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3847A -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3847A
CN113633847A CN202111084025.0A CN202111084025A CN113633847A CN 113633847 A CN113633847 A CN 113633847A CN 202111084025 A CN202111084025 A CN 202111084025A CN 113633847 A CN113633847 A CN 11363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vertical rod
rotating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40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3847B (zh
Inventor
李健
张安若
杨燕
赖昌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0840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3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5Stands, bracket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infusion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7Holders or handles for hanging up infusion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52Arm-re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输液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移动,且带有遮挡功能的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包括有支腿等;支腿底部转动式设置有三个滚轮;竖杆,所述支腿顶部设置有所述竖杆;第一挂钩,所述竖杆顶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挂钩;遮盖壳,所述竖杆下部设置有所述遮盖壳;第一握把,所述竖杆中部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握把;固定组件,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组件。患者能够将手放在扶手上供医护人员扎针进行输液,卡板向下滑动不再卡住方形块,随后患者的陪护人员通过推动第一握把带动滚轮在地面滚动使得本装置进行移动,便于患者走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输液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背景技术
输液架是用于为吊挂药液瓶或袋配套用品,现有的输液架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移动,病人如果想上厕所,只能由陪护人员帮忙举着输液瓶去厕所,由于长时间举瓶易劳累,容易导致输液瓶的高度和输液瓶不稳定,给输液造成影响,并且摇晃的吊瓶容易使针头脱离人体,导致流血,不仅需要医护人员重新扎针,而且还影响病人的输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都是将手放在大腿上进行输液的,给病人带来不便,在室内空气较闷有部分病人想出去室外透气进行输液,但是这种输液架没有遮挡功能,不能够为病人进行遮阳挡雨。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方便移动,且带有遮挡功能的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输液架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移动,病人上厕所需要举起输液瓶,影响病人的输液,由于没有遮挡功能,不能够为病人进行遮阳挡雨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且带有遮挡功能的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包括:支腿,所述支腿底部转动式设置有三个所述滚轮;竖杆,所述支腿顶部设置有所述竖杆;第一挂钩,所述竖杆顶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挂钩;遮盖壳,所述竖杆下部设置有所述遮盖壳;第一握把,所述竖杆中部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握把;固定组件,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组件;撑扶组件,所述竖杆上设置有所述撑扶组件。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组件包括:T型板,所述T型板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框体;盖板,所述框体顶部设置有所述盖板;导向架,所述框体下部前侧设置有导向架;卡板,所述框体下部前侧滑动式设置有所述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所述导向架下方;方形块,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所述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与所述导向架滑动式配合,所述方形块与所述卡板配合;滑轨,所述框体下部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滑轨,卡板与所述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卡板顶部与同侧的所述滑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第二握把,所述卡板后侧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握把,所述第二握把与所述盖板滑动式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撑扶组件包括:保护盖,所述竖杆中部设置有所述保护盖;第一转轴,所述竖杆中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轴;扶手,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设置有所述扶手;齿条,所述竖杆中部滑动式设置有所述齿条;第一横杆,所述齿条下部前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杆;第一连板,所述第一横杆左右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板;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板底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框体配合;固定套,所述竖杆下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套;第二连板,所述固定套前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板与所述第二横杆左右两端转动式连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均设置有所述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遮挡组件,遮挡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框体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架;遮挡板,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所述遮挡板;照明灯,所述遮挡板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照明灯。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所述第一握把下部设置有所述限位环;滑动板,所述限位环上滑动式设置有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框体配合;第二弹簧,所述滑动板上部与所述限位环顶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坐垫组件,坐垫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所述T型板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架;转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转杆;坐板,两个所述转杆上均设置有所述坐板;第二固定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上部前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与所述坐板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支架上部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框,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所述转动框;扭力弹簧,所述转动框左右两侧与所述支架之间均连接有所述扭力弹簧;第二挂钩,所述转动框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挂钩;阻挡板,所述支架上部前侧设置有所述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所述转动框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握把上设置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患者能够将手放在扶手上供医护人员扎针进行输液,卡板向下滑动不再卡住方形块,随后患者的陪护人员通过推动第一握把带动滚轮在地面滚动使得本装置进行移动,便于患者走动。
2、遮挡板能够为患者遮阳挡雨,照明灯能够在天色较暗时进行照明,滑动板向下滑动抵住第二横杆,能够在患者走动过程中需要休息时将手放在扶手上进行输液。
3、坐板可供患者坐下进行输液,由于坐板是皮革和海绵组成,能够在患者使用时舒适感极佳。
4、第二挂钩能够在两名患者进行输液,其中一名患者需要去方便或者走动时对药水进行暂时挂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撑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撑扶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撑扶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坐垫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坐垫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悬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支腿,2:滚轮,3:竖杆,4:第一挂钩,5:遮盖壳,6:第一握把,7:固定组件,71:T型板,72:框体,73:盖板,74:导向架,75:卡板,76:方形块,77:滑轨,78:第一弹簧,79:第二握把,8:撑扶组件,81:保护盖,82:第一转轴,83:扶手,84:齿条,85:第一横杆,86:第一连板,87:第二横杆,88:固定套,89:第二连板,810:齿轮,9:遮挡组件,91:支架,92:遮挡板,93:照明灯,10:限位组件,101:限位环,102:滑动板,103:第二弹簧,11:坐垫组件,111:第一固定架,112:转杆,113:坐板,114:第二固定架,12:悬挂组件,121:第二转轴,122:转动框,123:扭力弹簧,124:第二挂钩,125: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包括有支腿1、滚轮2、竖杆3、第一挂钩4、遮盖壳5、第一握把6、固定组件7和撑扶组件8,支腿1底部转动式设置有三个滚轮2,支腿1顶部设置有竖杆3,竖杆3顶端焊接有第一挂钩4,竖杆3下部设置有遮盖壳5,竖杆3中部后侧设置有第一握把6,第一握把6上设置有橡胶套,支腿1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用于对支腿1进行限位,竖杆3上设置有撑扶组件8,撑扶组件8用于患者将手部放置进行输液。
在使用该装置时,医护人员将药水瓶挂在第一挂钩4上,然后患者将手放在撑扶组件8上供医护人员扎针,当患者长期久坐需要起来活动或者去方便时,患者的陪护人员通过按压固定组件7向下滑动不再对支腿1进行限位,完成后,患者的陪护人员通过推动第一握把6使得滚轮2在地面滚动,进而实现了本装置进行移动,方便患者走动,由于第一握把6上设置有橡胶套,能够起到防滑作用,方便患者的陪护人员推动第一握把6。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固定组件7包括有T型板71、框体72、盖板73、导向架74、卡板75、方形块76、滑轨77、第一弹簧78和第二握把79,T型板71顶部中间位置焊接有框体72,框体72顶部设置有盖板73,框体72下部前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导向架74,框体72下部前侧滑动式设置有卡板75,卡板75位于导向架74下方,支腿1底部设置有方形块76,方形块76与导向架74滑动式配合,方形块76与卡板75配合,框体72下部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焊接有滑轨77,卡板75与滑轨77滑动式连接,卡板75顶部与同侧的滑轨77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8,卡板75后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握把79,第二握把79与盖板73滑动式连接。
当患者长期久坐需要起来活动或者去方便时,患者的陪护人员通过按压第二握把79带动卡板75向下滑动,第一弹簧78被拉伸,卡板75向下滑动不再卡住方形块76,这时患者的陪护人员推动第一握把6使得滚轮2在地面滚动,进而实现了本装置进行移动,方便患者走动,然后患者的陪护人员松开第二握把79,第一弹簧78随之复位带动卡板75向上滑动复位,当患者活动完之后,患者的陪护人员拉动第一握把6带动滚轮2移动,滚轮2移动带动支腿1移动,支腿1移动带动方形块76挤压卡板75向下滑动,第一弹簧78被拉伸,方形块76随之在滑轨77上向后滑动不再挤压卡板75,第一弹簧78随之复位带动卡板75向上滑动复位卡住方形块76对支腿1进行限位。本装置结构简单,卡板75向下滑动不再卡住方形块76,然后患者的陪护人员通过推动第一握把6带动滚轮2在地面滚动使得本装置进行移动,便于患者走动。
撑扶组件8包括有保护盖81、第一转轴82、扶手83、齿条84、第一横杆85、第一连板86、第二横杆87、固定套88、第二连板89和齿轮810,竖杆3中部设置有保护盖81,竖杆3中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82,两个第一转轴82上均设置有扶手83,扶手83用于患者将手部放置进行输液,竖杆3中部滑动式设置有齿条84,齿条84下部前侧设置有第一横杆85,第一横杆85左右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板86,两个第一连板86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87,第二横杆87与框体72配合,竖杆3下部设置有固定套88,固定套88前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板89,两个第二连板89与第二横杆87左右两端转动式连接,两个第一转轴82上均设置有齿轮810,两个齿轮810与齿条84相互啮合。
在使用该装置时,医护人员将药水瓶挂在第一挂钩4上,然后患者将手放在扶手83上供医护人员扎针,当本装置移动使得第二横杆87不再与框体72接触时,扶手8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扶手83向下转动带动第一转轴82转动,第一转轴82转动带动齿轮810转动,齿轮810转动带动齿条84向下滑动,齿条84向下滑动带动第一连板86向下转动,第一连板86向下转动带动第二连板89向下转动,此时第二横杆87处于向外突出的状态,扶手83向下转动收起,便于患者的陪护人员推动,防止本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当本装置移动使得第二横杆87与框体72接触时,第二连板89与第一连板86随之向上转动复位,第一连板86向上转动带动齿条84向上滑动,齿条84向上滑动与齿轮810啮合,使得第一转轴82随之转动,第一转轴82转动带动扶手83向上转动复位,患者将手放在扶手83上进行输液。本装置结简单,第二横杆87与框体72脱离接触,扶手8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便于患者的陪护人员推动,防止本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倒。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有遮挡组件9,遮挡组件9包括有支架91、遮挡板92和照明灯93,框体72下部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支架91,支架91顶部设置有遮挡板92,遮挡板92用于遮阳挡雨,遮挡板92底部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照明灯93,照明灯93用于照明。
还包括有限位组件10,限位组件10包括有限位环101、滑动板102和第二弹簧103,第一握把6下部设置有限位环101,限位环101上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板102,滑动板102与框体72配合,滑动板102用于对第二横杆87进行限位,滑动板102上部与限位环101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3。
当本装置安装在室外时,通过遮挡板92能够为患者遮阳挡雨,在天色较暗时,还可通过照明灯93进行照明,当本装置移动使得滑动板102不再与框体72接触,第二弹簧103随之复位带动滑动板102向下滑动穿过第二横杆87前侧位置,患者在走动过程中需要停下进行休息,患者的陪护人员先拉动滑动板102向上滑动,第二弹簧103随之被拉伸,滑动板102向上滑动不再卡入第二横杆87前侧位置,然后再推动第二横杆87使得第二连板89与第一连板86随之向上转动,进而使得扶手83向上转动复位,随后患者的陪护人员松开滑动板102,第二弹簧103随之复位带动滑动板102向下滑动抵住第二横杆87,从而对扶手83进行限位,当患者休息完之后,患者的陪护人员将本装置推回时,患者的陪护人员滑动板102向上滑动顶在框体72顶部,第二弹簧103随之被拉伸,此时框体72与第二横杆87接触使得扶手83还是处于水平面状态,患者将手放在扶手83上进行输液。本装置结构简单,遮挡板92能够为患者遮阳挡雨,照明灯93能够在天色较暗时进行照明,滑动板102向下滑动抵住第二横杆87,能够在患者走动过程中需要休息时将手放在扶手83上进行输液。
还包括有坐垫组件11,坐垫组件11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11、转杆112、坐板113和第二固定架114,T型板71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架111,两个第一固定架111上均转动式设置有转杆112,两个转杆112上均设置有坐板113,坐板113用于患者坐下进行输液,两个第一固定架111上部前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14,第二固定架114与坐板113配合。
在使用该装置时,患者可坐在坐板113上输液进行输液,通过第二固定架114进行支撑,由于坐板113材质是皮革和海绵组成,能够在患者使用时舒适感极佳,在下雨天时,医护人员推动坐板113向上翻转,使得坐板113背面朝上,避免风较大导致雨水倾斜,淋湿坐板113。本装置结构简单,坐板113可供患者坐下进行输液,由于坐板113是皮革和海绵组成,能够在患者使用时舒适感极佳。
还包括有悬挂组件12,悬挂组件12包括有第二转轴121、转动框122、扭力弹簧123、第二挂钩124和阻挡板125,支架91上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121,第二转轴121上设置有转动框122,转动框122左右两侧与支架91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123,转动框122顶部设置有第二挂钩124,第二挂钩124用于悬挂输液瓶,支架91上部前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有阻挡板125,阻挡板125与转动框122配合。
当该装置同时有两个患者正在输液,而其中一名患者需要去方便或者走动时,医护人员通过拉动转动框122向下转动,扭力弹簧123随之发生形变,转动框122向下转动带动第二挂钩124向下移动,然后医护人员将另一名患者的药水挂在第二挂钩124上,阻挡板125能够对转动框122起到限位作用,当走动的患者回来时,医护人员将药水挂回至第一挂钩4上,扭力弹簧123随之复位带动转动框122向上转动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第二挂钩124能够在两名患者进行输液,其中一名患者需要去方便或者走动时对药水进行暂时挂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包括:
支腿(1),所述支腿(1)底部转动式设置有三个所述滚轮(2);
竖杆(3),所述支腿(1)顶部设置有所述竖杆(3);
第一挂钩(4),所述竖杆(3)顶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挂钩(4);
遮盖壳(5),所述竖杆(3)下部设置有所述遮盖壳(5);
第一握把(6),所述竖杆(3)中部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握把(6);
固定组件(7),所述支腿(1)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组件(7);
撑扶组件(8),所述竖杆(3)上设置有所述撑扶组件(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固定组件(7)包括:
T型板(71),所述T型板(71)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框体(72);
盖板(73),所述框体(72)顶部设置有所述盖板(73);
导向架(74),所述框体(72)下部前侧设置有导向架(74);
卡板(75),所述框体(72)下部前侧滑动式设置有所述卡板(75),所述卡板(75)位于所述导向架(74)下方;
方形块(76),所述支腿(1)底部设置有所述方形块(76),所述方形块(76)与所述导向架(74)滑动式配合,所述方形块(76)与所述卡板(75)配合;
滑轨(77),所述框体(72)下部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滑轨(77),卡板(75)与所述滑轨(77)滑动式连接;
第一弹簧(78),所述卡板(75)顶部与同侧的所述滑轨(77)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78);
第二握把(79),所述卡板(75)后侧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握把(79),所述第二握把(79)与所述盖板(73)滑动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撑扶组件(8)包括:
保护盖(81),所述竖杆(3)中部设置有所述保护盖(81);
第一转轴(82),所述竖杆(3)中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轴(82);
扶手(83),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2)上均设置有所述扶手(83);
齿条(84),所述竖杆(3)中部滑动式设置有所述齿条(84);
第一横杆(85),所述齿条(84)下部前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杆(85);
第一连板(86),所述第一横杆(85)左右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板(86);
第二横杆(87),两个所述第一连板(86)底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横杆(87),所述第二横杆(87)与所述框体(72)配合;
固定套(88),所述竖杆(3)下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套(88);
第二连板(89),所述固定套(88)前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板(89),两个所述第二连板(89)与所述第二横杆(87)左右两端转动式连接;
齿轮(810),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2)上均设置有所述齿轮(810),两个所述齿轮(810)与所述齿条(84)相互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遮挡组件(9),遮挡组件(9)包括:
支架(91),所述框体(72)下部设置有所述支架(91);
遮挡板(92),所述支架(91)顶部设置有所述遮挡板(92);
照明灯(93),所述遮挡板(92)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照明灯(9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组件(10),限位组件(10)包括:
限位环(101),所述第一握把(6)下部设置有所述限位环(101);
滑动板(102),所述限位环(101)上滑动式设置有所述滑动板(102),所述滑动板(102)与所述框体(72)配合;
第二弹簧(103),所述滑动板(102)上部与所述限位环(101)顶部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10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坐垫组件(11),坐垫组件(11)包括:
第一固定架(111),所述T型板(7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架(111);
转杆(11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111)上均转动式设置有所述转杆(112);
坐板(113),两个所述转杆(112)上均设置有所述坐板(113);
第二固定架(114),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111)上部前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架(114),所述第二固定架(114)与所述坐板(113)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悬挂组件(12),悬挂组件(12)包括:
第二转轴(121),所述支架(91)上部转动式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121);
转动框(122),所述第二转轴(121)上设置有所述转动框(122);
扭力弹簧(123),所述转动框(122)左右两侧与所述支架(91)之间均连接有所述扭力弹簧(123);
第二挂钩(124),所述转动框(122)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挂钩(124);
阻挡板(125),所述支架(91)上部前侧设置有所述阻挡板(125),所述阻挡板(125)与所述转动框(122)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握把(6)上设置有橡胶套。
CN202111084025.0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Active CN113633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4025.0A CN113633847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4025.0A CN113633847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3847A true CN113633847A (zh) 2021-11-12
CN113633847B CN113633847B (zh) 2023-06-20

Family

ID=7842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4025.0A Active CN113633847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38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2141A (zh) * 2021-12-24 2022-04-26 邱新华 一种带有行走辅助功能的吊水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991B1 (en) * 2002-07-05 2004-03-23 Art Ortlieb Ambulatory IV dolly
CN109224184A (zh) * 2018-11-20 2019-01-18 大连融利达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输液杆
CN109865176A (zh) * 2019-03-05 2019-06-11 边志亮 一种儿科隔离病房专用输液椅
CN209967231U (zh) * 2018-06-11 2020-01-21 刘燕 一种可移动式医用护理输液架
CN111330109A (zh) * 2020-04-03 2020-06-26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智能输液架
CN212439573U (zh) * 2018-06-08 2021-02-02 临泽县锐翔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外科输液治疗用输液架
CN112618852A (zh) * 2021-01-22 2021-04-09 李弄叶 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稳定输液座椅
CN113349580A (zh) * 2021-07-12 2021-09-07 曾庆豪 一种广场用可自动收取的公共座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991B1 (en) * 2002-07-05 2004-03-23 Art Ortlieb Ambulatory IV dolly
CN212439573U (zh) * 2018-06-08 2021-02-02 临泽县锐翔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外科输液治疗用输液架
CN209967231U (zh) * 2018-06-11 2020-01-21 刘燕 一种可移动式医用护理输液架
CN109224184A (zh) * 2018-11-20 2019-01-18 大连融利达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输液杆
CN109865176A (zh) * 2019-03-05 2019-06-11 边志亮 一种儿科隔离病房专用输液椅
CN111330109A (zh) * 2020-04-03 2020-06-26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智能输液架
CN112618852A (zh) * 2021-01-22 2021-04-09 李弄叶 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稳定输液座椅
CN113349580A (zh) * 2021-07-12 2021-09-07 曾庆豪 一种广场用可自动收取的公共座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士兰等: "介绍一种双轴轮齿调节输液架", 《齐鲁护理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2141A (zh) * 2021-12-24 2022-04-26 邱新华 一种带有行走辅助功能的吊水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3847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1741A (zh) 全自动多功能轮椅护理床
CN110037870B (zh) 一种组合式医用护理床
CN104939987B (zh) 一种多功能担架车
CN206687850U (zh) 全自动多功能轮椅护理床
CN110876662B (zh) 一种方便起身的轮椅及使用方法
CN105476765A (zh) 一种失能人使用的智能轮椅
CN209253516U (zh) 一种烧伤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用助行器
JP2022509148A (ja) 車椅子車輪の後方移動機構
WO2016058418A1 (zh) 能拉筋推拿的坐椅
KR200477365Y1 (ko) 의료용 휠체어
CN113633847A (zh) 一种具有软垫扶手的护理输液架
CN204766388U (zh) 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多功能椅
CN107374850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椅
CN210020625U (zh) 一种一体式护理输液装置
CN112972138A (zh) 一种方便病人上下床的轮椅
CN210020222U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N112891092A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式轮椅床
CN202526429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10812017B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10872588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装置
KR200480945Y1 (ko) 이동용 링거 걸이 스탠드
CN211356410U (zh) 一种具有人体平移转移功能的护理床
CN210612374U (zh) 一种残疾人锻炼轮椅
CN209900019U (zh) 一种康复科按摩康复器
CN203458558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