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8574A -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8574A
CN112728574A CN202110083048.3A CN202110083048A CN112728574A CN 112728574 A CN112728574 A CN 112728574A CN 202110083048 A CN202110083048 A CN 202110083048A CN 112728574 A CN112728574 A CN 112728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iler
temperature energy
level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0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永春
刘政
钟轶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f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f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f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f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30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8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8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8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6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78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level indic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1/00Feed-water supply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 F22D11/02Arrangements of feed-wate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9/0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F28B9/08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collecting and remov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节能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案通过对锅炉蒸汽量和给水量的检测信息,控制器控制给水泵的转速,进而控制锅炉的进水量与锅炉蒸发量同步;当锅炉水位偏离设定值时,通过修正锅炉给水量,保证锅炉水位在安全范围运行。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的补水采用高位槽的高位水箱补水,保证进水量同锅炉给水量同步,进而实现余热热源锅炉烟气与被加热介质锅炉给水的同步性,保证低温余热回收换热的高效稳定,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利用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利用率,提高锅炉的整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锅炉节能系统普遍直接通过高温节能器对锅炉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利用,而实际应用中,锅炉产生的蒸汽量和进水量之间均有关系,也就是说锅炉内的水量越多,产生的蒸汽量越多,外排的烟气所携带的热量也就越多,在高温节能器内进行热量交换时,则需要更多的水来吸收利用这些热量,反之,锅炉内的水量越少,产生的蒸汽越少,则需要在高温节能器中注入较少的水来与烟气进行热量交换,而常规技术难以实现这种同步平衡,导致锅炉产生的烟气的热量利用率不高,导致热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包括锅炉、高温节能器、给水泵、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和补水系统,所述锅炉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端和第一进水端,所述高温节能器上设置有第二进气端、第二出气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气端与第二进气端连通,所述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上设置有第三进气端、第三出气端、第三进水端和第三出水端,所述第二出气端与第三进气端连通;
所述补水系统包括冷水箱、补水泵和高位水箱,所述冷水箱通过补水泵向高位水箱内供水,所述高位水箱上设置有第四出水端,所述第四出水端与第三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端连通,且给水泵设置在第三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二出水端与第一进水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锅炉内设置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给水泵为自动变频给水泵,所述自动变频给水泵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系统还包括备用补水泵,所述备用补水泵的进水端与冷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备用补水泵的出水端与高位水箱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水箱内还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与补水泵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的下端还开设有冷凝水排放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锅炉工作产生的烟气从第一出气端流至第二进气端,进而流至高温节能器内进行首次热能交换,接着从第二出气端流至第三进气端,进而流至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进行再次热能交换,最后通过第三出气端排出;
步骤二、向冷水箱内添加常温水,通过补水泵将冷水箱内的水抽至高位水箱,浮球开关根据高位水箱内的水位控制补水泵的启停,保证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的水量稳定;
步骤三、高位水箱内的水从第四出水端流至第三进水端,进而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的烟气进行热能交换;
步骤四、将锅炉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及水位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与处理以后,按照需要控制给水泵将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的水抽至高温节能器内,高温节能器内的水与烟气相互进行热能交换;
步骤五、高温节能器内的水通过第二出水端流至第一进水端,进而流入锅炉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高温节能器对锅炉产生的烟气与水进行首次热交换,通过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对烟气与水进行再次热能交换,通过两次的热能交换,进一步降低外排的烟气的温度,与实现烟气内蒸汽的冷凝余热回收利用,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更加节能;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给水泵来控制与烟气进行热交换的水量的供给,也就是控制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和高温节能器的进水量,当锅炉水位偏离设定值时,同步调节锅炉给水量,保证锅炉水位在安全范围运行,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烟气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锅炉1、高温节能器2、给水泵3、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冷凝水排放口45、冷水箱51、补水泵52、备用补水泵53、高位水箱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包括锅炉1、控制器、高温节能器2、给水泵3、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和补水系统。
高温节能器2和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
锅炉1内设置有水位计、蒸汽流量计和给水流量计,水位计、蒸汽流量计和给水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水位计用于检测锅炉1内的水位,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蒸汽流量计用于检测锅炉1内产生的蒸汽的流量,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给水流量计用于检测锅炉1内的给水流量,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
锅炉1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端和第一进水端,高温节能器2上设置有第二进气端、第二出气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第一出气端与第二进气端连通,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上设置有第三进气端、第三出气端、第三进水端和第三出水端,第二出气端与第三进气端连通。
补水系统包括冷水箱51、补水泵52、备用补水泵53和高位水箱54,冷水箱51通过补水泵52向高位水箱54内供水,也就是补水泵52的进水端与冷水箱51内部连通,补水泵52的出水端与高位水箱54内部连通;高位水箱54上设置有第四出水端,第四出水端与第三进水端连通,第三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端连通,且给水泵3设置在第三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端之间,给水泵3工作时,将第三出水端的水抽至第二进水端,第二出水端与第一进水端连通,给水泵3向高温节能器2内部抽水的同时,后进入高温节能器2内部的水将前面已经与烟气进行热交换的水推入锅炉1内,从而完成热能交换。
高温节能器2对锅炉1产生的烟气与水进行首次热交换,通过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对烟气与水进行再次热能交换,通过两次的热能交换,进一步降低外排烟气的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更加节能。
备用补水泵53的进水端与冷水箱51内部连通,备用补水泵53的出水端与高位水箱54内部连通,备用补水泵53同样将冷水箱51内的水抽至高位水箱54内,起到辅助供水的作用。
给水泵3为自动变频给水泵3,自动变频给水泵3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根据水位计所检测的数据,进而相应的控制给水泵3的转速,控制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流向高温节能器2的水的流速,同时也相当于控制从高温节能器2流向锅炉1的水的流速。
通过设置给水泵3来控制与烟气进行热交换的水量的供给,也就是控制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和高温节能器2的进水量,进而控制流入锅炉1内的进水量和锅炉1产生的蒸汽量;水位计检测到锅炉1内的水位信息,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蒸汽流量计检测到锅炉1内产生的蒸汽的流量,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给水流量计检测到锅炉1内的给水流量,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控制器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相应的控制给水泵3的转速,进而控制锅炉1的进水量与锅炉1蒸发量同步,通过控制器控制给水量和蒸汽量同步,当锅炉1水位偏离设定值时,同步调节锅炉1给水量,保证锅炉1水位在安全范围运行。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的补水采用高位槽的高位水箱54补水,保证进水量同给水量同步,进而实现余热热源锅炉烟气与被加热介质锅炉给水的同步性,保证低温余热回收换热的高效稳定,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利用率。
高位水箱54内还设置有浮球开关,浮球开关与补水泵52相互配合,当高位水箱54内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该设定值高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水位,利于高位水箱54内的水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浮球开关启动并给出信号至补水泵52,补水泵52开始工作,将冷水箱51内的常温水抽至高位水箱54内,直至高位水箱54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浮球开关启动并给出信号至补水泵52,补水泵52停止工作。
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的下端还开设有冷凝水排放口45,用于排放冷凝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锅炉1工作产生的烟气从第一出气端流至第二进气端,进而流至高温节能器2内进行首次热能交换,接着从第二出气端流至第三进气端,进而流至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进行再次热能交换,最后通过第三出气端排出;
步骤二、向冷水箱51内添加常温水,通过补水泵52将冷水箱51内的水抽至高位水箱54,浮球开关根据高位水箱54内的水位控制补水泵52的启停,保证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水量稳定;
步骤三、高位水箱54内的水从第四出水端流至第三进水端,进而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烟气进行热能交换;
步骤四、将锅炉1内的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及水位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与处理以后,按照需要控制给水泵3将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水抽至高温节能器2内,高温节能器2内的水与烟气相互进行热能交换;
步骤五、高温节能器2内的水通过第二出水端流至第一进水端,进而流入锅炉1内。
工作原理:锅炉1工作产生的烟气流至高温节能器2内进行首次热能交换,接着流至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进行再次热能交换,最后通过第三出气端排出;
向冷水箱51内添加常温水,通过补水泵52将冷水箱51内的水抽至高位水箱54,浮球开关根据高位水箱54内的水位设定值(该水位设定值高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水位,利于高位水箱54内的水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控制补水泵52的启停,保证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水量稳定;高位水箱54内的水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内的烟气进行热能交换;
控制器控制给水泵3的转速,控制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相同,进而控制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抽入高温节能器2内的进水量,使进水量与烟气量更接近平衡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烟气热量的利用率,高温节能器2内的水与烟气相互进行热能交换以后,进入锅炉1内;根据锅炉1内的水位信息,锅炉1水位偏离设定值时,相应修正给水泵3的转速,保证锅炉1水位在安全范围运行;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4的补水采用高位槽的高位水箱54补水,保证进水量同给水量同步,进而实现余热热源锅炉烟气与被加热介质锅炉给水的同步性,保证低温余热回收换热的高效稳定,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包括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节能器、给水泵、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和补水系统,所述锅炉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端和第一进水端,所述高温节能器上设置有第二进气端、第二出气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气端与第二进气端连通,所述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上设置有第三进气端、第三出气端、第三进水端和第三出水端,所述第二出气端与第三进气端连通;
所述补水系统包括冷水箱、补水泵和高位水箱,所述冷水箱通过补水泵向高位水箱内供水,所述高位水箱上设置有第四出水端,所述第四出水端与第三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端连通,且给水泵设置在第三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端之间,所述第二出水端与第一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锅炉内设置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为自动变频给水泵,所述自动变频给水泵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系统还包括备用补水泵,所述备用补水泵的进水端与冷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备用补水泵的出水端与高位水箱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箱内还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与补水泵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的下端还开设有冷凝水排放口。
7.根据上述的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锅炉工作产生的烟气从第一出气端流至第二进气端,进而流至高温节能器内进行首次热能交换,接着从第二出气端流至第三进气端,进而流至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进行再次热能交换,最后通过第三出气端排出;
步骤二、向冷水箱内添加常温水,通过补水泵将冷水箱内的水抽至高位水箱,浮球开关根据高位水箱内的水位控制补水泵的启停,保证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的水量稳定;
步骤三、高位水箱内的水从第四出水端流至第三进水端,进而流入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与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的烟气进行热能交换;
步骤四、将锅炉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及水位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与处理以后,按照需要控制给水泵将非承压式低温节能器内的水抽至高温节能器内,高温节能器内的水与烟气相互进行热能交换;
步骤五、高温节能器内的水通过第二出水端流至第一进水端,进而流入锅炉内。
CN202110083048.3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2728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048.3A CN112728574A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048.3A CN112728574A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8574A true CN112728574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59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048.3A Pending CN112728574A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85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6051A (zh) * 2022-03-17 2022-06-2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超临界火电机组湿态运行锅炉给水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6051A (zh) * 2022-03-17 2022-06-2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超临界火电机组湿态运行锅炉给水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52721U (zh) 一种热泵机组综合性能试验系统
CN201074826Y (zh) 燃气/燃油锅炉节能器
CN101955240B (zh) 利用烟气废热产生的低温低压蒸汽进行海水淡化系统
CN104819054A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的余热利用系统
CN112728574A (zh)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654580A (zh) 一种蓄热式真空相变锅炉
CN214426040U (zh) 一种非承压低温节能系统
CN107477646A (zh) 一种集中供热管网系统
CN110056854B (zh) 一种燃煤机组中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4704010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01850152U (zh) 利用烟气废热产生的低温低压蒸汽进行海水淡化系统
CN216790145U (zh) 一种带控制高回路强化汽水分离的汽化冷却系统
CN104315496A (zh) 基于等温差原理的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
CN204201868U (zh) 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
CN202869081U (zh)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CN204535096U (zh) 一种蓄热式真空相变锅炉
CN20943138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3147943U (zh) 自测调控换热量的水源热泵空调
CN208332677U (zh) 热回收高温热泵系统
CN206386911U (zh) 一种化学水加热系统
CN208154872U (zh) 热水倒串联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207113328U (zh) 一种直接蒸发式冰浆机组
CN207686774U (zh) 一种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CN207501129U (zh) 一种用于热电厂蒸汽热量回收系统
CN214791054U (zh) 一种燃气锅炉补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