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4239A -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4239A
CN112494239A CN202011305970.4A CN202011305970A CN112494239A CN 112494239 A CN112494239 A CN 112494239A CN 202011305970 A CN202011305970 A CN 202011305970A CN 112494239 A CN112494239 A CN 112494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ed board
emergency treatment
fix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5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4239B (zh
Inventor
涂建光
成志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W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W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W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5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42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3360 priority patent/WO202210492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4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4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4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4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2/00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e.g. in hospit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1G1/00 - A61G11/00, e.g. trolleys for transport of medicaments or food; Prescription li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72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重症救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包括重症监护组件、床板组件、固定组件和操控组件;所述重症监护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所述第一壳体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设置有注射组件;所述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腔内,且所述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的工作机构均贯穿至所述第一壳体外部;所述吸痰器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床板组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若干组固定螺栓;本发明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重症救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对重症患者进行诊治时,需要用到多种仪器进行监督诊治。在救治重症病患者过程中,需要将多种仪器来回切换或同时使用,容易造成诊治分析的误差,影响病情的诊治。
有些患者在治疗时,因并发症的作用容易产生痉挛现象,而因为痉挛又会造成与患者所连接的各仪器检测治疗机构发生位移或脱落,严重影响救治效果。
通常重症病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注射大量的药物,而注射这些药物对时间和药量都会有精准的要求,但由于人员的差异,很容易造成注射量和注射时间发生偏差,同时,频繁的注射工作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强度。
传统的紧急救治机器人体积过大,占地面积过多,而且因为仪器较多,非常不利于移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包括重症监护组件、床板组件、固定组件和操控组件;
所述重症监护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所述第一壳体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设置有注射组件;所述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腔内,且所述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的工作部均贯穿至所述第一壳体外部;所述重症监护组件还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电极板安装架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靠近床板组件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极板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极板安装架的下表面上,所述除颤仪的电极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
所述床板组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若干组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块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床板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壁铰接,且所述第一床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二床板铰接;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床板与连接块和第二床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床板可通过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连接块和第二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床板上安装有信号接收器;
所述固定组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与第一壳体垂直的两侧壁上;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
优选的,所述重症监护组件还包括防尘箱门和散热风扇,所述防尘箱门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床板组件的一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防尘箱门上;
所述第一壳体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分别与除颤仪、心率监护仪、液体复苏仪、和散热风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组件还包括枕头、防脱板、两组透气垫和若干组支撑腿;所述枕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上,两组所述透气垫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上;所述防脱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远离第一床板的一侧壁上;若干组所述支撑腿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的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床板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一电机、第一转杆、收卷筒和第一固定带;
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与连接块垂直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转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转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收卷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杆上;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缠绕在所述收卷筒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带限位架、第二固定带、固定带卡扣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固定带另一端通过固定带卡扣与所述第二固定带卡接;所述第二固定带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带限位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限位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带卡扣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操控组件还包括第三电动推杆、升降安装板、第二电机、第二转杆、阻尼铰链和控制面板本体;
所述第三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壳体底部内壁上,所述升降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转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阻尼铰链的底座上,所述控制面板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阻尼铰链上;所述第三壳体顶部设置有电动门机,所述第三壳体上设置有操控开关,所述电动门机、第三电动推杆和第二电机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操控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控组件还包括若干组气弹簧,若干组所述气弹簧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两侧,所述气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以及升降安装板的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注射组件包括微量注射泵、自动注射器、连接头和注射管;
所述微量注射泵安装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自动注射器安装在所述微量注射泵的推动机构上,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床板的一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头两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注射器和注射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还包括呼吸机和若干组自锁万向轮;所述呼吸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若干组所述自锁万向轮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连接块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本体通过电线分别与所述重症监护组件、固定组件和注射组件电性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重症监护组件将除颤仪、心率监护仪和液体复苏仪进行整合,方便随时使用,同时利用心率监护仪来对重症患者实时监控,并实现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重症患者的自动救助,避免因医护人员离开而耽误对患者的救治,缩短了救治时间,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救治效率。
2、通过固定组件可避免患者因痉挛造成重症监测组件与患者相连接的机构发生位移或掉落,提高了安全性。
3、通过注射组件的自动注射功能,使患者可以缩短救助时间,提升了救治成功的几率,同时无需再人工手动注射,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注射用量和时间间隔的准确度。
4、床板组件为可拆卸结构,拆卸完毕后的床板组件降低了占地面积,便于移动,也减少了紧急救治机器人对场地的限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紧急救治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监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床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操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床板组件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脓毒症治疗的流程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体复苏的流程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OFA评分表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急救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急救系统的流程框图。
图中:1、重症监护组件;101、第一壳体;102、第一内腔;103、第二内腔;104、除颤仪;105、心率监护仪;106、液体复苏仪;107、第一电动推杆;108、蓄电池;109、散热风扇;110、防尘箱门;111、电极板安装架;112、第二电动推杆;2、床板组件;201、连接块;202、第一床板;203、第二床板;204、支撑腿;205、透气垫;206、枕头;207、防脱板;208、固定螺栓;3、固定组件;301、第二壳体;302、第一电机;303、第一转杆;304、收卷筒;305、第一固定带;306、固定带限位架;307、第二固定带;308、固定带卡扣;309、压力传感器;4、操控组件;401、第三壳体;402、第三电动推杆;403、气弹簧;404、升降安装板;405、第二电机;406、第二转杆;407、阻尼铰链;408、控制面板本体;409、电动门机;410、操控开关;5、注射组件;501、微量注射泵;502、自动注射器;503、连接头;504、注射管;6、自锁万向轮;7、呼吸机;8、振动传感器;9、信号发射器;10、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包括重症监护组件1、床板组件2、固定组件3和操控组件4。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包括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所述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均位于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的壳体内,所述心率监护仪105用于对危重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所述除颤仪104和液体复苏仪106用于对患者进行自动的紧急治疗。
所述床板组件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床板组件2主要为患者提供临时病床,且所述床板组件2为可收纳结构。
所述固定组件3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床板组件2与重症监护组件1垂直的两侧壁上。所述固定组件3可防止患者在监测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痉挛或挣扎的情况,以此提高了病情监测的准确度以及治疗的效果。
所述操控组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组件2的固定机构一侧壁上,所述操控组件4包括控制面板本体408。操控组件4的控制面板本体408用于操控各组仪器具体的工作状态,使各仪器之间的工作状态可以得到统一调配。
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还包括呼吸机7和若干组自锁万向轮6。所述呼吸机7固定安装在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上。呼吸机7可为呼吸困难的重症患者提供氧气。
若干组所述自锁万向轮6对称设置在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和床板组件2固定机构的下表面上。通过自锁万向轮6可方便移动紧急救治机器人。
所述床板组件2上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0,所述信号接收器10位于患者胸腔处下方,在进行除颤治疗时,用于对除颤设备进行定位,使除颤设备可以准确找到患者胸腔的位置。
通过重症监护组件1将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进行整合,方便随时使用,同时利用心率监护仪105来对重症患者实时监控,并实现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重症患者的自动救助,避免因医护人员离开而耽误对患者的救治,缩短了救治时间,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救治效率。通过固定组件3可避免患者因痉挛造成重症监护组件1与患者相连接的机构发生位移或掉落,提高了安全性。通过注射组件5的自动注射功能,使患者可以缩短救助时间,提升了救治成功的几率,同时无需再人工手动注射,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注射用量和时间间隔的准确度。床板组件2为可拆卸结构,拆卸完毕后的床板组件2降低了占地面积,便于移动,也减少了紧急救治机器人对场地的限制。
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还包括第一壳体101。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102和第二内腔103,所述第一内腔102中设置有注射组件5。所述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腔103内,且所述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的工作机构均贯穿至所述第一壳体101外部。所述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面板本体408电性连接。
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还包括第一电动推杆107、电极板安装架111和第二电动推杆11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1靠近床板组件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极板安装架1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7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极板安装架111的下表面上,所述除颤仪104的电极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2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9,所述信号发射器9可与所述信号接收器10信号连接。
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还包括防尘箱门110和散热风扇109,所述防尘箱门110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01远离床板组件2的一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109安装在所述防尘箱门110上。
将心率监护仪105的夹头固定在患者手腕的脉搏处,使心率监护仪105可以随时监控到患者的心跳频率和血压值;将液体复苏仪106的注射头与患者的静脉通管连通,并通过控制面板本体408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本体408设定自行救治机制。
当心率监护仪105监测到患者心跳出现骤停后,会通过内部信号发送模块将信息传递到控制面板本体408上,并通过控制面板本体408开启除颤仪104内的发电机构,通过发电机构为电极板供电,然后再通过控制面板本体408操控第一电动推杆107推动除颤仪104的电极板移动,当移动到患者胸腔上方时,信号发射器9发射的信号光会被信号接收器10捕捉,并通过信号接收器10内的信号发送模块给控制面板本体408发送信号,使其停止第一电动推杆107工作,然后开启第二电动推杆112,利用其带动电极板下降并贴合在患者胸腔上,并对患者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救治,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其中,电极板的除颤能量为200J。于此同时,控制面板本体408内的告警模块也会给医护人员发送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除颤仪104除了上述使用方法以外,还可采用医护人员手动控制,或采用人体体感自适应交互来确定患者胸腔位置。
当患者在进行液体复苏时,将负荷量晶体液或胶体液注入液体复苏仪106中,并利用液体复苏仪106内的流量控制模块,向患者静脉导管中注入晶体液或胶体液,注入的液体冲击量为250-1000ml,观察30分钟,并根据心率监护仪105所检测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注射晶体液或胶体液。无需医护人员临床进行手动操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液体冲击量的精确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安装有蓄电池108,所述蓄电池108通过电线分别与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液体复苏仪106和散热风扇109电性连接。可使紧急救治机器人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以外,重症监护组件1还可包括其他仪器,例如血液透析机、振动排痰机和血气分析仪等。
所述床板组件2包括连接块201、第一床板202、第二床板203和若干组固定螺栓208。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块201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1远离防尘箱门110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床板202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连接块201远离第一壳体101的一侧壁铰接,且所述第一床板202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二床板203铰接。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208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床板202与连接块201和第二床板203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床板202可通过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208分别与连接块201和第二床板203固定连接。
床板组件2为可拆卸结构,如图8所示,当紧急救治机器人在非工作状态时,将第一床板202下表面两侧的若干组固定螺栓208分别取下,然后通过铰链将第二床板203与第一床板202进行对折,然后再通过铰链将第一床板202与连接块201对折,即可完成床板组件2的拆卸工作,拆卸完毕后的床板组件2降低了占地面积,便于移动,也减少了紧急救治机器人对场地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床板组件2还包括枕头206、防脱板207、两组透气垫205和若干组支撑腿204。所述枕头206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上,铜鼓枕头206可使患者头部与身体形成夹角,减少平躺所带来的呼吸压迫感。两组所述透气垫205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和第二床板203上,通过两组透气垫205可方便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散热。所述防脱板207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203远离第一床板202的一侧壁上。若干组所述支撑腿204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203的下表面上,通过支撑腿204使床板组件2在使用时可以保持平衡。
所述第一床板202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8,所述振动传感器8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面板本体408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一电机302、第一转杆303、收卷筒304、第一固定带305、固定带限位架306、第二固定带307、固定带卡扣308和压力传感器309。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壳体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与连接块201垂直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30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301上,所述第一转杆30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01内,所述第一转杆30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30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杆303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301远离第一电机30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收卷筒30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杆303上。所述第一固定带305一端缠绕在所述收卷筒304上,且所述第一固定带305另一端通过固定带卡扣308与所述第二固定带307卡接。所述第二固定带307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带限位架30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限位架30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远离第二壳体30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带卡扣308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9。所述压力传感器309和第一电机302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面板本体408电性连接。
首先让患者平躺在第一床板202和第二床板203上,然后通过固定带卡扣308将第一固定带305和第二固定带307卡接,使其处于患者上方,但同时留有患者自由活动的空间。当患者出现痉挛或因病痛而挣扎时,会通过振动传感器8检测到,然后通过振动传感器8内部的信号发送模块给控制面板本体408发送信号,再由控制面板本体408本体启动第一电机302,由第一电机302带动第一转杆303和收卷筒304转动,使收卷筒304对第一固定带305进行收卷工作,让第一固定带305、第二固定带307和固定带卡扣308的总长度逐渐缩短,并对患者起到紧固的作用,当压力传感器309检测到固定带卡扣308对患者的压力值达到标准后,会给控制面板本体408发送信号,使其关闭第一电机302,停止收卷工作。避免患者因痉挛造成重症监护组件1与患者相连接的机构发生位移或掉落。
所述操控组件4包括第三壳体401、第三电动推杆402、升降安装板404、第二电机405、第二转杆406、阻尼铰链407和控制面板本体408。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壳体401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201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02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壳体401底部内壁上,所述升降安装板40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机405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安装板404上。所述第二转杆406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40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杆406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阻尼铰链407的底座上,所述控制面板本体408转动连接在所述阻尼铰链407上。所述第三壳体401顶部设置有电动门机409,所述第三壳体401上设置有操控开关410,所述电动门机409、第三电动推杆402和第二电机405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操控开关410电性连接。
开启操控开关410,打开电动门机409,并使得第三电动推杆402工作带动控制面板本体408升起至第三壳体401外部,再通过第二电机405带动第二转杆406和控制面板本体408转动,实现了控制面板本体408的方向调整,然后通过阻尼铰链407将控制面板本体408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面板本体408的高度、方向和角度进行随意调整,增加了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数值以及设定检测救治方案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操控组件4还包括若干组气弹簧403,若干组所述气弹簧40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02两侧,所述气弹簧403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壳体401的底部内壁上以及升降安装板404的下表面上。通过气弹簧403提高了控制面板本体408在调节时的稳定性。
所述注射组件5包括微量注射泵501、自动注射器502、连接头503和注射管504。示例性,如图7所示,所述微量注射泵501安装在所述第一内腔102中,所述自动注射器502安装在所述微量注射泵501的推动机构上,所述连接头50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靠近第一床板202的一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头503两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注射器502和注射管504连通。
将肾上腺素按要去放入自动注射器502中,当患者因脏器衰竭而出现危机时,通过心率监护仪105将信号发送给控制面板本体408,再由控制面板本体408启动微量注射泵501的推动机构上,使微量注射泵501控制自动注射器502将肾上腺素通过注射管504注入患者体内,使患者可以缩短救助时间,提升了救治成功的几率。
同时,也可将升压药放入自动注射器502中,在进行液体复苏时,通过控制面板本体408操控微量注射泵501每半小时向患者体内注射定量升压药,无需再人工手动注射,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注射用量和时间间隔的准确度。
示例性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智能紧急救治系统,所述救治包括患者体征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和紧急救治模块。患者体征监测模块对重症患者的血压、血氧、心跳频率和呼吸频率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得数据实时上传至控制模块内。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患者体征监测模块所发来的患者体征数据,然后加以判断,并最终决定是否启动紧急救治模块对患者实时紧急救治。
紧急救治模块用于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稳压药液的注射。
在本实施例中,患者体征监测模块包括心率监护仪105,心率监护仪105用于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进行实时监测,并直接将所监测到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直接上传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面板本体408,控制面板本体408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在接收到心率监护仪105上传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后,会直接与数据存储模块内的标准值进行比对。当患者的血压在60-90/100-160mmHg,压差20-70mmHg;心率50-100次/分;呼吸频率12-25次/分的范围时,既视为正常范围,无需紧急救治,并继续观察;
舒张压小于50或大于110,收缩压小于80或大于170,或压差大于70或小于10时,既视为血压异常,数据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体征数据与存储模块内的标准体征数据无法匹配,既视为体征异常,此时数据接收模块就会给电源控制模块发送信号,并通过电源控制模块启动紧急救治模块进行救治;
当舒张压小于50或大于110,收缩压小于80或大于170,或压差大于70或小于10时,既视为血压异常,通过控制面板本体408内的电源控制模块启动控制稳压药液的一组微量注射泵501,通过微量注射泵501将药液从自动注射器注射进患者体内,以实现自动注射的目的。
当患者出现无心率和无血压的情况时,数据接收模块就会立刻给电源控制模块发送信号,由电源控制模块启动除颤仪104内的发电机构,通过发电机构为电极板供电,然后再通过电源控制模块操控第一电动推杆107推动除颤仪104的电极板移动,当移动到患者胸腔上方时,信号发射器9发射的信号光会被信号接收器10捕捉,并通过信号接收器10内的信号发送模块给信号接收模块发送信号,使其停止第一电动推杆107工作,然后开启第二电动推杆112,利用其带动电极板下降并贴合在患者胸腔上,并对患者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救治。
优选的,如图9所示,在进行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按照以下步骤:
S1、患者到诊后,对其进行呼吸频率和胸腔收缩压的的初步检测,当患者呼吸频率≥22次/min,或是收缩压≤100mmHg,即可初步判断为脓毒症。
S2、在数据库中建立客户资料,控制面板本体408可调动数据库中的客户资料,并继续对其进行呼吸频率和胸腔收缩压的观察,时长3小时,并每30分钟做一次记录。
S3、将所得的检测值录入该客户资料中做为观察项元数据,再以观察项元数据与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表比对,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以此来最终确定是否患有脓毒症,并且得到脓毒症的发病等级。
S4、当患者的SOFA评分≤4分时,即可判断为轻症脓毒症,需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并继续进行观察,时长3小时,每30分钟做一次呼吸频率和胸腔收缩压数值记录。
S5、当患者的SOFA评分≥5分时,即可判断为重症脓毒症,需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并利用心率监护仪105对患者进行检测,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法如图10所示,方法包括:
1、通过液体复苏仪106对患者静脉注射晶体液,冲击量250-1000ml;
2、观察半小时后,患者的早期液体负荷量后仍存在低血压,或者不论血压水平时的血乳酸≥4mmol/L,即视为灌注不足;
3、继续进行晶体液静脉注射,冲击量为250-1000ml;
4、继续补液,每30分钟给与负荷量晶体液或胶体液,一般8-12mmHg,持续时间3小时;
5、充分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给予升压药使MAP≥65mmHg,并维持,同时继续补液;
6、评估中心静脉导管血氧饱和度(ScvO2)以及静脉导管血氧饱和度(SvO2),保证ScvO2≥70%,SvO2≥65%;
7、观察3小时,并每半小时做记录,与观察项元数据做比对,看病情是否好转,以及与SOFA评分表比对,观察评分是否≤4分;
8、如病情好转,且SOFA评分≤4分,即可转为轻症治疗方法,反之则继续从步骤4开始操作。
患者的资料进入base-flow数据库后,后续治疗观察均基于观察项元数据,并结合SOFA评分表进行评估。同时,利用重症监护组件1配合SOFA评分机制实现自动救治,可以使患者出现危机时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同时也避免手动操作所带来的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及结构不限于对脓毒症的治疗,也可通过此方法对急性肺损伤以及心肺复苏等重症患者进行救治。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包括重症监护组件(1)、床板组件(2)、固定组件(3)和操控组件(4);
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01)、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102)和第二内腔(103),所述第一内腔(102)中设置有注射组件(5);所述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腔(103)内,且所述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和液体复苏仪(106)的工作部均贯穿至所述第一壳体(101)外部;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还包括除颤机构,所述除颤仪(104)的电极板安装在所述除颤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除颤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9);
所述床板组件(2)包括连接块(201)、第一床板(202)和第二床板(203);所述连接块(201)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床板(202)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连接块(201)远离第一壳体(101)的一侧壁铰接,且所述第一床板(202)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二床板(203)铰接;所述第一床板(202)上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0);
所述固定组件(3)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与第一壳体(101)垂直的两侧壁上;
所述操控组件(4)包括第三壳体(401),所述第三壳体(401)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2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107)、电极板安装架(111)和第二电动推杆(112);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1)靠近床板组件(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极板安装架(1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7)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极板安装架(111)的下表面上,所述除颤仪(104)的电极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2)的输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2)还包括若干组固定螺栓(208);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208)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床板(202)与连接块(201)和第二床板(203)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床板(202)可通过若干组所述固定螺栓(208)分别与连接块(201)和第二床板(2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还包括防尘箱门(110)和散热风扇(109),所述防尘箱门(110)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01)远离床板组件(2)的一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109)安装在所述防尘箱门(110)上;
所述第一壳体(101)内安装有蓄电池(108),所述蓄电池(108)通过电线分别与除颤仪(104)、心率监护仪(105)、液体复苏仪(106)、和散热风扇(10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2)还包括枕头(206)、防脱板(207)、两组透气垫(205)和若干组支撑腿(204);所述枕头(206)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上,两组所述透气垫(205)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和第二床板(203)上;所述防脱板(207)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203)远离第一床板(202)的一侧壁上;若干组所述支撑腿(204)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203)的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床板(202)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一电机(302)、第一转杆(303)、收卷筒(304)和第一固定带(305);
所述第二壳体(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与连接块(201)垂直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30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301)上,所述第一转杆(30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01)内,所述第一转杆(30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30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杆(303)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301)远离第一电机(30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收卷筒(30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杆(303)上;所述第一固定带(305)一端缠绕在所述收卷筒(30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固定带限位架(306)、第二固定带(307)、固定带卡扣(308)和压力传感器(309);
所述第一固定带(305)另一端通过固定带卡扣(308)与所述第二固定带(307)卡接;所述第二固定带(307)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带限位架(30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限位架(30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202)远离第二壳体(30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带卡扣(308)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4)还包括第三电动推杆(402)、升降安装板(404)、第二电机(405)、第二转杆(406)、阻尼铰链(407)和控制面板本体(408);
所述第三壳体(401)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201)上,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02)的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壳体(401)底部内壁上,所述升降安装板(40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电机(405)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安装板(404)上;所述第二转杆(406)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40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杆(406)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阻尼铰链(407)的底座上,所述控制面板本体(408)转动连接在所述阻尼铰链(407)上;所述第三壳体(401)顶部设置有电动门机(409),所述第三壳体(401)上设置有操控开关(410),所述电动门机(409)、第三电动推杆(402)和第二电机(405)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操控开关(410)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4)还包括若干组气弹簧(403),若干组所述气弹簧(40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02)两侧,所述气弹簧(403)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壳体(401)的底部内壁上以及升降安装板(404)的下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5)包括微量注射泵(501)、自动注射器(502)、连接头(503)和注射管(504);
所述微量注射泵(501)安装在所述第一内腔(102)中,所述自动注射器(502)安装在所述微量注射泵(501)的推动机构上,所述连接头(50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靠近第一床板(202)的一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头(503)两端分别与所述自动注射器(502)和注射管(504)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救治机器人还包括呼吸机(7)和若干组自锁万向轮(6);所述呼吸机(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上;
若干组所述自锁万向轮(6)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和连接块(201)下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本体(408)通过电线分别与所述重症监护组件(1)、固定组件(3)和注射组件(5)电性连接。
CN202011305970.4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Active CN112494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5970.4A CN112494239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PCT/CN2020/133360 WO2022104923A1 (zh) 2020-11-19 2020-12-02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5970.4A CN112494239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4239A true CN112494239A (zh) 2021-03-16
CN112494239B CN112494239B (zh) 2022-01-11

Family

ID=7495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5970.4A Active CN112494239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4239B (zh)
WO (1) WO2022104923A1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4872A1 (fr) * 1983-07-22 1985-03-27 Jean Albert Léo Denat Lit bissocié, giratoire, rotatif, tous positionnements
DE29711833U1 (de) * 1997-07-06 1998-08-06 Medical Intelligence Medizinte Patienten-Positioniereinrichtung
TW200831066A (en) * 2007-01-24 2008-08-01 Nat Chin Yi Inst Technology A first-aid bed for heatstroke patients
CN101536902A (zh) * 2008-03-18 2009-09-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系统
CN103121434A (zh) * 2013-02-28 2013-05-2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收紧系统及方法
CN103142373A (zh) * 2013-03-22 2013-06-12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一体式抢救车
CN205515277U (zh) * 2016-03-17 2016-08-31 修长顺 一种新型心内科重病护理床
CN105943275A (zh) * 2016-05-24 2016-09-21 陈丙涛 防坠落的儿科病床
CN107658730A (zh) * 2017-11-10 2018-02-02 鹤山市辉域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柜
CN207663341U (zh) * 2017-11-15 2018-07-27 卢晶 一种便于调节的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撑架
CN208447986U (zh) * 2017-08-22 2019-02-01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护理系统
CN109764228A (zh) * 2019-01-14 2019-05-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伸缩计算机显示器支架
CN209018753U (zh) * 2018-03-23 2019-06-25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X射线医疗系统
CN209377849U (zh) * 2018-08-21 2019-09-13 张帆 一种智能精神科护理用约束装置
CN110292484A (zh) * 2019-07-05 2019-10-0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病人用移动急救装置
CN110974519A (zh) * 2020-01-08 2020-04-10 雷丹 一种带监控及报警功能的防坠床防拔管肩部约束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60185U (zh) * 2016-01-30 2016-07-06 乔金文 心内科用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4872A1 (fr) * 1983-07-22 1985-03-27 Jean Albert Léo Denat Lit bissocié, giratoire, rotatif, tous positionnements
DE29711833U1 (de) * 1997-07-06 1998-08-06 Medical Intelligence Medizinte Patienten-Positioniereinrichtung
TW200831066A (en) * 2007-01-24 2008-08-01 Nat Chin Yi Inst Technology A first-aid bed for heatstroke patients
CN101536902A (zh) * 2008-03-18 2009-09-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系统
CN103121434A (zh) * 2013-02-28 2013-05-2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收紧系统及方法
CN103142373A (zh) * 2013-03-22 2013-06-12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一体式抢救车
CN205515277U (zh) * 2016-03-17 2016-08-31 修长顺 一种新型心内科重病护理床
CN105943275A (zh) * 2016-05-24 2016-09-21 陈丙涛 防坠落的儿科病床
CN208447986U (zh) * 2017-08-22 2019-02-01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护理系统
CN107658730A (zh) * 2017-11-10 2018-02-02 鹤山市辉域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柜
CN207663341U (zh) * 2017-11-15 2018-07-27 卢晶 一种便于调节的计算机显示屏用支撑架
CN209018753U (zh) * 2018-03-23 2019-06-25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X射线医疗系统
CN209377849U (zh) * 2018-08-21 2019-09-13 张帆 一种智能精神科护理用约束装置
CN109764228A (zh) * 2019-01-14 2019-05-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伸缩计算机显示器支架
CN110292484A (zh) * 2019-07-05 2019-10-0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病人用移动急救装置
CN110974519A (zh) * 2020-01-08 2020-04-10 雷丹 一种带监控及报警功能的防坠床防拔管肩部约束带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本书编委会: "《电气工程安装便携手册》", 30 January 2007 *
编者委员会: "《风力发电职业技能鉴定教材》", 31 October 20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4239B (zh) 2022-01-11
WO2022104923A1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9286B2 (en) Adaptive body positioning
US20200215293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Voorhees et al. Improved oxygen delivery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s
Sanders Capnometry in emergency medicine
US9486390B2 (en) Reference sensor for CPR feedback device
US202201518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body positioning during chest compressions
JP2016093544A (ja) 陽陰圧換気システムおよび胸腔内圧調整方法
Berg et al. Initial end-tidal CO2 is markedly elevated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fter asphyxial cardiac arrest
US11712574B2 (en) Accessory-based storage for use with a medical device
Tobias et al. Intraoperativ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prone position
US20220172721A1 (en) Medical device and medical device system
JP2002515804A (ja) 被験者を頭部・足部方向へ往復状に移動させる往復移動台
CN109498291A (zh) 一种用于ecmo急救的智能监护型救护车
Smith et al. Continuous flow apneic ventilation
US201903744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ynchronizing chest compressions with myocardial activity
CN112494239B (zh) 一种急性病患者临床紧急救治机器人
US20130049966A1 (en) Occupant Support Suite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an Acoustic Signature of a Stand Alone Device
CN116327131A (zh) 一种人体体征睡眠监测预警设备
YAMANAKA et al. Time-related chang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during maintenance anesthesia with sevoflurane and isoflurane in horses
Gossett et al. The safe treat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in a monoplace chamber
CN215305827U (zh) 一种用于跌倒、呼吸和心率监测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
US20220062098A1 (en) Portable CPR Robot
RU2737915C1 (ru) Способ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сердечно-легочной реанимации
CN21418083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有创呼吸机轮椅固定装置
CN213076263U (zh) 一种心脑血管治疗运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00 502A, building 7, No. 22, Xinyan Road, Donghu street,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2 Cangling Road, Lijin Hardware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uzhen Town, Jinyu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United w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