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733A - 自动采样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采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733A
CN112912733A CN201880098914.2A CN201880098914A CN112912733A CN 112912733 A CN112912733 A CN 112912733A CN 201880098914 A CN201880098914 A CN 201880098914A CN 112912733 A CN112912733 A CN 112912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space
opening
unit region
open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89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733B (zh
Inventor
宫崎弘贵
今枝航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12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95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for supplying the samples to flow-through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2Low-temperature sample treatment, e.g. cryofix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4Sample treatment involving radiation, e.g.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24Automatic inj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2001/002Device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samples to an analys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5Gas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7Liquid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346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356Holding sampl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cubation)
    • G01N2035/00386Holding sampl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cubation) using fluid heat transfer medi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样本收容空间与温度调整空间是通过划分构件来划分。划分构件具有第一开口区域以及第二开口区域。利用循环装置,通过第一开口区域以及第二开口区域而使气体在样本收容空间与温度调整空间之间循环。利用热交换器来对流经温度调整空间的气体的温度进行调整,由此对样本收容空间内的包围样本的气体的温度进行调整。划分构件还具有第一单位区域以及第二单位区域。第二开口区域包含位于第一单位区域内的第一部分与位于第二单位区域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单位区域中的第一部分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单位区域中的第二部分的开口率。

Description

自动采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于液相色谱仪(chromatograph)或气相色谱仪等分析装置的自动采样器(auto sampler)。
背景技术
在色谱仪中,为了向供给至柱(column)的移动相中注入样本而使用自动采样器。自动采样器中,例如为了防止由样本板所保持的多个样本的变质,设有用于将各样本的温度固定地保持为预先规定的温度的温度调整功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采样器中,在板夹(plate holder)上载置有样本板的状态下,通过设在板夹的冷却元件来直接冷却所述样本板。由此,进行被保持于板夹的多个样本的温度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76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所述的温度调整方法(以下称作直接调温方法),尽管能够以相对较短的时间来调整被保持于样本板的多个样本的温度,但难以均匀地对样本板整体进行温度调整。若样本板的温度分布产生大的偏差,则在分别保持于样本板的多个部分的多个样本间会产生温差。
相对于所述的直接调温方法,已知有通过对包围样本板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来进行样本的温度调整的方法(以下称作空气调温方法)。根据空气调温方法,通过整体调整包围样本板的空间的温度,从而与直接温度调整方法相比,样本板中的温度分布的偏差得以降低。由此,容易均匀地对多个样本进行温度调整。在空气调温方法中,为了在短时间对保持于样本板的多个样本的温度进行调整,也要求以高效率来进行空气的温度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采样器,能够以高效率来进行收容样本的空间内的温度调整。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自动采样器包括:样本收容部,具有样本收容空间;调整部,具有温度调整空间;划分构件,具有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划分样本收容空间与温度调整空间;循环装置,通过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而使气体在样本收容空间与温度调整空间之间循环;以及热交换器,对流经温度调整空间的气体的温度进行调整,划分构件具有第一单位区域以及第二单位区域,第二开口区域包含位于第一单位区域内的第一部分与位于第二单位区域内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单位区域中的第一部分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单位区域中的第二部分的开口率。
所述自动采样器中,利用循环装置,通过第一开口区域以及第二开口区域而使气体在样本收容空间与温度调整空间之间循环。此时,通过热交换器来对流经温度调整空间的气体的温度进行调整。由此,对样本收容空间内的包围样本的气体的温度进行调整。
在借助热交换器来进行气体的温度调整时,循环的气体的一部分流经温度调整空间中的位于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第一空间部分)。而且,循环的气体的另一部分流经温度调整空间中的位于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第二空间部分)。
此处,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比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此时,当气体流至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之间时,第一空间部分的压力与第二空间部分的压力之间产生差异。因此,存在下述倾向,即,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比流经第二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小。
针对此种倾向,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第一部分的开口率大于第二部分的开口率,因此能够使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增加。由此,能够使流经第一空间部分以及第二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均匀化。因此,能够通过热交换器来均匀地调整流经第一空间部分以及第二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温度,借助热交换器的温度调整效率提高。其结果,能够以高效率来进行样本收容空间内的温度调整。
(2)也可为,划分构件还具有第三单位区域,第二开口区域还包含位于第三单位区域内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三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单位区域中的第一部分的开口率大于第三单位区域中的第三部分的开口率。
此时,在借助热交换器进行的气体的温度调整时,循环的气体的进而其他部分流经温度调整空间中的位于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三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第三空间部分)。
此处,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比划分构件的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三部分与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此时,当气体流至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之间时,第一空间部分的压力与第三空间部分的压力之间产生差异。因此,存在下述倾向,即: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比流经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小。
针对此种倾向,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第一部分的开口率比第三部分的开口率大,因此能够使流经第一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均匀化。因此,能够通过热交换器来均匀地调整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第二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温度,借助热交换器进行的温度调整效率提高。其结果,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样本收容空间内的温度调整。
(3)也可为,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朝第一方向延伸,第三部分从第一部分朝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单位区域与第二单位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单位区域与第三单位区域沿第二方向排列,划分构件还具有第四单位区域,所述第四单位区域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单位区域相邻且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单位区域相邻,第一开口区域位于第四单位区域内。
此时,划分构件中,第一单位区域与第二单位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单位区域与第三单位区域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单位区域与第四单位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三单位区域与第四单位区域沿第二方向排列。由此,可抑制划分构件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大型化。因此,可抑制自动采样器朝向一方向的大型化。
(4)也可为,通过循环装置而在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一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比通过循环装置而在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二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
此时,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使流经所述第一空间部分以及第二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均匀化。
(5)也可为,通过循环装置而在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一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比通过循环装置而在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三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大。
此时,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使流经所述第一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均匀化。
(6)也可为,热交换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第一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具有与第一边平行地延伸的第一缘,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具有与第二边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缘。
此时,在温度调整空间中,能够使气体以从热交换器的第一边朝向第二方向的方式流动。而且,能够使气体以从热交换器的第二边朝向第一方向的方式流动。由此,能够遍及整个热交换器而使气体流动,因此,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样本收容空间内的温度调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高效率来进行收容样本的空间内的温度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自动采样器的示意纵剖面图。
图3是从样本收容空间透过隔热板、导风构件以及风扇而看到的多个散热器(radiator)的正面图。
图4是从样本收容空间透过导风构件以及风扇而看到的隔热板的正面图。
图5是从样本收容空间透过导风构件以及风扇而看到的实施例的隔热板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采样器的多个散热器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7是从样本收容空间透过导风构件以及风扇而看到的比较例的隔热板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自动采样器的多个散热器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的一部分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被用于向供给至色谱仪的柱的移动相中注入样本。
[1]自动采样器的基本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图1的自动采样器1的示意纵剖面图。图1中,自动采样器1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以虚线表示。
如图2所示,自动采样器1具有以沿一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框体20。在框体20的内部,以沿所述框体20所延伸的方向排列的方式而形成有样本收容空间41以及温度调整空间42。以下,将从温度调整空间42朝向样本收容空间41的方向设为自动采样器1的前方,将其相反的方向设为自动采样器1的后方。而且,以自动采样器1的中心为基准而将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
样本收容空间41是用于收容成为色谱仪的分析对象的样本的空间。温度调整空间42是被用于对收容在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样本的温度进行调整的空间。
在框体20内,以从前方覆盖样本收容空间41,并且从上方、下方、右方以及左方覆盖样本收容空间41以及温度调整空间42的方式而设有多个隔热材29。在样本收容空间41以及温度调整空间42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正交的方式而设有具有矩形状的隔热板50。多个隔热材29以及隔热板50例如是由聚乙烯树脂发泡材所形成。以下的说明中,将多个隔热材29中的从下方覆盖样本收容空间41的隔热材29称作下部隔热材29u。
样本收容空间41以及温度调整空间42是通过隔热板50而在框体20内划分出。在隔热板50,形成有使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连通的两个开口部51、52。
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隔热板50的形状,以粗的虚线以及点图案来表示隔热板50。其中一个开口部51形成在隔热板50的右下部分。另一个开口部52以从隔热板50的左上部分延伸至右上部分且从隔热板50的左上部分延伸至左下部分的方式而形成为大致L字状。隔热板50的详细将后述。
如图2所示,在样本收容空间41中,在隔热板50的前方,以接近隔热板50的前表面且在前后方向上重合于开口部51的方式而设有风扇70。本例的风扇70构成为,可将温度调整空间42内的空气通过开口部51而供给至样本收容空间41内。
而且,在隔热板50的前表面,设有用于将从风扇70流向前方的空气导向样本收容空间41下方的导风构件60。导风构件60从隔热板50的前表面朝向前方延伸一定距离。
在框体20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部21,所述开口部21用于进行从框体20的前方朝向样本收容空间41的多个样本板90的出入。各样本板90是构成为可保持多个样本瓶(sample vial)或多个样本自身的板。开口部21形成在较下部隔热材29u为上方一定高度的位置。而且,开口部21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自动采样器1包括样本架(sample rack)30。样本架30构成为,可从框体20的前方通过开口部21而插入至样本收容空间41内,且可通过开口部21而从样本收容空间41抽出至框体20的前方。
样本架30具有前板部31以及底板部32。前板部31具有构成为可封闭框体20的开口部21a的一面,并且具有构成为可由使用者予以握持的另一面。底板部32包含可支撑多个(图2的示例中为三个)样本板90的板状构件,且以从前板部31的一面朝所述一面所朝着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设。在底板部32中的位于前板部31附近的部分,以从所述底板部32的一侧部附近延伸至另一侧部附近为止的方式而形成有开口部33。
在底板部32的前端,安装有导风板34。导风板34从底板部32的前端朝上方突出,且从底板部32的一侧部延伸至另一侧部。
使用者在样本架30的底板部32上载置多个样本板90,并握持前板部31而将底板部32插入至开口部21。由此,前板部31的一面封闭开口部21,并且在底板部32与下部隔热材29u之间形成间隙G,导风板34抵接于导风构件60的前端部。在此状态下,样本架30被固定于框体20,多个样本板90被收容在样本收容空间41内。
另一方面,使用者握持样本架30的前板部31而将样本架30抽出至自动采样器1的前方。由此,从样本收容空间41内取出多个样本板90。
在隔热板50的后方,以沿上下左右排列的方式而设有多个(本例中为四个)散热器RA。如图2所示,各散热器RA包含两个热交换鳍片131、133以及温度调整元件132。温度调整元件132例如为珀耳帖(Peltier)元件,具有彼此朝向反方向的两个导热面。其中一个热交换鳍片131被安装于温度调整元件132的其中一个导热面,另一个热交换鳍片133被安装于温度调整元件132的另一个导热面。
各散热器RA的其中一个热交换鳍片131配置在温度调整空间42内,各散热器RA的另一个热交换鳍片133配置在温度调整空间42的后方。本实施方式中,框体20的后端部开放。由此,各散热器RA的另一个热交换鳍片133露出至自动采样器1的后方。当各散热器RA的温度调整元件132受到驱动时,在所述散热器RA的两个热交换鳍片131、133之间进行热交换,流经温度调整空间42的空气的温度得到调整。
在样本架30被插入至框体20的状态下,温度调整空间42内的空气的温度受到调整且风扇70运行。此时,如图1以及图2中的粗的双点划线所示,在温度调整空间42内经温度调整的空气通过开口部51而被供给至样本收容空间41。被供给至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空气通过导风构件60以及导风板34而从风扇70被导至所述间隙G。而且,被导至间隙G的空气朝向前方流动,在前板部31附近通过开口部33而流至底板部32的上方。而且,位于底板部32上方的空气朝向隔热板50的开口部52流动。这样,空气在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之间循环。
通过流经间隙G的空气以及被导向底板部32上方的空气,包围多个样本板90的空间的温度得到调整。由此,与由样本架30所支撑的样本板90一同,由各样本板90予以保持的多个样本的温度得到调整(加热、冷却或维持)。
另外,在样本收容空间41内,设有未图示的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用于将由各样本板90所保持的多个样本注入至色谱仪中所用的移动相。
[2]借助散热器RA所进行的空气的温度调整以及隔热板50的结构
图3是从样本收容空间41透过隔热板50、导风构件60以及风扇70而看到的多个散热器RA的正面图。如图3所示,各散热器RA是以其中一个热交换鳍片131朝向前方的方式而设。热交换鳍片131具有下述结构,即,在具有正方形状的底座部以呈矩阵状排列的方式而设有多个棒状的销。另一个热交换鳍片133(图2)具有与图3的热交换鳍片131相同的结构。
图3中,被安装在多个散热器RA前方的隔热板50的开口部51、52以点划线来表示。而且,空气在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之间循环时的温度调整空间42内的气体的代表性的流动以粗的双点划线的箭头来表示。
图4是从样本收容空间41透过导风构件60以及风扇70而看到的隔热板50的正面图。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隔热板50以包围其中心的方式而具有彼此相邻的第一单位区域R1、第二单位区域R2、第三单位区域R3以及第四单位区域R4。
第一单位区域R1位于隔热板50的左上,第二单位区域R2位于隔热板50的右上,第三单位区域R3位于隔热板50的左下,第四单位区域R4位于隔热板50的右下。由此,第一单位区域R1与第二单位区域R2沿左右方向排列,第一单位区域R1与第三单位区域R3沿上下方向排列。而且,第二单位区域R2与第四单位区域R4沿上下方向排列,第三单位区域R3与第四单位区域R4沿左右方向排列。
第一单位区域R1~第四单位区域R4在前后方向上分别重合于图3的四个散热器RA。第一单位区域R1~第四单位区域R4具有彼此相等的面积,并且具有彼此相等的形状。
以位于第四单位区域R4的方式而形成有其中一个开口部51。而且,以位于第一单位区域R1、第二单位区域R2以及第四单位区域R4的方式而形成有另一个开口部52。
将开口部52中的位于第一单位区域R1内的部分称作第一部分521。将开口部52中的位于第二单位区域R2内的部分称作第二部分522。将开口部52中的位于第三单位区域R3内的部分称作第三部分523。
第一部分521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D1大于第二部分522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D2以及第三部分523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D3。
在第一单位区域R1中,第一部分521从所述第一单位区域R1的四个角部中的距隔热板50的中心最远的一个角部(左上的角部)的附近朝右方延伸并朝下方延伸。第一部分521的上侧的缘在图3的左上的散热器RA的上边附近的位置以与所述上边成平行的方式而沿左右方向延伸。而且,第一部分521的左侧的缘在图3的左上的散热器RA的左边附近的位置以与所述左边成平行的方式而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第二单位区域R2中,第二部分522从第一单位区域R1的第一部分521朝右方延伸。第二部分52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为固定。而且,第二部分522的上侧的缘在图3的右上的散热器RA的上边附近的位置以与所述上边成平行的方式而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第三单位区域R3中,第三部分523从第一单位区域R1的第一部分521朝下方延伸。第三部分52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固定,且与第二部分52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相等。而且,第三部分523的左侧的缘在图3的左下的散热器RA的左边附近的位置以与所述左边成平行的方式而沿上下方向延伸。
此处,在第一部分521中,以一定宽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与以一定宽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因此,所述弯曲部分的宽度(将隔热板50的右下顶点与左上顶点相连的对角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522以及第三部分523的所述宽度。通过此种结构,第一单位区域R1中的第一部分521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单位区域R2中的第二部分522的开口率以及第三单位区域R3中的第三部分523的开口率。
[3]实施方式的效果
(a)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以及图2的温度调整空间42中的、在正视时位于隔热板50的第一部分521与开口部51之间的部分称作第一空间部分。将正视时位于隔热板50的第二部分522与开口部51之间的部分称作第二空间部分。将正视时位于隔热板50的第三部分523与开口部51之间的部分称作第三空间部分。
如上所述,第一部分521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D1大于第一部分521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D2以及第三部分523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D3。此时,当气流流至开口部51与开口部52之间时,在第一空间部分产生的压力与在第二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产生的压力之间产生差异。因此,存在下述倾向,即: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比流经第二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小。另外,所谓气体的流量,是指每单位时间的流经成为对象的空间的气体的量。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以第一单位区域R1中的第一部分521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单位区域R2中的第二部分522的开口率的方式来形成隔热板50。而且,以第一单位区域R1中的第一部分521的开口率大于第三单位区域R3中的第三部分523的开口率的方式来形成隔热板50。
此时,能够使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增加。由此,能够使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第二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流量均匀化。因此,能够通过多个散热器RA来均匀地调整流经第一空间部分、第二空间部分以及第三空间部分的气体的温度,借助散热器RA进行的温度调整效率提高。其结果,能够以高的效率来进行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温度调整。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将收容在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样本调整至所期望的温度。
(b)而且,所述的隔热板50中,其中一个开口部51位于第四单位区域R4,另一个开口部52位于相对于第四单位区域R4而在上方、斜上方(左上方)以及侧方(左方)排列的第一单位区域R1、第二单位区域R2以及第三单位区域R3。由此,可抑制隔热板50仅朝一方向大型化。因此,自动采样器1朝向一方向的大型化得到抑制。
(c)而且,根据所述结构,第一部分521以及第二部分522的上侧的缘在图3的左上以及右上的散热器RA的上边附近的位置以与所述上边成平行的方式而沿左右方向延伸。此时,相对于左右排列的散热器RA整体,能够以从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式来使空气流动。而且,第一部分521以及第三部分523的左侧的缘在图3的左上以及左下的散热器RA的左边附近的位置以与所述左边成平行的方式而沿上下方向延伸。此时,相对于上下排列的散热器RA整体,能够以从左方朝向右方的方式来使空气流动。因此,能够遍布多个散热器RA的整体来使空气流动,因此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温度调整。
[4]多个热交换鳍片131的温度分布
本发明人为了确认多个热交换鳍片131的温度分布对应于形成在隔热板50的开口部52的形状而变化的现象,制作了实施例的隔热板50,并制作了包括所述隔热板50的自动采样器1。
图5是从样本收容空间41透过导风构件60以及风扇70而看到的实施例的隔热板50的正面图。图5中,除了隔热板50以外,还在可看到的范围内表示了位于隔热板50后方的多个散热器RA(图2)的热交换鳍片131。
图5的隔热板50中,相对于图4的隔热板50,在开口部51与开口部52之间形成有新的开口部53。开口部53其全体由透明薄膜TF予以封闭。由此,能够从样本收容空间41看到左上、右上以及左下的热交换鳍片131的表面状态。图5中,以淡淡的点图案表示了透明薄膜TF。
根据图5的结构,在风扇70的运行时,与图3的粗的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的示例同样地,空气在温度调整空间42内流通。在此状态下,本发明人通过温度记录法(thermography)测定了温度调整时的多个散热器RA(热交换鳍片131)的温度分布。
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采样器1的多个散热器RA的温度分布的图。图6中,利用温度记录法图像表示了多个散热器RA的温度分布。图6中,由粗的点划线包围的部分对应于图5的开口部53,温度分布以灰度(gray scale)来表示。另外,图6中的由粗的虚线包围的部分对应于设在隔热板50前方的风扇70的零件(例如马达等)。
根据图6的温度记录法图像,在多个散热器RA间看不到大的温度分布偏差。由此可知的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1,能够通过多个散热器RA来均匀地调整流经温度调整空间42的气体的温度,借助多个散热器RA进行的温度调整效率提高。
而且,本发明人制作了比较例的隔热板50,并制作了包括所述隔热板50的自动采样器1。图7是从样本收容空间41透过导风构件60以及风扇70而看到的比较例的隔热板50的正面图。图7中,除了隔热板50以外,还在能看到的范围内表示了位于隔热板50后方的多个散热器RA(图2)的热交换鳍片131。
图7的隔热板50中,取代图4的隔热板50的开口部52,而遍布图4的第一单位区域R1、第二单位区域R2以及第三单位区域R3的区域形成有大型的开口部54。
开口部54除了左上的一部分以外的区域由透明薄膜TF予以封闭。由此,能够从样本收容空间41看到左上、右上以及左下的热交换鳍片131的表面状态。图7中,与图5的示例同样,以淡淡的点图案表示了透明薄膜TF。
根据图7的结构,在风扇70的运行时,空气在开口部51与开口部54的左上的一部分(开口部54中的未被透明薄膜TF封闭的部分)之间流通。此时,在温度调整空间42中,气体主要流至位于将左上的角部与右下的角部相连的对角线上的部分,但气体难以流至其他部分。在此状态下,本发明人通过比较例的隔热板50B而借助温度记录法测定了温度调整时的多个散热器RA(热交换鳍片131)的温度分布。
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自动采样器1的多个散热器RA的温度分布的图。图8中,利用温度记录法图像表示了多个散热器RA的温度分布。图8中,由粗的点划线所包围的部分对应于图7的开口部54,以灰度来表示温度分布。另外,图8中的由粗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对应于设在隔热板50前方的风扇70的零件(例如马达等)。
根据图8的温度记录法图像,在多个散热器RA间看到相对较大的温度分布的偏差。具体而言,可看到:相对于左上以及右下的散热器RA的温度,左下以及右上的散热器RA的温度低。所述温度分布的偏差表示未能在多个散热器RA间进行均匀的热交换。根据其结果可知的是,在温度调整空间42的多个部分空气未以均匀的流量而流动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多个散热器RA来均匀地调整所述空气的温度。
[5]其他实施方式
(a)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隔热板50形成用于使空气在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之间流通的两个开口部51、5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隔热板50作为划分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的划分构件发挥功能。在划分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的划分构件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可在多个划分构件形成两个开口部51、52。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采样器1的一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图9中,框体20以点划线来表示,并且在框体20内划分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的多个划分构件的结构以粗的实线来表示。
图9的自动采样器1中,作为用于在框体20的内部划分样本收容空间41与温度调整空间42的多个划分构件,包括隔热板150以及隔热构件190。隔热板150与所述隔热板50同样具有矩形状,且以在前后方向上正交的方式设在框体20内部。隔热构件190具有各筒形状,且以从隔热板50的上下左右的四边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而形成。隔热构件190的后端位于框体20的后端。隔热板150以及隔热构件190例如是由聚乙烯树脂发泡材所形成。
在隔热板150的后方且由隔热构件190所包围的空间成为温度调整空间42。在温度调整空间42内,与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同样,配置有多个散热器RA的热交换鳍片131。
此种结构中,在隔热板150形成有开口部51,在隔热构件190形成有开口部91。此时,在未图示的风扇70的运行时,温度调整空间42内的空气通过开口部51而供给至样本收容空间41,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空气通过开口部91而返回至温度调整空间42。
此处,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在隔热构件190中定义沿周方向排列的第一单位区域R1、第二单位区域R2以及第三单位区域R3。第一单位区域R1被定义为,在从前方观察隔热构件190时,以左上的角部为中心而朝右方延伸一定距离,并且朝下方延伸一定距离。另一方面,第二单位区域R2被定义为,在隔热构件190的上端面上从第一单位区域R1的一端部朝右方延伸,第三单位区域R3被定义为,在隔热构件190的左侧面上从第一单位区域R1的另一端部朝下方延伸。
开口部91是以位于图9的第一单位区域R1~第三单位区域R3的方式而形成。此处,将开口部91中的位于第一单位区域R1内的部分称作第一部分911。将开口部91中的位于第二单位区域R2内的部分称作第二部分912。将开口部91中的位于第三单位区域R3内的部分称作第三部分913。
本例中,也与所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第一部分911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部分912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第三部分913与开口部51之间的最短距离。而且,第一单位区域R1中的第一部分911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单位区域R2中的第二部分912的开口率以及第三单位区域R3中的第三部分913的开口率。由此,能够在温度调整空间42内使空气均匀地流至多个散热器RA,从而能够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b)所述隔热板50中,也可取代其中一个开口部51的形成,而在所述开口部51的形成区域分散地形成有多个孔。而且,所述隔热板50中,也可取代另一个开口部52的形成,而在所述开口部52的形成区域分散地形成有多个孔。这些情况下,各孔既可具有圆形状,也可具有矩形状,还可具有狭缝形状。
(c)所述实施方式中,温度经调整的空气通过隔热板50的开口部51而从温度调整空间42供给至样本收容空间41,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空气通过开口部52而返回至温度调整空间4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温度经调整的空气通过隔热板50的开口部52而从温度调整空间42供给至样本收容空间41,样本收容空间41内的空气通过开口部51而返回至温度调整空间42。
(d)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温度调整空间42中为了调整空气的温度而使用了多个散热器RA,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在正视时具有与隔热板50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状的一个散热器RA。
(e)所述实施方式中,温度调整空间42是以正视时具有大致正方形状的方式而形成,但温度调整空间42也可以正视时具有长方形状的方式而形成。
[6]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部的对应关系
以下,对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部的对应例进行说明。
所述实施方式中,形成样本收容空间41的框体20以及隔热材29的部分为样本收容部的示例,形成温度调整空间42的框体20以及隔热材29的部分为调整部的示例,开口部51为第一开口区域的示例,开口部52、91为第二开口区域的示例。而且,隔热板50、150以及隔热构件190为划分构件的示例,风扇70为循环装置的示例,多个散热器RA为热交换器的示例。
进而,在温度调整空间42中空气从左上朝向右下流动的方向为通过循环装置而在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一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的示例,在温度调整空间42中空气从上朝下流动的方向为通过循环装置而在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的第二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的示例。
作为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也能够使用具有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或功能的其他各种要素。

Claims (6)

1.一种自动采样器,包括:
样本收容部,具有样本收容空间;
调整部,具有温度调整空间;
划分构件,具有第一开口区域与第二开口区域,划分所述样本收容空间与所述温度调整空间;
循环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而使气体在所述样本收容空间与所述温度调整空间之间循环;以及
热交换器,对流经所述温度调整空间的气体的温度进行调整,
所述划分构件具有第一单位区域以及第二单位区域,
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包含位于所述第一单位区域内的第一部分与位于所述第二单位区域内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
所述第一单位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二单位区域中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开口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样器,其中
所述划分构件还具有第三单位区域,
所述第二开口区域还包含位于所述第三单位区域内的第三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
所述第一单位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三单位区域中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开口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采样器,其中
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朝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朝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单位区域与所述第二单位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单位区域与所述第三单位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划分构件还具有第四单位区域,所述第四单位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三单位区域相邻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单位区域相邻,
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位于所述第四单位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采样器,其中
通过所述循环装置而在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比通过所述循环装置而在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采样器,其中
通过所述循环装置而在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比通过所述循环装置而在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所述第三部分之间产生的气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三部分的宽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采样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
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边平行地延伸的第一缘,
所述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边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缘。
CN201880098914.2A 2018-11-05 2018-11-05 自动采样器 Active CN112912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0996 WO2020095345A1 (ja) 2018-11-05 2018-11-05 オートサンプ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733A true CN112912733A (zh) 2021-06-04
CN112912733B CN112912733B (zh) 2024-04-09

Family

ID=7061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8914.2A Active CN112912733B (zh) 2018-11-05 2018-11-05 自动采样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3473B2 (zh)
JP (1) JP7024887B2 (zh)
CN (1) CN112912733B (zh)
WO (1) WO20200953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7686B2 (ja) * 2019-05-24 2022-10-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サンプル温調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214A (ja) * 2000-07-06 2002-01-23 Tabai Espec Corp 低着霜式環境試験装置
CN1410164A (zh) * 2002-11-25 2003-04-16 陆建国 废气循环使用通风柜
CN1563834A (zh) * 2004-04-08 2005-01-12 鞠飞 用于新风机的热交换器
CN101038235A (zh) * 2007-03-27 2007-09-19 顾韻 高加速温变试验箱
CN101099067A (zh) * 2004-11-12 2008-01-02 生物-拉德实验室公司 免受大气湿气影响的热循环仪
CN102183537A (zh) * 2011-03-04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恒温控温试验箱
CN102614944A (zh) * 2012-02-27 2012-08-01 华中科技大学 多功能环境试验箱及其环境试验方法和用途
US20120285872A1 (en) * 2010-01-11 2012-11-15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hermal control of thermal chamber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stems
CN202870009U (zh) * 2012-11-12 2013-04-10 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快速变化的试验箱
US20140250938A1 (en) * 2013-03-08 2014-09-11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cooling device
CN105087370A (zh) * 2014-04-17 2015-11-25 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仪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CN105229462A (zh) * 2013-03-29 2016-01-0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试样冷却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自动取样器
CN107112270A (zh) * 2015-01-21 2017-08-29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基板处理装置
CN108074857A (zh) * 2016-11-16 2018-05-2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载置台和基板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0749A (ja) 2004-09-21 2006-04-06 Olympus Corp 温度調整装置
JP4940032B2 (ja) 2007-06-29 2012-05-30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試薬庫
JP5760427B2 (ja) 2010-12-17 2015-08-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装置
JP5634856B2 (ja) * 2010-12-24 2014-12-0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薬保冷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検体分析装置
US9518977B2 (en) 2012-10-19 2016-12-13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Microfluidic ass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JP6173792B2 (ja) * 2013-06-27 2017-08-02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恒温槽、線膨張係数測定装置、及び恒温槽の制御方法
JP6214301B2 (ja) * 2013-09-24 2017-10-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428414B2 (ja) 2015-03-19 2018-11-2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オートサンプラ
JP6758227B2 (ja) 2017-03-06 2020-09-23 テラ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温調システム
WO2019244198A1 (ja) 2018-06-18 2019-12-2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サンプル温調機能を備えた装置
JP7070129B2 (ja) 2018-06-18 2022-05-1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サンプル温調機能を備えた装置
JP7031507B2 (ja) 2018-06-18 2022-03-0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サンプル温調機能を備え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214A (ja) * 2000-07-06 2002-01-23 Tabai Espec Corp 低着霜式環境試験装置
CN1410164A (zh) * 2002-11-25 2003-04-16 陆建国 废气循环使用通风柜
CN1563834A (zh) * 2004-04-08 2005-01-12 鞠飞 用于新风机的热交换器
CN101099067A (zh) * 2004-11-12 2008-01-02 生物-拉德实验室公司 免受大气湿气影响的热循环仪
CN101038235A (zh) * 2007-03-27 2007-09-19 顾韻 高加速温变试验箱
US20120285872A1 (en) * 2010-01-11 2012-11-15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hermal control of thermal chamber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stems
CN102183537A (zh) * 2011-03-04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恒温控温试验箱
CN102614944A (zh) * 2012-02-27 2012-08-01 华中科技大学 多功能环境试验箱及其环境试验方法和用途
CN202870009U (zh) * 2012-11-12 2013-04-10 广东宏展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快速变化的试验箱
US20140250938A1 (en) * 2013-03-08 2014-09-11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cooling device
CN105229462A (zh) * 2013-03-29 2016-01-0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试样冷却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自动取样器
CN105087370A (zh) * 2014-04-17 2015-11-25 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仪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CN107112270A (zh) * 2015-01-21 2017-08-29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基板处理装置
CN108074857A (zh) * 2016-11-16 2018-05-2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载置台和基板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404997A1 (en) 2021-12-30
JP7024887B2 (ja) 2022-02-24
CN112912733B (zh) 2024-04-09
US11953473B2 (en) 2024-04-09
JPWO2020095345A1 (ja) 2021-09-09
WO2020095345A1 (ja) 2020-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1925B (zh) 显示装置
JP4235848B2 (ja) 温度調節器を有する温度調節ブロック
KR10225844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73592B1 (ko)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5103374A (en) Circuit pack cooling using turbulators
JP3921083B2 (ja) マルチキャピラリー電気泳動装置
US20070235180A1 (en) Multichannel cooling system with magnetohydrodynamic pump
JP4234541B2 (ja) 放熱装置付き天秤
CN112912733A (zh) 自动采样器
WO2015160648A1 (en) Convectively controlled adiabatic column chamber for use in chromatographic systems
CN107614992B (zh) 冷热柜
JP2011119754A (ja) 電子機器
CN117806430A (zh) 一种内存测试服务器系统及其双风道内存测试装置
US11378496B2 (en) Device with sample temperature adjustment function
JP7031507B2 (ja) サンプル温調機能を備えた装置
CN219146025U (zh) 一种散热通道、散热组件及生物样本恒温装置
KR102317342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4486065B2 (ja) マルチキャピラリー電気泳動装置
JP2020193808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サンプル温調装置
CN221550380U (zh) 金属扩散系数测量装置
KR102558776B1 (ko) 메모리 모듈의 온도 평가 장치
CN109845425A (zh) 电子设备
KR10203732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120795A (ko) 메모리 모듈의 온도 평가 장치
CN214591093U (zh) Vcm马达的磁体结构的安装结构、镜头以及拍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