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间用便捷传输记录的物件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车间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车间用便捷传输记录的物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工厂是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及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是IBM“智慧地球”理念在制造业的实际应用的结果。
智慧工厂中时常采用智能车间,从而均采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
为了更为提升智能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将物件输送也采用自动化运输,从而,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运输并且记载物件信息的输送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车间用便捷传输记录的物件输送装置,以解决物件输送不够自动化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在智能化车间中自动运输物件,并且自动封存物件,减少人力,还能减少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间用便捷传输记录的物件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的物件传输机构、设于物件传输机构上方的物件存放件和设于物件传输机构下方的物件封存组件;
所述物件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架和设于传输架上的往复传输带,所述往复传输带上设置有物件搬运组件,所述物件搬运组件包括固定于往复传输带的搬运基座、设于搬运基座上的第一搬运卡臂和第二搬运卡臂;
所述第一搬运卡臂包括与搬运基座铰接的第一斜臂和设于所述第一斜臂末端的第一横臂,所述搬运基座上铰接有与第一斜臂连接的第一控制气缸;
所述第二搬运卡臂包括与搬运基座铰接的第二斜臂和设于所述第二斜臂末端的第二横臂,所述搬运基座上铰接有与第二斜臂连接的第二控制气缸;
所述物件存放件包括设于底座上方的滑动导轨和滑动导轨上滑动连接的存放盒,所述滑动导轨沿物件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横臂和第二横臂相对设置且能够夹持存放盒;
所述往复传输带、第一控制气缸和第二控制气缸均由中控模块控制;
所述中控模块智能控制往复传输带输送;
当物件输送到第一搬运卡臂处后,控制第一控制气缸夹持并搬运物件,当物件输送到第二搬运卡臂处后,控制第二控制气缸夹持并搬运物件。
进一步的,所述存放盒的底部设置为开门结构;
所述物件封存组件包括用于所述存放盒进行开门的开门气缸和设于所述存放盒的开门结构下方的放置袋,所述放置袋的两侧设置有热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臂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横臂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由中控模块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热封机构包括设于放置袋两侧的热封条和推动两个所述热封条靠拢的封袋气缸。
进一步的,两条所述热封条的上方设置有裁断组件;
所述裁断组件包括设于放置袋两侧的裁断刀和用于推动裁断刀的裁断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袋由不透明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物件存放件的上方设置有物件保存信息模块;
所述物件保存信息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子模块和密保云服务器子模块;
所述红外摄像子模块适于拍摄物件存放件内的物件,并将拍摄的照片存放于密保云服务器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一搬运卡臂和第二搬运卡臂之间距离的调整机构;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搬运卡臂下部连接的第一移动座和第二搬运卡臂下部的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延伸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移动座延伸有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移动块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移动块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块设于双向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块设于双向螺杆的另一端;
所述双向螺杆上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双向螺杆的中段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搬运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均设置有横向导向块,所述搬运基座凸起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横向导向块导向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与放置袋相对处设置有最终存放箱;所述最终存放箱内设置有缓冲垫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搬运卡臂和第二搬运卡臂的向下摆动,能够使第一搬运卡臂和第二搬运卡臂夹持存放盒,从而运输存放盒内的存放物品;
2、通过存放盒底部的开门结构和放置袋,能够自动将搬运的货物进行装袋保存;
3、通过热封机构和裁断组件,对已装入袋体的物品进行封存和能够将放置袋从存放盒下部裁剪下来,便于存放,且更为自动化;
4、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使设备感知是否在推动存放盒,减少存放盒没有被推动的情况;
5、通过物件保存信息模块能够自动拍摄存放盒内物体情况并且进行保密保存,方便使用物料时对物品的核对;
6、通过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及双向螺杆,能够调节第一搬运卡臂和第二搬运卡臂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存放盒的大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车间用便捷传输记录的物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物价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物价搬运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物件保存信息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6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
1、底座;11、最终存放箱;111、缓冲垫层;
2、物件传输机构;21、往复传输带;
3、物件存放件;31、滑动导轨;32、存放盒;
4、物件封存组件;41、开门气缸;42、放置袋;
5、物件搬运组件;51、搬运基座;52、第一搬运卡臂;521、第一斜臂;522、第一横臂;523、第一控制气缸;53、第二搬运卡臂;531、第二斜臂;532、第二横臂;533、第二控制气缸;54、第一连接杆;55、第二连接杆;56、第一移动块;57、第二移动块;
6、热封机构;61、热封条;62、封袋气缸;
7、裁断组件;71、裁断刀;72、裁断气缸;
8、调整机构;81、第一移动座;82、第二移动座;83、双向螺杆;831、轴承;84、横向导向块;85、导向板;851、导向槽;86、横向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智能车间用便捷传输记录的物件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的物件传输机构2、设于物件传输机构2上方的物件存放件3和设于物件传输机构2下方的物件封存组件4,工作人员将物件放入物件存放件3中,并且通过物件传输机构2传输至自动化生产处,最后通过物件封存组件4进行封存,不但便于搬运,并且更为自动化,减少人工。同时,在我国疫情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通过没有接触方式进行物件的保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更好的控制疫情。
如图1所示,物件存放件3包括设于底座1上方的滑动导轨31和滑动导轨31上滑动连接的存放盒32,滑动导轨31沿物件传输机构2的传输方向设置,物件可以放入存放盒32中,由物件传输机构2将存放盒32进行搬运。
如图1和图2所示,物件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架和设于传输架上的往复传输带21,往复传输带21由电机驱动,并且往复传输带21往复运动。往复传输带21上设置有物件搬运组件5,用于往复搬运存放盒32,从而将存放盒32从一端搬运至另一端。
其中,物件搬运组件5包括固定于往复传输带21的搬运基座51、设于搬运基座51上的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搬运卡臂52包括与搬运基座51铰接的第一斜臂521和设于第一斜臂521远离搬运基座51一端的第一横臂522,同时,搬运基座51上铰接有与第一斜臂521连接的第一控制气缸523。通过第一控制气缸523的伸缩控制第一搬运卡臂52的摆动。
第二搬运卡臂53包括与搬运基座51铰接的第二斜臂531和设于第二斜臂531末端的第二横臂532,搬运基座51上铰接有与第二斜臂531连接的第二控制气缸533。通过第二控制气缸533的伸缩控制第二搬运卡臂53的摆动。
其中,第一横臂522和第二横臂532朝向内侧,且第一横臂522和第二横臂532用于夹持存放盒32。
同时,往复传输带21、第一控制气缸523和第二控制气缸533均由中控模块控制;所述中控模块智能控制往复传输带21输送;当物件输送到第一搬运卡臂52处后,控制第一控制气缸523夹持并搬运物件,当物件输送到第二搬运卡臂53处后,控制第二控制气缸533夹持并搬运物件。在本实施例中,中控模块可以采用但不限于SMT32系列单片机。
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夹持存放盒32的运动过程:当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随着搬运基座51运动时,第二控制气缸533收缩,第二搬运卡臂53受第二控制气缸533控制,向下摆动,从而存放盒32置于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之间,通过往复传输带21将存放盒32搬运至可以存放物料的地方其他放置处。通过第一控制气缸523和第二控制气缸533伸出,将存放盒32从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之间脱离,存放在智能车间的物料存放处,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还可以搬运其他存放盒32。
如图1和图2所示,搬运基座5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之间距离的调整机构8,调整机构8包括第一搬运卡臂52下部连接的第一移动座81和第二搬运卡臂53下部的第二移动座82,第一移动座81延伸有第一连接杆54,第二移动座82延伸有第二连接杆55。第一连接杆54通过第一移动块56与双向螺杆83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杆55通过第二移动块57与双向螺杆83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块56设于双向螺杆83的一端,第二移动块57设于双向螺杆83的另一端。
同时,双向螺杆83上设置有轴承831,轴承831的内圈与双向螺杆83的中段固定连接,轴承831的外圈与搬运基座5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双向螺杆83通过轴承831与搬运基座51转动连接。
双向螺杆83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当双向螺杆83转动时,第一移动块56和第二移动块57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从而第一移动块56通过第一连接杆54带动第一移动座81移动,第二移动块57通过第二连接杆55带动第二移动座82移动,完成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之间距离的移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一移动座81和第二移动座82均通过横向连接杆86连接有横向导向块84,搬运基座51凸起有导向板85,导向板85上开设有供横向导向块84导向的导向槽851。导向槽851的长度方向和双向螺杆83的轴线相互平行,当第一移动座81和第二移动座82移动时,横向导向块84在导向板85的导向槽851中移动,从而达到导向第一移动座81和第二移动座82移动方向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臂52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二横臂532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由中控模块控制,第一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第一横臂522是否推动存放盒32,同理,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第二横臂532是否推动放存放盒32。其中,中控模块可以采用但不限于STM32系列单片机。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存放盒32的底部设置为开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开门结构为设置在存放盒32底部的且为铰接状态的门。在存放盒32下方的物件封存组件4包括用于存放盒32进行开门的开门气缸41和设于存放盒32的开门结构下方的放置袋42,开门气缸41将存放盒32底部的开门结构打开,存放盒32内的物件掉入放置袋42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物件的保密性,放置袋42由不透明材料构成。
如图4和图6所示,放置袋42的两侧设置有热封机构6,热封机构6包括设于放置袋42两侧的热封条61和推动两个热封条61靠拢的封袋气缸62。封袋气缸62的缸体设于搬运基座51的内侧壁上,并且两个封袋气缸62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以推动热封条61。当物件掉入放置袋42中时,通过封袋气缸62推动热封条61,将放置袋42进行加热并封闭,将物件密封在放置袋42中。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两条热封条61的上方设置有裁断组件7;裁断组件7包括设于放置袋42两侧的裁断刀71和用于推动裁断刀71的裁断气缸72。裁断气缸72设于搬运基座5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封袋气缸62的上方。两个裁断气缸72的活塞杆相对设置以推动裁断刀71。
同时,底座1上与放置袋42相对处设置有最终存放箱11;最终存放箱11内设置有缓冲垫层111,减少放置袋42中的掉落受到的损伤。当放置袋42热封完毕后,通过裁断气缸72推动裁断刀71切割放置袋42,将放置袋42切断,落入最终存放箱11中,便于存放。从而完成了对于物品收集的全自动管理以及全自动封袋,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可以实现基本无接触式物品存放。对于现有的国情以及疫情来说,能够减少病源传播,提升疫情的控制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物件存放件3的上方设置有物件保存信息模块;物件保存信息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子模块和密保云服务器子模块;红外摄像子模块适于拍摄物件存放件3内的物件,并将拍摄的照片存放于密保云服务器子模块。其中,红外摄像子模块由红外摄像头构成,能够通过红外摄像子模块进行拍摄,并且自动将拍摄的图片存放至密保云服务器子模块,方便物件使用时对物件的监控。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的向下摆动,能够使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夹持存放盒32,从而运输存放盒32内的存放物品;通过存放盒32底部的开门结构和放置袋42,能够自动将搬运的货物进行装袋保存;通过热封机构6和裁断组件7,对已装入袋体的物品进行封存和能够将放置袋42从存放盒32下部裁剪下来,便于存放,且更为自动化。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使设备感知是否在推动存放盒32,减少存放盒32没有被推动的情况。通过物件保存信息模块能够自动拍摄存放盒32内物体情况并且进行保密保存。通过第一移动座81、第二移动座82及双向螺杆83,能够调节第一搬运卡臂52和第二搬运卡臂53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存放盒32的大小。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