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7243A - 影像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7243A
CN114097243A CN202080050502.9A CN202080050502A CN114097243A CN 114097243 A CN114097243 A CN 114097243A CN 202080050502 A CN202080050502 A CN 202080050502A CN 114097243 A CN114097243 A CN 114097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information
transform
mts
objec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05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善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601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1373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0/01846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194052A1/ko
Publication of CN114097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7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Selection from among a plurality of transforms or standards, e.g. selection betwee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sub-band transform or selection between H.263 and H.264
    • H04N19/122Selection of transform size, e.g. 8x8 or 2x4x8 DCT; Selection of sub-band transforms of varying structure or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Selection from among a plurality of transforms or standards, e.g. selection betwee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sub-band transform or selection between H.263 and H.26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2Sampling, masking or truncation of coding units, e.g. adaptive resampling, frame skipping, frame interpolation or high-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et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中提供影像译码方法及装置,在本说明书提供影像译码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指示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参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基于指示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参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和高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而判断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并设定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及基于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及转换类型的判断结果而执行译码对象块的逆转换。

Description

影像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影像的译码过程中确定译码对象块的一次转换(primary transform)的类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高清(HD:High Definition)影像及超高清(UHD:Ultra High Definition)影像等高分辨率、高品质的影像的需求在各种领域增加。对于影像数据越是高分辨率、高品质,与现有的影像数据相比,因相对增加传送的信息量或比特量,而对于利用现有的有线/无线宽带线路等媒体而存储影像数据的情况,增加传送费用和存储费用。
在制定2013年HEVC视频压缩之后,将4K、8K随着扩展利用视频影像的真实影像及虚拟现实服务等而着手以与HEVC相比2倍以上性能改善为目标的新一代视频压缩即通用视频编码(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标准化作业,当前,积极进行标准化作业中。VVC在共同构成视频编码标准化组即运动图像专家组(ISO/ICE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和视频编码专家组(ITU-TVCEG: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的联合视频研究组(JVET:Joint Video Exploration Team)中以改善对比HEVC,2倍以上的编码压缩性能为目标进行研发。VVC标准化在2018年1月121次光州MPEG,9次JVET会议中发表了提案申请书(Callforproposal),122次圣迭戈MPEG及10次JVET会议中总23个组织提出了视频压缩技术,由此,开始了正式的视频标准化。在122次MPEG及10次JVET会议中,执行了从各个组织提出的视频压缩技术的技术研究和客观压缩性能及主观画质的评估,在各个技术中,采用一部分而发表了Working Draft(WD)1.0和视频参照软件即VTM(VVC Test Mode)1.0。VVC标准在2019年7月127次MPEG及15次JVET会议结束之后,完成了委员会草案(CD:CommitteeDraft),2020年10月以指定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Standard)为目标进行标准化中。
在现有HEVC中,在按四叉树(Quadtree)分层分割的编码结构中,VVC中,采用了结合四叉树+二叉树(QTBT:Quad Tree Binary Tree)和三叉树(TT:Ternary Tree)的分割块结构。其对比HEVC更灵活地发生或处理预测残差信号,具有对比HEVC更高的压缩性能。除了该基本块结构之外,作为自适应环路滤波技术(ALF:Adaptive Loop Filter)、移动预测技术,在AMP(Affine Motion Prediction)、解码端运动矢量修正(DMVR:Decoder-sideMotion Vector Refinement)等现有压缩中未使用的新的技术作为标准技术予以采用。作为转换及量化技术,在现有视频压缩中主要使用的转换内核即DCT-II被持续使用,变更为比适用块的尺寸更大的块尺寸。并且,在现有HEVC中,将对于4×4等小的转换块而适用的DST-7内核扩展至大的转换块,直至新的转换内核即DCT-8被追加为转换内核。
另外,在HEVC标准中,在对影像进行编码或解码的情况下,使用一个转换类型而执行转换,不存在传送影像的转换类型的信息的需要,但在新的技术中,适用使用DCT-II、DCT-8、DCT-7的多种转换选择(Multiple Transform Selection),在译码时,实情是要求定义适用MTS与否及适用任一次转换类型与否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通过根据特定条件而提前定义的方法执行逆转换。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问题为在译码对象块适用最优的转换类型而执行译码。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通过影像译码装置而执行的影像译码方法。所述影像译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指示对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 transformset)可适用与否的参数、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基于指示对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 transformset)可适用与否的参数、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中至少一个而判断所述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基于指示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 transform set)可适用与否的参数、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中至少一个而设定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及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及转换类型的判断结果而执行对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逆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判断所述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的步骤中,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比32大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为通过使用默认转换进行转换而判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设定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的步骤中,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中的一个具有比32大的值的情况,将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比32大的区域设定为归零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指示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可适用与否的参数为sps_mts_enabled_flag。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通过影像译码装置执行的影像译码方法。所述影像译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 transform set)可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默认适用多重转换集;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信息及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的信息;及基于所述转换类型的信息而执行逆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判断是否适用所述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步骤利用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 transform set)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而判断是否适用所述默认多重转换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默认的多重转换集包括一个默认转换(defaulttransform)及至少一个额外转换(extra transfor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的信息的步骤,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横轴长度全部为4至16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对于所述横轴方向而适用额外转换类型(extra transform type)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的信息的步骤,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纵轴长度全部为4至16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对于所述纵轴方向而适用额外转换类型(extra transform type)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transform set)适用与否的信息包括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预测模式的信息包含CuPredMode。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包括lfnst_idx。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利用所述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包含intra_mip_flag。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的信息包含各个横轴转换类型的信息及纵轴转换类型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判断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步骤通过另外确认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为卢马(luma)块而获取。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存储器及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影像译码装置。所述影像译码装置包括包含逆转换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获取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MTS:multiple transform set)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而判断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并且,基于在所述译码对象块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与否的信息及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相关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相关的信息,基于所述转换类型的信息而执行逆转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特定条件按提前定义的方法执行逆转换。
并且,在译码对象块适用最佳转换类型而执行译码,从而,增加压缩性能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概要显示本发明适用的视频编码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为显示通过视频编码装置而执行的影像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为概要显示本发明适用的视频解码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为显示通过解码装置而执行的影像解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5为显示对角(diagonal)扫描方式的子-块(sub-block)及参数的扫描顺序的图。
图6是显示量化后的32×32编码对象块的一例的图。
图7是显示除了MxN译码对象块的区域中mxn之外剩下的归零(zero-out)区域的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默认的MTS功能适用与否的确定方法的图。
图9是显示引导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默认的MTS的相应块的宽度及高度的转换信息的方法的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于转换相关参数的逆转换执行方法的图。
图11是显示在32x32译码对象块内通过粗线标记有效(valid)MTS区域的图。
图12是显示判断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效(valid)MTS的方法的图。
图13是显示判断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效(valid)MTS的方法的图。
图14是显示判断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有效(valid)MTS的方法的图。
图15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明示的MTS功能适用与否的确定方法的图。
图16是显示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转换相关参数的逆转换执行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施加各种变更,并具有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例示特定实施例,并具体说明。但其并非按特定实施例限定本发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并非以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图使用。对于单数的表达在文脉上未作明确不同定义的,包括复数表达。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用语指定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组合的存在,应以未提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理解。
另外,本发明中说明的附图上的各个结构为了便于说明相互不同特征的功能,而独立显示,各个结构并非通过相互个别的硬件或另外的软件实现。例如,合成各个结构中两个以上结构,也能够构成一个结构,一个结构也能够分为多个结构。各个结构在综合及/或分离的实施例未脱离本发明的本质,而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更具体说明。下面,对于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对相同构成要素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本发明涉及视频/影像编码。例如,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实施例适用于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标准、EVC(Essential Video Coding)标准、AV1(AOMediaVideo 1)标准、AVS2(2nd generation of 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或新一代视频/图像编码标准(例如,H.267、H.268等)公开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图像(picture)一般是指显示特定时间段的一个影像的单位,切片(slice)是指在编码时构成图像的一部分的单位。一个图像由多个切片构成,根据需要,图像及切片相互混合使用。
像素(pixel)或图元(pel)是指构成一个图像(或影像)的最小单位。并且,作为与像素对应的用语,使用“样本(sample)”。样本一般显示像素或像素的值,也能够仅显示亮度(luma)成分的像素/像素值,也能够仅显示色彩度(chroma)成分的像素/像素值。
单元(unit)显示处理影像的基本单位。单元包括与图像的特定区域及相应区域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单元根据情况而与块(block)或区域(area)等用语混合使用。对于一般情况,MxN块显示由M个列和N个行构成的样本或转换参数(transform coefficient)的集合。
图1为简要说明本发明适用的视频编码装置的结构的附图。
参照图1,视频编码装置100包括:图像分割部105、预测部110、残差处理部120、熵编码部130、加算部140、过滤部150及存储器160。残差处理部120包括:减算部121、转换部122、量化部123、重新排列部124、逆量化部125及逆转换部126。
图像分割部105将所输入的图像分割为至少一个处理单元(processing unit)。
例如,处理单元称为编码单元(CU:coding unit)。对于该情况,编码单元从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根据QTBT(Quad-treebinary-tree)结构而递归性(recursively)分割。例如,一个编码树单元基于四叉树结构及/或二进制树结构而分割为下位(deeper)深层的多个编码单元。对于该情况,例如,首先适用四叉树结构,最终适用二进制树结构。或者也能够首先适用二进制树结构。基于无法再分割的最终编码单元,执行本发明的编码程序。对于该情况,基于影像特性的编码效率等,最大编码单元直接作为最终编码单元使用,或根据需要,编码单元递归性(recursively)被分割为下位深层的编码单元,最合适的尺寸的编码单元作为最终编码单元使用。在此,所谓编码程序包括下面的预测、转换及恢复等程序。
另一例,处理单元也包括:编码单元(CU:coding unit)、预测单元(PU:predictionunit)或转换单元(TU:transform unit)。编码单元从最大编码单元(LCU:largest codingunit)而根据四叉树结构而而分割(split)为下位(deeper)深层的编码单元。对于该情况,基于根据影像特性的编码效率等,最大编码单元直接作为最终编码单元使用,或者根据需要,编码单元递归性(recursively)分割为更下位深层的编码单元,而最佳尺寸的编码单元作为最终编码单元使用。对于设定最小编码单元(SCU:smallest coding unit)的情况,编码单元无法被分割为比最小编码单元更小的编码单元。在此,所谓最终编码单元是指基于分区或分割为预测单元或转换单元的编码单元。预测单元作为从编码单元分区(partitioning)的单元,为样本预测的单元。此时,预测单元也能够分为子块(sub block)。转换单元从编码单元而根据四叉树结构分割,为从引导转换参数的单元及/或从转换参数引导残差信号(residual signal)的单元。下面,编码单元被称为编码块(CB:codingblock),预测单元被称为预测块(PB:prediction block),转换单元被称为转换块(TB:transform block)。预测块或预测单元是指在图像内的块状的特定区域,包括预测样本的数组(array)。并且,转换块或转换单元是指在图像内的块状的特定区域,包括转换参数或残差样本的数组。
预测部110执行对处理对象块(下面,称为当前块)的预测,生成包含所述当前块的预测样本的预测的块(predicted block)。在预测部110中执行的预测的单位为编码块,也能够为转换块,也能够为预测块。
预测部110在当前块内确定是适用帧内预测,还是适用帧间预测。例如,预测部110按CU单位确定适用帧内预测或帧间预测。
在帧内预测的情况下,预测部110基于当前块所属图像(下面,称为当前图像)内的当前块外部的参照样本而引导当前块的预测样本。此时,预测部110(i)基于当前块的周边(neighboring)参照样本的平均(average)或插值(interpolation)而引导预测样本,(ii)对于当前块的周边参照样本中的预测样本,基于在特定(预测)方向存在的参照样本,也能够引导所述预测样本。对于(i)的情况,称为非方向性模式或非角度模式,对于(ii)的情况,称为方向性(directional)模式或角度(angular)模式。在帧内预测中,预测模式具有例如33个方向性预测模式和至少两个非方向性模式。非方向性模式包括DC预测模式及平面模式(Planar mode)。预测部110利用适用于周边块的预测模式,也能够确定适用于当前块的预测模式。
在帧间预测的情况下,预测部110基于在参照图像上通过移动矢量而特定的样本,能够引导当前块的预测样本。预测部110适用跳跃(skip)模式、合并(merge)模式及移动矢量预测(MVP:motion vector prediction)模式中的任一个,能够引导当前块的预测样本。对于跳跃模式和合并模式的情况,预测部110利用周边块的移动信息作为当前块的移动信息。对于跳跃模式的情况,与合并模式不同,未传送预测样本和原样本之间的残差。对于MVP模式的情况,利用周边块的移动矢量作为移动矢量预测器(Motion Vector Predictor),利用当前块的移动矢量预测器而引导当前块的移动矢量。
对于帧间预测的情况,周边块包括存在于当前图像内的空间周边块(spatialneighboring block)和存在于参照图像(reference picture)的时间性周边块(temporalneighboring block)。包含所述时间性周边块的参照图像也称为共置图像(collocatedpicture,colPic)。移动信息(motion information)包括移动矢量和参照图像索引。预测模式信息和移动信息等信息进行(熵)编码而以位流形式输出。
在跳跃模式和合并模式中,在利用时间性周边块的移动信息的情况下,参照图像列表(reference picture list)上的最上位图像也能够作为参照图像使用。包含于参照图像列表的参照图像基于当前图像和相应参照图像之间的POC(图像序列号,Picture ordercount)差异而排列。POC与图像的显示顺序对应,与编码顺序区分。
减算部121生成原样本和预测样本之间的差异即残差样本。在适用跳跃模式的情况下,未如上所述生成残差样本。
转换部122以转换块单位转换残差样本,生成转换参数(transformcoefficient)。转换部122根据相应转换块的尺寸、与相应转换块空间重叠的编码块或适用于预测块的预测模式而执行转换。例如,在与所述转换块重叠的所述编码块或所述预测块内适用了帧内预测,在所述转换块为4×4的残差数组(array)的情况下,残差样本利用DST(离散正弦变换,Discrete Sine Transform)转换内核而转换,对于除此之外的情况,残差样本利用DCT(离散余旋转环,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转换内核而转换。
量化部123将转换参数进行量化,生成量化的转换参数。
重新排列部124重新排列量化的转换参数。重新排列部124将通过扫描(scanning)参数方法而将块状的量化的转换参数按一维矢量形式重新排列。在此,重新排列部124以另外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重新排列部124为量化部123的一部分。
熵编码部130执行对于量化的转换参数的熵编码。熵编码例如包括:指数哥伦布(exponential Golomb)、基于上下文的变长编码(CAVLC:context-adaptive variablelength coding)、算数编码(CABAC:context-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等编码方法。熵编码部130在除了量化的转换参数之外,也能够一起或另外对视频恢复所需的信息(例如,语法要素(syntax element)的值等进行编码。熵编码的信息为位流形式而按NAL(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单元单位传送或存储。
逆量化部125对在量化部123量化的值(量化的转换参数)进行逆量化,逆转换部126对在逆量化部125逆量化了的值进行逆转换而生成残差样本。
加算部140合并残差样本和预测样本而恢复图像。残差样本和预测样本按块为单位增加而生成恢复块。在此,加算部140作为另外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加算部140为预测部110的一部分。另外,加算部140也能够称为恢复部或恢复块生成部。
对于恢复的图像(reconstructed picture),过滤部150适用去块过滤及/或取样自适应偏移(sample adaptive offset)。通过去块过滤及/或取样自适应偏移而补正恢复图像内的块界线的伪影或量化过程的歪曲。取样自适应偏移按样本单位适用,并在去块过滤的过程结束后适用。过滤部150也能够适用恢复ALF(自适应环路滤波器,Adaptive LoopFilter)的图像。ALF对于适用去块过滤器及/或取样自适应偏移之后的恢复的图像而适用。
存储器160存储恢复图像(解码的图像)或编码/解码所需的信息。在此,恢复图像为通过所述过滤部150而完成过滤程序的恢复图像。所述存储的恢复图像被运用为用于预测其他图像的(帧间)的参照图像。例如,存储器160存储在帧间预测使用的(参照)图像。此时,在帧间预测使用的图像通过参照图像集(reference picture set)或参照图像列表(reference picture list)指定。
图2为显示通过视频编码装置而执行的影像编码方法的一例。参照图2,所述影像编码方法包括:块分区(block partitioning)、帧内/帧间预测、转换(transform)、量化(quantization)及熵编码(entropy encoding)过程。例如,当前图像被分割为多个块,通过帧内/帧间预测而生成当前块的预测块,通过与所述当前块的输入块和所述预测块的减算而生成所述当前块的残差块。之后,通过所述残差块的转换而生成参数(coefficent)块,即,所述当前块的转换参数。所述转换参数进行量化及熵编码而存储在位流。
图3为概要说明本发明适用的视频解码装置的结构的附图。
参照图3,视频解码装置300包括:熵解码部310、残差处理部320、预测部330、加算部340、过滤部350及存储器360。在此,残差处理部320包括:重新排列部321、逆量化部322、逆转换部323。
在输入包含视频信息的位流的情况下,视频解码装置300在视频编码装置中与处理视频信息的程序对应而恢复视频。
例如,视频解码装置300利用在视频编码装置适用的处理单元而执行视频解码。因此,视频解码的处理单元块例如为编码单元,另一例为编码单元、预测单元或转换单元。编码单元从最大编码单元而根据四叉树结构及/或二进制树结构而分割。
预测单元及转换单元根据该情况而进一步适用,对于该情况预测块作为从编码单元导出或分区的块,为样本预测的单元。此时,预测单元也能够分为子块。转换单元为从编码单元而根据四叉树结构分割,并从引导转换参数的单元或转换参数引导残差信号的单元。
熵解码部310解析位流而输出在视频恢复或图像恢复所需的信息。例如,熵解码部310基于指数哥伦布编码、CAVLC或CABAC等编码方法而对位流内的信息进行解码,并输出视频恢复所需的语法元素的值、与残差相关的转换参数的量化的值。
更具体地,CABAC熵解码方法从位流接收与各个句子要素相应的二进制,利用解码对象句子要素信息和周边及解码对象块的解码信息或在之前步骤中解码的符号/二进制的信息,而确定语境(context)模型,并根据所确定的语境模型而预测二进制(bin)的发生概率,执行二进制的算术解码(arithmetic decoding)而生成与各个句子要素的值相应的符号。此时,CABAC熵解码方法在确定语境模型之后,利用用于符号/二进制的语境模型而解码的符号/二进制的信息而更新语境模型。
在熵解码部310中解码的信息中预测相关的信息被提供至预测部330,在熵解码部310中执行熵解码的残差值,即量化的转换参数被输入重新排列部321。
重新排列部321将量化的转换参数按二维块状重新排列。重新排列部321与在编码装置执行的参数扫描对应而执行重新排列。在此,重新排列部321作为另外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重新排列部321为逆量化部322的一部分。
逆量化部322将量化的转换参数基于(逆)量化参量而逆量化而输出转换参数。此时,用于引导量化参量的信息由编码装置发送信令。
逆转换部323对转换参数进行逆转换而引导残差样本。
预测部330执行当前块的预测,生成包含所述当前块的预测样本的预测的块(predicted block)。在预测部330中执行的预测的单位能够为编码块,能够为转换块,也能够为预测块。
预测部330基于所述预测的信息而确定是适用帧内预测,还是适用帧间预测。此时,确定适用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中的任一个的单位和生成预测样本的单位不同。而且,对于帧间预测和帧内预测,生成预测样本的单位也不同。例如,按适用帧间预测和帧内预测中的任一个的CU单位确定。并且,例如,对于帧间预测,按PU单位确定预测模式,生成预测样本,对于帧内预测,按PU单位确定预测模式,并也能够按TU单位生成预测样本。
在帧内预测的情况下,预测部330基于当前图像内的周边参照样本而引导当前块的预测样本。预测部330基于当前块的周边参照样本而适用方向性模式或非方向性模式,从而,引导对当前块的预测样本。此时,也能够利用周边块的帧内预测模式而确定适用于当前块的预测模式。另外,基于提前训练的行列而利用执行预测的基于矩阵的帧内预测(MIP:Matrix-based Intra Prediction),该情况按各自块尺寸定义MIP模式的数和行列的尺寸,将参照样本以与行列的尺寸匹配而降采样之后,通过模式号而乘以确定的行列,以满足预测块尺寸而补间而生成预测值。
在帧间预测的情况下,预测部330在参照图像上通过移动矢量而基于在参照图像上特定的样本而引导当前块的预测样本。预测部330适用跳跃(skip)模式、合并(merge)模式及MVP模式中的任一个,而引导当前块的预测样本。此时,从视频编码装置提供的当前块的帧间预测所需的移动信息,例如,移动矢量、参照图像索引等相关信息基于所述预测相关的信息而获取或引导。
在跳跃模式和合并模式的情况下,周边块的移动信息使用作为当前块的移动信息。此时,周边块包括空间性周边块和时间性周边块。
预测部330由可用的周边块的移动信息构成合并替补列表,将合并索引在合并替补列表上指示的信息作为当前块的移动矢量使用。合并索引由编码装置发送信令。移动信息包括移动矢量和参照图像。在跳跃模式和合并模式中利用时间性周边块的移动信息的情况下,参照图像列表上的最上位图像作为参照图像利用。
对于跳跃模式的情况,与合并模式不同,未传送预测样本和原样本之间的差异(残差)。
对于MVP模式的情况,将周边块的移动矢量作为移动矢量预测量(Motion VectorPredictor)利用而引导当前块的移动矢量。此时,周边块包括空间性周边块和时间性周边块。
例如,对于适用合并模式的情况,利用与恢复的空间性周边块的移动矢量及/或时间性周边块即Col块对应的移动矢量,生成合并替补列表。在合并模式中,从合并替补列表选择的替补块的移动矢量作为当前块的移动矢量使用。所述预测相关的信息包含指示具有在包含于所述合并替补列表的替补块中选择的最佳的移动矢量的替补块的合并索引。此时,预测部330利用所述合并索引,而得出当前块的移动矢量。
另一例,对于适用MVP(Motion vector prediction)模式的情况,利用与恢复的空间性周边块的移动矢量及/或时间性周边块即Col块对应的移动矢量,生成移动矢量预测量替补列表。即,与恢复的空间性周边块的移动矢量及/或时间性周边块即Col块对应的移动矢量使用作为移动矢量替补。与所述预测相关的信息包含指示在所述列表含有的移动矢量替补中选择的最佳的移动矢量的预测移动矢量索引。此时,预测部330利用所述移动矢量索引,在移动矢量替补列表中含有的移动矢量替补中,选择当前块的预测移动矢量。编码装置的预测部寻求当前块的移动矢量和移动矢量预测量之间的移动矢量差分(MVD),对其进行编码而以位流形式输出。即,MVD为从当前块的移动矢量扣除所述移动矢量预测量的值计算。此时,预测部330获取与所述预测相关的信息含有的移动矢量差分,通过所述移动矢量差分和所述移动矢量预测量的加算而导出当前块的所述移动矢量。预测部从与所述预测相关的信息获取或引导指示参照图像的参照图像索引等。
加算部340加上残差样本和预测样本而恢复当前块或当前图像。加算部340也能够按块单位加残差样本和预测样本而恢复当前图像。在适用跳跃模式的情况下,未传送残差,由此,预测样本为恢复样本。在此,将加算部340作为另外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加算部340也能够为预测部330的一部分。另外,加算部340也能够称为恢复部或恢复块生成部。
过滤部350在恢复的图像适用去块过滤取样自适应偏移,及/或ALF等。此时,取样自适应偏移也按样本单位适用,也能够去块过滤之后适用。ALF也能够在去块过滤及/或取样自适应偏移之后适用。
存储器360存储在恢复图像(解码的图像)或解码所需的信息。在此,恢复图像为通过所述过滤部350完成过滤程序的恢复图像。例如,存储器360存储在帧间预测使用的图像。此时,帧间预测使用的图像也能够通过参照图像集或参照图像列表指定。恢复的图像作为其它图像的参照图像利用。并且,存储器360也能够将恢复的图像根据输出顺序输出。
图4显示通过解码装置而执行的影像解码方法的一例。参照图4,所述影像解码方法包括:熵解码(entropy decoding)、逆量化(inverse quantization)、逆转换(inversetransform)及帧内/帧间预测过程。例如,在解码装置中,执行所述编码方法的逆过程。具体地,通过位流的熵解码而获取量化的转换参数,通过所述量化的转换参数的逆量化过程而获取当前块的参数块,即,转换参数。通过所述转换参数的逆转换而导出所述当前块的残差块,通过与通过帧内/帧间预测而导出的所述当前块的预测块和所述残差块的加算而导出所述当前块的恢复块(reconstructed block)。
另外,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中的关键字如下面表所述定义。
【表1】
Figure BDA0003464116490000141
参照表1,Floor(x)显示x以下的最大整数值,Log2(u)显示以2为底(base)u的对数值,Ceil(x)显示x以上最小的整数值。例如,对于Floor(5.93)的情况,因5.93以下最大的整数值为5,因而显示5。
并且,参照表1,x>>y显示将x向y轴右移(right shift)的运算符,x<<y显示将x向y轴左移(left shift)的运算符。
<导入>
HEVC标准一般使用一个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即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因此,无需传送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的另外的确定过程及确定的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的信息。但当前卢马块的尺寸为4x4,对于执行帧内预测的情况,例外使用DST(离散正弦变换,discrete sine transform)转换类型。
在经过转换及量化过程的量化的参数(quantized coefficient)中显示非零(non-zero)参数的位置的信息大致分类为三种。
1、最后有效参数(Last significant coefficient)的位置(x,y):编码对象块内扫描顺序(scan order)上最后顺位非零(non-zero)参数(coefficient)的位置(下面,定义为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
2、编码的子-块标志(Coded sub-block flag):将编码对象块分割为多个子-块(sub-block),告知各个子-块(sub-block)是否包含一个以上非零参数(non-zerocoefficient)的标志(或全部-零参数(all zero coefficients)的标志)
3、有效参数标志(Significant coefficient flag):告知一个子-块(sub-block)内各个参数(coefficient)是非零(non-zero)还是零(zero)的标志
在此,最后有效参数(last significant coefficient)的位置按x轴成分、y轴成分分隔显示,各个成分按前缀(prefix)及后缀(suffix)分隔呈现的。即,告知量化的参数的非零(non-zero)位置的语法(syntax)包含下面总6个语法(syntax)。
1.last_sig_coeff_x_prefix,
2.last_sig_coeff_y_prefix
3.last_sig_coeff_x_suffix,
4.last_sig_coeff_y_suffix
5.coded_sub_block_flag
6.sig_coeff_flag
所述last_sig_coeff_x_prefix表示显示最后有效参数的位置的x轴成分的前缀,last_sig_coeff_y_prefix表示显示最后有效参数的位置的y轴成分的前缀。并且,last_sig_coeff_x_suffix表示显示最后有效参数的位置的x成分的后缀,last_sig_coeff_y_suffix表示显示最后有效参数的位置的y成分的后缀。
另外,coded_sub_block_flag在相应子-块(sub-block)内所有参数全部为零(allzero)的情况下显示为“0”,在存在一个以上非零(non-zero)参数的情况下,显示为“1”。对于sig_coeff_flag为零(zero)参数的情况,显示为“0”,在为非零(non-zero)参数的情况下,显示为“1”。基于编码对象块内最后有效(last significant)参数位置而对于在扫描顺序(scan order)上之前存在的子-块(sub-block)而传送coded_sub_block_flag语法(syntax)。在coded_sub_block_flag为“1”的情况下,即,在存在一个以上非零(non-zero)参数的情况下,传送相应子-块(sub-block)内所有参数各自的sig_coeff_flag语法。
HEVC标准支撑用于参数的下面三个形式的扫描。
1)右上对角线(up-right diagonal)
2)水平(horizontal)
3)垂直(vertical)
对于编码对象块使用画面之间预测方式而编码的情况,相应块的参数通过右上对角线(up-right diagonal)方式扫描,对于块通过画面内预测方式编码的情况,根据画面内预测模式而选择所述三种形式中的一个而扫描相应块的参数。
即,对于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对编码对象块编码时使用画面之间预测方式的情况,相应块的参数通过右上对角线(up-right diagonal)方式扫描,在所述编码对象块的编码使用画面内预测方式的情况下,影像编码装置根据画面内预测模式而选择所述三种形式中的一个,扫描相应块的参数。所述扫描在图1的影像编码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列部124而执行,通过扫描而将二维块形式参数按一维的矢量形式变更。
图5显示通过对角(diagonal)扫描方式的子-块(sub-block)及参数的扫描顺序。
参照图5,图5的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的重新排列部124而按对角(diagonal)扫描方式扫描时,从最左侧上端子-块即1号子-块向下侧方向及对角上端方向执行扫描,对于右侧下端的16号子-块而最后执行扫描。即,重新排列部124按1、2、3、…、14、15、16号子-块的顺序执行扫描而将二维块形式的量化的转换参数按一维的矢量形式重新排列。同样地,影像编码装置的重新排列部124对于各个子-块内的参数而按与子-块的扫描方式相同的对角扫描方式执行扫描。例如,在1号子块内按0、1、2、…、13、14、15号参数的顺序执行扫描。
但执行扫描的参数被存储至位流时,所存储的顺序按扫描顺序的倒序存储。即,图10的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的重新排列部124而扫描时,从0号参数至255号参数的顺序执行了扫描,但各个像素存储至位流的顺序按从255的像素至0号位置的像素顺序存储至位流。
图6显示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量化后的32×32编码对象块的一例。在此,图6显示的32×32块在通过影像编码装置执行扫描时,任意使用了对角(diagonal)方式。图6中,通过对角线斜线显示的像素显示非零(non-zero)参数,x显示的像素显示最后有效(lastsignificant)参数。此外的白色参数全部具有零(zero)值。在此,在将coded_sub_block_flag语法代入图6的块时,总64个子-块(sub-block)中扫描顺序上最后位置(lastposition)之前存在的24个子块,即,图6中需要通过粗线显示的子-块(sub-block)的coded_sub_block_flag信息。24个子-块(sub-blocks)中包含DC值的第一子-块(sub-block)及包含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参数的第24子-块(sub-block)的coded_sub_block_flag值通过“1”引导,剩下22个子-块(sub-blocks)的coded_sub_block_flag值通过位流而传送至影像译码装置。此时,22个子-块(sub-block)中包含一个以上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的子-块(sub-block)的情况,coded_sub_block_flag值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设定为“1”。在图6中,除了第一子-块及第24子块之外的22个子-块中,包含通过灰色标记的像素的子-块即第4、5、11、18子-块的coded_sub_block_flag值被设定为“1”。
1.译码对象块的一次转换(primary transform)类型(type)的确定方法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确定影像的译码过程中译码对象块的一次转换(primary transform)的类型(type)的方法。即,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译码装置而译码时,在影像编码装置的转换过程中,需要判断按任何转换类型(type)进行一次转换而编码与否的过程。一次转换类型(Primary transform type)由一个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及多个额外转换(extratransforms)构成。译码对象块根据条件而使用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或使用包含默认转换(defaulttransform)及额外转换(extratransforms)的多重转换集(multipletransform set;MTS)。即,译码对象块在转换过程中仅使用默认转换而转换,或使用包含默认转换及额外转换的多重转换集而转换。在影像译码装置的观点中,掌握了相对译码对象块是仅使用了默认转换,还是使用了包含默认转换及额外转换的多重转换集(MTS)而执行译码。在译码对象块使用MTS的情况下,传送或引导多个转换(transform)中实际使用的转换(transform)的信息。在此,实际使用的转换(transform)的信息另外存在横轴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及纵轴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即,影像译码装置对于译码对象块使用MTS而转换的情况,在多个转换类型中,接收是否使用任何转换类型而转换或判断而执行译码。
根据一实施例,DCT-II按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设定,DST-7及DCT-8按额外转换(extra transforms)设定。此时,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即DCT-II的最大尺寸被支持至64×64,额外转换(extra transforms)即DST-7及DCT-8的最大尺寸被支持至32×32。例如,对于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64×64的情况,将1个64×64DCT-II适用于转换(transform)过程。即,对于译码对象块的宽度及高度中的一个以上大于32(超过32)的情况,在不适用MTS的情况下,直接适用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即,在影像译码装置的观点中,译码对象块的横向及纵向的尺寸仅全部在32以下的情况下,判断是否使用MTS而转换。相反地,译码对象块的横向或纵向的尺寸中的一个大于32的情况下,判断适用默认转换而转换。由此,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默认转换而转换的情况,MTS相关传送的语法信息不予存在。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将DCT-II的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值设定为“0”,DST-7的转换类型值设定为“1”,将DCT-8的转换类型值设定为“2”,但并非限定于此。下面表2定义被分配至trType语法的值的转换类型。
【表2】
trType 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
0 DCT-II
1 DST-7
2 DCT-8
表3及表4显示在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4x4时,DST-7及DCT-8的转换内核(transform kernel)的一例。
表3显示tyType为“1”(DST-7),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4x4的情况的相应转换内核(transform kernel)的参数值,表4显示tyType为“2”(DCT-8),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4x4情况的相应转换内核(transform kernel)的参数值。
【表3】
Figure BDA0003464116490000181
【表4】
Figure BDA0003464116490000182
Figure BDA0003464116490000191
在译码对象块的整个转换(transform)区域包含归零(zero-out)区域。转换(Transform)在将像素域名的值转换为频率域名(frequency domain)值,此时,将左上侧频率(frequency)区域称为低频率区域,将右下侧频率(frequency)区域称为高频率区域。低频率成分反映相应块的一般(平均)特性,高频率成分反映相应块的敏锐(特异的)特性。因此,低频率成分存在多个大值,高频率成分存在少数小值。通过转换后的量化过程而高频率区域内少数小的值具有大部分零(zero)值。在此,左上侧所属的低频率区域之外,将具有大部分零(zero)值的剩下区域称为归零(zero-out)区域,归零区域在发送信令的过程中除外。将译码对象块内除了归零区域的区域称为有效(valid)区域。
图7显示除了MxN译码对象块的区域中mxn之外剩下归零(zero-out)区域。
参照7,显示左上侧的灰色区域为低频率区域,白色区域显示高频率的归零。
另一例,对于译码对象块为64x64的情况,左上侧32x32区域为有效区域,除此之外剩下的区域为归零(zero-out)区域,未发送信令。
并且,对于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64x64、64x32、32x64中一个的情况,左上侧32x32区域为有效区域,除此之外剩下的部分为归零(zero-out)区域,在发行译码器量化的参数的语法时,因告知块的尺寸,归零区域不发送信令。即,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比32大的区域被设定为归零区域。此时,因与译码对象块的横向或纵向的尺寸比32的情况对应,所使用的转换(transform)为默认转换即DCT-II。额外转换(extra transforms)即DST-7及DCT-8的最大尺寸支持达到32×32,在该尺寸的对象块未适用MTS。
并且,对于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32x32、32x16、16x32中的一个,在所述译码对象块适用MTS的情况(例如,使用DST-7或DCT-8的情况),左上侧16x16区域为有效区域,除此之外剩下的部分被设定为归零(zero-out)区域。在此,归零区域也能够根据最后有效参数的位置及扫描方法而发送信令。该编码器在完成量化的参数相关语法的发送信令之后,将MTS索引(mts_idx)值发送信令,因在发行译码器量化的参数的语法时未告知转换类型的信息。如上所述,对于归零区域发送信令的情况,译码器在无视或去除与归零区域相应的量化的参数之后,仅对有效区域执行转换。在此,实际使用的转换类型的信息另外存在横轴转换类型及纵轴转换类型。例如,对于译码对象块的横轴转换类型为DST-7或DCT-8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的横轴(宽度)有效区域为16,对于译码对象块的纵轴转换类型为DST-7或DCT-8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的纵轴(高度)有效区域为16。
而,对于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32x32、32x16、16x32中一个且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未适用MTS的情况(例如,使用默认转换即DCT-II的情况),作为所有区域为有效的区域而不存在归零(zero-out)区域,使用默认转换即DCT-II而转换。在此,实际使用的转换(transform)相关的信息另外存在横轴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及纵轴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例如,对于译码对象块的横轴转换类型为DCT-II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的横轴(宽度)有效区域为相应块的宽度,译码对象块的纵轴转换类型为DCT-II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的纵轴(高度)有效区域为相应块的高度。即,所述译码对象块的所有区域(宽度x高度)为有效区域。
另外,译码对象块具有比如上未定义的16小的尺寸的情况,所有区域为有效区域,不存在归零区域。译码对象块的MTS适用与否及转换类型值通过默认及/或明示实施例确定。
在本发明中,显示经过转换及量化过程的量化的参数(quantized coefficient)中非零(non-zero)参数的位置的语法内容与HEVC方式相同。但,将coded_sub_block_flag语法名变更为sb_coded_flag而使用。并且,扫描量化的参数的方式使用右上对角线(up-right diagonal)方式。
在本发明中,MTS适用于卢马(luma)块(未适用于色度(chroma)块)。并且,显示MTS的使用与否的标志,即,利用sps_mts_enabled_flag而开启/关闭(on/off)MTS功能。对于使用MTS功能的情况,设定为sps_mts_enabled_flag=on,设定画面内预测及画面之间预测各自的明示的MTS功能的使用与否。即,另外设定显示使用画面内预测时的MTS与否的标志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及画面之间预测时的MTS使用与否的标志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显示使用三种MTS与否的标志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及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值以处于SPS(sequence parameter set)内记述,但并非限定于此。即,所述三个标志在DCI(解码能力信息,decod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视频参数集(VPS:video parameter set)、序列参数集SPS(SPS:sequence parameter set)、图像参数集(PPS:picture parameter set)、图像层头部(PH:picture header)、切片头部(SH:slice header)中的一个以上位置分别设定。并且,显示使用所述三个MTS与否的标志被定义为高层语法(HLS:high level syntax)。
在MTS的使用中,区分为明示方法和默认方法。明示即MTS的使用对于在SPS内画面内及/或画面之间显示MTS使用与否的标志值被设定为开启(on)并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传送MTS相关信息(例如,实际使用的转换信息)。即,影像译码装置接收MTS相关信息,基于此,译码对象块使用该转换类型而确认转换与否,基于此执行译码。例如,在使用明示的MTS的环境中,所述三个标志如下设定。
1.sps_mts_enabled_flag=on
2.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on
3.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on
默认的MTS的使用对于在SPS内三个标志中sps_mts_enabled_flag值被设定为on,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引导MTS相关信息(例如,实际使用的转换信息)。例如,在使用默认的MTS的环境中,所述三个标志如下设定。
1.sps_mts_enabled_flag=on
2.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off
3.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off(on、off无关)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而对默认MTS方法及明示MTS方法记述。
2.第一实施例(默认MTS)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默认的MTS对于译码对象块按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使用。即,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编码时,通过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通过影像编码装置及/或影像译码装置而使用默认的MTS而执行编码及/或译码。另外,在对译码对象块进行译码时,使用默认的MTS与否通过implicitMtsEnabled参数指示。影像译码装置确认implicitMtsEnabled参数的值而使用默认的MTS而确定是否执行译码。例如,对于在译码使用默认的MTS的情况,implicitMtsEnable参数具有1的值,否则implicitMtsEnable参数具有0值。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述implicitMtsEnabled按情况也能够以“implicit_MTS_enabled”显示。
在用于适用该默认的MTS的HLS(高层语法,high level syntax)的条件进行说明的情况下,sps_mts_enabled_flag与默认或明示与否无光,为显示适用MTS与否的标志,由此,为了适用默认MTS,设定为“on”。另外,默认的MTS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编码时,使用通过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因此,影像译码装置通过确认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值而确定使用默认的MTS适用与否。但,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在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编码时通过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在适用明示的MTS的情况下,设定为“on”。因此,译码对象块在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按默认的MTS编码的情况下,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被设定为“off”。另外,如上说明所示,默认的MTS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按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使用。因此,显示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按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的明示的MTS的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值是否具有该值并不重要。另外,默认的MTS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编码装置而按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使用,适用CuPredMode具有MODE_INTRA值的情况。
在对其进行整理的情况下,译码对象块通过影像译码装置而使用默认的MTS而译码的条件如下条件罗列。
1)sps_mts_enabled_flag is equal to 1
2)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 is equal to 0
3)CuPredMode is equal to MODE_INTRA(画面内预测方法)
另外,在luma块中显示当前位置的预测模式的CuPredMode[0][xTbY][yTbY]具有MODE_INTRA值。
能够使用默认MTS的另外的条件如下。
4)lfnst_idx is equal to 0
5)intra_mip_flag is equal to 0
在此,lfnst_idx值显示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对于为lfnst_idx=0的情况,是指未使用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intra_mip_flag值指示是否使用利用画面内预测方法中的一个行列(matrix)的预测方法(matrix-based intra prediction:mip)与否。对于为intra_mip_flag=0的情况,是指未使用利用行列(matrix)的预测,对于为intra_mip_flag=1的情况,是指使用了利用行列的预测。
即,本实施例对通过一般画面内预测方法预测,并设定用于未使用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的译码对象块的一次转换类型(primary transform type)(或,MTS)的方法进行记述。对于全部满足所述五个条件的情况,激活默认MTS功能(参照13)。
图8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默认MTS功能适用与否的确定方法。图8的各个步骤在影像译码装置内执行。
参照图8,影像译码装置判断sps_mts_enable_flag具有1的值,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_flag具有0的值,CuPredMode是否具有MODE_INTRA值(S810)。判断结果对于全部满足所述S810的条件的情况,影像译码装置判断lfnst_idx是否具有0的值,intra_mip_flag是否具有0的值(S820),对于全部满足S810的条件和S820的条件的情况,将implicit_MTS_enabled值设定为1(S830)。另外,影像译码装置对于无法满足一个所述S810或S820的条件的情况,将implicit_MTS_enabled值设定为0(S840)。
在激活对译码对象块的默认MTS的情况下,(implicit_MTS_enabled=on),根据相应块的宽度及高度而引导MTS值(实际使用的转换(transform)信息)(参照图9)。此时,转换(transform)仅对象块的一部分未经过转换(transform)过程的子-块转换(sub-blocktransform;sbt)。即,对象块的cu_sbt_flag值为“0”。
图9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引导默认MTS的相应块的宽度及高度的转换信息的方法。图9的各个步骤能够在影像译码装置内执行。
在参照图9的情况下,影像译码装置判断implicit_MTS_enabled值是否为“1”(S910)。此时,附图虽未图示,但影像译码装置另外确认cu_sbt_flag值是否具有“0”的值。此时,在cu_sbt_flag具有“1”的值的情况下,显示译码对象块的仅对象块的一部分通过经过转换过程的子-块转换而转换。而且,在cu_sbt_flag具有“0”的值的情况下,显示译码对象块的仅对象块的一部分未通过经过转换过程的子-块转换而转换。因此,图14的动作仅在所述cu_sbt_flag具有“0”的值的情况下设定动作。
对于implicit_MTS_enabled值为1的情况,判断nTbW的值是否具有4以上,16以下的值(S920),对于implicit_MTS_enabled值并非为“1”的情况完成动作。nTbW显示相应转换块的宽度,为了判断是否通过横轴方向使用额外转换类型即DST-7与否而使用。
步骤S920的判断结果,对于nTbW的值具有4以上16以下的值的情况,将trTypeHor设定为“1”(S930),对于nTbW的值不具有4以上16以下的值的情况,将trTypeHor设定为“0”(S940)。此时,所述nTbW显示相应转换块的宽度,为了判断是否按横轴方向使用额外转换类型即DST-7而使用。此时,在tyTypeHor设定为“0”的情况下,判断相应转换块按横轴方向使用默认类型转换即DCT-II转换而转换。另外,在所述trTypeHor设定为“1”的情况下,判断相应转换块按横轴方向使用额外转换类型中一个即DST-7转换而转换。
并且,影像译码装置判断nTbH的值是否具有4以上16以下的值(S950),对于nTbH的值具有4以上16以下的值的情况,将trTypeVer设定为“1”(S960),对于nTbW的值不具有4以上16以下的值的情况,将trTypeVer设定为“0”(S970)。所述nTbH显示相应转换块的高度,为了判断是否按纵轴方向使用额外转换类型即DST-7而使用。此时,在trTypeVer设定为“0”的情况下,判断相应转换块按纵轴方向使用默认类型转换即DCT-II转换而转换。另外,在所述trTypeVer设定为“1”的情况下,判断相应转换块按纵轴方向使用额外转换类型中一个即DST-7转换而转换。
图10显示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转换相关参数的逆转换执行方法。图10的各个步骤在影像译码装置执行,例如在译码装置的逆转换部中执行。
参照图10,影像译码装置获取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CuPredMode[0][xTbY][yTbY]、lfnst_idx、IntraMipFlag[x0,y0]、NTbW、nTbH(S1010)。此时,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CuPredMode[0][xTbY][yTbY]、lfnst_idx、IntraMipFlag[x0,y0]分别显示什么在图8的相关说明中具体说明,所述参数用于判断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MTS而使用。并且,NTbW、nTbH分别显示相应转换块的宽度及高度,为了判断是否使用额外转换类型即DST-7而使用。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基于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CuPredMode[0][xTbY][yTbY]、Lfnst_idx、IntraMipFlag[x0,y0]值而设定implicit_MTS_enabled(S1020)。此时,所述implicit_MTS_enable通过执行图13的进程而设定。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基于implicit_MTS_enabled、nTbW、nTbH值而设定trTypeHor及trTypeVer(S1030)。此时,所述trTypeHor及trTypeVer的方法通过执行图9的进程而设定。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基于trTypeHor、trTypeVer而执行逆转换(S1040)。trTypeHor及trTypeVer的适用的逆转换根据表2构成。例如,对于trTypeHor为“1”且trTypeVer为“0”的情况,按横轴方向适用DST-7,按纵轴方向适用DST-II。
另外,附图虽未图示,但在影像编码装置的观点中,为了设定默认MTS使用与否,设定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CuPredMode[0][xTbY][yTbY]、lfnst_idx、IntraMipFlag[x0,y0]、NTbW、nTbH。
3.第二实施例(明示MTS)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在HLS(high level syntax)通过明示激活MTS功能的情况,说明适用于译码对象块的转换(transform)方法。对于用于适用明示的MTS的HLS(high levelsyntax)的条件进行说明,sps_mts_enabled_flag与默认或明示与否无关,为显示是否适用MTS的标志,为了适用默认MTS而需按“on”设定。另外,明示的MTS在译码对象块通过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和通过画面之间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下全部适用,对于适用明示的MTS的情况,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及/或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全部设定为“on”。在对其进行整理的情况下,如下面条件所示罗列。
1)sps_mts_enabled_flag=on
2)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on
3)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on
在此,对于译码对象块按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确认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on”条件,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画面之间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确认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on”条件。
能够使用明示MTS的另外条件如下所示。
4)lfnst_idx is equal to 0(参照默认MTS)
5)transform_skip_flag is equal to 0
6)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 is equal to 0
7)cu_sbt_flag is equal to 0(参照默认MTS)
8)valid MTS区域
9)对象块的宽度及高度为32以下
在此,lfnst_idx值显示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对于为lfnst_idx=0的情况,是指未使用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
transform_skip_flag值指示省略转换(transform)过程,对于为transform_skip_flag=0的情况,在不省略转换(transform)过程的情况下,显示正常进行转换(transform)。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值指示通过画面内预测方法中的一个将对象块分为多个子-块(sub-block),经过预测、转换、量化过程。即,对于相应标志值(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为“0”的情况,未将对象块分为子-块(sub-block),是指执行了一般的画面内预测。另外,通过额外转换(extra transforms)(DST-7及DCT-8)的支持的尺寸(支持至最大32x32,如上说明),限制使用MTS。即,对象块的宽度及高度需在32以下而能够使用MTS。即,即使宽度及高度中一个超过32的情况下,执行(不可使用MTS)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即DCT-II。
cu_sbt_flag指示是否仅对象块的一部分经过转换过程的子-块转换(sub-blocktransform,sbt)。即,对于cu_sbt_flag值为“0”的情况,是指仅对象块的一部分未经过转换过程的子-块转换(sub-blocktransform,sbt)。
下面,对有效(valid)区域(下面,有效MTS区域)进行具体说明。
图11显示在32x32译码对象块内通过粗线标记的有效MTS区域的一例。
参照图11,除了DC参数之外的左上侧的16x16区域为有效MTS区域。即,除了1x1(DC)区域之外的左上侧16x16区域为有效MTS区域。例如,在对象块内所有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的位置属于有效MTS区域的情况下,能够适用MTS,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值脱离有效MTS区域的情况下,无法适用MTS而执行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即DCT-II。其为与如上说明的归零(zero-out)区域相同的概念。即,在32x32对象块使用MTS(即,DST-7或DCT-8)的情况下,左上侧16x16为有效区域,剩下部分如归零(zero-out)区域所示,在32x32对象块内所有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处于左上侧16x16区域的情况下,能够适用MTS(即,DST-7或DCT-8)。但例外地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在该位置为DC(1x1)的情况下,无法适用MTS而执行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即DCT-II。
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定MTS可适用与否,需确认有效MTS区域,为了确认有效MTS区域,应确认下面的两个条件。
(a)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时,该位置识别为DC(1x1)
(b)块内所有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是否处于左上侧16x16区域
为了确认所述(a)条件,运用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信息。在此,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是指处于对象块内扫描顺序上最后的非零参数(non-zerocoefficient),即,最后有效参数(last significant coefficient)的位置。例如,运用包含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即,最后非零参数(last non-zero coefficient)的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信息。例如,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的位置并非为(0,0)的情况下,满足(a)条件。换言之,对象块内子块(sub block)扫描顺序上最后子块(last subblock)的位置并非为“0”的情况下(在比0大的情况下),满足(a)条件。或者最后子块(lastsub block)的位置为“0”的情况下,也能够运用显示相应子块(sub block)内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的相对位置的最后扫描位置(last scan position)信息。例如,在相应子块(sub block)内参数(coefficients)扫描顺序上最后扫描位置(last scan position)并非为“0”的情况下(比0大的情况下),满足(a)条件(参照图12)。并且,按上述所言,本发明的MTS适用于卢马(luma)块。
为了确认所述(b)条件,运用包含一个以上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的子块(sub block)信息。在此,包含一个以上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的子块(sub block)信息能够通过相应子块(sub block)的sb_coded_flag值确认。对于相应标志值为“1”的情况(sb_coded_flag=1),是指在相应子块(sub block)内设置一个以上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s),并对于sb_coded_flag=0的情况,是指相应子块(subblock)内所有参数(coefficients)为全零(allzero)。即,在对象块内sb_coded_flag值全部为“1”的所有子块(sub block)的位置处于(0,0)至(3,3)以内的情况下,满足(b)条件。相反地,即使对象块内sb_coded_flag值为“1”即sub block中的一个,在脱离(0,0)至(3,3)以内的位置的情况下,也无法满足(b)条件。换言之,即使对象块内sb_coded_flag值为“1”即子块(sub block)中一个,在子块(subblock)的x坐标或y坐标中存在比3大的值的情况下,也无法满足(b)条件(参照图18)。另一例,对象块内子块(sub block)扫描顺序上,sb_coded_flag值为“1”,发现在sub block的x坐标或y坐标中具有比3大的值的第一子块(subblock)的情况下,将(b)条件设定为虚假(false),也能够省略扫描顺序上之后的sb_coded_flag值为“1”的子块(sub block)的确认过程(参照图13)。并且,按如上言及,本发明的MTS适用于卢马(luma)块。
图12显示判断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效(valid)MTS的方法。图12的实施例涉及确认用于确认如上说明的有效MTS区域的两个条件中(a)的条件的方法。图12的各个步骤能够在影像译码装置内执行。
参照图12,影像译码装置将MtsDcOnlyFlag设定为“1”(S1210)。所述MtsDcOnlyFlag指示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且该位置是否为DC。例如,对于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且该位置为DC的情况,所述MtsDcOnlyFlag具有“1”的值,除此之外的情况下,MtsDcOnlyFlag具有“0”的值。此时,影像译码装置在MtsDcOnlyFlag值具有“0”的情况下适用MTS。在步骤S1210中,将MtsDcOnlyFlag设定为“1”的理由,相应块对于下面的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的情况,在满足不处于DC位置的条件的情况下,将MtsDcOnlyFlag重新设定为“0”,否则不适用MTS。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判断对象块是否为卢马(luma)块(S1220)。判断对象块是否为卢马块的目的如上说明所示,因MTS仅在卢马块适用。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判断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是否比0大(S1230),对于最后子块比0大的情况,将MtsDcOnlyFlag设定为“0”(S1240),结束进程。
步骤S1230的判断结果,对于最后子块不大于0的情况,判断最后扫描位置(lastscan position)是否大于0(S1250)。
步骤S1250的判断结果,对于最后扫描位置大于0的情况,将MtsDcOnlyFlag设定为“0”(S1240),结束进程。
步骤S1250的判断结果,在最后扫描位置不大于0的情况下结束进程。
根据本实施例,在最后子块大于0或最后扫描位置大于0的情况下,将MtsDcOnlyFlag设定为“0”,否则将MtsDcOnlyFlag设定为“1”。
之后在确定是否适用MTS时,在确认MtsDcOnlyFlag而具有“1”的值的情况下,未适用MTS,能够适用默认转换即DCT-II。
图13显示判断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有效MTS区域的方法。图13的实施例具体显示用于确认如上说明的有效MTS区域的的两个条件中(b)的条件的方法。图13的各个步骤能够在影像译码装置内执行。
参照图13,影像译码装置将MtsZerooutFlag设定为“1”(S1305)。所述MtsZerooutFlag指示块内的非零参数是否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例如,对于块内的非零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的情况,MtsZerooutFlag具有“0”的值,对于块内的所有非零参数不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的情况,MtsZerooutFlag具有“1”的值。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假设块内的所有非零参数不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而将MtsZerooutFlag的初始值设定为“1”,同时满足归零区域的条件和非零参数的条件的情况,将MtsZerooutFlag设定为“0”。此时,在存在具有“0”的值的MtsZerooutFlag的情况下,未适用明示MTS。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将变数i的初始值设定为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的值,一次抵消所述变数i的值而变数i的值为0时为止,反复执行下面的步骤S1325至步骤S1350的进程(S1320)。反复执行步骤S1820的例程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从最后子块至第一个子块所有的子块的sb_coded_flag值。如上说明所示,对于相应标志值“1”的情况,在相应子块内存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对于相应标志值“0”的情况,在相应子块内不存在非零参数。因此,参照图11,对于对象块内sb_coded_flag值为“1”的所有子块的位置仅存在于(0,0)至(3,3)内的情况,即,基于变数i而仅在0至8引内存在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用于适用明示MTS的(b)条件。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判断变数i是否同时满足比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小(i<last sub block),变数i比0大的(i>0)条件(S1325)。例如,在初次执行步骤S1320的例程时,因变数i的初始值被设定为与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相同的值,未满足步骤S1325的条件。
步骤S1325的判断结果,对于变数i同时满足比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小(i<last sub block),变数i比0大的(i>0)条件的情况,发行sb_coded_flag(S1830).对于未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将sb_coded_flag设定为“1”(S1835)。
此时,发行的sb_coded_flag在相应子块内指示是否存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在相应子块内存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的情况,sb_coded_flag具有“1”的值,在相应子块内不存在非零参数的情况,sb_coded_flag具有“0”的值。
另外,在i仅指示最后子块和第一子块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835。即,在最后子块内包含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参数,sb_coded_flag值发行“1”的值,在第一子块内存在DC参数,sb_coded_flag值发行“1”的值。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判断相应块是否为卢马(luma)块(S1340)。判断对象块是否为卢马块的目的如上面说明所示,MTS仅在卢马块适用。
步骤S1340的判断结果,对于相应块为卢马块的情况,判断是否满足“sb_coded_flag&&(xSb>3||ySb>3)”的条件(S1845),对于满足步骤S1845的条件的情况,将MtsZerooutFlag设定为“0”(S1350)。
根据本实施例,对象块内子块(3,3)之外的子块,即,在归零区域中对于发现一个非零参数的情况,MtsZerooutFlag被设定为“0”而判断无法适用明示MTS。
图14显示判断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有效MTS的方法。图14的实施例具体显示确认用于确认如上说明的有效MTS区域的两个条件中的(b)的条件的方法。但在图13的实施例中,通过确认所有子块的sb_coded_flag而确认了有效MTS区域,但在图14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次发现无效(invalid)MTS的情况,在即使未确认之后的sb_coded_flag的方面存在差异。图14的各个步骤能够在影像译码装置内执行。
参照图14,影像译码装置将MtsZerooutFlag设定为“1”(S1405)。所述MtsZerooutFlag指示块内的非零参数是否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例如,对于块内的非零参数中至少一个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的情况,MtsZerooutFlag具有“0”的值,对于块内所有非零参数不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的情况,MtsZerooutFlag具有“1”的值。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块内所有的非零参数不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而将MtsZerooutFlag的初始值设定为“1”,对于同时满足归零区域的条件和非零参数的条件的情况,将MtsZerooutFlag设定为“0”。此时,在存在具有“0”的值的MtsZerooutFlag的情况下,不适用明示MTS。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将变数i的初始值设定为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的值,一次抵消所述变数i的值,至变数i的值为0时为止,反复执行以下步骤S1425至步骤S1450的进程(S1420)。反复执行步骤S1420的例程的目的用于确认从最后子块至第一子块的所有子块的sb_coded_flag值。如上说明所示,对于sb_coded_flag值为“1”的情况,在相应子块内存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对于sb_coded_flag值为“0”的情况,在相应子块内未存在非零参数。因此,参照图16,对于在对象块内sb_coded_flag值为“1”的所有子块的位置仅在(0,0)至(3,3)内存在的情况,即,基于变数i而仅在0至8以内存在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用于适用明示MTS的(b)条件。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判断变数i是否同时满足小于最后子块(lastsubblock)(i<last sub block),变数i大于0的(i>0)条件(S1425)。例如,在第一次执行步骤S1920的例程时,因变数i的初始值被设定为与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相同的值,而不满足步骤S1425的条件。
步骤S1425的判断结果,对于同时满足变数i小于最后子块(last sub block)(i<last sub block),变数i大于0的(i>0)条件的情况,发行sb_coded_flag(S1430)。对于未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将sb_coded_flag设定为“1”(S1435)。
此时,发行的sb_coded_flag指示在相应子块内是否存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对于在相应子块内存在一个以上非零参数的情况,sb_coded_flag具有“1”的值,对于在相应子块内不存在非零参数的情况,sb_coded_flag具有“0”的值。
另外,仅在i指示最后子块和第一子块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435。即,因在最后子块内包含最后位置(last position)参数,sb_coded_flag值被发行“1”的值,在第一子块内存在DC参数,sb_coded_flag值被发行“1”的值。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判断是否满足“MtsZerooutFlag&&luma block”的条件(S1440)。
步骤S1440的判断结果,对于满足“MtsZerooutFlag&&luma block”的条件的情况,另外判断是否满足“sb_coded_flag&&(xSb>3||ySb>3)”的条件(S1445),对于满足“sb_coded_flag&&(xSb>3||ySb>3)”的条件的情况,将MtsZerooutFlag设定为“0”(S1450)。
步骤S1440的判断结果,对于不满足“MtsZerooutFlag&&lumablock”的条件的情况,结束相应子块中的进程。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相应变数i,即,相应子块一次将MtsZerooutFlag值设定为“0”的情况下,在下面例程即变数i-1中,在步骤S1940中导出虚假(False)值而无需进一步确认sb_coded_flag值。
另外,对于译码对象块全部满足所述(a)及(b)的条件的情况,确定使用明示MTS,将实际使用于相应块的转换(transform)信息按索引形式(mts_idx)传送。而对于无法满足所有条件的情况,使用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即DCT-II(参照图15)。表5显示mts_idx值的横轴及纵轴的转换类型。
【表5】
mts_idx[x0][y0] 0 1 2 3 4
trTypeHor 0 1 2 1 2
trTypeVer 0 1 1 2 2
表5中trTypeHor是指横轴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trTypeVer是指纵轴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表5内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的值是指表2的trType值。例如,对于mts_idx值为“2”的情况,按横轴转换(transform)使用DCT-8(2),按纵轴转换(transform)使用DST-7(1)。
在使用/执行/适用本发明中如上言及的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form)(*)DCT-II的所有情况下,通过将“mts_idx值引导为“0””的表达代替。即,对于mts_idx值为“0”的情况,因按横轴及纵轴转换(transform)全部设定DCT-II(0)。
在本发明中,mts_idx的二进制方法使用TR(截断莱斯码,truncated rice)方式,用于TR的参数值即cMax值为“4”,cRiceParam值为“0”。表6显示MTS索引的码字。
【表6】
Figure BDA0003464116490000321
Figure BDA0003464116490000331
参照表6,确认如下,对于mts_idx值为“0”的情况,与此对应的码字为“0”,对于mts_idx值为“1”的情况,与此对应的码字“10”,对于mts_idx值为“2”的情况,与此对应的码字为“110”,对于mts_idx值为“3”的情况,与此对应的码字为“1110”,对于mts_idx值为“4”的情况,与此对应的码字为“1111”。
图15显示确定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明示MTS功能适用与否的确定方法。图15的各个步骤能够在影像译码装置内执行。
参照图15,影像译码装置判断是否满足“(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CuPredMode=MODE_INTRA)||(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CuPredMode=MODE_INTER)”的条件(S1510)。
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为显示画面内预测时的明示MTS使用与否的标志,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为显示画面间预测时的明示MTS使用与否的标志。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对于画面内预测时使用明示MTS的情况具有“1”值,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具有“0”的值。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对于画面间预测时使用明示MTS的情况具有“1”的值,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具有“0”的值。
CuPredMode指示译码对象块是否按任何预测方法编码。对于译码对象块通过画面内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CuPredMode具有MODE_INTRA值,对于译码对象块按画面间预测方法编码的情况,CuPredMode具有MODE_INTER值。
因此,对于译码对象块使用画面内预测及明示MTS的情况,“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CuPredMode=MODE_INTRA”具有“1”的值,对于译码对象块使用画面间预测及明示MTS的情况,“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CuPredMode=MODE_INTER”具有“1”的值。因此,步骤S2010通过确认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d_flag、CuPredMode的值,而判断译码对象块是否使用明示MTS。
对于满足步骤S1510的条件的情况,影像译码装置判断是否满足“lfnst_idx=0&&transform_skip_flag=0&&cbW<32&&cbH<32&&intra_subpart itions_mode_flag=0&&cu_sbt_flag=0”的条件(S1520)。
在此,lfnst_idx值显示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对于为lfnst_idx=0的情况,是指未使用二次转换(secondary transform)。
transform_skip_flag值指示在当前块是否适用转换跳跃(transform skip)。即,指示在当前块是否省略转换(transform)过程。对于为transform_skip_flag=0的情况,在当前块未适用转换跳跃(transform skip)。
cbW及cbH分别显示当前块的宽度及高度。如上说明所示,默认转换(defaulttransform)即DCT-II的最大尺寸支持达到64×64,额外转换(extra transforms)即DST-7及DCT-8的最大尺寸支持达到32×32。例如,对于译码对象块的尺寸为64×64的情况,将1个64×64DCT-II适用于转换(transform)过程。即,译码对象块的宽度及高度中的一个以上大于32的(超过32)情况,在不适用MTS适用的情况下,直接适用默认转换(defaulttransform)(*)。因此,为了适用MTS而cbW及cbH的值全部具有32以下的值。
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指示是否适用帧内子分区模式(intrasubpartition mode)与否。帧内子分区模式指示通过画面内预测方法中一个将对象块分为多个子-块(sub-block)而经过预测、转换、量化过程。即,对于相应标志值(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为“0”的情况,是指未将对象块分为子-块(sub-block),并执行了普通的画面内预测。
cu_sbt_flag指示仅对象块的一部分是否适用经过转换过程的子-块转换(sub-block transform,sbt)。即,对于cu_sbt_flag值为“0”的情况,是指仅对象块的一部分不适用经过转换过程的子-块转换(sub-block transform,sbt)。
因此,通过是否满足步骤S1520的条件,判断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明示MTS。
对于不满足步骤S1510的条件的情况,影像译码装置将mts_idx的值设定为“0”(S1530),结束进程。
对于满足步骤S1520的条件的情况,影像译码装置判断是否满足“MtsZeroOutFlag=1&&MtsDcOnlyFlag=0”的条件(S1540)。
所述MtsZerooutFlag指示块内的非零参数是否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对于块内的非零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的情况,MtsZerooutFlag具有“0”的值,对于块内所有非零参数不存在于归零(zero-out)区域的情况,MtsZerooutFlag具有“1”的值。此时,MtsZerooutFlag的值通过执行图13或图14的进程而确定。
MtsDcOnlyFlag指示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且该位置是否为DC。对于块内非零参数(non-zero coefficient)为一个,且其位置为DC的情况,所述MtsDcOnlyFlag具有“1”的值,除此之外的情况,MtsDcOnlyFlag具有“0”的值。此时,MtsDcOnlyFlag的值通过执行图17的进程而确定。
另外,对于不满足步骤S1520的条件的情况,影像译码装置将mts_idx的值设定为“0”(S1530),结束进程。
对于满足步骤S1540的条件的情况,影像译码装置发行mts_idx(S1550),结束进程。此时,mts_idx的值的横轴及纵轴的转换类型通过表5分配。此时,表5内转换类型(transform type)的值是指表2的trType值。例如,对于mts_idx值为“2”的情况,按横轴转换(transform)适用DCT-8,按纵轴转换(transform)适用DST-7。
并且,在不满足步骤S1540的条件的情况下,影像译码装置将mts_idx的值设定为“0”(S1530),结束进程。
图16显示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转换相关参数的逆转换执行方法。图16的各个步骤在影像译码装置中执行,例如在译码装置的逆转换部执行。
参照图16,影像译码装置获取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_flag、CuPredMode、lfnst_idx、transform_skip_flag、cbW、cbH、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cu_sbt_flag的值(S1610)。此时,关于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_flag、CuPredMode、lfnst_idx、transform_skip_flag、cbW、cbH、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cu_sbt_flag分别显示任何事,在图15的相关说明中进行具体说明,所述参数用于判断译码对象块适用明示MTS与否而使用。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获取MtsZeroOutFlag及MtsDcOnlyFlag值(S1620)。此时,所述MtsZeroOutFlag执行图13或图14的进程而获取,MtsDcOnlyFlag通过执行图12的进程而获取。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基于在步骤S1610及步骤S1620中获取的参数而获取mts_idx值(S1630)。即,影像译码装置基于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_flag、CuPredMode、lfnst_idx、transform_skip_flag、cbW、cbH、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cu_sbt_flag、MtsZeroOutFlag、MtsDcOnlyFlag而获取mts_idx值。此时,mts_idx通过执行图15的进程而获取。
下面,影像译码装置基于mts_idx而执行逆转换(S1640)。根据mts_idx值适用的逆转换根据表5及表2构成。例如,对于mts_idx值为“2”的情况,按横轴方向适用DCT-8,按纵轴方向适用DST-7。
另外,附图虽未显示,但在影像编码装置的观点中,为了设定使用明示MTS与否,设定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er_enable_flag、CuPredMode、lfnst_idx、transform_skip_flag、cbW、cbH、intra_subpartitions_mode_flag、cu_sbt_flag、MtsZeroOutFlag、MtsDcOnlyFlag。在上述实施例中,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或块而将顺序图为基础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通过步骤的顺序限定,任何步骤通过与上述不同的步骤和不同的顺序同时发生。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未排除顺序图显示的步骤,包含其它步骤或顺序图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步骤不对本发明的范围产生影响,且能够删除。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例在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芯片上实现而执行。例如,在各个附图中显示的功能单元在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芯片上实现而执行。用于实现该情况的信息(ex.information on instructions)或运算法则被存储于数字存储媒体。
并且,本发明适用的解码装置及编码装置包含在多媒体发送装置、移动通信终端、家庭影院视频装置、数字影院视频装置、监视用照相机、视频对话装置、视频通信的实时通信装置、移动流式装置、存储媒体、摄录像机、定制型视频(VoD)服务提供装置、OTT视频(Over the top video)装置、网络流媒体服务提供装置、三维(3D)视频装置、可视电话视频装置、运送装置终端(ex.车辆终端、飞机终端、船舶终端等)及医疗用视频装置等,用于处理视频信号或数据信号而使用。例如,包括游戏主机、蓝光播放机、网络连接电视、家庭影院系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DVR(数字模式监控器,Digital Video Recoder)等作为OTT视频(Over the top video)装置。
并且,本发明适用的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形式生产,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本发明的具有数据结构的多媒体数据也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包括存储通过计算机读取的数据的所有种类的存储装置及分散存储装置。所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包括诸如蓝光光盘(BD)、串行总线接口(USB)、ROM、PROM、EPROM、EEPROM、RAM、CD-ROM、磁带、软盘及光学数据存储装置。并且,所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包括通过载波(例如,通过网络的传送)的形式实现的媒体。并且,通过编码方法生成的位流存储于计算机可记录的记录媒体或通过有线/无线通信网络传送。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根据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所述程序代码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在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代码存储于通过计算机可读取的载体。

Claims (16)

1.一种影像译码方法,作为通过影像译码装置执行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指示对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可适用与否的参数、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
基于指示对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可适用与否的参数、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而判断所述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
基于指示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可适用与否的参数、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高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而设定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及
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及转换类型的判断结果而执行对所述译码对象块的逆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所述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的步骤中,
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比32大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通过使用默认转换进行转换而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归零区域的步骤中,
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中的一个具有比32大的值的情况,将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宽度或高度比32大的区域设定为归零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指示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可适用与否的参数为sps_mts_enabled_flag。
5.一种影像译码方法,作为通过影像译码装置执行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可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判断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默认适用多重转换集;
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信息及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的信息;及
基于所述转换类型的信息而执行逆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是否适用所述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步骤利用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而判断是否适用所述默认多重转换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默认的多重转换集包括一个默认转换及至少一个额外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的信息的步骤,
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横轴长度全部为4至16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对于所述横轴方向而适用额外转换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的信息的步骤,
对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纵轴长度全部为4至16的情况,所述译码对象块对于所述纵轴方向而适用额外转换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包括sps_mts_enabled_flag、sps_explicit_mts_intra_enabled_flag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式的信息包含CuPredMode。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包括lfnst_idx。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包含intra_mip_flag。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译码对象块的转换类型的信息包含各个横轴转换类型的信息及纵轴转换类型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断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步骤通过另外确认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为卢马块而获取。
16.一种影像译码装置,作为包含存储器及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影像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获取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多重转换集适用与否的信息、预测模式的信息、二次转换适用与否的信息、利用行列的预测适用与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而判断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
基于在所述译码对象块是否适用默认的多重转换集的信息及所述译码对象块的尺寸相关的信息而获取转换类型相关的信息,
基于所述转换类型相关的信息而执行逆转换。
CN202080050502.9A 2020-03-27 2020-12-16 影像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0972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037703 2020-03-27
KR10-2020-0037703 2020-03-27
KR10-2020-0160112 2020-11-25
KR1020200160114A KR102313732B1 (ko) 2020-03-27 2020-11-25 영상의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20-0160114 2020-11-25
KR1020200160112A KR102313731B1 (ko) 2020-03-27 2020-11-25 영상의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20/018466 WO2021194052A1 (ko) 2020-03-27 2020-12-16 영상의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7243A true CN114097243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7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0502.9A Pending CN114097243A (zh) 2020-03-27 2020-12-16 影像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1516471B2 (zh)
EP (1) EP4131962A4 (zh)
JP (2) JP7446046B2 (zh)
CN (1) CN114097243A (zh)
BR (1) BR11202201490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1962A4 (en) * 2020-03-27 2023-09-27 Atins Inc.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40838A (ko) * 2014-10-06 2016-04-15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영상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CN108632611A (zh) * 2012-06-29 2018-10-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视频解码方法、视频编码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65982A (zh) * 2019-07-31 2019-10-22 中南大学 一种多用途编码中帧内编码的多变换选择加速方法
US20190387241A1 (en) * 2018-06-03 2019-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video signals using reduced transform
WO2020060364A1 (ko) * 2018-09-23 2020-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73782A1 (en) 2015-06-18 2016-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 prediction and intra mode coding
US20180249156A1 (en) 2015-09-10 2018-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based on joint inter-intra prediction mod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2425167A (zh) 2018-07-13 2021-02-26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图像编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其上存储有比特流的记录介质
MX2021008449A (es) * 2019-01-15 2021-11-03 Rosedale Dynamics Llc Metodo y dispositivo de codificacion de imagen usando bandera de salto de transformacion.
WO2020162732A1 (ko) * 2019-02-09 2020-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131962A4 (en) * 2020-03-27 2023-09-27 Atins Inc.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611A (zh) * 2012-06-29 2018-10-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视频解码方法、视频编码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160040838A (ko) * 2014-10-06 2016-04-15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영상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US20190387241A1 (en) * 2018-06-03 2019-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video signals using reduced transform
WO2020060364A1 (ko) * 2018-09-23 2020-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디오 신호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365982A (zh) * 2019-07-31 2019-10-22 中南大学 一种多用途编码中帧内编码的多变换选择加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NJAMIN BROSS: "JVET-Q2001:Versatile Video Coding (Draft 8)", 《JOINT VIDEO EXPERTS TEAM (JVET)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17TH MEETING: BRUSSELS》, 17 January 2020 (2020-01-17) *
JIANLE CHEN: "JVET-N1002:Algorithm description for Versatile Video Coding and Test Model 5 (VTM 5)", 《JOINT VIDEO EXPERTS TEAM (JVET)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14TH MEETING: GENEVA》, 27 March 2019 (2019-03-27), pages 3 *
JIANLE CHEN: "JVET-Q2002:Algorithm description for Versatile Video Coding and Test Model 8 (VTM 8)", 《JOINT VIDEO EXPERTS TEAM (JVET)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17TH MEETING: BRUSSELS》, 17 January 2020 (2020-01-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31962A4 (en) 2023-09-27
US20230065971A1 (en) 2023-03-02
JP7446046B2 (ja) 2024-03-08
JP2024057012A (ja) 2024-04-23
US11516471B2 (en) 2022-11-29
US20240155127A1 (en) 2024-05-09
US11909973B2 (en) 2024-02-20
EP4131962A1 (en) 2023-02-08
US20220166979A1 (en) 2022-05-26
JP2022544021A (ja) 2022-10-17
BR112022014908A2 (pt)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02614B1 (ko) 변환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23065606A (ja) 変換に基づく映像コーディ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2313731B1 (ko) 영상의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US11483587B2 (en) Video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BDPC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itstream
KR20210034536A (ko)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저장한 기록 매체
CN113994674A (zh) 增加经帧内译码的块的解码吞吐
KR20220137935A (ko) 레지듀얼 코딩에 대한 영상 디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24057012A (ja) 映像の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KR20220038121A (ko) 비디오/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라이스 파라미터 도출 방법 및 장치
JP7529873B2 (ja) ルマサンプルのマッピング及びクロマサンプルのスケーリングに基づくビデオまたは画像コーディング
CN115552896A (zh) 对矩形切片的大小信息选择性编码的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和设备及发送比特流的方法
CN115088256A (zh) 选择性地用信号通知滤波可用信息的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以及发送比特流的方法
KR20220019256A (ko) 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레지듀얼 코딩 방법에 대한 플래그를 사용하는 영상 디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10098967A (ko) 이차 변환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7453347B2 (ja) 画像コーディングシステムで単純化されたレジデュアルデータコーディングを用いる画像デコード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20220161382A (ko) 변환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20163419A (ko) 레지듀얼 코딩에 대한 영상 디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20162746A (ko) 출력 레이어 셋에 기반하여 파라미터 셋의 참조 여부를 결정하는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전송하는 방법
KR20210158396A (ko) 비디오 또는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20019257A (ko) 레지듀얼 코딩에 대한 영상 디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10093891A (ko) 이차 변환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7358502B2 (ja) 映像の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US112405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tering image in image coding system
US20240298012A1 (en) Image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palette mod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itstream
KR20230012526A (ko)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4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Republic of Korea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city of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Tosh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Republic of Kore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