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9458B -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9458B
CN113179458B CN202110454692.7A CN202110454692A CN113179458B CN 113179458 B CN113179458 B CN 113179458B CN 202110454692 A CN202110454692 A CN 202110454692A CN 113179458 B CN113179458 B CN 113179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
service
protection
card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46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9458A (zh
Inventor
杨炜杰
朱俊
王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Group Trade Union Shanghai Committe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Group Trade Union Shanghai Committ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Group Trade Union Shanghai Committee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Group Trade Union Shanghai Committee
Priority to CN2021104546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9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9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9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包括: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其将传输设备的业务接入卡与两混合线路卡配置为第一业务对象,还配置有两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路由,保护路由中配置有两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关系;第二业务数据模型,其将转发设备的两第二混合线路卡配置为进行标签交换的第二业务对象;路由管理模块,用于调用保护路由,并根据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第二业务数据模型配置第一业务对象之间的信号连接,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交叉连接路由,以及第一业务对象与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子网连接路由形成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跨厂家混合组网模式下端到端保护的分组OTN‑TP业务的统一管理同时提供了端到端保护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光传送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简单来概括就是以波分为基础的下一代传送网络。为适应未来业务的规模应用,电信运营商传送网与数据网将进一步融合,以满足多业务的大带宽高质量承载需求。分组化OTN具备传送和颗粒业务处理能力及面向IP技术应用的分组交换功能,是下一代OTN技术发展的方向。
目前,各运营商都在以分组OTN技术构建面向云网融合大背景下的新一代光传送网,但由于光通信传输网采用多厂家混合组网,各运营商上层运营支撑系统对于网络缺乏一个有效的端到端的管控能力,网络的管控基本依赖各厂家的网元管理系统。各厂家上报的支持MPLS-TP功能的分组OTN设备板卡数据存在差异,为运营商上层运营支撑系统实现多厂家混合组网场景下的网络的统一管理及分组OTN-TP业务端到端造成了技术障碍,造成分组OTN设备管理困难。
进一步地,现有的分组OTN设备的端到端保护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A端和Z端之间设置两个独立的保护路径,从保护路径无法体现其相互之间存在主备用的保护关系,需要另外配置两条保护路径之间的保护关系,给分组光传送网的信号路由配置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应用于分组光传送网,包括:
两传输设备,用于对一以太业务信号进行封装以及对接收到的封装后的所述以太业务信号进行解封装,每个所述传输设备包括一业务接入卡和两第一混合线路卡,且每个所述传输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一业务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将所述业务接入卡与两所述混合线路卡配置为一第一业务对象,且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配置有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路由,所述保护路由中配置有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关系;
两转发设备,用于接收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封装后的所述以太业务信号并进行标签交换后转发至另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每个所述转发设备包括两第二混合线路卡,且每个所述转发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二业务数据模型;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将两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配置为进行标签交换的一第二业务对象;
路由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传输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所述路由管理模块用于调用所述保护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配置所述第一业务对象之间的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交叉连接路由,以及所述第一业务对象与所述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子网连接路由形成一主用路由和一备用路由;
两所述传输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主用路由和所述备用路由实现所述以太业务信号在所述分组光传送网中进行端对端传输的端到端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包括:
矩阵流域片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对象,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包括作为所述矩阵流域片段的A端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一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以太信号端口,以及作为所述矩阵流域片段的Z端的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一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封装在所述分组光传送网的伪线中的一第二以太信号端口;
传输保护组,用于表示所述保护路由,所述传输保护组包括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伪线信号端口,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伪线信号端口;
所述传输保护组中,将所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配置为主用端口以及将所述第二伪线信号端口配置备用端口形成所述保护关系,所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伪线信号端口之间信号连接形成所述保护路由。
优选的,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所述第二业务对象包括作为所述交叉连接路由的A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伪线信号端口,以及作为所述交叉连接路由的Z端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的一第四伪线信号端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一第三业务对象,所述第三业务对象包括进行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两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
优选的,所述第三业务对象通过一流域片段表示,所述流域片段的A端为其中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以太信号端口,所述流域片段的Z端为另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以太信号端口。
优选的,两所述传输设备分别为第一设备端和第二设备端,两所述转发设备分别为第一转发端和第二转发端,每个所述传输设备中的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分别为第一子卡和第二子卡,每个所述转发设备中的两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分别为第三子卡和第四子卡;
则所述子网连接路由包括:
第一路由,连通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第一转发端,所述第一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一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一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一转发端的所述第三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二路由,连通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第二转发端,所述第二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一设备端的所述第二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二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二转发端的所述第三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三路由,连通所述第一转发端和所述第二设备端,所述第三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一转发端的所述第四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五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三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六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四路由,连通所述第二转发端和所述第二设备端,所述第四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二转发端的所述第四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七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四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第二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八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优选的,所述主用路由依次包括所述第一路由、所述第一转发端中配置的所述交叉连接路由和所述第三路由;
所述备用路由依次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端配置的所述保护路由、所述第二路由、所述第二转发端配置的所述交叉连接路由、所述第四路由和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保护路由。
优选的,所述主用路由和所述备用路由提供1+1端到端路径保护或1:1端到端路径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一路径对象,所述路径对象的A端为所述第一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五伪线信号端口,所述路径对象的Z端为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六伪线信号端口。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规范各设备厂家在分组OTN设备混合组中应用OTN-TP技术路线并提供端到端业务时上报业务配置数据、业务保护数据以及业务端到端数据,并为上层运营支撑系统构建统一的端到端保护的分组OTN-TP业务提供数字底座;
2)实现了运营商上层运营支撑系统对跨厂家混合组网模式下端到端保护的分组OTN-TP业务的统一管理,规范不同厂家上报的业务端到端承载数据,为运营商上层运营支撑系统实现对跨厂家混合组网场景下具备端到端保护的分组OTN-TP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的数据基础和能力保证,该数据基础能支撑该类型业务端到端自动算路开通及售后业务端到端运维;
3)提供了端到端保护路径,且保护路由中体现了保护关系,使得无需另外进行保护关系的配置,方便操作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型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的信号路由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信号路由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应用于分组光传送网,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两传输设备1,用于对一以太业务信号进行封装以及对接收到的封装后的以太业务信号进行解封装,每个传输设备1包括一业务接入卡11和两第一混合线路卡12,且每个传输设备1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一业务数据模型;
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将业务接入卡11与两第一混合线路卡12配置为一第一业务对象,且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配置有两第一混合线路卡12之间的保护路由10,保护路由10中配置有两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关系;
两转发设备2,用于接收一端的传输设备1封装后的以太业务信号并进行标签交换后转发至另一端的传输设备1,每个转发设备2包括两第二混合线路卡21,且每个转发设备2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二业务数据模型;
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将两第二混合线路卡21配置为进行标签交换的一第二业务对象;
路由管理模块3,分别连接传输设备1和转发设备2,路由管理模块3用于调用保护路由10,并根据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第二业务数据模型配置第一业务对象之间的信号连接,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交叉连接路由20,以及第一业务对象与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子网连接路由形成一主用路由和一备用路由;
两传输设备1之间通过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实现以太业务信号在分组光传送网中进行端对端传输的端到端保护。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第二业务数据模型进行作为端到端设备的两传输设备1之间的路由配置,形成两传输设备1之间的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使得在主用路由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路由,而在主用路由故障恢复时能够及时切换回主用路由,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其中,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分别通过一台转发设备2实现标签交换转发。
进一步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配置有保护路由,且该保护路由作为备用路由的一部分,能够直接体现其与备用路由的保护关系,进而无需单独配置保护关系。
进一步具体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定义了伪线保护场景下以太信号进行MPLS-TP封装的业务数据模型,第二业务数据模型定义了进行伪线标签交换的业务数据模型,路由管理模块基于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进行路由配置形成了一种1:1或1+1端到端保护形态的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上述各业务数据模型共同构建并规范各设备厂家在分组OTN设备混合组中应用OTN-TP技术路线并提供端到端业务时上报业务配置数据、业务保护数据以及业务端到端数据,并为上层OSS系统构建统一的端到端保护的分组OTN-TP业务提供数字底座。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包括:
矩阵流域片段13,用于表示第一业务对象,第一业务对象包括作为矩阵流域片段13的A端的业务接入卡11的一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以太信号端口,以及作为矩阵流域片段13的Z端的第一混合线路卡的一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封装在分组光传送网的伪线中的一第二以太信号端口;
传输保护组14,用于表示保护路由10,传输保护组14包括其中一个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伪线信号端口,以及另一个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伪线信号端口;
传输保护组14中,将第一伪线信号端口配置为主用端口以及将第二伪线信号端口配置备用端口形成保护关系,第一伪线信号端口和第二伪线信号端口之间信号连接形成保护路由1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矩阵流域片段13(Matrix Flow Domain Fragment,缩写为MFDFr)包含用于描述矩阵流域片段13的以太层属性的层速率。其中,上述物理终端点为PTP(Physical Termination Points),其用于表示传输设备的物理端口。上述浮动终端点为FTP(Floating Termination Points),其用于表示传输设备的内部浮动端口。上述第一以太信号端口、第二以太信号端口、第一伪线信号端口、第二伪线信号端口为CTP(ConnectionTermination Points,连接终端点),其用于表示设备内部信号连接的端口。优选的,上述第二以太信号端口为第一混合线路卡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且封装在伪线中的以太网信号连接端口。
优选的,传输保护组14描述了进行1:1路径保护或1+1路径保护的保护组管理对象,其包含用于描述分组光传送网的伪线层保护的属性的层速率。上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和第二伪线信号端口为第一混合线路卡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伪线信号连接端口。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第二业务对象包括作为交叉连接路由20的A端的其中一个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伪线信号端口,以及作为交叉连接路由20的Z端的另一个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的一第四伪线信号端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采用交叉连接路由20描述封装的以太业务信号在伪线交换点进行伪线标签交换的业务对象,其包含描述其伪线层属性的层速率。且上述第三伪线信号端口和第四伪线信号端口为第二混合线路卡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伪线信号连接端口。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端对端传输的一第三业务对象,第三业务对象包括进行端对端传输的两传输设备的业务接入卡11。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业务对象通过一流域片段30表示,流域片段30的A端为其中一端的传输设备1的业务接入卡11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以太信号端口,流域片段30的Z端为另一端的传输设备1的业务接入卡11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以太信号端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流域片段30包含用于描述其以太层属性的层速率,且上述第三以太信号端口和第四以太信号端口为端到端的两传输设备的业务接入卡下的以太信号的物理端口下的以太信号连接端口。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传输设备1分别为第一设备端100和第二设备端101,两转发设备2分别为第一转发端200和第二转发端201,每个传输设备1中的两第一混合线路卡12分别为第一子卡121和第二子卡122,每个转发设备2中的两第二混合线路卡21分别为第三子卡211和第四子卡212;
则子网连接路由包括:
第一路由31,连通第一设备端100与第一转发端200,第一路由31的A端为第一设备端100的第一子卡121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标签交换信号端口,第一路由31的Z端为第一转发端200的第三子卡211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二路由32,连通第一设备端100与第二转发端201,第二路由32的A端为第一设备端100的第二子卡122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标签交换信号端口,第二路由32的Z端为第二转发端201的第三子卡211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三路由33,连通第一转发端200和第二设备端101,第三路由33的A端为第一转发端200的第四子卡212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五标签交换信号端口,第三路由33的Z端为第二设备端101的第一子卡121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六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四路由34,连通第二转发端201和第二设备端101,第四路由34的A端为第二转发端201的第四子卡212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七标签交换信号端口,第四路由34的Z端为第二设备端101的第二子卡122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八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一设备端100的第一子卡121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二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一转发端200的第三子卡211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三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一设备端100的第二子卡122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四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二转发端201的第三子卡211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五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一转发端200的第四子卡212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六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二设备端101的第一子卡121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七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二转发端201的第四子卡212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八标签交换信号端口为第二设备端101的第二子卡122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标签交换路径信号连接端口。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主用路由依次包括第一路由31、第一转发端100中配置的交叉连接路由20和第三路由33;
备用路由依次包括第一设备端100配置的保护路由10、第二路由32、第二转发端201配置的交叉连接路由20、第四路由34和第二设备端101的保护路由10。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提供1+1端到端路径保护或1:1端到端路径保护。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主用路由路径作为工作路径,备用路由路径作为保护路径,在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倒换至保护路径工作,从而保证业务通信不中断,有效提升模型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端对端传输的一路径对象35,路径对象35的A端为第一设备端100的第一子卡121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五伪线信号端口,路径对象35的Z端为第二设备端101的第一子卡121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六伪线信号端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五伪线信号端口为第一设备端100的第一子卡121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伪线信号连接端口;上述第六伪线信号端口为第二设备端101的第一子卡121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的伪线信号连接端口。优选的,路径对象35包含描述其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层端到端路径对象的层速率,以及PW(Pseudowire,伪线)层端到端路径对象的层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应用于分组光传送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传输设备,用于对一以太业务信号进行封装以及对接收到的封装后的所述以太业务信号进行解封装,每个所述传输设备包括一业务接入卡和两第一混合线路卡,且每个所述传输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一业务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将所述业务接入卡与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配置为一第一业务对象,且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配置有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路由,所述保护路由中配置有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之间的保护关系;
两转发设备,用于接收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封装后的所述以太业务信号并进行标签交换后转发至另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每个所述转发设备包括两第二混合线路卡,且每个所述转发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一第二业务数据模型;
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将两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配置为进行标签交换的一第二业务对象;
路由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传输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所述路由管理模块用于调用所述保护路由,并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配置所述第一业务对象之间的信号连接,所述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交叉连接路由,以及所述第一业务对象与所述第二业务对象之间的子网连接路由形成一主用路由和一备用路由;
两所述传输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主用路由和所述备用路由实现所述以太业务信号在所述分组光传送网中进行端对端传输的端到端保护;
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包括:
矩阵流域片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业务对象,所述第一业务对象包括作为所述矩阵流域片段的A端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一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以太信号端口,以及作为所述矩阵流域片段的Z端的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一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封装在所述分组光传送网的伪线中的一第二以太信号端口;
传输保护组,用于表示所述保护路由,所述传输保护组包括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伪线信号端口,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伪线信号端口;
所述传输保护组中,将所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配置为主用端口以及将所述第二伪线信号端口配置备用端口形成所述保护关系,所述第一伪线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伪线信号端口之间信号连接形成所述保护路由;
所述第二以太信号端口为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下的处理分组传送网信号的内部浮动端口下且封装在伪线中的以太网信号连接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数据模型中,所述第二业务对象包括作为所述交叉连接路由的A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伪线信号端口,以及作为所述交叉连接路由的Z端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的浮动终端点的一第四伪线信号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一第三业务对象,所述第三业务对象包括进行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两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业务对象通过一流域片段表示,所述流域片段的A端为其中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以太信号端口,所述流域片段的Z端为另一端的所述传输设备的所述业务接入卡的物理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以太信号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传输设备分别为第一设备端和第二设备端,两所述转发设备分别为第一转发端和第二转发端,每个所述传输设备中的两所述第一混合线路卡分别为第一子卡和第二子卡,每个所述转发设备中的两所述第二混合线路卡分别为第三子卡和第四子卡;
则所述子网连接路由包括:
第一路由,连通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第一转发端,所述第一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一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一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一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一转发端的所述第三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二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二路由,连通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第二转发端,所述第二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一设备端的所述第二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三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二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二转发端的所述第三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四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三路由,连通所述第一转发端和所述第二设备端,所述第三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一转发端的所述第四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五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三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六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第四路由,连通所述第二转发端和所述第二设备端,所述第四路由的A端为所述第二转发端的所述第四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七标签交换信号端口,所述第四路由的Z端为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第二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八标签交换信号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路由依次包括所述第一路由、所述第一转发端中配置的所述交叉连接路由和所述第三路由;
所述备用路由依次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端配置的所述保护路由、所述第二路由、所述第二转发端配置的所述交叉连接路由、所述第四路由和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保护路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路由和所述备用路由提供1+1端到端路径保护或1:1端到端路径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模型中还配置有所述端对端传输的一路径对象,所述路径对象的A端为所述第一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五伪线信号端口,所述路径对象的Z端为所述第二设备端的所述第一子卡的浮动终端点挂载的一第六伪线信号端口。
CN202110454692.7A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Active CN113179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4692.7A CN113179458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4692.7A CN113179458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458A CN113179458A (zh) 2021-07-27
CN113179458B true CN113179458B (zh) 2022-11-11

Family

ID=7692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4692.7A Active CN113179458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945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852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设备伪线双归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9485B1 (en) * 2001-05-01 2006-07-18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ultiservice switching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switch fabric
EP1463370B1 (en) * 2003-03-28 2008-03-05 Alcatel Lucent Transport network restoration method
US9369409B2 (en) * 2013-08-12 2016-06-14 Nec Corporation End-to-end hitless protection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EP3145137A1 (en) * 2015-09-15 2017-03-22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line switching component, line switching component, line card, and network node thereof
CN108462549B (zh) * 2017-11-22 2019-07-09 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组叠加倒换方法、控制装置及光通信设备
CN112218179B (zh) * 2019-07-09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954105A (zh) * 2020-08-11 2020-11-17 上海阿尔卡特网络支援系统有限公司 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852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设备伪线双归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458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4975B2 (en) Scaling OAM for point-to-point trunking
CN102195865B (zh) 多宿网络中的通信网络路径和状态信息
EP278768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US7570648B2 (en) Enhanced H-VPLS service architecture using control word
CN101548511B (zh) 提供传统的流量工程使能服务和流量工程使能服务的系统
US8665888B2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98649B2 (en) Using network transport tunnels to provide service-based data transport
US20160248600A1 (en) Virtual 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US20040213160A1 (en) OAM echo messaging to verify a service-based network distribution path
US10469921B2 (en) Data center packet optical transport failure protection
US689497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on of a resilient clo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out a dedicated protection network segment
US9225622B2 (en) OAM echo messaging to verify a service-based network distribution path
US20140314087A1 (en) Architecture for an access network system management protocol control und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N101217338A (zh) 一种检测消息的传送方法、网元设备
CN104270309A (zh) 一种ip ran设备下实现多跳bfd的方法
WO2015117411A1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611610A (zh) 一种多条相同路径隧道集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94875B (zh) 用于sdn网络的带外控制系统、及控制面通信方法
CN113179458B (zh) 一种端到端保护的信号路由管理系统
CN102316085B (zh) 一种sctp偶联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85433B (zh) 一种可实现端到端监测的网络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07995008B (zh) 一种业务告警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01612A1 (en) Multi-domai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node
CN111954105A (zh) 分组otn-tp业务数据模型
JP3269477B2 (ja) マルチプロトコル型管理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