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7109B - 车体 - Google Patents

车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7109B
CN113247109B CN202110080297.7A CN202110080297A CN113247109B CN 113247109 B CN113247109 B CN 113247109B CN 202110080297 A CN202110080297 A CN 202110080297A CN 113247109 B CN113247109 B CN 113247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pport member
air conditioner
vehicle device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02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7109A (zh
Inventor
相泽辉明
田丸贵史
白川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47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7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7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7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145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having a crossbeam incorporated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5Dash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可在车辆的碰撞时维持转向悬梁与车辆机器的连结,而且可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车体包括:横梁(22),沿车宽方向延伸并结合于左右的前侧板,支撑转向装置;以及支撑构件(34),配置于空调装置(26)的车辆后方侧,将车辆机器(33)连结于横梁(22)。支撑构件(34)包括:前侧体(35),固定于横梁(22),从前方连结于车辆机器(33);以及缓冲体(36),结合于前侧体(35),配置于前侧体(35)及空调装置(26)之间,若空调装置(26)向车辆后方后退则接住空调装置(26)的接触。

Description

车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包括:横梁(beam),沿车宽方向延伸并结合于左右的前侧板(front side panel),支撑转向装置(steering);以及支撑构件,配置于空调装置的车辆后方侧,将车辆机器连结于横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支撑于转向悬梁(steering hanger beam)(横梁构件)的紧急通报单元(车辆机器)。紧急通报单元包括:前侧构件,由铁板成形,覆盖紧急通报装置的前表面;以及后侧构件,由铁板成形,螺合于前侧构件且覆盖紧急通报装置的后表面。若空调装置在车辆的碰撞时后退,则空调装置撞到紧急通报单元的前侧构件而遭破坏。这样,保护紧急通报单元不受空调装置碰撞。可防止紧急通报单元掉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131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紧急通报单元由牢固的托架(bracket)(前侧构件及后侧构件)覆盖而保护。空调装置的破坏转嫁到托架,因而对前侧构件及后侧构件要求充分的板厚。托架的重量会伴随铁板的板厚或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除了重量增加以外,板厚或面积的增加还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可在车辆的碰撞时维持转向悬梁与车辆机器的连结,而且可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车体21,包括:横梁22,沿车宽方向延伸并结合于左右的前侧板,支撑转向装置13;以及支撑构件34,配置于空调装置26的车辆后方侧,将车辆机器33连结于所述横梁22,且所述车体21中,所述支撑构件34包括:前侧体35,固定于所述横梁22,从前方连结于所述车辆机器33;以及缓冲体36,结合于所述前侧体35,配置在所述前侧体35及所述空调装置26之间,若所述空调装置26向车辆后方后退则接住所述空调装置26的接触。
根据第二方面,除了第一方面的结构以外,所述前侧体35具有:导件43,由固定于所述车辆机器33的一对导轨42所夹持,相对于所述车辆机器33在上下方向限制所述前侧体35的移动;以及卡合缘45a,与配置于所述车辆机器33上且根据弹性力而移位的弹性片44卡合,在所述车辆机器33及所述前侧体35之间拘束所述上下方向的移动。
根据第三方面,除了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结构以外,所述缓冲体36从由板材形成的所述前侧体35连续,由从所述前侧体35弯折并以设定的间隔与所述前侧体35相向的板材构成。
根据第四方面,除了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结构以外,所述支撑构件34具有:防掉落片47,结合于所述前侧体35,从下方与所述车辆机器33相向,沿着所述前侧体35在上下方向限制所述车辆机器33的移位;以及防倾倒片48,从所述防掉落片47的顶端向上竖起,通过在与所述前侧体35之间夹持所述车辆机器33从而防止所述车辆机器33倾倒。
根据第五方面,除了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结构以外,所述支撑构件34在第一固定点51a结合于所述横梁22,在第二固定点51b结合于从所述横梁22向下延伸且支撑仪表板12的辅助构件25。
根据第六方面,除了第五方面的结构以外,所述支撑构件34具有补强结构53,所述补强结构53在较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点51a在车宽方向将所述车辆机器33分割的假想分割面52更靠第二固定点51b侧,对所述支撑构件34的刚性进行补强。
根据第七方面,除了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结构以外,还包括:撑条24,从所述横梁22与所述辅助构件25并列延伸并连结于底板,所述支撑构件34及所述车辆机器33配置于所述辅助构件25及所述撑条24之间,所述车辆机器33的线束54从所述车辆机器33的下端沿着所述撑条24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若空调装置在车辆的碰撞时后退,则空调装置可由缓冲体接住。可避免空调装置直接碰撞车辆机器。其结果为,可避免支撑构件的前侧体与车辆机器的连结的破损。可防止车辆机器脱落。自空调装置作用的冲击由缓冲体接住,因而可缓和对前侧体所要求的刚性或强度。这样,支撑构件可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第二方面,前侧体的导件由车辆机器的导轨引导。相对于车辆机器相对地在上下方向以外拘束前侧体的移动。此时,若弹性片卡合于卡合缘,则可相对于车辆机器在上下方向拘束前侧体的移动。这样,支撑构件连结于车辆机器。在车辆的碰撞时,空调装置由缓冲体接住,因而可减弱基于空调装置的碰撞而作用于弹性片的冲击。可维持车辆机器与支撑构件的连结。可防止车辆机器脱落。
根据第三方面,缓冲体及前侧体可由一片板材成形。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第四方面,即便自空调装置作用的冲击未由缓冲体减弱而车辆机器与支撑构件的连结解除,也可利用防掉落片及防倾倒片的作用来防止车辆机器从支撑构件脱落。
根据第五方面,支撑构件在第一固定点及第二固定点连结于车体的骨架,因而可提高支撑构件的安装强度。
根据第六方面,在受横梁及辅助构件拘束的区域中提高刚性,另一方面,在解放拘束的区域中缓和刚性,因而可通过在解放拘束的区域中消耗冲击的能量,从而提高支撑构件对车辆机器的保护功能。
根据第七方面,辅助构件及撑条可在侧碰撞时有助于保护车辆机器。而且,线束沿着撑条延伸,因而线束可支撑于撑条。在安装线束时可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仪表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2为配置于仪表板及前围板之间的车体的正面图。
图3为沿着图1的3-3线的垂直截面图。
图4为安装于横梁的紧急通报单元的立体图。
图5为前侧体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2:仪表板
13:转向装置(转向盘)
21:车体
22:横梁(转向悬梁)
24:撑条(中央撑条)
25:辅助构件(辅助撑条)
26:空调装置
33:车辆机器(紧急通报装置)
34:支撑构件
35:前侧体
36:缓冲体
42:导轨
43:导件
44:弹性片
45a:卡合缘
47:防掉落片
48:防倾倒片
51a:第一固定点
51b:第二固定点
52:假想分割面
53:补强结构
54:(车辆机器的)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处,设车体的上下前后左右是基于乘坐自动四轮车的乘客的视线而规定。
图1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仪表板的结构。车辆11包括在前挡风玻璃的下方将车室的前端分隔的仪表板12。仪表板12在车室内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延伸。在仪表板12,在与驾驶座对应的位置安装有转向盘(steering wheel)13。在仪表板12,在与副驾驶座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手套箱(glove box)14。手套箱14包括开闭收纳空间的盖(lid)14a。
在仪表板12,沿车宽方向在多处划分有空气的吹出口15。后述的空调装置(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HVAC)的通风路连接于吹出口15。若利用空调装置实施制冷运转,则可从吹出口15向车室内吹出冷气。
在中控台(center console)16的上方,在仪表板12组装有音响装置17。音响装置17例如包括:音响本体17a,接收广播电波而播放声音,或者基于存储在光盘(CompactDisc,CD)或硬盘(Hard Disk Drive,HDD)的音乐数据来播放声音;以及扬声器(speaker)(未图示),电连接于音响本体17a,例如嵌埋于面向车室内的空间的壁面。
如图2所示,车体21包括转向悬梁(以下称为“横梁”)22,此转向悬梁22沿车宽方向延伸并结合于左右的前侧板(未图示)。横梁22作为车体21的骨架发挥功能。转向盘13操舵自如地支撑于横梁22。在横梁2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结合于对应的前侧板的托架23。
在横梁22结合有中央撑条(center stay)24及辅助撑条(辅助构件)25,所述中央撑条24在相当于驾驶座的左端的位置从横梁22向下延伸,在下端连结于底板(floor)(未图示),所述辅助撑条25较中央撑条24更靠副驾驶座侧且与中央撑条24空开间隔地配置,与中央撑条24并列地从横梁22向下延伸。仪表板12支撑于横梁22、中央撑条24及辅助撑条25。
在横梁22的前方配置有空调装置26。如图3所示,空调装置26配置于前围板(dashpanel)27的后方,所述前围板27构成车室的前端的骨架。在前围板27的前方,划分有内燃机或电动机、混合动力源等动力源的收容室28。前围板27将动力源的收容室28与车室分隔。空调装置26紧密地装填配置于由前围板27与仪表板12所夹持的空间内。
在空调装置26的车辆后方侧,配置有支撑于横梁22的紧急通报单元31。紧急通报单元31与从音响装置17向前方延伸的线束(harness)32相向。紧急通报单元31包括:紧急通报装置(车辆机器)33,侦测车辆11的碰撞并向规定的联络目标发送通报;以及支撑构件34,配置于空调装置26的车辆后方侧,将紧急通报装置33连结于横梁22。如图2所示,紧急通报装置33配置于由中央撑条24和辅助撑条25所夹持的空间内。所述空间只要由与横梁22的轴线分别正交并且与中央撑条24或辅助撑条25内接的假想平面来分隔即可。紧急通报单元31悬吊支撑于横梁22。
如图4所示,支撑构件34包括:前侧体35,固定于横梁22,从前方连结于紧急通报装置33;以及缓冲体36,结合于前侧体35,配置于前侧体35及空调装置26之间,若空调装置26向车辆后方后退则接住空调装置26的接触。前侧体35具有:本体38,从与固定于横梁22的托架37结合的上端向下延伸,重叠于紧急通报装置33的前表面;以及横板39,与本体38交叉并且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延伸,在一端结合于辅助撑条25。这样,由横梁22、辅助撑条25、本体38及横板39形成框体。本体38与横板39可由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的板材一体成形。
紧急通报装置33包括筐体41,此筐体41收容发送通报所需要的结构元件。筐体41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型。在筐体41的前表面固定有一对导轨42,所述一对导轨42在所重叠的支撑构件34的本体38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此处,导轨42在筐体41的前表面一体成型。支撑构件34的前侧体35具有导件(guide)43,此导件43由导轨42所夹持,相对于紧急通报装置33在上下方向限制前侧体35的移动。利用导件43的作用,拘束前侧体35相对于紧急通报装置33在上下方向以外移动。
在筐体41的前表面配置有弹性片44,此弹性片44在导轨42之间配置于紧急通报装置33上,根据弹性力而移位。弹性片44具有:树脂制的板片44a,从筐体41的前表面连续;以及纽扣片44b,形成于板片44a的前表面,根据板片44a的弹性力而远离筐体41的前表面。若外力朝向筐体41的前表面作用于纽扣片44b,则纽扣片44b可根据板片44a的弹性变形而靠近筐体41的前表面。在纽扣片44b,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方而接近筐体41的前表面的倾斜面。
在前侧体35的本体38形成有卡扣开口45,此卡扣开口45配置于两个导件43之间,若紧急通报装置33经导轨42引导而相对于前侧体35到达预定的位置,则接受纽扣片44b的进入。卡扣开口45形成与纽扣片44b卡合且在紧急通报装置33及前侧体35之间至少拘束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卡合缘45a。纽扣片44b因板片44a的弹性力而维持于卡扣开口45内,由此紧急通报装置33安装并保持于支撑构件34的前侧体35。
缓冲体36从由板材形成的前侧体35连续,由从前侧体35向前方折曲并以设定的间隔与前侧体35相向的板材构成。前侧体35与缓冲体36可由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的板材一体成形。缓冲体36只要以如下范围展宽即可:当在车辆的碰撞时空调装置26后退时,较紧急通报装置33先接触空调装置26。只要这样确保空调装置26的接触,则也可在缓冲体36形成窗孔46而实现缓冲体36的轻量化。
支撑构件34具有:防掉落片47,结合于前侧体35,从下方与紧急通报装置33相向,沿着前侧体35在上下方向限制紧急通报装置33的移位;以及防倾倒片48,从各个防掉落片47的顶端向上竖起,通过在与前侧体35之间夹持紧急通报装置33从而防止紧急通报装置33倾倒。在形成防掉落片47时,对前侧体35的横板39连接在本体38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连结板49。关于防掉落片47的位置,只要对准成以尽可能远离的间隔来支撑紧急通报装置33的左右两缘即可。连结板49、防掉落片47及防倾倒片48只要利用从横板39的板材连续的板材进行弯折成形即可。
支撑构件34在第一固定点51a结合于横梁22,在第二固定点51b结合于辅助撑条25。第一固定点51a配置于本体38的上端。通过第一固定点51a的作用而紧急通报装置33悬吊支撑于横梁22。第二固定点51b配置于横板39的左端。此处,如图5所示,支撑构件34具有补强结构53,此补强结构53在较穿过第一固定点51a在车宽方向将紧急通报装置33分割的假想分割面52更靠第二固定点51b侧,对支撑构件34的刚性进行补强。补强结构53例如由形成于横板39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筋(bead)形成。
如图4所示,电连接用的线束54连接于紧急通报装置33的下端。线束54从紧急通报装置33的下端延伸,经扎束并沿着中央撑条24延伸。线束54也可聚束缠绕于中央撑条24。
若车辆11从正面碰撞,则收容室28变形而吸收碰撞的冲击。前围板27向车辆后方后退,引起空调装置26后退。若空调装置26后退,则空调装置26撞到紧急通报单元31。在紧急通报装置33之前,空调装置26先由支撑构件34的缓冲体36接住。可避免空调装置26直接碰撞紧急通报装置33。其结果为,可避免支撑构件34的前侧体35与紧急通报装置33的连结的破损。可防止紧急通报装置33脱落。自空调装置26作用的冲击由缓冲体36接住,因而可缓和对前侧体35所要求的刚性或强度。这样,支撑构件34可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方式的前侧体35具有:导件43,由固定于紧急通报装置33的一对导轨42所夹持,相对于紧急通报装置33在上下方向限制前侧体35的移动;以及卡扣开口45,与配置于紧急通报装置33上且根据弹性力而移位的弹性片44卡合,在紧急通报装置33及前侧体35之间拘束上下方向的移动。若弹性片44的纽扣片44b进入卡扣开口45,则纽扣片44b卡合于卡扣开口45的卡合缘45a,相对于紧急通报装置33在上下方向拘束前侧体35的移动。这样,支撑构件34连结于紧急通报装置33。在车辆11的碰撞时,空调装置26由缓冲体36接住,因而可减弱基于空调装置26的碰撞而作用于弹性片44的冲击。可维持紧急通报装置33与支撑构件34的连结。可防止紧急通报装置33脱落。
本实施方式中,缓冲体36从由板材形成的前侧体35连续,由从前侧体35弯折并以设定的间隔与前侧体35相向的板材构成。缓冲体36及前侧体35可由一片板材成形。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构件34具有:防掉落片47,结合于前侧体35,从下方与紧急通报装置33相向,沿着前侧体35在上下方向限制紧急通报装置33的移位;以及防倾倒片48,从防掉落片47的顶端向上竖起,通过在与前侧体35之间夹持紧急通报装置33从而防止紧急通报装置33倾倒。即便自空调装置26作用的冲击未由缓冲体36减弱而紧急通报装置33与支撑构件34的连结解除,也可通过防掉落片47及防倾倒片48的作用来防止紧急通报装置33从支撑构件34脱落。
支撑构件34具有补强结构53,此补强结构53在较穿过第一固定点51a在车宽方向将紧急通报装置33分割的假想分割面52更靠第二固定点51b侧,对支撑构件34的刚性进行补强。在受横梁22及辅助撑条25拘束的区域中提高刚性,另一方面,在解放拘束的区域中缓和刚性,因而可通过在解放拘束的区域中消耗冲击的能量,从而提高支撑构件34对紧急通报装置33的保护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紧急通报单元31配置于辅助撑条25及中央撑条24之间。紧急通报装置33的线束54从紧急通报装置33的下端沿着中央撑条24延伸。辅助撑条25及中央撑条24可在车辆11的侧碰撞时有助于保护紧急通报装置33。而且,线束54沿着中央撑条24延伸,因而线束54可支撑于中央撑条24。在安装线束54时可提高作业性。
在组装紧急通报单元31时,支撑构件34的前侧体35从下方进入紧急通报装置33的导轨42之间。前侧体35的导件43由导轨42引导。相对于紧急通报装置33相对地在上下方向以外拘束前侧体35的移动。此时,前侧体35与配置于紧急通报装置33的前表面的弹性片44接触。通过纽扣片44b斜面的作用,驱动力朝向筐体41的前表面作用于纽扣片44b。前侧体35的上下方向移位转换为向筐体41的前表面按压纽扣片44b的驱动力。
若前侧体35进入既定的位置,则因蓄积于弹性片44的板片44a的弹性力的作用而弹性片44的纽扣片44b进入卡扣开口45。纽扣片44b卡合于卡扣开口45的缘。相对于紧急通报装置33沿着导轨42拘束前侧体35的移动。这样,组装好紧急通报单元31。紧急通报单元31在支撑构件34的第一固定点51a结合于横梁22。这样,紧急通报装置33悬吊支撑于横梁22。同样地,紧急通报单元31在支撑构件34的第二固定点51b固定于辅助撑条25。这样,支撑构件34在第一固定点51a及第二固定点51b连结于车体21的骨架,因而可提高支撑构件34的安装强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对右转向盘的车辆适用的示例,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左转向盘的车辆。左转向盘的车辆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左右反转。

Claims (8)

1.一种车体,包括:
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并结合于左右的前侧板,支撑转向装置;以及
支撑构件,配置于空调装置的车辆后方侧,将车辆机器连结于所述横梁,且
所述车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包括:
前侧体,固定于所述横梁,从前方连结于所述车辆机器;以及
缓冲体,结合于所述前侧体,配置在所述前侧体及所述空调装置之间,若所述空调装置向车辆后方后退则接住所述空调装置的接触,
所述前侧体具有:导件,由固定于所述车辆机器的一对导轨所夹持,限制所述前侧体相对于所述车辆机器在除上下方向之外的移动;以及卡合缘,与配置于所述车辆机器上且根据弹性力而移位的弹性片卡合,在所述车辆机器及所述前侧体之间拘束所述上下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从由板材形成的所述前侧体连续,由从所述前侧体弯折并以设定的间隔与所述前侧体相向的板材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防掉落片,结合于所述前侧体,从下方与所述车辆机器相向,限制所述车辆机器的移位,以使所述车辆机器不沿着所述前侧体在上下方向移动;以及防倾倒片,从所述防掉落片的顶端向上竖起,通过在与所述前侧体之间夹持所述车辆机器从而防止所述车辆机器倾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防掉落片,结合于所述前侧体,从下方与所述车辆机器相向,限制所述车辆机器的移位,以使所述车辆机器不沿着所述前侧体在上下方向移动;以及防倾倒片,从所述防掉落片的顶端向上竖起,通过在与所述前侧体之间夹持所述车辆机器从而防止所述车辆机器倾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构件在第一固定点结合于所述横梁,在第二固定点结合于从所述横梁向下延伸且支撑仪表板的辅助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具有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在较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点在车宽方向将所述车辆机器分割的假想分割面更靠第二固定点侧,对所述支撑构件的刚性进行补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撑条,从所述横梁与所述辅助构件并列延伸并连结于底板,所述支撑构件及所述车辆机器配置于所述辅助构件及所述中央撑条之间,所述车辆机器的线束从所述车辆机器的下端沿着所述中央撑条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撑条,从所述横梁与所述辅助构件并列延伸并连结于底板,所述支撑构件及所述车辆机器配置于所述辅助构件及所述中央撑条之间,所述车辆机器的线束从所述车辆机器的下端沿着所述中央撑条延伸。
CN202110080297.7A 2020-02-12 2021-01-21 车体 Active CN113247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1774A JP6995153B2 (ja) 2020-02-12 2020-02-12 車体
JP2020-021774 2020-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7109A CN113247109A (zh) 2021-08-13
CN113247109B true CN113247109B (zh) 2023-05-30

Family

ID=7718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0297.7A Active CN113247109B (zh) 2020-02-12 2021-01-21 车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95153B2 (zh)
CN (1) CN1132471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9030A (zh) * 2010-04-15 2011-10-19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横向构件模块
CN202641396U (zh) * 2012-07-10 2013-01-02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
CN103507637A (zh) * 2012-06-30 2014-01-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总成与车身前围板的安装结构
JP2016113128A (ja) * 2014-12-18 2016-06-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載機器の配設構造
CN109130857A (zh) * 2018-08-27 2019-01-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4713B2 (ja) * 1993-10-22 2004-09-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JP2006193125A (ja) * 2005-01-17 2006-07-27 Unipres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メンバに取付けたハーネス保護構造
JP2011207419A (ja) * 2010-03-30 2011-10-2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1054308A (ja) * 2019-09-30 2021-04-0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部品支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9030A (zh) * 2010-04-15 2011-10-19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横向构件模块
CN103507637A (zh) * 2012-06-30 2014-01-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总成与车身前围板的安装结构
CN202641396U (zh) * 2012-07-10 2013-01-02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
JP2016113128A (ja) * 2014-12-18 2016-06-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載機器の配設構造
CN109130857A (zh) * 2018-08-27 2019-01-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26955A (ja) 2021-09-02
CN113247109A (zh) 2021-08-13
JP6995153B2 (ja)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1723B2 (ja) 車体構造及び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4943494B2 (ja) 車両衝突時の補機ガイド構造
JP5245639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2498496A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13247109B (zh) 车体
JP6753156B2 (ja) 電池パックの保護構造
JP5520079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JP4899597B2 (ja) 重量積載物支持構造
JP7077863B2 (ja) シフトブラケット
JP3320213B2 (ja) 車室内の衝撃エネルギ吸収構造
JP6380574B2 (ja) 車両用補機の配設構造
JP7432136B2 (ja) 電動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搭載部構造
JP4027759B2 (ja) 衝撃吸収構造
JP2021104756A (ja) 保護部材及び保護構造
JP5347613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6996597B2 (ja) 電池パックの保護構造
JP7443954B2 (ja) 電装部品の支持構造
JP7324418B2 (ja) 電動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搭載部構造
CN112141218B (zh) 车身结构
JP7025723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構造
JP7435301B2 (ja) 電装部品の支持構造
JP3564713B2 (ja) 自動車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JP4066066B2 (ja) ニー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KR20050011521A (ko) 자동차용 대시 판넬 보강 구조
JP4228737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