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0214A -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80214A CN114380214A CN202111553382.7A CN202111553382A CN114380214A CN 114380214 A CN114380214 A CN 114380214A CN 202111553382 A CN202111553382 A CN 202111553382A CN 114380214 A CN114380214 A CN 1143802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round hole
- nut
- bolt
- penetr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0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with jibs mounted for jibbing or luffing mov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66C23/52—Floating cra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0—Derri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66—Outer or upper end constru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4—Slewing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包括底座、转盘、立柱、下吊杆、上吊杆、卷扬机、第一钢丝绳、滑轮、端盖、焊接块垫片、刹车装置、推力轴承、卸扣、第四螺栓螺母和第二钢丝绳,所述底座由第一底面、固定孔、中心轴、环槽和第一螺纹孔组成,第一底面下设置焊接块,双头螺栓螺母穿过固定孔旋入焊接块的第二螺纹孔进行固定,中心轴套入推力轴承至环槽位置,再套入转盘的中心孔。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便利和安全性,能够方便的拆卸组合,人工分开搬运至无大型起吊设备的场所进行组装,有较大的伸出距离,吊运小件物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民用船舶的排水量不断增大,船舶的外形尺寸也不断增加,船舶下水后,码头原设置的吊车起吊高度无法满足驾驶室顶部的吊运要求,然而在作为船舶上层建筑居装施工,需要吊运大量的水泥、甲板辅料、舱壁板等材料,这些材料全靠人工搬运费时费力。
选用起吊设备存在的问题是:普通小型起吊设备自身比较重,由于码头的吊车无法吊至驾驶室位置,靠人工搬运上去也无法实现,实际施工时,由于上层建筑外还搭设脚手架,因此需要起吊设备吊杆能伸出2.5米以上,目前同类起吊设备伸出不超过1.5米,从甲板到驾驶室高度差有10米,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拉葫芦,把大量物资一次一次吊上去,速度慢、工作量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便利和安全性,能够方便的拆卸组合,人工分开搬运至无大型起吊设备的场所进行组装,有较大的伸出距离,吊运小件物品,解决了普通小型起吊设备自身比较重,由于码头的吊车无法吊至驾驶室位置,靠人工搬运上去也无法实现,实际施工时,由于上层建筑外还搭设脚手架,因此需要起吊设备吊杆能伸出2.5米以上,目前同类起吊设备伸出不超过1.5米,从甲板到驾驶室高度差有10米,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拉葫芦,把大量物资一次一次吊上去,速度慢、工作量很大的问题。
为实现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便利和安全性,能够方便的拆卸组合,人工分开搬运至无大型起吊设备的场所进行组装,有较大的伸出距离,吊运小件物品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包括底座、转盘、立柱、下吊杆、上吊杆、卷扬机、第一钢丝绳、滑轮、端盖、焊接块垫片、刹车装置、推力轴承、卸扣、第四螺栓螺母和第二钢丝绳,所述底座由第一底面、固定孔、中心轴、环槽和第一螺纹孔组成,第一底面下设置焊接块,双头螺栓螺母穿过固定孔旋入焊接块的第二螺纹孔进行固定,中心轴套入推力轴承至环槽位置,再套入转盘的中心孔,将端盖放置在中心轴顶端,第二螺栓螺母穿过端盖的第十圆孔旋入第一螺纹孔内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盘由底面、中心轴孔、第一圆孔、眼板、第一销孔和第二圆孔组成,中心轴孔套设在底座的立柱上,第二底面与推力轴承上平面接触,第一圆孔用于固定住立柱,第一螺栓螺母穿过立柱的第三圆孔和第一圆孔进行固定,眼板卡入下吊杆的板槽内,第三螺栓螺母穿过下吊杆的第一圆孔和第二销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立柱由上平面、下平面、第三圆孔、第四圆孔和第五圆孔组成,上平面是安装有卷扬机,第四螺栓螺母穿过卷扬机的第九圆孔和第四圆孔进行固定,下平面放置在转盘上,第一螺栓螺母穿过转盘的第一圆孔和第三圆孔进行固定,第三圆孔上安装有卸扣和第二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下吊杆由板槽、第二销孔、第一端面、第六圆孔和凸肩组成,板槽卡入转盘的眼板,第三螺栓螺母穿过第二销孔和转盘的第一销孔进行固定,第一端面与上吊杆的第二端面对接,凸肩嵌入上吊杆的凹槽内,第五螺栓螺母穿过第六圆孔和上吊杆的第七圆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吊杆由第二端面、凹槽、第七圆孔、轮槽、轮轴孔和第八圆孔组成,第二端面与下吊杆的第一端面对接,下吊杆的凸肩嵌入凹槽内,第五螺栓螺母穿过第七圆孔和下吊杆的第六圆孔进行固定,轮槽内放入滑轮,第六螺栓螺母穿过轮轴孔和滑轮的轮孔进行固定,第八圆孔安装卸扣和第二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卷扬机由附带的第一钢丝绳、吊钩和圆孔组成,卷扬机安装在立柱的上平面上,第四螺栓螺母穿过第九圆孔和立柱的第四圆孔进行固定,第一钢丝绳放出嵌入滑轮的绳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轮由轮孔和绳槽组成,滑轮放入上吊杆的轮槽内,第六螺栓螺母穿过上吊杆的轮轴孔和轮孔进行固定,所述端盖由第十圆孔和焊接块组成,端盖设置在底座的中心轴顶部,第二螺栓螺母穿过第十圆孔旋入底座的第一螺纹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焊接块由第二螺纹孔组成,双头螺栓螺母穿过底座的固定孔旋入第二螺纹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还包括内孔、第十一圆孔、手轮轴、抱箍和螺母组成,内孔套设在底座的中心轴上,螺栓螺母穿过第十一圆孔和转盘的第二圆孔进行固定,手轮轴穿过抱箍的孔与螺母旋合。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图制作底座、转盘、立柱、下吊杆、上吊杆、卷扬机、滑轮、端盖、焊接块、推力轴承、卸扣、第二钢丝绳和第七螺栓螺母。
S2:上吊杆与滑轮现行组装,轮槽内放入滑轮,第六螺栓螺母穿过轮轴孔和滑轮的轮孔进行固定。
S3:将各部件搬运至需要使用的上层建筑驾驶甲板。
S4:选择位置,将底座与焊接块组合体放置在甲板上,焊接块与甲板平面接触,分别点焊四个焊接块,旋松双头螺栓螺母,将底座移开,对焊接块进行焊接。
S5:焊接完成后,将底座放在焊接块上,用双头螺栓螺母固定。
S6:在底座的中心轴套入推力轴承,轴承底部放置在环槽上,抬起转盘,中心轴孔套在底座的中心轴上,转盘的第二底面压在推力轴承的上平面。
S7:将刹车装置的内孔套在底座的中心轴上,螺栓螺母穿过第十一圆孔和转盘的第二圆孔进行固定,第十圆孔设置在底座的中心轴顶部,第二螺栓螺母穿过第十圆孔旋入底座的第一螺纹孔进行固定。
S8:将下吊杆和上吊杆在甲板面平放,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对齐,凸肩嵌入凹槽内,第五螺栓螺母穿过第七圆孔和下吊杆的第六圆孔进行固定。
S9:抬起上、下吊杆组合体,将向下吊杆的板槽嵌入转盘的眼板,第三螺栓螺母穿过下吊杆的第二销孔和第二销孔进行固定。
S10:将立柱抬起放置在转盘上,第一螺栓螺母穿过转盘的第一圆孔和第三圆孔进行固定。
S11:将卷扬机抬起放置在立柱的上平面上,第四螺栓螺母穿过第九圆孔和立柱的第四圆孔进行固定。
S12:旋紧刹车装置的手轮轴固定转盘,给卷扬机接通电源,将第二钢丝绳和卸扣安装到上吊杆的第八圆孔内,卷扬机的吊钩钩住卸扣,驱动卷扬机,将上、下吊杆组合体拉起至需要的角度,第二钢丝绳另一端用另一卸扣与立柱的第五圆孔连接,松开卷扬机,将吊钩和卸扣分开。
S13:将卷扬机的第一钢丝绳放出嵌入滑轮的绳槽内,本发明组装完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便利和安全性,能够方便的拆卸组合,人工分开搬运至无大型起吊设备的场所进行组装,有较大的伸出距离,吊运小件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图。
图2是底座图。
图3是转盘图。
图4是立柱图。
图5是后吊杆图。
图6是前吊杆图。
图7是卷扬机图。
图8是滑轮图。
图9是端盖图。
图10是焊接块图。
图11是刹车装置图
图12是推力轴承和卸扣图。
图中:100底座、110第一底面、120固定孔、130中心轴、140环槽、150第一螺纹孔、200转盘、210第二底面、220中心轴孔、230第一圆孔、240眼板、250第一销孔、260第二圆孔、300立柱、310上平面、320下平面、330第三圆孔、340第四圆孔、350第五圆孔、400下吊杆、410板槽、420第二销孔、430第一端面、440第六圆孔、450凸肩、500上吊杆、510第二端面、520凹槽、530第七圆孔、540轮槽、550轮轴孔、560第八圆孔、600卷扬机、610第一钢丝绳、620吊钩、630第九圆孔、700滑轮、710轮孔、720绳槽、800端盖、810第十圆孔、850焊接块、860第二螺纹孔、900刹车装置、910内孔、920第十一圆孔、930手轮轴、940抱箍、950螺母、1001推力轴承、1002卸扣、1003双头螺栓螺母、1004第一螺栓螺母、1005第二螺栓螺母、1006第三螺栓螺母、1007第四螺栓螺母、1008第五螺栓螺母、1009第六螺栓螺母、1010第七螺栓螺母、1011第二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12,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包括底座100、转盘200、立柱300、下吊杆400、上吊杆500、卷扬机600、第一钢丝绳610、滑轮700、端盖800、焊接块垫片850、刹车装置900、推力轴承1001、卸扣1002、第四螺栓螺母1007和第二钢丝绳1011,底座100由第一底面110、固定孔120、中心轴130、环槽140和第一螺纹孔150组成,第一底面110下设置焊接块850,双头螺栓螺母1003穿过固定孔120旋入焊接块850的第二螺纹孔860进行固定,中心轴130套入推力轴承1001至环槽140位置,再套入转盘200的中心孔120,将端盖800放置在中心轴130顶端,第二螺栓螺母1005穿过端盖800的第十圆孔810旋入第一螺纹孔150内固定。
本发明中,转盘200由底面210、中心轴孔220、第一圆孔230、眼板240、第一销孔250和第二圆孔260组成,中心轴孔220套设在底座100的立柱300上,第二底面210与推力轴承1001上平面接触,第一圆孔230用于固定住立柱300,第一螺栓螺母1004穿过立柱300的第三圆孔330和第一圆孔230进行固定,眼板240卡入下吊杆400的板槽410内,第三螺栓螺母1006穿过下吊杆400的第一圆孔230和第二销孔420进行固定。
本发明中,立柱300由上平面310、下平面320、第三圆孔330、第四圆孔340和第五圆孔350组成,上平面310是安装有卷扬机600,第四螺栓螺母1007穿过卷扬机600的第九圆孔630和第四圆孔340进行固定,下平面320放置在转盘200上,第一螺栓螺母1004穿过转盘200的第一圆孔230和第三圆孔330进行固定,第三圆孔330上安装有卸扣1002和第二钢丝绳1011。
本发明中,下吊杆400由板槽410、第二销孔420、第一端面430、第六圆孔440和凸肩450组成,板槽410卡入转盘200的眼板240,第三螺栓螺母1006穿过第二销孔420和转盘200的第一销孔250进行固定,第一端面430与上吊杆500的第二端面510对接,凸肩450嵌入上吊杆500的凹槽520内,第五螺栓螺母1008穿过第六圆孔440和上吊杆500的第七圆孔530进行固定。
本发明中,上吊杆500由第二端面510、凹槽520、第七圆孔530、轮槽540、轮轴孔550和第八圆孔560组成,第二端面510与下吊杆400的第一端面430对接,下吊杆400的凸肩450嵌入凹槽520内,第五螺栓螺母1008穿过第七圆孔530和下吊杆400的第六圆孔440进行固定,轮槽540内放入滑轮700,第六螺栓螺母1009穿过轮轴孔550和滑轮700的轮孔710进行固定,第八圆孔560安装卸扣1002和第二钢丝绳1011。
本发明中,卷扬机600由附带的第一钢丝绳610、吊钩620和圆孔630组成,卷扬机600安装在立柱300的上平面310上,第四螺栓螺母1007穿过第九圆孔630和立柱300的第四圆孔340进行固定,第一钢丝绳610放出嵌入滑轮700的绳槽720内。
本发明中,滑轮700由轮孔710和绳槽720组成,滑轮700放入上吊杆500的轮槽540内,第六螺栓螺母1009穿过上吊杆500的轮轴孔550和轮孔720进行固定,所述端盖800由第十圆孔810和焊接块850组成,端盖800设置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顶部,第二螺栓螺母1005穿过第十圆孔810旋入底座100的第一螺纹孔150进行固定。
本发明中,焊接块850由第二螺纹孔860组成,双头螺栓螺母1003穿过底座100的固定孔120旋入第二螺纹孔860进行固定。
本发明中,刹车装置900还包括内孔910、第十一圆孔920、手轮轴930、抱箍940和螺母950组成,内孔910套设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上,螺栓螺母1010穿过第十一圆孔920和转盘200的第二圆孔260进行固定,手轮轴930穿过抱箍940的孔与螺母950旋合。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图制作底座100、转盘200、立柱300、下吊杆400、上吊杆500、卷扬机600、滑轮700、端盖800、焊接块850、推力轴承1001、卸扣1002、第二钢丝绳1011和第七螺栓螺母1010。
S2:上吊杆500与滑轮700现行组装,轮槽540内放入滑轮700,第六螺栓螺母1009穿过轮轴孔550和滑轮700的轮孔710进行固定。
S3:将各部件搬运至需要使用的上层建筑驾驶甲板。
S4:选择位置,将底座100与焊接块850组合体放置在甲板上,焊接块850与甲板平面接触,分别点焊四个焊接块850,旋松双头螺栓螺母1003,将底座100移开,对焊接块850进行焊接。
S5:焊接完成后,将底座100放在焊接块850上,用双头螺栓螺母1003固定。
S6: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套入推力轴承1001,轴承底部放置在环槽140上,抬起转盘200,中心轴孔220套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上,转盘200的第二底面210压在推力轴承1001的上平面。
S7:将刹车装置900的内孔910套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上,螺栓螺母1010穿过第十一圆孔920和转盘200的第二圆孔260进行固定,第十圆孔810设置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顶部,第二螺栓螺母1005穿过第十圆孔810旋入底座100的第一螺纹孔150进行固定。
S8:将下吊杆400和上吊杆500在甲板面平放,第一端面430与第二端面510对齐,凸肩450嵌入凹槽520内,第五螺栓螺母1008穿过第七圆孔530和下吊杆400的第六圆孔440进行固定。
S9:抬起上、下吊杆组合体,将向下吊杆400的板槽410嵌入转盘200的眼板240,第三螺栓螺母1006穿过下吊杆400的第二销孔420和第二销孔240进行固定。
S10:将立柱300抬起放置在转盘上,第一螺栓螺母1004穿过转盘200的第一圆孔230和第三圆孔330进行固定。
S11:将卷扬机600抬起放置在立柱300的上平面310上,第四螺栓螺母1007穿过第九圆孔630和立柱300的第四圆孔340进行固定。
S12:旋紧刹车装置900的手轮轴930固定转盘200,给卷扬机600接通电源,将第二钢丝绳1011和卸扣1002安装到上吊杆500的第八圆孔560内,卷扬机600的吊钩620钩住卸扣1002,驱动卷扬机600,将上、下吊杆组合体拉起至需要的角度,第二钢丝绳1011另一端用另一卸扣1002与立柱300的第五圆孔350连接,松开卷扬机600,将吊钩620和卸扣1002分开。
S13:将卷扬机600的第一钢丝绳610放出嵌入滑轮700的绳槽720内,本发明组装完成。
综上,该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的使用方法,驱动卷扬机600,钢丝绳610带吊钩620上下移动,可以吊装重物,旋松刹车装置900的手轮轴930,推动转盘200实现本发明的回转,旋紧刹车装置900的手轮轴930,使转盘200锁定在需要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包括底座(100)、转盘(200)、立柱(300)、下吊杆(400)、上吊杆(500)、卷扬机(600)、第一钢丝绳(610)、滑轮(700)、端盖(800)、焊接块垫片(850)、刹车装置(900)、推力轴承(1001)、卸扣(1002)、第四螺栓螺母(1007)和第二钢丝绳(10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由第一底面(110)、固定孔(120)、中心轴(130)、环槽(140)和第一螺纹孔(150)组成,第一底面(110)下设置焊接块(850),双头螺栓螺母(1003)穿过固定孔(120)旋入焊接块(850)的第二螺纹孔(860)进行固定,中心轴(130)套入推力轴承(1001)至环槽(140)位置,再套入转盘(200)的中心孔(120),将端盖(800)放置在中心轴(130)顶端,第二螺栓螺母(1005)穿过端盖(800)的第十圆孔(810)旋入第一螺纹孔(150)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00)由底面(210)、中心轴孔(220)、第一圆孔(230)、眼板(240)、第一销孔(250)和第二圆孔(260)组成,中心轴孔(220)套设在底座(100)的立柱(300)上,第二底面(210)与推力轴承(1001)上平面接触,第一圆孔(230)用于固定住立柱(300),第一螺栓螺母(1004)穿过立柱(300)的第三圆孔(330)和第一圆孔(230)进行固定,眼板(240)卡入下吊杆(400)的板槽(410)内,第三螺栓螺母(1006)穿过下吊杆(400)的第一圆孔(230)和第二销孔(420)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00)由上平面(310)、下平面(320)、第三圆孔(330)、第四圆孔(340)和第五圆孔(350)组成,上平面(310)是安装有卷扬机(600),第四螺栓螺母(1007)穿过卷扬机(600)的第九圆孔(630)和第四圆孔(340)进行固定,下平面(320)放置在转盘(200)上,第一螺栓螺母(1004)穿过转盘(200)的第一圆孔(230)和第三圆孔(330)进行固定,第三圆孔(330)上安装有卸扣(1002)和第二钢丝绳(1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杆(400)由板槽(410)、第二销孔(420)、第一端面(430)、第六圆孔(440)和凸肩(450)组成,板槽(410)卡入转盘(200)的眼板(240),第三螺栓螺母(1006)穿过第二销孔(420)和转盘(200)的第一销孔(250)进行固定,第一端面(430)与上吊杆(500)的第二端面(510)对接,凸肩(450)嵌入上吊杆(500)的凹槽(520)内,第五螺栓螺母(1008)穿过第六圆孔(440)和上吊杆(500)的第七圆孔(530)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杆(500)由第二端面(510)、凹槽(520)、第七圆孔(530)、轮槽(540)、轮轴孔(550)和第八圆孔(560)组成,第二端面(510)与下吊杆(400)的第一端面(430)对接,下吊杆(400)的凸肩(450)嵌入凹槽(520)内,第五螺栓螺母(1008)穿过第七圆孔(530)和下吊杆(400)的第六圆孔(440)进行固定,轮槽(540)内放入滑轮(700),第六螺栓螺母(1009)穿过轮轴孔(550)和滑轮(700)的轮孔(710)进行固定,第八圆孔(560)安装卸扣(1002)和第二钢丝绳(10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600)由附带的第一钢丝绳(610)、吊钩(620)和圆孔(630)组成,卷扬机(600)安装在立柱(300)的上平面(310)上,第四螺栓螺母(1007)穿过第九圆孔(630)和立柱(300)的第四圆孔(340)进行固定,第一钢丝绳(610)放出嵌入滑轮(700)的绳槽(7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700)由轮孔(710)和绳槽(720)组成,滑轮(700)放入上吊杆(500)的轮槽(540)内,第六螺栓螺母(1009)穿过上吊杆(500)的轮轴孔(550)和轮孔(720)进行固定,所述端盖(800)由第十圆孔(810)和焊接块(850)组成,端盖(800)设置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顶部,第二螺栓螺母(1005)穿过第十圆孔(810)旋入底座(100)的第一螺纹孔(150)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块(850)由第二螺纹孔(860)组成,双头螺栓螺母(1003)穿过底座(100)的固定孔(120)旋入第二螺纹孔(860)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900)还包括内孔(910)、第十一圆孔(920)、手轮轴(930)、抱箍(940)和螺母(950)组成,内孔(910)套设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上,螺栓螺母(1010)穿过第十一圆孔(920)和转盘(200)的第二圆孔(260)进行固定,手轮轴(930)穿过抱箍(940)的孔与螺母(950)旋合。
10.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图制作底座(100)、转盘(200)、立柱(300)、下吊杆(400)、上吊杆(500)、卷扬机(600)、滑轮(700)、端盖(800)、焊接块(850)、推力轴承(1001)、卸扣(1002)、第二钢丝绳(1011)和第七螺栓螺母(1010)。
S2:上吊杆(500)与滑轮(700)现行组装,轮槽(540)内放入滑轮(700),第六螺栓螺母(1009)穿过轮轴孔(550)和滑轮(700)的轮孔(710)进行固定。
S3:将各部件搬运至需要使用的上层建筑驾驶甲板。
S4:选择位置,将底座(100)与焊接块(850)组合体放置在甲板上,焊接块(850)与甲板平面接触,分别点焊四个焊接块(850),旋松双头螺栓螺母(1003),将底座(100)移开,对焊接块(850)进行焊接。
S5:焊接完成后,将底座(100)放在焊接块(850)上,用双头螺栓螺母(1003)固定。
S6: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套入推力轴承(1001),轴承底部放置在环槽(140)上,抬起转盘(200),中心轴孔(220)套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上,转盘(200)的第二底面(210)压在推力轴承(1001)的上平面。
S7:将刹车装置(900)的内孔(910)套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上,螺栓螺母(1010)穿过第十一圆孔(920)和转盘(200)的第二圆孔(260)进行固定,第十圆孔(810)设置在底座(100)的中心轴(130)顶部,第二螺栓螺母(1005)穿过第十圆孔(810)旋入底座(100)的第一螺纹孔(150)进行固定。
S8:将下吊杆(400)和上吊杆(500)在甲板面平放,第一端面(430)与第二端面(510)对齐,凸肩(450)嵌入凹槽(520)内,第五螺栓螺母(1008)穿过第七圆孔(530)和下吊杆(400)的第六圆孔(440)进行固定。
S9:抬起上、下吊杆组合体,将向下吊杆(400)的板槽(410)嵌入转盘(200)的眼板(240),第三螺栓螺母(1006)穿过下吊杆(400)的第二销孔(420)和第二销孔(240)进行固定。
S10:将立柱(300)抬起放置在转盘上,第一螺栓螺母(1004)穿过转盘(200)的第一圆孔(230)和第三圆孔(330)进行固定。
S11:将卷扬机(600)抬起放置在立柱(300)的上平面(310)上,第四螺栓螺母(1007)穿过第九圆孔(630)和立柱(300)的第四圆孔(340)进行固定。
S12:旋紧刹车装置(900)的手轮轴(930)固定转盘(200),给卷扬机(600)接通电源,将第二钢丝绳(1011)和卸扣(1002)安装到上吊杆(500)的第八圆孔(560)内,卷扬机(600)的吊钩(620)钩住卸扣(1002),驱动卷扬机(600),将上、下吊杆组合体拉起至需要的角度,第二钢丝绳(1011)另一端用另一卸扣(1002)与立柱(300)的第五圆孔(350)连接,松开卷扬机(600),将吊钩(620)和卸扣(1002)分开。
S13:将卷扬机(600)的第一钢丝绳(610)放出嵌入滑轮(700)的绳槽(720)内,本发明组装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53382.7A CN114380214B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53382.7A CN114380214B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0214A true CN114380214A (zh) | 2022-04-22 |
CN114380214B CN114380214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8119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53382.7A Active CN114380214B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8021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08866A1 (de) * | 1984-03-10 | 1985-09-12 | M.A.N.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 8500 Nürnberg | Auf einer seegaengigen unterlage wie schiff, ponton, bohrplattform oder dergleichen angeordneter drehkran |
CN203125361U (zh) * | 2013-01-16 | 2013-08-14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锁紧固定装置 |
CN105060127A (zh) * | 2015-08-07 | 2015-11-18 | 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定柱式悬臂起重机 |
CN212769540U (zh) * | 2020-07-13 | 2021-03-23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节能固定式起重机 |
CN214270005U (zh) * | 2020-12-02 | 2021-09-24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拆卸简易吊运工装 |
-
2021
- 2021-12-17 CN CN202111553382.7A patent/CN1143802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08866A1 (de) * | 1984-03-10 | 1985-09-12 | M.A.N.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 8500 Nürnberg | Auf einer seegaengigen unterlage wie schiff, ponton, bohrplattform oder dergleichen angeordneter drehkran |
CN203125361U (zh) * | 2013-01-16 | 2013-08-14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锁紧固定装置 |
CN105060127A (zh) * | 2015-08-07 | 2015-11-18 | 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定柱式悬臂起重机 |
CN212769540U (zh) * | 2020-07-13 | 2021-03-23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节能固定式起重机 |
CN214270005U (zh) * | 2020-12-02 | 2021-09-24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拆卸简易吊运工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0214B (zh) | 2024-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97818A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风电塔筒壁施工方法及专用施工设备 | |
CN204310721U (zh) | 一种用于狭小区域厚板起吊的吊运装置 | |
CN201077715Y (zh) | 带有定位的集装箱起吊底角锁孔吊具 | |
CN108408667A (zh) | 折线型桁架梁杆件快速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方法 | |
CN114380214A (zh) | 一种船舶可拆卸吊运工装及使用方法 | |
CN207312977U (zh) | 一种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风电塔筒壁施工的专用施工设备 | |
CN106365048A (zh) | 一种方便搬运的塔吊 | |
CN203795311U (zh) | 多肢高墩同滑施工装置 | |
CN211110768U (zh) | 一种便携组装式多功能扒杆体系 | |
CN111453600A (zh) | 一种预制桥梁墩柱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 | |
CN209443490U (zh)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拼装式塔吊基座 | |
CN212559082U (zh) | 一种预制桥梁墩柱起吊装置 | |
CN203613464U (zh) | 滑模施工物资运输装置 | |
CN216994762U (zh) | 一种用于lng船液货舱吊运物品的吊杆装置 | |
CN210193239U (zh) | 一种辅助拆除施工塔吊平衡重的龙门架装置 | |
CN210973657U (zh) |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船用起重机 | |
CN210658056U (zh) | 一种桥梁钢立柱吊装转体装置 | |
CN208898414U (zh) | 吊装装置 | |
CN211850382U (zh) | 一种保证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装置 | |
CN113387285A (zh) | 一种回转总成及大臂可升降的塔式起重机 | |
CN112660325A (zh) | 船舶建造过程中钢结构分段翻转用的t型眼板 | |
CN212761013U (zh) | 一种精密铸造制壳专用工装 | |
CN2262023Y (zh) | 内爬式塔机楼顶拆卸专用起重机 | |
CN216740623U (zh) | 一种分体卡板组件 | |
CN106320525B (zh) | 采光井顶棚大跨度圆钢管桁架旋转滑移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