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2977B - 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2977B CN114262977B CN202111321886.6A CN202111321886A CN114262977B CN 114262977 B CN114262977 B CN 114262977B CN 202111321886 A CN202111321886 A CN 202111321886A CN 114262977 B CN114262977 B CN 1142629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itting
- needle
- empty
- weaving
- ya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5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334 Spand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59 spand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8920 Chilo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73 anti-fou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包括以下编织步骤: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第一纱线一次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面编织与连接组织编织的交替编织、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并与步骤S2中的编织交错对应,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编织;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以上为最小编织单元。本发明编织工艺形成的凸起通道组织为实心,不容易变形,立体效果强,且为一体编织,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背景技术
针织鞋面的编织过程中,凸起的通道组织无论作为装饰亦或者功能组织,都会有很好的织物效果。在针织鞋上使用的凸起针织组织,通常是空心的,受到外力容易塌陷变形;为了防止凸起组织受到挤压后,立体效果消失或者变弱,通常会在通道内部做一些垫纱浮线或者填充一些填充物作为支撑,可以使凸起不易变形,但是垫纱会增加生产时间,填充会增加工序,都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包括以下编织步骤:
S1: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
S2: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S3: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S4: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与连接组织编织的交替编织;
S5: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S6: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该步骤中的底编织对应步骤S2中的空针编织,该步骤中的空针编织对应S2步骤中的底编织,以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
S7: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
S8: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步骤S1~S8为一个最小的编织单元。
进一步的,步骤S1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
进一步的,步骤S2为第二纱线进行一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隔针编织为织一空一的隔针编织,步骤S7为第二纱线进行一行空针编织与底编织的隔针编织,且步骤S7中的空针编织与步骤S2中的底编织对应,步骤S7中的底编织与步骤S2中的空针编织对应,以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
进一步的,步骤S3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或两行满针面编织。
进一步的,步骤S3为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相邻两行的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相对应。
进一步的,步骤S4为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和底紧吊目编织1:1交替编织,且两行的底紧吊目编织与面编织相对应。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第一纱线进行一行或两行满针面编织。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相邻两行的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相对应。
进一步的,步骤S7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道组织,该通道组织为一体编织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其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编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该通道组织的应用,即其可以用在鞋面组织的鞋口、鞋帮、鞋头等任意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在编织过程中,凸起组织的面层织行数量多于底层,同时面层编织的过程中也会通过连接组织将底层连在一起,使得编织的实心通道组织的空腔消除变成实心,如此形成的凸起不容易变形,并且立体效果也比较强,视觉体验感好;
2、本发明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为一体编织而成,可以节约生产时间和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也完善飞织针织组织的多样性,同时,该创意也将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织工艺流程;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织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包括以下编织步骤:
S1: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
S2: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S3: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S4: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与连接组织编织的交替编织;
S5: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S6: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该步骤中的底编织对应步骤S2中的空针编织,该步骤中的空针编织对应S2步骤中的底编织,以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
S7: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
S8: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
步骤S1~S8为一个最小的编织单元。
具体的,步骤S1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除此之外,其还可以是四平编织与面编织,该步骤为实心凸起组织的起始步骤,其为连接组织即可,另外,该步骤中第一纱线的编织行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其还可以是两行、三行甚至多行。
具体的,步骤S2为第二纱线进行一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隔针编织为织一空一的隔针编织,步骤S7为第二纱线进行一行空针编织与底编织的隔针编织,且步骤S7中的空针编织与步骤S2中的底编织对应,步骤S7中的底编织与步骤S2中的空针编织对应,以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除此之外,该隔针编织还可以是织二空二或者织一空二等编织方式,其隔针编织中的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织列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步骤S2与步骤S7的底编织与空针编织对应,是为了减少底底编织行数。
具体的,步骤S3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或两行满针面编织,或者步骤S3为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相邻两行的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相对应。面编织的行数决定了该凸起通道组织的高度,编织行数越多,该通道组织的高度越高。
具体的,步骤S4为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和底紧吊目编织1:1交替编织,且两行的底紧吊目编织与面编织相对应,即当步骤S4中的第一行的面编织与第二行的底紧吊目编织相对应,第一行的底紧吊目编织与第二行的面编织相对应,该步骤是为了消除凸起的空腔,使凸起变成实心,其编织行数也决定了实心凸起组织的高度,编织行数越多,该实行凸起通道组织的高度越高。
具体的,步骤S5中第一纱线进行一行或两行满针面编织或步骤S5中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相邻两行的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相对应。该步骤5与步骤3的编织组织作用相同,为编织凸起通道的凸起面层。
具体的,步骤S7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该连接编织组织与第一行编织组织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需行数;
具体的,步骤S8的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的编织行数与步骤7对应,从而使整个编织完成最小编织单元。
在本发明的编织工艺中,上述用于编织凸起面层的面编织的编织行数恒大于底编织的编织行数,以此形成凸起通道,通过面编织与连接组织的增加,消除凸起通道的空腔,使其变成实心凸起,调整用于编织凸起面层的面编织行数或或面编织与连接组织的编织行数,可以调整凸起通道的高度。
如图2所示,示例性给出一种编织工艺,在本实施例中,AB纱均为氨纶双包纱,其编织工艺如下:
第1织行是A纱做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
第2织行是B纱做底编织和空针编织1:1的隔针编织
第3织行是A纱做满针面编织;
第4织行是A纱做面编织与底紧吊目1:1的交替编织;
第5织行是A纱做底紧吊目与面编织,与第4织行的编织动作相反;
第6织行是A纱做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1:1隔针编织;
第7织行是A纱做空针编织与面编织的1:1隔针编织;第6、第7织行的空针编织与面编织交错对应;第6、第7织行的设置是因为本实施例中凸起不需要很大,所以用两行隔针面编织组成一行面编织;
第8织行是B纱做底编织与空针编织1:1的隔针编织;该织行与第2织行交错对应,是为了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
第9织行是A纱做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
第10织行是B纱做空针编织与底编织的隔针编织。
织物编织完成,还需经过高温处理。对于未使用热熔丝的织物,高温处理是为了让织物受热充分收缩,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对于使用热熔丝的织物,需要经过高温处理使热熔丝融化粘合在织物内部,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
在本发明中,对纱线类型不做限制,例如,编织纱线可以是具有弹力的氨纶包芯纱,处理之外,其还可以是化纤高弹纱,例如涤纶高弹纱或者锦纶高弹纱,另外,其还可以是异形纱线或者具有功能性的筛选,例如具有彩点的点子纱、双色纱、蜈蚣纱等,当用于编织实心凸起通道的面层和实心的纱线为膨体纱时,其编织出的通道组织还具有绒感外观;或者当编织该通道组织的纱线为荧光纱线、夜光纱线、反光纱线等时,其应用在斜面上上,起到荧光、反光或者夜光的视觉效果;当编织该通道组织的纱线为功能筛选,例如抗菌纱线、防水防污纱线等时,其也会带来相应功能性。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道组织,该通道组织为实心凸起通道组织,即包括凸起通道的底层、凸起通道的面层以及凸起通道的实心部分,其为通过飞织的编织机器一体编织而成,具体通过如上所述的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编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该通道组织的应用,即其可以用在鞋面组织的鞋口、鞋帮、鞋头等任意位置,应用至鞋面时,通道组织的长度可以根据编织织列数决定,通道组织的条数以及间距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最小编织单元的数量和最小编织单元之间的编织行数进行调整。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编织步骤:
S1: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
S2: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其中该隔针编织指的是底层成圈编织与空针交替间隔进行的编织动作;
S3: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其中该隔针编织指的是面层成圈编织与空针交替间隔进行的编织动作;
S4:第一纱线进行面编织与连接组织编织的交替编织;
S5:第一纱线进行满针面编织或者进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其中该隔针编织指的是面层成圈编织与空针交替间隔进行的编织动作;
S6: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和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其中该隔针编织指的是底层成圈编织与空针交替间隔进行的编织动作,该步骤中的底编织对应步骤S2中的空针编织,该步骤中的空针编织对应S2步骤中的底编织,以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
S7:第一纱线进行在面层的连接组织的编织;
S8:第二纱线进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其中该隔针编织指的是底层成圈编织与空针交替间隔进行的编织动作;
步骤S1~S8为一个最小的编织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为第二纱线进行一行底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隔针编织为织一空一的隔针编织,步骤S7为第二纱线进行一行空针编织与底编织的隔针编织,且步骤S7中的空针编织与步骤S2中的底编织对应,步骤S7中的底编织与步骤S2中的空针编织对应,以形成一行完整的底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或两行满针面编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为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相邻两行的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为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和底紧吊目编织1:1交替编织,且两行的底紧吊目编织与面编织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第一纱线进行一行或两行满针面编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第一纱线进行两行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的隔针编织,且相邻两行的面编织与空针编织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为第一纱线进行一行面编织底紧吊目编织。
10.一种通道组织,其特征在于:该通道组织为一体编织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其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编织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21886.6A CN114262977B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21886.6A CN114262977B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2977A CN114262977A (zh) | 2022-04-01 |
CN114262977B true CN114262977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0824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21886.6A Active CN114262977B (zh) | 2021-11-09 | 2021-11-09 | 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2977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72448U (ja) * | 2011-07-04 | 2011-12-22 | 株式会社アイリス | リブ又はテープ |
DE102014220087B4 (de) * | 2014-10-02 | 2016-05-12 | Adidas Ag | Flachgestricktes Schuhoberteil für Sportschuhe |
CN111549434B (zh) * | 2020-06-11 | 2023-09-19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浮雕组织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
CN112064178B (zh) * | 2020-09-16 | 2025-04-04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立体空腔循环导流的面料、其制作方法及应用 |
CN112195554B (zh) * | 2020-10-21 | 2025-02-11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回弹坑条针织物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
CN112708992B (zh) * | 2020-12-03 | 2022-09-30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仿镶嵌装饰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046903B (zh) * | 2021-02-05 | 2023-01-10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隔针编织的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用途 |
CN113005610A (zh) * | 2021-03-05 | 2021-06-22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悬空浮线组织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
-
2021
- 2021-11-09 CN CN202111321886.6A patent/CN11426297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2977A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9643B (zh) | 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13046903B (zh) | 一种隔针编织的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用途 | |
CN108411473B (zh) | 一种改进的变色立体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
TWI772321B (zh) | 經編織物之製造方法、經編織物、及鞋子的鞋幫 | |
CN112971262B (zh) | 具有层次效果的三明治组织的针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8754834A (zh) | 一种双纯色双针床单贾卡间隔织物及制作方法 | |
CN109415855A (zh) | 织物布料 | |
WO2017002867A1 (ja) | 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 |
CN206970818U (zh) | 双面贾卡间隔经编织物 | |
CN107217384A (zh) | 一种双色单贾卡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及该经编织物 | |
CN111364160B (zh) | 双针床单贾卡多色缇花织物的编织工艺及该缇花织物 | |
CN113355781A (zh) | 弹性受限制的弹性线及具有此种弹性线的纺织品 | |
CN114262977B (zh) | 一种非填充的实心凸起通道组织的编织工艺及通道组织 | |
CN218580209U (zh) | 具有梭织组织效果的针织部件及鞋面 | |
CN209652507U (zh) | 一种填充式梭织弹性织物 | |
KR102024134B1 (ko) | 스트레치 튜브원단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스트레치 튜브원단 | |
CN109402857B (zh) | 一种鞋面网布的制作工艺 | |
CN218263010U (zh) | 一种经编双面纱架双贾卡面料及鞋面 | |
CN115058821B (zh) | 一种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其编织工艺、鞋面 | |
CN217757842U (zh) | 一种轻薄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 |
CN113174686B (zh) | 一种立体多维视觉纬编面料及鞋面 | |
CN113668126B (zh) | 一种摇床弯曲鼓包效果的针织面料及编织方法、鞋面 | |
CN114507933A (zh) | 一种峰峦提花经编网布、制作方法及应用该网布的鞋面 | |
CN218262982U (zh) | 一种新型弹力三明治结构面料及鞋面 | |
CN214362017U (zh) | 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鞋面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