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外置排气筒主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若干沿壳体中心线对称的温控加热板,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若干沿壳体中心线对称且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降尘喷雾件,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若干沿壳体中心线对称且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上方设有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相连的升降台,所述的升降台下方设有可转动的检测块防护组件,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内设有气体入口腔,所述的气体入口腔顶部连接有主排气道,所述的主排气道内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的浓度监测安装滑板,所述的浓度监测安装滑板上设有气体浓度监测器,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内设有若干沿外置排气筒主体中心线对称的监测器抵接件,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内还设有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壳体排气道,所述的壳体排气道与气体入口腔相连,所述的检测块防护组件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气体浓度监测器与主排气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监测器抵接件与气体浓度监测器相抵接配合,所述的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与主排气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温控加热板与降尘喷雾件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检测块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台下方可转动的监测块防护转罩,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位于监测块防护转罩内,所述的监测块防护转罩内设有监测开口,所述的监测开口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升降台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贯穿通过监测块防护转罩,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升降台相连,另一端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相连,所述的升降台内设有角度转动件,所述的角度转动件与监测块防护转罩相连,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若干沿壳体中心线对称的升降台限位侧座,所述的升降台贯穿通过升降台限位侧座且升降台与升降台限位侧座相滑动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角度转动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台内的舵机,所述的舵机的转动轴底部设有固定套筒,所述的固定套筒与监测块防护转罩相连,所述的连接杆贯穿通过固定套筒,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若干沿壳体中心线对称的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升降台相连,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监测安装座,所述的监测安装座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监测块防护转罩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降尘喷雾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壳体内且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喷雾安装滑座,所述的喷雾安装滑座底部设有喷雾头,所述的喷雾安装滑座顶部设有防脱滑动板,所述的防脱滑动板的横截面呈T字型,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供水箱,所述的喷雾头与供水箱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所述的壳体还设有若干抽吸扇。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气体入口腔呈圆台状,所述的气体入口腔的直径由靠近向远离主排气道一端逐渐变大,所述的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内的减压连通侧道,所述的减压连通侧道与主排气道相连通,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上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压力调节阻挡件,所述的压力调节阻挡件与减压连通侧道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压力调节阻挡件包括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上的侧道通阻挡筒,所述的侧道通阻挡筒套设于外置排气筒主体外壁且侧道通阻挡筒与外置排气筒主体相滑动配合,所述的侧道通阻挡筒内设有若干侧道对应排气槽,所述的侧道对应排气槽的位置与减压连通侧道相对应,所述的减压连通侧道呈倾斜设置,所述的侧道对应排气槽也呈倾斜设置,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顶部设有挡筒驱动件,所述的挡筒驱动件与侧道通阻挡筒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挡筒驱动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顶部的挡筒直线驱动器,所述的挡筒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上连接有连接顶板,所述的连接顶板与侧道通阻挡筒相连,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顶部还设有隔热环套,所述的隔热环套与主排气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气体浓度监测器上设有卡位块,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内设有卡位槽,所述的卡位块与卡位槽相卡接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监测器抵接件包括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内的抵接滑座,所述的抵接滑座可沿靠近或远离主排气道一侧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抵接滑座上设有防偏套筒,所述的防偏套筒内设有检测器抵接弹块,所述的检测器抵接弹块与抵接滑座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检测器抵接弹块与气体浓度监测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内设有若干滑座直线驱动器,所述的滑座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抵接滑座相连,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底部设有螺接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电机控制形式,组成模块化控制,可以自动化实现对粉尘、湿度、温度、气体浓度和排气效率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工业环境的控制,进行监测、控制一体化设计,自动化程度高,适用场景多。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可实时监测厂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升降台可调动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进行高度调节,提高监测范围和精确度,当厂房内粉尘较多时,通过降尘喷雾件进行水雾喷洒,达到降尘的作用,还可通过移动降尘喷雾件,来增大降尘范围,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喷雾降尘时,转动检测块防护组件,通过检测块防护组件将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进行遮挡,可避免水雾直接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接触,对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起到保护的作用,确保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监测的灵敏度。
3、本发明通过设置监测器抵接件,在监测气体浓度过程中,监测器抵接件可对气体浓度监测器进行抵接,避免气体浓度监测器发生晃动或者被强气流吹落,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并且当进入主排气道内的气体浓度过高时,通过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将外置排气筒主体内的侧部通道打开,可更加快速的排出气体,提高了排气的效率,调节简单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
4、本发明通过设置抽吸扇,可将厂房内的潮湿空气抽出,降低厂房内的湿度。
5、本发明在安装固定气体浓度监测器时,将气体浓度监测器移动至主排气道内,使得卡位块插入至卡位槽内,通过卡位块与卡位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可对气体浓度监测器进行固定,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顶部设有外置排气筒主体30,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若干沿壳体1中心线对称的温控加热板2,所述的壳体1底部设有若干沿壳体1中心线对称且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降尘喷雾件3,所述的壳体1内还设有若干沿壳体1中心线对称且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上方设有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相连的升降台5,所述的升降台5下方设有可转动的检测块防护组件6,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设有气体入口腔31,所述的气体入口腔31顶部连接有主排气道32,所述的主排气道32内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的浓度监测安装滑板33,所述的浓度监测安装滑板33上设有气体浓度监测器34,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设有若干沿外置排气筒主体30中心线对称的监测器抵接件35,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还设有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36。
在本实施例中,温控加热板2可进行温度调控,达到较为舒适的温度,将壳体1安装至工业厂房内,在工作工程中,通过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可实时监测厂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升降台5可调动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进行高度调节,提高监测范围和精确度,当厂房内粉尘较多时,启动降尘喷雾件3,通过降尘喷雾件3进行水雾喷洒,达到降尘的作用,还可通过移动降尘喷雾件3,来增大降尘范围,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喷雾降尘时,转动检测块防护组件6,通过检测块防护组件6将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进行遮挡,可避免水雾直接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接触,对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起到保护的作用,确保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监测的灵敏度,在工业制造生产过程中,壳体1内进行的工业制造所产生的气体从气体入口腔31进入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再通过主排气道32进行排气,在排气过程中,通过气体浓度监测器34对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气体浓度过程中,监测器抵接件35可对气体浓度监测器34进行抵接,避免气体浓度监测器34发生晃动或者被强气流吹落,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同时可通过移动浓度监测安装滑板33,带动气体浓度监测器34从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抽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检查,当进入主排气道32内的气体浓度过高时,通过移动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36,将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的侧部通道打开,可更加快速的排出气体,提高了排气的效率,调节简单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电机控制形式,组成模块化控制,可以自动化实现对粉尘、湿度、温度、气体浓度和排气效率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工业环境的控制,进行监测、控制一体化设计,自动化程度高,适用场景多。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温控加热板2与降尘喷雾件3之间设有挡板7,所述的挡板7倾斜设置。
具体地说,在降尘过程中,挡板7可阻挡降尘喷雾件3所喷洒的水雾,避免水雾落于温控加热板2上,导致短路,提高了安全性,挡板7倾斜设置,阻挡效果较好。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检测块防护组件6包括设置于升降台5下方可转动的监测块防护转罩8,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位于监测块防护转罩8内,所述的监测块防护转罩8内设有监测开口,所述的监测开口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监测厂房内的温湿度时,转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监测开口朝向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使得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处于监测状态,当在喷雾降尘时,转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通过监测块防护转罩8将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进行遮挡,可避免水雾直接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接触,对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起到保护的作用,确保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监测的灵敏度,使用寿命较长。
所述的升降台5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之间设有连接杆9,所述的连接杆9贯穿通过监测块防护转罩8,所述的连接杆9一端与升降台5相连,另一端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相连。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9用以起到连接升降台5和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的作用。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升降台5内设有角度转动件10,所述的角度转动件10与监测块防护转罩8相连,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若干沿壳体1中心线对称的升降台限位侧座11,所述的升降台5贯穿通过升降台限位侧座11且升降台5与升降台限位侧座11相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转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时,启动角度转动件10,通过角度转动件10带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进行转动,在升降台5升降过程中,通过升降台5与升降台限位侧座11之间的滑动配合,可确保升降台5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位移的精确度。
所述的角度转动件10包括设置于升降台5内的舵机12,所述的舵机12的转动轴底部设有固定套筒13,所述的固定套筒13与监测块防护转罩8相连,所述的连接杆9贯穿通过固定套筒13。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转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时,启动舵机12,通过舵机12的转动轴带动带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进行转动,舵机12可精确带动固定套筒13和监测块防护转罩8进行周向转动,连接杆9贯穿通过固定套筒13,使得在监测块防护转罩8转动过程中不会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发生干涉。
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若干沿壳体1中心线对称的直线驱动器14,所述的直线驱动器14的动力轴与升降台5相连。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升降升降台5时,启动直线驱动器14,通过直线驱动器14的动力轴带动升降台5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直线驱动器14可以选用直线电机。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监测安装座15,所述的监测安装座1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分别与监测块防护转罩8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监测安装座15用以安装固定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6用以检测厂房内的温度变化,湿度传感器17用以检测厂房内的湿度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温度传感器16可以选用市售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17可以选用市售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的降尘喷雾件3包括若干设置于壳体1内且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喷雾安装滑座18,所述的喷雾安装滑座18底部设有喷雾头19,所述的喷雾安装滑座18顶部设有防脱滑动板20,所述的防脱滑动板20的横截面呈T字型。
本实施例中,当厂房内的粉尘过多时,通过喷雾头19进行喷雾,抑制粉尘,当需要调整喷雾范围时,通过移动喷雾安装滑座18,带动喷雾头19进行移动,在喷雾安装滑座18移动过程中,防脱滑动板20起到限位的作用。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壳体1顶部设有供水箱21,所述的喷雾头19与供水箱21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所述的壳体1还设有若干抽吸扇22。
本实施例中,供水箱21用以给喷雾头19供水,水管采用市售的伸缩管,抽吸扇22可将厂房内的潮湿空气抽出,降低厂房内的湿度。
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的气体入口腔31呈圆台状,所述的气体入口腔31的直径由靠近向远离主排气道32一端逐渐变大。
具体地说,气体入口腔31呈圆台状,气体入口腔31的直径由靠近向远离主排气道32一端逐渐变大,可有效增大接收气体的面积。
结合图2、图4所示,所述的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36包括若干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的减压连通侧道37,所述的减压连通侧道37与主排气道32相连通,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上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压力调节阻挡件38,所述的压力调节阻挡件38与减压连通侧道37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当进入主排气道32内的气体浓度过高时,通过移动压力调节阻挡件38,使得减压连通侧道37与外界相连通,将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的减压连通侧道37打开,可更加快速的排出气体,提高了排气的效率,调节简单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
所述的压力调节阻挡件38包括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30上的侧道通阻挡筒39,所述的侧道通阻挡筒39套设于外置排气筒主体30外壁且侧道通阻挡筒39与外置排气筒主体30相滑动配合,所述的侧道通阻挡筒39内设有若干侧道对应排气槽40,所述的侧道对应排气槽40的位置与减压连通侧道37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打开减压连通侧道37时,移动侧道通阻挡筒39,使得侧道对应排气槽40与减压连通侧道37相连通,即可使得气体可沿减压连通侧道37和侧道对应排气槽40进行快速排气,提高了排气的速率,当需要关闭减压连通侧道37时,移动侧道通阻挡筒39,使得侧道对应排气槽40与减压连通侧道37交错设置,即可阻挡气体从减压连通侧道37处排出。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减压连通侧道37呈倾斜设置,所述的侧道对应排气槽40也呈倾斜设置,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顶部设有挡筒驱动件41,所述的挡筒驱动件41与侧道通阻挡筒39相连。
本实施例中,减压连通侧道37呈倾斜设置,侧道对应排气槽40也呈倾斜设置,在进行加速排气过程中,气体可更快的通过减压连通侧道37和侧道对应排气槽40,当需要移动侧道通阻挡筒39时,通过挡筒驱动件41进行驱动即可。
所述的挡筒驱动件41包括若干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30顶部的挡筒直线驱动器42,所述的挡筒直线驱动器42的动力轴上连接有连接顶板43,所述的连接顶板43与侧道通阻挡筒39相连,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顶部还设有隔热环套44,所述的隔热环套44与主排气道32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外置排气筒主体30时,启动挡筒直线驱动器42,通过挡筒直线驱动器42的动力轴带动连接顶板43和侧道通阻挡筒39进行移动,隔热环套44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高温气体直接与挡筒直线驱动器42相接触,提高了挡筒直线驱动器42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挡筒直线驱动器42可以是直线电机。
所述的气体浓度监测器34上设有卡位块45,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设有卡位槽46,所述的卡位块45与卡位槽46相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固定气体浓度监测器34时,将气体浓度监测器34移动至主排气道32内,使得卡位块45插入至卡位槽46内,通过卡位块45与卡位槽46之间的卡接配合,可对气体浓度监测器34进行固定,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成本。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监测器抵接件35包括设置于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的抵接滑座47,所述的抵接滑座47可沿靠近或远离主排气道32一侧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抵接滑座47上设有防偏套筒48,所述的防偏套筒48内设有检测器抵接弹块49,所述的检测器抵接弹块49与抵接滑座47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本实施例中,当安装固定完气体浓度监测器34后,移动抵接滑座47,使得防偏套筒48移动至与气体浓度监测器34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检测器抵接弹块49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从防偏套筒48内弹出,对气体浓度监测器34进行抵接,避免气体浓度监测器34发生晃动或者被强气流吹落,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当不需要抵接时,通过压缩弹簧也可使检测器抵接弹块49重新收回至防偏套筒48内。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检测器抵接弹块49与气体浓度监测器3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设有若干滑座直线驱动器50,所述的滑座直线驱动器50的动力轴与抵接滑座47相连。
本实施例中,当安装固定完气体浓度监测器34后,启动滑座直线驱动器50,通过滑座直线驱动器50的动力轴带动抵接滑座47移动,使得防偏套筒48移动至与气体浓度监测器34相对应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滑座直线驱动器50可以选用直线电机。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外置排气筒主体30底部设有螺接板51,螺接板51可便于将外置排气筒主体30进行拆装,拆装较为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温控加热板2可进行温度调控,达到较为舒适的温度,将壳体1安装至工业厂房内,在工作工程中,监测安装座15用以安装固定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6用以检测厂房内的温度变化,湿度传感器17用以检测厂房内的湿度变化,通过升降台5可调动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进行高度调节,提高监测范围和精确度,当厂房内粉尘较多时,通过喷雾头19进行喷雾,抑制粉尘,当需要调整喷雾范围时,通过移动喷雾安装滑座18,带动喷雾头19进行移动,来增大降尘范围,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喷雾安装滑座18移动过程中,防脱滑动板20起到限位的作用,达到降尘的作用,
在需要监测厂房内的温湿度时,转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监测开口朝向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使得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处于监测状态,当在喷雾降尘时,转动监测块防护转罩8,通过监测块防护转罩8将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进行遮挡,可避免水雾直接与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接触,对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起到保护的作用,确保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监测的灵敏度,使用寿命较长,抽吸扇22可将厂房内的潮湿空气抽出,降低厂房内的湿度。
在工业制造生产过程中,工业制造所产生的气体从气体入口腔31进入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再通过主排气道32进行排气,在排气过程中,通过气体浓度监测器34对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气体浓度过程中,移动抵接滑座47,使得防偏套筒48移动至与气体浓度监测器34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检测器抵接弹块49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从防偏套筒48内弹出,对气体浓度监测器34进行抵接,避免气体浓度监测器34发生晃动或者被强气流吹落,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当不需要抵接时,通过压缩弹簧也可使检测器抵接弹块49重新收回至防偏套筒48内,
同时可通过移动浓度监测安装滑板33,带动气体浓度监测器34从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进行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检查,当进入主排气道32内的气体浓度过高时,通过移动压力调节阻挡件38,使得减压连通侧道37与外界相连通,将外置排气筒主体30内的减压连通侧道37打开,可更加快速的排出气体,提高了排气的效率,调节简单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安装固定气体浓度监测器34时,将气体浓度监测器34移动至主排气道32内,使得卡位块45插入至卡位槽46内,通过卡位块45与卡位槽46之间的卡接配合,可对气体浓度监测器34进行固定,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壳体1、温控加热板2、降尘喷雾件3、一体式温湿度监测块4、升降台5、检测块防护组件6、挡板7、监测块防护转罩8、连接杆9、角度转动件10、升降台限位侧座11、舵机12、固定套筒13、直线驱动器14、监测安装座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喷雾安装滑座18、喷雾头19、防脱滑动板20、供水箱21、抽吸扇22、外置排气筒主体30、气体入口腔31、主排气道32、浓度监测安装滑板33、气体浓度监测器34、监测器抵接件35、气体压力调节连通组件36、减压连通侧道37、压力调节阻挡件38、侧道通阻挡筒39、侧道对应排气槽40、挡筒驱动件41、挡筒直线驱动器42、连接顶板43、隔热环套44、卡位块45、卡位槽46、抵接滑座47、防偏套筒48、检测器抵接弹块49、滑座直线驱动器50、螺接板5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