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4095A -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4095A
CN113354095A CN202110720814.2A CN202110720814A CN113354095A CN 113354095 A CN113354095 A CN 113354095A CN 202110720814 A CN202110720814 A CN 202110720814A CN 113354095 A CN113354095 A CN 113354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
treatment
area
wa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08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婷婷
孙绪博
张海欧
师晨迪
王健
周航
徐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08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4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4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4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垂直潜流系统易于堵塞,基质的渗透系数低,过水能力差,水污染处理与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相融性较差,以及对不同种类水污染物处理的适应性低的问题。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沿输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蓄水区、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和集水区,蓄水区入水端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出水端顶部通过溢流堰与一级处理池的顶部相连通;一级处理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渗层、第一粗颗粒基质层、第一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一薄土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山水林田湖草整治是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化整治的基本宗旨。水体作为山水林田湖草中的一部分,是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全域整治的重要内容。自然界水体可分为地表水水体、地下水水体和海洋三大类,地面水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天然流域后会造成水体恶化。
人工湿地系统因其独特的处理工艺,具有运行维护方便,投资低等优点。人工湿地系统的选址和构造可结合区域流域状况及其他主体工程进行修筑,湿地系统的建立可与区域内生态景观建筑进行较好的融合,在满足受污水体治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态美学价值。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作用,植物、基质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去除污染物的主要决定因素。
人工湿地系统基本工艺分为表面流、水平潜流、垂直潜流3种工艺,其中垂直潜流工艺提高了氧气向基质层中的转移效率,更好的利用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膜,以及填料和植物根系的截留过滤作用。硝化能力优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适用于处理氨氮较高的污水。但传统的垂直潜流系统易于堵塞,基质的渗透系数低,过水能力差,导致湿地运行状况不良,处理效果不佳,出水水质不高,并且水污染处理与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相融性较差。另外,传统的垂直潜流系统受污水体只能适用于一类水污染物的处理,对于其他种类的水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还需要对受污水体进行二次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解决目前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治中,传统的垂直潜流系统易于堵塞,基质的渗透系数低,过水能力差,导致湿地运行状况不良,水污染处理与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相融性较差,以及对不同种类水污染物处理的适应性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沿输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蓄水区、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和集水区;
所述蓄水区入水端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出水端顶部通过溢流堰与一级处理池的顶部相连通;
所述一级处理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渗层、第一粗颗粒基质层、第一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一薄土层,所述第一薄土层上种植有第一挺水植物;
所述一级处理池和二级处理池之间通过隔离腔分隔,所述隔离腔下部包括至少两个沿输水方向设置的渠道、设置在渠道上的闸门,以及渠道两端设置的穿孔花墙;每个闸门顶部均通过闸门绳索与其配套的电机相连,所述闸门绳索和电机均安装在隔离腔上;
所述二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与渠道数量一致的处理区,每个处理区内均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二薄土层,每个处理区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中采用的基质均不相同,每个处理区的第二薄土层上均种植有第二挺水植物,且靠近集水区一侧的每个第二粗颗粒基质层上均设置有过滤墙,每个过滤墙的墙面均可遮挡与其对应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侧端面;
每个过滤墙上部外侧均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区相连通,所述集水区的外侧面还设置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处理池设置有三个处理区,分别为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三个处理区通过第一分区墙和第二分区墙进行分隔;
所述第一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一水泥砂浆层、第一碎石空心砖层、火山岩层;
所述第二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二水泥砂浆层、第二碎石空心砖层、粉煤灰层;
所述第三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三水泥砂浆层、第三碎石空心砖层、沸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鸢尾;
所述第二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美人蕉;
所述第三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风车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渗层采用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05~0.15;
第一粗颗粒基质层采用砾石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2~0.4;
第一细颗粒基质层采用炉渣层,所述炉渣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45~0.55;
第一薄土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05~0.15。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堰顶部开设有波浪形凹槽,且波浪形凹槽的壁面均为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闸门关闭时的顶面高度与穿孔花墙的顶面齐平,所述穿孔花墙外侧设置有水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区上种植有睡莲;
所述第一挺水植物采用梭鱼草;
所述过滤墙采用豆石墙,豆石墙顶部高于第二薄土层的顶面,豆石墙用于将经过二级处理池净化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根系落叶等悬浮固体进行再次过滤,确保其进入集水区前的排水净化效果;
所述排水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出水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使得集水区中的水位低于出水口,防止发生处理后洁净水体回灌,进而减少了湿地系统运行负荷,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进水口,使受污水体流入蓄水区中进行沉淀;
步骤二:当蓄水池中水位高于溢流堰时,受污水体自溢流堰流入一级处理池,受污水体依次经过第一挺水植物、第一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一粗颗粒基质层的吸附后,受污水体进行初步降解;
步骤三:受污水体在一级处理池中经过初步降解后,根据受污水体特征,控制电机打开对应处理区闸门,使受污水体依次通过穿孔花墙和渠道进入二级处理池内进行深度处理;
步骤四:当受污水体在二级处理池内进行深度处理至10~20h时,打开出水口,使净化后的水体排入至集水区中进行静置;
步骤五:静置1h~2h后,打开排水口,将净化后的受污水体排放至天然水系统。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受污水体至少具备一个受污水体特征,每个受污水体特征对应一个处理区,控制电机打开对应处理区闸门的打开方式如下:
当受污水体具备一个受污水体特征,则将该受污水体特征对应处理区闸门打开;
当受污水体同时具备两个以上受污水体特征,则将两个以上受污水体特征对应处理区闸门全部打开,通过每个处理区对相应受污水体特征的处理,最终在集水区中汇合,使集水区中每种受污水体特征的总量均达到排放标准。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受污水体特征包括含氨氮水体、含磷水体和/或含有机污染物水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将垂直潜流分为两级处理池,两级处理池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易堵塞,其中一级处理池可对受污水体进行初步降解;二级处理池进行深度针对性处理,二级处理池通过电机便可实现闸门的自动开启,实现处理区渠道的切换选择,完成了受污水体的分区治理。另外,两级处理池的设置可提高水力停留时间,降低基质堵塞概率,基质的渗透系数高,过水能力强,使受污水体的治理效果更佳。
二、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当受污水体进入一级处理池时,通过第一粗颗粒基质层、第一细颗粒基质层中粒级的粗细配比,基质系统内孔隙度优良,为微生物繁衍、植物根系繁殖,及水体与根系和微生物接触面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该级处理系统是溶解性污染物好氧阶段处理的有效场所;
当受污水体进入二级处理池时,由于二级处理池通过分区墙分成了三个分区,每个分区内的主体基质均不相同,并且配合第二粗颗粒基质层、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中粒级的粗细配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受污水体的特征选择不同处理区进行针对性净化治理,经试验验证,在水力负荷0.180m3/(m2·d)时,该处理系统对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92%、89%、90%,处理效果佳,出水水质高。此外由于分区设置,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便于分区检修、维护,且不影响系统运行。
三、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基质上种植不同的水生作物,沸石基质上种植风车草,粉煤灰基质种植美人蕉,火山岩基质上种植鸢尾。上述三种植物均是选用了根系较为发达且兼具景观效应的水生植物。除了植物本身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外,由于根系对氧的传递作用,在不同基质功能区均形成了好氧-缺氧-厌氧区域,氮污染物质还可以通过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被去除,污水依次流经处理系统,可以很好的去除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使受污水体的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好。
四、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在蓄水区设置的睡莲,在薄土层设置梭鱼草、鸢尾、美人蕉和风车草,可提供湿地生物栖息地,可承受进水流量的大幅度变化,系统控制便捷,缓冲性较好。实现在治理水体的同时结合生态景观构建,较好的融于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湿地系统兼具极好的景观效果,可以增加区域活动的亲水性,具有较好的美学价值,将受污水体防治工程工艺与当地生态建设相融合。
五、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溢流堰顶部的波浪形凹槽可增加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水体进入一级处理池前的曝氧效果,进而使受污水体的氨化阶段和硝化阶段更充分;并且波浪形凹槽的壁面为圆弧面还减小了受污水体向一级处理池流入的阻力,提高了受污水体的流速。
六、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通过水工布的设置,不仅可避免一级处理池的污染物进入二级处理池,还可避免二级处理池中的返流至一级处理池中,实现了两级处理池的有效隔离,提高了受污水体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二级处理池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穿孔花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溢流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水口,2-进水阀,3-蓄水区,4-睡莲,5-溢流堰,51-波浪形凹槽,6-一级处理池,7-第一薄土层,8-第一挺水植物,9-第一细颗粒基质层,10-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1-第一防渗层,12-水工布,13-隔离腔,14-闸门,15-穿孔花墙,16-闸门绳索,17-电机,181-第一水泥砂浆层,182-第二水泥砂浆层,183-第三水泥砂浆层,18-第二薄土层,20-鸢尾,21-美人蕉,22-风车草,23-第一分区墙,24-第二分区墙,25-火山岩层,26-粉煤灰层,27-沸石层,281-第一碎石空心砖层,282-第二碎石空心砖层,283-第三碎石空心砖层;
29-过滤墙,30-出水管,33-集水区,34-排水阀,35-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
包括沿输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蓄水区3、一级处理池6、二级处理池和集水区33;所述蓄水区3上种植有睡莲4;
所述蓄水区3入水端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出水端顶部通过溢流堰5与一级处理池6的顶部相连通;进水口1上安装有进水阀2;
所述一级处理池6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渗层11、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和第一薄土层7,所述第一薄土层7上种植有第一挺水植物8,所述第一挺水植物8采用梭鱼草。
所述第一防渗层11采用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1;
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采用砾石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3;
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采用炉渣层,所述炉渣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5;
第一薄土层7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1。
所述一级处理池6和二级处理池之间通过隔离腔分隔13,所述隔离腔13下部包括三个沿输水方向设置的渠道、设置在渠道上的闸门14,以及渠道两端设置的穿孔花墙15;每个闸门14顶部均通过闸门绳索16与其配套的电机17相连,所述闸门绳索16和电机17均安装在隔离腔13上;
所述二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三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内均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二薄土层18,每个处理区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中采用的基质均不相同,每个处理区的第二薄土层上均种植有第二挺水植物,且靠近集水区33一侧的每个第二粗颗粒基质层上均设置有过滤墙29,每个过滤墙29的墙面均可遮挡与其对应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侧端面;
每个过滤墙29上部外侧均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30与集水区33相连通,所述集水区33的外侧面还设置排水口35,所述排水口35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出水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使得集水区33中的水位低于出水口,防止发生处理后洁净水体回灌,进而减少了湿地系统运行负荷,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排水口35上还安装有排水阀34。
二级处理池内的三个处理区分别为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三个处理区通过第一分区墙23和第二分区墙24进行分隔;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一水泥砂浆层181、第一碎石空心砖层281、火山岩层25;
所述第二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二水泥砂浆层182、第二碎石空心砖层282、粉煤灰层26;
所述第三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三水泥砂浆层183、第三碎石空心砖层283、沸石层27。
所述第一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鸢尾20;
所述第二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美人蕉21;
所述第三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风车草22。
如图4所示,所述溢流堰5顶部开设有波浪形凹槽51,且波浪形凹槽51的壁面均为圆弧面。
所述闸门14关闭时的顶面高度与穿孔花墙15的顶面齐平,所述穿孔花墙15外侧设置有水工布12。
所述过滤墙29采用豆石墙,豆石墙顶部高于第二薄土层的顶面,豆石墙用于将经过二级处理池6净化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根系落叶等悬浮固体进行再次过滤,确保其进入集水区前的排水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进水口1,使受污水体流入蓄水区3中进行沉淀,并且经过睡莲4根系的初步过滤和截留,去除受污水体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吸附;
步骤二:当蓄水池3中水位高于溢流堰5时,受污水体自溢流堰5流入一级处理池6,受污水体依次经过第一挺水植物8的、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和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的吸附后,受污水体进行初步降解;
由于溢流堰方式进水的曝氧效果,再配合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中粒级的粗细配比,基质系统内孔隙度优良,为微生物繁衍、植物根系繁殖,及水体与根系和微生物接触面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该级处理系统是溶解性污染物好氧阶段处理的有效场所;
步骤三:受污水体在一级处理池6中经过初步降解后,根据受污水体特征,控制电机17打开对应处理区闸门14,使受污水体依次通过穿孔花墙15和渠道进入二级处理池内进行深度处理;
步骤四:当受污水体在二级处理池内进行深度处理至10h时,打开出水口,使净化后的水体排入至集水区33中进行静置;
步骤五:静置1h后,打开排水口35,将净化后的受污水体排放至天然水系统。
步骤三中,受污水体特征设置有三个,三个受污水体特征分别为含氨氮水体、含磷水体和含有机污染物水体;每个受污水体特征对应一个处理区,控制电机17打开对应处理区闸门14的打开方式如下:
当受污水体具备一个受污水体特征例如含氨氮水体,则将设置有风车草22对应处理区闸门14打开;
当受污水体同时具备两个以上受污水体特征,例如含磷水体和含有机污染物水体,则将设置有鸢尾20和美人蕉21的对应处理区闸门14全部打开,,通过每个处理区对相应受污水体特征的处理,最终在集水区中汇合,使集水区中每种受污水体特征的总量均降至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细颗粒基质层选用沸石层时,沸石具有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对氨氮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在水力负荷0.180m3/(m2·d)时,该处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92%;当第二细颗粒基质层选用粉煤灰时,粉煤灰颗粒小,含有大量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对磷的吸附作用较强,在水力负荷0.180m3/(m2·d)时,该处理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89%;当第二细颗粒基质层选用火山岩层时,火山岩表面带有正电荷,利于微生物固着生长,亲水性强,附着的生物膜量多且速度快,提供了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优良场所,在水力负荷0.180m3/(m2·d)时,该处理系统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90%。此外在不同基质上种植不同的水生作物,沸石基质上种植风车草,粉煤灰基质种植美人蕉,火山岩基质上种植鸢尾。上述三种植物均是选用了根系较为发达且兼具景观效应的水生植物。除了植物本身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外,由于根系对氧的传递作用,在不同基质功能区均形成了好氧-缺氧-厌氧区域,氮污染物质还可以通过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被去除,污水依次流经处理系统,可以很好的去除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使受污水体的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输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蓄水区(3)、一级处理池(6)、二级处理池和集水区(33);
所述蓄水区(3)入水端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出水端顶部通过溢流堰(5)与一级处理池(6)的顶部相连通;
所述一级处理池(6)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渗层(11)、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和第一薄土层(7),所述第一薄土层(7)上种植有第一挺水植物(8);
所述一级处理池(6)和二级处理池之间通过隔离腔(13)分隔,所述隔离腔(13)下部包括至少两个沿输水方向设置的渠道、设置在渠道上的闸门(14),以及渠道两端设置的穿孔花墙(15);每个闸门(14)顶部均通过闸门绳索(16)与其配套的电机(17)相连,所述闸门绳索(16)和电机(17)均安装在隔离腔(13)上;
所述二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与渠道数量一致的处理区,每个处理区内均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二薄土层(18),每个处理区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中采用的基质均不相同,每个处理区的第二薄土层上均种植有第二挺水植物,且靠近集水区(33)一侧的每个第二粗颗粒基质层上均设置有过滤墙(29),每个过滤墙(29)的墙面均可遮挡与其对应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侧端面;
每个过滤墙(29)上部外侧均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30)与集水区(33)相连通,所述集水区(33)的外侧面还设置排水口(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处理池设置有三个处理区,分别为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三个处理区通过第一分区墙(23)和第二分区墙(24)进行分隔;
所述第一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一水泥砂浆层(181)、第一碎石空心砖层(281)、火山岩层(25);
所述第二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二水泥砂浆层(182)、第二碎石空心砖层(282)、粉煤灰层(26);
所述第三处理区的第二防渗层、第二粗颗粒基质层和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分别采用第三水泥砂浆层(183)、第三碎石空心砖层(283)、沸石层(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鸢尾(20);
所述第二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美人蕉(21);
所述第三处理区上种植的第二挺水植物为风车草(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渗层(11)采用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05~0.15;
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采用砾石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2~0.4;
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采用炉渣层,所述炉渣层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45~0.55;
第一薄土层(7)的厚度为一级处理池(6)内总填充层厚度的0.05~0.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5)顶部开设有波浪形凹槽(51),且波浪形凹槽(51)的壁面均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14)关闭时的顶面高度与穿孔花墙(15)的顶面齐平,所述穿孔花墙(15)外侧设置有水工布(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区(3)上种植有睡莲(4);
所述第一挺水植物(8)采用梭鱼草;
所述过滤墙(29)采用豆石墙,豆石墙顶部高于第二薄土层的顶面;
所述排水口(35)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出水口距离地面的高度。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进水口(1),使受污水体流入蓄水区(3)中进行沉淀;
步骤二:当蓄水池(3)中水位高于溢流堰(5)时,受污水体自溢流堰(5)流入一级处理池(6),受污水体依次经过第一挺水植物(8)、第一细颗粒基质层(9)和第一粗颗粒基质层(10)的吸附后,受污水体进行初步降解;
步骤三:受污水体在一级处理池(6)中经过初步降解后,根据受污水体特征,控制电机(17)打开对应处理区闸门(14),使受污水体依次通过穿孔花墙(15)和渠道进入二级处理池内进行深度处理;
步骤四:当受污水体在二级处理池内进行深度处理至10~20h时,打开出水口,使净化后的水体排入至集水区(33)中进行静置;
步骤五:静置1h~2h后,打开排水口(35),将净化后的受污水体排放至天然水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所述受污水体至少具备一个受污水体特征,每个受污水体特征对应一个处理区,控制电机(17)打开对应处理区闸门(14)的打开方式如下:
当受污水体具备一个受污水体特征,则将该受污水体特征对应处理区闸门(14)打开;
当受污水体同时具备两个以上受污水体特征,则将两个以上受污水体特征对应处理区闸门(14)全部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所述受污水体特征包括含氨氮水体、含磷水体和/或含有机污染物水体。
CN202110720814.2A 2021-06-28 2021-06-28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3354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0814.2A CN113354095A (zh) 2021-06-28 2021-06-28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0814.2A CN113354095A (zh) 2021-06-28 2021-06-28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4095A true CN113354095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0814.2A Pending CN113354095A (zh) 2021-06-28 2021-06-28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40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6581A (zh) * 2021-09-07 2021-11-19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层人工湿地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10401A (ko) * 2003-07-21 2005-01-27 레인보우스케이프주식회사 인공정화연못
CN103588362A (zh) * 2013-11-27 2014-02-19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205346970U (zh) * 2015-12-29 2016-06-29 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205740688U (zh) * 2016-07-11 2016-11-3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10700208A (zh) * 2019-10-17 2020-01-17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浪形城市景观湖溢流堰结构
CN112919740A (zh) * 2021-01-28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病原微生物强化去除人工湿地的污染水体处理装置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10401A (ko) * 2003-07-21 2005-01-27 레인보우스케이프주식회사 인공정화연못
CN103588362A (zh) * 2013-11-27 2014-02-19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205346970U (zh) * 2015-12-29 2016-06-29 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205740688U (zh) * 2016-07-11 2016-11-3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10700208A (zh) * 2019-10-17 2020-01-17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浪形城市景观湖溢流堰结构
CN112919740A (zh) * 2021-01-28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病原微生物强化去除人工湿地的污染水体处理装置及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6581A (zh) * 2021-09-07 2021-11-19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层人工湿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1269C (zh) 一种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30506B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101638287B (zh) 利用排水沟渠的污水原位净化系统
CN102251459B (zh) 一种路面雨水集蓄净化利用系统
CN102120677B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6115929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
CN102101736A (zh) 一种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3641270A (zh) 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CN112158958B (zh)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CN106006930A (zh)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1386451B (zh) 一种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6051693U (zh) 拟管道净水系统
CN113979603A (zh) 一种填料可替换双层种植套筒活水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装置
CN207047066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201501819U (zh) 一种利用排水沟渠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3354095A (zh) 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基于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02063793U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
CN207581602U (zh) 防堵塞的雨水生态净化利用系统
CN109607798A (zh) 一种高速公路污水阶梯式组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
CN112624345B (zh)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KR20110082704A (ko) 정화용 습지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화장치
CN109368804B (zh)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CN20922678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潜流人工湿地装置
CN217025695U (zh) 一种多级跌水生态滤沟
CN111377541A (zh) 一种双肾式潜流净化湿地构造及其净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