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119B -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56119B CN113556119B CN202111095663.2A CN202111095663A CN113556119B CN 113556119 B CN113556119 B CN 113556119B CN 202111095663 A CN202111095663 A CN 202111095663A CN 113556119 B CN113556119 B CN 1135561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resistor
- digital input
- relay
- w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53 relaye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BASIC 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7509—Interface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3—BASIC 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03—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for protection
- H03K19/00369—Modifications for compensating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数字输入电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包括隔离电源、隔离地、继电器、数字输入连接器和光耦,还包括NMOS管Q1、NMOS管Q2、二极管D1、第1~第8电阻;所述继电器有2对常开常闭触点;通过控制NMOS管Q1、NMOS管Q2的导通、关断,选择在对应输入状态时干湿接点信号的回路,在实际接入信号与输入状态不符时,NMOS管Q1和/或NMOS管Q2自动导通或关断,同时第1、2、3和/或4电阻吸收功率,起到限制电流和保护作用,以及二极管D1起到防止电流反向的作用,防止干湿接点的误接对电路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数字输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背景技术
数字输入接口经常在数据采集系统中使用,它被用来采集事件、 产生测试波形、与外围设备进行通信。根据是否由外部提供电源,数字输入通常分为干接点输入和湿接点输入。干接点是指无源开关,具有闭合和断开两种状态,两个接点之间没有极性,可以互换;湿接点则指有源开关,具有有电和无电两种状态,两个接点之间具有极性,不能互换。
现有的可切换式干湿接点输入电路,如图1所示,通常由一个2Z继电器K1、数字输入连接器J1和光耦U1组成,2Z继电器K1作为隔离型干湿接点输入切换器件,数字输入连接器J1提供干接点或湿接点信号输入,光耦U1作为隔离型数字信号输入器件,提供数字信号给外部芯片。由于目前的可切换式干湿接点输入电路不具有防误接功能,存在烧毁电路的风险。例如当设备的输入的状态已由2Z继电器K1切换成干接点输入状态而由数字输入连接器J1提供的实际上是湿接点输入时,可能会造成设备电路损坏。简单的的预防方法是使用指示灯指示设备当前的模式状态,用于提示操作者应当介入干接点或湿接点,但无法从根本上排除电路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从根本上排除电路损坏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能够有效防止干湿接点误接、极性反接从而造成电路损坏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包括继电器K1、数字输入连接器J1、光耦U1;
所述数字输入连接器J1用于输入湿接点或干接点信号;
所述继电器K1有第1~第8端子,其中当继电器K1的第2、3端子间闭合且第6、7端子间闭合时,切换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并接入电源,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干接点信号,光耦U1作为隔离器件提供干接点信号给外部电路;当继电器K1的第3、4端子间闭合且第5、6端子间闭合时,切换输入状态为湿接点输入状态,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光耦U1作为隔离器件提供湿接点信号给外部电路;
还包括NMOS管Q1、N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
所述继电器K1的第2端子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U1的第2端子;
所述继电器K1的第4端子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1端子;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Q1的第1端子,用于控制NMOS管Q1导通或断开;
所述继电器K1的第6端子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1端子;所述继电器K1的第6端子还连接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Q2的第1端子,用于控制NMOS管Q2导通或断开;电阻R5与NMOS管Q2的第1端子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继电器K1的第2端子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之间的连接点,连接NMOS管Q1的第3端子,NMOS管Q1的第2端子连接NMOS管Q2的第3端子,NMOS管Q2的第2端子接地;
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第一电阻性元件R1的一端,第一电阻性元件R1的另一端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
将电阻R3与NMOS管Q1的第1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1,将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2,所述电阻R4连接于连接点1和连接点2之间。
进一步的,当继电器K1的第2、3端子间闭合且第6、7端子间闭合,切换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时,将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如果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高于所述电源的电压,二极管D1的反向截止功能用于保护所述电源不被损坏;如果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低于所述电源的电压,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接回路,电阻R2用于吸收功率,保护数字输入连接器J1连接的用于提供湿接点信号的外部电路。
进一步的,当继电器K1的第3、4端子间闭合且第5、6端子间闭合,切换输入状态为湿接点输入状态时,将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电阻R4、电阻R3、继电器K1的第4端子、继电器K1的3端子、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形成湿接状态湿接输入防反接回路,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电阻R4、电阻R3用于吸收功率。
进一步的,当继电器K1的第2、3端子间闭合且第6、7端子间闭合,切换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时,将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继电器K1的第6端子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5控制NMOS管Q2导通,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与地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防反接回路的回路一,同时继电器K1的第7端子、继电器K1的第6端子、二极管D2、电阻R2、光耦U1、二极管D1、继电器K1的第2端子、继电器K1的第3端子、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之间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防反接回路的回路二,所述回路一和回路二的电流都流经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R1,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用于吸收功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R1为功率电阻或自恢复保险丝。
优选的,还包括电阻R8,连接于所述光耦U1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作为所述光耦U1的保护电阻。
优选的,电阻R2和电阻R7的阻值选取200Ω~2KΩ。
优选的,电阻R8的阻值选取1KΩ。
优选的,所述功率电阻的功率W要小于U×U/R1,其中U为所述电源的电压,R1为所述功率电阻的阻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时,且当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时,如果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高于隔离电源的电压,二极管D1的反向截止功能保护隔离电源不被损坏;如果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低于隔离电源的电压,电阻R2吸收功率,保护数字输入连接器连接的外部电路;
当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时,且当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时,继电器的第6端子的高电平控制NMOS管Q2导通,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与隔离地形成回路;同时继电器的第7、6端子、光耦、二极管D1、继电器的第2、3端子、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之间形成回路,保护电路元器件不因为输入状态和实际输入信号的不匹配而烧毁;
当输入状态为湿接点输入状态时,且当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时,第一电阻性元件、电阻R4、电阻R3用于吸收功率,起到限流和保护作用,保护电路元器件不因为输入反接的有源信号而烧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可切换式干湿接点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3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当干接点正常输入时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4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当湿接点正常输入时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5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当设置为干接点输入但实际接入湿接点时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6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当设置为湿接点输入但接入的湿接点极性反接时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7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当设置为干接点输入但实际接入湿接点且接入的湿接点极性反接时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如图2所示,继电器K1、数字输入连接器J1、光耦U1、电阻R1~电阻R8、NMOS管Q1、N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两组电源和地;两组电源和地分别为隔离电源ISO_VCC、隔离地ISO_GND,和系统电源VCC、系统地GND;所述继电器K1为2Z磁保持继电器,有第1~第8端子,其中第2、3端子和第6、7端子为2对常开常闭触点;
还包括电阻R9, R9是光耦输出端的上拉电阻,光耦U1的输出端实际上是一个OC门,但因为光电传输比CTR的存在,需要考虑输出电流的驱动能力;本例中,连接MCU的GPIO,驱动电流忽略不计,R9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本例中选取了4.7KΩ;
NMOS管Q1的栅极为第1端子,NMOS管Q1的源极为第2端子,NMOS管Q1的漏极为第3端子;
NMOS管Q2的栅极为第1端子,NMOS管Q2的源极为第2端子,NMOS管Q2的漏极为第3端子;
二极管D2、二极管D3宜选取低压降的二极管,本实施例中,两个二极管共产生0.7V左右的压降;
所述继电器K1的第1端子和第8端子连接外部驱动信号RELAY_S和REALY_R,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K1来控制干湿输入状态的转换;
所述继电器K1的第2端子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光耦U1的第2端子;
所述继电器K1的第3端子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
所述继电器K1的第4端子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1端子,二极管D3用于防止电流反向,电阻R7是光耦U1的驱动电阻,光耦U1的输入电流If一般为2-20mA,本实施例中,驱动电压为5V/12V,因串联了二极管产生压降,故而R7可选取200Ω-2KΩ,本实施例实际选取1KΩ,封装0603;
同时继电器K1的第4端子也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Q1的第1端子,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连接,将电阻R3与NMOS管Q1的第1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1,将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2,所述电阻R4连接于连接点1和连接点2之间,电阻R3和电阻R4用作于NMOS管Q1的驱动电阻,由于NMOS管Q1是MOS管,需满足Voc_anode_wet*R4/(R3+R4)≥Vgs(th),其中Vgs(th)是MOS管开启的门限电压;若NMOS管Q1换成三极管,则需满足(Voc_anode_wet-0.7)/R3≥1.5*Ib,其中Ib是三极管的基极饱和电流,为确保三极管可以工作在饱和区,故选取1.5*Ib;
所述继电器K1的第5端子悬空;
所述继电器K1的第6端子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1端子,二极管D2用于防止电流反向,电阻R2用作于光耦U1的驱动电阻,光耦U1的输入电流If一般为2-20mA,本实施例中,驱动电压为5V/12V,因串联了二极管产生压降,故而R2可选取200Ω-2KΩ,本实施例实际选取1KΩ,封装0603;
同时继电器K1的第6端子也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Q2的第1端子,NMOS管Q2的第2端子接隔离地;将电阻R5与NMOS管Q2的第1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3,将NMOS管Q2的第2端子与隔离地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4,所述电阻R6连接于连接点3和连接点4之间,电阻R5和电阻R6用作于NMOS管Q2的驱动电阻,阻值的选取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阻值选取类似;
所述继电器K1的第7端子接隔离电源ISO_VCC;
所述继电器K1的第2端子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之间的连接点,连接NMOS管Q1的第3端子;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电阻R1为功率电阻或自恢复保险丝,对于12V系统,其功率W需要满足W<12×12/R1;由于R1是串联在电路中的,其值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工作,如果选取1210封装的电阻(1/2W),则R1取值要大于288欧姆,例如330欧姆,根据整个电路计算,其不会对光耦U1的驱动产生影响。如果选取自恢复保险丝,则相对简单,一般都能满足要求;本例中R1选取自恢复保险丝,保持电流0.1A,最大电压15V;
所述数字输入连接器J1用于输入湿接点或干接点信号,且当输入湿接点信号时,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接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第2端子接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
电阻R8连接于所述光耦U1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作为所述光耦U1的保护电阻,可以保护光耦输入端并增加抗干扰性。实际工作时,需满足Voc_anode*R8/(R2+R8)>光耦输入端的正向压降(因电阻R2回路的电压5V不高于R7回路的电压5V/12V,此处选电阻R2用于计算,Voc_anode是光耦U1的实际驱动电压,此例中应减去二极管的压降约0.7V),光耦输入端的正向压降一般为1.2V,且R2=1KΩ,故而电阻R8可选取1KΩ左右,封装0603。
光耦U1的第3端子即集电极通过电阻R9上拉至系统电源VCC,输出数字信号给外部电路,光耦U1的的第4端子即发射极接系统地GND;
当本电路通过继电器K1切换为干接点输入状态,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的信号为干接点信号时,继电器的掷刀将继电器K1的第2端子和第3端子相连接,将继电器K1的第6端子和第7端子相连接,由隔离电源ISO_VCC供电,电流由第7端子ISO_VCC流向第6端子,再由第6端子分别流向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电阻R5,NMOS管Q2的第1端子被电阻R5拉高,因此NMOS管Q2导通,电流依次流经二极管D2、电阻R2、光耦U1、二极管D1,由于NMOS管Q1的第1端子连接继电器K1的第4端子,第4端子悬空,电平为高阻态,因此NMOS管Q1不工作,电流由二极管D1流向继电器K1的第2端子、继电器K1的第3端子,由于接入干接点信号,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可视为短路,电流由继电器K1的第3端子流向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 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电阻R1、NMOS管Q2、隔离地,由此形成干接点信号工作回路。信号流向图如图3所示。
当本电路通过继电器K1切换为湿接点输入状态,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的信号为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即未反接)时,继电器的掷刀将继电器K1的第3端子和第4端子相连接,将继电器K1的第6端子和第7端子之间断开,由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即湿接点信号的正极供电,电流依次由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流向继电器K1的第3端子、第4端子,再由第4端子分别流向二极管D3的阳极以及电阻R3,NMOS管Q1的第1端子被电阻R3拉高,且NMOS管Q1的第2端子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即湿接点信号的负极,因此NMOS管Q1导通,电流依次流经二极管D3、电阻R7、光耦U1、二极管D1、NMOS管Q1、电阻R1、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即湿接点信号的负极,由此形成湿接点信号工作回路。信号流向图如图4所示。
本发明方案能够避免干湿接点的误接对电路造成损坏的原理如下:
当本电路通过继电器K1切换为干接点输入状态,且当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时,继电器K1的第7端子接入了隔离电源ISO_VCC,电流由继电器K1的第7端子流向第6端子,然后流向二极管D2、电阻R2、光耦U1、二极管D1的阳极,另一方面,电流由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流向继电器K1的第3端子、第2端子、二极管D1的阴极;当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高于隔离电源ISO_VCC的电压时,因为二极管D1的存在,不会损坏内部电路;当隔离电源ISO_VCC的电压高于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时,从二极管D1的正极到负极产生电流,并流经继电器K1的第2端子和第3端子,进而流向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因为电阻R2吸收功率,因此不会损坏湿接点信号的外部电源,由此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接回路。信号流向如图5所示。
当本电路通过继电器K1切换为湿接点输入状态,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的信号为干接点信号时,因为设备内外部均无源,不存在损坏电路的可能。
当本电路通过继电器K1切换为湿接点输入状态,且当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时,电流从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输入,流向电阻R1,因为电阻R1连接到NMOS管Q1源极的一端的电压要高于NMOS管Q1的第1端子的电压,因此NMOS管Q1断开,由于继电器K1的第6端子未接入电路为悬空状态,NMOS管Q2断开,电流由电阻R1流向电阻R4、电阻R3、继电器K1的第4端子、第3端子、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形成湿接状态湿接输入防反接回路;此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但是由于有电阻R3、R4和R1吸收功率,不会损坏数字输入连接器J1接入但反接的外部电源。R1还可选用自恢复保险丝进行熔断保护。信号流向如图6所示。
当本电路通过继电器K1切换为干接点输入状态,且当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时,继电器K1的掷刀连接第2端子和第3端子、第6端子和第7端子,第7端子接入了隔离电源ISO_VCC,则第6端子为高电平,因此NMOS管Q2的第1端子被电阻R5拉高,此时NMOS管Q2导通,一部分电流经数字输入连接器的第2端子、电阻R1、NMOS管Q2流向隔离地ISO_GND;由于NMOS管Q1的体二极管的存在,另一部分电流会经过NMOS管Q1回流形成回路,即有电流从NMOS管Q1的第2端子流向漏极,又由于二极管D1的存在,从NMOS管Q1的第3端子流出的电流和从继电器K1的第7、6端子、二极管D2、电阻R2、光耦U1的第2端子流出的电流流入继电器K1的第2端子、第3端子,最后流向数字输入连接器J1接入的湿接点信号的负极。由于两个回路都会经过电阻R1,电阻 R1吸收功率,电阻R1若选用自恢复保险丝则会熔断保护;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保护回路为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防反接回路。信号流向如图7所示;
这里的体二极管与选型的MOS管有关,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同,有些MOS管会存在一个体二极管。图7中所示NMOS管Q1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为0,从漏极到源极是不导通的,但是源极到漏级因为体二极管的存在,是可能有电流流过的,这取决于体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差。该电路中,由于湿接点信号的外部电源和外部地反接,漏极实际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接入的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源极实际通过电阻R2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实际接入的湿接点信号的正极,因此是有部分电流的。一般的分立MOS管都有体二极管,如果将图中的两个MOS换成NPN三极管,就不存在这部分电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包括继电器K1、数字输入连接器J1、光耦U1;
所述数字输入连接器J1用于输入湿接点或干接点信号;
所述继电器K1有第1~第8端子,所述继电器K1的第1端子和第8端子连接外部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K1来控制干湿输入状态的转换;其中当继电器K1的第2、3端子间闭合且第6、7端子间闭合时,切换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并接入电源,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干接点信号,光耦U1作为隔离器件提供干接点信号给外部电路;当继电器K1的第3、4端子间闭合且第5、6端子间闭合时,切换输入状态为湿接点输入状态,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光耦U1作为隔离器件提供湿接点信号给外部电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MOS管Q1、N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
所述继电器K1的第2端子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光耦U1的第2端子;
所述继电器K1的第4端子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1端子;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Q1的第1端子,用于控制NMOS管Q1导通或断开;
所述继电器K1的第6端子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第1端子;所述继电器K1的第6端子还连接到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Q2的第1端子,用于控制NMOS管Q2导通或断开;电阻R5与NMOS管Q2的第1端子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继电器K1的第2端子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之间的连接点,连接NMOS管Q1的第3端子,NMOS管Q1的第2端子连接NMOS管Q2的第3端子,NMOS管Q2的第2端子接地;
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第一电阻性元件R1的一端,第一电阻性元件R1的另一端连接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
将电阻R3与NMOS管Q1的第1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1,将NMOS管Q1的第2端子与NMOS管Q2的第3端子之间的连接点作为连接点2,所述电阻R4连接于连接点1和连接点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继电器K1的第2、3端子间闭合且第6、7端子间闭合,切换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时,将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如果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高于所述电源的电压,二极管D1的反向截止功能用于保护所述电源不被损坏;如果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电压低于所述电源的电压,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接回路,电阻R2用于吸收功率,保护数字输入连接器J1连接的用于提供湿接点信号的外部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继电器K1的第3、4端子间闭合且第5、6端子间闭合,切换输入状态为湿接点输入状态时,将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电阻R4、电阻R3、继电器K1的第4端子、继电器K1的3端子、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形成湿接状态湿接输入防反接回路,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电阻R4、电阻R3用于吸收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继电器K1的第2、3端子间闭合且第6、7端子间闭合,切换输入状态为干接点输入状态时,将数字输入连接器J1输入湿接点信号,且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负极、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连接湿接点信号的正极;继电器K1的第6端子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5控制NMOS管Q2导通,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2端子与地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防反接回路的回路一,同时继电器K1的第7端子、继电器K1的第6端子、二极管D2、电阻R2、光耦U1、二极管D1、继电器K1的第2端子、继电器K1的第3端子、数字输入连接器J1的第1端子之间形成干接状态湿接输入防误防反接回路的回路二,所述回路一和回路二的电流都流经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R1,第一电阻性元件R1用于吸收功率。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R1为功率电阻或自恢复保险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8,连接于所述光耦U1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作为所述光耦U1的保护电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2和电阻R7的阻值选取200Ω~2KΩ。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8的阻值选取1K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电阻的功率W要小于U×U/R1,其中U为所述电源的电压,R1为所述功率电阻的阻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5663.2A CN113556119B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5663.2A CN113556119B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56119A CN113556119A (zh) | 2021-10-26 |
CN113556119B true CN113556119B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813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95663.2A Active CN113556119B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5611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03221B1 (en) * | 1999-04-22 | 2003-08-05 | Zhongdu Liu | Solid state electrical switch |
US6242331B1 (en) * | 1999-12-20 | 2001-06-05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Method to reduce device contact resistance using a hydrogen peroxide treatment |
US20130201316A1 (en) * | 2012-01-09 | 2013-08-08 | May Patent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er based control |
CN103034385B (zh) * | 2012-12-12 | 2016-06-08 | 张万顺 | 复合电容式按键及其实现方法 |
US8854097B2 (en) * | 2013-03-05 | 2014-10-07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Load switch |
JP2015080144A (ja) * | 2013-10-18 | 2015-04-23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力変換装置 |
CN106301321A (zh) * | 2016-10-13 | 2017-01-04 | 成都赛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稳定性光耦合触摸开关 |
CN106788381B (zh) * | 2017-02-20 | 2020-05-26 | 湘潭大学 |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开关量输入电路 |
CN108089567B (zh) * | 2017-12-11 | 2019-12-10 |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干湿接点故障诊断电路及诊断方法 |
CN109104181A (zh) * | 2018-08-21 | 2018-12-28 | 深圳市雷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s485电路 |
CN109406998A (zh) * | 2018-12-11 | 2019-03-01 | 株洲田龙铁道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极性干接点电路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US10505538B1 (en) * | 2019-02-06 | 2019-12-1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Dynamic gate driv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CN211043589U (zh) * | 2019-07-05 | 2020-07-17 |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干湿节点通用采集电路 |
CN110492724A (zh) * | 2019-09-16 | 2019-11-22 | 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管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
CN111614234A (zh) * | 2020-05-27 | 2020-09-0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碳化硅mosfet桥臂串扰抑制电路 |
CN212845737U (zh) * | 2020-07-20 | 2021-03-30 | 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低成本igbt短路检测电路 |
CN112073055A (zh) * | 2020-08-19 | 2020-12-11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配置安全输入输出电路及其配置方法 |
CN112234978A (zh) * | 2020-10-30 | 2021-01-15 |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开关量输出电路 |
CN112600549A (zh) * | 2020-12-11 | 2021-04-02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一种适合回收与着陆系统多种类型输信号测试的通用接口电路 |
CN112599872A (zh) * | 2020-12-28 | 2021-04-02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
CN112988640A (zh) * | 2021-04-22 | 2021-06-18 | 成都万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复用性高速接口设备及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11095663.2A patent/CN11355611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56119A (zh) | 2021-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33616B (zh) |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 |
CN203481783U (zh) | 一种短路过流保护电路及量产测试设备 | |
CN104979860A (zh) | 电子装置的多段式放电电路及其多段式放电方法 | |
CN102231598A (zh) | 一种电源电路 | |
CN103024973B (zh) | 一种led灯具及其过流保护电路 | |
CN107210296A (zh) | 自感测逆电流保护开关 | |
CN113556119B (zh) | 一种防误接可切换式隔离型数字输入电路 | |
CN204945665U (zh) | 一种开关量信号采集装置 | |
CN211429601U (zh) | 一种开路和短路检测电路及led开关电源控制系统 | |
CN104767505A (zh) | 一种具有电路保护功能的开关电路 | |
CN101364804A (zh) | 模拟开关的掉电保护装置 | |
CN103368142B (zh) | 直流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及搜索灯 | |
CN110739665A (zh) | 保护电路和开关电源 | |
CN202906437U (zh) | 一种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 |
CN215934520U (zh) | 电源切换系统及双电源供电设备 | |
CN105116200B (zh) | 一种兼容开关量和电平量的检测电路 | |
CN101409545B (zh) | 一种开关型晶体管的过载保护电路 | |
CN215221704U (zh) | 一种带自恢复功能的过流保护电路 | |
CN213906650U (zh) | 一种电源输出开关控制电路 | |
CN210112045U (zh) | 交换机 | |
CN215419641U (zh) | 通信系统 | |
CN212463068U (zh) | 恒流零功耗双稳态电路 | |
CN216121904U (zh) | 一种多源输入供电电源切换系统 | |
CN211089990U (zh) | 一种加热膜控制电路和锂电池 | |
CN209345121U (zh) | 信号控制电路和开关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