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6262A -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6262A
CN113856262A CN202111193459.4A CN202111193459A CN113856262A CN 113856262 A CN113856262 A CN 113856262A CN 202111193459 A CN202111193459 A CN 202111193459A CN 113856262 A CN113856262 A CN 113856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late
plate module
oil
main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34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翔
孙金龙
杨沛元
牛毅
杨阳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ut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ut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ut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ut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34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62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6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62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5/00Filters formed by clamping together several filtering elements or parts of such elements
    • B01D25/12Filter presses, i.e. of the plate or plate and frame type
    • B01D25/21Plate and frame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5/00Filters formed by clamping together several filtering elements or parts of such elements
    • B01D25/003Filters formed by clamping together several filtering elements or parts of such elements integrally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 B01D25/007Filters formed by clamping together several filtering elements or parts of such elements integrally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by pressure meas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Other filtering devices;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2Devices for taking out of action one or more units of multi- unit filters, e.g. for regen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Other filtering devices;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7/00Processes of filtration
    • B01D37/04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 B01D37/046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by pressure measur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板框式滤油机包括:主滤板模块,进油端与主进油管道连接,出油端与主出油管道连接;备用滤板模块,连接在主进油管道和主出油管道之间,且与主滤板模块并联设置;压差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主滤板模块两端和/或备用滤板模块两端和/或主进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之间的压差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压差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压差信息,判断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是否出现异常。本发明能够根据压差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压差信息,控制切换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在主滤板模块出现堵塞时,控制备用滤板模块启动,保证滤油机正常运行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滤油机因压差过高产生跑油、冒油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滤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板框式滤油机是一种过滤油中固体杂质和水分,改善油质性能的机械设备,广泛的应用于电厂、电站、工矿企业、润滑油库房、拖拉机站、石油、化工、冶金,国防等企业单位,主要被用于对变压器油、透平油、机油、柴油,航空液压油等油的过滤,也可以使用不锈钢材料来对植物油进行过滤,板框式滤油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跑油滴漏等情况,并且滤纸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出现堵塞,导致压差过高等情况的发生,自动化程度较低,在运行时需要工作人员值守维护,使用成本较高。
申请号为20152098334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包括底板、支架、板框过滤器,支架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电机及油泵,油泵出油端通过油管与板框过滤器进油口连接,板框过滤器的壳体腔室内并列设置多组过滤板、过滤框及滤布构成的过滤体,过滤板包括整体呈矩形扮装的过滤板本体,过滤板本体一侧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四周具有凸起的棱边,棱边之间形成内凹的过滤空间,过滤空间内还设有与之配合的凸台。其中并列设置的过滤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滤布容易发生堵塞,产生跑油冒油等情况的发生,影响过滤效果,甚至影响板框式滤油机的正常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减少在滤纸堵塞时滤板模块产生的跑油、冒油的现象,提高装纸的自动化程度,运行时无需工作人员值守,降低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包括:
主滤板模块,进油端与主进油管道连接,出油端与主出油管道连接;
备用滤板模块,连接在所述主进油管道和主出油管道之间,且与所述主滤板模块并联设置;
压差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滤板模块两端和/或备用滤板模块两端和/或主进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之间的压差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差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压差信息,判断所述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是否出现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滤板模块包括:
第一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通过第一分支进油管道与主进油管道相连,出油端通过第一分支出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相连;
第一备用控制阀,设于第一分支进油管道上,用于控制第一备用滤板模块油路的通断;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手动开关,用于手动控制第一备用控制阀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滤板模块还包括:
第二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通过第二分支进油管道与主进油管道相连,出油端通过第二分支出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相连;
第二备用控制阀,设于第二分支进油管道上,用于控制第二备用滤油板模块油路的通断;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手动开关,用于手动控制第二备用控制阀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主滤板模块、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压差感应模块包括:
第一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主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
第二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
进一步地,所述压差感应模块包括:
第四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主进油管道和主出油管道之间的压差;
第一备用控制阀,所述第一备用控制阀为第一压差阀,当所述主滤板模块两端的压差达到设定压差时,第一压差阀自动打开;
优选地,所述压差感应模块还包括:第二备用控制阀,所述第二备用控制阀为第二压差阀,当所述第一备用滤板模块两端的压差达到设定压差时,第二备用压差阀自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板框式滤油机还包括:
供电接触器,用于给滤油机整机供电,当判断到所述主滤板模块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时供电接触器断开,停止供电。
优选地,还包括手动主开关,用于手动控制所述供电接触器的通断。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压差感应模块检测的压差信息,控制切换所述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当判断到第一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控制第一备用控制阀打开,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判断到第二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控制第二备用控制阀打开,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优选地,当判断到第三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第一备用滤板模块、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控制供电接触器断开。
进一步地,当第一压差阀两端的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推断出主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第一压差阀打开,导通第一备用滤板模块与主进油管道之间的油路,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第二压差阀两端的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推断出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第二压差阀打开,导通第二备用滤板模块与第一分支进油管道之间的油路,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优选地,当判断到第四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第一备用滤板模块、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控制供电接触器断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板框式滤油机通过设置主滤板模块和多个备用滤板模块,并控制切换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能够有效地增加装置的运行时长,提升自动化程度,无需工作人员值守,运行成本更低,实用性更强。
本发明提供的板框式滤油机通过设置压差感应模块,并根据检测的压差信息控制切换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由于压差过高而导致的跑油冒油等现象,保证板框式滤油机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板框式滤油机在主滤板模块和备用滤板模块均判断为异常时,控制供电接触器,关闭滤油机整机的供电,防止在滤板模块发生异常时,滤油机依然在异常情况下持续运行,减少对滤油机产生的损耗。
本发明提供的板框式滤油机通过设置压差传感器,能够对滤板模块的压差进行实时检测,能够保证较高的检测精度,对于主滤板模块和备用滤板模块的异常判断更为准确;本发明中通过压差阀检测两端的压差,当压差达到设定压差值时,压差阀自动打开,生产成本更低,更适于量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中:1、主滤板模块;2、第一备用滤板模块;3、第二备用滤板模块;4、第一压差传感器;5、第二压差传感器;6、第三压差传感器;7、第四压差传感器;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一压差阀;11、第二压差阀;12、手动球阀;13、主进油管道;14、主出油管道;15、第一分支进油管道;16、第一分支出油管道;17、第二分支进油管道;18、第二分支出油管道;19、油泵。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板框式滤油机设置有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通过检测主滤板模块1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压差信息,根据压差信息切换主滤板模块1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减少在滤纸堵塞时滤板模块产生的跑油、冒油的现象,智能控制切换主滤板模块1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状态,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值守,运行成本更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包括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主滤板模块1的进油端与板框式滤油机的主进油管道13连接,出油端与主出油管道14连接,油液从主进油管道13流入主滤板模块1,经过主滤板模块1过滤后从主出油管道14流出,完成油液的过滤;备用滤板模块连接在所述主进油管道13和主出油管道14之间,并且与主滤板模块1并联设置,当主滤板模块1不能正常使用时,保证油液能够由主进油管道13流入到备用滤板模块中。备用滤板模块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加板框式滤油机的运行时长,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频率,实用性更强。
具体地,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均可以由一个滤板组成,也可以由多个滤板共同组成,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滤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均由相同规格的滤板组成,具有相同的过滤效果,使过滤效率保持在一稳定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进油管道13连接有油泵19,用于向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导油,提升板框式滤油机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板框式滤油机还包括压差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压差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滤板模块1两端和/或备用滤板模块两端和/或主进油管道13与主出油管道14之间的压差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差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压差信息,判断所述主滤板模块1和/或备用滤板模块是否出现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滤板模块包括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进油端通过第一分支进油管道15与主进油管道13相连,出油端通过第一分支出油管道16与主出油管道14相连,在第一分支进油管道15上设有第一备用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油路的通断。
具体地,第一备用控制阀常态下为关闭状态,主滤板模块1与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之间的油路断开,以保证在主滤板模块1正常工作时,油液仅从主滤板模块1流通。当主滤板模块1由于长时间使用,滤纸发生堵塞或损坏等异常情况时,启动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保证板框式滤油机的滤油效率,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备用滤板模块还包括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具体地,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的进油端通过第二分支进油管道17与主进油管道13相连,出油端通过第二分支出油管道18与主出油管道14相连,在第二分支进油管道17到设有第二备用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油路的通断。
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与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并列设置,第二备用控制阀在常态下为关闭状态,当主滤板模块1或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正常运行时,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与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之间的油路是断开的,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中没有油液流通。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备用控制阀设在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主滤板模块1之间的主进油管道13上,第二备用控制阀设在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和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之间的主进油管道13上,分别控制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油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压差感应模块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4,用于检测主滤板模块1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第一压差传感器4能够对主滤板模块1进行实时的检测,检测数据精准度更高,对主滤板模块1的异常判断更为准确。
当主滤板模块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液中的杂质可能会导致滤纸出现堵塞,此时,油液不能正常的通过主滤板模块1,致使主滤板模块1的进油端压力升高,而出油端的压力没有明显变化,进而第一压差传感器4检测到的压差值逐渐升高,通过第一压差传感器4能够实时的、准确的感应到主滤板模块1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4的压差信息,精确地判断主滤板模块1是否出现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压差感应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进油端和出油端压差的第二压差传感器5以及用于检测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的第三压差传感器6。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备用控制阀为第一电磁阀8,第二备用控制阀为第二电磁阀9,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压差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压差信息,判断相对应的滤板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当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4检测的压差值判断主滤板模块1为异常时,将控制信号传送至与第一电磁阀8相连的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给第一电磁阀8开启电压,第一电磁阀8开启,油液导通至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进行过滤。同样的,当根据第二压差传感器5检测的压差值判断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为异常时,将控制信号传送至与第二电磁阀9相连的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给第二电磁阀9开启电压,第二电磁阀9开启,油液导通至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滤板模块1、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阀门为手动球阀12,在主滤板模块1、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之间设置手动球阀12,在滤板模块出现堵塞等问题时,手动断开相应的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手动球阀12,使该滤板模块与其他滤板模块相隔离,对滤板模块进行相应的更换滤纸等维护操作后,手动闭合进油端和出油端的手动球阀12,过程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并且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的更换滤纸等维护操作的同时,板框式滤油机还能够正常运行,实用性较高。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板框式滤油机还包括用于手动控制第一电磁阀8的开关的第一手动开关,以及用于手动控制第二电磁阀9的开关的第二手动开关,使第一电磁阀8和第二电磁阀9不仅可以通过控制模块自动控制,还可以通过用户手动进行控制,人性化程度更高。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手动开关为第一手动复位开关,与第一继电器相连,当需要将第一电磁阀8复位时,用户通过控制第一手动复位开关,将第一继电器和第一电磁阀8复位。相应的,当需要复位第二电磁阀9时,手动控制与第二继电器相连的第二手动复位开关,进而将第二继电器和第二电磁阀9进行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板框式滤油机还设有供电接触器,用于给滤油机整机供电,当判断到所述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时供电接触器断开,停止供电。
具体地,第一压差传感器4、第二压差传感器5和第三压差传感器6均与一与门电路相的输入端连通,当与门电路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为高电平(逻辑“1”),否则为低电平(逻辑“0”);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非门电路相连,当非门电路的输入端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出为低电平(逻辑“0”),当非门电路的输入端为低电平(逻辑“0”)时,输出为高电平(逻辑“1”);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接触器相连,控制主电路的通断。
更具体地,当第一压差传感器4、第二压差传感器5、第三压差传感器6中有至少一个输入到与门电路的电压为低电平时,与门电路的输出为低电平,低电平经过非门电路转为高电平,输入到供电接触器,在高电平的情况下,供电接触器保持供电状态,板框式滤油机处于运行状态。
相应的,当第一压差传感器4、第二压差传感器5和第三压差传感器6输入到与门电路的电平均为高电平时,与门电路输出为高电平,即输入到非门电路的为高电平,经过非门电路的高电平转化为低电平,低电平的信号输送至供电接触器,供电接触器断开,板框式滤油机停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供电接触器还连接有手动主开关,用于手动控制所述供电接触器的通断,便于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手动对供电接触器进行开关,人性化程度更高。
更进一步地,手动主开关可以是手动主复位开关,在供电接触器断开后,需要复位时,通过手动主复位开关可以快速方便的将供电接触器进行复位,恢复板框式滤油机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备用滤板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设置为多个,具体地,当备用滤板模块为N个时(N≥2),相应的,设置有N+1个压差感应器,分别用于感应主滤板模块1以及N个备用滤板模块,电磁阀为N个,分别控制第N备用滤板模块和第N-1备用滤板模块之间的油路的通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压差感应模块包括第四压差传感器7,用于检测主进油管道13和主出油管道14之间的压差,能够更直观的体现板框式滤油机整体的运行情况。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备用控制阀为第一压差阀10,当所述主滤板模块1两端的压差达到设定压差时,第一压差阀10自动打开;第二备用控制阀为第二压差阀11,当所述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的压差达到设定压差时,第二压差阀11自动打开。这种通过压差阀自动控制油路的通断的方法,成本更低,更适于量产。
当主滤板模块1正常工作时,主滤板模块1两端的压差小于设定压差,主滤板模块1与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之间的压差较小,第一压差阀1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主滤板模块1之间的油路处于断开状态;当主滤板模块1发生堵塞等异常情况时,主滤板模块1的进油端的压强逐渐增强,而出油端的压强几乎没有变化,两端的压差逐渐加大,主滤板模块1与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之间的压差也随增加,当增加到设定值时,第一压差阀10自动打开,主滤板模块1与第一滤板模块之间的油路连通,油液通过第一分支进油管道15流入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内进行过滤。
相应的,设置于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之间的第二压差阀11,在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发生堵塞等异常情况时,自动打开。第一压差阀10和第二压差阀11均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如果第四压差传感器7检测的压差结果判断为异常时,说明主滤板模块1、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均处于堵塞等异常情况之中。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种供电接触器还连接有第三继电器,第三继电器通过一非门电路与供电接触器相连通,当根据第四压差传感器7检测的压差信息判断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都非异常状态时,第三继电器输出为低电平,与第三继电器相连的非门电路将低电平转为高电平输出至供电接触器,供电接触器保持供电状态,板框式滤油机处于运行状态。
当根据第四压差传感器7检测的压差信息判断主滤板模块1和备用滤板模块均为异常状态时,第三继电器输出为高电平,与第三继电器相连的非门电路将高电平转为低电平输出至供电接触器,供电接触器断开,板框式滤油机停机。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手动主复位开关与第三继电器相连,用于快速方便的第三继电器复位,进而将供电接触器复位,恢复板框式滤油机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备用滤板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设置为多个,具体地,当备用滤板模块为N个时(N≥2),相应的设置有N个压差阀,分别控制第N备用滤板模块和第N-1备用滤板模块之间的油路的通断,压差传感器为1个,用于检测主进油管道13和主出油管道14之间的压差。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根据所述压差感应模块检测的压差信息,控制切换所述主滤板模块1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
如图5所示当板框式滤油机运行时,第一压差传感器4实时检测主滤板模块1两端的压差,在主滤板模块1正常工作时,第一压差传感器4检测到的压差值较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主滤板模块1的滤纸会发生堵塞等问题,主滤板模块1两端的压差会逐渐升高,当判断到第一压差传感器4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1处于异常状态,控制第一备用控制阀打开,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切换至工作状态。
相应的,当判断到第二压差传感器5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处于异常状态,控制第二备用控制阀打开,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切换至工作状态。
更进一步地,当判断到第三压差传感器6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此时第一备用控制阀和第二备用控制阀都处于开启状态,当第三压差传感器6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则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1、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均处于异常状态,控制供电接触器断开,滤油机停机,防止油液继续流入板框式滤油机,压差过高而出现跑油、冒油等情况。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第一备用控制阀为第一压差阀10,第二备用控制阀为第二压差阀11,当主滤板模块1正常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压差阀10两端的压差较小,当主滤板模块1发生堵塞等异常情况时,油液不能顺利通过主滤板模块1,主滤板模块1的进油端压强逐渐增加,第一压差阀10的压差值逐渐增大,当第一压差阀10两端的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推断出主滤板模块1处于异常状态,第一压差阀10打开,导通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与主进油管道13之间的油路,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第二压差阀11两端的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推断出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处于异常状态,第二压差阀11打开,导通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与主进油管道13之间的油路,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第一压差阀10和第二压差阀11均打开之后,此时如果第四压差传感器7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1、第一备用滤板模块2、第二备用滤板模块3均处于异常状态,控制供电接触器断开,滤油机停机,防止油液继续流入板框式滤油机,压差过高而出现跑油、冒油等情况,并且防止板框式滤油机在异常情况下持续运行产生过多的损耗。
通过设置多个备用滤板模块,根据滤板模块的运行情况而依次进行开启,在保证滤油效果的同时能够大大的延长装置工作的时间,自动化的控制相应模块的开启使板框式滤油机在运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值守,减少运行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压差传感器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在压差传感器检测的压差高于设定阈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以提示工作人员,方便工作人员对相应的滤板模块进行更换滤纸等维护操作。具体地,此处警报提示方式可以为声音提示,或以信号灯闪烁的方式,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滤板模块,进油端与主进油管道连接,出油端与主出油管道连接;
备用滤板模块,连接在所述主进油管道和主出油管道之间,且与所述主滤板模块并联设置;
压差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滤板模块两端和/或备用滤板模块两端和/或主进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之间的压差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差感应模块检测到的压差信息,判断所述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是否出现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滤板模块包括:
第一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通过第一分支进油管道与主进油管道相连,出油端通过第一分支出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相连;
第一备用控制阀,设于第一分支进油管道上,用于控制第一备用滤板模块油路的通断;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手动开关,用于手动控制第一备用控制阀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滤板模块还包括:
第二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通过第二分支进油管道与主进油管道相连,出油端通过第二分支出油管道与主出油管道相连;
第二备用控制阀,设于第二分支进油管道上,用于控制第二备用滤油板模块油路的通断;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手动开关,用于手动控制第二备用控制阀的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滤板模块、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和第二备用滤板模块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有控制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模块包括:
第一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主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
第二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备用滤板模块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压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模块包括:
第四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主进油管道和主出油管道之间的压差;
第一备用控制阀,所述第一备用控制阀为第一压差阀,当所述主滤板模块两端的压差达到设定压差时,第一压差阀自动打开;
优选地,所述压差感应模块还包括:第二备用控制阀,所述第二备用控制阀为第二压差阀,当所述第一备用滤板模块两端的压差达到设定压差时,第二备用压差阀自动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式滤油机还包括:
供电接触器,用于给滤油机整机供电,当判断到所述主滤板模块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时供电接触器断开,停止供电;
优选地,还包括手动主开关,用于手动控制所述供电接触器的通断。
8.一种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压差感应模块检测的压差信息,控制切换所述主滤板模块和/或备用滤板模块的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判断到第一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控制第一备用控制阀打开,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判断到第二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控制第二备用控制阀打开,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优选地,当判断到第三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第一备用滤板模块、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控制供电接触器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框式滤油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压差阀两端的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推断出主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第一压差阀打开,导通第一备用滤板模块与主进油管道之间的油路,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第二压差阀两端的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推断出第一备用滤板模块处于异常状态,第二压差阀打开,导通第二备用滤板模块与第一分支进油管道之间的油路,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
优选地,当判断到第四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推断出所述主滤板模块、第一备用滤板模块、第二备用滤板模块均处于异常状态,控制供电接触器断开。
CN202111193459.4A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8562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3459.4A CN113856262A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3459.4A CN113856262A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6262A true CN113856262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3459.4A Pending CN113856262A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626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9875Y (zh) * 2004-09-27 2005-09-28 上海树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全自动滤油机
CN101573435A (zh) * 2006-09-01 2009-11-04 格雷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处理流体例如油的交错过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12634U (zh) * 2010-06-21 2011-04-27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变压器油全密封在线处理一体机
CN105090175A (zh) * 2015-07-17 2015-11-25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系统
CN207278306U (zh) * 2017-08-07 2018-04-27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 一种汽轮机顶轴油系统
CN109999550A (zh) * 2019-04-23 2019-07-12 广州市森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油过滤设备
CN112246008A (zh) * 2020-10-19 2021-01-2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板式滤油机
CN212563379U (zh) * 2020-06-01 2021-02-19 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组润滑系统自维护装置
CN212941831U (zh) * 2020-07-01 2021-04-13 南京佳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废有机溶剂回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9875Y (zh) * 2004-09-27 2005-09-28 上海树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全自动滤油机
CN101573435A (zh) * 2006-09-01 2009-11-04 格雷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处理流体例如油的交错过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12634U (zh) * 2010-06-21 2011-04-27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变压器油全密封在线处理一体机
CN105090175A (zh) * 2015-07-17 2015-11-25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系统
CN207278306U (zh) * 2017-08-07 2018-04-27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 一种汽轮机顶轴油系统
CN109999550A (zh) * 2019-04-23 2019-07-12 广州市森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油过滤设备
CN212563379U (zh) * 2020-06-01 2021-02-19 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组润滑系统自维护装置
CN212941831U (zh) * 2020-07-01 2021-04-13 南京佳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废有机溶剂回收设备
CN112246008A (zh) * 2020-10-19 2021-01-2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板式滤油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启圣等编: "《新型实用过滤技术》", 31 January 2005, 冶金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2232B (zh) 一种自主学习智能水泵控制方法
CN207478120U (zh) 可切换作业和自动反洗的过滤装置
CN102606462A (zh) 高炉液压站监控保护方法
CN106120950B (zh) 一种闭式循环水全自动切换快速应急稳压装置
CN113856262A (zh) 一种板框式滤油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41812B (zh) 一种基于dcs全面控制的节能型空压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275690A (zh) 燃料过滤器异常检测装置
CN104406043A (zh) 压缩空气系统自动排水监控
CN105971864A (zh) 泵组驱动系统
CN215985067U (zh) 一种汽轮机气动疏水阀泄漏监测装置
CN201615112U (zh) 断路器液压油过滤机
CN202612056U (zh) 高炉液压站监控保护系统
CN108868955A (zh) 一种机油滤清器智能切换报警系统
CN110566446A (zh) 一种集成泵站供液系统
CN108869460B (zh) 一种呼吸式过滤系统、其控制方法及推土机
CN210863143U (zh) 核电机组主蒸汽隔离阀电磁阀的智能打压试验平台
CN105715363A (zh) 省油节能柴油发电机
CN102108995A (zh) 便携式液压油过滤机
CN111734878A (zh) 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
CN216848562U (zh) 用于中高水头混流式机组中冷却器的供水装置
CN210597458U (zh) 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
CN219082213U (zh) 一种减速箱冷却油路自动切换装置
CN107387786B (zh) 兼具良好密封性的多功能压力/流量控制阀及其操作方法
CN218210292U (zh) 一种冷却水故障自检装置及机械密封冷却水系统
CN211202515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压力机重载油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Xiang

Inventor after: Cao Kaixuan

Inventor after: Sun Jinlong

Inventor after: Yang Peiyuan

Inventor after: Niu Yi

Inventor after: Yang Yang

Inventor after: Liu Jun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ng

Inventor before: Sun Jinl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Peiyuan

Inventor before: Niu Yi

Inventor before: Yang Yang

Inventor before: Liu 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