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4437A -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4437A
CN113864437A CN202111261057.3A CN202111261057A CN113864437A CN 113864437 A CN113864437 A CN 113864437A CN 202111261057 A CN202111261057 A CN 202111261057A CN 113864437 A CN113864437 A CN 113864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element
lubricating oil
oi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10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4437B (zh
Inventor
张一晨
马孝忠
李凯军
谈晓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omao Reduc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omao Reduc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omao Reduc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omao Reduc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10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4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4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4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4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4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3Controlled cooling or heating of lubricant;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5Air cooling or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rmal insulations
    • F16H57/0417Heat exchangers adapted or integrated in the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26Connection of auxiliaries with a gear case; Mounting of auxiliaries on the gear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所述换热元件外壳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与侧板,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内腔的管板、侧板与换热元件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一个密闭的出油腔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两个所述管板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本发明通过换热元件外壳、润滑油管、进油腔、出油腔与冷水腔,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通过蜗杆与齿轮的传动配合来将电动机或内燃机等所产生高速运转的动力进行减速的机械,在冶金、煤炭、建材、船舶、水利、电力、工程机械及石化等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有的减速机在大功率或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中工作时,其内部的温度往往会较高,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内部零件崩裂的情况出现,因此减速机中往往会通过内置盘管冷却或润滑油强制润滑冷却的方式来对减速机内部进行冷却降温。
采用内置盘管冷却时,由于减速机内腔尺寸有限而且盘管需避开齿轮,换热面积偏小;而采用润滑油强制润滑冷却时,往往受到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限制,例如我国公开专利:一种散热性良好的齿轮减速机箱(公告号:CN202023012282.7 )中所公开的技术,是将通过风冷进行散热的散热元件安装至减速机的外部且体积较大,在减速机所处空间较为狭窄时,则无法装在减速机的表面对其进行降温,散热效率也无法满足减速机的使用需要,所以这两种换热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冷却盘管接头与冷却器都需要用外接螺栓与箱体或盖板进行安装,容易出现螺丝将箱体或盖板攻穿而造成漏油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具备尺寸大小更为合理且换热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元件大多受到尺寸与减速机内部元器件限制安装不便,且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所述换热元件外壳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与侧板,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内腔的管板、侧板与换热元件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一个密闭的出油腔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两个所述管板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且润滑油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油腔与出油腔中将进油腔与出油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能够在需要对减速机的内部温度进行降温时,可在有外界冷却水进入冷却水腔的情况下,将来自减速机中的润滑油被浸泡在冷却水中润滑油管将润滑油内部的温度带至冷却水中,并将降温后的润滑油送入至减速机中,同时,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也能够将冷却水中的热量带至外界,不需使用过大的尺寸即可实现高效的换热,相比于内置盘管散热,设置在外部的装置整体不需考虑齿轮的位置且换热效率更高,而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同时,只需通过设置在减速器外壳的安装侧板即可将装置整体安装在减速器外壳表面,更小的体积也安装更为方便,降低了漏油的风险。
优选地,换热元件外壳的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折流挡板,且两侧的折流挡板呈犬牙交错状分布,所述润滑油管的两端焊接在管板的表面,且润滑油管的两端伸出管板并突出至进油腔与出油腔中,所述润滑油管的两端未与换热元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润滑油管整体呈蛇形分布,且呈蛇形的润滑油管分布在犬牙交错分布的折流挡板的空隙内,所述润滑油管并未与折流挡板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腔的内部流动时,能够经由折流挡板延长冷却水的流动长度,同时也能加强冷却水通过时的湍动程度,让处于润滑油管中的润滑油能够与冷却水隔着润滑油管接触更久且换热效率更高。
优选地,润滑油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润滑油管以正面重合的状态分布在换热元件外壳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流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优选地,换热元件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内部中空的凸台,且四个凸台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四个所述凸台中,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凸台表面设有外螺孔接头,与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的凸台内部设有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方便外界的设备管道接入,同时保证连接后的强度,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
优选地,换热元件外壳与减速机外壳贴合的一面设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延伸至减速机外壳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则增加了减速机箱体内润滑油的散热面积,使得在通过润滑油管对润滑油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够经由散热翅片对润滑油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稳定提高吸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进油腔与出油腔的内部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冷却水腔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换热元件外壳、润滑油管、进油腔、出油腔与冷水腔,使得能够在需要对减速机的内部温度进行降温时,可在有外界冷却水进入冷却水腔的情况下,将来自减速机中的润滑油被浸泡在冷却水中润滑油管将润滑油内部的温度带至冷却水中,并将降温后的润滑油送入至减速机中,同时,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也能够将冷却水中的热量带至外界,不需使用过大的尺寸即可实现高效的换热,相比于内置盘管散热,设置在外部的装置整体不需考虑齿轮的位置且换热效率更高,而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同时,只需通过设置在减速器外壳的安装侧板即可将装置整体安装在减速器外壳表面,更小的体积也安装更为方便,降低了漏油的风险。
2、本发明通过蛇形的润滑油管与折流挡板,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腔的内部流动时,能够经由折流挡板延长冷却水的流动长度,同时也能加强冷却水通过时的湍动程度,让处于润滑油管中的润滑油能够与冷却水隔着润滑油管接触更久且换热效率更高,通过散热翅片的设计,则增加了减速机箱体内润滑油的散热面积,使得在通过润滑油管对润滑油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够经由散热翅片对润滑油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稳定提高吸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在减速机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侧板1;换热元件外壳2;管板3;侧板4;进油腔5;出油腔6;冷却水腔7;润滑油管8;折流挡板9;凸台10;散热翅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1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1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2,换热元件外壳2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3与侧板4,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2内腔的管板3、侧板4与换热元件外壳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5、一个密闭的出油腔6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7,两个管板3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8,且润滑油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油腔5与出油腔6中将进油腔5与出油腔6连通,进油腔5与出油腔6的内部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冷却水腔7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
通过换热元件外壳2、润滑油管8、进油腔5、出油腔6与冷却水腔7,使得能够在需要对减速机的内部温度进行降温时,可在有外界冷却水进入冷却水腔7的情况下,将来自减速机中的润滑油被浸泡在冷却水中润滑油管8将润滑油内部的温度带至冷却水中,并将降温后的润滑油送入至减速机中,同时,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也能够将冷却水中的热量带至外界,不需使用过大的尺寸即可实现高效的换热,相比于内置盘管散热,设置在外部的装置整体不需考虑齿轮的位置且换热效率更高,而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同时,只需通过设置在减速器外壳的安装侧板1即可将装置整体安装在减速器外壳表面,更小的体积也安装更为方便,降低了漏油的风险。
请参阅图1,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折流挡板9,且两侧的折流挡板9呈犬牙交错状分布,润滑油管8的两端焊接在管板3的表面,且润滑油管8的两端伸出管板3并突出至进油腔5与出油腔6中,润滑油管8的两端未与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润滑油管8整体呈蛇形分布,且呈蛇形的润滑油管8分布在犬牙交错分布的折流挡板9的空隙内,润滑油管8并未与折流挡板9接触。
通过蛇形的润滑油管8与折流挡板9,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腔7的内部流动时,能够经由折流挡板9延长冷却水的流动长度,同时也能加强冷却水通过时的湍动程度,让处于润滑油管8中的润滑油能够与冷却水隔着润滑油管8接触更久且换热效率更高。
请参阅图2,润滑油管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润滑油管8以正面重合的状态分布在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部。
通过两个润滑油管8,使得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流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请参阅图1,换热元件外壳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内部中空的凸台10,且四个凸台10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四个凸台10中,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凸台10表面设有外螺孔接头,与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的凸台10内部设有内螺纹。
通过所设的凸台10,能够方便外界的设备管道接入,同时保证连接后的强度,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
请参阅图3-4,换热元件外壳2与减速机外壳贴合的一面设有散热翅片11,且散热翅片11延伸至减速机外壳的内部。
通过散热翅片11的设计,则增加了减速机箱体内润滑油的散热面积,使得在通过润滑油管8对润滑油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够经由散热翅片11对润滑油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稳定提高吸热效率。
在使用本发明时:在将散热翅片11插入减速机外壳中后,通过螺丝将安装侧板1安装在减速机外壳上,进而将外界的冷却水循环管道和减速机的润滑油循环管道与对应的凸台10对接,需要对减速机内部进行散热时,则启动外界的电气设备,来对润滑油与冷却水进行循环运输,进入润滑油管8中的润滑油会被冷却水腔7中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同时冷却水腔7中的冷却水也能够带走散热翅片11中传导出来的热量,而冷却水腔7中的冷却水则在外界设备的作用下经由进水口与出水口进行循环,不断地将减速机中的润滑油热量带出至外界,高效的为减速机进行降温。
申请人声明,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1)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1)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外壳(2)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3)与侧板(4),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2)内腔的管板(3)、侧板(4)与换热元件外壳(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5)、一个密闭的出油腔(6)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7);
两个所述管板(3)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8),且润滑油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油腔(5)与出油腔(6)中将进油腔(5)与出油腔(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折流挡板(9),且两侧的折流挡板(9)呈犬牙交错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8)的两端焊接在管板(3)的表面,且润滑油管(8)的两端伸出管板(3)并突出至进油腔(5)与出油腔(6)中,所述润滑油管(8)的两端未与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8)整体呈蛇形分布,且呈蛇形的润滑油管(8)分布在犬牙交错分布的折流挡板(9)的空隙内,所述润滑油管(8)并未与折流挡板(9)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润滑油管(8)以正面重合的状态分布在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外壳(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内部中空的凸台(10),且四个凸台(10)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凸台(10)中,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凸台(10)表面设有外螺孔接头,与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的凸台(10)内部设有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外壳(2)与减速机外壳贴合的一面设有散热翅片(11),且散热翅片(11)延伸至减速机外壳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腔(5)与出油腔(6)的内部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冷却水腔(7)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
CN202111261057.3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Active CN113864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1057.3A CN113864437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1057.3A CN113864437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4437A true CN113864437A (zh) 2021-12-31
CN113864437B CN113864437B (zh) 2024-11-15

Family

ID=7899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1057.3A Active CN113864437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443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7050A (en) * 1963-12-06 1967-07-26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Mounting base for rotary piston engine
CN205155113U (zh) * 2015-11-24 2016-04-13 綦江奔力齿轮有限公司 带循环冷却和气压平衡装置的一体式减速机
CN209083510U (zh) * 2018-11-19 2019-07-09 自贡诺力斯百盛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后压缩机润滑油冷却器
CN110630731A (zh) * 2019-09-03 2019-12-31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水冷结构和减速器总成
CN211852494U (zh) * 2019-12-19 2020-11-03 浙江彰贵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高效冷却装置的立式滑动轴承
CN212203044U (zh) * 2020-05-21 2020-12-22 江苏丹杭机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减速机外壳
CN213236024U (zh) * 2020-09-11 2021-05-18 常州凡士力齿轮箱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结构的传动齿轮箱
CN216045377U (zh) * 2021-10-28 2022-03-15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7050A (en) * 1963-12-06 1967-07-26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Mounting base for rotary piston engine
CN205155113U (zh) * 2015-11-24 2016-04-13 綦江奔力齿轮有限公司 带循环冷却和气压平衡装置的一体式减速机
CN209083510U (zh) * 2018-11-19 2019-07-09 自贡诺力斯百盛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后压缩机润滑油冷却器
CN110630731A (zh) * 2019-09-03 2019-12-31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水冷结构和减速器总成
CN211852494U (zh) * 2019-12-19 2020-11-03 浙江彰贵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高效冷却装置的立式滑动轴承
CN212203044U (zh) * 2020-05-21 2020-12-22 江苏丹杭机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减速机外壳
CN213236024U (zh) * 2020-09-11 2021-05-18 常州凡士力齿轮箱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结构的传动齿轮箱
CN216045377U (zh) * 2021-10-28 2022-03-15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4437B (zh) 2024-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45377U (zh)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WO2022021483A1 (zh) 一种液冷散热结构和变速箱壳体
CN113864437A (zh)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CN108087053B (zh) 一种具有多重冷却结构的层叠式高效冷却器
KR20130065174A (ko) 차량용 열교환기
CN111098698A (zh) 汽车及其冷却模块
WO2024159936A1 (zh) 用于车辆的电驱系统壳体和车辆
CN215751858U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365443U (zh) 一种立体流道冷却机箱
CN210579840U (zh) 一种紊流型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222208927U (zh) 一种减速器及车辆
CN210013762U (zh) 一种车载燃机发电系统多介质复合散热装置
CN2664192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3203438U (zh) 散热装置
CN206723423U (zh) 变速器冷却机构及变速器和车辆
CN210579842U (zh) 一种涡旋型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221628802U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21728056U (zh) 带防护结构的振动电机
CN211737982U (zh) 一种新的水冷盘管
CN2657078Y (zh) 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19220549U (zh) 发动机总成及摩托车
JP2024081303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221524945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辅助散热装置
CN217685175U (zh) 电磁灶
CN21768194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水冷排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