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452B - 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2452B
CN112672452B CN202011106482.0A CN202011106482A CN112672452B CN 112672452 B CN112672452 B CN 112672452B CN 202011106482 A CN202011106482 A CN 202011106482A CN 112672452 B CN112672452 B CN 112672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heating
conductor track
heating conductor
element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64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2452A (zh
Inventor
A·施利普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roc And Hilling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roc And Hilling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roc And Hillinger Ltd filed Critical Duroc And Hilling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72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2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4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5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flexible
    • H05B3/56Heating cables
    • H05B3/565Heating cables flat cabl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加热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特别地用于电加热装置和负载电阻器,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设定至少一个加热导体径迹,‑提供具有几何尺寸的加热元件坯件,所述几何尺寸选择成使得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可以布置在加热元件坯件材料所占据空间的部分体积中,以及‑加工加热元件坯件,以通过从加热元件坯件中去除材料来产生经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

Description

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用于电加热装置的电加热元件(特别是盒式加热器,管状加热器,中空盒,平面加热器和表面加热器)和/或负载电阻器,利用它们将电能转化为热量,通常是通过提供导线形式的加热导体材料制成的,然后(只要所述导线使用时不被拉伸)在支架上或自由弯曲,缠绕或盘绕成空间曲线,以生成所需的加热导体径迹,通过所述加热导体径迹可以实现所需的热量分布,或者通过负载电阻器可以实现散热。
除了不能以这种方式生成所有设想的或所需的空间曲线的问题之外,在构造中还存在特殊的问题,其中必须要在狭窄的空间中安装具有较高加热导体横截面的较小加热导体电阻器,使得一方面特别是能经受长时间的热交变负载,另一方面特别是工艺可靠地将电加热装置的未加热的区域和加热区域彼此连接,这特别是在非常高的电流负载下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电加热元件的低成本方法,所述方法适合于至少减少上述问题。所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制造电加热元件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发展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电加热元件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电加热装置和负载电阻器的加热元件,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设定至少一个加热导体径迹;
-提供几何尺寸的加热元件坯件,选择所述几何尺寸使得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可以布置在加热元件坯件的材料所占据空间的部分体积中,以及
-加工加热元件坯件,从而通过去除加热元件坯件中的材料来产生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从所述加热元件坯件中塑造出所述加热导体径迹(这不排除其以后整体变形的可能性),而不是像当前通常那样通过使通常对以丝线或条带的形式提供的加热导体进行变形来产生导体。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多个重要的优点:
首先,本发明可以很容易地全自动化进行,这带来了成本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工艺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并减少了废品率,从而对批量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效果还补偿了所用材料的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因为在制造过程中去除的材料可以容易地回收,虽然材料数量增加的过程最初可能显得不合适。
其次,由于各种原因,所述方法开发了以前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达到的加热导体径迹的几何形状。例如,已证明,实际上不可能将具有大横截面的带状加热导体缠绕成具有小半径和大曲率的结构,从而使所得的电加热元件具有小直径。也不可能以大的螺距缠绕宽的条带,或者实现复杂的例如相互嵌套的加热导体径迹几何形状。
可以使用的可能的加工技术特别是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特别是精细的激光切割),喷水切割(特别是精细的喷水切割),冲压以及(特别是对于相对微细(filigranen)的加热元件坯件的)精细冲压或蚀刻。
所提供的加热元件坯件基本上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所设定的加热元件径迹可以被写入(eingeschrieben)由该形状限定的体积中,这是所述加热元件径迹能够从这种加热元件坯件中塑造出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可以布置在加热元件坯件的材料所占据空间的部分体积中。
但是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加热元件坯件具有简单的基本几何形状,特别是长方体,(完整)圆柱形或管状的基本几何形状,也可以通过从具有相应横截面的带状材料上分出合适长度的部分来提供。在许多情况下,优选加热元件坯件的这些简单的基本几何形状,因为它们易于操作并可以低价买到。
然而,容易且低价获得加热元件坯件不是使用加热元件坯件的唯一有效标准。例如,如果提供的加热元件坯件具有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或包含不同材料的部分和/或层,则可能是有利的。例如,有利的变体中的加热元件坯件具有以例如复合管或两层板的形式的、由加热元件合金制成的层和由铜制成的层,以实现具有未加热部分的加热导体径迹,是很有意义的。在加工步骤中在加热部分中除去铜层时,所述铜层保留在未加热部分中,然后大大降低了所述未加热部分中的电阻,因此几乎没有热输出。特别是在复杂的加热导体径迹的情况下,能够布置以前无法实现的未加热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如果提供加热元件坯件,所述加热元件坯件具有由电阻合金制成的至少一个部分、至少一个区域或至少一个层,其温度系数>300ppm,优选地>1000ppm,特别优选地>3000ppm,则可以对电加热元件进行控制和/或温度监控。
可以影响选择用于给定的加热导体径迹的加热元件坯件另一个标准是,如果必要的话,通过为坯件选择合适的几何形状,可以明显更快和/或更容易地进行随后的加工步骤。例如,如果提供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的加热元件坯件,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冲压步骤来实现具有不同截面的加热导体的加热导体径迹,否则所述加热导体径迹必须通过对加热导体的选择性变薄(Ausdünnen)以调节横截面来制造。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的加热元件坯件也可以由具有较简单的基本几何形状的加热元件坯件来制造,例如通过在特定区域中进行磨削或铣削。
如果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以平面延伸(eben),则可以特别容易执行通过加工加热元件坯件来实现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的多种处理方法。
实现该目的的一种可能性(不限于将平面的加热导体径迹作为目标几何形状)是,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使得加热导体径迹通过整体的几何变形、特别是通过最终的加热导体径迹的卷开或展开而产生,并且经加工的加热元件坯件经历逆向几何变形,特别是通过卷起或折叠,以使电加热元件形成具有最终加热导体径迹的形状。
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的有利的变体规定,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具有不同的宽度的部分,从而局部地变宽或变窄。这导致横截面变化,所述横截面变化在相应的部分中引起局部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相应的电加热元件的温度曲线中的局部变化。替代地或附加地,该效果也可以实现为将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
影响电加热元件的温度曲线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分段螺旋地延伸,其中螺距变化。
加热导体径迹也可以设定成分段螺旋地延伸,螺旋的旋转方向变化。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电加热元件的另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度工艺可靠的接触。这在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具有用于电接触或连接部的接触表面时尤其如此。因此,这些接触表面或连接部是电加热元件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通过其进行接触的中间元件。
在提到的第一个变体中,可以通过提供扩大的接触面来消除局部接触问题,而在提到的第二个变体中,连接部产生了所限定的接触条件,从而与以前的连接用途相比,在连接部和电加热元件之间不出现额外的接触点。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也可以把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具有至少一个串联的局部加热导体径迹和/或至少一个并联的局部加热导体径迹。这种局部加热导体径迹优选也可以构造成可切换的,也就是说可以彼此分开地控制或操作。所述加热导体也可以有利地构造成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分开的加热回路。
所有这些清楚地表明,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使得电加热元件的复杂的功能性大大提高。
在该方法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具有至少一个双线(bifilaren)部分。以这种方式特别地可以减小感应效应。
此外,可以通过适当设定加热导体径迹来阻止热负荷变化的机械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显示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其示出:
图1a:电加热元件的第一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1b:图1a中的电加热元件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的视图,
图2a:电加热元件的第二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2b:图2a中的电加热元件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的视图,
图3a:电加热元件的第四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3b:图3a中的电加热元件的平面图,
图3c:图3a中的电加热元件处于卷起状态的外部视图,
图3d:图3a中的电加热元件在图3中的卷起状态的侧视图,
图3e:整体几何变形的示意图,所述几何变形将图3a和图3b的加热导体径迹转换为图3c和图3d的加热导体径迹,
图4a:电加热元件的第四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4b:图4a中的电加热元件的平面图,
图4c:图4a中的电加热元件在卷起状态下的外部视图,
图5a:电加热元件的第五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5b:图5a中的电加热元件的侧视图,
图5c:在安装情况下的图5a中的电加热元件,
图6a:电加热元件的第六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6b:在安装情况下的图6a中的电加热元件,
图7a:电加热元件的第七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7b:在安装状态下的图7a中变形的电加热元件,
图7c:整体几何变形的示意图,所述几何变形将图7a的电加热元件,特别是加热导体径迹转换为图7b的电加热元件,特别是加热导体径迹,
图8a:电加热元件的第八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8b:图8a中的电加热元件的平面图,
图8c:图8a中的电加热元件卷成圆圈的状态的外部视图,
图8d:以正方形折叠状态的图8a的电加热元件的外部视图,
图8e:卷成螺旋状的状态的图8a中的电加热元件的外部视图,
图8f:卷成半圆形的状态的图8a中的电加热元件外部视图,
图9:电加热元件的第九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10:电加热元件的第十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11a:电加热元件的第十一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11b:图11a中的电加热元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12a:电加热元件的第十二示例的外部视图,
图12b:图12a的电加热元件的侧视图,
图13a:具有管状金属护套作为返回导体的电加热装置的部件的分解图,
图13b:局部打开的、由图13a所示的部件组装而成的电加热装置的视图,
图14:具有集成的连接部分的电加热元件的第十四示例,
图15a:电加热元件的第十五实例,
图15b:经加工的加热元件坯件,图15a的电加热元件由该坯件产生,
图16a:电加热元件的第十六示例,
图16b:经加工的加热元件坯件,图16a的电加热元件由该坯件产生,
图17:电加热元件的第十七示例,
图18:电加热元件的第十八示例,
图19a:电加热元件的第十九实例的外部视图,
图19b:图19a的电加热元件的侧视图,
图19c:图19a的电加热元件对拉伸负载的反应的示意图,
图19d:图19a中的电加热元件对压力负载的反应的示意图;
图20a:电加热元件的第二十示例,
图20b:经加工的加热元件坯件,图20a中的电加热元件由所述坯件产生,
图21:在安装情况下的电加热元件的第二十一示例,
图22:在第一安装情况下的电加热元件的第二十二示例,
图23:在第二安装情况下的电加热元件的第二十二示例,
图24:在安装情况下的电加热元件的第二十二示例的变体,以及
图25:在安装情况下的电加热元件的第二十二示例的另一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电加热元件10由管状加热元件坯件11制成,但是也可以由圆柱形加热元件坯件制成,随后在所述圆柱形加热元件坯件中形成中央中心孔。
因此,最初由管状加热元件坯件11的材料占据的空间由其管套占据的空间限定。从所述管状加热元件坯件11中获得电加热元件10,通过从所述管套中去除材料,在所述管套中形成了贯穿所述管套的凹槽12。因此,在最初由所述加热元件坯件11的材料占据的空间的部分体积中形成了加热导体径迹。
引入的凹槽12具有螺旋线的形状,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在其中间部分12b中与在其端部部分12a、12c中具有不同的节距。通过贯穿管套的所述凹槽12形成具有螺旋线13的加热导体径迹,因为其宽度更大,所述螺旋线的横截面14b在所述凹槽12的中间部分12b中大于在所述凹槽12的端部部分12a、12c中的横截面14a、14c。因此所述凹槽12的中间部分12b的区域发出较低的加热功率。
还应该指出的是,加热元件坯件11在加热元件10的两端处的管状形状被保持住,从而在所述加热元件10的这些端部上的加热元件径迹具有由管道的内壁形成的大面积的接触面15a、15b,通过所述接触面可以工艺可靠地与连接螺栓(未示出)形成接触,例如作为压力接触。显然,所述加热元件10的这种接触面15a、15b在下面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中以类似的方式可以找到,即使并未总是明确地提及。
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电加热元件20也由管状加热元件坯件21制成。所述电加热元件20也可以这样从所述管状加热元件坯件21获得,通过从管套中去除材料而在所述管套中形成贯穿所述管套的凹槽22。
引入的凹槽22具有螺旋线的形状,然而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在其中间部分22b中与在其端部部分22a、22c中具有不同的节距和宽度。通过穿过管套的所述凹槽22,形成带有螺旋线的加热导体23,由于宽度较大,因此在所述凹槽22的中间部分22b中的螺旋线间距W大于在所述凹槽12的端部22a、22c中的螺旋线间距。所述凹槽22的中间部分22b发出较低的热功率,但是所得到的温度曲线与图1a、图1b中的实施例不同。
原则上,图3c和3d所示的电加热元件30也可以由管状加热元件坯件加工而成,但是由板状加热元件坯件31制造要容易得多,然后根据图3e草拟的整体变形将所述电加热元件卷起。在此,可以将加热导体径迹尤其是通过冲压引入到所述板状加热元件坯件31中。这样在加热导体中形成了第一局部加热导体径迹34和第二局部加热导体径迹35,它们彼此串联。所述第一局部加热导体34首先在所述加热元件坯件31的管套上弯曲地延伸,在弯曲回路的各个反转部分34a、34b之间保留有空间,所述第二局部加热导体35的连接部分35d直线引导穿过所述空间。另外,在部分34c中的曲折回路被设计成具有较大的横截面。
第一局部加热导体34在加热元件坯件31长度的大约一半处合并成连接部分34d。在该区域中,第二部分加热导体径迹35在所述加热元件坯件31的管套上弯曲地延伸,然而所述第二局部加热导体径迹35在管套上的弯曲回路的位置相比于所述第一部分加热导体径迹34在管套上的弯曲回路的位置偏移了90度,所述第一局部加热导体34的连接部分34d位于所述弯曲回路的相应的反转部分35a、35b之间的空间中。此外,这里还存在一个部分35c,在所述部分上弯曲回路的横截面被放大。
由于在直线的连接部分34c、35c中产生的热量少于在弯曲回路中产生的热量,因此电加热元件30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相对于管轴具有各向异性的散热特性,所述特性在整个长度上也会变化,其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或旋转90°。因此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方法来生产这种相对复杂的加热导体径迹。
在图4a至图4c中的实施例示出了电加热元件40,其可以通过从板状卷起加热元件坯件41而获得。在此,加热导体径迹由板状的加热元件坯件41塑造出来,由两个以相同的弯曲几何形状平行地延伸的局部加热导体44、45组成,并且通过将所述电加热元件40卷起而制成。
图5a至图5c所示的电加热元件50由圆柱形管状的加热元件坯件51加工而成。其加热导体径迹由串联连接的三个局部加热导体径迹54、55、56组成,各个相邻的局部加热导体径迹54、55或55、56的螺距和螺旋旋转方向不同。在加热导体的两端各设置有管状的连接部分57,通过所述管状的连接部分的内表面可以啮合连接螺栓58的接触部分58a的大的接触面。图5c示出了电加热元件50,所述电加热元件50是在管状金属套52的内部中的电加热装置的部件,并且被嵌入优选地压缩的电绝缘材料53中。
双线加热导体径迹对于多种应用是有意义的。图6a示出了一种以双线加热导体径迹64的形式存在的电加热元件60,所述双线加热导体径迹64是由圆柱形加热元件坯件加工而成的;图6b示出了具有管状金属套62的电加热装置,在其内部将所述电加热元件60嵌入布置在电绝缘材料63中。
如图7a至图7c所示,也可以从板状加热元件坯件71开始产生双线加权,然后可以通过将其卷起而整体地变形成电加热元件70,然后将其嵌入布置在电绝缘材料73中的管状金属护套72中,并且电连接到连接导线78。
在图8a和8b中,示出了简单的电加热元件80的两个视图,所述电加热元件具有基本上弯曲的由板状加热元件坯件加工而成的加热导体径迹84。图8c至8f示出了不同的电加热元件80′、80″、80″′、80″″,其通过整体几何变形,即以恒定的半径卷起,折叠成正方形,以可变的半径卷起成重叠的螺旋结构和使板状加热元件坯件变弯而获得,正如相应转变形的示意图所示。
根据图9和图10的电加热元件90或100示出了基于板状加热元件坯件的电加热元件的另一种加工可能性。如果将这种坯件分段地铣削,则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制造加热导体径迹94、104,其具有较大横截面的部分94a、104a和较小横截面的部分94b、104b。
通过从加热元件坯件中加工出电加热元件,如分别根据图11a、图11b和图12a、图12b的电加热元件110和120所示,可以产生先前难以达到的结构。从图11a和图11b中可以看出,螺旋线横截面的宽度B与高度H的比率非常高的电热元件110,可以通过切割螺旋凹槽由具有狭窄的管内径D1和仅稍大的管外径D2的管道制成,或者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生成不能缠绕的“凹进的”电加热元件120。
图13a和图13b中所示的电加热元件130是电加热装置的一部分,所述电加热装置具有用作返回导体的管状金属护套132,电绝缘材料133,接触销135,基座垫圈137和连接导线138。加热导体径迹134通过铣削加热区域中的凹槽,由管状加热元件坯件131形成,在两端各保留一个管状部分,以便一方面形成一个大的接触表面以与所述接触销135电接触,所述接触销通过所述基座垫圈137与用作返回导体的所述管状金属护套132形成电接触,另一方面用连接导线138确保连接。
如图14所示的电加热元件140的示例所示,例如用于与连接导线148压接的连接部分可以直接形成为所述加热元件140的端部。
到目前为止所示的基于板状加热元件坯件的电加热元件具有高复杂度的加热导体径迹,这与要去除大量材料有关,但这不是必须的。实际上,通过在这种板状加热元件坯件中简单地引入直线延伸的开槽,然后再对其整体变形,也可以在生产中极其经济地实现大量技术上相关的导体径迹配置。
图15a和图16a是板状的加热元件坯件151、161,其加热导体径迹154、164可以通过布置一个或两个彼此基本平行地延伸的开槽155、165来实现,并且可以通过卷起以形成分别如图15b或图16b所示的电加热元件150、160。
图17示出了可以根据该原理制造的电加热元件170,如基本上已知的,其加热导体径迹174基本上具有弯曲的走向,但是与在板状加热元件坯件上进行切割并随后卷起相比,必须付出更多的花费来实现。
但是,根据这个简单的原理,也可以实现新型的,创新的加热导体径迹。一个这样的示例是根据图18的电加热元件180,其加热导体径迹184由弯曲路径184a形成,在假想的气缸套上沿一个方向螺旋地延伸,并且所述加热导体184的返回导体部分184b在各个螺旋之间延伸。
图19a至图19d再次用于说明以下事实,即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原理来制造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在经历温度循环时可以以优异的方式承受机械负载。图19a中所示的电加热元件190具有加热导体径迹194,所述加热导体径迹基本上穿过彼此平行延伸的开槽196,并且可以被引入到板状加热元件坯件或圆柱管状加热元件坯件中。图19b、图19c或图19d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的松弛状态、拉伸或压力下的电加热元件190,其示出了所述电加热元件190能够多么容易地吸收这种负载。
还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切口构造来实现加热导体径迹具有返回导体部分的电加热元件,例如具有加热导体径迹204的电加热元件200的实施例由图20a和图20b示出,所述加热导体径迹由弯曲部分204a和返回导体部分204b组成。所述电加热元件200可以简单地通过将板状加热元件坯件201卷起而形成,其中一方面在延伸方向上没有完全穿透所述加热元件坯件的梳状切割线206,和在由所述梳状切割线206限定的梳子的“齿条”中间居中延伸的一排切口207,所述切口207从进一步远离由所述梳状切割线206限定的梳子的“后部”的板状加热元件坯件201的纵向侧出发。
图21示出了另一种具有加热导体径迹214的电加热元件210,所述加热导体径迹在其安装状态中具有输出导体部分214a和返回导体部分214b,作为电加热装置的部件,位于管状金属护套212中,所述管状金属护套212具有嵌入电绝缘材料213中的基底212a。所述加热导体径迹214的实施方式是,管状加热元件坯件211沿其一个中心平面几乎完全被切断,以形成仅通过环彼此连接的两个半壳,然后例如从环开始沿周向切出开槽216,相邻的所述开槽216在圆周方向的不同区域上延伸,以便在输出导体部分214a和返回导体部分214b中实现加热导体径迹214的弯曲部分。但是,这些开槽未在整个半壳上延伸,因此在连接侧形成了半壳的未加热或略微加热的区域,这同时为连接导线218a、218b的连接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所述导线穿过连接侧盖板219。
图22至图25示出,基于电加热元件220的非常简单的基本形状,电加热装置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构造,这允许非常廉价地批量生产这种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元件220的基本形状可以简单地由板状加热元件坯件221获得,其中从两个长边交替地形成平行切口226,并且所述平行切口226没有完全穿透加热元件坯件。这导致弯曲的局部加热导体径迹224,所述局部加热导体径迹可以以不同的构造用作变化最多的加热导体径迹的组成部分。所述电加热元件220通过连接螺栓228电接触。
图22示出了简单的变体,其中这种接触的电加热元件220布置在电绝缘材料223中的管状金属护套222内。
图23示出了一种变体,其中并联的两个这样的电加热元件220堆叠以电接触的方式布置在电绝缘材料223中的管状金属护套222内。正如容易想到的那样,这种堆叠也可以包括更多的电加热元件220,如图22所示,所述电加热元件被保持在连接螺栓228中的凹槽中并且电接触。
除了并联连接之外,如果例如通过将电加热元件220插入安装在连接螺栓的凹槽中的绝缘元件中,所述绝缘元件在两侧交替地绝缘,也可以用奇数数量的所述电加热元件220来实现串联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加热元件220在一个连接螺栓228的侧面彼此电接触,在另一个连接螺栓228的侧面彼此电绝缘,从而没有直接的电接触,电流只可以通过流过相应的电加热元件而流通。
图24和图25分别示出了电加热装置的实施例,其中电加热元件弯曲成U形,当然也可以设想成角度地布置嵌入电绝缘材料223中并且与连接螺栓228电接触地嵌入金属护套222、222′中。不同之处在于,壳体222是圆柱管状壳体,而壳体222′限定了平坦的加热体。
附图标记列表
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 电加热元件
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 加热坯件
34、35、44、45、54、55、56、224 局部加热导体径迹
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 加热导体径迹。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制造电加热元件(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设定至少一个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
-提供具有几何尺寸的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所述几何尺寸选择成使得所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204,214)能够布置在所述加热元件坯件材料(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所占据空间的部分体积中,并且
-加工所述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21),以通过从所述加热元件坯件(11,2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中去除材料来产生经设定的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
其中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通过整体的几何变形的卷开或展开,从最终的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出现,并且经加工的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经受逆向几何变形的卷起或折叠将电加热元件(10,20,30,40,50 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以转变成具有所述最终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214)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以切割的方式通过激光加工、通过喷水切割、通过冲压、通过精细冲压或通过蚀刻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激光加工能够通过精细的激光切割来实现,其中所述喷水切割能够通过精细的喷水切割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21),所述加热元件坯件是板状、长方体、圆柱形或管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21),所述加热元件坯件具有由不同材料制成或包含不同材料的部分和/或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21),所述加热元件坯件具有由电阻合金制成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温度系数>3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区域或至少一层的温度系数>1000pp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区域或至少一层的温度系数>3000pp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加热元件坯件(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所述加热元件坯件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其以平面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具有不同宽度的部分,使得其局部变宽或变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分段螺旋地延伸,其中螺距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分段螺旋地延伸,其中螺旋的旋转方向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具有用于电接触或连接部的接触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设定成具有至少一个串联的局部加热导体径迹(34,35,44,45,54,55,56,214)和/或至少一个并联的局部加热导体径迹(34,35,44,45,54,55,56,214)。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分开的加热回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具能够彼此单独切换的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至少具有一个双线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径迹(64,84,94,104,134,154,164,174,184,194,204,214)设定成阻止热负荷变化的机械效果。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用于电加热装置和负载电阻器。
CN202011106482.0A 2019-10-15 2020-10-15 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Active CN112672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27753.1A DE102019127753A1 (de) 2019-10-15 2019-10-15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ischen Heizelements für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en und/oder Lastwiderstände
DE102019127753.1 2019-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452A CN112672452A (zh) 2021-04-16
CN112672452B true CN112672452B (zh) 2023-09-29

Family

ID=75155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6482.0A Active CN112672452B (zh) 2019-10-15 2020-10-15 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12629A1 (zh)
CN (1) CN112672452B (zh)
DE (1) DE1020191277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77622B2 (en) * 2012-05-25 2019-11-12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Variable pitch resistance coil heater
DE102019127691A1 (de) * 2019-10-15 2021-04-15 Türk & Hillinger GmbH Elektrisches Heizelement,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Heizvorrichtung mit einem solchen Heizelement
DE102019127692A1 (de) * 2019-10-15 2021-04-15 Türk & Hillinger GmbH Elektrischer Rohrheiz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202020101182U1 (de) * 2020-03-04 2020-03-12 Türk & Hillinger GmbH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DE102021102894A1 (de) 2021-02-08 2022-08-11 Türk & Hillinger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rohrförmigen Heizpatrone für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en, Heizelementrohling für eine solche Heizpatrone sowie Heizpatron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9645A (zh) * 2007-02-02 2009-1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热体单元及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17256A1 (de) * 1969-04-03 1970-10-15 Heinrich Steinel Ohg Heizkoerper,vorzugsweise Tauchheizkoerper
US4297670A (en) * 1977-06-03 1981-10-27 Angstrohm Precision, Inc. Metal foil resistor
DE10162276C5 (de) * 2001-12-19 2019-03-14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Rohrförmiger Durchlauferhitzer und Heizplatte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S7551414B2 (en) * 2005-12-15 2009-06-23 Lsi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ries protection
WO2012139883A1 (de) * 2011-04-12 2012-10-18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Flächenheiz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3212205B4 (de) * 2013-06-26 2024-02-08 Türk & Hillinger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Heizpatrone
DE102015108582A1 (de) * 2015-05-30 2016-12-01 Webasto SE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für mobile Anwendungen
US20170290622A1 (en) * 2016-04-12 2017-10-12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Medic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9645A (zh) * 2007-02-02 2009-11-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热体单元及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452A (zh) 2021-04-16
US20210112629A1 (en) 2021-04-15
DE102019127753A1 (de)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2452B (zh) 制造电加热装置和/或负载电阻器的电加热元件的方法
US7183998B2 (en) Micro-helix antenna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JP5858969B2 (ja) 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672451A (zh) 电加热元件、电加热装置和具有该加热元件的电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US20080057798A1 (en) Electrical Functional Unit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6148502A (en) Surface mount resistor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6014530A (ja) コイ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732452B1 (de)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CN107304753A (zh) 使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旋转促动器
JP4832213B2 (ja) プローブ
JP2010528221A (ja) 増加した電気抵抗を持つゾーンを有する、電気的な加熱が可能なハニカム構造体
US20220110191A1 (en) Electric heater and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ic heater
US20210298131A1 (en) Electric heater
EP3494294B1 (de) Elektrisch beheizbarer wabenkörper zur abgasbehandlung mit einer mehrzahl von heizelementen
CN112672450B (zh) 管状电加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DE202018102531U1 (de) Heizpatrone mit Regelelement
JP6334280B2 (ja) 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055447B4 (de) Elektrisch isolierendes Verbindungs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02017219960A1 (de) Elektrische Fahrzeug-Heizvorrichtung
US2024012186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ubular heating cartridge for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s, heating element blank for such a heating cartridge, and a heating cartridge
RU2318626C2 (ru) Разъемный индуктор обжима
EP1947908A1 (de) Heizwendelanordnung zum Erwärmen vorbeiströmender Gasstoffe
EP4223991A1 (de) Elektrischer abgasheizer
DE102021132931A1 (de) Abgasheizanordnung für eine Abgasanlag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EP1418794A1 (de) Heizkörper für gasförmige Medi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