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2816A -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62816A CN112962816A CN202110176519.5A CN202110176519A CN112962816A CN 112962816 A CN112962816 A CN 112962816A CN 202110176519 A CN202110176519 A CN 202110176519A CN 112962816 A CN112962816 A CN 1129628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plate
- wall
- layer
- wall body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4—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fire
- E04B1/945—Load-suppor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2005/324—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peripheral anchors 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层组合墙体、下层组合墙体、组合楼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上层组合墙体的下部、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上部和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竖直设置,所述组合楼板水平设置,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和所述组合楼板组成T型结构;本公开通过上组合墙体、下组合墙体和组合楼板的装配式使用,避免了采用现浇的方式制作边缘构件,并通过竖向连接组件可以快速的实现上组合墙体和下组合墙体之间的定位与连接,通过横向连接组件快速实现上组合墙体/下组合墙体和组合楼板之间的连接,减少了钢筋的捆扎,并减少了施工的不便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因为装配式建筑具有符合绿色施工、环保高效等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力争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至此,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各省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
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边缘构件位置的钢筋一般都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后续搭设外脚手架及外模板。且边缘构件大都采用现浇的方式。采用此方式后续需要支搭模板和脚手架,并且绑扎复杂的钢筋,这使得成本增加,而且施工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层组合墙体、下层组合墙体、组合楼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上层组合墙体的下部、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上部和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竖直设置,所述组合楼板水平设置,所述组合楼板设置在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连接处;
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包括上层墙体外侧钢板、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和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平行设置,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内,且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和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下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设置在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组合楼板包括预制楼板和楼板后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楼板水平设置,且所述楼板后浇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预制楼板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向连接组件和横向连接组件,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之间通过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与所述组合楼板之间通过所述横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和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均与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部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上部均通过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与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和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横向连接组件包括楼板钢筋和墙体竖向连接钢筋,所述墙体竖向连接钢筋竖直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和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所述楼板钢筋水平设置在所述楼板后浇混凝土层内,且所述楼板钢筋伸入至所述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与所述墙体竖向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和所述组合楼板构成T型结构,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上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设置在所述间隙内,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上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多个所述内衬板孔洞均位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楼板钢筋穿过所述内衬板孔洞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和两个所述组合楼板构成十字型结构,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所述组合楼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间隙内,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多个所述内衬板孔洞均位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楼板钢筋穿过所述内衬板孔洞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具体地,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为一体式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一体式连接件穿过所述预留孔并向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施加向内的作用力。
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和所述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均平行设置,且与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垂直。
另外地,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为分体式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和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之间通过穿过所述预留孔的所述分体式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上端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穿过所述预留孔的所述分体式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和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为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上端的Z型结构延伸,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的外侧面与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部与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包括钢板连接件、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和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钢板连接件为H型结构,所述钢板连接件为H型结构,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钢板连接件的下空腔内,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钢板连接件的上空腔内,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部与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本公开通过上组合墙体、下组合墙体和组合楼板的装配式使用,避免了采用现浇的方式制作边缘构件,并通过竖向连接组件可以快速的实现上组合墙体和下组合墙体之间的定位与连接,通过横向连接组件快速实现上组合墙体/下组合墙体和组合楼板之间的连接,减少了钢筋的捆扎,并减少了施工的不便性。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的内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竖向连接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竖向连接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三中所述竖向连接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四中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层组合墙体,11-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2-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3-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14-上层墙体空腔,2-下层组合墙体,21-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2-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3-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24-下层墙体空腔,211-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2-钢板连接件,3-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4-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1-内衬板孔洞,5-现场后装连接件,6-辅助搭接块,7-预制楼板,8-楼板后浇混凝土层,9-楼板钢筋,10-墙体竖向连接钢筋,30-装饰层,31-保温层,32-防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如图1所示,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层组合墙体1、下层组合墙体2、组合楼板和连接组件,上层组合墙体1的下部、下层组合墙体2的上部和组合楼板的侧边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竖直设置,组合楼板水平设置。
上层组合墙体1包括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和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13,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平行设置,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之间设置有上层墙体空腔14,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13设置在上层墙体空腔14内,且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之间通过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13固定连接;
下层组合墙体2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和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23,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平行设置,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设置有下层墙体空腔24,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23设置在下层墙体空腔24内,且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通过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23固定连接;
组合楼板包括预制楼板7和楼板后浇混凝土层8,预制楼板7水平设置,且楼板后浇混凝土层8浇筑在预制楼板7的上方。
上述结构为上层组合墙体1、下层组合墙体2和组合楼板的主体结构,其还有其它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装饰层30(设置在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的最外侧,比如陶瓷板、石材、仿石材等)、保温层31(设置在装饰层30与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之间)、防火层32(设置在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的内侧面)等。
在装配完成后,需要在上层墙体空腔14内、下层墙体空腔24内和预制楼板7上方浇筑混凝土,通过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13和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23施加向内的作用力,将混凝土固定在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之间,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为建筑物的外墙,则上层组合墙体1、下层组合墙体2和组合楼板组成T型结构。
即如图1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连接组件(包括竖向连接组件和横向连接组件)的一种结构,竖向连接组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的精确对位,并适当提供一定的固定或者受力作用。横向连接组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组合楼板与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之间稳固连接,提供承受楼板的水平应力。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组件包括竖向连接组件和横向连接组件,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之间通过竖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上层组合墙体1/下层组合墙体2与组合楼板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竖向连接组件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和现场后装连接件5,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下部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部均与下层组合墙体2固定连接,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上部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上部均通过现场后装连接件5与上层组合墙体1固定连接。
现场后装连接件5包括两个不同的实施例,即分别为一体式连接件和分体式连接件。
现场后装连接件5为对拉螺栓(一体式连接件(可以为对拉螺栓,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目的即可),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上端、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上端、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均设置有预留孔,对拉螺栓穿过预留孔并向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施加向内的作用力。
通过在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和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内侧面焊接内衬板,从而通过内衬板对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和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提供一个导向力,从而在进行安装时,可以将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精确对位。
另外,通过现场后装连接件5(即对拉螺栓)对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和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上端施加作用力,可以起到和预制搭接部一样的作用,并且因为其为现场后装,则不会影响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的运输,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固定和受力作用。
现场后装连接件设置成为分体式连接件(如两个固定螺栓,也可以为其它结构,能够实现目的即可),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上端、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上端、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均设置有预留孔,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上端和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之间通过穿过预留孔的分体式连接件固定连接,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上端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之间通过穿过预留孔的分体式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进行现场安装时,对墙体外侧和墙体内侧分别进行固定即可,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固定和受力作用。
横向连接组件包括楼板钢筋9和墙体竖向连接钢筋10,墙体竖向连接钢筋10竖直设置在上层墙体空腔14和下层墙体空腔24内,楼板钢筋9水平设置在楼板后浇混凝土层8内,且楼板钢筋9伸入至上层墙体空腔14/下层墙体空腔24内与墙体竖向连接钢筋10固定连接。
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的下端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上端通过固连结构固定连接,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设置有间隙,组合楼板的侧边设置在间隙内,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上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41,多个内衬板孔洞41均位于间隙内,且楼板钢筋9穿过内衬板孔洞41与墙体竖向连接钢筋10固定连接。
该间隙的存在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1)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的长度大于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的长度;(2)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长度大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长度;(2)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的长度大于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的长度且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长度大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长度。
通过在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上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41(为矩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可以通过将楼板钢筋9伸入内衬板孔洞41实现初步定位,并可以将楼板钢筋9锚固在墙体空腔内,同时在对下层墙体空腔24和预制楼板7浇筑混凝土时可以简化操作,直接在预制楼板7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可以通过内衬板孔洞41流入下层墙体空腔24内,简化了操作。
另外的,为了将间隙与预制楼板7精确定位,在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外侧面焊接多个辅助搭接块6,辅助搭接块6的上侧面与间隙的下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在进行预制楼板7的安装时,将预制楼板7放置在辅助搭接块6上即可以实现精确定位。
墙体竖向连接钢筋10,主要是热轧带肋钢筋,直径一般在6-50mm,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厚度一般在4-30mm,楼板钢筋9,主要是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直径一般在6-50mm。
下述描述主要是为了确保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连接,避免其出现错位的方式。即达到图3所示的状态即可。
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设置在上层墙体空腔14和下层墙体空腔24内;
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下部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内侧面贴合,且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的下端通过固连结构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部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内侧面贴合,且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端通过固连结构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另外的,上述方式中提到的固连结构,可以为焊接或其他方式,只要能在预制期间将内衬板与钢板固定即可。
现场后装连接件5、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13和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23均平行设置,且与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垂直。垂直连接可以避免出现剪切应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竖向连接组件的一种结构,横向连接组件不变,竖向连接组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的精确对位,并适当提供一定的固定或者受力作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竖向连接组件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和现场后装连接件5,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为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上端的Z型结构延伸,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的外侧面与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的内侧面贴合,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部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内侧面贴合,且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端通过固连结构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上部与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的内侧面贴合,且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之间通过现场后装连接件5固定连接。
现场后装连接件5为对拉螺栓,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的上端、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上端、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均设置有预留孔,对拉螺栓穿过预留孔并向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施加向内的作用力,现场后装连接件5与实施例一中的功能和结构一致。
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和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211连接),但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变(与实施例一相同,通过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连接)。
实施例一是将内衬板与钢板分别生产,然后再对其进行焊接操作,而本实施例采用一体成型的技术,直接在生产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时,直接压制呈Z型结构的延伸部,减少了焊接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部分钢材,同时同样可以起到如实施例一中的导向、固定和受力的功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竖向连接组件的一种结构,横向连接组件不变,竖向连接组件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的精确对位,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不影响精确对位的功能下尽量减少了对钢材的消耗,但降低固定和受力作用。
如图5所示,竖向连接组件包括钢板连接件212、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和现场后装连接件5,钢板连接件212为H型结构,钢板连接件212为H型结构,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上端设置在钢板连接件212的下空腔内,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的下端设置在钢板连接件212的上空腔内,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部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内侧面贴合,且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下端通过固连结构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的上部与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的内侧面贴合,且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之间通过现场后装连接件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钢板连接件212固定连接),但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变(与实施例一相同,通过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连接)。
钢板连接件212的上空腔的宽度和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的厚度一致,钢板连接件212的下空腔的宽度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的厚度一致。
可以在预制的时候,将钢板连接件212直接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固定,也可以不将其固定,再现场进行安装前,先在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上安装钢板连接件212,然后再将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安装。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钢板连接件212的高度,高度越高,固定和受力作用越强,但所需的钢材越多。高度越低,固定和受力作用越弱,但所需的钢材越少。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上层组合墙体1和下层组合墙体2为建筑物的内墙,则上层组合墙体1、下层组合墙体2和两个组合楼板组成十字型结构。
当上层组合墙体1、下层组合墙体2和两个组合楼板构成十字型结构,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与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之间设置有间隙,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与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组合楼板分别设置在上层组合墙体/下层组合墙体的两侧,且两个组合楼板的侧边分别设置在两个间隙内,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上均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41,多个内衬板孔洞41均位于间隙内,且楼板钢筋穿过内衬板孔洞设置在上层墙体空腔/下层墙体空腔内。
上层墙体外侧钢板11和下层墙体外侧钢板21之间通过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3连接,上层墙体内侧钢板12和下层墙体内侧钢板22之间通过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连接。
通过在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4上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41(为矩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可以通过将楼板钢筋9伸入内衬板孔洞41实现初步定位,并可以将楼板钢筋9锚固在墙体空腔内,同时在对下层墙体空腔24和预制楼板7浇筑混凝土时可以简化操作,直接在预制楼板7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可以通过内衬板孔洞41流入下层墙体空腔24内,简化了操作。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组合墙体、下层组合墙体、组合楼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上层组合墙体的下部、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上部和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竖直设置,所述组合楼板水平设置,所述组合楼板设置在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连接处;
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包括上层墙体外侧钢板、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和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平行设置,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内,且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上层墙体预制搭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和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下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设置在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下层墙体预制搭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组合楼板包括预制楼板和楼板后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楼板水平设置,且所述楼板后浇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预制楼板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向连接组件和横向连接组件,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和所述下层组合墙体之间通过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与所述组合楼板之间通过所述横向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和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均与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部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上部均通过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与所述上层组合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和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和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组件包括楼板钢筋和墙体竖向连接钢筋,所述墙体竖向连接钢筋竖直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和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所述楼板钢筋水平设置在所述楼板后浇混凝土层内,且所述楼板钢筋伸入至所述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和所述组合楼板构成T型结构,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上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设置在所述间隙内,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上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多个所述内衬板孔洞均位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楼板钢筋穿过所述内衬板孔洞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和两个所述组合楼板构成十字型结构,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与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所述组合楼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组合墙体/所述下层组合墙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组合楼板的侧边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间隙内,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内衬板孔洞,多个所述内衬板孔洞均位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楼板钢筋穿过所述内衬板孔洞设置在所述上层墙体空腔/所述下层墙体空腔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为一体式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一体式连接件穿过所述预留孔并向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施加向内的作用力。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为分体式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内衬板的上端和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之间通过穿过所述预留孔的所述分体式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上端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穿过所述预留孔的所述分体式连接件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包括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和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为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上端的Z型结构延伸,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的外侧面与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部与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延伸部、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组件包括钢板连接件、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和现场后装连接件,所述钢板连接件为H型结构,所述钢板连接件为H型结构,所述下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钢板连接件的下空腔内,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钢板连接件的上空腔内,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部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下端通过所述固连结构与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的上部与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层墙体内侧钢板内衬板、所述上层墙体外侧钢板和所述上层墙体内侧钢板之间通过所述现场后装连接件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76519.5A CN112962816B (zh) | 2021-02-09 | 2021-02-09 |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76519.5A CN112962816B (zh) | 2021-02-09 | 2021-02-09 |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2816A true CN112962816A (zh) | 2021-06-15 |
CN112962816B CN112962816B (zh) | 2022-09-23 |
Family
ID=7628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76519.5A Active CN112962816B (zh) | 2021-02-09 | 2021-02-09 |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6281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87458A (zh) * | 2022-03-19 | 2022-07-01 | 北京工业大学 | 装配式生态内墙与楼板自攻钉集块与后浇带组合连接构造及作法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70393A (ja) * | 1994-12-19 | 1996-07-02 |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耐火構造 |
JP2002081159A (ja) * | 2000-09-07 | 2002-03-22 | Sekisui House Ltd | 鉄骨系住宅 |
CN103924686A (zh) * | 2013-01-14 | 2014-07-16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组合楼板的连接方法 |
CN103924710A (zh) * | 2014-04-25 | 2014-07-16 | 四川大学 | 低层装配式复合墙体房屋钢板焊接节点结构 |
US20150176278A1 (en) * | 2013-12-24 | 2015-06-25 | Reigstad & Associates, Inc. | Post-tension concrete leave out splic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8086531A (zh) * | 2017-12-25 | 2018-05-29 | 北京千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一种双钢板剪力墙水平缝连接方法 |
CN207846676U (zh) * | 2017-12-25 | 2018-09-11 | 北京千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一种双钢板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 |
CN207988210U (zh) * | 2018-01-19 | 2018-10-19 | 天津大学 | 一种钢板埋件式pc剪力墙拼接节点构造 |
CN208329198U (zh) * | 2018-03-23 | 2019-01-04 |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干式连接装置 |
CN109853783A (zh) * | 2019-01-23 | 2019-06-07 | 潍坊学院 |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0056092A (zh) * | 2019-05-23 | 2019-07-26 | 福建工程学院 | 栓接插入式上下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
CN209891381U (zh) * | 2019-02-21 | 2020-01-03 | 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结构 |
CN110748039A (zh) * | 2019-10-22 | 2020-02-04 | 广州大学 | 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 |
CN210684446U (zh) * | 2019-07-26 | 2020-06-05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高强度防冲刷的桥梁用围堰 |
CN112211338A (zh) * | 2020-11-11 | 2021-01-12 | 辽宁省城乡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2021
- 2021-02-09 CN CN202110176519.5A patent/CN1129628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70393A (ja) * | 1994-12-19 | 1996-07-02 |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耐火構造 |
JP2002081159A (ja) * | 2000-09-07 | 2002-03-22 | Sekisui House Ltd | 鉄骨系住宅 |
CN103924686A (zh) * | 2013-01-14 | 2014-07-16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组合楼板的连接方法 |
US20150176278A1 (en) * | 2013-12-24 | 2015-06-25 | Reigstad & Associates, Inc. | Post-tension concrete leave out splic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924710A (zh) * | 2014-04-25 | 2014-07-16 | 四川大学 | 低层装配式复合墙体房屋钢板焊接节点结构 |
CN207846676U (zh) * | 2017-12-25 | 2018-09-11 | 北京千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一种双钢板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 |
CN108086531A (zh) * | 2017-12-25 | 2018-05-29 | 北京千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一种双钢板剪力墙水平缝连接方法 |
CN207988210U (zh) * | 2018-01-19 | 2018-10-19 | 天津大学 | 一种钢板埋件式pc剪力墙拼接节点构造 |
CN208329198U (zh) * | 2018-03-23 | 2019-01-04 |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干式连接装置 |
CN109853783A (zh) * | 2019-01-23 | 2019-06-07 | 潍坊学院 |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209891381U (zh) * | 2019-02-21 | 2020-01-03 | 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结构 |
CN110056092A (zh) * | 2019-05-23 | 2019-07-26 | 福建工程学院 | 栓接插入式上下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
CN210684446U (zh) * | 2019-07-26 | 2020-06-05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高强度防冲刷的桥梁用围堰 |
CN110748039A (zh) * | 2019-10-22 | 2020-02-04 | 广州大学 | 一种带约束边缘节点模块的装配式剪力墙 |
CN112211338A (zh) * | 2020-11-11 | 2021-01-12 | 辽宁省城乡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87458A (zh) * | 2022-03-19 | 2022-07-01 | 北京工业大学 | 装配式生态内墙与楼板自攻钉集块与后浇带组合连接构造及作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2816B (zh) | 2022-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0168A (zh) |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拆分拼装结构和拼装连接方法 | |
CN108951870A (zh) | 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 | |
CN108316466B (zh) | 一种预制飘窗构件、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939212A (zh) |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 |
JP2001027005A (ja) | 複合構造における鋼部材とコンクリートの接合構造 | |
CN111519825A (zh) | 带u型锚固钢板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及制作方法 | |
KR102047275B1 (ko) | 양중·설치가 용이한 합성 프리캐스트 벽체 시스템 | |
CN112962816B (zh) |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 |
CN215716217U (zh) |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 |
CN211447265U (zh) | 叠合板式边缘构件与实心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 | |
CN111173030A (zh) | 预制夹心侧墙与预制叠合底板连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382196B (zh) | 一种整体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现浇区域钢筋施工方法 | |
CN214194995U (zh) | 一种叠合墙与悬挑板的连接节点 | |
CN215800944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翼缘的横向连接结构 | |
CN215671273U (zh) | 后加悬挑结构 | |
CN111926996B (zh) | 一种带有悬挑板的预制墙构件 | |
CN211735888U (zh) | 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单元以及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构造 | |
CN216740000U (zh) | 一种装配体系 | |
CN118087749B (zh) | 一种带边缘构件的快装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及其装配结构 | |
CN221989705U (zh) | 一种新型预制梁板结构 | |
CN221073222U (zh) | 一种无需单独设置支撑体系的减重型装饰性结构梁 | |
CN215167179U (zh) | 一种箱型梁层间防火分隔结构 | |
CN218622630U (zh) | 一种预留叠合后浇带全预制楼板与预制梁连接构造 | |
CN219863662U (zh) | 悬挑系统 | |
CN114277957B (zh) | T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