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3059A -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3059A
CN112743059A CN201911035213.7A CN201911035213A CN112743059A CN 112743059 A CN112743059 A CN 112743059A CN 201911035213 A CN201911035213 A CN 201911035213A CN 112743059 A CN112743059 A CN 112743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chill
chilling
novel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52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志宏
朱峰
刘为国
余全
蔡常林
许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Marine Power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Marine Power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Marine Power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Marine Power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52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3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3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3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5/00Casting using a mould or core of which a part significant to the process is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e.g. chill casting; Mould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2D15/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hill cas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冷铁具有底面、顶面和侧面,所述底面用于接触(含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铸件的表面,底面和顶面之间通过侧面连接(含直接连接及间接连接),冷铁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向顶面逐渐减小。本发明的新型冷铁结构简单巧妙,本身易加工且可以有效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使边缘交界处的激冷作用缓和过渡,有效避免铸件在冷铁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多边体结构的缘故,加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热能的传导,提高了冷铁激冷效果,保证了铸件的产品质量,使铸件质量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铸件零件的复杂程度不同,壁厚不均匀,造成凝固过程中各部位冷却速度不一致,极易产生铸造缺陷。为保证铸件的质量,通常在需激冷的型腔内部或表面安置冷铁,用来控制收缩和获得定向凝固,以提高冒口补缩效率和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
目前,通常冷铁普遍采用碳钢浇制或钢板切割而成。在尺寸上,除随形冷铁外,基本采用方形规则冷铁,放置在需激冷的工作表面。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铸件在冷铁边缘交界处偶尔会出现裂纹;或在加工后,由于冷铁激冷效果不强,时常发生皮下缩孔、疏松等缺陷情况。以上质量问题,轻者影响铸件外观,增加铸件焊补率,重则可能导致铸件报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可以防止铸件在冷铁边缘交界处出现裂纹或缩孔。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冷铁具有底面、顶面和侧面,所述底面用于接触(含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铸件的表面,底面和顶面之间通过侧面连接(含直接连接及间接连接),冷铁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向顶面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铁为立方体结构,冷铁的底面面积最大,用以与铸件的表面接触,为工作面,且一般放置于型箱的中部位置,处于铸件的中心处,则对于铸件底部中心处的热节处放置此冷铁,冷铁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工作面)向顶面逐渐减小,有利于使激冷作用平缓过度,以防止冷铁与砂型交界处不同步收缩而产生热裂或缩孔,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铁的厚度自中心处逐渐向边缘处减薄。通常情况下,若不设置冷铁铸件底部中心处的热节处,因自然冷却速度较顶部慢,而冒口设置于顶部的话,铸件底部中心处会最后冷却,又得不到补缩,易造成缩孔等现像,设置冷铁可使该热节处较先冷却,从而减缓此现象,但若设置的冷铁的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而冷铁对铸件所产生的激冷效果和其厚度有密切关系,若上下方向的厚度一致,激冷效果相当,会与周围的型砂产生强烈的对比,易使铸件在冷铁工作面的边缘处产生裂纹。本申请方案,冷铁的厚度自中心处逐渐向边缘处减薄,可以使激冷效果均匀过渡,使得交界处的激冷作用缓和过渡,有效避免铸件在冷铁边缘产生裂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面包括形状为梯形的第一侧面和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呈首尾相连的间隔状设置,相邻的梯形与三角形共腰设置,各梯形的顶边、三角形的底边构成所述顶面的边,各梯形的底边组成所述底面的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的冷铁由矩形冷铁改制而成,是以底面(工作面)为基准,以一定角度切除顶部四个角,切除后特征显示为个三角形截面,其余为梯形截面。本方案的新型冷铁,以斜面的方式,增大了其表面积,形成多边体结构,作业时有效加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热能的传导;使交界处的激冷作用缓和过渡,有效避免铸件在冷铁边缘产生裂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面数相等,且至少均为三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间隔设置,第二侧面为倾斜状的,两者至少各为三个,增大了表面积的同时,使是冷铁的形状规整,厚度变化均匀,使得激冷效果过度缓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面数均为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面数均为四个,使得底面形状为四边形,一方面可适配于常用的铸件形状,使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也可达到激冷效果过渡均匀,解决背影技术中技术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顶面的形状为八边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面的形状为矩形,可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适配于一般的铸件形状,使用方便,效果也显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面的边长为底面上的同一侧的边长的三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面的边长为底面上同一侧边长的三分之一,使得冷铁自其中心向边缘处的厚度变化均匀,便于使激冷作用达到均匀过渡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顶面的形状也为圆形,所述冷铁呈圆台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状的冷铁也为一种方案,同样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铁的厚度为铸件的厚度的0.7~1.3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铁厚度与铸件厚度此种关系,有利于最大效果地实现均匀激冷,若冷铁过薄,激冷效果不佳,解决不了技术问题,若冷铁过厚,则激冷过渡,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铁的材质为钢材或铝材或铜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铁的材质优选为钢材,当然也可以为铝材或铜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传统方形规格冷铁,本新型冷铁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向顶面逐渐减小,冷铁的厚度大小逐步向边角处减薄,使交界处的激冷作用缓和过渡,有效避免铸件在冷铁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多边体结构的缘故,加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热能的传导,提高了冷铁激冷效果,保证了铸件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铸造用新型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新型冷铁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新型冷铁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新型冷铁的工作简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铸造用新型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铸造用新型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铸造用新型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铁;11、底面;12、侧面;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3、顶面;2、铸件;3、型砂;4、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参阅图1至图4,冷铁1具有底面11、顶面13和侧面12,底面11用于接触铸件2的表面,底面11和顶面13之间通过侧面12连接,冷铁1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11向顶面13逐渐减小。冷铁1的厚度自中心处逐渐向边缘处减薄。侧面12包括形状为梯形的第一侧面121和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二侧面122,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呈首尾相连的间隔状设置,相邻的梯形与三角形共腰设置,各梯形的顶边、三角形的底边构成顶面13的边,各梯形的底边组成底面11的边。
本实施例中冷铁1由矩形冷铁改制而成,是以底面(工作面)11为基准,以一定角度切除顶部的四个角,切除后特征显示为4个三角形截面,即第二侧面122,其余为第一侧面121,呈梯形。第二侧面122为倾斜状,使得本方案的新型冷铁,以斜面的方式,增大了其表面积,形成多边体结构,作业时有效加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热能的传导;同时新型冷铁厚度大小自中心处逐步向边缘处减薄,使交界处的激冷作用缓和过渡,有效避免铸件在冷铁边缘产生裂纹。
本方案中所述的厚度指的是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即由同一纵向平面截取后,冷铁的上下边缘的距离。冷铁的中心处可以指顶面13及其向底面11投影所形成的部分,为大致中心部位。
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的面数相等,且至少为三个。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3。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面数均为四个。更具体地,底面11的形状为四边形,顶面13的形状为八边形。顶面13的边长为底面11上的同一侧的边长的三分之一,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冷铁自底面11向顶面13方向的投影所形成图形,使得底面的每条边被为三等分。
冷铁1的厚度为铸件2的厚度的0.7~1.3倍。可以达到最优的激冷效果。
冷铁1的材质为钢材或铝材或铜材。多样材质可供据实际需求选择。
工作原理是:
参阅图4,首先,根据工艺要求和铸件尺寸,选取合适的冷铁及数量;
其次,在需激冷的型腔内部或表面安置冷铁1,图4中是将冷铁1底面11朝上,顶面13朝下放置于型砂3的下部,冒口4开设于型砂3的上部;
最后,操作要求底面(工作面)11与铸件2的表面接触,顶面13及侧面12与型砂3接触。
作业时,因冷铁1的结构形状,一方面有效加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热能的传导;冷铁的厚度大小自中心处逐步向边缘处减薄,使铸件与冷铁交界处边缘的激冷作用缓和过渡,有效避免铸件在冷铁边缘产生裂纹。
实施例2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底面11为三角形,顶面13为六边形,其他特征可以和实施例1中特征相同或相似,如也具备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第一侧面呈梯形,第二侧面呈三角形。但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21的面数为三个,第二侧面的面数为三个,同样能达到激冷作用过渡均匀的效果。
实施例3
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底面11为五边形,顶面13为十边形,其他特征可以和实施例1中特征相同或相似,如也具备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第一侧面呈梯形,第二侧面呈三角形。但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21的面数为五个,第二侧面的面数为五个,同样能达到激冷作用过渡均匀的效果。
实施例4
参阅图7,底面11的形状为圆形,顶面13的形状也为圆形,冷铁1呈圆台状,侧面12为平滑过渡的表面,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中相同或相似。同样能达到激冷作用过渡均匀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各实施例的冷铁1的形状,还可以根据铸件2的形状进行匹配,便于使激冷效果达到更佳,具体来说,底面11的形状,顶面13的形状,以及侧面1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改设置,只要满足冷铁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向顶面逐渐减小,或者满足冷铁的厚度自中心处逐渐向边缘处减薄的技术特征,均能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均应理解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冷铁(1)具有底面(11)、顶面(13)和侧面(12),所述底面(11)用于接触铸件(2)的表面,底面(11)和顶面(13)之间通过侧面(12)连接,冷铁(1)的横截面面积自底面(11)向顶面(13)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铁(1)的厚度自中心处逐渐向边缘处减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12)包括形状为梯形的第一侧面(121)和形状为三角形的第二侧面(122),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呈首尾相连的间隔状设置,相邻的梯形与三角形共腰设置,各梯形的顶边、三角形的底边构成所述顶面(13)的边,各梯形的底边组成所述底面(11)的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的面数相等,且至少均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面数均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顶面(13)的形状为八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3)的边长为底面(11)上的同一侧的边长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1)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顶面(13)的形状也为圆形,所述冷铁(1)呈圆台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7所述的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铁(1)的厚度为铸件(2)的厚度的0.7~1.3倍。
CN201911035213.7A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Pending CN112743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5213.7A CN112743059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5213.7A CN112743059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3059A true CN112743059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5213.7A Pending CN112743059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30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353A (zh) * 2021-06-03 2021-10-01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激冷机构及铸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7648A2 (en) * 1997-04-21 1998-10-29 Mile Jakir Low-alloy cast iron tappet,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ing
CN201922016U (zh) * 2010-12-10 2011-08-10 四川简阳海特有限公司 随形石墨冷铁
CN202943212U (zh) * 2012-10-30 2013-05-22 长沙酉诚凸轮轴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激冷凸轮轴的新型冷铁模具
CN103192027A (zh) * 2013-03-28 2013-07-10 清华大学 一种熔模铸造冷铁局部冷却方法
CN108746534A (zh) * 2018-06-23 2018-11-06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铸造用可组合冷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7648A2 (en) * 1997-04-21 1998-10-29 Mile Jakir Low-alloy cast iron tappet,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ing
CN201922016U (zh) * 2010-12-10 2011-08-10 四川简阳海特有限公司 随形石墨冷铁
CN202943212U (zh) * 2012-10-30 2013-05-22 长沙酉诚凸轮轴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激冷凸轮轴的新型冷铁模具
CN103192027A (zh) * 2013-03-28 2013-07-10 清华大学 一种熔模铸造冷铁局部冷却方法
CN108746534A (zh) * 2018-06-23 2018-11-06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铸造用可组合冷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编审委员会等: "《铸造工》", 30 April 2003, 中国劳动出版社 *
谢步瀛等: "《画法几何》", 30 September 2016, 同济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353A (zh) * 2021-06-03 2021-10-01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激冷机构及铸造方法
CN113458353B (zh) * 2021-06-03 2022-05-10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激冷机构及铸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3059A (zh) 一种铸造用新型冷铁
CN106424577A (zh) 一种铸钢件铁型覆砂铸造生产中防止热裂的砂芯装置和方法
CN201997673U (zh) 一种改善铝合金轮圈散热的模具
CN206169258U (zh) 一种针对厚轮辋型轮毂的模具冷却结构
CN104057593A (zh) 一种pvc发泡板挤出模具
CN203526516U (zh) 多向挤铸液态模锻成型模具
CN205571334U (zh) 异形燃烧室活塞的浇铸模具
CN208745231U (zh) 一种高寿命快速注塑模具
CN203621418U (zh) 一种组合式结晶器连续变截面形状的窄边铜板
CN203410004U (zh) 一种pvc发泡板挤出模具
CN206241191U (zh) 生产环形薄壁灰铸铁件的disa线上的浇冒口系统
CN208116736U (zh) 一种燃气阀剪口模具
CN205271196U (zh) 一种落锤试样焊道的焊制冷却模具
CN206779379U (zh) 一种提升熔模铸造蜡模防变形仿形工装
CN213826956U (zh) 一种安检ct扇形盒底板浇注系统
CN206286536U (zh) 改进的车轮模具分流锥
CN206188645U (zh) 一种用于3d四边热弯成型的两板模具
CN110394399A (zh) 一种厚板蒙皮类零件模具
CN204321093U (zh) 铸造用新型易割片
CN210547970U (zh) 一种提高大平面类铸件快速冷却的装置
CN204912717U (zh) 一种高速列车铸铝齿轮箱上箱体金属型低压铸造模具
CN208374132U (zh) 一种齿轮锻造用模具
CN217192517U (zh) 一种低压铸造轮毂的冷却结构
CN210936995U (zh) 一种防震的砂型铸造模具
CN204369750U (zh) 具有保温结构的玻璃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