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8201A -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8201A
CN113498201A CN202010254631.1A CN202010254631A CN113498201A CN 113498201 A CN113498201 A CN 113498201A CN 202010254631 A CN202010254631 A CN 202010254631A CN 113498201 A CN113498201 A CN 113498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zero
uplink signal
sub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46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546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8201A/zh
Priority to TW110112025A priority patent/TWI784462B/zh
Priority to EP21782402.8A priority patent/EP413179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4906 priority patent/WO2021197416A1/zh
Priority to US17/916,30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227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498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8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he output power of a terminal is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sent by anoth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2Aspects of the step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上行功率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时,无法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个基于码本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网络侧设备向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指示一个用于PUSCH传输的宽带的预编码矩阵。PUSCH在所有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上使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因此有着相同的非零天线端口数。如果允许PUSCH在不同的子带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如果不同的PRB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不同的非零天线端口数,则无法明确PUSCH的发送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时,无法确定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功率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ouQdiQg RefereQce SigQal,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S Resource IQdicator,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网络侧设备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度信息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终端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终端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时,无法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其它信息确定B。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A包含B”表示A可以包含B,A还可以包含C和/或D等。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A包括B”表示A可以包括B,A还可以包括C和/或D等。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网络侧设备。其中,终端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上述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先进行如下说明。
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传输都只支持宽带预编码,不支持子带预编码。例如,在基于码本的PUSCH上行传输方案下,网络侧设备只能向UE指示宽带的SRS资源指示信息(例如,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SRS资源指示域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SRS-ResourceIndicator指示)、传输预编码索引指示(Transmission precoder index indicator,TPMI)和传输流数(例如,通过DCI中的预编码信息和层数Precoding information and number of layers域或RRC信令预编码和层数Precoding and number of layers指示)。UE在传输PUSCH时,在所有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上使用相同的模拟波束赋形、预编码矩阵和传输流数(根据网络侧设备指示的宽带的TPMI和传输流数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和传输流数)。
再例如,在基于非码本的PUSCH上行传输方案下,网络侧设备向UE指示一个宽带的SRI(例如,通过DCI中的SRS resource indicator域或RRC信令SRS-ResourceIndicator指示)。UE在传输PUSCH时,在所有被调度的频域资源上使用相同的模拟波束赋形、预编码矩阵和传输流数(根据网络侧设备指示的SRI确定)。
现有的PUSCH的功率控制方案为:如果PUSCH是基于码本的传输模式,且与该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集合(高层信令参数“usage”为“codebook”的SRS资源集合)包含的SRS资源中至少一个SRS资源包含的天线端口数大于1,则PUSCH的发送功率值为根据PUSCH的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功率进行比例缩放后的功率值,否则,PUSCH的发送功率值为根据PUSCH的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功率值;其中,比例缩放的比值是PUSCH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的函数,PUSCH的发送功率在PUSCH的非零天线端口上均匀分配。
子带预编码可以带来频域选择性预编码增益,提高上行信号传输的性能。如果对PUSCH进行子带预编码,则PUSCH可能在不同的子带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在不同的子带可能有不同的非零天线端口数,在PUSCH进行子带预编码时无法确定功率的分配。并且,如果允许PUSCH在不同的子带使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则如果不同的PRB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不同的非零天线端口数,如果仍然将PUSCH的发送功率在所有的非零天线端口上均分将导致有的PRB上发送功率高,有的PRB上发送功率低,有可能导致部分PRB错误率高,且有可能增加PUSCH的峰均比,影响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宽带对应于上行信号被分配的所有频域资源。宽带相关的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宽带信息,可以理解为适用于上行信号被调度的所有资源的信息。以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为例,如果网络侧设备向UE指示一个宽带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则该指示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被用于上行信号的所有频域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宽带预编码是指在上行信号的所有频域资源使用相同的预编码。
一个子带为P个连续的PRB,或者,P个连续的虚拟资源块(Virtual resourceblock,VRB),是上行信号被分配的频域资源中的一部分。所述子带的大小和/或子带的划分方式可以是网络侧设备通过信令指示给终端的(例如,网络侧设备直接向终端指示P的数值,或者通过其他终端可以获得P),也可以是协议预先约定的。不同子带的子带信息可以相同或不同。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每个子带分别指示子带信息。例如,假如传输流数是一个宽带信息,则上行信号被调度的所有资源都使用该传输流数。子带相关的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子带信息,可以理解为适用于上行信号被调度的子带的信息。一个子带的子带信息为适用于该子带的信息。仍以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为例,如果网络侧设备向UE指示关于某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则该指示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被用于上行信号在该子带对应的频域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带预编码是指上行信号在不同的子带可以分别使用预编码矩阵,即各个子带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各个子带分别指示预编码矩阵,而不是上行信号的所有频域资源都使用同一个预编码矩阵。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时,无法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具体的,所述调度信息为指示所述上行信号应如何传输的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传输流数指示信息、上行信号的资源分配信息和SRS资源指示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可以是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是子带对应的传输流数。也可以是子带对应的SRS资源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预编码矩阵、传输流数、SRS资源指示信息的组合等。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输流数有时会被称为层数,传输流有时会被称为层(layer)。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PUSCH信号、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信号、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信号、SRS等。
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指示给终端的。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也可以是终端根据一定的准则获得的。
步骤12,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可选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出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Q为上行信号的子带个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上行信号被调度的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功率缩放系数。Q为正整数,在Q等于1时,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为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在Q大于1时,例如:Q等于2,则第一个子带对应一个功率缩放系数,第二个子带对应一个功率缩放系数。
应当理解的是,Q个子带可以是上行信号的全部子带,也可以是上行信号的部分子带。当Q个子带为上行信号的部分子带时,终端可能需要根据这些子带的相关信息确定出上行信号在其他子带的功率。当然,终端也可能获取其他子带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其他子带的相关信息确定出上行信号在其他子带的功率。
应当理解的是,一个子带对应的功率缩放系数不一定是上行信号在该子带传输时对上行信号的功率(例如:根据上行信号的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也就是说,上行信号在一个子带传输时有可能使用该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对上行信号的功率进行缩放。也有可能上行信号在一个子带传输时不使用该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进行功率缩放,而是通过另外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进行功率缩放。另外一个系数可能是根据上行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出来的。
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为用于对上行信号的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上行信号的总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对上行信号在子带的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对上行信号天线端口的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对上行信号的资源单元RE进行缩放的系数。
步骤13,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步骤13,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与第一功率的乘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参数和/或所述上行信号对应的参考信号获取的功率。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为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时,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为第一功率乘以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的功率。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为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则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为第一功率乘以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特别的,在Q>1时,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等于该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乘以第一功率的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参数(路径损耗等)和/或所述上行信号对应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的功率。例如,当上行信号为PUSCH时,第一功率为PUSCH功率控制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为对上行信号的功率(例如:根据上行信号的功率控制公式计算出的功率)通过第一功率缩放系数进行缩放后的功率。可选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可以为上行信号的功率通过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进行缩放后的功率。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可以为上行信号的功率通过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进行缩放后的各个功率,例如,第一子带根据第一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第一子带的发送功率,第二子带根据第二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第二子带的发送功率。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可以为上行信号的功率通过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系数进行缩放后的各个功率。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不一定是计算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还可以计算部分子带的发送功率,通过部分子带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子带的发送功率。例如:相邻的多个子带为一组,对每一组子带确定一个功率缩放系数,根据上行信号的功率通过每一组确定的功率缩放系数进行缩放后的功率,确定这一组的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终端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即子带预编码,对上行信号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分别进行预编码)时,无法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其中,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系统包括但不限定为NR系统、LTE系统、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th-Generation,6G)系统以及演进版本的系统等。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1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步骤12,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具体的,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可以按照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其中,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可以协议约定或者从网络侧设备获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为确定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规则。
可选的,所述步骤12,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非零天线端口是指上行信号以非零功率进行传输的天线端口。也就是说,非零天线端口上数据的传输功率非零。可选地,上行信号的非零天线端口对应于上行信号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中的非零元素对应的天线端口。
可选地,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所述上行信号以非零功率进行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总数目。可选地,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例如针对Q个子带,存在Q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可选地,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所述上行信号在部分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例如,部分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为一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可选地,所述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为上述示例中的多项的组合。
可选地,所述子带数目Q为上述上行信号以非零功率进行传输的子带的总数目。也就是说,非零传输的子带上数据的传输功率非零。所述子带数目Q可以由调度信息确定,也可以根据子带配置信息获取。
可选的,在Q大于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可以为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Q>1)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各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可选的,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与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成正比。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可选地,所述子带数目Q与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成反比。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函数;和/或,
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函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如果Q大于1,则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各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函数,即上行信号的功率通过各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函数进行缩放,缩放后的功率为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如果Q大于1,任意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为各个子带中的其中一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的函数,即每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为该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的函数,也可以为其他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的函数。特别的,所述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为所述子带数目的函数,例如: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与所述子带数目成反比。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则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函数,即上行信号的功率通过整个带宽所有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函数进行缩放,缩放后的功率为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公式一:βsub=N/M/Msub
公式二:βsub=1/Msub
公式三:βsub=N/M,
公式四: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具体的,在公式一中,根据M、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即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除以M的值再除以子带数目得到的值为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在公式二中,根据所述子带数目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即1除以子带的数目的值为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在公式三中,根据M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即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除以M的值为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在公式四中,根据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即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除以子带数目的值为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此时,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不是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传输时实际使用的功率缩放系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为上行信号实际传输时使用的缩放系数,例如: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为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上行信号的总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对上行信号在子带的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对上行信号天线端口的功率进行缩放的系数;对上行信号的资源单元RE进行缩放的系数。
具体的,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再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其中,Q>1时,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还可以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理解的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然后根据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方式一: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方式二: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具体的,在Q>1时,在方式一中,终端将整个带宽的所有子带中各个子带计算出功率缩放系数,然后将多个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值作为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理解为: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等于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最小值,所述上行信号在整个带宽都是用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最小值,也就是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使用的是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最小值。
在方式二中,终端将多个子带中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作为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理解为: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等于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所述上行信号在整个带宽都是用所述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也就是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使用的是所述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特定子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终端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子带;例如:标号最小的子带;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的子带;
所述终端通过第二信令指示给所述网络侧设备的子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具体的,在子带数目为多个时,终端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例如: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与所述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成正比。
例如:子带数目Q为2,分别为第一子带和第二子带,所述第一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1,第二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为2,则根据第一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β=Nmin/M
其中,Nmin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β为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以及、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例如:子带数目Q为2,分别为第一子带和第二子带,所述第一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1,第二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为2,则Nmin为1,如果M取值为2,则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β为1/2。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为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非零传输的RE数目中,所述非零传输的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终端需要确定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非零传输的RE数目,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多个非零传输的RE数目最多的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RE上的发送功率。
需要理解的是,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有多个RE,包括上行信号零功率传输的RE以及上行信号非零功率传输的RE,非零功率传输的RE数目为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上行信号非零功率传输的RE的个数。可选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对应的RE可以理解为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时频资源或者频率资源或者时域资源。可选地,上述RE数目是指一个时域单元上的RE的数目。所述时域单元可以为符号(symbol)或者时隙(slot)等。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情况一: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情况二: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上行信号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在情况一中,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将该发送功率可以作为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该端口的每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都相等。可选的,进一步可以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该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即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总发送功率等于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该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和。
例如:所述上行信号为PUSCH信号,如果PUSCH的整个带宽只有非零天线端口0和非零天线端口1,非零天线端口0的非零传输的RE数目大于非零天线端口1的非零传输的RE数目,则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0;如果非零天线端口0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为P1,则非零天线端口0在任意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均为P1。
在情况二中,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将该功率可以作为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它们各自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换句话说,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它们各自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都相等,且等于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其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数目为多个时,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中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其各自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相同。
例如:所述上行信号为PUSCH信号,如果PUSCH的整个带宽只有非零天线端口0和非零天线端口1,非零天线端口0的非零传输的RE数目大于非零天线端口1的非零传输的RE数目,则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0;如果非零天线端口0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为P1,则非零天线端口1在任意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均为P1。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的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具体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将该发送功率作为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它们各自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可选的,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等于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和。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步骤13,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具体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终端分别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在每一个子带上,使用该子带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作为该子带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它们各自的每一个RE上的发送功率;进一步可以确定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总发送功率等于这个非零天线端口的非零传输的所有RE的发送功率之和;进一步可以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等于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总发送功率之和。
例如:以上行信号为PUSCH为例,假设非零天线端口0的每一个per RE发送功率为p1,非零天线端口1的per RE的发送功率为p2,p1<p2,假设子带1中PUSCH非零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0和非零天线端口1,则非零天线端口0和非零天线端口1在子带1中每个有PUSCH非零传输的RE的发送功率都是p1。假设子带2中PUSCH非零传输的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1,则在子带2中非零天线端口1在每个有PUSCH非零传输的RE的发送功率都是p2。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的情况下,所述步骤13,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
具体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在Q为1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1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在Q>1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每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其中,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等于各个子带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之和。
例如:根据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与第一功率的乘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与第一功率的乘积的值为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所述步骤13,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项: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第二项: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在第一项中,Q>1时,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整个带宽的所有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之和等于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第二项中,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时,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整个带宽的所有非零传输的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之和等于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第一项中,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除以所述子带数目Q即为所述上行信号在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即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相同,此时如果每一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不同,则每个子带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可能不同。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假设PUSCH包含2个子带(子带数目Q为2),第一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36807050000281
第二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36807050000282
则PUSCH在第一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1(第1个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第二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2(2个天线端口都为非零天线端口),则UE根据这两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1和2的最小值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即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则Nmin=1;假设M=2,则PUSCH的功率缩放系数(即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根据公式
β=Nmin/M
得到β=1/2;由于PUSCH包含2个子带,第一功率乘以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后的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均匀分配到2个子带。
可选的,在第二项中,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情况1: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情况2: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情况3: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情况1中,将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除以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得到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即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相同,此时如果每一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不同,则每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为该子带所有的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之和,则每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不同。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情况1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假设PUSCH包含2个子带(子带数目Q为2),第一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36807050000291
第二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36807050000292
则PUSCH在第一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1(第1个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第二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2(2个天线端口都为非零天线端口),则UE根据这两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1和2的最小值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即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则Nmin=1;假设M=2,则PUSCH的缩放系数(即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根据公式
β=Nmin/M
得出β=1/2;由于PUSCH在所有子带的非零端口数目为2,第一功率乘以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后的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均匀分配到2个非零端口上。
例如:假设PUSCH包含2个子带(子带数目Q为2),第一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36807050000301
第二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36807050000302
则PUSCH在第一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1(第1个天线端口为非零天线端口),第二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2(2个天线端口都为非零天线端口),则根据公式三
βsub=N/M
第一个子带的N=1,第二个子带的N=2,假设M=2,则第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2,第二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则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为第一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2和第二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中的较小值1/2;第一功率乘1/2后的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均匀分配到2个非零端口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情况2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在情况2中,如果PUSCH包含2个子带(子带1和子带2),子带1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4个,分别为1个非零天线端口0和3个非零天线端口1,则在子带1中非零天线端口0所占比例为1/4,非零天线端口1所占比例为3/4,则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非零天线端口0所占的1/4比例,确定子带1的非零天线端口0的发送功率;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非零天线端口1所占的3/4比例,确定子带1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1的发送功率;子带2根据上述方式确定子带2中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情况3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在情况3中,如果PUSCH包含2个子带(子带1和子带2),子带1对应预编码矩阵中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4个,4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分别为1、0、0、1,则子带1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非零元素0的比例为1/2,非零元素1的比例为1/2,则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非零元素0的1/2比例,确定非零元素为0的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非零元素1的1/2比例,确定非零元素为1的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子带2根据上述方式确定子带2中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并不仅限于上述3种情况。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步骤13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的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具体的,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在Q为1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1个子带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在Q大于1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种: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第二种: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第三种: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在第一种中,Q为1时,将所述上行信号在1个子带的发送功率除以该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得到该子带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即所述该子带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相同。Q>1时,将所述上行信号在每一个子带的发送功率除以该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得到该子带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即所述该子带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相同。
在第二种中,Q为1时,该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4个,分别为1个非零天线端口0和3个非零天线端口1,则在该子带中非零天线端口0所占比例为1/4,非零天线端口1所占比例为3/4,则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和非零天线端口0所占的1/4比例,确定该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0的发送功率;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和非零天线端口1所占的3/4比例,确定子带该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1的发送功率。在Q>1时,每一个子带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确定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三种中,Q为1时,该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4个,4个非零天线端口中的非零元素分别为1、0、0、1,则该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非零元素0的比例为1/2,非零元素1的比例为1/2,则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和非零元素0的1/2比例,确定非零元素为0的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该子带的发送功率和非零元素1的1/2比例,确定非零元素为1的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子带2根据上述方式确定子带2中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在Q>1时,每一个子带的每一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确定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为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可以根据上述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可以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具体可以为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度信息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具体的,所述调度信息为指示所述上行信号应如何传输的信息,所述调度信息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传输流数指示信息、上行信号的资源分配信息和SRS资源指示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可以是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是子带对应的传输流数。也可以是子带对应的SRS资源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预编码矩阵、传输流数、SRS资源指示信息的组合等。其中,Q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PUSCH信号、DMRS、PUCCH信号、PRACH信号、SRS等。
步骤22,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以便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并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时,无法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以便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并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上行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时,无法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可选的,在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终端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中终端执行的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终端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中终端执行的实施例的内容相对应的,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3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3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终端3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2,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3,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3,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3,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第九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所述第十确定单元,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二确定模块33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十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第十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第十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终端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相对应的终端,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40,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41,用于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第一发送模块42,用于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终端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相对应的网络侧设备,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5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52与所述处理器51相连接的存储器53,所述存储器5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5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5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5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其中,收发机54与总线接口5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5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
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终端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相对应的终端,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55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5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3可以存储处理器5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6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600相连接的存储器6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600相连接的收发机610;所述存储器6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机6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所述收发机6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当处理器600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62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处理器600用于读取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收发机610,用于在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任意一项:
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Q>1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可选的,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终端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相对应的网络侧设备,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7)

1.一种上行功率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Q>1时,所述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15.一种调度信息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βsub=N/M/Msub
βsub=1/Msub
βsub=N/M,
βsub=N/Msub
其中,βsub为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
N为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
Msub为所述子带数目;
M为所述终端支持的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可以包含的最大SRS端口数、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模式对应的SRS资源包含的SRS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可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所述上行信号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数中的一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Q>1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中最小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中的特定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且Q>1、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各个子带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中最小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子带数目Q,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子带;
终端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分别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各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的总发送功率和各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含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且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均分至各个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所有非零天线端口数目所占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Q>1;
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信号在Q个子带的发送功率和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含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所对应的非零元素在所述预编码矩阵所有非零元素中的比例,确定所述上行信号在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29.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37.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任意一项:
将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和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包括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非零天线端口数目和所述子带数目Q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之后,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Q个子带的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功率缩放系数。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以及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上行信号非零传输的资源单元RE数目确定第一非零天线端口;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之后,终端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的所有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或者,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非零天线端口在一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确定其他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的每一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其他非零天线端口为除所述RE数目最多的非零天线端口之外的非零天线端口。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零天线端口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所述各个非零天线端口的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终端根据Q个子带中各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中最小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Q个子带对应的各个非零天线端口在各个非零传输的RE上的发送功率。
4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关于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46.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确定关于所述上行信号的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至少指示Q个子带的相关信息,Q为正整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规则,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确定第一功率缩放系数;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功率缩放系数,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4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8中所述的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54631.1A 2020-04-02 2020-04-02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Pending CN113498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4631.1A CN113498201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TW110112025A TWI784462B (zh) 2020-04-02 2021-04-01 上行功率、調度資訊確定方法、終端和網路側設備
EP21782402.8A EP4131792A4 (en) 2020-04-02 2021-04-01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UPLINK POWER INFORMATION AND SCHEDULING,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PCT/CN2021/084906 WO2021197416A1 (zh) 2020-04-02 2021-04-01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7/916,301 US20230142271A1 (en) 2020-04-02 2021-04-01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powe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4631.1A CN113498201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8201A true CN113498201A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2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4631.1A Pending CN113498201A (zh) 2020-04-02 2020-04-02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2271A1 (zh)
EP (1) EP4131792A4 (zh)
CN (1) CN113498201A (zh)
TW (1) TWI784462B (zh)
WO (1) WO202119741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8833A1 (en) * 2010-05-20 2013-05-23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812043A (zh) * 2014-01-29 2015-07-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间载波聚合的上行发射功率缩放方法
CN109565757A (zh) * 2018-08-18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9644027A (zh) * 2017-06-16 2019-04-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203619A1 (en) * 2018-04-19 2019-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786072A (zh) * 2017-06-29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642B (zh) * 2009-09-29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终端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KR102355817B1 (ko) * 2017-01-17 2022-01-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영속적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43667A1 (ko) * 2017-01-31 2018-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주기적으로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7023970B2 (ja) * 2017-03-31 2022-02-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5694577A (zh) * 2017-06-06 2023-02-03 苹果公司 一种配置为在用户设备ue中采用的装置
CN110971275B (zh) * 2018-09-28 2021-11-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上行传输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8833A1 (en) * 2010-05-20 2013-05-23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812043A (zh) * 2014-01-29 2015-07-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间载波聚合的上行发射功率缩放方法
CN109644027A (zh) * 2017-06-16 2019-04-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86072A (zh) * 2017-06-29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203619A1 (en) * 2018-04-19 2019-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565757A (zh) * 2018-08-18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31792A1 (en) 2023-02-08
EP4131792A4 (en) 2023-09-20
WO2021197416A1 (zh) 2021-10-07
TWI784462B (zh) 2022-11-21
TW202139618A (zh) 2021-10-16
US20230142271A1 (en)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55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33639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WI718686B (zh) 上行傳輸方法、上行傳輸的調度方法、終端及基地台
CN113938169B (zh)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020017A1 (zh)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8809386A (zh)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11867078B (zh) 上行信号传输方法、调度信息确定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1168806A1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320771A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EP3813269A1 (en)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2950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2611044B1 (en) Adaptive transmit beamforming
CN111436107B (zh) 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信道质量确定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9196886A1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118728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11119A1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16875A1 (zh)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98201A (zh) 上行功率、调度信息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JP6472886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情報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CN11554973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87543B (zh) 信道状态信息矩阵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866190B (zh) 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17124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410876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enhancement
CN107404345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