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1098B -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41098B CN113041098B CN202110459946.4A CN202110459946A CN113041098B CN 113041098 B CN113041098 B CN 113041098B CN 202110459946 A CN202110459946 A CN 202110459946A CN 113041098 B CN113041098 B CN 1130410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ull ring
- spring
- plate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7926 Monople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7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upper limbs
- A61H1/0285—Han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61H2205/065—Ha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康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陪同人员劳动强度、多功能、能够提高复健训练效果的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包括有底板、支板、顶板、7形杆、滑套、T形杆、第一弹簧、双面齿条、电机、扇形齿轮、第一齿轮、第一绕线轮等;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两个支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顶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本发明通过使患者的两个手一上一下的移动,如此达到复健训练的目的,并通过使两个连接杆不断的左右移动借助第一接触轮能够挤压患者的腿部,如此能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康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医疗:1、医治,2、疾病的治疗。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
手部瘫痪的患者为了能够恢复,需要对手部进行复健训练,目前一般是在医护人员或是亲人的陪同下进行复健训练,医护人员或是亲人将患者的手部不断的抬起和放下,使患者的手部进行运动,从而使患者的手部慢慢恢复机能,如此陪同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复健训练单一,复健训练效果较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降低陪同人员劳动强度、多功能、能够提高复健训练效果的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陪同人员使患者的手部进行复健训练的方式,陪同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复健训练单一,复健训练效果较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陪同人员劳动强度、多功能、能够提高复健训练效果的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包括有底板、支板、顶板、7形杆、滑套、T形杆、第一弹簧、双面齿条、电机、扇形齿轮、第一齿轮、第一绕线轮、第一拉绳、第一拉环、第二齿轮、第二绕线轮、第二拉绳和第二拉环,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两个支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顶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7形杆的右端连接有滑套,滑套内设有T形杆,T形杆上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滑套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与T形杆的内侧顶部连接,T形杆的底端连接有双面齿条,双面齿条右侧的顶板前侧面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双面齿条左右两侧的顶板前侧面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左侧第一齿轮的前侧连接有第一绕线轮,第一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右侧第一齿轮右侧的顶板前侧面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右侧的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第二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齿条、L形杆、楔形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挡块、第二弹簧、支杆、连接杆、第一接触轮和第二接触轮,左侧第一齿轮左侧的顶板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二齿轮右侧的顶板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左侧第一滑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右侧第一滑块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左侧的第一齿条与左侧的第一齿轮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左侧第一滑块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右侧第一滑块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两个第二滑轨位于两个支板之间,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左侧第二滑轨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右侧第二滑轨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左侧第二滑块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右侧第二滑块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滑块的顶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左侧连接杆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左侧连接杆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左侧第二接触轮与左侧楔形块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与右侧楔形块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手柄、第一锥齿轮、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轴承座、螺杆、螺母、第二锥齿轮、座板和靠板,左侧支板的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左端连接有手柄,第一转轴的右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左侧支板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三滑轨,右侧支板的左侧面下部也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设有第三滑块,左侧支板右侧的底板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设有螺母,螺母的左侧面与左侧第三滑块的右侧面连接,螺杆的上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螺母的右侧面与右侧第三滑块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座板,座板位于顶板的后方,座板顶部的后侧连接有靠板。
优选地,还包括有竖板和弧形块,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位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左侧竖板的左侧面连接有弧形块,右侧竖板的右侧面也连接有弧形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撑板和第三弹簧,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的底部均开有开口,左侧开口左侧的第一拉环上铰接连接有支撑板,右侧开口左侧的第二拉环上也铰接连接有支撑板,左侧支撑板顶部的左侧与第一拉环内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右侧支撑板顶部的左侧与第二拉环内的左侧壁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复健训练时,首先使患者坐在本发明的后侧,然后人工将患者的手分别放入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内,然后人工启动电机逆时针转动,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扇形齿轮逆时针转动,扇形齿轮逆时针转动使双面齿条向下移动。双面齿条向下移动带动T形杆向下移动,第一弹簧随之压缩,双面齿条向下移动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左侧的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绕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顺时针转动收回第一拉绳,如此能够使第一拉环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拉环内的手向上移动。双面齿条向下移动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绕线轮顺时针转动,第二绕线轮顺时针转动放出第二拉绳,如此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拉环内的手向下移动。当扇形齿轮逆时针转动至不与双面齿条接触时,第一弹簧随之反弹使T形杆向上移动,T形杆向上移动双面齿条随之向上移动。双面齿条向上移动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左侧的第一齿轮逆时针带动转动第一绕线轮逆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逆时针转动放出第一拉绳,如此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拉环内的手向下移动。双面齿条向上移动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绕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绕线轮逆时针转动收回第二拉绳,如此能够使第二拉环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拉环内的手向上移动。周而复始,能够实现患者的两个手一上一下的移动,从而达到复健训练的目的。当训练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齿条、L形杆、楔形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挡块、第二弹簧、支杆、连接杆、第一接触轮和第二接触轮,左侧第一齿轮左侧的顶板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二齿轮右侧的顶板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左侧第一滑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右侧第一滑块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左侧的第一齿条与左侧的第一齿轮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左侧第一滑块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右侧第一滑块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两个第二滑轨位于两个支板之间,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左侧第二滑轨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右侧第二滑轨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左侧第二滑块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右侧第二滑块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滑块的顶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左侧连接杆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左侧连接杆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左侧第二接触轮与左侧楔形块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与右侧楔形块接触。初始时,右侧的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左侧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左侧第一齿条向上移动,左侧的第一滑块随之在左侧的第一滑轨上向上移动,左侧的第一滑块向上移动带动左侧的L形杆向上移动,左侧的L形杆向上移动带动左侧楔形块向上移动。左侧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左侧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左侧楔形块向下移动。左侧楔形块向上移动挤压左侧第二接触轮使左侧第二接触轮向右移动,左侧第二接触轮向右移动带动左侧连接杆向右移动,左侧连接杆向右移动带动左侧的支杆向右移动,左侧的第二弹簧随之压缩。左侧楔形块向下移动时左侧的第二弹簧随之反弹使左侧的支杆向左移动。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右侧第一齿条向下移动,右侧的第一滑块随之在右侧的第一滑轨上向下移动,右侧的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带动右侧的L形杆向下移动,右侧的L形杆向下移动带动右侧楔形块向下移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右侧第一齿条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右侧楔形块向上移动。右侧楔形块向下移动时,右侧的第二弹簧随之反弹使右侧的第一滑块向右移动,第一滑块向右移动右侧的支杆随之向右移动,右侧的支杆向右移动带动右侧的连接杆向右移动。右侧楔形块向下移动时,挤压右侧的第二接触轮使右侧的连接杆向左移动,右侧的连接杆向左移动右侧的支杆随之向左移动,右侧的第二弹簧随之压缩。综上所述,两个楔形块不断的上下移动,能够使两个连接杆不断的左右移动,两个连接杆不断的左右移动通过第一接触轮能够挤压患者的腿部,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如此能够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患者久坐时,腿部麻痹。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手柄、第一锥齿轮、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轴承座、螺杆、螺母、第二锥齿轮、座板和靠板,左侧支板的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左端连接有手柄,第一转轴的右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左侧支板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三滑轨,右侧支板的左侧面下部也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设有第三滑块,左侧支板右侧的底板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设有螺母,螺母的左侧面与左侧第三滑块的右侧面连接,螺杆的上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螺母的右侧面与右侧第三滑块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座板,座板位于顶板的后方,座板顶部的后侧连接有靠板。人工使患者坐在座板上,再顺时针转动手柄使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锥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螺杆逆时针转动,螺杆逆时针转动带动螺母向上移动,如此能够带动座板向上移动。当要使座板向下移动时,逆时针转动手柄即可。如此能够调节座板的高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因为还包括有竖板和弧形块,底板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位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左侧竖板的左侧面连接有弧形块,右侧竖板的右侧面也连接有弧形块。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到弧形块内,弧形块能够对腿部进行限位,防止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时患者的腿部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支撑板和第三弹簧,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的底部均开有开口,左侧开口左侧的第一拉环上铰接连接有支撑板,右侧开口左侧的第二拉环上也铰接连接有支撑板,左侧支撑板顶部的左侧与第一拉环内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右侧支撑板顶部的左侧与第二拉环内的左侧壁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当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带动患者的手向上移动,而患者无力向上抬起手时,在手的重力作用下挤压支撑板,如此手则不会向上移动,如此能够避免将患者拉伤。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患者的两个手一上一下的移动,如此达到复健训练的目的,并通过使两个连接杆不断的左右移动借助第一接触轮能够挤压患者的腿部,如此能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了能够降低陪同人员劳动强度、能够提高复健训练效果,多功能、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竖板和弧形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支板,3-顶板,4-7形杆,5-滑套,6-T形杆,7-第一弹簧,8-双面齿条,9-电机,10-扇形齿轮,11-第一齿轮,12-第一绕线轮,13-第一拉绳,14-第一拉环,15-第二齿轮,16-第二绕线轮,17-第二拉绳,18-第二拉环,19-第一滑轨,20-第一滑块,21-第一齿条,22-L形杆,23-楔形块,24-第二滑轨,25-第二滑块,26-挡块,27-第二弹簧,28-支杆,29-连接杆,30-第一接触轮,31-第二接触轮,32-第一轴承座,33-第一转轴,34-手柄,35-第一锥齿轮,36-第三滑轨,37-第三滑块,38-第二轴承座,39-螺杆,40-螺母,41-第二锥齿轮,42-座板,43-靠板,44-竖板,45-弧形块,46-开口,47-支撑板,48-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板2、顶板3、7形杆4、滑套5、T形杆6、第一弹簧7、双面齿条8、电机9、扇形齿轮10、第一齿轮11、第一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第一拉环14、第二齿轮15、第二绕线轮16、第二拉绳17和第二拉环18,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3,顶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4,7形杆4的右端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设有T形杆6,T形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下端与滑套5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7的上端与T形杆6的内侧顶部连接,T形杆6的底端连接有双面齿条8,双面齿条8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扇形齿轮10,扇形齿轮10与双面齿条8啮合,双面齿条8左右两侧的顶板3前侧面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双面齿条8啮合,左侧第一齿轮11的前侧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2,第一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14,右侧第一齿轮11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第二齿轮15的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16,第二绕线轮16上绕有第二拉绳17,第二拉绳17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18。
实施例2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板2、顶板3、7形杆4、滑套5、T形杆6、第一弹簧7、双面齿条8、电机9、扇形齿轮10、第一齿轮11、第一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第一拉环14、第二齿轮15、第二绕线轮16、第二拉绳17和第二拉环18,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3,顶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4,7形杆4的右端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设有T形杆6,T形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下端与滑套5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7的上端与T形杆6的内侧顶部连接,T形杆6的底端连接有双面齿条8,双面齿条8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扇形齿轮10,扇形齿轮10与双面齿条8啮合,双面齿条8左右两侧的顶板3前侧面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双面齿条8啮合,左侧第一齿轮11的前侧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2,第一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14,右侧第一齿轮11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第二齿轮15的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16,第二绕线轮16上绕有第二拉绳17,第二拉绳17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18。
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块20、第一齿条21、L形杆22、楔形块23、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5、挡块26、第二弹簧27、支杆28、连接杆29、第一接触轮30和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一齿轮11左侧的顶板3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二齿轮15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轨19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21,右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21,左侧的第一齿条21与左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21与第二齿轮15啮合,左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22,右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22,L形杆22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23,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24,两个第二滑轨24位于两个支板2之间,第二滑轨24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26,右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26,左侧第二滑块25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26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7,右侧第二滑块25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26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27,第二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支杆28,支杆28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9,左侧连接杆29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30,左侧连接杆29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二接触轮31与左侧楔形块23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31与右侧楔形块23接触。
实施例3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板2、顶板3、7形杆4、滑套5、T形杆6、第一弹簧7、双面齿条8、电机9、扇形齿轮10、第一齿轮11、第一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第一拉环14、第二齿轮15、第二绕线轮16、第二拉绳17和第二拉环18,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3,顶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4,7形杆4的右端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设有T形杆6,T形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下端与滑套5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7的上端与T形杆6的内侧顶部连接,T形杆6的底端连接有双面齿条8,双面齿条8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扇形齿轮10,扇形齿轮10与双面齿条8啮合,双面齿条8左右两侧的顶板3前侧面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双面齿条8啮合,左侧第一齿轮11的前侧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2,第一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14,右侧第一齿轮11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第二齿轮15的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16,第二绕线轮16上绕有第二拉绳17,第二拉绳17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18。
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块20、第一齿条21、L形杆22、楔形块23、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5、挡块26、第二弹簧27、支杆28、连接杆29、第一接触轮30和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一齿轮11左侧的顶板3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二齿轮15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轨19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21,右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21,左侧的第一齿条21与左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21与第二齿轮15啮合,左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22,右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22,L形杆22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23,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24,两个第二滑轨24位于两个支板2之间,第二滑轨24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26,右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26,左侧第二滑块25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26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7,右侧第二滑块25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26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27,第二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支杆28,支杆28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9,左侧连接杆29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30,左侧连接杆29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二接触轮31与左侧楔形块23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31与右侧楔形块23接触。
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转轴33、手柄34、第一锥齿轮35、第三滑轨36、第三滑块37、第二轴承座38、螺杆39、螺母40、第二锥齿轮41、座板42和靠板43,左侧支板2的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轴承座32上连接有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的左端连接有手柄34,第一转轴33的右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左侧支板2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三滑轨36,右侧支板2的左侧面下部也连接有第三滑轨36,第三滑轨36上设有第三滑块37,左侧支板2右侧的底板1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8,第二轴承座38上连接有螺杆39,螺杆39上设有螺母40,螺母40的左侧面与左侧第三滑块37的右侧面连接,螺杆39的上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1与第一锥齿轮35啮合,螺母40的右侧面与右侧第三滑块37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座板42,座板42位于顶板3的后方,座板42顶部的后侧连接有靠板43。
实施例4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板2、顶板3、7形杆4、滑套5、T形杆6、第一弹簧7、双面齿条8、电机9、扇形齿轮10、第一齿轮11、第一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第一拉环14、第二齿轮15、第二绕线轮16、第二拉绳17和第二拉环18,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3,顶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4,7形杆4的右端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设有T形杆6,T形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下端与滑套5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7的上端与T形杆6的内侧顶部连接,T形杆6的底端连接有双面齿条8,双面齿条8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扇形齿轮10,扇形齿轮10与双面齿条8啮合,双面齿条8左右两侧的顶板3前侧面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双面齿条8啮合,左侧第一齿轮11的前侧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2,第一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14,右侧第一齿轮11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第二齿轮15的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16,第二绕线轮16上绕有第二拉绳17,第二拉绳17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18。
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块20、第一齿条21、L形杆22、楔形块23、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5、挡块26、第二弹簧27、支杆28、连接杆29、第一接触轮30和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一齿轮11左侧的顶板3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二齿轮15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轨19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21,右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21,左侧的第一齿条21与左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21与第二齿轮15啮合,左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22,右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22,L形杆22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23,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24,两个第二滑轨24位于两个支板2之间,第二滑轨24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26,右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26,左侧第二滑块25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26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7,右侧第二滑块25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26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27,第二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支杆28,支杆28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9,左侧连接杆29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30,左侧连接杆29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二接触轮31与左侧楔形块23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31与右侧楔形块23接触。
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转轴33、手柄34、第一锥齿轮35、第三滑轨36、第三滑块37、第二轴承座38、螺杆39、螺母40、第二锥齿轮41、座板42和靠板43,左侧支板2的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轴承座32上连接有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的左端连接有手柄34,第一转轴33的右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左侧支板2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三滑轨36,右侧支板2的左侧面下部也连接有第三滑轨36,第三滑轨36上设有第三滑块37,左侧支板2右侧的底板1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8,第二轴承座38上连接有螺杆39,螺杆39上设有螺母40,螺母40的左侧面与左侧第三滑块37的右侧面连接,螺杆39的上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1与第一锥齿轮35啮合,螺母40的右侧面与右侧第三滑块37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座板42,座板42位于顶板3的后方,座板42顶部的后侧连接有靠板43。
还包括有竖板44和弧形块45,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竖板44,两个竖板44位于两个第二滑轨24之间,左侧竖板44的左侧面连接有弧形块45,右侧竖板44的右侧面也连接有弧形块45。
还包括有支撑板47和第三弹簧48,第一拉环14和第二拉环18的底部均开有开口46,左侧开口46左侧的第一拉环14上铰接连接有支撑板47,右侧开口46左侧的第二拉环18上也铰接连接有支撑板47,左侧支撑板47顶部的左侧与第一拉环14内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8,右侧支撑板47顶部的左侧与第二拉环18内的左侧壁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48。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复健训练时,首先使患者坐在本发明的后侧,然后人工将患者的手分别放入第一拉环14和第二拉环18内,然后人工启动电机9逆时针转动,电机9逆时针转动带动扇形齿轮10逆时针转动,扇形齿轮10逆时针转动使双面齿条8向下移动。双面齿条8向下移动带动T形杆6向下移动,第一弹簧7随之压缩,双面齿条8向下移动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1顺时针转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1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绕线轮12顺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12顺时针转动收回第一拉绳13,如此能够使第一拉环14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拉环14内的手向上移动。双面齿条8向下移动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1逆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1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5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5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绕线轮16顺时针转动,第二绕线轮16顺时针转动放出第二拉绳17,如此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拉环18内的手向下移动。当扇形齿轮10逆时针转动至不与双面齿条8接触时,第一弹簧7随之反弹使T形杆6向上移动,T形杆6向上移动双面齿条8随之向上移动。双面齿条8向上移动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1逆时针转动,左侧的第一齿轮11逆时针带动转动第一绕线轮12逆时针转动,第一绕线轮12逆时针转动放出第一拉绳13,如此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拉环14内的手向下移动。双面齿条8向上移动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1顺时针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11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5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5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绕线轮16逆时针转动,第二绕线轮16逆时针转动收回第二拉绳17,如此能够使第二拉环18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拉环18内的手向上移动。周而复始,能够实现患者的两个手一上一下的移动,从而达到复健训练的目的。当训练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9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块20、第一齿条21、L形杆22、楔形块23、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5、挡块26、第二弹簧27、支杆28、连接杆29、第一接触轮30和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一齿轮11左侧的顶板3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二齿轮15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轨19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21,右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21,左侧的第一齿条21与左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21与第二齿轮15啮合,左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22,右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22,L形杆22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23,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24,两个第二滑轨24位于两个支板2之间,第二滑轨24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26,右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26,左侧第二滑块25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26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7,右侧第二滑块25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26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27,第二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支杆28,支杆28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9,左侧连接杆29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30,左侧连接杆29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二接触轮31与左侧楔形块23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31与右侧楔形块23接触。初始时,右侧的第二弹簧27处于压缩状态。左侧第一齿轮11顺时针转动带动左侧第一齿条21向上移动,左侧的第一滑块20随之在左侧的第一滑轨19上向上移动,左侧的第一滑块20向上移动带动左侧的L形杆22向上移动,左侧的L形杆22向上移动带动左侧楔形块23向上移动。左侧第一齿轮11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左侧第一齿条21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左侧楔形块23向下移动。左侧楔形块23向上移动挤压左侧第二接触轮31使左侧第二接触轮31向右移动,左侧第二接触轮31向右移动带动左侧连接杆29向右移动,左侧连接杆29向右移动带动左侧的支杆28向右移动,左侧的第二弹簧27随之压缩。左侧楔形块23向下移动时左侧的第二弹簧27随之反弹使左侧的支杆28向左移动。第二齿轮15顺时针转动带动右侧第一齿条21向下移动,右侧的第一滑块20随之在右侧的第一滑轨19上向下移动,右侧的第一滑块20向下移动带动右侧的L形杆22向下移动,右侧的L形杆22向下移动带动右侧楔形块23向下移动。第二齿轮15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右侧第一齿条21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右侧楔形块23向上移动。右侧楔形块23向下移动时,右侧的第二弹簧27随之反弹使右侧的第一滑块20向右移动,第一滑块20向右移动右侧的支杆28随之向右移动,右侧的支杆28向右移动带动右侧的连接杆29向右移动。右侧楔形块23向下移动时,挤压右侧的第二接触轮31使右侧的连接杆29向左移动,右侧的连接杆29向左移动右侧的支杆28随之向左移动,右侧的第二弹簧27随之压缩。综上所述,两个楔形块23不断的上下移动,能够使两个连接杆29不断的左右移动,两个连接杆29不断的左右移动通过第一接触轮30能够挤压患者的腿部,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如此能够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患者久坐时,腿部麻痹。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转轴33、手柄34、第一锥齿轮35、第三滑轨36、第三滑块37、第二轴承座38、螺杆39、螺母40、第二锥齿轮41、座板42和靠板43,左侧支板2的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轴承座32上连接有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的左端连接有手柄34,第一转轴33的右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左侧支板2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三滑轨36,右侧支板2的左侧面下部也连接有第三滑轨36,第三滑轨36上设有第三滑块37,左侧支板2右侧的底板1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8,第二轴承座38上连接有螺杆39,螺杆39上设有螺母40,螺母40的左侧面与左侧第三滑块37的右侧面连接,螺杆39的上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1与第一锥齿轮35啮合,螺母40的右侧面与右侧第三滑块37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座板42,座板42位于顶板3的后方,座板42顶部的后侧连接有靠板43。人工使患者坐在座板42上,再顺时针转动手柄34使第一转轴33顺时针转动,第一转轴33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5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35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1逆时针转动,第二锥齿轮41逆时针转动带动螺杆39逆时针转动,螺杆39逆时针转动带动螺母40向上移动,如此能够带动座板42向上移动。当要使座板42向下移动时,逆时针转动手柄34即可。如此能够调节座板42的高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因为还包括有竖板44和弧形块45,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竖板44,两个竖板44位于两个第二滑轨24之间,左侧竖板44的左侧面连接有弧形块45,右侧竖板44的右侧面也连接有弧形块45。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到弧形块45内,弧形块45能够对腿部进行限位,防止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时患者的腿部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支撑板47和第三弹簧48,第一拉环14和第二拉环18的底部均开有开口46,左侧开口46左侧的第一拉环14上铰接连接有支撑板47,右侧开口46左侧的第二拉环18上也铰接连接有支撑板47,左侧支撑板47顶部的左侧与第一拉环14内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8,右侧支撑板47顶部的左侧与第二拉环18内的左侧壁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48。当第一拉环14和第二拉环18带动患者的手向上移动,而患者无力向上抬起手时,在手的重力作用下挤压支撑板47,如此手则不会向上移动,如此能够避免将患者拉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支板(2)、顶板(3)、7形杆(4)、滑套(5)、T形杆(6)、第一弹簧(7)、双面齿条(8)、电机(9)、扇形齿轮(10)、第一齿轮(11)、第一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第一拉环(14)、第二齿轮(15)、第二绕线轮(16)、第二拉绳(17)和第二拉环(18),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顶板(3),顶板(3)顶部的左侧连接有7形杆(4),7形杆(4)的右端连接有滑套(5),滑套(5)内设有T形杆(6),T形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下端与滑套(5)的顶部连接,第一弹簧(7)的上端与T形杆(6)的内侧顶部连接,T形杆(6)的底端连接有双面齿条(8),双面齿条(8)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扇形齿轮(10),扇形齿轮(10)与双面齿条(8)啮合,双面齿条(8)左右两侧的顶板(3)前侧面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双面齿条(8)啮合,左侧第一齿轮(11)的前侧连接有第一绕线轮(12),第一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14),右侧第一齿轮(11)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与右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第二齿轮(15)的前侧连接有第二绕线轮(16),第二绕线轮(16)上绕有第二拉绳(17),第二拉绳(17)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18);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块(20)、第一齿条(21)、L形杆(22)、楔形块(23)、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5)、挡块(26)、第二弹簧(27)、支杆(28)、连接杆(29)、第一接触轮(30)和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一齿轮(11)左侧的顶板(3)前侧面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二齿轮(15)右侧的顶板(3)前侧面也连接有第一滑轨(19),第一滑轨(19)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齿条(21),右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第一齿条(21),左侧的第一齿条(21)与左侧的第一齿轮(11)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21)与第二齿轮(15)啮合,左侧第一滑块(20)的左侧面连接有L形杆(22),右侧第一滑块(20)的右侧面也连接有L形杆(22),L形杆(22)的底端连接有楔形块(23),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24),两个第二滑轨(24)位于两个支板(2)之间,第二滑轨(24)上设有第一滑块(20),左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右侧连接有挡块(26),右侧第二滑轨(24)顶部的左侧也连接有挡块(26),左侧第二滑块(25)的右侧面与左侧挡块(26)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7),右侧第二滑块(25)的左侧面与右侧挡块(26)的右侧面之间也连接有第二弹簧(27),第二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支杆(28),支杆(28)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29),左侧连接杆(29)的右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左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接触轮(30),左侧连接杆(29)的左端和右侧连接杆(29)的右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31),左侧第二接触轮(31)与左侧楔形块(23)接触,右侧第二接触轮(31)与右侧楔形块(2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转轴(33)、手柄(34)、第一锥齿轮(35)、第三滑轨(36)、第三滑块(37)、第二轴承座(38)、螺杆(39)、螺母(40)、第二锥齿轮(41)、座板(42)和靠板(43),左侧支板(2)的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轴承座(32)上连接有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的左端连接有手柄(34),第一转轴(33)的右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左侧支板(2)的右侧面下部连接有第三滑轨(36),右侧支板(2)的左侧面下部也连接有第三滑轨(36),第三滑轨(36)上设有第三滑块(37),左侧支板(2)右侧的底板(1)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8),第二轴承座(38)上连接有螺杆(39),螺杆(39)上设有螺母(40),螺母(40)的左侧面与左侧第三滑块(37)的右侧面连接,螺杆(39)的上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1)与第一锥齿轮(35)啮合,螺母(40)的右侧面与右侧第三滑块(37)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座板(42),座板(42)位于顶板(3)的后方,座板(42)顶部的后侧连接有靠板(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竖板(44)和弧形块(45),底板(1)上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竖板(44),两个竖板(44)位于两个第二滑轨(24)之间,左侧竖板(44)的左侧面连接有弧形块(45),右侧竖板(44)的右侧面也连接有弧形块(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板(47)和第三弹簧(48),第一拉环(14)和第二拉环(18)的底部均开有开口(46),左侧开口(46)左侧的第一拉环(14)上铰接连接有支撑板(47),右侧开口(46)左侧的第二拉环(18)上也铰接连接有支撑板(47),左侧支撑板(47)顶部的左侧与第一拉环(14)内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8),右侧支撑板(47)顶部的左侧与第二拉环(18)内的左侧壁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4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9946.4A CN113041098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9946.4A CN113041098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1098A CN113041098A (zh) | 2021-06-29 |
CN113041098B true CN113041098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7652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59946.4A Active CN113041098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410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75073B (zh) * | 2021-11-22 | 2023-12-19 | 江苏独角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神经外科用辅助患者康复治疗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08987A (ja) * | 1999-04-26 | 2001-01-16 | Shiriusu:Kk | 交差歩行訓練器 |
CN206138649U (zh) * | 2016-10-11 | 2017-05-03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体育运动员手臂大腿锻炼一体化装置 |
CN108031074A (zh) * | 2018-01-19 | 2018-05-15 | 杨田财 | 一种骨科用手臂恢复装置 |
CN108742799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李春友 |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孕妇分娩辅助设备 |
CN110141454A (zh) * | 2019-04-29 | 2019-08-20 | 泉州闽字铺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手部复健设备 |
CN110404230A (zh) * | 2019-08-26 | 2019-11-05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坐式肩拉综合健身器械 |
CN210205771U (zh) * | 2019-07-15 | 2020-03-31 |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 |
CN111166624A (zh) * | 2020-02-19 | 2020-05-1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
2021
- 2021-04-27 CN CN202110459946.4A patent/CN1130410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08987A (ja) * | 1999-04-26 | 2001-01-16 | Shiriusu:Kk | 交差歩行訓練器 |
CN206138649U (zh) * | 2016-10-11 | 2017-05-03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体育运动员手臂大腿锻炼一体化装置 |
CN108031074A (zh) * | 2018-01-19 | 2018-05-15 | 杨田财 | 一种骨科用手臂恢复装置 |
CN108742799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李春友 |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孕妇分娩辅助设备 |
CN110141454A (zh) * | 2019-04-29 | 2019-08-20 | 泉州闽字铺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手部复健设备 |
CN210205771U (zh) * | 2019-07-15 | 2020-03-31 |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 |
CN110404230A (zh) * | 2019-08-26 | 2019-11-05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坐式肩拉综合健身器械 |
CN111166624A (zh) * | 2020-02-19 | 2020-05-1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1098A (zh) | 2021-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6299A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护理床 | |
CN215779231U (zh) | 一种病人转移机构 | |
CN113041098B (zh) | 一种医疗用手部康复设备 | |
CN113116650A (zh) | 一种医疗用骨科术后康复椅 | |
CN210521282U (zh) | 一种俯卧位病人转移装置 | |
CN107693293A (zh) | 一种眼科手术辅助装置 | |
CN211658573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床 | |
CN111419572B (zh) | 一种急诊科用便于上下救护车的病床 | |
CN111700787B (zh) | 一种组合式老年人康复辅助保护架 | |
CN217510770U (zh) | 一种基于气电混合驱动的被动上肢康复装置 | |
CN214858863U (zh) | 一种腿部疾病治疗用康复设备 | |
CN212187073U (zh) | 一种带有升降结构的手术床 | |
CN213553145U (zh) | 骨外科用腿部支撑架 | |
CN115462993A (zh) |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 | |
CN221106281U (zh) | 一种具有站立位功能的护理床 | |
CN115105318A (zh) | 一种便于快速清理的妇产科护理床 | |
CN209899807U (zh) |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护理转运装置 | |
CN220588493U (zh) | 一种护理用的电动起床器 | |
CN113350118A (zh) | 一种医疗用腿部康复设备 | |
CN220213275U (zh) | 一种医疗护理床的辅助翻身装置 | |
CN220989159U (zh) | 一种膝关节康复运动辅助装置 | |
CN2354537Y (zh) | 医用推车 | |
CN220572332U (zh) | 一种智能化重症患者康复电动床车 | |
CN210903753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疗床 | |
CN218871177U (zh) | 一种平衡锻炼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No. 67-506-25, Hong Ko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4200 Applicant after: Weihai Zhongh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100 Room 101, No.2, building 1, north 2, Xiyuan Road, Xiaguang village, Luoyang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ian Haoxing Youyun Technolog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