油墨废水通过隔膜泵排入到第一压滤机505中,从而完成聚集体与液体的分离,随后第一压滤机505将分离后的油墨废水排入到滤水槽506中进行二次过滤;最后完成过滤的油墨废水继续排入到电解装置6中进行电解。第一压滤机505的出渣口与第二中间槽503连通。
第一反应槽501和第二反应槽502中分别设有第一搅拌电机5121、第一搅拌轴5122和第一搅拌桨叶5123,第一搅拌轴5122安装在第一搅拌电机5121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搅拌桨叶5123绕设在第一搅拌轴5122上并处于对应的反应槽内。采用这种设置能进一步提升反应速率。
电解装置6包括第二隔膜泵601、第一电解槽602、第二电解槽603和第三电解槽604,第一电解槽602、第二电解槽603和第三电解槽604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第一电解槽602、第二电解槽603和第三电解槽604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曝气盘605;第一电解槽602的入水口通过第二隔膜泵601与第一混凝过滤装置5的出水口连通,第三电解槽604的出水口与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的入水口连通。上述电解槽采用铁碳微电解,当铁碳填料浸泡在油墨废水中时,油墨废水充当导电溶液,油墨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当电解质。在铁元素和碳元素之间形成自然电位差的微弱电场之下,铁会释放出电子,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之下由阳极向阴极移动,电子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有穿过污染物质的概率,特别是长链物质或者是含有苯环的物质被电子穿过的概率更高;长链物质或者是含有苯环物质的碳链是通过成对电子相互连接的,在单个电子穿过时,电子会被长链物质或碳链中的成对电子吸引住,从而形成三电子结构、而这种三电子结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结构,存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这种三电子结构就会自动爆炸,从而使长链物质或碳链分成2段。在电子继续穿插的情况下,断裂之后的长链物质或碳链又会被分割,这样长链物质或碳链就会越来越短,从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容易降解的物质。同时,电子在废水中穿插的时候也会穿过水分子,水分子被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氢自由基、氧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这些新生态的自由基具有非常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降低 COD。电子在油墨废水中运动的时候,会吸附带正电的杂质颗粒,吸附在电子上面的杂质颗粒运动到阴极之后会被中和然后沉到底部,此时通过第二曝气盘605使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保持悬浮状态,就能实现杂质颗粒的分层,后续将油墨废水抽送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时,减少油墨废水中的杂质颗粒含量。同时,作为阳极的铁会失去电子从而变成铁离子,新生成的铁离子可以与油墨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进行还原反应。
第二混凝过滤装置7包括第三反应槽701、第四反应槽702、第三中间槽703、第三隔膜泵704和第二压滤机705,第三反应槽701、第四反应槽702、第三中间槽703、第三隔膜泵704和第二压滤机705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第三反应槽701的入水口与第三电解槽604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压滤机705的出水口与综合槽8的入水口连通。油墨废水在第三反应槽701中反应时,因电解所打开的长链物质或碳链反应合成固体物;随后油墨废水在第四反应槽702中反应时,这些固体物抱团聚结成大的聚集体,随后油墨废水先排入第三中间槽703中进行暂存,让油墨废水有充分反应的时间与空间;最后含有聚集体的油墨废水通过第三隔膜泵704排入到第二压滤机705中,从而完成聚集体与液体的分离。
第三反应槽701和第四反应槽702中分别设有第二搅拌电机7121、第二搅拌轴7122和第二搅拌桨叶7123,第二搅拌轴7122安装在第二搅拌电机7121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搅拌桨叶7123绕设在第二搅拌轴7122上并处于对应的反应槽内。采用这种设置能进一步提升反应速率。
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两个供气罐18,UASB槽10和SBR槽11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三曝气盘181,供气罐18安装在机架上,UASB槽10中的第三曝气盘181通过电动蝶阀与其中一个供气罐18的出风口连通,SBR槽11中的第三曝气盘181通过电动蝶阀与另一个供气罐18的出风口连通。油墨废水进入UASB槽10和SBR槽11中后,对应的第三曝气盘181能通过间歇曝气的方式进行推流,提高UASB槽10和SBR槽11中的微生物活性,提高净化效果和效率。
精密过滤装置15包括两个精密过滤器1501,两个精密过滤器1501串联设置,精密过滤器1501的顶部入口与消毒灭菌装置14的出水口连通,精密过滤器1501的底部出口与回用槽16的入水口连通,精密过滤器1501的顶部出口与综合槽8的入水口连通。对精密过滤器1501进行反冲洗时,完成反冲洗后的水30可以排入到综合槽8中,与油墨废水混合,再次进行污水生物处理过程进行循环利用。
消毒灭菌装置14包括两个并联的消毒灭菌器1401,各个消毒灭菌器1401的入水口分别与第一中间槽12的出水口连通,消毒灭菌器1401的出水口分别与精密过滤器1501的顶部入口连通。消毒灭菌器1401可以采用水槽和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设置在水槽上,水槽的入水口与SBR槽11的出水口连通,水槽的出水口与精密过滤器1501的顶部入口连通。
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泵19,SBR槽11、UASB槽10和第一中间槽12的底部分别设有污泥出口,SBR槽11、UASB槽10和第一中间槽12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泵19的进泥口连通。SBR槽11、UASB槽10和第一中间槽12底部的污泥可以通过污泥泵19定时排出。
上述第一抽水装置4、第二抽水装置1704、第三抽水装置9和第四抽水装置13均包括污水提升泵和流量计,污水提升泵的抽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槽体连通,流量计设置在沿油墨废水输送方向处于污水提升泵后方的管道上。
Claims (10)
1.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隔油槽、集油槽、油墨废水调节槽、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电解装置、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综合槽、SBR槽、第一中间槽、消毒灭菌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回用槽和至少一个UASB槽,隔油槽、集油槽和油墨废水调节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隔油槽的顶部进水口处设有杂质过滤器,隔油槽的出油口与集油槽的入油口连通,隔油槽的出水口与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入水口连通;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电解装置、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综合槽、UASB槽、SBR槽、第一中间槽、消毒灭菌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和回用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依次连通;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出水口与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抽水装置,第一抽水装置的抽水口与油墨废水调节槽的出水口连通并且处于油墨废水调节槽的下部,第一抽水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所述集油槽的入油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前置污水池,前置污水池包括格栅井、隔油井、集水井和第二抽水装置,格栅井、隔油井、集水井和第二抽水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格栅井、隔油井和集水井依次连通,第二抽水装置的抽水口与集水井连通并且处于集水井的下部,第二抽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所述隔油槽的入水口与所述杂质过滤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第二中间槽、第一隔膜泵、第一压滤机和滤水槽,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第二中间槽、第一隔膜泵、第一压滤机和滤水槽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滤水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电解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第二隔膜泵、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曝气盘;第一电解槽的入水口通过第二隔膜泵与所述第一混凝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第三电解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过滤装置包括第三反应槽、第四反应槽、第三中间槽、第三隔膜泵和第二压滤机,第三反应槽、第四反应槽、第三中间槽、第三隔膜泵和第二压滤机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依次连通,第三反应槽的入水口与所述第三电解槽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所述综合槽的入水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抽水装置和第四抽水装置,所述综合槽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抽水装置与所述UASB槽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中间槽的出水口通过第四抽水装置与所述消毒灭菌装置的入水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两个供气罐,所述UASB槽和所述SBR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三曝气盘,供气罐安装在所述机架上,UASB槽中的第三曝气盘通过电动蝶阀与其中一个供气罐的出风口连通,SBR槽中的第三曝气盘通过电动蝶阀与另一个供气罐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精密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精密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入口与所述消毒灭菌装置的出水口连通,精密过滤器的底部出口与回用槽的入水口连通,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出口与综合槽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消毒灭菌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消毒灭菌器,各个消毒灭菌器的入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槽的出水口连通,消毒灭菌器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入口连通;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泵,所述SBR槽、UASB槽和第一中间槽的底部分别设有污泥出口,SBR槽、UASB槽和第一中间槽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泵的进泥口连通;所述UASB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UASB槽串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15944.2A CN114409207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15944.2A CN114409207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09207A true CN114409207A (zh) | 2022-04-29 |
Family
ID=8126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15944.2A Pending CN114409207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0920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19884A (zh) * | 2023-03-23 | 2023-05-16 | 广东翔鸿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油墨清洗废液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5293A (zh) * | 2009-02-04 | 2009-07-08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
CN102260025A (zh) * | 2011-06-24 | 2011-11-30 | 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油污水生化前处理工艺 |
CN209307172U (zh) * | 2018-11-16 | 2019-08-27 | 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10315944.2A patent/CN1144092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5293A (zh) * | 2009-02-04 | 2009-07-08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
CN102260025A (zh) * | 2011-06-24 | 2011-11-30 | 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油污水生化前处理工艺 |
CN209307172U (zh) * | 2018-11-16 | 2019-08-27 | 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19884A (zh) * | 2023-03-23 | 2023-05-16 | 广东翔鸿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油墨清洗废液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6183B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CN102786182B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 |
CN106830544A (zh) |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 |
KR100906742B1 (ko) | 초음파전해 침전조와 복합상향여과막 분리조를 포함하는 구성의 오,폐수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06927628A (zh) |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工艺 | |
CN106396270A (zh) | 一种高浓度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4743717A (zh) | 一种浓盐水减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5399287B (zh) | 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综合处理和零排放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7986551B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CN101428941A (zh) | 制浆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 |
CN109534601A (zh) | 一种生化结合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 |
CN110894125A (zh) | 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的污水处理工艺 | |
CN116514320A (zh) | 一种显影液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1423066A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9502899B (zh) | 化学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方法 | |
CN101397179A (zh) | 双膜脱磷系统及脱磷方法 | |
CN106396191A (zh) | 一种高cod高nh3‑n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211226806U (zh) | 一种化妆品生产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
CN210711151U (zh) | 一种铁碳芬顿联合mbr处理高难废水的装置 | |
CN104710077A (zh) | 合成橡胶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14409207A (zh) |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4735164U (zh)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9307174U (zh) |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6430846A (zh) | 一种低有机物含量难生物降解废水高效处理集成工艺 | |
KR20020018572A (ko) | 순환와류방식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 처리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