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4024A -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4024A
CN114314024A CN202210053638.6A CN202210053638A CN114314024A CN 114314024 A CN114314024 A CN 114314024A CN 202210053638 A CN202210053638 A CN 202210053638A CN 114314024 A CN114314024 A CN 114314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sets
plates
supporting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3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宽
李相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iank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iank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iank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iank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36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40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4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4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增加放盘装置,减少人工对盘的放置操作,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与可靠性的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传输带、设置于传输带上侧的培土装置、播种装置以及喷水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两组支撑机构以及两组第一驱动机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以及送盘装置,所述送盘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架左端下侧的底板、设置于底板上侧的送盘机构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侧的移动装置,所述送盘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是一种用于农作物育苗过程中,对其进行种子培育等操作时所使用的装置,其在农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传输带、设置于传输带上侧的培土装置、播种装置以及喷水装置;现有的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使用时首先将培育农作物的盘放置于传输带顶端,在传输带的传输作用下,使盘依次经过培土装置、播种装置以及喷水装置时分别进行培土、播种以及喷水操作,播种完毕后的盘在传输带的作用下传输至保温仓内;现有的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使用中发现,需要人工将盘放置于传输带顶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力,设备的使用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放盘装置,减少人工对盘的放置操作,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与可靠性的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传输带、设置于传输带上侧的培土装置、播种装置以及喷水装置;还包括:
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带左上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传输带左上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前侧和后侧的两组支撑机构以及分别与支撑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两组第一驱动机构;
升降装置,设置于支撑架前下端和后下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前端和后端的气缸、分别与两组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板顶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支撑架前端下侧和后端下侧均设置有第二长型孔,两组第一连接板分别穿过两组第二长型孔;以及
送盘装置,设置于支撑架左端,所述送盘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架左端下侧的底板、设置于底板上侧的送盘机构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侧的移动装置,所述送盘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组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架外侧壁的两组支撑轴以及分别与两组支撑轴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架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两组第一长型孔,前侧两组固定板和后侧两组固定板分别可转动穿过四组第一长型孔,所述两组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四组支撑轴顶端连接。
优选的,送盘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顶端前后两侧的第一设置板、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一设置板之间的两组送盘轴、设置于两组送盘轴外侧壁的送盘带以及与左侧送盘轴前端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前侧第一设置板左前侧。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底板顶端的四组螺纹杆、分别套设于四组螺纹杆外侧壁的螺纹管、固定设置于支撑架顶端左侧的两组第二设置板、固定设置于前侧第一设置板前端和后侧第一设置板后端的两组第三设置板以及分别与四组螺纹杆顶端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四组第三设置板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四组螺纹管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安装孔内,四组螺纹杆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设置板底端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轴顶端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锥齿轮、与两组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外侧壁的第一齿轮、啮合设置于第一齿轮顶端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左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支撑轴与第一连接轴通过加固组件与支撑架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螺纹杆顶端的第二连接轴、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轴的传输轮、与分别固定设置于左侧两组传输轮顶端的第三电机,四组第二连接轴底端可转动穿过两组第二设置板并分别与四组螺纹杆顶端连接,前侧两组传输轮和后侧两组传输轮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送盘轴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固轴,多组加固轴分别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一设置板之间,并且多组加固轴均设置于送盘带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加固组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轴外侧壁的第一加固板、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轴外侧壁的第二加固板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电机外侧壁的第三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以及第三加固板均与支撑架外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第三电机均通过第四加固板与所述两组第二设置板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盘带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进行放盘时,首先将多组盘放置于送盘机构顶端,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送盘机构与盘向上移动,将其移动至底端盘与支撑架等高时停止升高,此时送盘机构将盘向支撑架方向进行移动,将盘移动至支撑架顶端,多组盘向下移动至固定装置顶端,固定装置可对盘进行支撑,在需要对盘下移至传输带顶端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机构进行转动,使支撑机构失去对盘的支撑作用,此时盘向下移动,盘向下移动至升降装置顶端,此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机构进行反向转动,使支撑机构对自下而上第二个及以上的盘进行支撑,自下而上最下侧的盘位于升降装置顶端,此时升降装置带动最下侧的盘向下移动,并将盘移动至输送带顶端,以此完成了盘的传输,以此类推,可自下而上将所有的盘进行输送,减少了人工放盘的操作,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支撑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加固组件与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升降装置与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送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传输带;
2、培土装置;
3、固定装置;31、支撑架;32、支撑机构;321、支撑轴;322、固定板;33、第一驱动机构;331、第一锥齿轮;332、第二锥齿轮;333、第一连接轴;334、第一齿轮;335、第二电机;
4、升降装置;41、气缸;42、第一连接板;43、第二连接板;
5、送盘装置;51、底板;52、送盘机构;521、第一设置板;522、送盘轴;523、第一电机;53、移动装置;531、螺纹杆;532、螺纹管;533、第二设置板;534、第三设置板;535、第二驱动机构;5351、传输轮;5352、第三电机;5353、皮带;
6、加固轴;
7、第一加固组件;71、第一加固板;72、第二加固板;73、第三加固板;
8、第四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传输带1、设置于传输带1上侧的培土装置2、播种装置以及喷水装置;还包括:
固定装置3,设置于所述传输带1左上侧,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设置于传输带1左上侧的支撑架31、设置于支撑架31前侧和后侧的两组支撑机构32以及分别与支撑机构32的输出端连接的两组第一驱动机构33;
升降装置4,设置于支撑架31前下端和后下端,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两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前端和后端的气缸41、分别与两组气缸41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2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板42顶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3,支撑架31前端下侧和后端下侧均设置有第二长型孔,两组第一连接板42分别穿过两组第二长型孔;以及
送盘装置5,设置于支撑架31左端,所述送盘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左端下侧的底板51、设置于底板51上侧的送盘机构52以及设置于底板51上侧的移动装置53,所述送盘机构52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装置53连接。
本申请中,在进行放盘时,首先将多组盘放置于送盘机构52顶端,并通过移动装置53带动送盘机构52与盘向上移动,将其移动至底端盘与支撑架31等高时停止升高,此时送盘机构52将盘向支撑架31方向进行移动,将盘移动至支撑架31顶端,多组盘向下移动至固定装置3顶端,固定装置3可对盘进行支撑,在需要对盘下移至传输带1顶端时,第一驱动机构33带动支撑机构32进行转动,使支撑机构32失去对盘的支撑作用,此时盘向下移动,盘向下移动至升降装置4顶端,此时第一驱动机构33带动支撑机构32进行反向转动,使支撑机构32对自下而上第二个及以上的盘进行支撑,自下而上最下侧的盘位于升降装置4顶端,此时升降装置4带动最下侧的盘向下移动,并将盘移动至输送带顶端,以此完成了盘的传输,以此类推,可自下而上将所有的盘进行输送,减少了人工放盘的操作,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与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盘设置为倒凸状如图2所示,可实现盘的堆叠的情况下,固定装置3可对盘进行支撑,同时升降装置4可对盘进行上下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32包括两组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架31外侧壁的两组支撑轴321以及分别与两组支撑轴32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22,所述支撑架31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两组第一长型孔,前侧两组固定板322和后侧两组固定板322分别可转动穿过四组第一长型孔,所述两组第一驱动机构33的输入端分别与四组支撑轴321顶端连接。
本申请中,在进行支撑机构32的转动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33可带动支撑轴321进行转动,在固定连接作用下,固定板322随之进行转动,在俯视角度观察的情况下,前侧两组固定板322顺时针转动90度后后侧两组固定板322逆时针转动90度,固定板322可失去对盘的固定作用,此时盘即可进行下移,在再次对盘进行支撑时,第一驱动机构33带动前侧支撑轴321反向转动90度后侧两组支撑轴321与前侧两组支撑轴321的转动方向相反,固定板322重新对盘进行支撑。
具体的,第一长型孔的长度大于固定板322的长度,以此可实现固定板322在转动过程中可自第一长型孔内部进行自由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送盘机构52包括设置于底板51顶端前后两侧的第一设置板521、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一设置板521之间的两组送盘轴522、设置于两组送盘轴522外侧壁的送盘带524以及与左侧送盘轴522前端连接的第一电机523,第一电机523固定设置于前侧第一设置板521左前侧。
本申请中,第一电机523输出端可转动穿过前侧第一设置板521左侧后与左侧送盘轴522前端连接,第一电机523输出端与第一设置板521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
本申请中,将盘放置于送盘带524顶端,盘在上升至一定位置后,此时第一电机523带动左侧送盘轴522进行转动,在送盘带524的传动作用下,右侧送盘轴522随之进行转动,送盘带524可带动盘向支撑架31方向移动,减少人工搬运的操作,减少人力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53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底板51顶端的四组螺纹杆531、分别套设于四组螺纹杆531外侧壁的螺纹管532、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顶端左侧的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固定设置于前侧第一设置板521前端和后侧第一设置板521后端的两组第三设置板534以及分别与四组螺纹杆531顶端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535,四组第三设置板534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四组螺纹管532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安装孔内,四组螺纹杆531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底端可转动连接。
本申请中,在移动装置53带动送盘机构52与盘向上移动时,第二驱动机构535带动四组螺纹杆531进行转动,在螺纹的螺装作用下,四组螺纹管532随之自螺纹杆531外侧壁向上移动,在固定连接作用下,四组第三设置板534随之带动送盘机构52与盘向上移动,以此可实现盘的向上移动,减少人工搬运的操作。
具体的,螺纹杆531的高度高于支撑架31的高度,可保证送料机构可与支撑架31的高度向平,以此可保证在送料机构对盘进行送料时的便捷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轴321顶端的第一锥齿轮33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31啮合设置的第二锥齿轮332、与两组第二锥齿轮332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3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33外侧壁的第一齿轮334、啮合设置于第一齿轮334顶端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左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335,所述支撑轴321与第一连接轴333通过加固组件与支撑架31侧壁连接。
本申请中,第一驱动机构33进行运行时,第二电机335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齿的啮合接触时,第一齿轮334随之进行转动,在连接作用下,第一连接轴333随之进行转动,两组第二锥齿轮332随之进行转动,在齿的啮合作用下,两组第一锥齿轮331随之进行转动,在固定连接作用下,支撑轴321随之进行转动,以此可实现支撑轴321带动固定板322进行转动的操作。
具体的,前侧第二电机335和后侧第二电机335同时转动的方向相反,以此可保证前侧两组固定板322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后侧两组固定板322进行逆时针转动,以此可实现四组固定板322同时失去对盘的支撑作用,并同时对盘进行支撑。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5包括固定设置于螺纹杆531顶端的第二连接轴、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轴的传输轮5351、与分别固定设置于左侧两组传输轮5351顶端的第三电机5352,四组第二连接轴底端可转动穿过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并分别与四组螺纹杆531顶端连接,前侧两组传输轮5351和后侧两组传输轮5351均通过皮带5353传动连接。
本申请中,四组第二连接轴底端分别可转动穿过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后分别与四组螺纹杆531顶端连接,四组第二连接轴通过轴承与第二设置板533可转动连接。
本申请中,在第二驱动机构535带动送盘机构52进行上移时,两组第三电机5352分别带动左侧两组传输轮5351进行转动,在皮带5353的传送作用下,右侧两组传输轮5351随之进行转动,在四组第二连接轴的连接作用下,四组螺纹杆531随之进行转动,在螺纹的螺装作用下,四组螺纹管532随之带动四组第三设置板534与移动机构向上移动,以此实现了盘的上移操作。
具体的,两组第三电机5352可反向转动,以此可实现四组螺纹杆531反向转动,并在传动作用下,移动机构的下移操作。
具体的,四组传输轮5351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圈,可减少皮带5353自传输轮5351外侧壁发生滑脱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两组送盘轴522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固轴6,多组加固轴6分别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一设置板521之间,并且多组加固轴6均设置于送盘带524内。
本申请中,多组加固轴6的设置可对送盘带524进行支撑,减少在送盘过程中送盘带524发生下陷并无法对盘进行输送的现象,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通过第一加固组件7与支撑架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组件7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轴321外侧壁的第一加固板71、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轴333外侧壁的第二加固板72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电机335外侧壁的第三加固板73,所述第一加固板71、第二加固板72以及第三加固板73均与支撑架31外侧壁连接。
本申请中,第一加固板71、第二加固板72和第三加固板73可分别对支撑轴321、第一连接轴333和第二电机335进行加固,同时支撑轴321和第一连接轴333分别与第一加固板71和第二加固板72可转动连接,在增加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转动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两组第三电机5352均通过第四加固板8与所述两组第二设置板533侧壁连接。
本申请中,第四加固板8可提高第三电机5352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的,第四加固板8设置为U型,可保证传输轮5351进行正常转动的同时对第三电机5352进行加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送盘带524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层。
本申请中,防滑层的设置可提高盘自送盘带524顶端的摩擦力,减少盘自送盘带524顶端发生打滑的现象。
在使用时,在进行放盘时,首先将多组盘放置于送盘机构52顶端,此时,两组第三电机5352分别带动左侧两组传输轮5351进行转动,在皮带5353的传送作用下,右侧两组传输轮5351随之进行转动,在四组第二连接轴的连接作用下,四组螺纹杆531随之进行转动,在螺纹的螺装作用下,四组螺纹管532随之带动四组第三设置板534与移动机构向上移动,使送盘带524顶端与支撑架31顶端相齐时,此时第一电机523带动送盘轴522进行转动,送盘带524随之进行转动,并带动盘向支撑架31的方向移动,在操作人员的辅助下,盘移动至支撑架31顶端并向下移动至支撑架31内部,使盘落入至固定装置3顶端,固定装置3可对盘进行支撑,在需要对盘下移至传输带1顶端时,第二电机335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齿的啮合接触时,第一齿轮334随之进行转动,在连接作用下,第一连接轴333随之进行转动,两组第二锥齿轮332随之进行转动,在齿的啮合作用下,两组第一锥齿轮331随之进行转动,在固定连接作用下,支撑轴321随之进行转动,在固定连接作用下,固定板322随之进行转动,在俯视角度观察的情况下,前侧两组固定板322顺时针转动90度后后侧两组固定板322逆时针转动90度,固定板322可失去对盘的固定作用,此时盘向下移动,盘向下移动至升降装置4顶端,此时,两组第二电机335反向转动,在传动作用下,四组固定板322对自下而上第二个及以上的盘进行支撑,自下而上最下侧的盘位于升降装置4顶端,此时升降装置4带动最下侧的盘向下移动,并将盘移动至输送带顶端,以此完成了盘的传输。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包括传输带(1)、设置于传输带(1)上侧的培土装置(2)、播种装置以及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装置(3),设置于所述传输带(1)左上侧,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设置于传输带(1)左上侧的支撑架(31)、设置于支撑架(31)前侧和后侧的两组支撑机构(32)以及分别与支撑机构(32)的输出端连接的两组第一驱动机构(33);
升降装置(4),设置于支撑架(31)前下端和后下端,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两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前端和后端的气缸(41)、分别与两组气缸(41)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2)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板(42)顶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3),支撑架(31)前端下侧和后端下侧均设置有第二长型孔,两组第一连接板(42)分别穿过两组第二长型孔;以及
送盘装置(5),设置于支撑架(31)左端,所述送盘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左端下侧的底板(51)、设置于底板(51)上侧的送盘机构(52)以及设置于底板(51)上侧的移动装置(53),所述送盘机构(52)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装置(5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2)包括两组可转动设置于支撑架(31)外侧壁的两组支撑轴(321)以及分别与两组支撑轴(32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22),所述支撑架(31)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两组第一长型孔,前侧两组固定板(322)和后侧两组固定板(322)分别可转动穿过四组第一长型孔,所述两组第一驱动机构(33)的输入端分别与四组支撑轴(321)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送盘机构(52)包括设置于底板(51)顶端前后两侧的第一设置板(521)、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一设置板(521)之间的两组送盘轴(522)、设置于两组送盘轴(522)外侧壁的送盘带(524)以及与左侧送盘轴(522)前端连接的第一电机(523),第一电机(523)固定设置于前侧第一设置板(521)左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3)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底板(51)顶端的四组螺纹杆(531)、分别套设于四组螺纹杆(531)外侧壁的螺纹管(532)、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1)顶端左侧的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固定设置于前侧第一设置板(521)前端和后侧第一设置板(521)后端的两组第三设置板(534)以及分别与四组螺纹杆(531)顶端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535),四组第三设置板(534)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四组螺纹管(532)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安装孔内,四组螺纹杆(531)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底端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轴(321)顶端的第一锥齿轮(33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31)啮合设置的第二锥齿轮(332)、与两组第二锥齿轮(332)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3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33)外侧壁的第一齿轮(334)、啮合设置于第一齿轮(334)顶端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左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335),所述支撑轴(321)与第一连接轴(333)通过加固组件与支撑架(31)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5)包括固定设置于螺纹杆(531)顶端的第二连接轴、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轴的传输轮(5351)、与分别固定设置于左侧两组传输轮(5351)顶端的第三电机(5352),四组第二连接轴底端可转动穿过两组第二设置板(533)并分别与四组螺纹杆(531)顶端连接,前侧两组传输轮(5351)和后侧两组传输轮(5351)均通过皮带(5353)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送盘轴(522)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固轴(6),多组加固轴(6)分别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一设置板(521)之间,并且多组加固轴(6)均设置于送盘带(52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3)通过第一加固组件(7)与支撑架(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组件(7)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轴(321)外侧壁的第一加固板(71)、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轴(333)外侧壁的第二加固板(72)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电机(335)外侧壁的第三加固板(73),所述第一加固板(71)、第二加固板(72)以及第三加固板(73)均与支撑架(31)外侧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第三电机(5352)均通过第四加固板(8)与所述两组第二设置板(533)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盘带(524)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层。
CN202210053638.6A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Pending CN114314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638.6A CN114314024A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638.6A CN114314024A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4024A true CN114314024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3638.6A Pending CN114314024A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402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37361A (ja) * 2014-08-08 2016-03-22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ワークの一枚取り装置
CN207347078U (zh) * 2017-09-19 2018-05-11 无锡力优医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举升装置
CN108840275A (zh) * 2018-08-23 2018-11-20 何超 一种建筑工地用砖块的提升装置
CN209668291U (zh) * 2019-03-28 2019-11-22 江苏西顿科技有限公司 栈板自动堆叠装置
CN213864412U (zh) * 2020-10-28 2021-08-03 唐山开码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自动顶升输送装置
CN214494583U (zh) * 2020-12-29 2021-10-26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表皮上料输送机构
CN217050710U (zh) * 2022-01-18 2022-07-26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37361A (ja) * 2014-08-08 2016-03-22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ワークの一枚取り装置
CN207347078U (zh) * 2017-09-19 2018-05-11 无锡力优医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举升装置
CN108840275A (zh) * 2018-08-23 2018-11-20 何超 一种建筑工地用砖块的提升装置
CN209668291U (zh) * 2019-03-28 2019-11-22 江苏西顿科技有限公司 栈板自动堆叠装置
CN213864412U (zh) * 2020-10-28 2021-08-03 唐山开码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自动顶升输送装置
CN214494583U (zh) * 2020-12-29 2021-10-26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表皮上料输送机构
CN217050710U (zh) * 2022-01-18 2022-07-26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818434A2 (pt) Máquina semeadeira agrícola, sistema de dosagem de semente em uma máquina semeadeira agrícola,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um dosador de semente em uma máquina semeadeira agrícola
CN108401623A (zh) 机械式水稻钵苗和毯状苗苗盘育秧成套自动化设备
CN115380682B (zh) 一种农业机械用移栽装置
Nandede et al. Multi-stage metering mechanism for transplanting of vegetable seedlings in paper pots
CN107371486A (zh) 玉米种子定向播种装置及其播种方法
CN217050710U (zh)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CN115676402A (zh) 一种农作物栽培营养土均匀铺种设备
CN114314024A (zh) 一种农作物自动育苗生产线
CN111788885B (zh) 一种多部件协同联动型甘薯种植机
JP6944670B2 (ja) 水耕栽培棚の定植板の取出機構および液肥受パン
EP3826452B1 (en) Plant cultiv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es therefor
CN114532172B (zh) 一种芦苇稻系列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
CN212414115U (zh) 一种用于水稻育秧的辅助设备
Chilur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uger conveyor type metering device for transplanting of vegetable seedlings raised in paper pots
CN213603226U (zh) 一种可调整式菊芋作物播种收获装置
CN215188455U (zh) 一种基于农作物幼苗培育的播种装置
CN222216427U (zh) 一种通用型蔬菜播种机
CN207083418U (zh) 玉米种子定向播种装置
CN221354976U (zh) 一种马铃薯播种收集分拣一体机
CN222564366U (zh) 一种便于翻土的播种机
CN214569169U (zh) 用于水稻育秧的自动排箱机
CN110199676B (zh) 一种嫩芽菜采收机
CN222293008U (zh) 一种播种机用的料盘堆叠装置
CN215453864U (zh) 一种农业施肥播撒一体机器人
CN220693714U (zh) 精量免耕气吸式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