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8484B -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8484B CN112678484B CN202011568143.4A CN202011568143A CN112678484B CN 112678484 B CN112678484 B CN 112678484B CN 202011568143 A CN202011568143 A CN 202011568143A CN 112678484 B CN112678484 B CN 1126784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ail
- elevator guide
- elevator
- hydraulic cylinder
- rocker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中的组合摇臂包括液压缸体、转动装置、摇臂和主动滚轮;液压缸体竖直设置,转动装置连接摇臂一端与液压缸体的活塞杆端部,主动滚轮固定设置于摇臂的另一端部,主动滚轮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滚动;主动滚轮包括轮体和凸沿,凸沿相对于轮体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片,四个主动滚轮上的压力感应片的感知结果用于判断电梯导轨的直线度;还包括至少两支撑油缸,设置于电梯导轨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下方。通过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在实现电梯导轨直线度检测同时可进行电梯导轨的翻转,且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进行翻转方向的区分,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导轨是由钢轨和连接板构成的电梯构件,它分为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截面形状主要以T形为主,导轨在起导向作用的同时,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和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等。
在电梯导轨使用的过程中,其直线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使用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因此直线度的检测是电梯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电梯的中间板体竖直朝上设置,而与中间板体连接的安装板体被支撑平面支撑而实现上料,此种放置形态可保证电梯导轨传输的稳定性,然而在后续的加工中,需要对电梯导轨进行180度的翻转而将安装板体设置于顶部,才能够适应后续的钻孔工装等。
现有的电梯导轨的翻转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功能是单一的,仅以翻转为目的,与直线度的检测在两个工位进行,此种生产线的分布方式不但增加了产线的长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四组组合摇臂,所述组合摇臂包括液压缸体、转动装置、摇臂和主动滚轮;
所述液压缸体竖直设置,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摇臂一端与所述液压缸体的活塞杆端部,用于带动所述摇臂相对于所述液压缸体转动,所述主动滚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摇臂的另一端部,所述主动滚轮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滚动,对所述电梯导轨进行传输,至少四组所述组合摇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梯导轨两侧,所述摇臂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梯导轨的传送方向同向;
所述主动滚轮包括轮体和凸沿,所述凸沿设置于所述轮体边缘,对由所述轮体支撑并传送的所述电梯导轨进行贴合阻挡,其中,所述凸沿相对于所述轮体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片,四个所述主动滚轮上的所述压力感应片的感知结果用于判断所述电梯导轨的直线度;
还包括至少两支撑油缸,设置于所述电梯导轨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下方。
进一步地,工作方法如下:
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所述主动滚轮滚动,对来自传送装置的所述电梯导轨进行传送;
通过压力感应片所感知的压力对所述电梯导轨的直线度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以下动作:当感知的压力值在正常范围的边界值与修正范围的边界值之间或者超过所述修正范围的边界值时,通过至少四组组合摇臂控制所述电梯导轨向不同方向翻转,且在设定位置被移除。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摇臂带动所述电梯导轨翻转的过程如下:
所述支撑油缸向外伸缩,对所述电梯导轨的中部进行支撑,使所述电梯导轨脱离所述轮体的支撑;
所述电梯导轨两侧的摇臂对称向外侧转动,且所述摇臂在所述电梯导轨下方形成支撑位置;
所述支撑油缸向内回缩至支撑高度与所述支撑位置的支撑高度等高的位置;
所述电梯导轨一侧的所述液压缸体回缩,且所述支撑油缸进一步回缩,使得所述电梯导轨第一次转动,且转动至中间板体的端部被回缩的所述液压缸体带动的所述凸沿支撑,安装板体被所述支撑油缸活塞杆端部支撑;
两侧的所述摇臂均转回至竖直状态,且所述支撑油缸向外伸出,使得所述电梯导轨第二次转动,且转动至所述中间板体的端部被回缩的所述液压缸体带动的所述摇臂支撑,安装板体被所述支撑油缸活塞杆端部支撑;
所述支撑油缸回缩,使得所述中间板体端部自所述摇臂上下落至两侧所述组合摇臂之间,且仍被所述支撑油缸支撑,所述安装板体一侧被所述主动滚轮支撑;
所述支撑油缸进一步回缩,回缩的液压缸体回位,完成所述电梯导轨的180度翻转。
进一步地,当所感知的压力值在正常范围的边界值以内时,所述电梯导轨向任意一侧翻转后正常向前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位置为相对于所述主动滚轮的轴向倾斜设置的平面,所述平面在与所述支撑油缸的支撑高度等高时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位于所述轮体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油缸的支撑面上设置有磁性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梯导轨脱离所述轮体的支撑时,所述电梯导轨的两侧仍保持与所述凸沿内侧的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动力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油缸在所述电梯导轨的传送方向上与所述组合摇臂错位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在实现电梯导轨直线度检测同时可进行电梯导轨的翻转,且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进行翻转方向的区分,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四组组合摇臂相对于电梯导轨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组合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梯导轨未进行翻转前正常传输的示意图;
图5~图10为电梯导轨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图11为主动滚轮的结构优化示意图;
附图说明:
1、液压缸体;2、转动装置;3、摇臂;4、主动滚轮;41、轮体;42、凸沿;43、压力感应片;5、电梯导轨;6、支撑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包括:至少四组组合摇臂,组合摇臂包括液压缸体1、转动装置2、摇臂3和主动滚轮4;液压缸体1竖直设置,转动装置2连接摇臂3一端与液压缸体1的活塞杆端部,用于带动摇臂3相对于液压缸体1转动,主动滚轮4固定设置于摇臂3的另一端部,主动滚轮4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滚动,对电梯导轨5进行传输,至少四组组合摇臂对称设置于电梯导轨5两侧,摇臂3的转动轴线与电梯导轨5的传送方向同向;主动滚轮4包括轮体41和凸沿42,凸沿42设置于轮体41边缘,对由轮体41支撑并传送的电梯导轨5进行贴合阻挡,其中,凸沿42相对于轮体41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片43,四个主动滚轮4上的压力感应片43的感知结果用于判断电梯导轨5的直线度;还包括至少两支撑油缸6,设置于电梯导轨5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下方。
如图4~10所示,本实施例中以设置四组组合摇臂为例进行说明,中间板体竖直朝上设置的电梯导轨5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四组组合摇臂的主动滚轮4上,通过主动滚轮4的滚动一方面带动电梯导轨5继续向前传送,另外还可通过四个主动轮轮上的压力感应片43的感应结果而对电梯导轨5的直线度进行评估,具体地,当电梯导轨5直线度满足要求时,压力感应片43受到的压力较小,而当电梯导轨5的直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会因弯曲而对压力感应片43造成超过设定范围的挤压力,其中,弯曲程度越大则压力感应片43所感知的压力越大。
本发明中,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通过动力装置带动主动滚轮4滚动,对来自传送装置的电梯导轨5进行传送;通过压力感应片43所感知的压力对电梯导轨5的直线度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以下动作:当所感知的压力值在正常范围的边界值以内时,电梯导轨5向任意一侧翻转后正常向前传输;当感知的压力值在正常范围的边界值与修正范围的边界值之间或者超过修正范围的边界值时,通过至少四组组合摇臂控制电梯导轨5向不同方向翻转,且在设定位置将电梯导轨5移除。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电梯导轨5被按照三种不同的情况而被划分,通过双向的翻转而实现了区分。当然,在翻转的过程中需要停止主动滚轮4的转动。
本发明中,双向的翻转是对称的,现以向一侧翻转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支撑油缸6向外伸缩,对电梯导轨5的中部进行支撑,使电梯导轨5脱离轮体41的支撑;如图6所示,电梯导轨5两侧的摇臂3对称向外侧转动,且摇臂3在电梯导轨5下方形成支撑位置;支撑油缸6向内回缩至支撑高度与支撑位置的支撑高度等高的位置;如图7和8所示,电梯导轨5一侧的液压缸体1回缩,且支撑油缸6进一步回缩,使得电梯导轨5第一次转动,且转动至中间板体的端部被回缩的液压缸体1带动的凸沿42支撑,安装板体被支撑油缸6活塞杆端部支撑;如图9所示,两侧的摇臂3均转回至竖直状态,且支撑油缸6向外伸出,使得电梯导轨5第二次转动,且转动至中间板体的端部被回缩的液压缸体1带动的摇臂3支撑,安装板体被支撑油缸6活塞杆端部支撑;如图10所示,支撑油缸6回缩,使得中间板体端部自摇臂3上下落至两侧组合摇臂之间,且仍被支撑油缸6支撑,安装板体一侧被另一侧的主动滚轮4支撑;支撑油缸6进一步回缩,回缩的液压缸体回位,完成电梯导轨5的180度翻转。
在上述翻转过程中,可在电梯导轨5第二次转动后通过机械手的夹持将电梯导轨5移动至废品区或者校直区,此位置安装板体可控制其近似于水平,为较为方便的夹取位置,可降低夹取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运动难度。移动后在后续的传递中可空位,也可通过机械手将校直完成的电梯导轨进行补位,补位后完成后续的翻转动作,从而使得后续的生产可连续进行,避免空位的出现。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6,支撑位置为相对于主动滚轮4的轴向倾斜设置的平面,平面在与支撑油缸6的支撑高度等高时水平设置,从而可实现电梯导轨5更加稳定的支撑,也便于在后续的翻转过程中对电梯导轨5的中部板体进行导向。
为了使得上述翻转的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参见图11,凸沿42位于轮体41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从而在电梯导轨5翻转的过程中可更加顺利的导向至两侧凸沿42之间而进行方向更加准确的导向和传输。
在本发明中,为了避免在上述翻转过程中电梯导轨5因惯性而造成移动位置过大的情况,支撑油缸6的支撑面上设置有磁性层,通过磁性吸力大小的控制可使得电梯导轨5被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样出于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的考虑,在电梯导轨5脱离轮体41的支撑时,电梯导轨5的两侧仍保持与凸沿42内侧的贴合。
为了在电梯导轨5转动的过程中进行转动速度的优化和调整,转动装置2的转动动力为伺服电机,从而可根据不同的电梯导轨5的尺寸进行速度的调整,适应性的对惯性等带来的运动风险进行规避,而实现主动目的的转动装置2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实施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做描述,主动滚轮4的动力部分同样优选伺服电机,便于启动和停止的精确控制,伺服电机可在与主动滚轮4连接后随摇臂3同步转动。
在整个装置的布局过程中,为了降低设置的难度,避免干涉情况的发生,支撑油缸6在电梯导轨5的传送方向上与组合摇臂错位设置,其中,一侧摇臂3可在另一侧摇臂3带动电梯导轨5进行翻转的过程中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通过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在实现电梯导轨直线度检测同时可进行电梯导轨的翻转,且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进行翻转方向的区分,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四组组合摇臂,所述组合摇臂包括液压缸体(1)、转动装置(2)、摇臂(3)和主动滚轮(4);
所述液压缸体(1)竖直设置,所述转动装置(2)连接所述摇臂(3)一端与所述液压缸体(1)的活塞杆端部,用于带动所述摇臂(3)相对于所述液压缸体(1)转动,所述主动滚轮(4)固定设置于所述摇臂(3)的另一端部,所述主动滚轮(4)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滚动,对电梯导轨(5)进行传输,至少四组所述组合摇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梯导轨(5)两侧,所述摇臂(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梯导轨(5)的传送方向同向;
所述主动滚轮(4)包括轮体(41)和凸沿(42),所述凸沿(42)设置于所述轮体(41)边缘,对由所述轮体(41)支撑并传送的所述电梯导轨(5)进行贴合阻挡,其中,所述凸沿(42)相对于所述轮体(41)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片(43),四个所述主动滚轮(4)上的所述压力感应片(43)的感知结果用于判断所述电梯导轨(5)的直线度;
还包括至少两支撑油缸(6),设置于所述电梯导轨(5)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方法如下:
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所述主动滚轮(4)滚动,对来自传送装置的所述电梯导轨(5)进行传送;
通过压力感应片(43)所感知的压力对所述电梯导轨(5)的直线度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以下动作:当感知的压力值在正常范围的边界值与修正范围的边界值之间或者超过所述修正范围的边界值时,通过至少四组所述组合摇臂控制所述电梯导轨(5)向不同方向翻转,且在翻转至设定位置时被移除;
所述组合摇臂带动所述电梯导轨(5)翻转的过程如下:
所述支撑油缸(6)向外伸缩,对所述电梯导轨(5)的中部进行支撑,使所述电梯导轨(5)脱离所述轮体(41)的支撑;
所述电梯导轨(5)两侧的摇臂(3)对称向外侧转动,且所述摇臂(3)在所述电梯导轨(5)下方形成支撑位置;
所述支撑油缸(6)向内回缩至支撑高度与所述支撑位置的支撑高度等高的位置;
所述电梯导轨(5)一侧的所述液压缸体(1)回缩,且所述支撑油缸(6)进一步回缩,使得所述电梯导轨(5)第一次转动,且转动至中间板体的端部被回缩的所述液压缸体(1)带动的所述凸沿(42)支撑,安装板体被所述支撑油缸(6)活塞杆端部支撑;
两侧的所述摇臂(3)均转回至竖直状态,且所述支撑油缸(6)向外伸出,使得所述电梯导轨(5)第二次转动,且转动至所述中间板体的端部被回缩的所述液压缸体(1)带动的所述摇臂(3)支撑,安装板体被所述支撑油缸(6)活塞杆端部支撑;
所述支撑油缸(6)回缩,使得所述中间板体端部自所述摇臂(3)上下落至两侧所述组合摇臂之间,且仍被所述支撑油缸(6)支撑,所述安装板体一侧被另一侧的所述主动滚轮(4)支撑;
所述支撑油缸(6)进一步回缩,回缩的液压缸体(1)回位,完成所述电梯导轨(5)的180度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感知的压力值在正常范围的边界值以内时,所述电梯导轨(5)向任意一侧翻转后正常向前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位置为相对于所述主动滚轮(4)的轴向倾斜设置的平面,所述平面在与所述支撑油缸(6)的支撑高度等高时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42)位于所述轮体(41)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油缸(6)的支撑面上设置有磁性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导轨(5)脱离所述轮体(41)的支撑时,所述电梯导轨(5)的两侧仍保持与所述凸沿(42)内侧的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2)的转动动力为伺服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油缸(6)在所述电梯导轨(5)的传送方向上与所述组合摇臂错位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68143.4A CN112678484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68143.4A CN112678484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8484A CN112678484A (zh) | 2021-04-20 |
CN112678484B true CN112678484B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545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68143.4A Active CN112678484B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78484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18012A1 (de) * | 1995-05-17 | 1996-11-21 | Schlatter Ag | Verfahren zum wahlweisen Wenden von insbesondere flächigen Gegenständen |
CN101121463A (zh) * | 2007-09-15 | 2008-02-13 | 张家港市优希宏达机电厂 | T形导轨的翻转装置 |
CN201473044U (zh) * | 2009-07-30 | 2010-05-19 | 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T型导轨原位90度翻转机构 |
CN203109093U (zh) * | 2013-03-06 | 2013-08-07 | 苏州塞维拉上吴电梯轨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t型导轨校直导向装置 |
CN103599966A (zh) * | 2013-11-14 | 2014-02-26 | 张家港市张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矫直机自动翻料装置 |
CN103624112A (zh) * | 2013-11-14 | 2014-03-12 | 张家港市张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双缸矫直机 |
CN204035249U (zh) * | 2014-09-16 | 2014-12-24 | 杭州保利电梯导轨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矫直用翻转装置 |
CN111482741A (zh) * | 2020-05-21 | 2020-08-04 | 滦县众兴钢构有限公司 | 一种t型钢翻板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46429A1 (de) * | 1977-10-15 | 1979-04-19 | Anton Andres | Vorrichtung zum entdrallen von stahlprofilen |
JPH06328337A (ja) * | 1993-05-21 | 1994-11-29 | Hitachi Ltd | ダブル反転装置 |
US5598784A (en) * | 1994-11-22 | 1997-02-04 | Jervis B. Webb Company | Extruded aluminum conveyor with track offset |
CN203541171U (zh) * | 2013-09-25 | 2014-04-16 | 常州东方高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导轨弯曲全自动矫直机 |
CN104370070B (zh) * | 2014-11-12 | 2016-08-17 | 张家港市张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 |
DE102015105978B3 (de) * | 2015-04-20 | 2016-09-15 | Carl Mahr Holding Gmbh |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 optische Messeinrichtung |
CN108788598B (zh) * | 2018-06-19 | 2020-05-12 | 滦县众兴钢构有限公司 | T型钢翻转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11568143.4A patent/CN1126784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18012A1 (de) * | 1995-05-17 | 1996-11-21 | Schlatter Ag | Verfahren zum wahlweisen Wenden von insbesondere flächigen Gegenständen |
CN101121463A (zh) * | 2007-09-15 | 2008-02-13 | 张家港市优希宏达机电厂 | T形导轨的翻转装置 |
CN201473044U (zh) * | 2009-07-30 | 2010-05-19 | 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T型导轨原位90度翻转机构 |
CN203109093U (zh) * | 2013-03-06 | 2013-08-07 | 苏州塞维拉上吴电梯轨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t型导轨校直导向装置 |
CN103599966A (zh) * | 2013-11-14 | 2014-02-26 | 张家港市张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矫直机自动翻料装置 |
CN103624112A (zh) * | 2013-11-14 | 2014-03-12 | 张家港市张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双缸矫直机 |
CN204035249U (zh) * | 2014-09-16 | 2014-12-24 | 杭州保利电梯导轨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导轨矫直用翻转装置 |
CN111482741A (zh) * | 2020-05-21 | 2020-08-04 | 滦县众兴钢构有限公司 | 一种t型钢翻板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电梯导轨多功能检测机器人机构设计;王璇,等;《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0930;第34-4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8484A (zh) | 202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355579C2 (ru) | Конвей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заготовок в прессе | |
CN105855901B (zh) | 电饭煲冲压成形码垛智能机器人生产线 | |
CN102442543A (zh) | 一种车身输送装置 | |
CN109794924B (zh) | 一种用于零件加工的自动上下料机器人 | |
CN111302049B (zh) | 一种板材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678484B (zh) | 电梯导轨双向翻转装置 | |
KR20120077113A (ko) | 곡면 성형 시스템의 형상 맞춤형 판재 지지 장치 | |
CN102815527A (zh) | 工件转移过程中矫正工件偏移的结构 | |
CN213678425U (zh) | 一种板材加工用板材升降台 | |
CN204735656U (zh) | 一种c型钢升降堆码系统 | |
CN207497593U (zh) | 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 | |
CN207288759U (zh) | 环锻件生产时将坯料送往芯辊的送给装置 | |
CN202864453U (zh) | 一种铺纸机用玻璃抓送机构 | |
CN211876752U (zh) | 一种辅助双排板坯坯料对中的升降装置 | |
CN210312312U (zh) | 一种高精度对中靠边装置 | |
CN104889282A (zh) | 一种c型钢液压升降堆码系统 | |
CN201049364Y (zh) | 六辊式卷板机 | |
CN210231959U (zh) | 可扩展的塔库型激光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07745949A (zh) | 一种轮毂翻板式预清洗线自动传输装置 | |
CN215973929U (zh) | 一种大型原片玻璃翻转上料台 | |
CN211812188U (zh) | 上料输出组件 | |
CN216827937U (zh) | 一种坯料轧制用翻料输送机 | |
CN104907449B (zh) | 一种卧式c型钢堆码系统 | |
CN211034232U (zh) | 一种加热炉坯料翻转装置 | |
CN212025416U (zh) | 一种双排板坯坯料对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No. 18-69, Changwu Middle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cui Zhongyi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55 No.6 Dongfang Road, Huangli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RAZZI (JIANGSU) ELEVATOR GUIDE RAI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