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1947A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11947A CN112611947A CN202011556582.3A CN202011556582A CN112611947A CN 112611947 A CN112611947 A CN 112611947A CN 202011556582 A CN202011556582 A CN 202011556582A CN 112611947 A CN112611947 A CN 112611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nding
- wire
- battery system
- withstand voltage
- te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076 safety test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81 safety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19 bra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1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 G01R31/1227—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绝缘耐压测试机构和接地电阻测试机构,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耦接,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上设有连接线;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第一导线与待测楼宇接地线相连接,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分别与楼宇接地线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第一接地钢钎和第二接地钢钎接地;其中,接地电阻测试机构所测的待测楼宇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连接线与楼宇接地线相耦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以利用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进而当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再对待测电池系统样品进行测量,如此可以降低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新能源汽车上的电子部件越来越多,因此势必会造成电子器件之间的信号干扰,给车辆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为了提高有限车辆空间内的利用率,降低运行电流,新能源电力电子器件逐渐形成高压化的趋势,因此要求电力电子器件能耐受高压的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对于电池系统的耐压性能测试过程中,因为测试时间很长,且在测试阶段没有对高压进行做特殊的防护,如此一旦发生高压漏电,则会对测试人员或者仪器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和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高压安全性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包括: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耦接,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上设有连接线;
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待测楼宇接地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第三导线分别与楼宇接地线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第一接地钢钎和第二接地钢钎接地;其中,
所述接地电阻测试机构所测的待测楼宇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楼宇接地线相耦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线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端口。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所述第一接地钢钎距楼宇接地线之间的距离为5-10米之间,所述第二接地钢钎设于所述第一接地钢钎远离楼宇接地线的一侧设置,且距所述第一接地钢钎的距离为5-10米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还包括第一测量线和第二测量线;
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测量线相耦接的第一连接柱和与所述第二测量线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测量线和所述第二测量线的另一端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上设置的连接柱相耦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所述第一测量线和所述第二测量线分别为正极线和负极线。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所述接地电阻值的预设范围为0至4欧姆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所述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机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二导线以及所述第三导线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耦接;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测的接地电阻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方法,包括:
通过接地电阻测试机构测量当前楼宇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
若所述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绝缘耐压测试机构通过连接线与楼宇接地线相连接,进而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连接以对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的耐压性能进行测量。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接地电阻大于预设范围时,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所述楼宇接地线、以及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所述待测电池系统样品之间断开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方法,还包括:
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为绝缘耐压性能的待检测样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绝缘耐压测试机构和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当需要对待测电池系统样品进行耐压性能测试时,可以先利用绝缘耐压测试机构和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且当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可以使用绝缘耐压测试机构对待测电池系统样品进行测量,如此可以使得绝缘耐压测试机构的测试过程没有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绝缘耐压测试机构; 110、连接线; 120、外壳;
1210、连接端口; 130、第一测量线; 140、第二测量线;
150、第一连接柱; 160、第二连接柱; 20、接地电阻测试机构;
210、第一导线; 220、第二导线; 230、第三导线;
240、第一接地钢钎; 250、第二接地钢钎; 260、显示屏;
270、控制机构; 30、楼宇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包括: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和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耦接,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上设有连接线110;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包括第一导线210、第二导线220和第三导线230,第一导线210与待测楼宇接地线30相连接,第二导线220和第三导线230分别与楼宇接地线30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第一接地钢钎240和第二接地钢钎250接地;其中,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所测的待测楼宇接地线30的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连接线110与楼宇接地线30相耦接。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待测电池系统样品进行耐压性能测试时,可以先利用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和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且当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可以使用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对待测电池系统样品进行测量,如此可以使得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的测试过程没有安全风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包括外壳120,外壳120上设有连接端口1210,连接线110一端插设于连接端口1210。
第一接地钢钎240距楼宇接地线30之间的距离为5-10米之间,第二接地钢钎250设于第一接地钢钎240远离楼宇接地线30的一侧设置,且距第一接地钢钎240的距离为5-10米之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地钢钎240和第二接地钢钎250的位置可以对应进行调换,也即第一接地钢钎240距楼宇接地线30之间的距离为40米,第二接地钢钎250位于楼宇接地线30和第一接地钢钎240之间,且距楼宇接地线30之间的距离为20米,在此不做限定。
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还包括第一测量线130和第二测量线140;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上设有与第一测量线130相耦接的第一连接柱150和与第二测量线140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柱160,第一测量线130和第二测量线140的另一端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上设置的连接柱相耦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测量线130和第二测量线140分别为正极线和负极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接地电阻值的预设范围为0至4欧姆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接地电阻值小于4欧姆则满足测量要求,也即绝缘耐压测试机构10在对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进行测试时处于安全状态。
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包括显示屏260和控制机构270,显示屏260和第二导线220以及第三导线230均与控制机构270相耦接;显示屏260用于显示所测的接地电阻值。需要说明的是,接地电阻测试机构20可以通过无线与终端相连接,进而可以实时将接地电阻的阻值发于终端进行监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方法,包括:
S110:通过接地电阻测试机构测量当前楼宇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
S120:若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绝缘耐压测试机构通过连接线与楼宇接地线相连接,进而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连接以对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的耐压性能进行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地电阻大于预设范围时,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楼宇接地线、以及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之间断开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为绝缘耐压性能的待检测样品。
综上,常用的耐电压要求在1000伏以上甚至是2000伏,因此在这种高压下进行测量具有一定的风险,而本发明采用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在检测前对绝缘电阻性能进行测试,在确保绝缘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对待测电池系统样品的绝缘耐压性能的测试,确保了高电压耐压性能测试过程的安全性,提升了测试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耦接,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上设有连接线;
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待测楼宇接地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第三导线分别与楼宇接地线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第一接地钢钎和第二接地钢钎接地;其中,
所述接地电阻测试机构所测的待测楼宇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楼宇接地线相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线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钢钎距楼宇接地线之间的距离为5-10米之间,所述第二接地钢钎设于所述第一接地钢钎远离楼宇接地线的一侧设置,且距所述第一接地钢钎的距离为5-10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还包括第一测量线和第二测量线;
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测量线相耦接的第一连接柱和与所述第二测量线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测量线和所述第二测量线的另一端与待测电池系统样品上设置的连接柱相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线和所述第二测量线分别为正极线和负极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阻值的预设范围为0至4欧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阻测试机构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机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二导线以及所述第三导线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耦接;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测的接地电阻值。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的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接地电阻测试机构测量当前楼宇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
若所述接地电阻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绝缘耐压测试机构通过连接线与楼宇接地线相连接,进而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相连接以对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的耐压性能进行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接地电阻大于预设范围时,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所述楼宇接地线、以及所述绝缘耐压测试机构与所述待测电池系统样品之间断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待检测电池系统样品为绝缘耐压性能的待检测样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6582.3A CN112611947A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6582.3A CN112611947A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11947A true CN112611947A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4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56582.3A Pending CN112611947A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1194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73716A (zh) * | 2023-09-25 | 2023-10-3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的绝缘耐压检测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5163A (zh) * | 2013-07-11 | 2013-10-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电池管理系统性能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
CN104090216A (zh) * | 2014-07-10 | 2014-10-08 | 苏州福瑞互感器有限公司 | 线束高压绝缘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214669401U (zh) * | 2020-12-23 | 2021-11-09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11556582.3A patent/CN1126119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5163A (zh) * | 2013-07-11 | 2013-10-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电池管理系统性能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
CN104090216A (zh) * | 2014-07-10 | 2014-10-08 | 苏州福瑞互感器有限公司 | 线束高压绝缘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214669401U (zh) * | 2020-12-23 | 2021-11-09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73716A (zh) * | 2023-09-25 | 2023-10-3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的绝缘耐压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6973716B (zh) * | 2023-09-25 | 2024-02-2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的绝缘耐压检测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62799B (zh) | 一种电压互感器在线精度检测系统 | |
CN204086455U (zh) | 电缆线路局部放电检测模拟装置 | |
CN103257263B (zh) | 非接触式工频电压测量装置 | |
CN210071942U (zh) | 一种在线接地网络及在线接地电阻监测装置 | |
CN102955097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
CN106896302A (zh) | Gis设备低压导体表面电场强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210015224U (zh) | 电气连接检测装置 | |
CN112611947A (zh)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09690353U (zh) | 组合式避雷器泄漏电流测量装置 | |
CN201548678U (zh) | 雷击计数器校验仪 | |
CN214669401U (zh) |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 | |
CN105445627B (zh) | 直流系统绝缘验收仪 | |
CN118033477A (zh) | 一种绝缘漏电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
CN204649952U (zh) | 基于同步测量的变压器套管监测装置检测平台 | |
CN107643502A (zh) | 一种高压电气检测仪器检查装置 | |
CN217738313U (zh) | 一种配网电缆接头运行环境实时综合监测装置 | |
CN107024613A (zh) | 高压馈电电缆方波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 | |
CN117607522A (zh) | 可不拆卸校验的高压套管末屏电流取样装置及监测系统 | |
CN104991107A (zh) | 电网一次电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04360299A (zh) | 一种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无线检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 |
CN115856704A (zh) | 基于扫频阻抗相位角的干式电抗器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3592502A (zh) | 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 | |
CN105954572A (zh) | 压板专用电压表 | |
CN100524999C (zh) | 一种电力试验取样保护单元 | |
CN111856115A (zh) | 氧化锌避雷器真泄露电流介入式测量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