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8616A -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68616A CN113968616A CN202110711339.2A CN202110711339A CN113968616A CN 113968616 A CN113968616 A CN 113968616A CN 202110711339 A CN202110711339 A CN 202110711339A CN 113968616 A CN113968616 A CN 1139686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zone
- water
- main body
- aerob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191 phase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1246 composit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76 aerato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69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79 gran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08664 Nitro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07 mechanical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96 nit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46 nitrify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547 stew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设有入水部和出水部;好氧区,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入水部连通;过滤沉降区,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好氧区连通并位于好氧区的下游位置;污泥斗,设置在过滤沉降区内,并设有延伸至主体外的排泥管路。本发明在主体内设置好氧区对由入水部通入的包含污水的水体进行好氧反应,好氧反应后的水体进入过滤沉降区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并在过滤沉降区内设置污泥斗对水体中的剩余污泥进行收集,并由排泥管路排出,从而降低过滤沉降区内剩余污泥的含量,避免过滤沉降区内的水体越来越浑浊,导致剩余污泥随设备的出水流出,无法达到水处理标准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生化水处理设备的内部工艺为A2/O工艺(也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或A/O工艺(也称厌氧好氧工艺),这两种工艺中,污水均需要先在缺氧段进行反硝化反应,然后进入好氧段进行硝化反应,最后在沉淀区进行沉淀后排出。
现有技术为了将设备中产生的污泥排出,避免其占用设备空间,导致设备水处理量下降,均是通过在好氧段设置排泥管路进行排泥,对于沉淀区由于沉淀分离产生的污泥,是采用在沉淀区与好氧区的隔板上设置开口的方式,使沉淀区产生的污泥落回至好氧区内,并通过上述排泥管路排出,但是这种方式仅能够将自身重力克服水体浮力而下落至好氧段底部的较大污泥进行排出,而对于包含有自身重力无法克服水体浮力的较小污泥及悬浮物的剩余污泥,现有技术并不能有效的排出,这会导致随着设备的使用,剩余污泥在水体内的含量越来越多,使得沉淀区内的水体越来越浑浊,进而导致剩余污泥随设备的出水流出,无法达到水处理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生化水处理设备采用在好氧段设置排泥管路进行排泥的方式,无法有效将剩余污泥排出,导致剩余污泥随设备的出水流出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包括:
主体,设有入水部和出水部;
好氧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连通;
过滤沉降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好氧区连通并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下游位置;
污泥斗,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内,并设有排泥管路。
可选地,所述污泥斗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连通所述好氧区的入口处。
可选地,所述污泥斗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污泥斗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水体由水流通道进入所述过滤沉降区。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隔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所述第一隔筒的下端部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所述污泥斗与所述第一隔筒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
污泥回流控制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污泥回流通道,且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延伸至所述过滤沉降区内,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与所述第一隔筒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所述污泥斗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筒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污泥斗弯折设置。
可选地,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处设有三相分离板,所述三相分离板设有延伸出所述过滤沉降区的第一排气管,所述污泥斗设置在所述三相分离板上。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隔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
所述三相分离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朝向所述第一隔筒延伸。
可选地,所述过滤沉淀区包括:
第一沉降区,与所述好氧区连通,设置所述污泥斗;
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沉降区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沉降区上方。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隔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隔筒与所述第一隔筒之间形成过渡区,所述第二隔筒异于过渡区的一侧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好氧区上升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二隔筒的顶部进入所述过渡区并从所述过渡区的底部流出至所述过滤沉淀区。
可选地,所述过渡区的底部设有适于污泥回流至所述好氧区的开口。
可选地,还包括:
缺氧区罐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缺氧区罐体的内部形成缺氧区,所述缺氧区罐体与所述第二隔筒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
所述入水部连通所述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游。
可选地,所述缺氧区罐体设有连通所述好氧区的好氧区进水管,所述好氧区进水管的出口处设有布水件。
可选地,所述布水件为弯折件,所述布水件与所述主体相连的一端设有所述好氧区进水管的出口,所述布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布水口。
可选地,还包括:
水体加速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内,并与所述入水部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管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主体,设有入水部和出水部;好氧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连通;过滤沉降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好氧区连通并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下游位置;污泥斗,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内,并设有排泥管路。
本发明在主体内设置好氧区对由入水部通入的包含污水的水体进行好氧反应,好氧反应后的水体进入过滤沉降区进行沉淀分离处理,并在过滤沉降区内设置污泥斗对过滤沉降区内水体中的剩余污泥进行收集,并由排泥管路排出,从而降低过滤沉降区内剩余污泥的含量,避免过滤沉降区内的水体越来越浑浊,导致剩余污泥随设备的出水流出,无法达到水处理标准的要求。
2.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污泥斗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连通所述好氧区的入口处。
本发明将污泥斗设置在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处,由于水体从入口进入过滤沉降区之后,过滤沉降区的流动面积相较于入口骤然变大,因此水体的流速会瞬间放缓,水中部分剩余污泥会堆积在入口处,因此将污泥斗设置在入口处能够对剩余污泥进行最大化的收集,同时,由于污泥斗内的水体相对于附近流动的水体,其接近于静止状态,因此水中的剩余污泥也会向污泥斗内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污泥斗实现收集作用,此外堆积在入口处的剩余污泥也起到拦截作用,使剩余污泥进一步在入口处聚集,生成较大的污泥,将污泥斗设置在入口处,也便于较大的污泥下落时落入污泥斗中,从而排出。
3.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污泥斗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污泥斗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水体由水流通道进入所述过滤沉降区。
本发明将污泥斗设置若干个,相邻污泥斗之间形成水流通道,一方面,若干个污泥斗便于对过滤沉降区进行多位置的收集,增强收集速度与收集效果,也可以避免过滤沉降区内的水体存在部分位置剩余污泥浓度较高,进而影响出水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水体由污泥斗间的水流通道进入过滤沉降区,也便于水体中的剩余污泥向污泥斗内进行移动,缩短其移动路径。
4.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隔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所述第一隔筒的下端部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所述污泥斗与所述第一隔筒相连。
本发明设置第一隔筒与主体之间形成过滤沉降区,第一隔筒的下端部与主体之间形成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水体由入口从下至上的进入过滤沉降区内,便于水体中的剩余污泥堆积在入口处,并便于形成的较大污泥掉落至污泥斗内。
5.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控制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污泥回流通道,且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延伸至所述过滤沉降区内,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与所述第一隔筒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所述污泥斗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相连。
本发明设置污泥回流控制筒,其与第一隔筒的下端部之间形成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其与主体之间形成污泥回流通道,当水体由入口进入过滤沉降区内并上升至污泥回流控制筒上方时,由于水流面积再次骤然变大,导致水体流速再次变缓,使得随水体上升至此处的部分剩余污泥越过污泥回流控制筒,进入污泥回流通道内进而回流,从而进一步降低过滤沉降区内剩余污泥的含量,提升出水的净化效果。
6.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第一隔筒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污泥斗弯折设置。
本发明的第一隔筒至少部分朝向污泥斗弯折设置,便于水体中的剩余污泥受导向的向污泥斗移动,同时也便于生成的较大污泥落入污泥斗内。
7.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处设有三相分离板,所述三相分离板设有延伸出所述过滤沉降区的第一排气管,所述污泥斗设置在所述三相分离板上。
本发明在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处设置三相分离板,水体撞击三相分离板后进入过滤沉降区,在撞击过程中,水体中的气体脱离出来并由第一排气管排出,避免其进入过滤沉降区内影响剩余污泥向污泥斗移动聚集,同时,部分剩余污泥以及较大污泥受三相分离板的阻挡而无法进入过滤沉降区内,从而起到降低过滤沉降区内剩余污泥的含量的作用。
8.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隔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所述三相分离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朝向所述第一隔筒延伸。
本发明设置第一隔筒与主体之间形成过滤沉降区,三相分离板设置在主体上,并朝向第一隔筒延伸,从而使水体撞击三相分离板后进入过滤沉降区。
9.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过滤沉淀区包括第一沉降区,与所述好氧区连通,设置所述污泥斗;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沉降区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沉降区上方。
本发明在第一沉降区上方设置分离装置,水体经过分离装置时,其携带的剩余污泥进一步分离出来并聚集下落,从而落入污泥斗内排出,进一步的增强出水的净化效果。
10.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筒,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隔筒与所述第一隔筒之间形成过渡区,所述第二隔筒异于过渡区的一侧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好氧区上升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二隔筒的顶部进入所述过渡区并从所述过渡区的底部流出至所述过滤沉淀区。
本发明设置第二隔筒,第二隔筒与第一隔筒之间形成过渡区,使好氧区上升的水体通过第二隔筒顶部进入过渡区,由于过渡区为非曝气区,因此水体会在过渡区中进行动态的静置泥水初步分离,污泥从水体中沉降、压缩、聚拢,从而促进了絮体污泥的颗粒化,从而降低随水体进入过滤沉淀区的絮体污泥的含量,增强出水的净化效果并降低污泥斗的收集压力;此外过渡区还充分利用了主体内的空间,提升了本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11.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过渡区的底部设有适于污泥回流至所述好氧区的开口。
本发明过渡区的底部设有适于污泥回流至好氧区的开口,过渡区分离出的污泥以及从过滤沉淀区回落的污泥从开口进入好氧区内,避免污泥堆积在过渡区底部占空水体的空间,同时污泥进入好氧区内能够补充好氧区内的颗粒污泥及硝化细菌,提升好氧区的净水效果。
12.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缺氧区罐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缺氧区罐体的内部形成缺氧区,所述缺氧区罐体与所述第二隔筒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入水部连通所述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游。
本发明设置缺氧区罐体形成缺氧区,含有污水的水体首先由入水部进入缺氧区内进行反硝化反应,然后再进入好氧区进行后续反应处理,增强发明设备的净水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区罐体设有连通所述好氧区的好氧区进水管,所述好氧区进水管的出口处设有布水件。
本发明缺氧区的出水通过好氧区进水管进入好氧区内,并在好氧区进水管的出口处设置布水件,使好氧区进水管的出水首先撞击在布水件上,受到布水件的布水作用之后进入好氧区,布水件的布水作用可以使好氧区的进水均匀,防止影响好氧区内的水体流动,进而保证好氧区内的好氧反应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所述布水件为弯折件,所述布水件与所述主体相连的一端设有所述好氧区进水管的出口,所述布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布水口。
本发明的布水件与主体相连的一端设有好氧区进水管的出口,另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布水口,水体从布水口流出,并沿主体向下流动从而均匀的参与好氧区内的混合及好氧反应过程,避免其直接喷入好氧区内造成局部负荷过高,扰乱水体的流动及混合过程。
15.本发明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水体加速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内,并与所述入水部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管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
本发明通过设置水体加速管使包含污水的水体由入水部进入缺氧区内,由于水体加速管的内径有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因此水体会在该处产生瞬间的流速加大,进一步提升水体的流速,从而满足水体流动的流速要求,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装置,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装置的加工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B-B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C-C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入水部;2.循环管;3.反应区;4.好氧区进水管;5.曝气器;6.三相分离板;7.好氧区;8.布水件;9.过水孔;10.过渡区;11.挡泥板;12.第二回流管;13.第一排气管;14.第二污泥回流通道;15.污泥回流控制筒;16.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7.稳流装置;18.污泥斗;19.排泥支管;20.污泥外排管;21.污泥内排管;22.第二沉降区;23.分离装置;24.出水堰;25.出水部;26.人孔;27.排空管;28.缺氧区罐体;29.水体加速管;30.混合区;31.通道;32.第一回流管;33.第二隔筒;34.阻气板;35.第一隔筒;36.第一沉降区;37.主体;38.第二排泥主管;39.第一排泥主管;40.第一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
主体37,设有入水部1和出水部25,入水部1用于向主体37内通入包含有污水的水体,出水部25用于将本设备处理后的水体通出;本实施例对主体37的材质不做限定,其可以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高分子材料等。
过滤沉降区,设置在所述主体37的内部空间,与好氧区7连通并位于所述好氧区7的下游位置,本实施例在主体37内设置第一隔筒35,第一隔筒35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用于对水体进行沉淀,提升净水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过滤沉降区的所在位置,沿本实施例的径向方向,即主体37的径向方向上,也即本实施例的横截面,过滤沉降区是环绕该位置的好氧区7部分的,上述结构即为中置式。
本实施例对过滤沉降区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第一隔筒35的下端部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水体由入口从下至上的进入过滤沉降区内,便于水体中的包含有较小污泥及悬浮物的剩余污泥堆积在入口处,且当污泥斗18设置在入口位置时,便于剩余污泥被其收集,并便于形成的较大污泥掉落至污泥斗18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隔筒35开设位于过滤沉降区侧部的入口。
进一步的,第一隔筒35至少部分朝向入口弯折设置,当污泥斗18设置在入口位置时,即为朝向污泥斗18弯折设置,便于水体中的剩余污泥受导向的向污泥斗18移动,同时也便于生成的较大污泥落入污泥斗18内。
进一步的,为降低过滤沉降区内的剩余污泥的含量,在主体37内设置污泥回流控制筒15,其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6,且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15延伸至所述过滤沉降区内,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15与所述第一隔筒35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当水体由入口进入过滤沉降区内并上升至污泥回流控制筒15上方时,由于水流面积骤然变大,导致水体流速再次变缓,使得随水体上升至此处的部分剩余污泥越过污泥回流控制筒15,进入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6内进而回流。
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沉淀区包括第一沉降区36,与所述好氧区7连通,并设置有污泥斗18;分离装置23,与所述第一沉降区36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沉降区36上方,本实施例的分离装置23包括多个倾斜且平行设置的挡件,挡件可以是管件或板件,相邻挡件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水体从水流通道流出时,剩余污泥会受到阻碍从而吸附在挡件上,进一步聚集后下落,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净水效果,减少本实施例出水中的悬浮物,水体流出分离装置23之后会进入设置在分离装置23上方的出水堰24中,进而从出水部25排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分离装置23,仅具有一定空间作为过滤沉淀区以使水体进行沉淀分离即可。
进一步的,过滤沉淀区还包括稳流装置17,本实施例的稳流装置17包括多个倾斜且平行设置的挡件,且所述分离装置23的挡件与所述稳流装置17的挡件为非平行设置,稳流装置17与所述第一沉降区36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沉降区36的下游位置,且所述稳流装置17与所述分离装置23之间形成第二沉降区22,第二沉降区22进一步使水体进行沉淀分离,稳流装置17对水体起到稳流作用,避免水体流动不均匀,扰乱第二沉降区22内水体的状态。
污泥斗18,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内,并设有延伸至所述主体37外的排泥管路,以对过滤沉降区内水体中的剩余污泥进行收集,并由排泥管路排出。
本实施例对对污泥斗18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泥斗18一侧与第一隔筒35相连,另一侧与污泥回流控制筒15相连,以使污泥斗18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连通所述好氧区7的入口处,以便于收集聚集在入口处的剩余污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不设置污泥回流控制筒15时,污泥斗18的另一侧直接与主体37相连。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污泥斗18设有若干个,优选为等间距设置的四个,相邻所述污泥斗18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水体由水流通道进入所述过滤沉降区,一方面若干个污泥斗18便于对过滤沉降区进行多位置的收集,增强收集速度与收集效果,也可以避免过滤沉降区内的水体存在部分位置剩余污泥浓度较高,进而影响出水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水体由污泥斗18间的水流通道进入过滤沉降区,也便于水体中的剩余污泥向污泥斗18内进行移动,缩短其移动路径。
本实施例对排泥管路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泥管路包括连通污泥斗18,用于将污泥斗18中的污泥排出主体37外的污泥外排管20,进一步的,在污泥外排管20上设置污泥内排管21,并连通缺氧区以进行利用,利用污泥的吸附作用在缺氧区内吸附水体中的杂质,并进一步形成较大的污泥,增强缺氧区的净水效果。
好氧区7,设置在所述主体37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1连通,本实施例在所述主体37内设置第二隔筒33,第二隔筒33内部形成好氧区7,在好氧区7内设有曝气装置,使得水体在好氧区7内进行包括硝化反应的好氧反应,本实施例的好氧反应指好氧微生物降解反应,好氧区7设有连通主体37外的排空管27,用于在维修及清洁使对好氧区7进行排空,同时用于将好氧区7堆积的污泥排出。
本实施例对曝气装置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曝气装置包括多个曝气器5,多个曝气器5通过气路管路连通,且多个所述曝气器5设置为环绕缺氧区罐体28的多个环形结构,使气体均匀进入好氧区7,以进行充分的好氧反应,同时环状排列的曝气器5的上升气体在好氧区7内形成气帘,进而带动水体上升,然后水体受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降,使气帘之间形成两个相向的纵向涡流,通过纵向涡流的循环混合作用促进水体与硝化细菌的混合与反应,同时纵向涡流有利于颗粒体的悬浮及水力擦切,从而促进颗粒污泥的生成,因此提高了好氧区7内的混合态效益,进而提升净水效果,此外由于好氧区7内具有颗粒污泥,因此在好氧区7内不仅仅进行好氧反应,还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同时由于颗粒污泥自身还具有净化的作用,因此会提升本实施例的净化效果,从而提升本实施例的处理负荷和处理水量,使本实施例的处理水量是现有技术的2倍-4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曝气装置只要能够满足向好氧区7内通入气体即可。
为进一步的,为降低进入过滤沉淀区内的污泥含量,本实施例在第二隔筒33与第一隔筒35之间设置过渡区10,所述好氧区7上升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二隔筒33的顶部进入所述过渡区10并从所述过渡区10的底部流出至所述过滤沉淀区,由于过渡区10为非曝气区,因此水体会在过渡区10中进行动态的静置泥水初步分离,污泥从水体中沉降、压缩、聚拢,从而促进了絮体污泥的颗粒化,从而降低随水体进入过滤沉淀区的絮体污泥的含量。
为防止污泥堆积在过渡区10底部占用容纳水体的空间,进一步在过渡区10的底部设置适于污泥回流至所述好氧区7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筒35底部与主体37形成该开口,且开口位于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6出口端的下方,便于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6中回流的污泥通过该开口进入好氧区7内,进一步为便于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6中回流的污泥能够进入该开口,而不受到过渡区10内水体流动的扰动,优选的,将污泥回流控制筒15延伸至所述过渡区10内,且阻挡在水体的流动方向上。
由于好氧区7内设有曝气装置,为防止好氧区7内的气体通过过渡区10底部连通好氧区7的开口进入过渡区10内,影响过渡区10内的水体状态,并阻碍污泥进入好氧区7,本实施例进一步在开口处设置阻气板34,且阻气板34位于所述好氧区7内,阻气板34为与第二隔筒33焊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板体,其朝向好氧区7的底部延伸,用于在开口处形成阻碍,避免气体进入过渡区10。
本实施例对阻气板34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将过渡区10底部连通好氧区7的开口设置在好氧区进水管4的上方,阻气板34与好氧区进水管4出口处的布水件8平行设置,以使开口形成具有一段距离的第二污泥回流通道14,通过将过渡区10底部连通好氧区7的开口设置为具有一段距离的第二污泥回流通道14来对气体形成阻碍,防止气体进入过渡区10。
为延长水体在过渡区10内留存的时间,使其充分的进行泥水初步分离,提升泥水分离及絮体污泥颗粒化的效果,本实施例优选将过渡区10的内腔至少部分弯折以形成倾斜部,该倾斜部的底部与所述好氧区7连通,通过设置倾斜部,从而延长过渡区10的路径长度,同时倾斜部还具有导向作用,沉降性较好的颗粒污泥在下落过程中落在倾斜部的侧壁上,然后受导向的向过渡区10底部与好氧区7的连通处移动,便于沉降性较好的颗粒污泥进入好氧区7;本实施例中过渡区10的倾斜部由第一隔筒35的倾斜部分与第二隔筒33的倒锥部形成,使本实施例的结构布置更合理,充分利用主体37内的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主体37的高度使过渡区10的路径能够满足要求时,也可以不设置倾斜部,此时过滤沉降区的入口设置在其侧部。
本实施例对水体由好氧区7进入过渡区10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第二隔筒33的顶部均匀设置多个过水孔9,过水孔9优选为方形通孔,以便于对污泥进行筛选,并使水体均匀流出,好氧区7内的水体穿过过水孔9进入过渡区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体也可以直接漫过第二隔筒33而进入过渡区10。
缺氧区罐体28,设置在所述主体37内,所述缺氧区罐体28的内部形成缺氧区,所述缺氧区罐体28与所述第二隔筒33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7,即本实施例同时设有好氧区7和缺氧区,即为两氧复合;所述入水部1连通所述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位于所述好氧区7的上游,通过设置缺氧区对水体进行反硝化反应,本实施例缺氧区罐体28的人孔26封闭设置,并在人孔26下方设置伸入所述好氧区7的第二排气管,以排出水体撞击及反硝化反应产生的气体,避免气体占用缺氧区空间,降低本实施例的处理水量。
缺氧区罐体28设有连通所述好氧区7的好氧区进水管4,所述好氧区进水管4的出口处设有布水件8。
本实施例对布水件8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布水件8为弯折件,所述布水件8与所述主体37相连的一端设有所述好氧区进水管4的出口,所述布水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37之间设有布水口,水体由布水口流出,并沿主体37的侧壁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好氧区7的底部,在受到曝气装置的气体带动而向上运动进入过渡区10,在水体流至好氧区7底部的过程中,水体与曝气装置产生的上升气体接触,以进行预供氧,从而可以提升后续好氧反应的速度及效果。
本实施例对缺氧区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缺氧区包括混合区30,与入水部1相连通;反应区3,与所述混合区30通过通道31连通;第一回流管32,设有回流进水端和回流出水端,所述回流进水端连通所述反应区3,回流出水端连通混合区30,好氧区进水管4的入口端与反应区3相连通,水体由入水部1首先进入混合区30内,在搅拌设备的作用下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反硝化细菌与水体的接触概率,使水体与反硝化细菌充分混合,然后进入反应区3内,由于反应区3内不具备搅拌设备,因此水流度会降低,使水体在反应区3内可以进行充分的反硝化反应,进而使缺氧区完成充分的反硝化反应,第一回流管32用于将反应区3内的部分水体回流至混合区30内,进而使得反应区3内形成的优势反硝化菌种能够回流参与混合区30内的混合,使原水能够直接与优势反硝化菌种进行混合及扩散,大大缩短了缺氧区内的菌种选择时间,在反应区3内经过反硝化反应后的水体通过好氧区进水管4进入好氧区7;当然,反应区3与混合区30内的反应不是绝对的划分,在反应区3在存在有混合过程,在混合区30内也存在有反硝化反应。
本实施例对通道3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通道31弯折设置,其弯折端朝向所述循环管2的循环出水口方向延伸。使通道31具有阻挡作用,一方面阻挡有益污泥留存在混合区30内,用于参与水力循环搅拌净化水体,另一方面可以阻挡水体大量进入反应区3内,保证混合区30内参与水力循环搅拌的水量,此外,使得通道31在反应区3内开口处的出水呈吹扫流态,可以防止反应区3内产生污泥堆积。
进一步在反应区3内设有第一导板40,所述第一导板40朝向所述通道31的出水口延伸,使得通道31的出水撞击在第一导板40上以改变水体流动的流向及流速,从而通过水体的扰动促进反硝化细菌与水体的混合,此外第一导板40对通道31的出水进行卸能,保证反应区3内水体的流速降低,从而进行充分的反硝化反应;第一导板40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可拆卸的与缺氧区罐体28固定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导板40开设有网孔,使通道31的出水穿过网孔上升,避免第一导板40对通道31的出水造成较大阻力,从而阻碍水体进入反应区3,同时网孔还可以避免第一导板40下方堆积气体和污泥。
本实施例的混合区30内的搅拌设备采用水力循环搅拌的方式,以降低本实施例的能耗;在混合区30内设置水体加速管29,设置在所述缺氧区内,并与所述入水部1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管29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以对水体进行加速,从而满足水体进行水力循环搅拌的流速要求,使得本实施例无需设置额外的辅助动力装置,水体加速管29内径较小的部分可以位于其中部或出水端,本实施例优选设置在出水端,并且其内径发生变化的过渡部分为了减小水体流动的阻力而呈锥形设置,水体加速管29截面可以采用矩形、多边形、圆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为避免水体加速管29的管壁产生死角而采用圆形。
为进一步促进水体在混合区30内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在水体加速管29外罩设循环管2,所述循环管2沿水体流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循环进水口与水体加速管29和主体37底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缝隙,使得所述循环进水口与所述入水部1相连通,经水体加速管29加速后的水体进入循环管2内,然后由循环出水口进入混合区30,由于水体加速管29通过内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少使得其出口处水体流速加大,按照伯努利原理,水体加速管29的出口处的水压相对较低,在低压的压力作用与水体的推动作用下,混合区30内的水体会通过循环进水口部位的缝隙再次进入循环管2,使得水体在缺氧区内形成水力循环搅拌,通过水力循环搅拌提高反硝化细菌与水体的接触概率,使水体在混合区30内与反硝化细菌充分混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搅拌设备也可以不采用水力循环搅拌的方式,而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
本实施例对循环管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其可以是直管,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循环管2沿水体流动方向,其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进而对从混合区30内再次进入循环管2的水体以及从水体加速管29喷出的水体进行加速,进一步提升水体的流速,保证水体可以持续进行水力循环搅拌,同时可以降低水体加速管29对水体加速的要求,进而降低进入水体加速管29的水体的流速要求,从而降低将水体通入水体加速管29的所需动力及能源消耗,进一步的,循环管2内径发生变化的过渡部分为了减小水体流动的阻力而呈锥形设置,同时,为了便于循环管2的出水均匀扩散至缺氧区内,优选的,将循环管2的循环出水口设置为扩散状。
此时,为避免循环管2的出水直接进入反应区3,本实施例优选将通道31设置在所述缺氧区远离循环管2的循环出水口的一端。
为促进反应区3内的水体通过第一回流管32回流至混合区30内,优选将第一回流管32的回流出水端与循环管2下端连通,通过水体加速管29出口位置产生的负压带动水体回流,同时可以避免水体由回流出水端进入第一回流管32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回流管32的回流出水端也可以与所述水体加速管29连通,同样通过水体加速管29出口位置产生的负压带动水体回流,为避免入水部1的水体进入第一回流管32,优选将第一回流管32的回流出水端延伸至水体加速管29内径减少的部分。
为促进污泥斗18内的污泥返回至缺氧区,同样优选将污泥内排管21连通水体加速管29,并将出口延伸至水体加速管29内径减少的部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污泥内排管21的出口也可以连通循环管2下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为提升缺氧区内的反硝化反应效果,设置第二回流管12,其入口端位于所述过渡区10内,其出口端与所述缺氧区内,用于将过渡区10内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内,从而提升缺氧区内的反硝化反应效果。
本实施例对第二回流管12的出口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第二回流管12的出口连通水体加速管29,并进一步延伸至水体加速管29内径减少的部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与循环管2下端连通。
为避免过渡区10内的颗粒污泥及体积较大的絮体污泥通过第二回流管12进入缺氧区,导致缺氧区被无效污泥占用反应空间,降低本装置的处理水量,进一步在第二回流管12的入口上方设有挡泥板11,所述挡泥板11弯折形成挡泥空间,所述第二回流管12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挡泥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水体的流动路径如下:
水体由入水部1进入主体37内,并在水体加速管29处加速后通过循环管2进入混合区30内,混合区30内的一部分水体返回循环管2进行循环混合,另一部分水体通过通道31进入反应区3内,反应区3内的水体一部分通过第一回流管32返回混合区30,另一部分水体通过好氧区进水管4进入好氧区7,并在布水件8的布水作用与重力作用下流至曝气器5下方,然后水体在曝气器5产生的气体的带动下进入过渡区10,其中少部分硝化液通过第二回流管12返回缺氧区,大部分水体通过污泥斗18之间形成的水流通道进入第一沉降区36内,第一沉降区36内的水体的少部分携带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斗18并通过污泥外排管20排出,水体的大部分顺序通过稳流装置17、第二沉降区22和分离装置23,通过出水堰24由出水部25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污泥斗18的结构位置以及排泥管路的结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仅对于上述区别进行描述,如图8所示
在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处设有三相分离板6,所述三相分离板6设有延伸出所述过滤沉降区的第一排气管13,所述污泥斗18设置在所述三相分离板6上,水体在撞击三相分离板6后进入过滤沉降区,在撞击过程中,水体中的气体脱离出来并由第一排气管13排出,避免其进入过滤沉降区内影响剩余污泥向污泥斗18移动聚集,同时,部分剩余污泥以及较大污泥受三相分离板6的阻挡而无法进入过滤沉降区内,从而起到降低过滤沉降区内剩余污泥污泥的含量的作用;水体撞击三相分离板6后会产生湍流,也进一步起到使污泥聚集,从而脱离出来的作用。
本实施例对第一排气管13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8所示,第一排气管13的出口位于好氧区7内,排出的气体与好氧区7内的气体一起由主体37的顶部排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13可以直接延伸至主体37外,并设置排气阀。
本实施例对三相分离板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三相分离板6为焊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主体37上的板件,并朝向所述第一隔筒35延伸,以便于水体与其进行撞击,并便于收集气体,使气体聚集在三相分离板6与主体37之间形成的夹角空间内,并进入第一排气管13排出。
本实施例中的排泥管路包括多个排泥支管19,所述排泥支管19与所述污泥斗18对应相连,多个所述排泥支管19均与第一排泥主管39相连通,第一排泥主管39为环形管道,将排泥支管19排出的泥水混合物收集在一起,同时,第一排泥主管39起到稳压平衡的作用,使多个污泥斗18的收集吸力相同,进而使过滤沉淀区内的水体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多个污泥斗18的吸力不同导致过滤沉淀区内的水体受到扰动,打乱沉淀状态,影响出水效果;第一排泥主管39通过第二排泥主管38将污泥排出至主体37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第二排泥主管38也可以连通缺氧区。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水体的流动路径如下:
水体由入水部1进入主体37内,并在水体加速管29处加速后通过循环管2进入混合区30内,混合区30内的一部分水体返回循环管2进行循环混合,另一部分水体通过通道31进入反应区3内,反应区3内的水体一部分通过第一回流管32返回混合区30,另一部分水体通过好氧区进水管4进入好氧区7,并在布水件8的布水作用与重力作用下流至曝气器5下方,然后水体在曝气器5产生的气体的带动下进入过渡区10,其中少部分硝化液通过第二回流管12返回缺氧区,大部分水体在撞击三相分离板6之后进入第一沉降区36内,第一沉降区36内的水体的少部分携带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斗18并通过排泥支管19、第一排泥主管39和第二排泥主管38排出,水体的大部分穿过分离装置23之后,通过出水堰24由出水部25排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37),设有入水部(1)和出水部(25);
好氧区(7),设置在所述主体(37)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1)连通;
过滤沉降区,设置在所述主体(37)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好氧区(7)连通并位于所述好氧区(7)的下游位置;
污泥斗(18),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内,并设有排泥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18)设置在所述过滤沉降区连通所述好氧区(7)的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18)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污泥斗(18)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水体由水流通道进入所述过滤沉降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隔筒(35),设置在所述主体(37)内,并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所述第一隔筒(35)的下端部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所述污泥斗(18)与所述第一隔筒(3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泥回流控制筒(15),设置在所述主体(37)内,并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第一污泥回流通道(16),且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15)延伸至所述过滤沉降区内,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15)与所述第一隔筒(35)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所述污泥斗(18)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筒(1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筒(35)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污泥斗(18)弯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沉降区的入口处设有三相分离板(6),所述三相分离板(6)设有延伸出所述过滤沉降区的第一排气管(13),所述污泥斗(18)设置在所述三相分离板(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隔筒(35),设置在所述主体(37)内,并与所述主体(37)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沉降区;
所述三相分离板(6)设置在所述主体(37)上,并朝向所述第一隔筒(35)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沉淀区包括:
第一沉降区(36),与所述好氧区(7)连通,设置所述污泥斗(18);
分离装置(23),与所述第一沉降区(36)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沉降区(36)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隔筒(33),设置在所述主体(37)内,所述第二隔筒(33)与所述第一隔筒(35)之间形成过渡区(10),所述第二隔筒(33)异于过渡区(10)的一侧形成所述好氧区(7),所述好氧区(7)上升的水体通过所述第二隔筒(33)的顶部进入所述过渡区(10)并从所述过渡区(10)的底部流出至所述过滤沉淀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10)的底部设有适于污泥回流至所述好氧区(7)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缺氧区罐体(28),设置在所述主体(37)内,所述缺氧区罐体(28)的内部形成缺氧区,所述缺氧区罐体(28)与所述第二隔筒(33)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7);
所述入水部(1)连通所述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位于所述好氧区(7)的上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罐体(28)设有连通所述好氧区(7)的好氧区进水管(4),所述好氧区进水管(4)的出口处设有布水件(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件(8)为弯折件,所述布水件(8)与所述主体(37)相连的一端设有所述好氧区进水管(4)的出口,所述布水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37)之间设有布水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体加速管(29),设置在所述缺氧区内,并与所述入水部(1)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管(29)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11339.2A CN113968616B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11339.2A CN113968616B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68616A true CN113968616A (zh) | 2022-01-25 |
CN113968616B CN113968616B (zh) | 2024-01-30 |
Family
ID=79586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11339.2A Active CN113968616B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68616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0873A1 (en) * | 2003-02-13 | 2005-01-06 | Jianfu Zhao |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reactor |
CN102010088A (zh) * | 2010-12-23 | 2011-04-13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CN102408163A (zh) * | 2010-09-20 | 2012-04-11 | 田磊 | 一种反应池和沉淀池的连接方法 |
CN102659244A (zh) * | 2012-05-22 | 2012-09-12 | 苏州科技学院 | 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 |
CN205999127U (zh) * | 2016-08-19 | 2017-03-08 | 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内循环生物复合反应器 |
CN106830315A (zh) * | 2017-01-17 | 2017-06-13 | 崔炜 | 一种有机废水耦合式一体化处理装置 |
CN209522646U (zh) * | 2019-01-03 | 2019-10-22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一体化设施 |
CN111268856A (zh) * | 2020-01-19 | 2020-06-12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Hebr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 |
-
2021
- 2021-06-25 CN CN202110711339.2A patent/CN1139686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0873A1 (en) * | 2003-02-13 | 2005-01-06 | Jianfu Zhao |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reactor |
CN102408163A (zh) * | 2010-09-20 | 2012-04-11 | 田磊 | 一种反应池和沉淀池的连接方法 |
CN102010088A (zh) * | 2010-12-23 | 2011-04-13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CN102659244A (zh) * | 2012-05-22 | 2012-09-12 | 苏州科技学院 | 一体化内循环式脱氮除碳生物膜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 |
CN205999127U (zh) * | 2016-08-19 | 2017-03-08 | 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内循环生物复合反应器 |
CN106830315A (zh) * | 2017-01-17 | 2017-06-13 | 崔炜 | 一种有机废水耦合式一体化处理装置 |
CN209522646U (zh) * | 2019-01-03 | 2019-10-22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一体化设施 |
CN111268856A (zh) * | 2020-01-19 | 2020-06-12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Hebr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68616B (zh) | 202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30681A (zh) |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 |
CN216038844U (zh) |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6403956U (zh) | 连续流自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器 | |
CN215480022U (zh) | 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 |
CN113968616A (zh) | 中置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6639004U (zh) |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 |
CN215479954U (zh) | 自适应加重污泥澄清池 | |
CN113968623A (zh) | 倒置式双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 |
CN215480025U (zh) | 周进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5480024U (zh) | 自循环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
CN113968618B (zh) | 周进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
CN113968620B (zh) | 自循环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5480019U (zh) | 倒置式双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 |
CN201370981Y (zh) |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 |
CN215480021U (zh) | 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 |
CN215480020U (zh) | 自循环双ao生化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及水处理系统 | |
CN114105298B (zh) | 多级自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处理装置 | |
CN113968640B (zh) | 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 | |
CN114031203B (zh) |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净水器 | |
CN216038973U (zh) | 水力径向流分离净水装置 | |
CN113968609B (zh) | 自适应加重污泥澄清池 | |
CN113968617B (zh) | 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 |
CN215559261U (zh) | 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 | |
CN114100403B (zh) | 多级水力循环混合分离装置 | |
CN114105297B (zh) | 连续流自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