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9142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9142A
CN113809142A CN202111300649.1A CN202111300649A CN113809142A CN 113809142 A CN113809142 A CN 113809142A CN 202111300649 A CN202111300649 A CN 202111300649A CN 113809142 A CN113809142 A CN 113809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array substrate
reflecti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06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9142B (zh
Inventor
李慧
李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06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9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9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9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9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9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于阵列基板上的发光单元;反射层,设于显示基板上且对应发光单元界定形成有反射开口,反射开口的侧壁朝向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围绕发光单元的外周设置;光阻挡层和滤光层,滤光层设于显示基板上方,光阻挡层设于反射层背向显示基板的一侧;光阻挡层和滤光层中的至少一者朝向阵列基板的正投影遮挡反射层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其中,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开口时,出射角度较大的部分光线会发射到反射开口的侧壁上,这部分光线可以通过反射开口侧壁的反射经过滤光层后出射向外界,如此防止出射角度较大的部分光线直接出射到光阻挡层下方,以改善斜视角色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具有成本低、视角宽、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发光色彩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大面积柔性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显示面板利用不同的有机材料制成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通过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产生的单色光合成其他颜色的光以进行显示,例如通过发红、绿、蓝三种颜色发光单元可以合成其他任何颜色的光。
传统的OLED显示面的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经过封装层、偏光片输出后,输出的光线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导致出射光的利用率较低。为了获得更高的光利用率,相关技术中,采用彩色滤光膜和黑矩阵结合的COE(Color Film On Encapsulation)技术取代偏光片,其中,偏光片的透过率约为43.5%,而彩色滤光膜透过率可达到70%以上,出光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屏体功耗能显著降低。
但是,采用COE技术的显示面板不可避免损失非正向视角下的亮度,会导致斜视角色偏,影响产品的光学性能。
申请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COE技术的显示面板存在斜视角色偏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发光单元;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界定形成有反射开口,所述反射开口的侧壁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围绕所述发光单元的外周设置;及
光阻挡层和滤光层,所述滤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阻挡层设于所述反射层背向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滤光层中的至少一者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遮挡所述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上述显示面板中,反射开口的侧壁朝向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围绕发光单元的外周设置,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开口时,出射角度较大的部分光线会发射到反射开口的侧壁上,这部分光线可以通过反射开口侧壁的反射经过滤光层后出射向外界,如此防止出射角度较大的部分光线直接出射到光阻挡层下方,防止大角度的出射光线被光阻挡层阻挡,以增加斜向出光量,降低非正向视角下的亮度损失,使用者从正面和侧面观看显示屏时接收到的出光量差异较小,以改善斜视角色偏。同时,由于本来可能会被光阻挡层遮挡的光经过反射后出射,提高了产品的出光率,进而可降低产品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对应发光单元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每个所述反射单元自身上界定形成一所述反射开口;所述滤光层包括对应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成型于对应的所述反射层上并覆盖所述反射开口;
其中,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遮挡自身对应的所述反射单元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成型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包括填充于所述反射开口内的第一透明部、及围绕所述反射单元的外周设置的第二透明部;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与所述光阻挡层之间的第一辅助遮光层,所述第一辅助遮光层成型于所述第二透明部上,并围绕所述基色滤光单元的外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层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单元设置的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成型于所述反射层上并对应覆盖所述反射开口;
其中,所述光阻挡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错位,并共同遮挡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与所述光阻挡层之间的第二辅助遮光层,所述第二辅助遮光层成型于所述反射层上,并围绕所述基色滤光单元的外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挡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优选的,所述滤光层包括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设于所述反射开口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光阻挡层之间的第三辅助遮光层,所述第三辅助遮光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开口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发光单元;
所述光阻挡层设于所述滤光层上方,且所述光阻挡层上界定形成有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出光开口,所述出光开口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发光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挡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对应所述发光单元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每个所述反射单元界定自身上界定形成一所述反射开口;
在所述阵列基板指向所述光阻挡层的方向上,所述反射单元向其自身的反射开口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有与发光单元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反射单元附着于所述凸台的侧壁上;所述光阻挡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未设有所述凸台的区域,且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挡层包括围绕所述凸台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子层及设于所述第一子层上的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设于所述反射单元上且位于所述凸台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层上界定形成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出光开口;
所述滤光层包括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设于所述凸台上并位于所述出光开口内;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凸出高度为0.08-0.12um;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表面与平行所述阵列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显示面板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为传统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00、显示面板;10、显示基板;11、阵列基板;12、发光单元;14、封装层;141、凸台;143、第一子开口;30、滤光层;32、基色滤光单元;50、光阻挡层;52、第一子层;54、第二子层;55、出光开口;70、反射层;73、反射开口;72、反射单元;82、第一透明层;821、第一透明部;823、第二透明部;84、第二透明层;92、第一辅助遮光层;94、第二辅助遮光层;96、第三辅助遮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参阅图9,正如背景技术所述,传统的采用COE技术的显示面板会存在斜视角色偏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发光单元210发出的光线通过滤光单元231出射时,滤光单元231旁边的黑色矩阵233(black matrix,BM)会挡住斜向出射光。当使用者从显示面板200的正面(例如垂直显示面板200的方向)观看显示面板200时,能够看到发光单元210从正面经过滤光单元231发射出的较多的出射光;而当使用者从斜视角(例如从与显示面板200呈锐角的方向)观看显示面板200时,因为斜向出射的部分光线被黑色矩阵233挡住,斜向能够看到的出射光量较小。因此,从正面和侧面看显示面板200时的出光量不同,视角效果不同,会导致斜视角色偏。
参阅图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够改善斜视角色偏,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出光,降低产品功耗。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基板10,显示基板10包括阵列基板11和设置于阵列基板11上的发光单元12。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单元12阵列排布于阵列基板11上,阵列基板11用于向发光单元12输入驱动电流,以控制发光单元12发光。具体地,发光单元12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者为可以为阴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者可以为阳极,具体根据需求对应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极性,在此不做限定。有机发光层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从阴极注入的电子与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有机发光层中彼此结合以形成激子,当激子释放能量时便会发射光线,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滤光层30及光阻挡层50,滤光层30设于发光单元12远离阵列基板11的一侧,即滤光层30设于显示基板10上方,滤光层30一方面可以对发光单元12出射的光线具有滤光作用,使出射的光更加纯净,另一方面,滤光层30可以对外界环境进行滤光,以降低入射至显示面板100的环境光,从而可以减少显示面板100的阴极层的光的反射,提高显示面板100在强光下的对比度。
具体地,滤光层30包括多个基色滤光单元32,多个基色滤光单元32分别对应多个发光单元12设置,每个基色滤光单元32对自身对应的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进行滤光,发光单元12发出的至少部分出射光线能够经过基色滤光单元32出射,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功能。
另外,光阻挡层50设于反射层70背向显示基板10的一侧,即在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设置光阻挡层50,以通过光阻挡层50分隔相邻两个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防止相邻两个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混合,防止串扰混色。
进一步地,光阻挡层50上界定形成有与发光单元12对应的出光开口55,发光单元12发出的出射光线进过基色滤光单元32后可从出光开口55出射到外界。可以理解地,阵列基板11上的发光单元12设置有多个,对应多个发光单元12光阻挡层50上界定形成多个出光开口55,每个发光单元12具有与自身对应的出光开口55,每个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通过出光开口55进行限定,防止相邻两个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线在出光侧混合出射,防止串扰混色。需要说明的是,光阻挡层50和滤光层30可以位于同一层,也可以不同层。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反射层70,反射层70设于发光单元12远离阵列基板11的一侧、且对应发光单元12界定形成反射开口73,光阻挡层50位于反射层70背向显示基板12的一侧,相当于反射层70位于光阻挡层50与显示基板10之间。
其中,反射开口73的侧壁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围绕发光单元12的外周设置,从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开口73时,出射角度较大的部分光线会发射到反射开口73的侧壁上,这部分光线可以通过反射开口73侧壁的反射经过滤光层30后出射向外界,如此防止出射角度较大的部分光线直接出射到光阻挡层50下方,防止大角度的出射光线被光阻挡层50阻挡,以增加斜向出光量,降低非正向视角下的亮度损失,使用者从正面和侧面观看显示屏时接收到的出光量差异较小,以改善斜视角色偏。同时,由于本来可能会被光阻挡层50遮挡的光经过反射后出射,提高了产品的出光率,进而可降低产品功耗。
并且,光阻挡层50和滤光层30中的至少一者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遮挡反射层70在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例如,光阻挡层5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遮挡反射层70在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或者滤光层3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影遮挡反射层70在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又或者滤光层3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和光阻挡层5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共同遮挡反射层7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如此,外界朝向显示面板100的入射光线,直接入射到光阻挡层50和滤光层30,防止外界光线直接入射到反射率较高的发射层上,以此来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防止反射层70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如此,通过反射层70即能改善斜视角色偏,还可以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
可选地,反射层70由白色光阻材料制成,或者反射层70由金属材料制成,成型为具有反射功能的膜层。其中,反射层70由白色光阻材料制成时,膜层厚度≤15um。
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70包括若干对应发光单元12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72,每个反射单元72自身上界定形成一反射开口73,如此将反射层70设置为若干反射单元72,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可穿过自身对应反射单元72的反射开口73后出射,每个反射单元72用于对自身对应的发光单元12发出的大角度斜向光进行反射,以在若干反射单元72的共同作用下,改善显示面板100的斜视角色偏。
并且,滤光层30包括基色滤光单元32,基色滤光单元32成型于对应的反射单元72上并覆盖反射开口73,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开口73后通过基色滤光单元32进行过滤,提高出光性能。其中,基色滤光单元32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完全遮挡自身对应的反射单元72在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如此,以通过基色滤光单元32完全遮挡自身对应的反射单元72,相当于通过滤光层30完全遮挡反射层70,外界朝向显示面板100的入射光线,直接入射到滤光层30,防止外界光线直接入射到反射率较高的发射层上,以此来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防止反射层70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
具体地,光阻挡层50设于滤光层30上方,光阻挡层50上界定形成有与发光单元12对应的出光开口55,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开口73后通过基色滤光单元32进行过滤,最后从光阻挡层50的出光开口55射出,每个发光单元12均具有对应自身的基色滤光单元32和出光开口55,每个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都可以被过滤调整,同时在光阻挡层50的阻挡下不会与相邻的出射光线混色。
可选地,反射开口73朝向阵列基板11的投影覆盖并超出发光单元12,即反射开口73的开口宽度较大,以允许斜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进入反射开口73,允许反射层70充分反射斜向大角度光线,有效改善斜视角色偏。例如,反射开口73相对发光单元12的外扩尺寸小于等于15um。
还可选地,出光开口55朝向阵列基板11的投影覆盖并超出发光单元12,即出光开口55的开口宽度较大,以增大出光范围,允许更多斜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可射出,以改善斜视角色偏。例如,出光开口55相对发光单元12的外扩尺寸小于等于15um。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100包括成型于显示基板10上的第一透明层82,第一透明层82包括成型于显示面板100上的第一透明层82,第一透明层82包括填充于反射开口73内的第一透明部821、及围绕反射单元72的外周设置的第二透明部823。如此,在反射单元72内部的反射开口73中及反射单元72外周均填充透明材料,以平坦化反射层70,方便进行后续处理。
参阅图2,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显示基板10与光阻挡层50之间的第一辅助遮光层92,第一辅助遮光层92成型于第二透明部823上,并围绕基色滤光单元32的外周设置,如此在光阻挡层50与第二透明部823之间成型第一辅助遮光层92,第一辅助遮光层92围绕在基色单元的外周,以进一步阻挡相邻两个基色滤光单元32之间的光线串色。
参阅图3,另一些实施例中,滤光层30包括对应发光单元12设置的基色滤光单元32,基色滤光单元32成型于反射层70上并对应覆盖反射开口73,光线通过反射开口73再射向外界,可通过反射开口73的侧壁将大角度的斜视角光线反射出去,以改善斜视角色偏,同时以通过反射开口73上方的基色滤光单元32过滤出射光线。并且,光阻挡层5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与基色滤光单元32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错位,并共同遮挡反射层7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相当于通过滤光层30和光阻挡层50共同遮挡反射层70,以防止外界光线直接入射到反射率较高的反射层70,防止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反射率过高,以通过反射层70改善斜视角色偏的同时,保证显示面板100的光学性能。
具体地,光阻挡层50设于滤光层30上方,光阻挡层50上界定形成有与发光单元12对应的出光开口55,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开口73后通过基色滤光单元32进行过滤,最后从光阻挡层50的出光开口55射出,每个发光单元12均具有对应自身的基色滤光单元32和出光开口55,每个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都可以被过滤调整,同时在光阻挡层50的阻挡下不会与相邻的出射光线混色。
可选地,反射开口73朝向阵列基板11的投影覆盖并超出发光单元12,即反射开口73的开口宽度较大,以允许斜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进入反射开口73,允许反射层70充分反射斜向大角度光线,有效改善斜视角色偏。例如,反射开口73相对发光单元12的外扩尺寸小于等于15um。
还可选地,出光开口55朝向阵列基板11的投影覆盖并超出发光单元12,即出光开口55的开口宽度较大,以增大出光范围,允许更多斜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可射出,以改善斜视角色偏。例如,出光开口55相对发光单元12的外扩尺寸小于等于15um。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100包括成型于显示基板10上的第二透明层84,第二透明层84填充于反射层70的反射开口73内,以平坦化反射层70,方便进行后续处理。在制作过程中,反射层70可通过图案化处理形成若干反射开口73,之后在反射开口73内填充第二透明层84即可。
参阅图4,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显示基板10与光阻挡层50之间的第二辅助遮光层94,第二辅助遮光层94成型于反射层70上,并围绕基色滤光单元32的外周设置。如此在反射层70与光阻挡层50之间成型第二辅助遮光层94,第二辅助遮光层94围绕在基色单元的外周,以进一步阻挡相邻两个基色滤光单元32之间的光线串色。
参阅图5,又一些实施例中,光阻挡层5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反射层7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以通过光阻挡层50完全遮挡反射层70,防止外界光线直接入射到反射层70上,通过反射层70改善斜视角色偏,同时防止反射层70影响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地,基色滤光单元32设于反射开口73内,即滤光层30与反射层70同层设置,在反射层70的反射开口73内嵌设基色滤光单元32,利用反射开口73的侧壁来对斜向大角度光线进行反射,同时还可通过反射开口73内的基色滤光单元32应过滤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线。并且,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反射层70与光阻挡层50之间的第三辅助遮光层96,第三辅助遮光层96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反射层70在阵列基板11上的正投影,以通过第三辅助遮光层96进一步遮挡反射层70,防止外界光线入射到反射层70上而增加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反射率。
参阅图6,可选地,反射层70包括若干对应发光单元12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72,每个反射单元72自身上界定形成一反射开口73,第三辅助遮光层96围绕反射单元72成型于显示基板10上,且至少部分高出反射单元72覆盖反射单元72的顶面,以完全覆盖反射单元72朝向外界的一侧,进一步防止外界光线入射到反射层70上。
更进一步地,光阻挡层50位于反射层70上方,光阻挡层50同样位于与反射层70同层设置的滤光层30上方。并且,光阻挡层50上界定形成有与发光单元12对应的出光开口55,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开口73后通过基色滤光单元32进行过滤,最后从光阻挡层50的出光开口55射出,每个发光单元12均具有对应自身的基色滤光单元32和出光开口55,每个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都可以被过滤调整,同时在光阻挡层50的阻挡下不会与相邻的出射光线混色。
可选地,反射开口73朝向阵列基板11的投影覆盖并超出发光单元12,即反射开口73的开口宽度较大,以允许斜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进入反射开口73,允许反射层70充分反射斜向大角度光线,有效改善斜视角色偏。例如,反射开口73相对发光单元12的外扩尺寸小于等于15um。
还可选地,出光开口55朝向阵列基板11的投影覆盖并超出发光单元12,即出光开口55的开口宽度较大,以增大出光范围,允许更多斜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可射出,以改善斜视角色偏。例如,出光开口55相对发光单元12的外扩尺寸小于等于15um。
参阅图7-图8,又一些实施例中,光阻挡层5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反射层70朝向阵列基板11的正投影,以通过光阻挡层50完全遮挡反射层70,防止外界光线直接入射到反射层70上,通过反射层70改善斜视角色偏,同时防止反射层70影响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地,反射层70包括若干对应发光单元12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72,每个反射单元72自身上界定形成一反射开口73;在阵列基板11指向光阻挡层50的方向上,反射单元72向其自身的反射开口73倾斜设置,即反射单元72逐渐向内倾斜设置,形成倾斜的反射面,以提高对斜向大角度光线的反射效果。
具体地,显示基板10还包括覆盖于发光单元12上的封装层14,封装层14用于保护显示基板10中的发光单元12。封装层14背向阵列基板11的表面形成有与发光单元12对应的凸出141,凸台141的侧壁倾斜设置,反射单元72附着于凸台141的侧壁上,以通过封装层14附着反射层70,且形成倾斜设置的反射单元72。并且,光阻挡层50形成于封装层14上未设置凸台141的区域,且完全覆盖反射层70,以通过光阻挡层50阻挡外界光线入射到反射层70上,防止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过高而影响整体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地,光阻挡层50包括围绕凸台141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子层52及设于第一子层52上的第二子层54,第二子层54设于反射单元72上且位于凸台141远离阵列基板11的一侧,第二子层54上界定形成与凸台141对应的出光开口55。相当于,光阻挡层50中的第一子层52围绕凸台141的外周遮挡凸台141外周上反射单元72的侧面,第二子层54设于反射单元72上面遮挡反射单元72的顶面,以完全遮挡反射单元72,同时通过第二子层54形成的出光开口55内设置基色滤光单元32,以通过第二子层54分离相邻两个基色滤光单元32的出射光线,防止出射光线串色。
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14上形成有多个分别与多个发光单元12一一对应的凸台141,相对与阵列基板11平行的平面,多个凸台141的侧表面的倾斜夹角相同,使多个凸台141上的多个反射单元以相同的夹角反射向光阻挡单元传递的出射光,提高某一特定角度下的斜视角出光量,改善该特定角度的斜视角色偏。当然,相对与阵列基板11平行的平面,多个凸台141侧表面的倾斜夹角也可以设置为不同,来调节多个角度的斜视角色偏。可选地,每个凸台141的侧表面与平行阵列基板11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
例如,当45°视角色偏效果较明显时,设置每个凸台141的侧表面36的倾斜夹角为45°,使凸台141承载的反射单元72呈45°倾斜设置,可改善45°视角色偏。当30°视角色偏效果较明显时,设置每个凸台141的侧表面36的倾斜夹角为30°,使凸台141承载的反射单元72呈30°倾斜设置,可改善30°视角色偏。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凸台141的凸出高度为0.08-0.12um,将特定高度凸台141的侧表面36倾斜设置后承载反射层70,能够有效改善斜视角色偏。可选地,凸台141的凸出高度为0.1um。
可选地,反射层70包括铝,铝为反射率较高金属,可以反射较多的出射光线。其中,铝层的厚度为100-300nm。还可选地,反射层70包括银,银为反射率较高金属,可以反射较多的出射光线。其中,银层的厚度为80-120nm。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阵列基板11,在阵列基板11上阵列排布多个发光单元12,阵列基板11用于向发光单元12输入驱动电流,以控制发光单元12发光。发光单元12。
步骤S300,在发光单元12上覆盖封装层14,以通过封装层14保护发光单元12。并且,在封装层14上成型反射层70及至少覆盖反射层70的光阻挡层50,反射层70形成于封装层14与光阻挡层50之间;其中,从发光单元12射向反射层70的光线,朝向阵列基板11和/或相邻的基色滤光单元32的方向发生反射。如此,与反射层70位于发光单元12中大角度斜向光线的出光路径上,以接受并反射朝向光阻挡单元出射的光线,进而可使这部分光线反射后斜向出射,改善斜视角色偏。
一些实施例中,将封装层14背向发光单元12的一侧构造形成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凸台141及多个第一子开口143,且使多个凸台141分别对应多个发光单元12设置,每个凸台14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子开口143之间。
进一步地,通过曝光显影技术刻蚀封装层14背向发光单元12的一面,以在封装层14背向显示基板10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子开口143,同时多个第一子开口143相互间隔,在每相邻两个第一子开口143之间没被刻蚀的区域便会形成一个凸台141,且多个凸台141分别位于多个发光单元12上方。
并且,在阵列基板11指向封装层14的方向上,每个凸台141面向相邻第一子开口143的侧表面向远离该第一子开口143倾斜设置,即将凸台141的侧表面36设置为倾斜面。在每个凸台141的侧表面36上设置反射单元72,如此通过每个凸台141的侧表面36承载反射单元72,形成包括若干反射单元72的反射层70,以利用反射层70来改善斜视角色偏。
具体地,在封装层14形成有凸台141的一面沉积反光材料,反光材料可选用铝或银等反射率较高的金属,或者可选用白色矩阵材料。沉积后,通过光罩曝光显影技术,仅保留每个凸台141的侧表面上的反光材料,在分别多个凸台141上形成多个反射单元72。如此,先在封装层14的整面沉积,再通过曝光显影保留侧表面上的反光材料,可在面积较小的凸台141的侧表面36成型反射单元72。
步骤S700,在封装层14上形成基色滤光单元32,基色滤光单元32与发光单元12一一对应,任意相邻两个基色滤光单元32之间通过光阻挡层50隔开,如此形成滤光层30,来通过基色滤光单元32对出射光进行调整。
具体地,在每个第一子开口143内成型相对凸台141凸出的光阻挡层50,使光阻挡层50的第一子层52嵌设于第一子开口143内,光阻挡层50的第二子层54凸出凸台141,在封装层14的凸台141上成型基色滤光单元32,可通过设于凸台141上的基色滤光单元32调整对应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线。
并且,反射层70位于光阻挡层50与凸台141之间,且反射层70在凸台141的侧表面36被构造为倾斜状,可接收对应发光单元12向光阻挡层5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并将这些光线反射至从基色滤光单元32的另一侧出射,防止光阻挡层50阻挡这些光线而降低斜向出光量,进而防止斜视角色偏,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光学性能。同时,由于本来可能会被光阻挡层50遮挡的光经过反射后出射,提高了产品的出光率,进而可降低产品功耗。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物联网设备等任何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显示面板100的斜视角色偏被改善,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出光率,显示面板100功耗较低。
一些实施例中,将反射层70设于封装层14上,因为封装层14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便于生产制造。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70也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其他膜层上,例如还可设置于显示基板10的像素定义层上,对于反射层70通过哪个膜层承载,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发光单元;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界定形成有反射开口,所述反射开口的侧壁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围绕所述发光单元的外周设置;及
光阻挡层和滤光层,所述滤光层设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光阻挡层设于所述反射层背向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滤光层中的至少一者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遮挡所述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对应发光单元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每个所述反射单元自身上界定形成一所述反射开口;所述滤光层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成型于所述反射层上并覆盖所述反射开口;
其中,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遮挡自身对应的所述反射单元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成型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包括填充于所述反射开口内的第一透明部、及围绕所述反射单元的外周设置的第二透明部;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与所述光阻挡层之间的第一辅助遮光层,所述第一辅助遮光层成型于所述第二透明部上,并围绕所述基色滤光单元的外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层包括对应所述发光单元设置的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成型于所述反射层上并对应覆盖所述反射开口;
其中,所述光阻挡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基色滤光单元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错位,并共同遮挡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与所述光阻挡层之间的第二辅助遮光层,所述第二辅助遮光层成型于所述反射层上,并围绕所述基色滤光单元的外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
优选的,所述滤光层包括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设于所述反射开口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光阻挡层之间的第三辅助遮光层,所述第三辅助遮光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开口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发光单元;
所述光阻挡层设于所述滤光层上方,且所述光阻挡层上界定形成有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出光开口,所述出光开口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发光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所述反射层包括若干对应所述发光单元一一设置的反射单元,每个所述反射单元界定自身上界定形成一所述反射开口;
在所述阵列基板指向所述光阻挡层的方向上,所述反射单元向其自身的反射开口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有与发光单元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反射单元附着于所述凸台的侧壁上;所述光阻挡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未设有所述凸台的区域,且完全覆盖所述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层包括围绕所述凸台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子层及设于所述第一子层上的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设于所述反射单元上且位于所述凸台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层上界定形成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出光开口;
所述滤光层包括基色滤光单元,所述基色滤光单元设于所述凸台上并位于所述出光开口内;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凸出高度为0.08-0.12um;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表面与平行所述阵列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300649.1A 2021-11-04 2021-11-0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809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0649.1A CN113809142B (zh) 2021-11-04 2021-11-0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0649.1A CN113809142B (zh) 2021-11-04 2021-11-0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9142A true CN113809142A (zh) 2021-12-17
CN113809142B CN113809142B (zh) 2023-11-24

Family

ID=7893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0649.1A Active CN113809142B (zh) 2021-11-04 2021-11-0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91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2915A (zh) * 2021-12-20 2022-03-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22290A (zh) * 2022-04-19 2022-07-29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72559A (zh) * 2022-06-30 2022-10-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5946A1 (en) * 2002-12-27 2004-07-15 Advanced Display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084248A1 (en) * 2015-09-22 2017-03-23 Pixtron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light and total light throughput in a display device
CN112420958A (zh) * 2020-11-18 2021-02-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4136A (zh) * 2021-03-11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78529A (zh) * 2021-04-07 2021-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47126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568080A (zh) * 2021-07-21 2021-10-29 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折光膜以及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5946A1 (en) * 2002-12-27 2004-07-15 Advanced Display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084248A1 (en) * 2015-09-22 2017-03-23 Pixtron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light and total light throughput in a display device
CN112420958A (zh) * 2020-11-18 2021-02-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4136A (zh) * 2021-03-11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78529A (zh) * 2021-04-07 2021-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47126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568080A (zh) * 2021-07-21 2021-10-29 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折光膜以及显示面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2915A (zh) * 2021-12-20 2022-03-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42915B (zh) * 2021-12-20 2023-12-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22290A (zh) * 2022-04-19 2022-07-29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72559A (zh) * 2022-06-30 2022-10-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9142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0914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13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6292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57900B (zh) Display device
WO2020037907A1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64602A (zh) 显示装置
CN111505866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8299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2538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6476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01158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928144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474401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2214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48691A (zh) 显示面板
CN11680165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85970A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682892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82890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82892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6488149U (zh) 显示装置
CN1159889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997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93700A1 (en) Display panels and ma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CN11433538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