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2650A -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2650A
CN113442650A CN202110656325.5A CN202110656325A CN113442650A CN 113442650 A CN113442650 A CN 113442650A CN 202110656325 A CN202110656325 A CN 202110656325A CN 113442650 A CN113442650 A CN 113442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lubricating oil
bearing
cavity
cool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63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学福
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ping Jianyang Auto Press Forging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Nanping Jianyang Auto Press Forging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ping Jianyang Auto Press Forging Factory filed Critical Nanping Jianyang Auto Press Forging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1106563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2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2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6Axle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8Arrangement of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2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38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with a separate pump;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 F16N7/4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with a separate pump;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in a closed circulatio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10/00Applications
    • F16N2210/04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包括车桥壳体、设置在车桥壳体内的差速器、连接在差速器一端的第一输出半轴和连接在车桥壳外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为管状结构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电机转轴的一端伸入车桥壳体内;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使冷却介质在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循环泵、热交换器、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的润滑油散热腔和套设在润滑油散热腔上的润滑油吸热腔,电机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到润滑油散热腔内且同离心抽气筒对接在一起。本发明具有润滑油在车桥内部进行循环而进行冷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油引出车桥进行冷却所导致的润滑油流过的路线长会影响油的粘度而影响润滑油的品质的问题。

Description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桥,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车桥又称车轴,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其两端安装车轮。车桥的作用是承受汽车的载荷,维持汽车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车桥也分成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大多数汽车采用前置后驱动,因此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而前置前驱动汽车则前桥成为转向驱动桥,后桥充当支持桥。
当前的同轴电机车桥总成,使用的冷却方式为在桥壳上安装水箱,然后在电机的外部用喷雾头洒水,比较浪费资源,并且温度较高的零件遇水时还容易被锈蚀,这种冷却方式在天气较热时,水箱的温度也会升高,冷却效果不够好,且电机所带动的空心轴,容易与桥壳上承载主轴的轴承产生摩擦,导致空心轴出现磨损,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现有的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对车桥外壳内的润滑油的冷却方式为将润滑油引出车桥后到散热器中进行冷却,该冷却方式存在有流过的路线长容易影响润滑油的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润滑油在车桥内部进行循环而进行冷却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油引出车桥进行冷却所导致的润滑油流过的路线长会影响油的粘度而影响润滑油的品质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共享润滑油冷却结构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解决了现有的喷水冷却驱动电机的不足。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包括车桥壳体、设置在车桥壳体内的差速器、连接在差速器一端的第一输出半轴、连接在差速器另一端的第二输出半轴和连接在车桥壳外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为管状结构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所述车桥壳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电机转轴的转矩传递到所述差速器上的传动机构,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车桥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泵、热交换器、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的润滑油散热腔和套设在润滑油散热腔上的润滑油吸热腔,所述电机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到所述润滑油散热腔内且同离心抽气筒的进口端对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输出半轴内设有沿第一输出半轴轴向延伸的回油通道,所述第一输出半轴的一端设有连通回油通道和所述润滑油散热腔连通的进油孔、另一端设有连通回油通道和车桥壳体内部空间的出油孔,所述电机转轴和电机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而构成连通所述车桥壳体内部空间和离心抽气筒进口端的进油通道,所述润滑油吸热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润滑油散热腔的壁的隔离在润滑油散热腔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润滑油吸热腔设有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和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热交换器设有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在一起,循环泵用于使冷却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使用时,电机转轴驱动半轴转动而使得汽车前行的过程中驱动离心抽气筒转动,离心抽气筒转动的结果为驱动桥壳内的润滑油经过第一输出半轴和电机转轴之间的间隙流入离心抽气筒、然后沿离心抽气筒的径向(即第一输出半轴的径向流出)而到达润滑油散热腔,润滑油散热腔内的润滑油经进油孔、回油通道和出油孔流回车桥壳体。从而实现润滑油的内循环,润滑油经过润滑油散热腔时热量传递给润滑油吸热腔内的冷却介质从而被冷却,润滑油吸热腔内的冷却介质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流过热交换器时被降温,然后从新流回润滑油吸热腔。换热器的冷却过程为,使低温的冷媒经过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入口流入后从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从而带走经换热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入口流入后从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流程的冷却介质(即润滑油吸热腔)送来的冷却介质。本技术方案,润滑油为内循环的,能够使得流体线路短而且结构紧凑。通过驱动差速器的驱动电机一起进行驱动来完成润滑油的循环以,结构更为紧凑。
本发明还包括套设在驱动电机上的电机散热腔和套设在电机散热腔上的电机吸热腔,所述电机散热器内填充满绝缘导热介质,所述电机吸热腔内也填充有所述冷却介质,所述电机吸热腔设有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和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也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电机部冷却介质出口也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在一起,循环泵也用于使冷却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本技术方案实现了驱动电机的非喷水冷却。
本发明还包括三通阀和套设在电机转轴上的中间环形布液腔,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有至少两个且设置在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上,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沿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的周向分布,所述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仅口设置在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上,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设有若干同电机吸热腔连通的中间环形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所述三通阀设有三通阀部进口、三通阀部第一出口和三通阀部第二出口,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 同所述三通阀部第一出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所述三通阀第二出口连接在一起,所述三通阀部进口同所述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对冷却液冷却时(冷却液不是长期需要冷却的,看实际环境和温度而定的,而电机是个长期的热源(工作产热),需要长期进行冷却的),则冷却液先流过润滑油吸热腔从而对(润滑油散热腔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然后再经过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入口、中间环形布液腔和间环形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后流道电机吸热腔而对电机(即电机散热腔内的绝缘导热介质)进行冷却,最后从电机部冷却介质出口流出到达热交换器而将热量散失掉。仅对电机散热时则冷却液经电机冷却介质入口、中间环形布液腔和间环形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后流道电机吸热腔而对电机(即电机散热腔内的绝缘导热介质)进行冷却,最后从电机部冷却介质出口流出到达热交换器而将热量散失掉。本技术方案能够选择性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且优选保证润滑油的冷却。冷却介质流出润滑油吸热腔和进入电机腔时的均匀性好,能够通过冷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环形布气腔位于所述润滑油吸热腔的径向外端,所述中间环形布气腔设有若干沿中间环形布气腔周向分布径向延伸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出口同中间环形布气腔连通,进液管的进口构成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进液管的进口距离润滑油吸热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到10毫米。能够使得冷却介质同润滑油充分换热后才流出润滑油吸热腔。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油吸热腔内设有环形出液布液腔,所述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设有若干沿环形出液布液腔周向延伸的环形出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进口,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套设在电机转轴上,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和电机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沿电机转轴周向分布在电机吸热腔的两端。能够避免冷却液形成汇流现象而流出电机吸热腔而产生静流区,提高了冷却时的可靠性和换热冷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油油吸热腔内设有环形进液布液腔,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环形进液布液腔,所述环形进液布液腔设有若干沿环形进液布液腔周向延伸的环形进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所述环形进液布液腔和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沿第一输出半轴轴向分布在润滑油吸热腔的两端。能够避免冷却液形成汇流现象而流入润滑油吸热腔而产生静流区,提高了冷却时的可靠性和换热冷却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油散热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润滑油散热腔分割为沿第一输出半轴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离心抽气筒仅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输出半轴通过隔板部轴承同隔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隔板的径向外端设有若干沿润滑油散热腔周向分布的连通孔。能够提高换热效率,避免没有被充分降温的润滑油回流到车桥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壁和第一腔体的远离隔板一端的端壁都位于润滑油吸热腔内。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还包括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电机外壳、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电机外壳同车桥壳体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一轴承位于车桥壳体内,第一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内圈、第一轴承外圈和第一轴承滚动体,第一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第一轴承外圈设有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车桥壳体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一轴承外圈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同第一轴承内圈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二轴承位于润滑油散热腔外部,第二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外圈和第二轴承滚动体,第二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第二轴承外圈设有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润滑油散热腔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二轴承外圈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二轴承内圈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一输出半轴远离车桥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同润滑油散热腔连接在一起,第三轴承包括第三轴承内圈、第三轴承外圈和第三轴承滚动体,第三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第三轴承外圈设有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润滑油散热腔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三轴承外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三轴承内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输出半轴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在车桥壳体上,第四轴承包括第四轴承内圈、第四轴承外圈和第四轴承滚动体,第四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第二输出半轴上,第四轴承外圈设有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车桥壳体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四轴承外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四轴承内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能够通过车桥壳内的润滑油对电机的轴承以及本发明中的支撑半轴的轴承进行润滑,使得轴承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忘记润滑而损坏的现象。轴承还能够起到对车桥壳体进行密封的作用而防止润滑油泄露。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和环形支撑板,所述内密封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轴承内圈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穿设在轴承内圈内且同轴承内圈密封固接在一起,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径向内端同弹性密封环的径向外端密封固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密封环包括基环以及沿弹性密封环的轴向分布的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的围成环形密封沟,环形密封沟的开口宽度从环形密封沟的开口端向低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都密封抵接在密封圈的外周面上。提供了轴承密封结构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该方案密封可靠性好,长期使用导致弹性密封环同密封圈的密封出产生磨损后、弹性密封环的两个密封板生弹性密封环的补充作用而继续保持可靠的密封。
作为优选,密封圈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密封圈周向延伸的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凸环穿设在所述环形密封沟内,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磨损到同密封环的周面失去密封作用时、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密封对接在密封凸环的轴向两端。能够通过轴承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以润滑油内循环的方式实现对润滑油的冷却,从而上端润滑油流走的里程少,从而避免流道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导致润滑油使用寿命缩短;实现了对驱动电机的非喷水式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轴承密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车桥壳体1、差速器2、第一输出半轴3、第二输出半轴4、驱动电机5、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6、电机外壳7、电机转轴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传动机构11、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12、润滑油散热腔13、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14、循环泵15、热交换器16、润滑油吸热腔17、离心抽气筒18、回油通道19、进油孔20、出油管21、弯头22、回油孔23、润滑油散热腔的壁的隔离在润滑油散热腔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的部分24、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25、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26、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7、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28、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入口29、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0、电机散热腔31、电机吸热腔32、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33、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34、三通阀35、中间环形布液腔36、中间环形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37、进液管39、环形出液布液腔40、环形出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进口41、环形进液布液腔42、环形进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43、隔板44、第一腔体45、第二腔体46、隔板部轴承47、连通孔48、第一腔体的周壁49、第一腔体的远离隔板一端的端壁50、第三轴承51、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52、第四轴承53、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54、密封圈55、环形支撑板56、基环57、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58、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59、环形密封沟60、密封凸环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到图4,一种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包括车桥壳体1、设置在车桥壳体内的差速器2、连接在差速器一端的第一输出半轴3、连接在差速器另一端的第二输出半轴4、连接在车桥壳外部的驱动电机5和若干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6。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外壳7、电机转轴8、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电机转轴为管状结构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车桥壳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电机转轴的转矩传递到差速器的传动机构11。电机外壳同车桥壳体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一轴承位于车桥壳体内,第一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内圈、第一轴承外圈和第一轴承滚动体,第一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第一轴承外圈设有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12,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车桥壳体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一轴承外圈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同第一轴承内圈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通过一个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6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二轴承位于润滑油散热腔13外部,第二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外圈和第二轴承滚动体,第二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第二轴承外圈设有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14,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润滑油散热腔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二轴承外圈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二轴承内圈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6密封连接在一起。电机转轴的一端伸入车桥壳体内。本发明还包括循环泵15、热交换器16、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的润滑油散热腔13和套设在润滑油散热腔上的润滑油吸热腔17。电机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到润滑油散热腔内且同离心抽气筒18的进口端对接在一起。第一输出半轴内设有沿第一输出半轴轴向延伸的回油通道19,第一输出半轴的一端设有连通回油通道和润滑油散热腔连通的进油孔20、另一端设有连通回油通道和车桥壳体内部空间的同出油管21对接在一起的出油孔,出油管的远离第一输出半轴的一端设有朝远离驱动电机弯折的弯头22,弯头的端面上设有回油孔23,该设置使得流回车桥壳体的润滑油部容易产生被吸入驱动转轴内的现象产生,冷却效果好。电机转轴和电机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而构成连通车桥壳体内部空间和离心抽气筒进口端的进油通道,润滑油吸热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润滑油散热腔的壁的隔离在润滑油散热腔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的部分24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润滑油吸热腔设有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25和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26,热交换器设有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7、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28、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入口29和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0,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在一起,循环泵用于使冷却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
本发明还包括套设在驱动电机上的电机散热腔31和套设在电机散热腔上的电机吸热腔32,电机散热器内填充满绝缘导热介质,电机吸热腔内也填充有所述冷却介质,电机吸热腔设有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33和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34,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也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电机部冷却介质出口也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在一起,循环泵也用于使冷却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本发明还包括三通阀35和套设在电机转轴上的中间环形布液腔36。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有至少两个且设置在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上,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沿中间环形布液腔的周向分布,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仅口设置在中间环形布液腔上。中间环形布液腔设有若干同电机吸热腔连通的中间环形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37,三通阀设有三通阀部进口、三通阀部第一出口和三通阀部第二出口,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三通阀部第一出口连接在一起,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三通阀第二出口连接在一起,三通阀部进口通过循环泵同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入口29同汽车的空调冷风出口连接在一起,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同空调内循环进风口连接在一起。中间环形布气腔位于润滑油吸热腔的径向外端,中间环形布气腔设有若干沿中间环形布气腔周向分布径向延伸的进液管39,进液管的出口同中间环形布气腔连通,进液管的进口构成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进液管的进口距离润滑油吸热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到10毫米。
电机油吸热腔内设有环形出液布液腔40,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设置在环形出液布液腔,环形出液布液腔设有若干沿环形出液布液腔周向延伸的环形出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进口41,环形出液布液腔套设在电机转轴上,环形出液布液腔和电机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沿电机转轴周向分布在电机吸热腔的两端。
润滑油油吸热腔内设有环形进液布液腔42,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设置在环形进液布液腔,环形进液布液腔设有若干沿环形进液布液腔周向延伸的环形进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43,环形出液布液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环形进液布液腔和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沿第一输出半轴轴向分布在润滑油吸热腔的两端。润滑油散热腔内设有隔板44,隔板将润滑油散热腔分割为沿第一输出半轴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腔体45和第二腔体46,离心抽气筒仅位于第一腔体内,进油口位于第二腔体内,第一输出半轴通过隔板部轴承47同隔板连接在一起,隔板的径向外端设有若干沿润滑油散热腔周向分布的连通孔48。第一腔体的周壁49和第一腔体的远离隔板一端的端壁50都位于润滑油吸热腔内。第一输出半轴远离车桥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51同润滑油散热腔的第二腔体连接在一起,第三轴承包括第三轴承内圈、第三轴承外圈和第三轴承滚动体,第三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第三轴承外圈设有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52,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润滑油散热腔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三轴承外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三轴承内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二输出半轴通过第四轴承53转动连接在车桥壳体上,第四轴承包括第四轴承内圈、第四轴承外圈和第四轴承滚动体,第四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第二输出半轴上,第四轴承外圈设有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54,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车桥壳体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四轴承外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四轴承内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轴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55和环形支撑板56,内密封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轴承内圈上(比如通过胶粘的方式),形支撑架穿设在轴承内圈内且同轴承内圈密封固接在一起。环形支撑板的径向内端同弹性密封环的径向外端密封固接在一起,弹性密封环包括基环57以及沿弹性密封环的轴向分布的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58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59,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的围成环形密封沟60,环形密封沟的开口宽度从环形密封沟的开口端向低端逐渐变小,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都密封抵接在密封圈的外周面上。密封圈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密封圈周向延伸的密封凸环61,述密封凸环穿设在环形密封沟内,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磨损到同密封环的周面失去密封作用时、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密封对接在密封凸环的轴向两端。

Claims (10)

1.一种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包括车桥壳体、设置在车桥壳体内的差速器、连接在差速器一端的第一输出半轴、连接在差速器另一端的第二输出半轴和连接在车桥壳外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为管状结构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所述车桥壳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电机转轴的转矩传递到所述差速器上的传动机构,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车桥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泵、热交换器、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的润滑油散热腔和套设在润滑油散热腔上的润滑油吸热腔,所述电机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到所述润滑油散热腔内且同离心抽气筒的进口端对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输出半轴内设有沿第一输出半轴轴向延伸的回油通道,所述第一输出半轴的一端设有连通回油通道和所述润滑油散热腔连通的进油孔、另一端设有连通回油通道和车桥壳体内部空间的出油孔,所述电机转轴和电机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而构成连通所述车桥壳体内部空间和离心抽气筒进口端的进油通道,所述润滑油吸热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润滑油散热腔的壁的隔离在润滑油散热腔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的部分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润滑油吸热腔设有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和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热交换器设有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换热器部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在一起,循环泵用于使冷却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驱动电机上的电机散热腔和套设在电机散热腔上的电机吸热腔,所述电机散热器内填充满绝缘导热介质,所述电机吸热腔内也填充有所述冷却介质,所述电机吸热腔设有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和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也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电机部冷却介质出口也同热交换器部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在一起,循环泵也用于使冷却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润滑油吸热腔之间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和套设在电机转轴上的中间环形布液腔,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有至少两个且设置在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上,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沿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的周向分布,所述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仅口设置在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上,所述中间环形布液腔设有若干同电机吸热腔连通的中间环形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所述三通阀设有三通阀部进口、三通阀部第一出口和三通阀部第二出口,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所述三通阀部第一出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同所述三通阀第二出口连接在一起,所述三通阀部进口同所述交换器部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形布气腔位于所述润滑油吸热腔的径向外端,所述中间环形布气腔设有若干沿中间环形布气腔周向分布径向延伸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出口同中间环形布气腔连通,进液管的进口构成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进液管的进口距离润滑油吸热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到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油吸热腔内设有环形出液布液腔,所述电机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设有若干沿环形出液布液腔周向延伸的环形出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进口,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套设在电机转轴上,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和电机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沿电机转轴周向分布在电机吸热腔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油吸热腔内设有环形进液布液腔,所述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进口设置在所述环形进液布液腔,所述环形进液布液腔设有若干沿环形进液布液腔周向延伸的环形进液布液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环形出液布液腔套设在第一输出半轴上,所述环形进液布液腔和润滑油吸热腔部冷却介质出口沿第一输出半轴轴向分布在润滑油吸热腔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散热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润滑油散热腔分割为沿第一输出半轴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离心抽气筒仅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输出半轴通过隔板部轴承同隔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隔板的径向外端设有若干沿润滑油散热腔周向分布的连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壁和第一腔体的远离隔板一端的端壁都位于润滑油吸热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或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电机外壳、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电机外壳同车桥壳体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一轴承位于车桥壳体内,第一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内圈、第一轴承外圈和第一轴承滚动体,第一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第一轴承外圈设有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一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车桥壳体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一轴承外圈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同第一轴承内圈朝向电机外壳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二轴承位于润滑油散热腔外部,第二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外圈和第二轴承滚动体,第二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第二轴承外圈设有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二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润滑油散热腔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二轴承外圈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二轴承内圈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一输出半轴远离车桥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同润滑油散热腔连接在一起,第三轴承包括第三轴承内圈、第三轴承外圈和第三轴承滚动体,第三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第一输出半轴上,第三轴承外圈设有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三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润滑油散热腔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三轴承外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三轴承内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输出半轴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在车桥壳体上,第四轴承包括第四轴承内圈、第四轴承外圈和第四轴承滚动体,第四轴承内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第二输出半轴上,第四轴承外圈设有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第四轴承外圈部外翻边同车桥壳体密封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第四轴承外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同第四轴承内圈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内外圈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其特征在,所述轴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和环形支撑板,所述内密封圈密封套设且固定在轴承内圈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穿设在轴承内圈内且同轴承内圈密封固接在一起,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径向内端同弹性密封环的径向外端密封固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密封环包括基环以及沿弹性密封环的轴向分布的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的围成环形密封沟,环形密封沟的开口宽度从环形密封沟的开口端向低端逐渐变小,所述第一环形弹性密封唇和第二环形弹性密封唇都密封抵接在密封圈的外周面上。
CN202110656325.5A 2021-06-12 2021-06-12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Pending CN113442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6325.5A CN113442650A (zh) 2021-06-12 2021-06-12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6325.5A CN113442650A (zh) 2021-06-12 2021-06-12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650A true CN113442650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6325.5A Pending CN113442650A (zh) 2021-06-12 2021-06-12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265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30091A (ja) * 2014-06-06 2015-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アクスル内の油路構造
CN105667212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驱动桥半轴
US20180297401A1 (en) * 2015-12-31 2018-10-18 Byd Company Limited Electric drive axle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the electric drive axle assembly
CN110329005A (zh) * 2019-08-21 2019-10-15 湖北车桥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CN110962505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30091A (ja) * 2014-06-06 2015-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アクスル内の油路構造
US20180297401A1 (en) * 2015-12-31 2018-10-18 Byd Company Limited Electric drive axle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the electric drive axle assembly
CN105667212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驱动桥半轴
CN110962505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329005A (zh) * 2019-08-21 2019-10-15 湖北车桥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23628A1 (en) Motor unit
CN108779865B (zh) 流量控制阀以及冷却系统
JPS5873441A (ja) 車両用駆動車軸と流体ポンプの構体
JPH02500044A (ja) 摩擦ブレーキを有するホイールハブ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CN107257179B (zh) 齿轮箱电机一体式结构及小齿轮箱电机一体式驱动油路结构
WO2023185009A1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
WO2020032026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3320334B (zh) 同轴电机车桥总成的冷却方法
CN113442650A (zh) 内循环冷却式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CN212119646U (zh) 油气混合装置
CN111555554A (zh) 一种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油冷的电动油泵总成
CN215944205U (zh) 一种设润滑油内循环结构的同轴车桥总成
CN219483785U (zh) 槽型驱动辊结构
JPH11336671A (ja) 液圧歯車ポンプまたはモータ
WO2022160501A1 (zh) 一种电主轴和机床
CN115898427A (zh) 一种盾构减速机双冷却装置
CN113525308B (zh) 一种挂车制动鼓内循环冷却总成装置
CN112828321A (zh) 一种电主轴前轴承结构和电主轴
CN113890261A (zh) 直驱机构和加工设备
CA2210411C (en) Viscous fluid heater
CN212305021U (zh) 一种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油冷的电动油泵总成
CN114069916A (zh) 一种组合式油冷电机系统
CN112792364B (zh) 一种电主轴后轴承结构和电主轴
CN219866194U (zh) 散热型减速器壳体、矿用减速器、矿用破碎设备
CN213235205U (zh) 水泵总成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54209 No. 176 Renmin Road, Shui Ji Town, Jianyang District, Nanping, Fujian

Applicant after: Fujian Tiechima Light Ax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54209 No. 176 Renmin Road, Shui Ji Town, Jianyang District, Nanping, Fujian

Applicant before: NANPING JIANYANG AUTO PRESS FORGING FACTORY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