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4444A - 新风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4444A
CN113124444A CN202010045775.6A CN202010045775A CN113124444A CN 113124444 A CN113124444 A CN 113124444A CN 202010045775 A CN202010045775 A CN 202010045775A CN 113124444 A CN113124444 A CN 113124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fresh air
air
door pane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57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万昌
孙乔波
王能超
谢超
沈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57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4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9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取暖器,包括:主机、第一风机、出风口加热器、第一门板以及控制器;主机设置有暖风风道和新风风道,暖风风道和新风风道连通设置;新风风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门板,第一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新风风道的位置;第一风机和加热器设置在暖风风道内,且加热器位于第一风机的出风侧。本发明提供的新风取暖器,将通过控制设置在新风风道内的第一门板的转动位置对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从而优化了风道的结构,使得该设备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不同的处理,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而且也减少了安装费用、降低了设备所占室内空间。

Description

新风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取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要求也随之增高,淋浴作为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正在不断的提高其品质。为了避免冬天洗浴时,因低温而引发的不适感,往往在浴室内安装升温装置来达到升温的效果。升温装置包括灯暖浴霸以及暖风机。
其中,浴霸通过红外灯泡的热辐射升高室内温度,由于红外灯泡只能升高其所照射到的区域的温度,在红外灯泡未照射到的区域的温度仍比较低,尤其对于面积大的浴室,起不到整个房间的温升效果。暖风机通常设置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冷空气从进风口进来经加热器加热,冷空气变成暖风从出风口吹出,通过热风循环带动室内升温,跟空调的取暖功能差不多。暖风机具有受热范围大、受热均匀的优点,相比于浴霸具有更好的舒适度。
但是,无论是浴霸还是暖风机都只能对室内进行加热,无法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故通常会在室内既配备暖风机又要配备新风系统,不仅资金花费很大,而且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单独控制,显得非常的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取暖器,用以解决室内既配备暖风机又要配备新风系统,导致的资金花费大,控制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风取暖器,包括:主机、第一风机、出风口加热器、第一门板以及控制器;所述主机设置有暖风风道和新风风道,所述暖风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连通设置;所述新风风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所述新风风道的位置;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暖风风道内,且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风机、所述出风口加热器以及所述第一门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出风口加热器的启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门板的转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门板;所述暖风风道具有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二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暖风风道内,所述第二门板能够转动到关闭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的位置以及转动到关闭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门板电连接,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门板的转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还设置有换气风道,所述换气风道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换气风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启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热交换器和第三门板;
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构成所述新风风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换热风道与所述换气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上,所述第一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位置;所述第三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出风侧,所述第三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与第三门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三门板转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进风侧设置有过滤网。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网包括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所述次级滤网设置在所述初级过滤网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进风侧还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与加热器电连接,还用于控制所述预加热器的启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从室外进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的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控制所述预加热器的启停;
和/或PM2.5,用于采集从室外进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质量。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盖板与所述主机限定出进气间隙。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还设置有安装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新风取暖器,设置有主机,主机包括相连通的暖风风道和新风风道,通过第一门板转动来实现对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连通状态的切换。在向室内吹暖风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门板关闭,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之间的连接被阻断,室内流体通过第一风机进入暖风风道内,并经出风口加热器加热向室内排出,对室内进行加热。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门板打开,暖风风道和新风风道连通,并阻隔室内流体进入暖风风道中,室外流体通过第一风机进入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并向室内输送新风,其中,第一加热装置可对新风进行加热,也可不对新风进行加热。如此,一个设备即具有暖风功能又具有新风功能,还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对新风进行加热,实现设备功能的多样性和集成化,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而且也减少了安装费用、降低了设备所占室内空间。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暖风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转动至第一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新风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转动至第二位置,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第二门板处于第三位置,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向;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第二门板处于第四位置,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向;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换气模式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热干燥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转动至第一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
图7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凉干燥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转动至第一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
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加快流动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转动至第二位置,实心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空心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
图9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全热交换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三门板转动至第六位置,实心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空心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
图1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换气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三门板转动至第五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
图1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立体图,其中,箭头表示室内气体的进气方向;
图1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去除盖板的正视图;
图1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去除盖板和罩板的正视图,其中,第一门板处于第一位置,第三门板处于第五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暖风风道;11-进风段;111-进气段进风口;12-加热段;121-第一风机;122-出风口加热器;123-第二门板;124-第一室内出风口;125-第二室内出风管;2-新风风道;21-过滤网;22-预加热器;23-新风风道进风管;3-第一门板;4-控制器;5-换气风道;51-主进气段;52-第一支段;521-第一支段进风口;53-第二支段;531-第二支段进风口;54-主出气段;55-第二风机;56-换气风道出风管;6-热交换器;7-第三门板;8-盖板;9-壳体;91-隔离板;92-罩板;10-安装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现有技术中,浴室内安装有暖风机或者浴霸,以便用户在沐浴之前以及在沐浴过程中,可以将浴室的温度提高到适宜的温度。此外,由于浴室环境通常比较封闭,洗漱后在屋内的湿气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即使设置有窗户的浴室,通过开窗换气也容易带来粉尘等颗粒,故现在有一些家庭会采用新风系统对浴室进行通风换气,以便将浴室内的湿气和臭气排出到室外。但是,在使用中发现,由于新风系统和暖风机是两个独立的设备,不仅需要分别购买,花费的金额大;而且安装两个设备,所占用的室内空间大;并且在使用时,用户需要通过不同的遥控器对两个设备进行分别控制,操作繁琐。
综上考虑,非常有必要设计一台能够吹暖风又能够吹新风的设备,如果一台体积小巧的设备既具有暖风机的功能,又具有新风系统的功能,就能够解决现有浴室安装暖风机和新风系统所存在的上述困难。
因此,本发明整体上采用将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集成在一个设备内以减少整体体积,便于其安装在浴室的诸如吊顶灯位置;同时,将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连通,然后通过对可转动的设置在新风风道内的门板的控制,来切换新风风道和暖风风道的连通状态,从而实现在提供暖风和提供新风之间的切换,而且还能够在提供新风的时候对新风进行加热,继而为设备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暖风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一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新风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二位置,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取暖器,包括主机、第一风机121、出风口加热器122、第一门板3以及控制器4;主机设置有暖风风道1和新风风道2,暖风风道1和新风风道2连通设置;新风风道2内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门板3,第一门板3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新风风道2的位置;第一风机121和加热器设置在暖风风道1内,且加热器位于第一风机121的出风侧;控制器4与第一风机121、出风口加热器122以及第一门板3电连接;控制器4用于控制第一风机121和出风口加热器122的启停,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门板3的转动。
示例性地,暖风风道1可包括进风段11和加热段12,进风段11的一端可与室内连通,进风段11的另一端可与加热段12连通。第一风机121、出风口加热器122可设置在加热段12,其中出风口加热器122可比第一风机121更靠近加热段12的出风口,加热段12的出风口可与室内连通。
可选地,加热段12的出风口和进风段11的进风口之间具有间距。由于进入进风段11的流体较从加热段12出来的流体温度低,两种流体之间具有间距,能够使得两种流体尽量分离,避免两种流体相互干扰,影响室内的温度的提升。
可选地,出风口加热器122可为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的温度系数,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加热器。PTC加热器可以主要由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这样的加热器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在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能够有效避免烫伤以及火灾等安全隐患。
可选地,第一风机121可为离心式风机,可依靠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气体,其噪声较轴流风机小。
值得说明的是,室内流体在暖风风道1的流动过程为:室内流体在第一风机121作用下进入进风段11并进入加热段12,经加热段12中的出风口加热器122加热后流向室内,以便对室内进行加热。
示例性地,新风风道2一端可与室外连通,新风风道2另一端可与加热段12连通。可选地,新风风道2内可设有过滤器,以便滤除室外流体中的杂质。如此,进风段11和新风风道2都与加热段12连通,不论进风段11内来自室内流体还是新风风道2内来自室外流体都能通过加热段12流出到室内,以便减小管道的长度和所占空间,也可以减少风机的使用量,从而有利于缩小设备整体的体积。
值得说明的是,室外流体的流动过程为:室外流体在第一风机121的作用下进入新风风道2和加热段12,并向室内输送新风。其中,出风口加热器122可对新风进行加热,也可不对新风进行加热。
具体地,暖风风道1的进风段11和新风风道2连通的位置可设置第一门板3,第一门板3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当第一门板3处于第一位置时,进风段11和加热段12连通,新风风道2和加热段12之间被第一门板3阻隔;当第一门板3处于第二位置时,新风风道2和加热段12连通,进风段11和加热段12被第一门板3阻隔。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4可以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若向室内吹暖风时,控制器4接收用户指令,并分别向第一门板3、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发出控制信号,第一门板3接收控制信号而转动到第一位置,第一风机121、出风口加热器122分别接收控制信号而启动,如图1所示。若需要向室内吹新风时,控制器4接收用户指令,并分别向第一门板3、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发出控制信号,第一门板3接收控制信号而转动到第二位置,第一风机121接收控制信号而启动,出风口加热器122接收控制信号后可开启或者关闭,如图2所示。
可选地,对于出风口加热器122是否需要开启,用户可根据室内温度需求进行选择。
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设置有主机,主机包括相连通的暖风风道1和新风风道2,通过第一门板3转动来实现对新风风道2和暖风风道1连通状态的切换。如此,一个设备即具有暖风功能又具有新风功能,还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对新风进行加热,实现设备功能的多样性和集成化,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而且也减少了安装费用、降低了设备所占室内空间。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第二门板123处于第三位置,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向;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第二门板123处于第四位置,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向。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还可包括第二门板123;暖风风道1可具有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第二门板123可转动地设置在暖风风道1内,第二门板123可能够转动到关闭第一室内出风口的位置以及可转动到关闭第二室内出风口的位置;控制器4可与第二门板123电连接,还可用于控制第二门板123的转动。
示例性地,暖风风道1的加热段12在出风口位置可转动设置有第二门板123。第二门板123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为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当第二门板123处于第三位置时,加热段12和第一室内连通,加热段12和第二室内被第二门板123阻隔;当第二门板123处于第四位置时,加热段12和第二室内连通,加热段12和第一室内被第二门板123阻隔。其中,第一室内例如可以是卧室,第二室内例如可以是浴室。
可选地,加热段12的出风口处包括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第一出风段的第一端连通于加热段12,第一出风段的第二端连通于第一室内;第二出风段的第一端连通于加热段12,第二出风段的第二端连通于第二室内;第一出风段的第二端和第二出风段的第二端可呈相互垂直设置。示例性地,第二门板123可绕着壳体9的长度方向转动,第一处出风段沿壳体9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出风段沿壳体9的宽度方向设置。
其中,第二门板123可包括第二板体、第二转轴以及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可沿壳体9的长度方向穿设于第二板体,第二电机包括电机轴,电机轴和第二转轴同轴固定,第二电机和外接电源或者内置电源电连接。
另外,在上述控制器4控制第一门板3、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的基础上,控制器4可同时通过控制第二电机来控制第二板体的转动。具体地,控制器4同时向第二门板123发送转动指令。示例性地,若向第一室内吹暖风或者吹新风时,控制器4接收用户指令,向第二门板123发出控制信号,第二门板123接收控制信号而转动到第三位置,如图3所示;若向第二室内吹暖风或者吹新风时,控制器4接收用户指令,向第二门板123发出控制信号,第二门板123接收控制信号而转动到第四位置,如图4所示。
以第一室内和第二室内分别指浴室和卧室为例,当用户淋浴时,可向浴室吹暖风,以便提高浴室的温度。当浴室需要换新鲜空气时,可向浴室吹新风,以便浴室的换气。卧室需要换新鲜空气时,可通过转换第二门板123的位置而向卧室吹新风,以便卧室进行换气。如此,只需要在浴室中安装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即可满足上述三种用户需求。
可选地,出风口加热器122可只设置在第一出风段上,第一出风段连通于第一室内,则从加热段出来的流体可经出风口加热器122向第一室内(即浴室)吹暖风,以便提高第一室内(即浴室)的温度。第二出风段上可不设置出风口加热器122,则向第二室内(即卧室)吹风时,可不用考虑是否开启出风口加热器122。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换气模式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还可包括第二风机55;主机还可设置有换气风道5,换气风道5可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第二风机55可设置在换气风道5内;控制器4可与第二风机55电连接,控制器4还可用于控制第二风机55的启停。
具体地,换气风道5的一端连通于室内,换气风道5的另一端连通于室外。流体在换气风道5内的流动过程为:室内流体在第二风机55的作用下,进入换气风道5,并从换气风道5的出风口排到室外。
具体地,当换气时,控制器4接收用户指令,并向第二风机55发出控制信号,第二风机55接收控制信号而开启;当不需要换气时,控制器4接收用户指令,并向第二风机55发出控制信号,第二风机55接收控制信号而关闭。
可选地,室外流体可通过室内或窗户门缝等间隙进入到室内,以补充因换气而流出的室内流体。
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其中一种使用场景为,该设备可安装在浴室,当用户使用完浴室后,控制器4启动第二风机55,使得浴室中的湿气、臭气经换气管道排出到室外。
图9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全热交换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三门板7转动至第六位置,实心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空心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图1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换气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三门板7转动至第五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还可包括:热交换器6和第三门板7;热交换器6设置于新风风道2内,热交换器6可包括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可构成新风风道2的一部分,第二换热风道可与换气风道5连通;第一门板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换热风道上,第三门板7可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第一换热风道的位置;第三门板7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换热风道上,第三门板7可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第二换热风道的位置;控制器4可与第三门板7电连接;控制器4可用于控制第一门板3和第三门板7的转动。
具体地,热交换器6还可包括换热芯体和气流分隔板,室内流体和室外流体被气流分隔板分隔开,形成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热交换器6的工作过程是:室外流体经第一换热风道,室内流体经第二换热风道,并以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芯体。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的室外流体和室内流体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所以室外流体和室内流体经过气流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其中,换热芯体可为全热树脂。
具体地,换气风道5包括主进气段51、第二支段53以及主出气段54,主进气段51的第一端和室内连通,主进气段51上可设有第三门板7,第三门板7可设置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时,主进气段51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段52的第一端连通,第一支段52的第二端与主出气段54连通;当第三门板7处于第六位置时,主进气段51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段53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支段53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风道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换热风道与热交换器6连接,第二换热风道的第二端与主出气通道连通。
可以理解地,只进行换气时,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室内流体依次经过主进气段51、第一支段52以及主出气段54排到室外。全热交换时,第三门板7处于第六位置,第一门板3处于第二位置,室内流体依次经过主进气段51、第二支段53、第二换热风道以及主出气段54排到室外;室外流体依次经新风风道2、热交换器6的第一换热风道、加热段12进入到室内。
需要说明的是,热交换器6设置在新风风道2上,当第一风机121工作、第一门板3位于第二位置时(全热交换或者吹新风时),室外流体在第一风机121的作用下进入新风风道,并经热交换器6进入加热段12内。
值得说明的是,室外流体和室内流体都经过热交换器6,在冬季时,以使得温度较高的室内流体与温度较低的室外流体进行热交换,在一定程度下,可以使得出风口加热器122即使不工作,从室外进入的风也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温度,以便吹向需要提高温度的空间。在夏季时,由于室内空调和凉风扇的启动,室内的温度比室外温度低,可通过全热交换使得温度较低的室内流体对温度较高的室外流体进行降温,使得进入室内的流体的温度降低。
如此,不仅可以减小设备损耗,而其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应当理解,上述示例还可以实现换气和加热室外流体同步进行,以便促进室内气体的循环。
另外,只进行换气和全热交换时,主进气段51和主出气段54是共用的,从而可以减少流道的长度,以便减小设备所占体积和重量。
可选地,第一换热风道或新风风道2的进风侧可设置有过滤网21,以便保证进入室内的新风的纯净度。
其中,过滤网21可包括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次级滤网设置在初级过滤网21和热交换器6之间。初级滤网可过滤室外流体中,例如树叶、塑料袋等颗粒较大的杂质,次级过滤网21可过滤室外流体中,例如细沙、灰尘、等悬浮颗粒物。
可选地,第一换热风道或新风风道2的进风侧还可设置有预加热器22;控制器4可与加热器电连接,还可用于控制预加热器22的启停。以便在室外较冷时,对室外流体进行预加热。
可选地,预加热器22可为PTC加热器。在新风风道2的进风侧设置预加热器22的目的为:当外界温度过低时,预加热器22可将新风风道2内的室外流体提前加热到零度以上,以减少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的冷凝水的产生,同时避免向室内吹新风时,室内温度的过快降低。
可选地,新风风道2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从室外进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的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控制所述预加热器的启停。
可选地,新风风道2上还设置有PM2.5,用于采集从室外进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质量。通过PM2.5可以检测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数量,以便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工作模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
如图1所示,暖风模式:控制器4可控制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开启,第一门板3处于第一位置,通过暖风风道1向室内吹暖风,以便提高室内温度。其中,如果设置第二风机55,则第二风机55呈关闭状态;如果设置第三门板7,则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或第六位置都可以。
如图2所示,新风模式:控制器4可控制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开启,第一门板3处于第二位置,通过新风风道2向室内吹新风,以便提高室内流体的新鲜度。其中,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或第六位置都可以。其中,如果设置第二风机55,则第二风机55呈关闭状态;如果设置第三门板7,则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或第六位置都可以。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换气模式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如图5所示,换气模式:控制器4可控制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开启,第一门板3可处于第一位置也可处于第二位置,只有第二风机55开启,通过换气风道5将室内的的湿气或者臭气排出到室外。其中,如果设置第三门板7,则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热干燥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一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如图6所示,热干燥模式:控制器4可控制第一风机121以及出风口加热器122开启,第一门板3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风机55开启,设备同步进行换气模式和暖风模式,通过换气风道5将室内的的湿气或者臭气排出到室外的同时,通过暖风风道1向室内吹暖风,以便加快室内湿气的排出,对室内流体进行热干燥。其中,如果设置第三门板7,则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
图7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凉干燥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一位置,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如图7所示,凉干燥模式:与热干燥模式不同的是出风口加热器122可呈关闭状态,通过换气风道5将室内的湿气或者臭气排出到室外的同时,通过暖风风道1向室内吹风,以便加快室内流体的流动,利于室内的湿气和臭气的排出,对室内流体进行凉干燥。其中,如果设置第三门板7,则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
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加快流动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二位置,实心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空心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如图8所示,加快流动模式:与热干燥模式和凉干燥模式不同的是,第一门板3可处于第二位置,通过换气风道5将室内的湿气或者臭气排出到室外的同时,通过新风风道2向室内吹新风,对排出的流体进行补充,构成流体循环。相比于第一门板3处于第一位置,能够加快室内流体和室外流体的循环。其中,出风口加热器122可开启也可不开启。其中,如果设置第三门板7,则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
图9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新风取暖器的全热交换模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门板3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三门板7转动至第六位置,实心箭头表示室内流体的流向,空心箭头表示室外流体的流向,如图9所示,全热交换模式:控制器4可控制第一风机121开启,第一门板3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风机55开启,第三门板7处于第六位置,出风口加热器122可开启也可关闭,通过换气风道5室内流体进入热交换器6,通过新风风道2室外流体进入热交换器6,室内流体和室外流体在热交换器6内进行热交换后,室内流体经换气风道5排除室外,室外流体经新风风道2进入室内。
此外,如果设备中可包括上述实施例提到的第二门板123,第二门板123可处于第三位置也可处于第四位置,可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其中,第一室内可为浴室,第二室内可为卧室和/或客厅和/或厨房等。
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功能具有多样化和集成化,以便一个遥控器可以完成多种功能的选择,使得用户能够便捷控制,提高用户感官。
图1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立体图,其中,箭头表示室内气体的进气方向,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还包括盖板8,盖板8盖设在主机上、盖板8与主机限定出进气间隙。
具体地,主机还设有呈空心设置的壳体9,壳体9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壳体9包括壳底和壳壁,所述壳壁连接于所述壳底的外周。壳壁和壳底可合围成一收容空间,主机、第一风机121、出风口加热器122、第一门板3以及控制器4可位于收容空间中。
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以箭头X的方向表示壳体9的长度方向,以箭头Y的方向表示壳体9的宽度方向,以箭头Z的方向表示壳体9的高度方向。
示例性地,盖板8上可用于显示数字或者图像,以便显示本方案提供的设备处于何种工作模式。壳体9和盖板8在壳体9的高度方向上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进气间隙,所述室内流体从进气间隙进入收容空间中,进而进入暖风风道1或者换气风道5中。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本方案提供的新风取暖器可安装于吊顶内,只有盖板8露出来,提高室内空间的整体感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机还设置有安装支架。具体地,安装支架连接于壳体9的外侧壳壁上,安装支架可与室内的天花板紧固在一起。
图1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去除盖板的正视图;图1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去除盖板和罩板92的正视图,其中,第一门板3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门板123处于第五位置,如图12和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9的内部可设有若干隔离板91,隔离板91的一端连接于壳底,隔离板91沿壳体9的高度方向沿伸。隔离板91远离壳底的一端连接有罩板92(图12中未示出罩板92),罩板92的周向连接于壳壁。隔离板91和罩板92可将收容空间分成暖风风道1以及新风风道2和/或换气风道5。
具体地,罩板92上开设有进气段进风口111、第一支段进风口521、第二支段进风口531以及第一室内出风口124,壳体9的侧壁连通有新风风道进风管23、换气风道出风管56、第二室内出风管125。
可以理解的是,室外流体从新风风道进风管23进入新风风道2中,室内流体可从进气段进风口111进入暖风风道1的进风段11中,进入暖风风道1的加热段12的流体可经第一室内出风口124进入第一室内,或者经第二室内出风管125进入第二室内;室内流体可从第一支段进风口521进入换气风道5的第一支段52,并依次经主出气段54、换气风道出风管56排放到室外;室内流体也可从第二支段进风口531进入第二支段53,并经热交换器6后经主出气段54、换气风道出风管56排放到室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门板3的转动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一示例性地,第一门板3可绕着壳体9的宽度方向转动,进风段11的进风口可开设于罩板92上,即图12中的进风段进风口111。
具体地,图1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去除盖板8的正视图;图1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去除盖板8和罩板92的正视图,其中,第一门板3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门板123处于第五位置,如图12和13所示,第一门板3可包括第一板体、第一转轴以及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可沿壳体9的宽度方向穿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板体,第一转轴可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连接于隔离板91或者壳体9。第一电机可设置在壳体9或者隔离板91上,第一电机可与外接电源或者内置电源电连接,第一电机通过控制第一转轴的转动进而可带动第一板体转动。控制器4和第一门板3电连接指的是,控制器4和第一电机电连接,控制器4可控制第一电机的启闭和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转动的角度。
其中,第一门板3需要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门板3的一端能够朝向靠近罩板92方向转动,以封堵住图12中的进气段进气口111,第一门板3需要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门板3的一端能够朝向远离罩板92方向转动,以阻挡室外流体进入暖风风道1。
可选地,无论第一门板3处在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第一门板3都最好与隔离板91或者罩板密封连接。
另一示例性地,第一门板3可绕着壳体9的高度方向转动,进风段11的进风口可开于壳壁上。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2和13所示,第三门板7可包括第三板体、第三转轴以及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可与外接电源或者内置电源电连接。第三门板7的转动方式本领域人员可参考第一门板3的转动方式得出,控制器4与第三电机电连接,以便控制器4可通过控制第三电机来实现对第三板体转动角度的控制,以使得第三板体可绕着壳体9的长度方向转动。罩板92上开有第一支段进风口521和第二支段进风口531。
第三门板7需要处于第六位置时,第三门板7的一端能够朝向靠近罩板92方向转动,以封堵住图12中的第一支段进风口521,并同时打开热交换器6的第二换热风道的出风侧,以便室内流体从第二支段进风口531进入到热交换器6的第二换热风道的室内流体进入主出气段中。
第三门板7需要处于第五位置时,第三门板7的一端能够朝向远离罩板92方向转动,以打开第一支段进风口521,并阻挡室内流体从第二支段进风口531进入到热交换器6内。具体地,第二风机55设置在主出气段上,第三门板7处于第五位置时,第二支段进风口531和第二风机55之间被第三门板7阻隔,室内流体不能在第二风机55的作用下从第二支段进风口531进入热交换器6中,使得室外流体和室内流体不能进行全热交换,室内流体只能在第二风机55的作用下从第一支段进风口521进入主出气段中。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第一风机、出风口加热器、第一门板以及控制器;
所述主机设置有暖风风道和新风风道,所述暖风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连通设置;
所述新风风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所述新风风道的位置;
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暖风风道内,且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侧;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风机、所述出风口加热器以及所述第一门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出风口加热器的启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门板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门板;
所述暖风风道具有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
所述第二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暖风风道内,所述第二门板能够转动到关闭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的位置以及转动到关闭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门板电连接,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门板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机;
所述主机还设置有换气风道,所述换气风道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
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换气风道内;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和第三门板;
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构成所述新风风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换热风道与所述换气风道连通;
所述第一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出风侧,所述第一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位置;
所述第三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风道上,所述第三门板能够转动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第三门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三门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进风侧设置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包括初级滤网和次级滤网,所述次级滤网设置在所述初级过滤网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进风侧还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与加热器电连接,还用于控制所述预加热器的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从室外进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的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控制所述预加热器的启停;
和/或PM2.5,用于采集从室外进入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盖板与所述主机限定出进气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设置有安装支架。
CN202010045775.6A 2020-01-16 2020-01-16 新风取暖器 Pending CN1131244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5775.6A CN113124444A (zh) 2020-01-16 2020-01-16 新风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5775.6A CN113124444A (zh) 2020-01-16 2020-01-16 新风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444A true CN113124444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5775.6A Pending CN113124444A (zh) 2020-01-16 2020-01-16 新风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444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75572U (zh) * 2017-07-05 2018-01-1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出风阀及新风取暖器
CN207438732U (zh) * 2017-11-23 2018-06-01 吴治海 一种壁挂式新风换气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75572U (zh) * 2017-07-05 2018-01-1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出风阀及新风取暖器
CN207438732U (zh) * 2017-11-23 2018-06-01 吴治海 一种壁挂式新风换气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4306B1 (ko) 가습 및 냉난방이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JP2001116290A (ja) 暖房乾燥機
WO2008007657A1 (fr) Appareil de ventilation et de climatisation
JP2006105423A (ja) 換気装置及び建物
CN107120733A (zh) 空调器
CN108592237A (zh) 厨卫用空调
TW201239164A (en) Bathroom dryer
JP2009079782A (ja) 換気空調装置及び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CN219036822U (zh) 浴室空调器
CN113124444A (zh) 新风取暖器
KR20210006608A (ko) 팬 분리형 렌지후드를 이용한 세대환기시스템
TW201104185A (en)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bathroom
JPH1082534A (ja) 空調装置
CN109059141A (zh) 地面调温与新风温度调节除湿联动的室内气候调节系统
CN21182274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机
CN107726610A (zh) 新风取暖装置
CN113137654A (zh) 新风取暖器的控制方法
KR20020018341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8566896U (zh) 厨卫用空调
JP2007139336A (ja) 換気装置及び建物
CN219656200U (zh) 除湿设备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6897491U (zh) 浴霸
JPH0828902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9002579A (ja)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US3842903A (en) Novel 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