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2661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2661A
CN113442661A CN202110238610.5A CN202110238610A CN113442661A CN 113442661 A CN113442661 A CN 113442661A CN 202110238610 A CN202110238610 A CN 202110238610A CN 113442661 A CN113442661 A CN 113442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e
tire
width direction
block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86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2661B (zh
Inventor
中石彩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42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2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陆地部,陆地部具有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狭缝分割出的多个花纹块,花纹块具有:第1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花纹块内封闭;以及第2刀槽花纹,其与第1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相邻,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花纹块内封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第2刀槽花纹的长度小于第1刀槽花纹的长度,第1刀槽花纹及第2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能提高冰雪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冰上性能)的充气轮胎。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充气轮胎:具有由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多条纵沟和与多条纵沟交叉的多条横沟划分的花纹块,在花纹块设置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波形刀槽花纹。
一般来说,若在花纹块设置刀槽花纹,则花纹块的刚性会降低而导致耐偏磨损性能恶化。因此,为了提高耐偏磨损性能,优选使得设置于花纹块的刀槽花纹尽可能缩短。另一方面,若缩短刀槽花纹,则难以确保冰上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0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耐偏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陆地部,所述陆地部具有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狭缝分割出的多个花纹块,所述花纹块具有:第1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花纹块内封闭;以及第2刀槽花纹,其与所述第1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相邻,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花纹块内封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1刀槽花纹的长度,所述第1刀槽花纹及所述第2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一例的展开图。
图2是表示胎面表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展开图。
图3是用于对第1刀槽花纹及第2刀槽花纹的深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3A是图3(a)所示的第1刀槽花纹的A-A截面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第2刀槽花纹的B-B截面图。
图4是用于对第3刀槽花纹、第4刀槽花纹及第5刀槽花纹的深度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陆地部;2…胎肩陆地部;2a…陆地端;2b…陆地端;11…第1狭缝;12…中心花纹块;13…第1刀槽花纹;14…第2刀槽花纹;21…细沟;22…第2狭缝;23…第3狭缝;24…胎肩内侧花纹块;25…胎肩外侧花纹块;26…第3刀槽花纹;27…第4刀槽花纹;28…第5刀槽花纹;31…主沟;32…主沟;CD…轮胎周向;WD…轮胎宽度方向;CE…接地端;TE…轮胎赤道;Tr…胎面表面;PT…充气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充气轮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附图的尺寸比与实际的尺寸比未必一致,另外,各附图间的尺寸比也未必一致。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PT(以下,也仅称为“轮胎PT”)所具备的胎面表面Tr的俯视图。图1的上下方向相当于轮胎周向CD,图1的左右方向相当于轮胎宽度方向WD。
在轮胎PT的胎面表面Tr设置有沿轮胎周向CD连续地延伸的3条主沟31、32、32。还有时将最接近轮胎赤道TE的主沟31称为中心主沟、且将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外侧的主沟32称为胎肩主沟。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沟为3条,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主沟也可以为4条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狭缝是指:宽度(厚度)小于主沟的宽度(厚度)、且宽度大于刀槽花纹的宽度的沟。刀槽花纹是指宽度(厚度)不足1.5mm的沟。
接地端CE是:在将轮胎PT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状态下将轮胎PT垂直放置于平坦的路面并施加有正规载荷时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位置。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该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及ETRTO则为“测量轮辋”。正规内压是: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确定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此外,在轮胎用于乘用车的情况下,正规气压设为180kPa,此外,在描述为超载或增强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气压设为220kPa。正规载荷是: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个轮胎而确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上述表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负荷能力”,在轮胎用于乘用车的情况下,设为与内压对应的载荷的88%。
如图1所示,轮胎PT在胎面表面Tr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部具有沿轮胎周向CD延伸的中心陆地部1。中心陆地部1是最接近轮胎赤道TE的陆地部。中心陆地部1由主沟31和主沟32划分。
中心陆地部1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的多个第1狭缝11。第1狭缝11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且在主沟31和主沟32开口。即,中心陆地部1具有由第1狭缝11分割出的多个中心花纹块12。中心花纹块12具有: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的花纹块端12a、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的花纹块端12b、轮胎周向CD的第1侧CD1的花纹块端12c以及轮胎周向CD的第2侧CD2的花纹块端12d。第1狭缝11的宽度例如为3.0~7.0mm,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狭缝11的宽度为4.8mm。
中心花纹块12具有多个第1刀槽花纹13及多个第2刀槽花纹14。第1刀槽花纹13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13a、13b在中心花纹块12内封闭。换言之,第1刀槽花纹13的两端13a、13b与中心花纹块12的花纹块端12a及花纹块端12b分离。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14a、14b在中心花纹块12内封闭。换言之,第2刀槽花纹14的两端14a、14b与中心花纹块12的花纹块端12a及花纹块端12b分离。第1刀槽花纹13及第2刀槽花纹14与第1狭缝11大致平行地延伸。对于第1刀槽花纹13及第2刀槽花纹14而言,新品时的踏面处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呈波状。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各自的波峰彼此或波谷彼此在轮胎周向CD上排列。
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另外,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交替地以恒定的间隔12P而配置。在此,间隔12P是第1刀槽花纹13的刀槽花纹中心13c与第2刀槽花纹14的刀槽花纹中心14c在轮胎周向CD上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中心花纹块12形成有2条第1刀槽花纹13和3条第2刀槽花纹14。位于轮胎周向CD上最靠第1侧CD1的位置的第2刀槽花纹14与花纹块端12c之间的间隔14P、以及位于轮胎周向CD上最靠第2侧CD2的位置的第2刀槽花纹14与花纹块端12d之间的间隔14P和间隔12P相同。由此,中心花纹块12内的刚性平衡变得良好。
第2刀槽花纹14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14L小于第1刀槽花纹13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13L。由此,第1刀槽花纹13与比第1刀槽花纹13短的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一般来说,为了提高耐偏磨损性能,优选形成于花纹块的刀槽花纹仅由较短的刀槽花纹构成,但是,若将所有刀槽花纹都设为较短的刀槽花纹,则难以确保冰上性能。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组合设置较长的第1刀槽花纹13和较短的第2刀槽花纹14,能够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耐偏磨损性能。另外,通过交替地以恒定的间隔12P配置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中心花纹块12内的刚性平衡变得良好。
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优选为中心花纹块12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宽度12W的50~80%,更优选为60~80%。通过将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设为中心花纹块12的宽度12W的50%以上,能够适度地确保作为牵引要素的刀槽花纹长度,从而能够发挥充分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设为中心花纹块12的宽度12W的80%以下,能够抑制花纹块刚性降低,从而便于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另外,第2刀槽花纹14的长度14L优选为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的50~90%,更优选为70~90%。通过将第2刀槽花纹14的长度14L设为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的50%以上,能够适度地确保作为牵引要素的刀槽花纹长度,从而能够发挥充分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第2刀槽花纹14的长度14L设为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的90%以下,能够抑制花纹块刚性降低,从而便于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如图1所示,轮胎PT在胎面表面Tr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两端部具有沿轮胎周向CD延伸的胎肩陆地部2。胎肩陆地部2配置为比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外侧的主沟32更靠外侧。胎肩陆地部2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由最外侧的主沟32和接地端CE划分。
胎肩陆地部2具有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的细沟21。细沟21的宽度小于主沟31、32的宽度。另外,细沟21的宽度小于后述的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的宽度。细沟21的宽度例如为1.5~3.0mm,本实施方式中的细沟21的宽度为1.5mm。细沟21的宽度设定为在行驶时两沟壁接触而将细沟21封闭的程度的宽度。
细沟21具有:朝向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凸出的第1凸部21a、以及朝向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凸出的第2凸部21b。细沟21在第1凸部21a与第2凸部21b之间呈曲柄状地弯曲。另外,第1凸部21a和第2凸部21b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由此,在沿着轮胎周向CD观察时,后述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和胎肩外侧花纹块25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连续。
胎肩陆地部2具有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的陆地端2a延伸至细沟21的第1凸部21a的多个第2狭缝22。第2狭缝22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第2狭缝22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的方向优选为第1狭缝11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倾斜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具体而言,第1狭缝11以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趋向外侧WD2而接近轮胎周向CD的一侧(图2中为第1侧CD1)的方式延伸,另一方面,第2狭缝22以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趋向外侧WD2而接近轮胎周向CD的另一侧(图2中为第2侧CD2)的方式延伸。由此,能够抑制行驶时的单向移动(片流れ)。
第2狭缝22在主沟32和细沟21开口。即,胎肩陆地部2具有:由细沟21和第2狭缝22分割出的多个胎肩内侧花纹块24。胎肩内侧花纹块24具有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的花纹块端24a、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的花纹块端24b、轮胎周向CD的第1侧CD1的花纹块端24c以及轮胎周向CD的第2侧CD2的花纹块端24d。第2狭缝22的宽度例如为3.0~7.0mm,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狭缝22的宽度为4.1mm。
胎肩内侧花纹块24具有多个第3刀槽花纹26及多个第4刀槽花纹27。第3刀槽花纹26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6a、26b在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封闭。换言之,第3刀槽花纹26的两端26a、26b与胎肩内侧花纹块24的花纹块端24a及花纹块端24b分离。第4刀槽花纹27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7a、27b在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封闭。换言之,第4刀槽花纹27的两端27a、27b与胎肩内侧花纹块24的花纹块端24a及花纹块端24b分离。第3刀槽花纹26及第4刀槽花纹27与第2狭缝22大致平行地延伸。对于第3刀槽花纹26及第4刀槽花纹27而言,新品时的踏面处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呈波状。
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另外,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交替地以恒定的间隔34P而配置。在此,间隔34P是第3刀槽花纹26的刀槽花纹中心26c与第4刀槽花纹27的刀槽花纹中心27c在轮胎周向CD上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形成有2条第3刀槽花纹26和3条第4刀槽花纹27。位于轮胎周向CD上最靠第1侧CD1的位置的第4刀槽花纹27与花纹块端24c之间的间隔24P、以及位于轮胎周向CD上最靠第2侧CD2的位置的第4刀槽花纹27与花纹块端24d之间的间隔24P和间隔34P相同。由此,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刚性平衡变得良好。
第4刀槽花纹27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27L小于第3刀槽花纹26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26L。由此,第3刀槽花纹26以及比第3刀槽花纹26短的第4刀槽花纹27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一般来说,为了提高耐偏磨损性能,优选形成于花纹块的刀槽花纹仅由较短的刀槽花纹构成,但是,若将所有刀槽花纹都设为较短的刀槽花纹,则难以确保冰上性能。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组合设置较长的第3刀槽花纹26和较短的第4刀槽花纹27,能够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耐偏磨损性能。另外,通过交替地以恒定的间隔34P配置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刚性平衡变得良好。
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优选为胎肩内侧花纹块24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24W的50~80%,更优选为60~80%。通过将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设为胎肩内侧花纹块24的最大宽度24W的50%以上,能够适度地确保作为牵引要素的刀槽花纹长度,从而能够发挥充分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设为胎肩内侧花纹块24的最大宽度24W的80%以下,能够抑制花纹块刚性降低,从而便于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另外,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优选为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的50~90%,更优选为70~90%。通过将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设为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的50%以上,能够适度地确保作为牵引要素的刀槽花纹长度,从而能够发挥充分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设为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的90%以下,能够抑制花纹块刚性降低,从而便于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胎肩陆地部2具有: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的陆地端2b(接地端CE)延伸至细沟21的第2凸部21b的多个第3狭缝23。第3狭缝23与轮胎宽度方向WD平行地延伸。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
第3狭缝23在接地端CE和细沟21开口。即,胎肩陆地部2具有:由细沟21和第3狭缝23分割出的多个胎肩外侧花纹块25。胎肩外侧花纹块25形成为:相对于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的线对称轴25x而线对称的形状。胎肩外侧花纹块25具有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的花纹块端25a、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的花纹块端25b、轮胎周向CD的第1侧CD1的花纹块端25c以及轮胎周向CD的第2侧CD2的花纹块端25d。第3狭缝23的宽度在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恒定,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朝向外侧扩展。第3狭缝23的宽度例如为3.0~12.0mm。
胎肩外侧花纹块25具有多个第5刀槽花纹2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形成有4条第5刀槽花纹28。第5刀槽花纹28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8a、28b在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封闭。换言之,第5刀槽花纹28的两端28a、28b与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端25a及花纹块端25b分离。第5刀槽花纹28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稍微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对于第5刀槽花纹28而言,新品时的踏面处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呈波状。
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的第5刀槽花纹28的数量优选为少于各中心花纹块12内的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的合计数、以及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的合计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的第5刀槽花纹28的数量为4个,各中心花纹块12内的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的合计数为5个,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的合计数为5个。胎肩外侧花纹块25与中心花纹块12及胎肩内侧花纹块24相比,容易受到来自接地端CE的横向力的影响,所以,通过减少刀槽花纹的条数而能够确保花纹块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偏磨损的产生。
另外,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的第5刀槽花纹28的容积优选为小于各中心花纹块12内的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的合计容积、以及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的合计容积。根据该结构,通过减小第5刀槽花纹28的容积而能够确保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偏磨损的产生。
另外,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的第5刀槽花纹28的踏面上的面积优选为小于各中心花纹块12内的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的踏面上的合计面积、以及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的踏面上的合计面积。根据该结构,通过减小第5刀槽花纹28的踏面上的面积而能够确保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偏磨损的产生。
多个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构成为最小值相对于最大值的比例为80~100%。另外,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28L的最小值相对于最大值的比例优选为大于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相对于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的比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第5刀槽花纹28都构成为长度相同(100%)。由此,多个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大致相同,所以,与如中心花纹块12及胎肩内侧花纹块24那样设置长短的刀槽花纹的情况相比,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刚性平衡进一步变得良好。由于胎肩外侧花纹块25容易受到来自接地端CE的横向力的影响,所以,优选使刚性平衡变得良好以确保耐磨损性能。
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28L优选为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大宽度25W的50~80%,更优选为60~70%。通过将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28L设为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最大宽度25W的50%以上,能够适度地确保作为牵引要素的刀槽花纹长度,从而能够发挥充分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28L设为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最大宽度25W的80%以下而能够抑制花纹块刚性降低,从而便于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狭缝(第1狭缝11、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的狭缝深度优选为主沟31、32的主沟深度的30~70%。通过将狭缝深度设为主沟深度的30%以上,能够确保磨损中期末期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狭缝深度设为主沟深度的70%以下,能够抑制花纹块(中心花纹块12、胎肩内侧花纹块24及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刚性降低。
刀槽花纹(第1刀槽花纹13、第2刀槽花纹14、第3刀槽花纹26、第4刀槽花纹27及第5刀槽花纹28)的刀槽花纹深度优选为主沟31、32的主沟深度的30~70%。通过将刀槽花纹深度设为主沟深度的30%以上,能够确保磨损中期末期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刀槽花纹深度设为主沟深度的70%以下,能够抑制花纹块(中心花纹块12、胎肩内侧花纹块24及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刚性降低。
细沟21的深度优选为主沟31、32的主沟深度的30~70%。细沟21的深度例如为5.5~8.0mm。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沟21的深度在细沟21延伸的方向上变化而不恒定。具体而言,细沟21构成为:与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连接的连接区域21c的深度小于夹设于胎肩内侧花纹块24与胎肩外侧花纹块25之间的区域21d的深度。对于连接区域21c而言,无法像夹设于胎肩内侧花纹块24和胎肩外侧花纹块25之间的区域21d那样胎肩内侧花纹块24和胎肩外侧花纹块25相互支撑,所以,通过将其深度设为小于其他花纹块的深度而抑制刚性的降低。此外,连接区域21c的两端优选为超过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的宽度而延伸至夹设于胎肩内侧花纹块24与胎肩外侧花纹块25之间的位置。由此,在磨损中期末期借助连接区域21c而将胎肩内侧花纹块24和胎肩外侧花纹块25连接。
优选地,第1刀槽花纹13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备中央区域13d和两端区域13e、13e,第1刀槽花纹13的中央区域13d和两端区域13e、13e中的一方具有比另一方更深的第1深沟部,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备中央区域14d和两端区域14e、14e,第2刀槽花纹14的中央区域14d和两端区域14e、14e中的一方具有比另一方更深的第2深沟部,第1深沟部和第2深沟部在轮胎周向CD上呈锯齿状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磨损中期末期以后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耐偏磨损性能。为了确保磨损中期末期以后的冰上性能,优选将刀槽花纹设为较深,但是,若使刀槽花纹整体加深则花纹块刚性过度降低而有可能成为产生偏磨损的要因。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仅将第1刀槽花纹13及第2刀槽花纹14的一部分区域加深,能够同时确保冰上性能和耐偏磨损性能。另外,通过在轮胎周向CD上呈锯齿状地配置第1深沟部和第2深沟部,中心花纹块12内的刚性平衡变得良好。
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第1刀槽花纹13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两端区域13e、13e比中央区域13d更深,并且,第2刀槽花纹14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14d比两端区域14e、14e更深。即,第1刀槽花纹13的两端区域13e、13e具有第1深沟部131(参照图3A),第2刀槽花纹14的中央区域14d具有第2深沟部141(参照图3B)。第1深沟部131优选为比中央区域13d的第1浅沟部132深3.0mm以上。另外,第2深沟部141优选为比两端区域14e、14e的第2浅沟部142深3.0mm以上。另一方面,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第1刀槽花纹13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13d比两端区域13e、13e更深,并且,第2刀槽花纹14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两端区域14e、14e比中央区域14d更深,具有与图3(a)所示的例子相反的结构。即,第1刀槽花纹13的中央区域13d具有第1深沟部,第2刀槽花纹14的两端区域14e、14e具有第2深沟部。此外,在图3(图4也相同)中,由剖面线表示较深的区域(深沟部)。
更优选地,如图3(a)所示的例子那样,第1刀槽花纹13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备中央区域13d和两端区域13e、13e,两端区域13e、13e具有比中央区域13d更深的第1深沟部131,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备中央区域14d和两端区域14e、14e,中央区域14d具有比两端区域14e、14e更深的第2深沟部141,第1深沟部131和第2深沟部141在轮胎周向CD上呈锯齿状地配置。换言之,第1刀槽花纹13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13d比两端区域13e、13e更浅,并且,第2刀槽花纹14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14d比两端区域14e、14e更深。通过将第1刀槽花纹13的两端区域13e、13e加深并将第2刀槽花纹14的中央区域14d加深,即便在较浅的区域(第1刀槽花纹13的中央区域13d及第2刀槽花纹14的两端区域14e、14e)消失那样的磨损中期末期,与相反的结构(图3(b)的结构)相比,也能够确保较多的牵引要素,所以,冰上性能变得更加良好。其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可以设为图3(b)的结构。
另外,优选地,如图4(a)所示,第3刀槽花纹26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26d比两端区域26e、26e更浅,并且,第4刀槽花纹27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27d比两端区域27e、27e更深。根据该结构,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刀槽花纹13及第2刀槽花纹14的结构相同的效果。
另外,优选地,如图4(b)所示,第5刀槽花纹28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中央区域28d比两端区域28e、28e更浅。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轮胎周向CD上的花纹块端25c及花纹块端25d处的胎趾胎踵磨损。
如上,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具备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的中心陆地部1,中心陆地部1具有:由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的多个第1狭缝11分割出的多个中心花纹块12,中心花纹块12具有:第1刀槽花纹13,其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13a、13b在中心花纹块12内封闭;以及第2刀槽花纹14,其与第1刀槽花纹13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14a、14b在中心花纹块12内封闭,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第2刀槽花纹14的长度14L小于第1刀槽花纹13的长度13L,第1刀槽花纹13及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
根据该充气轮胎PT,能够在借助较长的第1刀槽花纹13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通过组合设置较短的第2刀槽花纹14而抑制耐偏磨损性能的恶化,由此能够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耐偏磨损性能。另外,第1刀槽花纹13及第2刀槽花纹14构成为两端在中心花纹块12内封闭,所以,能够确保花纹块刚性,从而能够提高耐偏磨损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还具备胎肩陆地部2,该胎肩陆地部2是配置为比轮胎宽度方向WD上的最外侧的主沟32更靠外侧的陆地部,胎肩陆地部2具有:细沟21,其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且宽度小于主沟32的宽度;多个第2狭缝22,它们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内侧WD1的陆地端2a延伸至细沟21;以及多个第3狭缝23,它们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WD2的陆地端2b延伸至细沟21,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胎肩陆地部2具有:多个胎肩内侧花纹块24,它们由细沟21和第2狭缝22分割出;以及多个胎肩外侧花纹块25,它们由细沟21和第3狭缝23分割出,胎肩内侧花纹块24具有:第3刀槽花纹26,其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6a、26b在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封闭;以及第4刀槽花纹27,它们与第3刀槽花纹26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并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7a、27b在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封闭,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小于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第3刀槽花纹26及第4刀槽花纹27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借助较长的第3刀槽花纹26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通过组合设置较短的第4刀槽花纹27而抑制耐偏磨损性能的恶化,由此能够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8a、28b在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封闭的多个第5刀槽花纹28,各胎肩外侧花纹块25内的第5刀槽花纹28的踏面上的面积小于各中心花纹块12内的第1刀槽花纹13和第2刀槽花纹14的踏面上的合计面积、以及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的第3刀槽花纹26和第4刀槽花纹27的踏面上的合计面积。
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偏磨损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优选地,第1刀槽花纹13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备中央区域13d和两端区域13e、13e,第1刀槽花纹13的中央区域13d和两端区域13e、13e中的一方具有比另一方更深的第1深沟部,第2刀槽花纹14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备中央区域14d和两端区域14e、14e,第2刀槽花纹14的中央区域14d和两端区域14e、14e中的一方具有比另一方更深的第2深沟部,第1深沟部和第2深沟部在轮胎周向CD上呈锯齿状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确保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耐偏磨损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第5刀槽花纹28的长度28L的最小值相对于最大值的比例大于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相对于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的比例。
根据该结构,针对胎肩外侧花纹块25,与如中心花纹块12及胎肩内侧花纹块24那样设置长短的刀槽花纹的情况相比,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刚性平衡进一步变得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对于细沟21而言,与第2狭缝22及第3狭缝23连接的连接区域21c的深度小于夹设于胎肩内侧花纹块24和胎肩外侧花纹块25之间的区域的深度。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连接区域21c的深度设为较浅,能够抑制与连接区域21c相邻的部分的胎肩内侧花纹块24和胎肩外侧花纹块25的花纹块刚性降低,从而能够抑制偏磨损。
此外,充气轮胎PT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作用效果。另外,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充气轮胎PT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任意地采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各方法等并对它们进行组合,此外,当然还可以任意地选择一个或多个下述各种变更例所涉及的结构、方法等,并将其用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方法等。
(1)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沟31设置于轮胎赤道TE上,在主沟31的轮胎宽度方向WD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中心陆地部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设置4条主沟,并将夹设于2条主沟之间的中心陆地部1设置于轮胎赤道TE上。
(2)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PT中,也可以说胎肩陆地部是由细沟21分割为胎肩内侧陆地部和胎肩外侧陆地部。在该情况下,充气轮胎PT具有在轮胎周向CD上延伸的胎肩内侧陆地部,胎肩内侧陆地部具有:由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的多个第2狭缝22分割出的多个胎肩内侧花纹块24,胎肩内侧花纹块24具有:第3刀槽花纹26,其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6a、26b在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封闭;以及第4刀槽花纹27,其与第3刀槽花纹26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并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且两端27a、27b在胎肩内侧花纹块24内封闭,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第4刀槽花纹27的长度27L小于第3刀槽花纹26的长度26L。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陆地部,
所述陆地部具有由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狭缝分割出的多个花纹块,
所述花纹块具有:第1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花纹块内封闭;以及第2刀槽花纹,其与所述第1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相邻,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花纹块内封闭,
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1刀槽花纹的长度,
所述第1刀槽花纹及所述第2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陆地部是作为最接近轮胎赤道的陆地部的中心陆地部,所述花纹块是由所述第1狭缝针对所述中心陆地部进行分割而成的中心花纹块,
所述充气轮胎还具备胎肩陆地部,该胎肩陆地部是配置为比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主沟更靠外侧的陆地部,
所述胎肩陆地部具有:细沟,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且宽度小于所述主沟的宽度;多个第2狭缝,它们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陆地端延伸至所述细沟;以及多个第3狭缝,它们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陆地端延伸至所述细沟,
所述第2狭缝及所述第3狭缝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所述胎肩陆地部具有:多个胎肩内侧花纹块,它们由所述细沟和所述第2狭缝分割出;以及多个胎肩外侧花纹块,它们由所述细沟和所述第3狭缝分割出,
所述胎肩内侧花纹块具有:第3刀槽花纹,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胎肩内侧花纹块内封闭;以及第4刀槽花纹,其与所述第3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相邻,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胎肩内侧花纹块内封闭,
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所述第4刀槽花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3刀槽花纹的长度,
所述第3刀槽花纹及所述第4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胎肩外侧花纹块具有多个第5刀槽花纹,它们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且两端在所述胎肩外侧花纹块内封闭,
各胎肩外侧花纹块内的所述第5刀槽花纹的踏面上的面积小于各中心花纹块内的所述第1刀槽花纹和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踏面上的合计面积、以及各胎肩内侧花纹块内的所述第3刀槽花纹和所述第4刀槽花纹的踏面上的合计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刀槽花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备中央区域和两端区域,所述第1刀槽花纹的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两端区域中的一方具有比另一方更深的第1深沟部,
所述第2刀槽花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备中央区域和两端区域,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两端区域中的一方具有比另一方更深的第2深沟部,
所述第1深沟部和所述第2深沟部在轮胎周向上呈锯齿状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5刀槽花纹的长度的最小值相对于最大值的比例大于所述第4刀槽花纹的长度相对于所述第3刀槽花纹的长度的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细沟构成为:与所述第2狭缝及所述第3狭缝连接的区域的深度小于夹设于所述胎肩内侧花纹块与所述胎肩外侧花纹块之间的区域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细沟具有: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凸出的第1凸部;以及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凸出的第2凸部,所述第2狭缝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陆地端延伸至所述第1凸部,所述第3狭缝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陆地端延伸至所述第2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刀槽花纹的所述两端区域具有所述第1深沟部,所述第2刀槽花纹的所述中央区域具有所述第2深沟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3刀槽花纹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比两端区域更浅,并且所述第4刀槽花纹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比两端区域更深。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5刀槽花纹构成为: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比两端区域更浅。
CN202110238610.5A 2020-03-26 2021-03-04 充气轮胎 Active CN113442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5614 2020-03-26
JP2020055614A JP7430093B2 (ja) 2020-03-26 2020-03-26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661A true CN113442661A (zh) 2021-09-28
CN113442661B CN113442661B (zh) 2022-12-02

Family

ID=7780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8610.5A Active CN113442661B (zh) 2020-03-26 2021-03-04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30093B2 (zh)
CN (1) CN11344266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9525A (zh) * 2011-10-07 2013-04-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275988A (zh) * 2013-07-03 2015-01-1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5009627A (ja) * 2013-06-27 2015-01-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768773A (zh) * 2012-11-07 2015-07-0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797438A (zh) * 2012-10-05 2015-07-2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具有三维刀槽的冬季轮胎的胎面带
CN105270101A (zh) * 2014-07-17 2016-01-2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156261A1 (en) * 2015-10-14 2017-04-1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9383197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1934B2 (ja) 2008-08-29 2013-04-1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07635A (ja) 2015-06-22 2017-01-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84217B2 (ja) 2017-08-03 2021-12-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24465B2 (ja) 2018-02-02 2022-02-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9525A (zh) * 2011-10-07 2013-04-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797438A (zh) * 2012-10-05 2015-07-2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具有三维刀槽的冬季轮胎的胎面带
CN104768773A (zh) * 2012-11-07 2015-07-0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5009627A (ja) * 2013-06-27 2015-01-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275988A (zh) * 2013-07-03 2015-01-1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270101A (zh) * 2014-07-17 2016-01-2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3156261A1 (en) * 2015-10-14 2017-04-1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CN109383197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30093B2 (ja) 2024-02-09
CN113442661B (zh) 2022-12-02
JP2021154809A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4867B (zh) 充气轮胎
JP4107393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472634C1 (ru) Шина
EP2905150B1 (en) Pneumatic tire
EP2578418A1 (en) Pneumatic tire
US10618354B2 (en) Tire
JP500802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436536B1 (en) Pneumatic tire
JP475052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400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88118B2 (ja) タイヤ
JP6134583B2 (ja) タイヤ
JP2009166554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11070973A (zh) 充气轮胎
WO2018230239A1 (ja) タイヤ
CN111716963B (zh) 轮胎
CN111070972B (zh) 充气轮胎
JP7117326B2 (ja) タイヤ
JP537180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576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442661B (zh) 充气轮胎
EP2546078B1 (en) Pneumatic tire
CN111716964A (zh) 轮胎
CN113442659B (zh) 充气轮胎
JP3426386B2 (ja) 氷雪走行に適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