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9437B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9437B CN112549437B CN201910853779.4A CN201910853779A CN112549437B CN 112549437 B CN112549437 B CN 112549437B CN 201910853779 A CN201910853779 A CN 201910853779A CN 112549437 B CN112549437 B CN 1125494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liding
- core
- main
-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7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using a soft material and a rigid material, e.g. making articles with a sealing pa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76—Co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29C45/332—Mountings or guides therefor; Driv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56—Stoppers or lids for bottles, jars, or the like, e.g. closures
- B29L2031/565—Stoppers or lids for bottles, jars, or the like, e.g.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定模板上连接有型芯和第一型腔,动模板上连接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对应第一软胶体、第二软胶体以及第三软胶体的位置均设有浇口;第一型腔包括围绕型芯设置且与定模板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型芯、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合模形成容纳产品的成品腔。本发明解决了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中的第二软胶体中,位于次壳体在第二软胶体上正投影的部分、第一缺口所在部分、第二缺口所在部分以及第四缺口所在部分的注塑成型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油箱加油口罩是安装在油箱加油口处与油箱加油口盖配合将油箱加油口封闭的汽车零件。
一种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参照图9,其包括底盘101、连接在底盘101一侧的主壳体102以及连接并连通在壳体一侧的次壳体103,结合图11和图12,次壳体103投影呈扇面形,其一端与主壳体102延伸,另一端向远离主壳体102的方向延伸,且其内凹面朝向底盘101,次壳体103外侧远离底盘101及主壳体102的一边中部设置有一凹坑104,从而使得次壳体103内侧与凹坑104对应的位置形成一内凸体105,内凸体105导致次壳体103远离主壳体102一端内侧形成一台阶面;参照图10,在主壳体102背向次壳体10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凸体106,第一凸体106与底盘101连接;参照图11,在主壳体10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凸体107,第二凸体107位于次壳体103与第一凸体106之间且与底盘101连接;参照图9,在主客体背向第二凸体107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凸体108,第三凸体108与底盘101连接;参照图10,在底盘101边缘处连接有第四凸体109,第四凸体109在底盘101的周向上位于第一凸体106与第二凸体107之间;参照图11,在主壳体102背向底盘101的一侧设有圆形开口110,在主壳体102背离底盘101一侧、沿圆形开口110设置有第一软胶体111,第一软胶体111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凸片118和第二凸片119;参照图9至图11,在底盘101边缘处沿底盘101周向连接有第二软胶体112,第二软胶体112与底盘101连接处对应第一凸体106的位置设有第一豁口113、对应第二凸体107的位置设有第二豁口114、对应第三凸体108的位置设有第三豁口115、对应第四凸体109的位置设有第四豁口116;在主壳体102周侧壁上连接有第三软胶体117,第三软胶体117在主壳体102周向上位于次壳体103与第二凸体107之间。
上述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在注塑成型时,需要先使用一套模具用硬胶注塑形成由主壳体102、次壳体103、第一凸体106、第二凸体107、第三凸体108以及第四凸体109组成的产品初胚,然后再使用另一套模具在产品初胚的基础上用软胶注塑形成第一软胶体111、第二软胶体112以及第三软胶体117,从而形成成品。在第二软胶体112中,位于次壳体103在第二软胶体112上正投影的部分、第一豁口113所在部分、第二豁口114所在部分以及第四豁口116所在部分采用常规注塑手段难以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成型模具胚料定位机构,其解决了上述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中的第二软胶体中,位于次壳体在第二软胶体上正投影的部分、第一豁口所在部分、第二豁口所在部分以及第四豁口所在部分的注塑成型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上连接有型芯和第一型腔,所述动模板上连接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对应第一软胶体、第二软胶体以及第三软胶体的位置均设有浇口;
所述第一型腔包括围绕型芯设置且与定模板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
所述第一成型块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中第一豁口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一凸体适配的第一配合槽和与第二软胶体对应第一豁口部分适配的第一成型槽;
所述第二成型块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中第二豁口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二凸体适配的第二配合槽和与第二软胶体对应第二豁口部分适配的第二成型槽;
所述第三成型块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被次壳体在第二软胶体上正投影所覆盖的部分,其朝向动模板的一侧加工有与产品外壳体内凹面适配的第三配合槽,朝向定模板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二软胶体被次壳体在第二软胶体上正投影所覆盖的部分适配的第三成型槽;
所述第四成型块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中第四豁口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的一侧加工有与第四凸体适配的第四配合槽和与第二软胶体对应第四豁口部分适配的第四成型槽;
所述型芯、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合模形成容纳产品的成品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中的第二软胶体中,位于次壳体在第二软胶体上正投影的部分、第一豁口所在部分、第二豁口所在部分以及第四豁口所在部分的注塑成型问题;使用时,先将产品初胚置于模芯上;然后使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均朝向型芯移动,并分别抵接到产品初胚的对应位置;然后将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使型芯、第一型腔、第二型腔以及产品初胚配合形成三个分别用于成型第一软胶体、第二软胶体、第三软胶体的腔体;然后通过三个浇口向腔体内注入软胶,并等待软胶凝固;然后将动模板移开,再将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向远离型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与产品脱离,最后将产品从型芯上取下即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四成型块分别连接有侧抽机构,所述侧抽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定模板上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在动模板上的第一斜导杆以及开设在第一滑块上与第一斜导杆配合的第一斜滑孔,所述第一斜导杆一端与动模板固接,另一端向远离动模板、背离第二型腔的方向倾斜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时,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一斜导杆会插入对应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斜滑孔中,随着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一斜导杆会驱动对应第一滑块向靠近型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向靠近型芯的方向移动,当动模板抵接到定模板上时,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刚好抵接到产品初胚的对应位置;在开模时,动模板逐渐远离定模板,从而使得第一斜导杆带动对应第一滑块向远离型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向远离型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脱离产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成型块连接有斜抽机构,所述斜抽机构包括开设在定模板上型芯一侧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包括倾斜部以及成型在倾斜部远离型芯一侧的平行部,所述倾斜部的底面一边靠近型芯,另一边向远离型芯、向远离动模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平行部与倾斜部连通且平行部的底面与定模板朝向动模板一面平行,所述平行部底面低于所述倾斜部底面的最下端;所述第三成型块设置在倾斜部内并与倾斜部滑移连接;所述斜抽机构还包括滑移连接在平行部内的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动模板上的第二斜导杆以及开设在第二滑块上与第二斜导杆配合的第二斜滑孔,所述第二滑块靠近第三成型块的一端开设有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成型块上一体成型有与第二滑槽滑移连接的滑动体;所述第二斜导杆一端与动模板固接,另一端向远离动模板、背离第二型腔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斜导杆的作用下沿平行部滑动时,所述滑动体在第二滑槽内沿垂直于平行部底面的方向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时,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二斜导杆会插入第二滑块上的第二斜滑孔中,随着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二斜导杆会驱动第二滑块向靠近型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块推动第三成型块沿倾斜部朝向型芯滑动,当动模板抵接到定模板上时,第三成型块刚好抵接到产品初胚的对应位置;在开模时,动模板逐渐远离定模板,从而使得第二斜导杆带动第二滑块向远离型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块带动第三成型块沿倾斜部向远离型芯的方向滑动,从而使第三成型块脱离产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芯包括固定嵌设在定模板上的主芯和与主芯拼合的分芯,所述主芯一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分芯插入安装腔内并与安装腔滑动配合,所述分芯朝向安装腔外的一端配合主芯封闭产品中主壳体与次壳体连通处;所述型芯与第二型腔上设置有驱动分芯在安装腔内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产品初胚固定到型芯上;在将产品初胚放置到型芯上之前,应先将分芯全部移回安装腔内,然后将产品初胚放置到主芯上,然后再将分芯的一部分从安装腔中移出,使分芯配合主芯将产品中主壳体与次壳体连通处封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分芯上的第三斜滑孔、安装在第二型腔上的与第三斜滑孔配合的驱动柱以及开设在主芯上对应第三斜滑孔处供驱动柱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第三斜滑孔一端与分芯远离定模板一侧连通,另一端向靠近定模板、远离安装腔开口的方向延伸并与分芯朝向底模板的一侧连通;驱动柱包括倾斜设置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插入第三斜滑孔中时,所述工作部周侧壁与所述第三斜滑孔周侧壁紧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时,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驱动柱先穿过避让孔然后插入第三斜滑孔中,随着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通过驱动柱与避让孔的配合,驱动柱会驱动分芯伸出安装腔,当动模板抵接到定模板上时,分芯刚好抵接到产品初胚的对应位置;在开模时,动模板逐渐远离定模板,从而使得驱动柱带动分芯向安装腔内移动,从而使分芯脱离产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型腔包括固定嵌设在动模板上的主型腔、开设在主型腔朝向定模板一侧的第一安装孔、嵌设在第一安装孔中并与主型腔拼合的第一分型腔、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底部与第一分型腔之间的第一弹簧以及固接在第一分型腔朝向第一安装孔一侧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背向第一分型腔的一端穿过主型腔并一体成型有第一防脱头,所述主型腔与所述第一分型腔之间设有用于成型第一凸片与第二凸片的第五成型槽与第六成型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分离时,第一分型腔的一部分从第一安装孔中伸出;当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时,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一分型腔首先与产品初胚抵接,随着动模板进一步靠近定模板,第一分型腔会将产品初胚紧紧的按压到型芯上,之后主型腔才会抵接到产品初胚上;在开模时,由于第一弹簧的设置,主型腔先与第一凸片以及第二凸片分离,然后第一分型腔再与第一凸片以及第二凸片分离,从而避免第二型腔与产品分离时,将第一凸片和/或第二凸片撕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型腔背向定模板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防脱头嵌入的第一容纳孔,所述定模板与动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分型腔抵接压紧在产品初胚上,所述第一防脱头抵接在所述动模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在注塑时,第一分型腔被顶入第一安装孔内,导致注塑成型的产品不合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型腔还包括开设在主型腔朝向定模板一侧的第二安装孔、开设在主型腔中且与安装孔底部连通的第三安装孔、滑移连接在第二安装孔中并与主型腔拼合的第二分型腔、穿设于第三安装孔中且一端固接在第二分型腔上的第二滑杆以及套设在第二滑杆上向第二安装孔外推动第二分型腔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杆背离第二分型腔的一端经第三安装孔穿出主型腔并一体成型有第二防脱头;所述动模板上开设有供第二防脱头进入的第二容纳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分离时,第二分型腔的一部分从第二安装孔中伸出;当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时,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二分型腔首先与产品初胚抵接,随着动模板进一步靠近定模板,第二分型腔会将产品初胚紧紧的按压到型芯上,之后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才会接触到产品初胚,从而避免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将产品初胚铲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解决了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中的第二软胶体中,位于次壳体在第二软胶体上正投影的部分、第一豁口所在部分、第二豁口所在部分以及第四豁口所在部分的注塑成型问题;
2、在开模时,由于第一弹簧的设置,主型腔先与第一凸片以及第二凸片分离,然后第一分型腔再与第一凸片以及第二凸片分离,从而避免第二型腔与产品分离时,将第一凸片和/或第二凸片撕坏;
3、当动模板合拢到定模板上时,动模板逐渐靠近定模板,第二分型腔首先与产品初胚抵接,随着动模板进一步靠近定模板,第二分型腔会将产品初胚紧紧的按压到型芯上,之后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才会接触到产品初胚,从而避免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第三成型块以及第四成型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将产品初胚铲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体现定模板上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动模板上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是为体现型芯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为体现第二型腔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7是为体现第二型腔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8是为体现第二型腔结构所做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9是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为从另一方向体现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1是为体现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上的第二凸体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12是新设计的油箱加油口罩的剖视图。
图中,1、定模板;2、动模板;5、型芯;51、主芯;52、分芯;53、安装腔;54、驱动机构;541、第三斜滑孔;542、驱动柱;543、避让孔;544、定位槽;6、第一型腔;61、第一成型块;611、第一配合槽;612、第一成型槽;62、第二成型块;621、第二配合槽;622、第二成型槽;63、第三成型块;631、第三配合槽;632、第三成型槽;64、第四成型块;641、第四配合槽;642、第四成型槽;651、第一滑块;652、第一斜导杆;653、第一斜滑孔;661、第一滑槽;662、第二滑块;663、第二斜导杆;664、第二斜滑孔;665、第二滑槽;666、滑动体;8、第二型腔;81、主型腔;82、第一分型腔;821、第一安装孔;822、第一弹簧;823、第一滑杆;824、第一防脱头;825、第一容纳孔;826、第五成型槽;827、第六成型槽;83、第二分型腔;831、第二安装孔;832、第三安装孔;833、第二滑杆;834、第二弹簧;835、第二防脱头;836、第二容纳孔;101、底盘;102、主壳体;103、次壳体;104、凹坑;105、内凸体;106、第一凸体;107、第二凸体;108、第三凸体;109、第四凸体;110、圆形开口;111、第一软胶体;112、第二软胶体;113、第一豁口;114、第二豁口;115、第三豁口;116、第四豁口;117、第三软胶体;118、第一凸片;119、第二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并列设置的定模板1与动模板2;在定模板1朝向动模板2的一侧连接有型芯5和第一型腔6;在动模板2朝向定模板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型腔8,在第二型腔8对应第一软胶体111、第二软胶体112以及第三软胶体117的位置均设置有浇口;当动模板2贴合在定模板1上时,型芯5、第一型腔6以及第二型腔8合模形成容纳产品的成品腔。
参照图3,型芯5包括固定嵌设在定模板1上的主芯51和与主芯51拼合的分芯52;在主芯51对应产品次壳体10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腔53,分芯52插入安装腔53中并与安装腔53滑动配合;在型芯5及第二型腔8上安装有驱动分芯52在安装腔53内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54。结合图4,驱动机构54包括开设在分芯52上的第三斜滑孔541、安装在第二型腔8朝向型芯5一侧的驱动柱542以及开设在主芯51上对应第三斜滑孔541处供驱动柱542穿过的避让孔543。具体的说,第三斜滑孔541一端与分芯52远离定模板1一侧连通,另一端向靠近定模板1、远离安装腔53开口的方向延伸并与分芯52朝向底模板的一侧连通;驱动柱542包括与第二型腔8固接的连接部和倾斜设置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插入第三斜滑孔541中时,所述工作部周侧壁与所述第三斜滑孔541周侧壁紧贴。另外,在第三斜滑孔541远离安装腔53开口的一侧加工有定位槽544,所述工作部上一体成型有与定位槽544配合的定位部。
当动模板2与定模板1分离时,分芯52位于安装腔53内,当动模板2向靠近定模板1方向移动时,驱动柱542会穿过避让孔543插入第三斜滑孔541中,随着动模板2进一步靠近定模板1,在工作部与第三斜滑孔541的共同作用下,分芯52向安装腔53外移动,当动模板2抵接到定模板1上时,分芯52的一部分伸出安装腔53,且分芯52伸出安装腔53的一端与主芯51配合可以将放置在型芯5上的产品初胚上的中的主壳体102与次壳体103连通处封闭。当开模时,动模板2逐渐离开定模板1,在工作部与第三斜滑孔541的作用下,分芯52移动回安装腔53内。
参照图5,第一型腔6包括围绕型芯5设置且与定护板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第三成型块63以及第四成型块64。第一成型块61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中第一豁口113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5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一凸体106适配的第一配合槽611和与第二软胶体112对应第一豁口113部分适配的第一成型槽612;第二成型块62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中第二豁口114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5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二凸体107适配的第二配合槽621和与第二软胶体112对应第二豁口114部分适配的第二成型槽622;第三成型块63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被次壳体103在第二软胶体112上正投影所覆盖的部分,其朝向动模板2的一侧加工有与产品外壳体内凹面适配的第三配合槽631,朝向定模板1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二软胶体112被次壳体103在第二软胶体112上正投影所覆盖的部分适配的第三成型槽632;第四成型块64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中第四豁口116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5的一侧加工有与第四凸体109适配的第四配合槽641和与第二软胶体112对应第四豁口116部分适配的第四成型槽642。
结合图2和图5,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以及第四成型块64分别连接有侧抽机构,侧抽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定模板1上的第一滑块651、固定连接在动模板2上的第一斜导杆652以及开设在第一滑块651上与第一斜导杆652配合的第一斜滑孔653,第一斜导杆652一端与动模板2固接,另一端向远离动模板2、背离第二型腔8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以及第四成型块64分别固接在对应滑块朝向型芯5的一侧。当第一斜导杆652插入第一斜滑孔653中时,若动模板2向靠近定模板1的方向移动,则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以及第四成型块64则会向靠近型芯5的方向移动;若动模板2向远离定模板1的方向移动,则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以及第四成型块64则会向远离型芯5的方向移动。
结合图2和图5,第三成型块63连接有斜抽机构,斜抽机构包括开设在定模板1上的第一滑槽661,第一滑槽661位于型芯5上安装腔53所朝向的一侧。具体的说,第一滑槽661包括倾斜部以及成型在倾斜部远离型芯5一侧的平行部;倾斜部的底面一边靠近型芯5,另一边向远离型芯5、向远离动模板2的方向倾斜延伸;平行部与倾斜部连通且平行部的底面低于倾斜部底面的最下端。上述的第三成型块63设置在倾斜部内且与倾斜部滑移连接。斜抽机构还包括滑移连接在平行部内的第二滑块662、固定连接在动模板2上的第二斜导杆663以及开设在第二滑块662上与第二斜导杆663配合的第二斜滑孔664,第二斜导杆663一端与动模板2固接,另一端向远离动模板2、背离第二型腔8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滑块662靠近第三成型块63的一端开设有的第二滑槽665,第二滑槽665呈T形;第三成型块63远离型芯5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与第二滑槽665滑移连接的滑动体666,滑动体666亦呈T形。
在将动模板2合拢到定模板1上时,动模板2逐渐靠近定模板1,第二斜导杆663会插入第二滑块662上的第二斜滑孔664中,随着动模板2逐渐靠近定模板1,第二斜导杆663会驱动第二滑块662向靠近型芯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块662推动第三成型块63沿倾斜部朝向型芯5滑动;在开模时,动模板2逐渐远离定模板1,从而使得第二斜导杆663带动第二滑块662向远离型芯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块662带动第三成型块63沿倾斜部向远离型芯5的方向滑动。
参照图6和图7,第二型腔8包括固定嵌设在动模板2朝向定模板1一侧的主型腔81、开设在主型腔81朝向定模板1一侧对应产品第一凸体106处的第一安装孔821、嵌设在第一安装孔821中并与主型腔81拼合的第一分型腔82、固接在第一安装孔821底部与第一分型腔82之间的第一弹簧822以及固接在第一分型腔82朝向第一安装孔821一侧的第一滑杆823,第一弹簧822的一端嵌入第一分型腔82中;第一滑杆823背向第一分型腔82的一端穿过主型腔81并一体成型有第一防脱头824,在主型腔81背向定模板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防脱头824嵌入的第一容纳孔825,当定模板1与动模板2合模时,第一分型腔82抵接压紧在产品初胚上,第一防脱头824抵接在动模板2上,第一分型腔82与第一安装孔821孔底抵接,在主型腔81与第一分型腔82之间设有用于成型第一凸片118与第二凸片119的第五成型槽826与第六成型槽827。
参照图8,第二型腔8还包括开设在主型腔81朝向定模板1一侧对应产品底座边沿处的第二安装孔831、开设在主型腔81中且与安装孔底部连通的第三安装孔832、滑移连接在第二安装孔831中并与主型腔81拼合的第二分型腔83、穿设于第三安装孔832中且一端固接在第二分型腔83上的第二滑杆833以及套设在第二滑杆833上向第二安装孔831外推动第二分型腔83的第二弹簧834,第二滑杆833背离第二分型腔83的一端经第三安装孔832穿出主型腔81并一体成型有第二防脱头835;在动模板2上开设有供第二防脱头835进入的第二容纳孔836;动模板2与定模板1分离时,第二分型腔83的一部分从第二安装孔831中伸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注塑前动模板2与定模板1处于分离状态,分芯52位于安装腔53内;注塑时,先将产品初胚放置到主芯51上,然后控制注塑机驱动动模板2逐渐向定模板1移动,随着动模板2逐渐靠近定模板1,首先第一斜导杆652插入第一斜滑孔653中、第二斜导杆663插入第二斜滑孔664中、驱动柱542插入第三斜滑孔541中、第一分型腔82抵接到产品初胚的主壳体102上、第二分型腔83的边沿抵接到产品初胚的底座边缘上,然后第一分型腔82和第二分型腔83会在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第三成型块63以及以及第四成型块64接触产品初胚之前将产品初胚压紧到型芯5上;当动模板2贴合到定模板1上时,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第三成型块63以及第四成型块64分别抵接到产品初胚的对应位置,分芯52的一部分从安装腔53中伸出并与主芯51一起将产品的主壳体102与次壳体103连通处封闭,型芯5、第一型腔6、第二型腔8以及产品初胚配合形成三个分别用于成型第一软胶体111、第二软胶体112、第三软胶体117的腔体;然后通过三个浇口向腔体内注入软胶,并等待软胶凝固;然后在通过注塑机将动模板2从定模板1上移开,使得分芯52、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第三成型块63、第四成型块64以及主型腔81先与产品分离,然后第一分型腔82以及第二分型腔83与产品分离,最后将产品从主芯51上取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油箱加油口罩,其包括底盘(101)、连接在底盘(101)一侧的主壳体(102)以及连接并连通在壳体一侧的次壳体(103),次壳体(103)投影呈扇面形,其一端与主壳体(102)延伸,另一端向远离主壳体(102)的方向延伸;在主壳体(102)背向底盘(101)的一侧设有圆形开口(110),在主壳体(102)背离底盘(101)一侧、沿圆形开口(110)设置有第一软胶体(111),第一软胶体(111)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凸片(118)和第二凸片(119);在底盘(101)边缘处沿底盘(101)周向连接有第二软胶体(112),第二软胶体(112)与底盘(101)连接处对应第一凸体(106)的位置设有第一豁口(113)、对应第二凸体(107)的位置设有第二豁口(114)、对应第三凸体(108)的位置设有第三豁口(115)、对应第四凸体(109)的位置设有第四豁口(116);在主壳体(102)周侧壁上连接有第三软胶体(117),第三软胶体(117)在主壳体(102)周向上位于次壳体(103)与第二凸体(107)之间;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板(1)和动模板(2),其特征是:所述定模板(1)上连接有型芯(5)和第一型腔(6),所述动模板(2)上连接有第二型腔(8),所述第二型腔(8)对应第一软胶体(111)、第二软胶体(112)以及第三软胶体(117)的位置均设有浇口;
所述第一型腔(6)包括围绕型芯(5)设置且与定模板(1)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第三成型块(63)以及第四成型块(64);
所述第一成型块(61)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中第一缺口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5)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一凸体(106)适配的第一配合槽(611)和与第二软胶体(112)对应第一缺口部分适配的第一成型槽(612);
所述第二成型块(62)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中第二缺口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5)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二凸体(107)适配的第二配合槽(621)和与第二软胶体(112)对应第二缺口部分适配的第二成型槽(622);
所述第三成型块(63)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被次壳体(103)在第二软胶体(112)上正投影所覆盖的部分,其朝向动模板(2)的一侧加工有与产品外壳体内凹面适配的第三配合槽(631),朝向定模板(1)的一侧加工有与第二软胶体(112)被次壳体(103)在第二软胶体(112)上正投影所覆盖的部分适配的第三成型槽(632);
所述第四成型块(64)用于成型第二软胶体(112)中第四缺口所在部分,其朝向型芯(5)的一侧加工有与第四凸体(109)适配的第四配合槽(641)和与第二软胶体(112)对应第四缺口部分适配的第四成型槽(642);
所述型芯(5)、第一型腔(6)以及第二型腔(8)合模形成容纳产品的成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成型块(61)、第二成型块(62)、第四成型块(64)分别连接有侧抽机构,所述侧抽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定模板(1)上的第一滑块(651)、固定连接在动模板(2)上的第一斜导杆(652)以及开设在第一滑块(651)上与第一斜导杆(652)配合的第一斜滑孔(653),所述第一斜导杆(652)一端与动模板(2)固接,另一端向远离动模板(2)、背离第二型腔(8)的方向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成型块(63)连接有斜抽机构,所述斜抽机构包括开设在定模板(1)上型芯(5)一侧的第一滑槽(661),所述第一滑槽(661)包括倾斜部以及成型在倾斜部远离型芯(5)一侧的平行部,所述倾斜部的底面一边靠近型芯(5),另一边向远离型芯(5)、向远离动模板(2)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平行部与倾斜部连通且平行部的底面与定模板(1)朝向动模板(2)一面平行,所述平行部底面低于所述倾斜部底面的最下端;所述第三成型块(63)设置在倾斜部内并与倾斜部滑移连接;所述斜抽机构还包括滑移连接在平行部内的第二滑块(662)、固定连接在动模板(2)上的第二斜导杆(663)以及开设在第二滑块(662)上与第二斜导杆(663)配合的第二斜滑孔(664),所述第二滑块(662)靠近第三成型块(63)的一端开设有的第二滑槽(665),所述第三成型块(63)上一体成型有与第二滑槽(665)滑移连接的滑动体(666);所述第二斜导杆(663)一端与动模板(2)固接,另一端向远离动模板(2)、背离第二型腔(8)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滑块(662)在第二斜导杆(663)的作用下沿平行部滑动时,所述滑动体(666)在第二滑槽(665)内沿垂直于平行部底面的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型芯(5)包括固定嵌设在定模板(1)上的主芯(51)和与主芯(51)拼合的分芯(52),所述主芯(51)一侧开设有安装腔(53),所述分芯(52)插入安装腔(53)内并与安装腔(53)滑动配合,所述分芯(52)朝向安装腔(53)外的一端配合主芯(51)封闭产品中主壳体(102)与次壳体(103)连通处;所述型芯(5)与第二型腔(8)上设置有驱动分芯(52)在安装腔(53)内往复滑动的驱动机构(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54)包括开设在分芯(52)上的第三斜滑孔(541)、安装在第二型腔(8)上的与第三斜滑孔(541)配合的驱动柱(542)以及开设在主芯(51)上对应第三斜滑孔(541)处供驱动柱(542)穿过的避让孔(543);所述第三斜滑孔(541)一端与分芯(52)远离定模板(1)一侧连通,另一端向靠近定模板(1)、远离安装腔(53)开口的方向延伸并与分芯(52)朝向底模板的一侧连通;驱动柱(542)包括倾斜设置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插入第三斜滑孔(541)中时,所述工作部周侧壁与所述第三斜滑孔(541)周侧壁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型腔(8)包括固定嵌设在动模板(2)上的主型腔(81)、开设在主型腔(81)朝向定模板(1)一侧的第一安装孔(821)、嵌设在第一安装孔(821)中并与主型腔(81)拼合的第一分型腔(82)、设置在第一安装孔(821)底部与第一分型腔(82)之间的第一弹簧(822)以及固接在第一分型腔(82)朝向第一安装孔(821)一侧的第一滑杆(823),所述第一滑杆(823)背向第一分型腔(82)的一端穿过主型腔(81)并一体成型有第一防脱头(824),所述主型腔(81)与所述第一分型腔(82)之间设有用于成型第一凸片(118)与第二凸片(119)的第五成型槽(826)与第六成型槽(8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主型腔(81)背向定模板(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防脱头(824)嵌入的第一容纳孔(825),所述定模板(1)与动模板(2)合模时,所述第一分型腔(82)抵接压紧在产品初胚上,所述第一防脱头(824)抵接在所述动模板(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型腔(8)还包括开设在主型腔(81)朝向定模板(1)一侧的第二安装孔(831)、开设在主型腔(81)中且与安装孔底部连通的第三安装孔(832)、滑移连接在第二安装孔(831)中并与主型腔(81)拼合的第二分型腔(83)、穿设于第三安装孔(832)中且一端固接在第二分型腔(83)上的第二滑杆(833)以及套设在第二滑杆(833)上向第二安装孔(831)外推动第二分型腔(83)的第二弹簧(834),所述第二滑杆(833)背离第二分型腔(83)的一端经第三安装孔(832)穿出主型腔(81)并一体成型有第二防脱头(835);所述动模板(2)上开设有供第二防脱头(835)进入的第二容纳孔(83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53779.4A CN112549437B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53779.4A CN112549437B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9437A CN112549437A (zh) | 2021-03-26 |
CN112549437B true CN112549437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7502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53779.4A Active CN112549437B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494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6790B (zh) * | 2022-04-26 | 2023-06-27 | 东莞市信联兴电子有限公司 | 颈挂耳机软质胶注压模具及颈挂耳机软质胶包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524A (zh) * | 2011-02-19 | 2011-08-03 | 宁海县永诚模具有限公司 | 汽车油箱加油口帽的注塑成型模具 |
CN103042657A (zh) * | 2012-12-25 | 2013-04-17 | 瑞安市宇特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燃油泵总成上盖的油嘴凸卡环复式抽芯机构 |
CN107399055A (zh) * | 2017-09-19 | 2017-11-2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抽芯装置 |
CN108394070A (zh) * | 2018-05-04 | 2018-08-14 | 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 |
CN108688083A (zh) * | 2018-03-02 | 2018-10-23 | 台州市博纳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滑块抽芯机构的无腿塑料椅注塑模 |
CN109849273A (zh) * | 2019-01-22 | 2019-06-07 | 宁波久欣世宇模具有限公司 | 水桶注塑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42185B1 (en) * | 2010-09-30 | 2012-03-27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Injection mold forming a product having a barbed structure |
-
2019
- 2019-09-10 CN CN201910853779.4A patent/CN1125494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524A (zh) * | 2011-02-19 | 2011-08-03 | 宁海县永诚模具有限公司 | 汽车油箱加油口帽的注塑成型模具 |
CN103042657A (zh) * | 2012-12-25 | 2013-04-17 | 瑞安市宇特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燃油泵总成上盖的油嘴凸卡环复式抽芯机构 |
CN107399055A (zh) * | 2017-09-19 | 2017-11-2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抽芯装置 |
CN108688083A (zh) * | 2018-03-02 | 2018-10-23 | 台州市博纳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滑块抽芯机构的无腿塑料椅注塑模 |
CN108394070A (zh) * | 2018-05-04 | 2018-08-14 | 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 |
CN109849273A (zh) * | 2019-01-22 | 2019-06-07 | 宁波久欣世宇模具有限公司 | 水桶注塑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9437A (zh) | 2021-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49437B (zh)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 | |
CN104690910B (zh) | 射出成型模具 | |
US5393262A (en) | Air-conditioning blow-out port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wo-stage injection molding of the same | |
CN112549438B (zh)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双色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8558141U (zh) | 镜框注塑模具 | |
CN205685663U (zh) | 一种双色模具的斜顶抽芯机构 | |
CN217514449U (zh) | 滑块机构及模具 | |
CN217531667U (zh) | 模具 | |
CN112549454B (zh) | 一种油箱加油口罩注塑成型模具抽芯机构 | |
CN212603098U (zh) | 一种摄像头头圈注塑模具 | |
KR102120855B1 (ko) | 차량용 필라 트림의 사출성형장치 | |
CN113942192A (zh) | 一种多色注塑封胶成型内抽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
US20040195721A1 (en) | Method of two-stage injection molding of air conditioner outlet vent deivce | |
CN108582702B (zh) | 一种同步开模机构 | |
JPS60151012A (ja) | 射出成形金型 | |
CN22245117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JPS5987112A (ja) | プラスチツク成形型のアンダ−カツト処理装置 | |
CN208197486U (zh) | 一种射出成型连接器内胶层的模具 | |
CN111590830A (zh) | 一种摄像头头圈注塑模具 | |
WO2019239571A1 (ja) | ゲート切断装置及び成形用金型 | |
CN219727025U (zh) | 具有防缩印浇口结构的模具 | |
CN212147372U (zh) | 一种双抽芯模具用的双抽芯机构 | |
CN210791910U (zh) | 一种侧抽芯连带反锁装置及注塑系统 | |
CN212684585U (zh) | 一种内行位铲机限位结构 | |
CN214239368U (zh) | 基于led面光源技术的电动车信号灯总成的面罩注塑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