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713B -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713B
CN112583713B CN201910944779.5A CN201910944779A CN112583713B CN 112583713 B CN112583713 B CN 112583713B CN 201910944779 A CN201910944779 A CN 201910944779A CN 112583713 B CN112583713 B CN 112583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f
upf
control information
routing control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47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3713A (zh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9447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3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3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在锚点UPF上扩展可以分别与AF和SMF进行控制信息交互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与第二能力开放接口,从而AF与SMF在进行交互的时候,可以不再通过PCF,而是基于UPF通过其能力开放接口实现,由于UPF相较于PCF更靠近应用用户的接入点,因此有利于加快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的传输速度,提升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的效率,从而降低应用用户对服务器切换等的感知,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需要对应用用户的流量或路由进行调整时,AF(ApplicationFunction,应用功能网元)可以通过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网络能力开放功能网元)或N5接口向核心网的PCF(Packet Control Function,分组控制功能网元)发送请求,然后由PCF对请求进行处理后发送给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而达到对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或流量控制规则进行管理的目的。但是由于PCF属于核心网,因此,离用户侧较远,例如可能几个城市才会部署一个PCF,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应用用户发生切换等,靠近用户侧的AF在通过PCF与SMF交互,实现应用用户流量或路由控制的时候,就会出现交互就更复杂,造成控制效率不高的问题,从而用户侧对切换等的感知明显,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AF与SMF交互进行流量路由控制的效率不高,用户体验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包括:
AF确定需要请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所述AF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锚点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实体)的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锚点UPF是作为PSA(Protocol Data UnitSession anchor,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锚点)的UPF,所述能力开放接口包括所述锚点UPF与所述AF侧交互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与所述锚点UPF与所述SMF侧交互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第二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包括:
锚点UPF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用于请求所述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所述锚点UPF是作为所述应用用户附着的PSA的UPF;
所述锚点UPF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第三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包括:
SMF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由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从所述AF处接收,所述锚点UPF是作为应用用户附着的PSA的UPF;
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三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F、锚点UPF以及SMF,所述AF与所述锚点UPF之间通过所述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通信,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与所述SMF通信;所述AF为前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上述第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网络设备;所述锚点UPF为前述处理器执行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上述第二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网络设备;所述SMF为前述处理器执行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上述第三种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及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种流量路由控制程序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二种流量路由控制程序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三种流量路由控制程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AF确定需要请求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时,AF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作为PSA的锚点UPF,让锚点UPF通过其能力开放接口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以供SMF根据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案,通过在锚点UPF上扩展可以分别与AF和SMF进行控制信息交互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与第二能力开放接口,从而AF与SMF在进行交互的时候,可以不再通过PCF,而是基于UPF通过其能力开放接口实现,由于UPF相较于PCF更靠近应用用户的接入点,因此有利于加快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的传输速度,提升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的效率,从而降低应用用户对服务器切换等的感知,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应用用户附着到一个锚点UPF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应用用户附着到两个锚点UPF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管理事件订阅流程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示例1中提供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示例2中提供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AF只能通过PCF与SMF交互,导致AF与SMF对应用用的流量路由管理控制效率低,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请参见图1示出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S102:AF确定需要请求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如果AF确定当前应用用户发生了切换,或者是发现当前的流量分发规则无法满足应用用户的需求,AF可以确定自己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请求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应当理解的是,AF确定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的情景并不限于上述两种,只要AF确定需要通过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或者是路由进行管理,即可确定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消息。
S104:AF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锚点UPF。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会通过UPF进行传输,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实际上是一种控制信息,而并非是用户面数据。在一些示例当中,是AF用于请求SMF管理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的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也可能是AF请求SMF控制应用用户管理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的控制信息。
当AF确定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后,AF可以生成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然后将该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锚点UPF,以便锚点UPF将该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锚点UPF,就是作为PDU会话锚点的UPF,也就是作为应用用户附着的PSA的UPF。在应用用户使用应用时,安装该应用的用户终端需要成功附着到一个PSA上,该PSA所对应的UPF就是该应用用户的锚点UPF。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核心网可以依据策略为应用用户选择一个PSA,例如,在图2当中:应用用户UE 21通过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22接入,从而附着到锚点UPF 23上,锚点UPF 23与AF 24通信连接。AF 24可以通过锚点UPF 23实现与SMF 25的交互。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核心网还可能会为应用用户选择两个或多个PSA,例如,在图3当中:应用用户UE 31通过AN 32接入,通过作为UL CL(UplinkClassifier,上行分类器)的UPF 33同时附着到第一锚点UPF 34以及第二锚点UPF 35上,所以,AF 36可以通过第一锚点UPF 34或第二锚点UPF 35实现与SMF37的交互。在图3当中,一共有三个UPF,其中两个是PSA,另外一个作为上行分类器。在另外一些示例当中,当一个应用用户有两个或多个PSA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作为BP(Branching Point,分支点)的UPF实现在各会话锚点上的附着。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锚点UPF通常会包含两个能力开放接口,一个是与AF侧进行交互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另一个是与SMF侧进行交互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可以理解的是,锚点UPF与SMF侧进行交互并不表示是锚点UPF直接与SMF进行交互,因为二者也极有可能会通过前述分支点或者上行分类器进行间接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分支点或者上行分类器的也是UPF,这些UPF也可以包含两个能力开放接口,一个是与SMF侧交互的能力开放接口,另一个是与AF侧交互的能力开放接口,这些能力开放接口都是支持控制信息交互的接口。
S106:锚点UPF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
锚点UPF在接收到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该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可以理解的是,UPF通常情况下是实现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但在本实施例中,锚点UPF具有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可以在SMF与AF之间实现控制信息的传输。
锚点UPF可以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直接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无需通过其他UPF的转发。但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锚点UPF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作为分支点或者作为上行分类器的UPF,由这种分支点UPF或者是上行分类器UPF利用它们的能力开放接口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转发给SMF。
S108:SMF根据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SMF可以接收到UPF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直接或间接地发送过来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若果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流量控制信息,则SMF根据流量控制信息管理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如果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路由控制信息,则SMF根据路由控制信息管理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例如,如果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中请求SMF为应用用户更换服务器,则SMF会根据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该应用用户改变用户面流量的传输路径。又例如,如果AF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是因为有新的PSA建立,则在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新的PSA的N6接口路由。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AF与SMF之间交互的除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以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控制信息,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AF还可以通过锚点UPF的能力开放接口向SMF发送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管理事件订阅消息是用于SMF对应用用户的管理事件进行监测,当SMF监测到AF订阅的某件或某几件管理事件发生之后,通过发送管理事件通知来通知AF,从而使得AF根据对应的管理事件确定是否需要与SMF交互,以请求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或路由进行管理。下面请参见图4示出的一种管理事件订阅流程的交互流程图:
S402:AF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锚点UPF的第一能力管理接口发送给锚点UPF。
在本实施例中,AF需要向SMF订阅某个应用用户的管理事件时,可以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发送给锚点UPF,以通过锚点UPF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发送给SMF。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用户对应的管理事件包括新的PSA的建立、PSA的释放、应用用户的移动等。
S404:锚点UPF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发送给SMF。
与向SMF转发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类似,当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到AF发送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之后,可以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直接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传输给SMF,在存在分支点或者上行分类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发送给作为分支点或者上行分类器的UPF,然后由这种UPF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转发给SMF。
S406:SMF对管理事件订阅消息所订阅的管理事件进行监测。
SMF通过直接或转发的途径从锚点UPF处接收到AF发送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之后,可以对该管理事件订阅消息中订阅的管理事件进行监测。例如,假定管理事件订阅消息订阅的管理事件是应用用户的移动,则SMF就需要不断地监测应用用户当前的位置。
S408:SMF在管理事件订阅消息订阅的至少一个管理事件发生后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向锚点UPF发送管理事件通知。
在SMF确定AF所订阅的管理事件发生了之后,其可以通过管理事件通知告知AF,在本实施例中,SMF可以直接向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管理事件通知,也可以通过作为分支点或者是上行分类器的UPF将管理事件通知转发给锚点UPF。
可以理解的是,在AF发送给SMF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中,可以仅订阅一个管理事件,也可以同时订阅两件或者更多的管理事件。在SMF根据管理事件订阅消息进行管理事件监测的过程中,只要发现AF订阅的某一个管理事件发生了之后,就可以向AF发送管理事件通知,而不用等待全部的管理事件发生之后再通知AF。
S410:锚点UPF将管理事件通知发送给AF。
锚点UPF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到SMF直接发送的管理事件通知,或者是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到经作为分支点或者上行分类器的UPF转发的管理事件通知之后,可以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将该管理事件通知发送给AF。AF接收到管理事件通知之后,可以根据管理事件通知确定对应用用户的管理,例如,是否需要改变其用户面流量路由,或者是否需要请求SMF对其流量控制规则进行管理,如果是,则AF可以确定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AF确定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是根据从SMF处接收到的管理事件通知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AF可以通过锚点UPF的能力开放接口与SMF交互,从而实现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或者管理事件订阅消息,SMF也可以通过锚点UPF的能力开放接口向UPF发送管理事件通知,从而使得锚点UPF将AF订阅的管理事件通知发送给AF,以供AF确定如何对应用用户进行流量路由管理。这种控制信息交互方案,利用了移动边缘计算部署场景下PSA下沉,更靠近用户侧的特点,能够快速地实现控制信息的交互,从而提升SMF对应用用户流量或路由进行控制管理的效率,降低用户侧的感知,增强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优点与细节,本实施例将结合示例继续对前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示例1:
初始附着过程,核心网依据策略给用户选择了一个会话锚点,如图2所示,在运行过程中,AF发现当前的服务器无法满足应用用户的业务需求或需要重新配置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则通过会话锚点的能力开放接口与SMF交互以完成用户面路径或流量控制规则的改变。具体过程,请参见图5示出的流程图:
S502:应用用户成功附着到一个会话锚点;该过程可以参见3GPP 23.502协议。
S504:AF检测发现当前的服务器或当前的流量控制规则无法满足应用用户的业务需求,需要更改用户面的流量路由或流量控制规则。
S506:AF向锚点UPF发送请求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示例中,请求信息可以包括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也可以是AF向SMF订阅应用用户的某些管理事件如PSA新建或释放等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
S508:锚点UPF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向SMF发送请求信息。
S510:SMF收到AF的请求后,根据请求信息执行相应的动作。
根据请求信息执行相应的动作,包括新增、替换或删除一个UPF以改变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或在指定的UPF中更新流量控制规则,或记录AF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以便订阅的管理事件发生时通知该AF。
示例2:
初始附着过程,核心网依据策略给用户选择了两个会话锚点,如图3所示。在运行过程中,SMF发现之前AF订阅的管理事件发生,则通过锚点UPF(或经BP/ULCL转发至锚点UPF后)将管理事件通知发送给AF。AF收到管理事件通知后执行相应的处理(如服务器重定位),然后,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将新PSA的N6口路由详细信息发送给SMF。具体过程参见图6,包括如下步骤:
S602:应用用户成功附着到一个会话锚点;该过程可以参见3GPP 23.502协议。
S604:SMF监测到AF订阅的管理事件发生。
S606:SMF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向锚点UPF发送管理事件通知。
S608:锚点UPF接收到管理事件通知后,通过能力开放接口将其发送给AF。
S610:AF接收到管理事件通知后执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服务器重定位等。
S612:AF将携带新PSA的N6口路由详细信息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锚点UPF。
S614:锚点UPF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
S616:SMF调整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编译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本实施例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及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介绍的任意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AF侧的流程。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介绍的任意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锚点UPF侧的流程。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介绍的任意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SMF侧的流程。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网络设备70包括处理器71、存储器72以及用于连接处理器71与存储器72的通信总线73,其中存储器7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及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中的至少一个的存储介质。
如果存储器72为前述存储有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则处理器71可以读取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AF侧的流程:
处理器71确定需要向元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后,则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锚点UPF,以供锚点UPF通过其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该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应用控制管理消息包括流量控制信息与路由控制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流量控制信息用于请求SMF管理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路由控制信息用于请求SMF管理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在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还可以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锚点UPF的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SMF,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用于请求向SMF订阅应用用户的至少一种管理事件。
可选地,在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可以通过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SMF发送的管理事件通知,管理事件通知由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自SMF处接收;接收到管理事件通知后,处理器71可以根据管理事件通知确定需要向SMF发送流量路由控制信息。
对于处理器71执行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AF侧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细节,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存储器72为前述存储有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则处理器71可以读取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锚点UPF侧的流程:
处理器71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然后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SMF。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然后处理器71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SMF。
可选地,处理器71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SMF之后,还可以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SMF发送的管理事件通知;在接收到管理事件通知后,处理器71将管理事件通知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AF。
在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可以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直接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SMF。
在另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也可以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然后由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转发给SMF。
对于处理器71执行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锚点UPF侧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细节,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存储器72为前述存储有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则处理器71可以读取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SMF侧的流程:
处理器71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在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根据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时,如果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流量控制信息,则处理器71根据流量控制信息管理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如果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路由控制信息,则处理器71根据路由控制信息管理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可选地,处理器71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时,可以直接自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处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也可以从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处接收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由锚点UPF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自AF处接收到以后,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处理器71还可以接收AF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然后对管理事件订阅消息所订阅的管理事件进行监测,并在管理事件订阅消息订阅的至少一个管理事件发生后通过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向锚点UPF发送管理事件通知,让锚点UPF将该管理事件通知通过其第一能力开放接口转发给AF。
对于处理器71执行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SMF侧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细节,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AF、锚点UPF以及SMF,其中,所述AF与所述锚点UPF之间通过所述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通信,同时所述锚点UP可以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与所述SMF通信。
该AF可以为前述处理器71执行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AF侧流程的网络设备。所述锚点UPF可以为前述处理器71执行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锚点UPF侧流程的网络设备;所述SMF可以为前述处理器71执行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SMF侧的网络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使得AF与SMF在进行交互的时候,可以不再通过PCF,而是基于UPF通过其能力开放接口实现,由于UPF相较于PCF更靠近应用用户的接入点,因此有利于加快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的传输速度,提升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的效率,从而降低应用用户对服务器切换等的感知,提升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包括:
应用功能网元AF确定需要请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所述AF将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以使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所述锚点UPF是作为所述应用用户附着的分组数据单元会话锚点PSA的UPF,所述能力开放接口包括所述锚点UPF与所述AF侧交互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与所述锚点UPF与所述SMF侧交互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
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包括:
若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流量控制信息,则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控制信息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
若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路由控制信息,则所述SMF根据所述路由控制信息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信息用于请求所述SMF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所述路由控制信息用于请求所述SMF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AF将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锚点UPF的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所述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用于请求向所述SMF订阅所述应用用户的至少一种管理事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F确定需要请求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AF通过所述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所述SMF发送的管理事件通知,所述管理事件通知由所述锚点UPF通过所述第二能力开放接口自所述SMF处接收;
所述AF根据所述管理事件通知确定需要请求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5.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包括:
锚点UPF通过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用于请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所述锚点UPF是作为所述应用用户附着的PSA的UPF;
所述锚点UPF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以使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包括:
若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流量控制信息,则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控制信息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
若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路由控制信息,则所述SMF根据所述路由控制信息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锚点UPF通过所述第一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所述管理事件订阅消息用于所述AF请求向所述SMF订阅所述应用用户的至少一种管理事件;
所述锚点UPF将所述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自己的所述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点UPF将所述管理事件订阅消息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之后,还包括:
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所述SMF发送的管理事件通知;
所述锚点UPF将所述管理事件通知通过所述第一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AF。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点UPF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SMF包括:
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直接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SMF;
或,
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发送给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所述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用于将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转发给所述SMF。
9.一种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由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从所述AF处接收,所述锚点UPF是作为应用用户附着的PSA的UPF;
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
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对应用用户的流量路由进行管理,包括:
若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流量控制信息,则所述SMF根据所述流量控制信息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流量控制规则;
若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为路由控制信息,则所述SMF根据所述路由控制信息管理所述应用用户的用户面流量路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MF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接收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SMF直接自所述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处接收所述AF发送的流量路由控制信息;
或,
所述SMF从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处接收流量路由控制信息,所述流量路由控制信息由所述锚点UPF通过所述第一能力开放接口自所述AF处接收到以后,通过所述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给所述作为分支点或上行分类器的UPF。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路由控制方法该包括:
所述SMF接收AF通过锚点UPF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发送的管理事件订阅消息;
所述SMF对所述管理事件订阅消息所订阅的管理事件进行监测;
所述SMF在所述管理事件订阅消息订阅的至少一个管理事件发生后通过所述第二能力开放接口向所述锚点UPF发送管理事件通知,所述锚点UPF用于将所述管理事件通知通过所述第一能力开放接口转发给所述AF。
12.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F、锚点UPF以及SMF,所述AF与所述锚点UPF之间通过所述锚点UPF的第一能力开放接口通信,所述锚点UPF通过自己的第二能力开放接口与所述SMF通信;所述AF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器执行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网络设备;所述锚点UPF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器执行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网络设备;所述SMF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器执行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的网络设备。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以及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程序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程序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三流量路由控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路由控制程序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44779.5A 2019-09-30 2019-09-30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83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4779.5A CN112583713B (zh) 2019-09-30 2019-09-30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4779.5A CN112583713B (zh) 2019-09-30 2019-09-30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713A CN112583713A (zh) 2021-03-30
CN112583713B true CN112583713B (zh) 2023-09-29

Family

ID=7511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4779.5A Active CN112583713B (zh) 2019-09-30 2019-09-30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3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3118B (zh) * 2021-10-15 2023-07-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功能实体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783A (zh) * 2017-05-27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控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413619A (zh) * 2017-08-14 2019-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09428909A (zh) * 2017-08-23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锚点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951824A (zh) * 2018-04-09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137207A1 (zh) * 2018-01-15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048873A (zh) * 2018-01-16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锚点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策略控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149166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69089A (zh) * 2017-01-05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友好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089A (zh) * 2017-01-05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友好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9246783A (zh) * 2017-05-27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控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413619A (zh) * 2017-08-14 2019-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09428909A (zh) * 2017-08-23 2019-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锚点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WO2019137207A1 (zh) * 2018-01-15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048873A (zh) * 2018-01-16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锚点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策略控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149166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51824A (zh) * 2018-04-09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n Wei, Zhenfeng Zhang , Bin Fan.Network Slice Access Selection Scheme in 5G.《 2017 IEEE 2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ing, 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TNEC)》.2018,全文. *
陆璐 ; .面向5G网络的边缘计算技术研究.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1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713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7113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サービスレベル合意を保証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9429295B (zh) 一种选择amf的方法、amf、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19795B (zh) 一种确定背景流量传输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04776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073919B (zh) 多播广播业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240422520A1 (en) Event not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71131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ed network service provision
US80417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pushing content over wireless networks
KR20200135455A (ko) 이벤트 구독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112899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loor control on multiple MCPTT systems
US20210352535A1 (en) Notification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9643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6730447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セッション管理デバイス
US123892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service priority of us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583713B (zh)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56213B (zh)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617032B (zh) 一种ue空闲态处理方法、mm功能实体及sm功能实体
CN114143185B (zh) 一种网络通信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066651A2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929933B (zh) Amf实体重定向方法和系统、管理节点、终端
EP4254996A1 (en) Shared cu up address management
RU2772710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прос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объект
WO20250524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policy control update for an application
WO20250524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CN118283709A (zh) 应用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