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8306A -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8306A
CN113248306A CN202110539260.6A CN202110539260A CN113248306A CN 113248306 A CN113248306 A CN 113248306A CN 202110539260 A CN202110539260 A CN 202110539260A CN 113248306 A CN113248306 A CN 113248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material mixture
manure
waste
bac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92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红
冯永军
刘新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ong'an Libe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ong'an Libe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ong'an Libe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ong'an Libe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92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8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8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8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70Controlling the treatment in response to process parame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涉及菌肥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本发明对于在制作菌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规划,尤其是对各个原料划区安置,且早晚进行消毒,可以有效保证了在制作过程中原料内不会产生病菌,且在配合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其内含有的病原菌和虫卵被彻底杀死,有效提高菌肥中菌数的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菌肥,亦称生物肥、生物肥料、细菌肥料或接种剂等。菌肥,形象说来就是“菌+肥”,因为菌肥一方面含有“有机质、氮、磷、钾”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产品中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起到改良土壤、防治病害等功能。
目前现有的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大多是收集现有的废弃菌棒和的动物粪便进行简易的发酵,再进行加工后制得菌肥,在制作工程中,废弃菌棒中含有病原菌和虫卵,较难被杀死,存在污染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对于在制作菌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规划,尤其是对各个原料划区安置,且早晚进行消毒,可以有效保证了在制作过程中原料内不会产生病菌,且在配合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其内含有的病原菌和虫卵被彻底杀死,有效提高菌肥中菌数的存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30-50份、干动物粪便堆30-60份、植物废料20-40份和肥料发酵剂1-2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60-68℃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收集过程中,每天早晚各一次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进行杀菌消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所述混合搅拌机的混合转速为650-8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30-50min左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物粪便可为猪粪、牛粪、羊粪、马粪、鸡粪、鸭粪及鸟粪等中的一种及多种以上,所述植物茎秆叶可为植物树叶、秸秆、杂草及各种农作物茎秆中的一种及多种以上,其中以废弃叶片部分为主。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量元素为放线菌、乳酸菌、芽袍杆菌、光合细菌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物。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发酵中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所述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为主材料,这些材料多为废弃物,原料来源广泛,且原料易收集,价格便宜,使用这些废弃物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利用率高,且在菌肥制备过程中添加微量元素进行混合,工艺步骤简单,设备要求低,并且可以精准的控制菌肥中菌数的存活率。
2、本发明制成的菌肥在适宜的条件下进一步生长、繁殖,一方面可以将土壤中某些难于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易于吸收的形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分泌一些有利于植物生长的代谢产物,刺激植物的生长,含固氮菌的菌肥还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直接提供植物养分,可以促进农作物的产量,并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3、通过对于在制作菌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规划,尤其是对各个原料划区安置,且早晚进行消毒,可以有效保证了在制作过程中原料内不会产生病菌,且在配合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其内含有的病原菌和虫卵被彻底杀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菌肥中菌数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30份、干动物粪便堆30份、植物废料20份和肥料发酵剂1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50-75%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其中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其中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35份、干动物粪便堆35份、植物废料25份和肥料发酵剂1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其中混合搅拌机的混合转速为650-8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30-50min左右;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60-68℃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其中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其中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40份、干动物粪便堆40份、植物废料30份和肥料发酵剂2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混合搅拌机的混合转速为650-8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30-50min左右;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60-68℃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其中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其中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45份、干动物粪便堆45份、植物废料40份和肥料发酵剂2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混合搅拌机的混合转速为650-8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30-50min左右;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60-68℃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其中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其中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50份、干动物粪便堆60份、植物废料40份和肥料发酵剂2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混合搅拌机的混合转速为650-8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30-50min左右;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60-68℃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其中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其中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5所制得的菌肥成品颗粒,一共分为五组,然后选取合适的六处菜地,并对其六处菜地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为土壤pH值,确保六处菜地土壤pH值相一致,在这六处菜地对蔬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蔬菜选种为马铃薯,对其五处菜地内分别添加上述实施例1-5所制得的菌肥成品颗粒对其进行施肥,剩余一处菜地不添加菌肥作为参照,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对其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得到以下数据:
Figure BDA0003070987010000121
由上表可知,使用了本发明制成的菌肥成品颗粒的菜地,对比没有使用菌肥成品颗粒的菜地,在其土壤物理性状、蔬菜长势和蔬菜生虫率中,都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蔬菜的长势中,以实施例3中原料配合比例而制成的菌肥成品颗粒,对于蔬菜的增产效率最高。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区域规划;首先对其用来制作菌肥的厂房进行规划,包括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并且在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更细的区域规划;
S2、原料收集:将收集到的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动物粪便和植物茎秆叶堆放到合理的区域内;
S3、进行预处理,首先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进行预处理,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状菌粉备用,然后对动物粪便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干动物粪便堆备用,最后对植物茎秆叶进行初步发酵、高温烘干、灭菌、除臭后制得植物废料备用;
S4、原料混合:将粉碎后的粉状菌粉30-50份、干动物粪便堆30-60份、植物废料20-40份和肥料发酵剂1-2份采用混合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
S5、原料发酵: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或铲车将其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发酵,且发酵罐采用风机对内部原料混合物进行供氧,并同时发酵罐内部加入补充水分,加入的水量控制为50-75%,且发酵罐内部采用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加热温度为60-68℃左右,湿度为60-70℃左右,原料混合物熟料后,发酵时间为5-9天左右;
S6、原料翻堆: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在发酵罐内的温度达到65℃以上时,对其进行搅拌翻倒,直至原料混合物变白及松散,得到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
S7、原料杀菌及配比:先对发酵完后的原料混合物进行进高温杀菌,灭菌温度为300~500℃,时间为50~60min,完成杀菌后的原料混合物再采用输送机输送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55℃,干燥完成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待用,且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物采用输送机输送至高速混合机内,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搅拌混合;
S8、原料成型:将加入微量元素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物料,颗粒物料采用输送机输送至滚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85℃左右,烘干时间为15min-30min左右,烘干完成后的颗粒物料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分级筛内进行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自动包装机内,进行封装,未合格的颗粒物料输送至挤压造粒机内继续造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收集过程中,每天早晚各一次对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收集区、动物粪便收集区和植物茎秆叶收集区内进行杀菌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转速为1050-12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40-60min左右,所述混合搅拌机的混合转速为650-800r/min左右,混合时间为30-50min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粪便可为猪粪、牛粪、羊粪、马粪、鸡粪、鸭粪及鸟粪等中的一种及多种以上,所述植物茎秆叶可为植物树叶、秸秆、杂草及各种农作物茎秆中的一种及多种以上,其中以废弃叶片部分为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放线菌、乳酸菌、芽袍杆菌、光合细菌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发酵中电加热装置对原料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发酵的次数控制在2-3次,所述分级筛筛选合格的颗粒物料为Φ3-Φ4mm。
CN202110539260.6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Pending CN113248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260.6A CN113248306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260.6A CN113248306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8306A true CN113248306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2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9260.6A Pending CN113248306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830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54185A (ko) * 2002-12-18 2004-06-25 주식회사 삼영유니텍 가압발포에 의한 유기질비료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6278417A (zh) * 2015-06-11 2017-01-04 重庆爱家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6866294A (zh) * 2015-12-14 2017-06-20 灵武市森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枣树生物有机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57261A (zh) * 2018-08-07 2020-03-03 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1099800A (zh) * 2019-12-12 2020-05-05 句容市浩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污资源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54185A (ko) * 2002-12-18 2004-06-25 주식회사 삼영유니텍 가압발포에 의한 유기질비료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6278417A (zh) * 2015-06-11 2017-01-04 重庆爱家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6866294A (zh) * 2015-12-14 2017-06-20 灵武市森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枣树生物有机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57261A (zh) * 2018-08-07 2020-03-03 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1099800A (zh) * 2019-12-12 2020-05-05 句容市浩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污资源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2005B1 (ko) 유기질 발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106372A (zh) 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固废生物处理技术
CN108409380A (zh) 一种农牧业废弃物制备环保肥料的方法
CN103242068B (zh) 一种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41532A (zh) 利用生物菌及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CN106172246A (zh) 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
Rao et al. Comparative yield analysis of chilli (Capsicum annuum L.) by application of vermicompost and panchagavya
CN108383671A (zh) 一种有机肥及生产工艺
CN107721770A (zh) 一种组合微生物处理有机废弃物技术
CN101830740A (zh) 高效有机肥快速分步发酵方法
CN110041151B (zh) 一种用于养蚕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工艺
CN106171733A (zh) 动植物培育生态系统
US20200354284A1 (en) Preparing organic fertilizer from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livestock manure
CN106146076A (zh) 一种发酵禽畜粪粪水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3524165A (zh) 一种畜禽粪便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4803795A (zh) 一种鸡粪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03387471A (zh) 玉米杆制作成蘑菇培养料的方法
CN111807910A (zh) 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6244A (zh) 一种发酵床堆料制备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CN109704825A (zh) 一种微生物和昆虫联合处理秸秆制备堆肥的方法和制备获得的堆肥
Prajapati et al. Vermicomposting Method and its Importance in Sustainable Crop Production
CN113248306A (zh) 一种利用芦苇食用菌废弃菌棒制作菌肥的方法
CN109111254A (zh) 一种环保型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工艺
JP2000191388A (ja) 高温発酵堆肥及びその製法
JP4868343B2 (ja) 肥料または土壌改良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培養型土壌改良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