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3446B -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3446B
CN112643446B CN202011574717.9A CN202011574717A CN112643446B CN 112643446 B CN112643446 B CN 112643446B CN 202011574717 A CN202011574717 A CN 202011574717A CN 112643446 B CN112643446 B CN 1126434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springs
support frames
sliding rails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47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3446A (zh
Inventor
欧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n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47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3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3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3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3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3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9/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9/04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metal, e.g. skate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76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ind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24B41/067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radially supporting work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0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performing a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carriages or work- tables
    • B24B47/04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performing a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carriages or work- tabl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下料、自动收集且操作安全的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包括有:底座和第一支撑架,底座上设有十二根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两侧的六根第一支撑架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打磨机构,两根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有打磨机构;旋转机构,第二支撑架上设有旋转机构,打磨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配合,第一楔形块使第二楔形块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夹具在第三滑轨上向外侧滑动,此时打磨好的铁棒由于重力掉落至地面上,如此达到了自动卸料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生产过程中,由于对铁棒的长度需求不一,所以有时需要将铁棒进行截断,从而适应不同的需要,但截断后的铁棒两端较为锋利,为防止在使用时出现被割伤的情况,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倒角,目前人们普遍进行倒角的方式是人们手拿铁棒进行倒角,如此在倒角时人们容易抓不稳铁棒而使铁棒掉落,进而影响倒角工作,另外人们手部抓握铁棒进行倒角会对人们手部产生较大的摩擦,手部容易受伤,虽然戴着手套可降低一些摩擦,但无法解决摩擦问题,而且在使铁棒倒角时人们手部长时间抓握铁棒会使人们的手部感到不适,如此不利于人们长时间工作,并且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专利申请CN109834534A,公开日为2019.06.04,公开了一种铁棒两端打磨设备,包括有底座、支架、保护罩、安装座、电机、转轴、磨石、斜板、轴承座、转杆、叶片、手轮、放置框和收集框等,通过将铁棒本体用固定装置固定住,再用戴着手套的手抓住铁棒本体右部,然后人们启动电机工作,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磨石进行转动,进而将铁棒本体的尖锐部分打磨光滑,在打磨时人们用手将铁棒本体向左推动,便于磨石将铁棒本体进行打磨均匀,随后通过固定装置将铁棒本体转动半圈,进而将铁棒本体右端进行打磨,待该铁棒本体打磨完毕后,人们将该铁棒本体从固定装置内取出,然而该装置需要人工手动卸料,较为费力。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自动下料、自动收集且操作安全的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操作较不安全、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不高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下料、自动收集且操作安全的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包括有:
底座和第一支撑架,底座上设有十二根第一支撑架;
第二支撑架,两侧的六根第一支撑架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架;
打磨机构,两根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有打磨机构;
旋转机构,第二支撑架上设有旋转机构,打磨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
进一步,打磨机构包括有:
第一滑轨,两根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两根第一滑轨;
第三支撑架,上下两侧的两根第一滑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支撑架;
第一电机,两根第三支撑架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
打磨块,上下两侧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打磨块;
第一弹簧,四根第一滑轨上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侧与第三支撑架连接,第一弹簧外侧与第一滑轨连接。
进一步,旋转机构包括有:
第二滑轨,两根第二支撑架上均连接有第二滑轨;
第四支撑架,两根第二滑轨上均设有第四支撑架;
第一转轴,两根第四支撑架上均设有第一转轴;
第一齿轮,两根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一齿轮;
第一齿条,两根第三支撑架上均设有两根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
第三滑轨,两根第二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三滑轨;
夹具,同一根第二滑轨上的两根第三滑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夹具,两个夹具相互配合;
第二弹簧,四根第三滑轨上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内侧与夹具连接,第二弹簧外侧与第三滑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有:
第二齿条,靠近第一电机的两根第三滑轨上均设有第二齿条;
第五支撑架,两根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第五支撑架;
第二电机,两根第五支撑架顶部均安装有第二电机;
第二转轴,两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转轴;
第二齿轮,两根第二转轴上均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
第一楔形块,两根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第一楔形块;
第六支撑架,两个夹具上均设有第六支撑架;
第二楔形块,两根第六支撑架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配合;
第三弹簧,两块第二楔形块上均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内侧与第六支撑架连接,第三弹簧外侧与第二楔形块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包括有:
第三楔形块,两根第六支撑架顶部均设有第三楔形块;
第四楔形块,上侧的第三支撑架上设有两块第四楔形块;
第七支撑架,上侧的两根第一滑轨上均设有第七支撑架;
第五楔形块,两根第七支撑架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五楔形块,第五楔形块与第四楔形块配合;
第四弹簧,两块第五楔形块上均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内侧与第七支撑架连接,第四弹簧外侧与第五楔形块连接;
第六楔形块,两块第五楔形块上均设有第六楔形块,第六楔形块与第三楔形块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有:
第七楔形块,两个夹具上均设有第七楔形块;
第三齿轮,两根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三齿轮;
第五弹簧,两根第一转轴上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一侧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五弹簧另一侧与第三齿轮连接;
第八支撑架,两根第二滑轨上均设有第八支撑架;
第三齿条,两根第八支撑架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
第八楔形块,两根第三齿条底部均设有第八楔形块,第八楔形块与第七楔形块配合;
第六弹簧,两根第八支撑架上均绕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内侧与第八支撑架连接,第六弹簧外侧与第三齿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
第四滑轨,两侧的六根第一支撑架上均连接有第四滑轨;
收集框,两根第四滑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收集框;
第七弹簧,两根第四滑轨上均绕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一侧与收集框连接,第七弹簧另一侧与第四滑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齿条向内侧移动,进而使第三支撑架向内侧移动,从而使第一电机和打磨块向内侧移动,如此方便人们使打磨块对铁棒两端进行打磨;
2、本发明通过使夹具在第三滑轨上向外侧滑动,第二弹簧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随后将铁棒竖直放在左右两侧的夹具之间,然后松开夹具,第二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弹力使夹具将铁棒夹紧,如此代替人工手动固定,较为安全;
3、本发明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齿条向前移动,继而使前侧的两根第三滑轨在第二滑轨上向前滑动,从而使夹具和铁棒向前移动,如此能够代替人工手动推动,省时省力;
4、本发明通过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配合,第一楔形块使第二楔形块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夹具在第三滑轨上向外侧滑动,此时打磨好的铁棒由于重力掉落至地面上,如此达到了自动卸料的效果;
5、本发明通过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条使第三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五弹簧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待第四楔形块与第五楔形块分开时,第五弹簧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打磨块向内侧移动,如此代替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
6、本发明通过打磨好的铁棒由于重力从左右两侧的夹具之间掉落至收集框内,如此对铁棒进行收集,达到了自动收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A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B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收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底座,2_第一支撑架,3_第二支撑架,4_打磨机构,41_第一滑轨,42_第三支撑架,43_第一电机,44_打磨块,45_第一弹簧,5_旋转机构,51_第二滑轨,52_第四支撑架,53_第一转轴,54_第一齿轮,55_第一齿条,6_固定机构,61_第三滑轨,62_夹具,63_第二弹簧,7_送料机构,71_第二齿条,72_第五支撑架,73_第二电机,74_第二转轴,75_第二齿轮,8_下料机构,81_第一楔形块,82_第六支撑架,83_第二楔形块,84_第三弹簧,9_自锁机构,91_第三楔形块,92_第四楔形块,93_第七支撑架,94_第五楔形块,95_第四弹簧,96_第六楔形块,10_传动机构,101_第七楔形块,102_第三齿轮,103_第五弹簧,104_第八支撑架,105_第三齿条,106_第八楔形块,107_第六弹簧,11_收集机构,111_第四滑轨,112_收集框,113_第七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打磨机构4和旋转机构5,底座1上左右两侧均设有六根第一支撑架2,六根第一支撑架2上部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3前部设有打磨机构4,第二支撑架3上设有旋转机构5,打磨机构4与旋转机构5连接。
当人们需要对铁棒两端进行倒角时,人们使铁棒竖直固定在打磨机构4中,然后使旋转机构5运转,并使打磨机构4部分运转,旋转机构5使打磨机构4完全运转,打磨机构4对铁棒两端进行打磨,如此进行倒角工作,待铁棒两端完成倒角后,人们使旋转机构5停止运转,使得打磨机构4恢复原位,进而使旋转机构5恢复原位,随后人们取出完成打磨的铁棒,待铁棒两端倒角工作全部完成后,人们使打磨机构4停止运转,若再次使用本设备,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打磨机构4包括有第一滑轨41、第三支撑架42、第一电机43、打磨块44和第一弹簧45,左侧的第二支撑架3左侧前部与右侧的第二支撑架3右侧前部均设有两根第一滑轨41,上侧的两根第一滑轨41上部之间与下侧的两根第一滑轨41下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支撑架42,上侧的第三支撑架42底侧中部与下侧的第三支撑架42顶侧中部均安装有第一电机43,上下两侧的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上均设有打磨块44,上侧的两根第一滑轨41上部与下侧的两根第一滑轨41下部均绕有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内侧与第三支撑架42连接,第一弹簧45外侧与第一滑轨41连接。
人们使铁棒固定在上下两侧的打磨块44之间,然后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打磨块44转动,人们再使旋转机构5运转,旋转机构5使第三支撑架42在第一滑轨41上向内侧滑动,第一弹簧45由初始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同时第三支撑架42移动使第一电机43向内侧移动,从而使打磨块44向内侧移动,待打磨块44与铁棒两端接触后,打磨块44对其进行打磨,待铁棒两端完成打磨后,人们使旋转机构5停止运转,此时第一弹簧45由拉伸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三支撑架42移回原位,从而使第一电机43和打磨块44移回原位,同时第三支撑架42使旋转机构5恢复原位,人们再取出打磨好的铁棒,待铁棒两端倒角工作全部完成后,人们关闭第一电机43,使得打磨块44停止转动。
旋转机构5包括有第二滑轨51、第四支撑架52、第一转轴53、第一齿轮54和第一齿条55,第二支撑架3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二滑轨51,左右两侧的第二滑轨51前侧均设有第四支撑架52,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架52后侧均设有第一转轴53,左右两侧的第一转轴53前部均设有第一齿轮54,第三支撑架42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齿条55,第一齿条55与第一齿轮54啮合。
人们手动使第一转轴5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54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齿条55与第一齿轮54啮合,第一齿轮54转动使第一齿条55向内侧移动,进而使第三支撑架42向内侧移动,从而使第一电机43和打磨块44向内侧移动,如此方便人们使打磨块44对铁棒两端进行打磨,待铁棒两端完成倒角后,人们松开第一转轴53,此时第一弹簧45使第三支撑架42移回原位,从而使第一齿条55移回原位,进而使第一齿轮54和第一转轴53反向转回原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有第三滑轨61、夹具62和第二弹簧63,左右两侧的第二滑轨51上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三滑轨61,前后两侧的第三滑轨6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夹具62,左右两侧的夹具62相互配合,四根第三滑轨61上均绕有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内侧与夹具62连接,第二弹簧63外侧与第三滑轨61连接。
人们手动使夹具62在第三滑轨61上向外侧滑动,第二弹簧63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然后将铁棒竖直放在左右两侧的夹具62之间,随后松开夹具62,第二弹簧63仍处于压缩状态,弹力使夹具62将铁棒夹紧,随后人们手动使前侧的两根第三滑轨61在第二滑轨51上向前滑动,前侧的第三滑轨61移动带动夹具62和前侧的两根第二弹簧63向前移动,夹具62移动使铁棒向前移动,并使后侧的两根第三滑轨61在第二滑轨51上向前滑动,进而使后侧的两根第二弹簧63向前移动,随后打磨块44对铁棒两端进行倒角,待铁棒完成倒角后,人们使前侧的两根第三滑轨61移回原位,从而使夹具62和后侧的两根第三滑轨61移回原位,随后人们从左右两侧的夹具62之间取出倒角后的铁棒,此时第二弹簧63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夹具62向内侧移回原位,如此代替人工手动固定,较为安全。
还包括有送料机构7,送料机构7包括有第二齿条71、第五支撑架72、第二电机73、第二转轴74和第二齿轮75,前部左侧的第三滑轨61底部左侧与前部右侧的第三滑轨61底部右侧均设有第二齿条71,左侧的第二支撑架3左侧前部与右侧的第二支撑架3右侧前部均设有第五支撑架72,左右两侧的第五支撑架72顶部均安装有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转轴74,第二转轴74内侧设有第二齿轮75,第二齿轮75与第二齿条71啮合。
人们放好铁棒后,启动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转轴74转动,进而使第二齿轮75转动,由于第二齿轮75与第二齿条71啮合,第二齿轮75转动使第二齿条71向前移动,继而使前侧的两根第三滑轨61在第二滑轨51上向前滑动,从而使夹具62和铁棒向前移动,如此能够代替人工手动推动,省时省力,当铁棒位于上下两侧的打磨块44之间时,人们关闭第二电机73,使得铁棒停止移动,待铁棒完成倒角后,人们使第二电机73反转,从而使第二齿轮75反转,进而使第二齿条71向后移动,第二齿条71移动使前侧的第三滑轨61向后移动,从而使夹具62向后移动,待夹具62移回原位后,人们关闭第二电机73,使得夹具62停止移动,人们再从左右两侧的夹具62之间取出打磨好的铁棒。
还包括有下料机构8,下料机构8包括有第一楔形块81、第六支撑架82、第二楔形块83和第三弹簧84,第二支撑架3内侧后部设有第一楔形块81,夹具62顶部外侧设有第六支撑架82,左右两侧的第六支撑架82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83,第二楔形块83与第一楔形块81配合,左右两侧的第二楔形块83上均绕有第三弹簧84,第三弹簧84内侧与第六支撑架82连接,第三弹簧84外侧与第二楔形块83连接。
当夹具62向前移动时,夹具62带动第六支撑架82向前移动,继而带动第二楔形块83向前移动,从而使第三弹簧84向前移动,当第二楔形块83移至与第一楔形块81配合时,第一楔形块81使第二楔形块83在第六支撑架82内向内侧滑动,第三弹簧84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当第二楔形块83与第一楔形块81分开时,第三弹簧84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二楔形块83移回原位,待铁棒倒角完成后,夹具62带动铁棒向后移动,同时夹具62移动使第六支撑架82和第二楔形块83向后移动,待第二楔形块83移至与第一楔形块81配合时,第一楔形块81使第二楔形块83向外侧移动,继而使第六支撑架82和第三弹簧84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夹具62在第三滑轨61上向外侧滑动,第二弹簧63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此时打磨好的铁棒由于重力掉落至地面上,如此达到了自动卸料的效果,待第二楔形块83与第一楔形块81分开,第二弹簧63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夹具62向内侧移回原位,从而使第二楔形块83向内侧移回原位,随后夹具62使第六支撑架82和第二楔形块83向后移回原位。
还包括有自锁机构9,自锁机构9包括有第三楔形块91、第四楔形块92、第七支撑架93、第五楔形块94、第四弹簧95和第六楔形块96,左右两侧的第六支撑架82顶部均设有第三楔形块91,上侧的第三支撑架42底部左右两侧中部均设有第四楔形块92,上侧的第一滑轨41下部内侧设有第七支撑架93,左右两侧的第七支撑架93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五楔形块94,第五楔形块94与第四楔形块92配合,左右两侧的第五楔形块94上均绕有第四弹簧95,第四弹簧95内侧与第七支撑架93连接,第四弹簧95外侧与第五楔形块94连接,第五楔形块94底部内侧设有第六楔形块96,第六楔形块96与第三楔形块91配合。
初始状态下,第五楔形块94与第四楔形块92配合,当第六支撑架82向前移动时,第六支撑架82带动第三楔形块91向前移动,待第三楔形块91移至与第六楔形块96配合时,第三楔形块91使第六楔形块96向外侧移动,进而使第五楔形块94在第七支撑架93内向外侧滑动,第四弹簧95由初始状态变为拉伸状态,此时第五楔形块94与第四楔形块92分开,同时铁棒移至上下两侧的打磨块44之间,人们再使打磨块44对其进行打磨,当上侧的第三支撑架42向下移动时,上侧的第三支撑架42带动第四楔形块92向下移动,待铁棒倒角完成后,打磨块44和第四楔形块92向上移回原位,同时第六支撑架82带动第三楔形块91向后移回原位,此时第四弹簧95由拉伸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五楔形块94和第六楔形块96移回原位,第五楔形块94再次与第四楔形块92配合。
还包括有传动机构10,传动机构10包括有第七楔形块101、第三齿轮102、第五弹簧103、第八支撑架104、第三齿条105、第八楔形块106和第六弹簧107,左侧的夹具62左侧中部与右侧的夹具62右侧中部均设有第七楔形块101,左右两侧的第一转轴53后部均设有第三齿轮102,左右两侧的第一转轴53上均绕有第五弹簧103,第五弹簧103前侧与第一齿轮54连接,第五弹簧103后侧与第三齿轮102连接,左侧的第二滑轨51左侧前部与右侧的第二滑轨51右侧前部均设有第八支撑架104,左右两侧的第八支撑架104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105,左右两侧的第三齿条105底部均设有第八楔形块106,第八楔形块106与第七楔形块101配合,左右两侧的第八支撑架104上均绕有第六弹簧107,第六弹簧107内侧与第八支撑架104连接,第六弹簧107外侧与第三齿条105连接。
当夹具62向前移动时,夹具62带动第七楔形块101向前移动,待第七楔形块101移至与第八楔形块106配合后,第七楔形块101使第八楔形块106向内侧移动,进而使第三齿条105在第八支撑架104上向内侧滑动,第六弹簧107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由于第三齿条105与第三齿轮102啮合,第三齿条105使第三齿轮102逆时针转动,第五弹簧103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此时第四楔形块92与第五楔形块94配合,待第四楔形块92与第五楔形块94分开时,第五弹簧103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一齿轮54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转轴53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54转动使第一齿条55向内侧移动,从而使打磨块44向内侧移动,如此代替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待铁棒倒角完成后,夹具62带动第七楔形块101向后移回原位,第六弹簧107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三齿条105和第八楔形块106移回原位,进而使第三齿轮102反向转回原位,同时打磨块44使第一齿条55移回原位,从而使第一齿轮54转回原位。
还包括有收集机构11,收集机构11包括有第四滑轨111、收集框112和第七弹簧113,从前往后数第三根第一支撑架2与最后一根第一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第四滑轨111,左右两侧的第四滑轨11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收集框112,左右两侧的第四滑轨111上均绕有第七弹簧113,第七弹簧113前侧与收集框112连接,第七弹簧113后侧与第四滑轨111连接。
当打磨好的铁棒从左右两侧的夹具62之间掉落时,铁棒由于重力会掉落至收集框112内,如此对铁棒进行收集,当收集框112内积累了足量的铁棒后,人们手动使收集框112在第四滑轨111上向后滑动,第七弹簧113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随后人们取出收集框112内完成倒角的铁棒,然后松开收集框112,第七弹簧113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收集框112移回原位。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2)

1.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和第一支撑架(2),底座(1)上设有十二根第一支撑架(2);
第二支撑架(3),两侧的六根第一支撑架(2)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
打磨机构(4),两根第二支撑架(3)之间连接有打磨机构(4);
旋转机构(5),第二支撑架(3)上设有旋转机构(5),打磨机构(4)与旋转机构(5)连接;
打磨机构(4)包括有:
第一滑轨(41),两根第二支撑架(3)上均设有两根第一滑轨(41);
第三支撑架(42),上下两侧的两根第一滑轨(41)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支撑架(42);
第一电机(43),两根第三支撑架(42)上均安装有第一电机(43);
打磨块(44),上下两侧的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上均设有打磨块(44);
第一弹簧(45),四根第一滑轨(41)上均绕有第一弹簧(45),第一弹簧(45)内侧与第三支撑架(42)连接,第一弹簧(45)外侧与第一滑轨(41)连接;
旋转机构(5)包括有:
第二滑轨(51),两根第二支撑架(3)上均连接有第二滑轨(51);
第四支撑架(52),两根第二滑轨(51)上均设有第四支撑架(52);
第一转轴(53),两根第四支撑架(52)上均设有第一转轴(53);
第一齿轮(54),两根第一转轴(53)上均设有第一齿轮(54);
第一齿条(55),两根第三支撑架(42)上均设有两根第一齿条(55),第一齿条(55)与第一齿轮(54)啮合;
还包括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有:
第三滑轨(61),两根第二滑轨(51)上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三滑轨(61);
夹具(62),同一根第二滑轨(51)上的两根第三滑轨(6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夹具(62),两个夹具(62)相互配合;
第二弹簧(63),四根第三滑轨(61)上均绕有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内侧与夹具(62)连接,第二弹簧(63)外侧与第三滑轨(61)连接;
还包括有送料机构(7),送料机构(7)包括有:
第二齿条(71),靠近第一电机(43)的两根第三滑轨(61)上均设有第二齿条(71);
第五支撑架(72),两根第二支撑架(3)上均设有第五支撑架(72);
第二电机(73),两根第五支撑架(72)顶部均安装有第二电机(73);
第二转轴(74),两个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转轴(74);
第二齿轮(75),两根第二转轴(74)上均设有第二齿轮(75),第二齿轮(75)与第二齿条(71)啮合;
还包括有下料机构(8),下料机构(8)包括有:
第一楔形块(81),两根第二支撑架(3)上均设有第一楔形块(81);
第六支撑架(82),两个夹具(62)上均设有第六支撑架(82);
第二楔形块(83),两根第六支撑架(82)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83),第二楔形块(83)与第一楔形块(81)配合;
第三弹簧(84),两块第二楔形块(83)上均绕有第三弹簧(84),第三弹簧(84)内侧与第六支撑架(82)连接,第三弹簧(84)外侧与第二楔形块(83)连接;
还包括有自锁机构(9),自锁机构(9)包括有:
第三楔形块(91),两根第六支撑架(82)顶部均设有第三楔形块(91);
第四楔形块(92),上侧的第三支撑架(42)上设有两块第四楔形块(92);
第七支撑架(93),上侧的两根第一滑轨(41)上均设有第七支撑架(93);
第五楔形块(94),两根第七支撑架(93)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五楔形块(94),第五楔形块(94)与第四楔形块(92)配合;
第四弹簧(95),两块第五楔形块(94)上均绕有第四弹簧(95),第四弹簧(95)内侧与第七支撑架(93)连接,第四弹簧(95)外侧与第五楔形块(94)连接;
第六楔形块(96),两块第五楔形块(94)上均设有第六楔形块(96),第六楔形块(96)与第三楔形块(91)配合;
还包括有传动机构(10),传动机构(10)包括有:
第七楔形块(101),两个夹具(62)上均设有第七楔形块(101);
第三齿轮(102),两根第一转轴(53)上均设有第三齿轮(102);
第五弹簧(103),两根第一转轴(53)上均绕有第五弹簧(103),第五弹簧(103)一侧与第一齿轮(54)连接,第五弹簧(103)另一侧与第三齿轮(102)连接;
第八支撑架(104),两根第二滑轨(51)上均设有第八支撑架(104);
第三齿条(105),两根第八支撑架(104)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105);
第八楔形块(106),两根第三齿条(105)底部均设有第八楔形块(106),第八楔形块(106)与第七楔形块(101)配合;
第六弹簧(107),两根第八支撑架(104)上均绕有第六弹簧(107),第六弹簧(107)内侧与第八支撑架(104)连接,第六弹簧(107)外侧与第三齿条(10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收集机构(11),收集机构(11)包括有:
第四滑轨(111),两侧的六根第一支撑架(2)上均连接有第四滑轨(111);
收集框(112),两根第四滑轨(11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收集框(112);
第七弹簧(113),两根第四滑轨(111)上均绕有第七弹簧(113),第七弹簧(113)一侧与收集框(112)连接,第七弹簧(113)另一侧与第四滑轨(111)连接。
CN202011574717.9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Active CN112643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4717.9A CN112643446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4717.9A CN112643446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3446A CN112643446A (zh) 2021-04-13
CN112643446B true CN112643446B (zh) 2023-06-23

Family

ID=7536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4717.9A Active CN112643446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34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905B (zh) * 2021-05-20 2023-07-28 明光市瑞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生产用金属板铆接打孔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1887A (zh) * 2016-08-16 2016-11-23 温州市洋源五金厂 一种环保型五金用铁棒高效抛光装置
CN206084722U (zh) * 2016-08-16 2017-04-12 温州市洋源五金厂 一种环保型五金用铁棒高效抛光装置
CN112108958A (zh) * 2020-09-22 2020-12-22 刘志辉 一种木工机械用木杯加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5443A (ja) * 2001-12-28 2003-07-22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面取機
CN205851886U (zh) * 2016-06-06 2017-01-04 天津市天达汇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类双头倒角机
CN207669020U (zh) * 2017-12-02 2018-07-31 南京万和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倒角机
CN208759186U (zh) * 2018-06-19 2019-04-19 江西润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机械式打磨装置
CN109366284A (zh) * 2018-11-02 2019-02-22 丽水市天顺导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去主销毛刺设备
CN111215908B (zh) * 2020-02-24 2021-02-26 浙江淅川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震器内管自动切割及端面打磨的一体化设备
CN111409005A (zh) * 2020-04-30 2020-07-14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棒开方磨倒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1887A (zh) * 2016-08-16 2016-11-23 温州市洋源五金厂 一种环保型五金用铁棒高效抛光装置
CN206084722U (zh) * 2016-08-16 2017-04-12 温州市洋源五金厂 一种环保型五金用铁棒高效抛光装置
CN112108958A (zh) * 2020-09-22 2020-12-22 刘志辉 一种木工机械用木杯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3446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7820B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实木圆柱抛光设备
CN112676933B (zh) 一种手术刀快速研磨装置
CN113245936B (zh) 一种用于阅读书架生产用面板打磨装置
CN112476181A (zh) 一种汽车方形零件自动抛光装置
CN114310542B (zh) 一种批量式不锈钢盆抛光设备
CN11270601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加工用轮毂打磨装置
CN112643446B (zh) 一种铁棒两端倒棱角的装置
CN112428038A (zh) 一种用于钢盆砂光打磨设备
CN113579980A (zh) 一种高端装备用圆柱形零件外圆抛光打磨设备
CN111230621B (zh) 一种鳄鱼皮自动打磨装置
CN112518457A (zh) 一种铣床用工作台平面打磨设备
CN112775762B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镜片边缘打磨设备
CN112157320B (zh) 一种齿条自动打磨装置
CN11333417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精度主轴两端打磨设备
CN110842686A (zh) 圆柱形铸件表面打磨装置
CN116728265A (zh) 一种金属尾座用批量抛光装置
CN112692380B (zh) 一种齿轮磨棱修缘抛光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355650B (zh) 一种妇产科专用升降台螺杆制造打磨设备
CN113001284A (zh) 一种高端制造自动化板类物品打磨机器
CN214559668U (zh) 一种铁锅精修打磨设备
CN113103108B (zh) 一种用于稀土氧化物镜片加工机器
CN220561074U (zh) 一种轴承磨床固定装置
CN111515776B (zh) 一种骆驼骨内壁磨孔设备
CN211940246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打磨的打磨机
CN113770895B (zh) 一种体育器材加工用针对兵乓球拍表面抛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1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2-1, yanhebian, Qiaoli maozhushan village,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WANXIN METAL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2 / F, building a, Liwei Industrial Park, huanguanzhong Road, songyuanxia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Ou Zongd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