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5476A -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5476A
CN113985476A CN202010731336.0A CN202010731336A CN113985476A CN 113985476 A CN113985476 A CN 113985476A CN 202010731336 A CN202010731336 A CN 202010731336A CN 113985476 A CN113985476 A CN 113985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tum
stratigraphic
ancient
thicknes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13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5476B (zh
Inventor
雷明
李碧宁
马凤良
张斌
郭维华
曾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13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5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5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5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5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5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1Seismic or acoustic, e.g. land or sea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4Geostructures, e.g. in 3D data c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包括: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根据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根据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本发明解决了对地层古构造恢复局限性大、真实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层演化分析技术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气盆地内每一套地层的古构造形态恢复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阶段,“古构造”可解释为:在地质历史中,一个地区从前的地质构造或岩石序列。也可理解为“既成的现今构造形成之前,某一或某些发展阶段(同沉积期、造山期)的构造状况”,从而可认为古构造是相对于现今构造而言的。
含油气盆地的古构造形态控制了当时地质历史时期盆地内沉积物源方向、沉积地层岩性及厚度,对油气成烃、油气运移成藏的各种要素起到先决控制作用。对盆地的古构造进行恢复,可以为含油气盆地的生烃、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综合地质研究、圈闭有效性分析、盆地模拟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
古构造恢复制作的理论基础是沉积补偿原理,该方法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现今构造图为基础变换得到的“宝塔图”法和以获取层厚度为基础的厚度图法等。“宝塔图”法的基础资料为地层界面的构造图,通过逐层回剥,获取目的层界面的古深度,该方法缺点是控制点上、下深度的差值为视厚度,该数值受地层倾角的影响,倾角越大,所恢复的深度偏差越大;不考虑断层的水平位移,构造恢复前后的盆地面积相差不多,该方法所得到的图形与盆地构造实际变形过程不符。厚度图法对古构造恢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该方法无法实现去断层恢复以及去压实,因此其往往只适用于构造起伏平缓,褶皱、断裂不发育的部分地区,而对于以断控圈闭为主的地区,用厚度图法计算出的古构造图在靠近断层处存在一个盲区即厚度异常现象,不能真实的反应古构造形态。
然而,中国的含油气盆地多数属于叠合盆地,经历过复杂的多期旋回演化以及多期次、多类型盆地的垂向叠置,因此盆地古构造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已有的单一技术内涵古构造恢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特别是构造运动频繁的断陷盆地和叠合盆地,在地层遭受抬升剥蚀、构造反转或者剧烈断陷情况下,古构造恢复难度大,制约了盆地内油气的勘探开发。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地层古构造恢复局限性大、真实性低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恢复每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形态,合理的建立起地层的古构造模型,大大提高对地层古构造形态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包括:
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
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
根据所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所述真实展布特征获取多个地层界面,采用其中任意第一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与其中任意第二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做差,以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之后,还包括:
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中选出蕴藏油气的目标层;
分析所述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包括:
在纵向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对各沉积层从最早的古构造图到最新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在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对同一沉积层从最新沉积的古构造图到最早沉积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层界面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地层界面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包括获取含油气盆地或者凹陷地域中从底层至顶层各沉积地层的数据,其中:
所述各沉积地层的数据包括各沉积地层的深度数据和基础数据,所述深度数据包括露头数据、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顶界面厚度数据和底界面厚度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包括:
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所述现地层是否遭受剥蚀进行判断;
若所述现地层为遭受剥蚀后的地层,则采用声波时差法对所述现地层进行地层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反演恢复。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包括:
选择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
将所述地质剖面或者地震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在各所述沉积层中选择基准层;
根据所述深度剖面对各所述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得到各所述沉积层的剖面恢复系列图;
根据所述剖面恢复系列图,在平面上恢复各沉积层在各地质时期的真实位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包括:
地层数据确认单元,用于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
地层厚度恢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
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古构造图恢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获取多个地层界面,采用其中任意第一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与其中任意第二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做差,以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用于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目标层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中选出蕴藏油气的目标层;
目标层处理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包括:
纵向排列模块,用于在纵向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对各沉积层从最早的古构造图到最新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横向排列模块,用于在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对同一沉积层从最新沉积的古构造图到最早沉积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层厚度恢复单元包括:
地层剥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是否遭受剥蚀进行判断;
地层厚度恢复模块,用于若所述现地层为遭受剥蚀后的地层,则采用声波时差法对所述现地层进行地层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反演恢复。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包括:
剖面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
剖面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基准层选择模块,用于在各所述沉积层中选择基准层;
剖面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深度剖面对各所述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得到各所述沉积层的剖面恢复系列图;
真实位置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剖面恢复系列图,在平面上恢复各沉积层在各地质时期的真实位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的特点及优点是:通过钻井的深度数据和声波时差数据等勘探数据对地层的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进而消除断层平移对地层恢复的影响,再根据得到的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对遭受剥蚀后的各个沉积层的分布和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从而确定各个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并编制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通过古构造等高线准确恢复每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厚度,进而确定每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形态,建立一个能够真实、准确反映含油气盆地三维构造合理的古构造模型,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建造、油气运移和圈闭有效性等进行研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12: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13: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图14:为本发明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之七。
图15:为同一时段内一区域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同一时段内一区域地层中地震解释剖面图。
图17-1:为底界面的构造图。
图17-2:为顶界面的构造图。
图18:为采用声波时差法对各沉积层的剥蚀厚度恢复图。
图19-1:为被剥蚀地层的剥蚀厚度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2:为被剥蚀地层的剥蚀厚度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为把剥蚀的厚度补充到对应的地层中的示意图。
图21:为图15、图16中地层的构造演化图。
图22:为图15、图16中地层在一时期的古构造图。
图23:为图15、图16中排列各地层每一时期的古构造图。
本发明中的附图标号为:
10、地层数据确认单元; 20、地层厚度恢复单元;
21、地层剥蚀判断模块; 22、地层厚度恢复模块;
30、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 31、剖面选择模块;
32、剖面转换模块; 33、基准层选择模块;
34、剖面恢复模块; 35、真实位置恢复模块;
40、古构造图恢复单元; 50、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
51、纵向排列模块; 52、横向排列模块;
60、目标层确定单元; 70、目标层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本申请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或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或模块单元。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或结构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装置的模块结构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执行顺序或模块结构。所述的方法或模块结构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应用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或模块结构进行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
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该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其中,原地层为遭受剥蚀之前的地层(即:未遭受剥蚀的地层)。
可选的,地层的勘探数据可为含油气盆地或者凹陷地域中从底层至顶层各沉积地层的数据,各沉积地层的数据中包括每套地层的顶界面信息、底界面信息、地震信息和地质信息。
进一步的,各沉积地层的数据包括各沉积地层的深度数据和基础数据,深度数据包括露头数据、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基础数据包括顶界面厚度数据和底界面厚度数据。上述数据可通过钻井记录和资料以及地震记录和资料中获得。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5至图17-2所示,通过获取一时间段内每一区域地层中的红3井、红5井、海参6井、红2井、红1井和红7井的钻井记录和资料,以及该区域地层各沉积层的顶界面构造图和底界面构造图,可形成该区域地层内各沉积层的结构图和追踪图,从而可获知各沉积层的结构和分布,本实施例中由底层至顶层依次为塔木兰沟组、铜钵庙组、南二段、南一段、大一段、大二段、伊一段、伊二三段和青元岗群。
其中,通过获取钻井资料可以得到图15中各沉积层的结构示意图,得到每口井的地质分层,进而可查看地层是否有缺失和每一层的地层厚度,同时检查多井之间的地层关系(是否缺失或者厚度变化)。图16中将图15中的分层深度数据通过井震标定方法确定每口井中每个地质分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把钻井和地震进行关联,把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界面相关联,然后应用地震构造解释技术,通过断层解释和层位追踪完成每一个地质界面顶界面和底界面的追踪以及断层的刻画,将各个地层厚度关系描述出来。图17-1和图17-2是将地震数据上得到层位数据经过时深转换,把时间域数据转变为深度域数据,进而可以得到各沉积层的地层厚度和构造形态。
步骤S102:根据地层的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其中,现地层为原地层遭受剥蚀之后的地层。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步骤S102包括:
步骤S301:根据地层的勘探数据对现地层是否遭受剥蚀进行判断。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调研含油气盆地或凹陷地域的构造填充历史演化过程,进而了解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含油气盆地或凹陷地域的构造发育特征和沉积演化规律,识别地质上的不整合面,从而可识别出该区域地层是否被剥蚀。另外,还可从已钻井资料进行分析,例如,单井上的岩性资料和岩心资料的颜色、含有物是否有颜色突变、岩性突变以及岩石中含有的古生物化石的突变等,同时分析测井曲线系列是否有突变,如果有突变情况的发生,则说明该区域地层遭受剥蚀,将该方法与前述的该区域地层的历史演化过程相结合,可进行相互印证,提高准确度。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可同时依据井震标定结果对地层是否被剥蚀进行判断,利用地震横向分布广泛的特征,根据同相轴的连续性,在无井区域,地震同相轴连续性终止于上覆地层的底或者下覆地层的顶,导致地层厚度为零,从而可分析该区域地层是否遭受剥蚀。
其中,在无井区域,代表地层连续性的地震反射连续的同相轴终止于代表上覆地层的底的反射同相轴,此时上覆地层的底与下覆地层的顶的两个同相轴合并重合,表示该地层的顶界面和底界面相重合,所以该处地层的厚度为零,即为所谓的地层剥蚀或者地层削蚀。
步骤S302:如果现地层为遭受剥蚀后的地层,则采用声波时差法对现地层的地层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反演恢复,以得到该地层在剥蚀前的地层真实厚度。
其中:声波时差法是基于沉积压实原理,利用岩石的声波时差随埋深而变化的规律,恢复地层最大古埋深及原始沉积厚度的一种方法。本发明可采用Magara等人在1976年提出的泥岩压实外推法,在该方法中泥岩的声波时差△t与埋深H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t=△t0e-CH
公式中:△t为任一埋深泥岩的声波时差值,单位为μs·m-1,△t0为地表未固结泥岩声波时差值,单位为μs·m-1;C为正常压实的曲线斜率,H为泥岩的埋藏深度,单位为m,△t0的理论值为620~650μs·m-1,某一地区的声波时差值△t0可根据该地区多口井正常压实曲线外推至地表求得。
当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压实规律没被改变时,岩石声波时差随深度变化存在的标准指数关系并不因为遭受过剥蚀而发生改变,通过对现有不整合面(即图18中b位置以下深度)下未遭受剥蚀的地层的声波时差数据与深度数据的统计拟合,可以建立一条标准指数压实趋势曲线,将其外延至Δt=Δt0处即为古地表(即18中a位置深度),古地表与不整合面之间的距离(即:a位置深度减去b位置深度)即为剥蚀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声波时差法对各沉积层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如图18所示,a中为对D4井(未示出)位置大一段和南二段的剥蚀厚度恢复图,b中为对红7井位置南二段和大一段的剥蚀厚度恢复图,c中为对红5井位置大一段和南二段的剥蚀厚度恢复图,从而可获得各沉积层的剥蚀厚度图,如图19-1所示,显示了南一段的剥蚀厚度,如图19-2所示,显示了南二段地层的剥蚀厚度。
步骤S103:根据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
可选的,可根据“地质平衡”的概念和原理,对每套地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从而消除断层的影响,确定每套地层沉积期的地层真实展布特征。
进一步的,“地质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几何上的平衡,即剖面上各种构造要素可以通过几何操作复原到未变形的状态,其二是地质概念上的平衡,即在几何操作中所用的规则和复原过程中中间的、最终的复原剖面上的各种构造要素的关系应该符合现代地质学的原理和逻辑。可采用平衡剖面中“面积守恒、层长一致、位移一致、缩短量一致”的几何学法则,按照Dahlstrom(1969)定义的“平衡的剖面首先是几何学上合理,即岩层长度或剖面面积在变形与未变形两种状态下相等;其次是在一个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只可能存在一套特定的构造。即一条平衡的剖面应当既是合理的又是可接受的。”
其中,平衡剖面技术分非运动学方法和运动学方法两类,非运动学方法忽略断层几何形态,包括扩张构造背景下剪切去褶皱方法和挤压构造背景下弯曲滑动去褶皱方法;运动学方法考虑了断层几何形状对上盘变形的影响,包括斜剪切方法,适用于扩张构造背景,弯曲滑动方法,适用于挤压构造背景以及断层平行流方法,适用于挤压和扩张构造背景。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步骤S103包括:
步骤S401:选择地质剖面,也可用地震剖面代替地质剖面;
步骤S402:将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可采用时深关系曲线将地质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步骤S403:在各沉积层中选择基准层,在实际选择中均以盖层作为基准层;
步骤S404:根据深度剖面对各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可采用断层滑动、垂向滑动以及斜向滑动的机制对各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直至各沉积层均得到恢复,最后得到剖面恢复系列图;
步骤S405:根据剖面恢复系列图,在平面上恢复各沉积层在各地质时期的真实位置,从而完成对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的空间归位,确定各沉积层在沉积期的地层真实展布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显示了对南一段各地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后的原地层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步骤S103之后,也即确定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4:根据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获取多个地层界面,采用其中任意第一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与其中任意第二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做差,以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其中,地层界面为一个沉积层的界面;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为层界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接形成的曲线。
进一步的,对含油气盆地或者凹陷地域内的多个地层界面,用不同构造历史时期时对应相应的较深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依次减去相应较浅界面的构造等高线,根据结果编制出不同时期的古构造图,因此,需要选择第一地层界面的深度大于第二地层界面的深度。
进一步的,对含油气盆地或者凹陷地域内的多个地层界面,用相应较深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依次减去相应较浅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即:同一沉积层的顶界面和底界面做差),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N=n(n+1)/2,
其中,N代表古构造图图幅总数,n代表地层界面的数量;例如,若有9个分层,需编制45幅厚度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为图15、图16区域位置地层的构造演化图,如图22所示,为根据地层的构造演化图获得的地层古构造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4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5: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
可选的,如图5所示,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排列:
步骤S201:在纵向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对各沉积层从最早的古构造图到最新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即:按沉积层从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每一列为每一套地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图;
步骤S202:在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对同一沉积层从最新沉积的古构造图到最早沉积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该排列方式能够展示出每一套地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平面显示特征以及新、老不同沉积层在同一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将编制的图15、图16区域位置中各地层在不同时期的古构造图按照步骤S105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直观显示出各地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演化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5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6:在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中选出蕴藏油气的目标层;
步骤S107:分析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
进一步的,根据每一套地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平面显示特征,确定每一套地层在每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形态,从而恢复每套地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始古构造状态,组合确定出整个含油气盆地或凹陷地域的地层构造演化,以指导沉积分析和构造圈闭分析,从而可对蕴藏有油气的目标层进行筛选,根据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对油气的运移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本申请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特点和优点是:
该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通过钻井的深度数据和声波时差数据等勘探数据对地层的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进而消除断层平移对地层恢复的影响,再根据恢复的地层的厚度和缺失数据量对各个沉积层的分布和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从而确定各个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并编制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通过古构造等高线准确恢复每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厚度,进而确定每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形态,建立一个能够真实、准确反映含油气盆地三维构造合理的古构造模型,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建造、油气运移和圈闭有效性等进行研究。
实施方式二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该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包括:
地层数据确认单元10,用于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包括各沉积地层的深度数据和基础数据,其中,深度数据至少包括露头数据、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基础数据至少包括顶界面厚度数据和底界面厚度数据。
地层厚度恢复单元20,用于根据地层的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可通过声波时差法计算剥蚀厚度,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
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30,用于根据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可通过地质平衡原理对各沉积层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古构造图恢复单元40,用于根据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获取多个地层界面,采用其中任意第一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与其中任意第二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做差,以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需要选择第一地层界面的深度大于第二地层界面的深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50,用于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目标层确定单元60,用于在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中选出蕴藏油气的目标层;
目标层处理单元70,用于分析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50包括:
纵向排列模块51,用于在纵向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对各沉积层从最早的古构造图到最新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横向排列模块52,用于在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对同一沉积层从最新沉积的古构造图到最早沉积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通过纵向排列模块51和横向排列模块52的配合,能够展示出每一套地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平面显示特征以及新、老不同沉积地层在同一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图。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地层厚度恢复单元20包括:
地层剥蚀判断模块21,用于根据地层的勘探数据对现地层是否遭受剥蚀进行判断;
地层厚度恢复模块22,用于若现地层为遭受剥蚀后的地层,则采用声波时差法对现地层的地层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反演恢复。
通过地层剥蚀判断模块21与地层厚度恢复模块22相配合,可准确判断地层是否遭受到剥蚀,并对遭受剥蚀的地层厚度进行恢复。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30包括:
剖面选择模块31,用于选择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
剖面转换模块32,用于将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基准层选择模块33,用于在各沉积层中选择基准层;
剖面恢复模块34,用于根据深度剖面对各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得到各沉积层的剖面恢复系列图;
真实位置恢复模块35,用于根据剖面恢复系列图,在平面上恢复各沉积层在各地质时期的真实位置。
本申请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该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可用于恢复每一个地质界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形态,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地质时期的盆地古构造以及下部地层的三维几何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
具体的,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包括:
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
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
根据所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所述真实展布特征获取多个地层界面,采用其中任意第一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与其中任意第二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做差,以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之后,还包括:
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中选出蕴藏油气的目标层;
分析所述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包括:
在纵向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对各沉积层从最早的古构造图到最新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在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对同一沉积层从最新沉积的古构造图到最早沉积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层界面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地层界面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包括获取含油气盆地或者凹陷地域中从底层至顶层各沉积地层的数据,其中:
所述各沉积地层的数据包括各沉积地层的深度数据和基础数据,所述深度数据包括露头数据、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顶界面厚度数据和底界面厚度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包括:
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所述现地层是否遭受剥蚀进行判断;
若所述现地层为遭受剥蚀后的地层,则采用声波时差法对所述现地层进行地层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反演恢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包括:
选择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
将所述地质剖面或者地震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在各所述沉积层中选择基准层;
根据所述深度剖面对各所述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得到各所述沉积层的剖面恢复系列图;
根据所述剖面恢复系列图,在平面上恢复各沉积层在各地质时期的真实位置。
10.一种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包括:
地层数据确认单元,用于获取地层的勘探数据;
地层厚度恢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的剥蚀厚度及缺失数据量进行恢复,以得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
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地层的地层厚度对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分布及厚度进行空间归位,以确定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古构造图恢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现地层中各沉积层的真实展布特征获取多个地层界面,采用其中任意第一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与其中任意第二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做差,以编制出对应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用于对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按照地质历史时期进行排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还包括:
目标层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各时期的地层古构造图中选出蕴藏油气的目标层;
目标层处理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目标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展布特征生产单元包括:
纵向排列模块,用于在纵向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对各沉积层从最早的古构造图到最新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横向排列模块,用于在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对同一沉积层从最新沉积的古构造图到最早沉积的古构造图进行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厚度恢复单元包括:
地层剥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勘探数据对现地层是否遭受剥蚀进行判断;
地层厚度恢复模块,用于若所述现地层为遭受剥蚀后的地层,则采用声波时差法对所述现地层进行地层剥蚀厚度和缺失数据量进行反演恢复。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空间展布确定单元包括:
剖面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
剖面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地质剖面或地震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基准层选择模块,用于在各所述沉积层中选择基准层;
剖面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深度剖面对各所述沉积层的张性构造进行恢复,得到各所述沉积层的剖面恢复系列图;
真实位置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剖面恢复系列图,在平面上恢复各沉积层在各地质时期的真实位置。
1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0731336.0A 2020-07-27 2020-07-27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85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1336.0A CN113985476B (zh) 2020-07-27 2020-07-27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1336.0A CN113985476B (zh) 2020-07-27 2020-07-27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5476A true CN113985476A (zh) 2022-01-28
CN113985476B CN113985476B (zh) 2024-04-30

Family

ID=79731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1336.0A Active CN113985476B (zh) 2020-07-27 2020-07-27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54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179A (zh) * 2014-05-26 2014-08-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油藏储层的古压力定量反演探测方法
CN105093311A (zh) * 2015-06-29 2015-11-25 成都理工大学 叠合盆地多期差异隆升区地层剥蚀厚度测量方法
CN105549116A (zh) * 2015-12-10 2016-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建岩相古地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05653A (zh) * 2016-10-13 2017-0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整合面地层剥蚀量恢复的方法
CN106526679A (zh) * 2017-01-10 2017-03-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旋回分析法恢复不整合剥蚀厚度的方法
CN107015290A (zh) * 2017-03-13 2017-08-04 西北大学 一种改造型断陷盆地原始沉积面貌恢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179A (zh) * 2014-05-26 2014-08-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油藏储层的古压力定量反演探测方法
CN105093311A (zh) * 2015-06-29 2015-11-25 成都理工大学 叠合盆地多期差异隆升区地层剥蚀厚度测量方法
CN105549116A (zh) * 2015-12-10 2016-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建岩相古地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05653A (zh) * 2016-10-13 2017-0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整合面地层剥蚀量恢复的方法
CN106526679A (zh) * 2017-01-10 2017-03-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旋回分析法恢复不整合剥蚀厚度的方法
CN107015290A (zh) * 2017-03-13 2017-08-04 西北大学 一种改造型断陷盆地原始沉积面貌恢复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5476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7525B2 (en) Interactive structural restoration while interpreting seismic volumes for 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y
US8639444B2 (en) Chrono-stratigraphic and tectono-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 on seismic volumes
CN105388526B (zh) 一种陆相湖盆的古地质结构恢复方法
US8457940B2 (en) Model-consistent structural restoration for geomechanical and petroleum systems modeling
CN109870719B (zh) 一种碳酸盐岩致密薄储层的井位布设方法、装置及系统
Radwan Three-dimensional gas property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Groshong Jr Area balance, depth to detachment, and strain in extension
Gartrell et al. A new model for assessing trap integrity and oil preservation risks associated with postrift fault reactivation in the Timor Sea
NO335854B1 (no) Automatisert system for modellering av flerverdihorisonter med forkastninger
CN113552621B (zh) 页岩气地应力确定方法和装置
Bubeck et al. Extension parallel to the rift zone during segmented fault growth: applica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NE Atlantic
US117677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CN112130210B (zh)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CN113985476B (zh) 地层古构造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aein Tectonic and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Salati et al. Conceptual modeling of onshore hydrocarbon seep occurrence in the Dezful Embayment, SW Iran
CN103217718B (zh) 一种补充井下缺失地层的方法
CN112649893B (zh) 一种面向薄储层的多资料多参数融合建模方法及系统
Roberts-Ashby et al. Potential for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Sunniland Formation within the Sunniland Trend of the South Florida Basin, US
CN115508884B (zh) 一种叠合盆地区域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应用
CN113267827B (zh) 一种利用石油地震及钻孔资料的地震预测方法与装置
CN113031056B (zh) 构造约束下断层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Kulikowski et al. Exploring for unswept gas: Integrating reservoir models, production data, and fault seal analysis in the Northern Carnarvon Basin, Australia
Li Descri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Fault Block Reservoir Geology
CN117741751A (zh) 一种年代地层域非线性地震属性分析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