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2291A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82291A CN112482291A CN202011585213.7A CN202011585213A CN112482291A CN 112482291 A CN112482291 A CN 112482291A CN 202011585213 A CN202011585213 A CN 202011585213A CN 112482291 A CN112482291 A CN 1124822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pipe
- water
- building construction
- aque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3/00—Applying liquids to roads or like surfaces, e.g. for dust control; Stationary flush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针对现有的工地降尘装置存在喷洒范围有限,喷洒降尘不全面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和第三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导水管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三导水管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导水管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三导水管的顶部外壁通过旋转管接头连接有分水管,且分水管圆周两侧的相对一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喷水管。本发明中,该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通过在分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可以由弧形支撑板对水流进行缓冲,避免水流长期直上直下的冲击而造成动力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分水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目前在工地上,一般都需要进行降尘处理,现有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是直接向空中喷水,需要人工操作水管的喷洒范围,不仅消耗人力,同时还存在喷洒范围有限,喷洒降尘不全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工地降尘装置存在喷洒范围有限,喷洒降尘不全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和第三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导水管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三导水管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导水管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三导水管的顶部外壁通过旋转管接头连接有分水管,且分水管圆周两侧的相对一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喷水管的管口内壁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同一个波纹片,且波纹片一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波纹片底部另一端的外壁和喷水管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呈台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凸块。
优选地,所述分水管的顶部中央外壁开设有两个缓冲口,且两个缓冲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分水管的顶部中央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片。
优选地,所述分水管的底部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分水管的底部靠近第三导水管两侧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底部中央外壁固定安装有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收集罩的圆周内壁均匀开设有沉积槽,且沉积槽的剖面呈梯形,所述收集罩的槽口下方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圆周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支撑板,且第二环形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环形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螺纹杆的分别通过螺纹安装于螺纹孔的内壁,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圆周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转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杆,且四个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通过在喷水管内部设置有波纹片,并在波纹片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在配重块的表面设置有凸块,在水流通过喷水管喷洒的过程中,水流会在波纹片的表面形成流速差,配合配重块的重力影响,以及弹簧的弹力影响,会不断的带动波纹片进行上下移动,使波纹片靠近喷水管管口的一端上下移动幅度更大,从而使水流从喷水管排出时,喷洒的范围更大,进而可以进一步有效的提高喷洒的范围;将配重块设置成台型,水流从配重块侧面排出时,能够激起浪花,结合凸块的设置,可以激起更大的浪花,从而使水被喷洒的范围更大。
2、该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通过在喷水管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罩,并在收集罩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可以通过收集罩将喷水管上撒漏的水进行收集,避免水滴长期滴落在支撑底座周围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排水管将收集的水聚集排出,并由分水管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提高排水范围,进而保证了排水的充分利用;通过在收集罩内设置有沉积槽和挡块,可以由沉积槽和挡块将收集水中的残渣进行过滤,避免堵塞排水管,将沉积槽的剖面设置成梯形,可以方便残渣落入沉积槽,同时难以从沉积槽排出。
3、该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分水管和第三导水管之间是通过旋转管接头进行连接的,进而分水管可以在第三导水管上方转动,水流通过第三导水管流入分水管内部的过程中,流动的水流会带动螺旋片和第二支撑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分水管进行转动,使得喷水管喷洒出的水流会产生离心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同时,转动的分水管会带动风扇进行转动,由风流吹散喷洒出的水雾,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
4、该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通过在分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可以由弧形支撑板对水流进行缓冲,避免水流长期直上直下的冲击而造成动力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分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喷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分水管局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收集罩局部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第一支撑杆;3、第一环形支撑板;4、转动把手;5、螺纹杆;6、第一导水管;7、第二导水管;8、第二环形支撑板;9、第三导水管;10、分水管;11、风扇;12、喷水管;13、密封板;14、螺旋片;15、第二支撑杆;16、波纹片;17、凸块;18、配重块;19、弹簧;20、收集罩;21、支撑杆;22、排水管;23、沉积槽;24、挡块;25、弧形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第二导水管7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导水管6的顶部外壁,第三导水管9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导水管7的顶部外壁,第三导水管9的顶部外壁通过旋转管接头连接有分水管10,且分水管10圆周两侧的相对一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喷水管12,分水管10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板13,喷水管12的管口内壁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同一个波纹片16,且波纹片16一端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配重块18,波纹片16底部另一端的外壁和喷水管12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弹簧19。
本发明中,配重块18呈台型设置,将配重块18设置成台型,水流从配重块18侧面排出时,能够激起浪花,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
配重块18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凸块17,凸块17的设置,在排水过程中,可以激起更大的浪花,从而使水被喷洒的范围更大;
分水管10的顶部中央外壁开设有两个缓冲口,且两个缓冲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弧形支撑板25,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可以由弧形支撑板25对水流进行缓冲,避免水流长期直上直下的冲击而造成动力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分水管10的使用寿命;
分水管10的顶部中央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5,且第二支撑杆15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旋片14,水流通过第三导水管9流入分水管10内部的过程中,流动的水流会带动螺旋片14和第二支撑杆1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分水管10进行转动,使得喷水管喷洒出的水流会产生离心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
分水管10的底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扇11,转动的分水管10会带动风扇11进行转动,由风流吹散喷洒出的水雾,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
分水管10的底部靠近第三导水管9两侧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21,且支撑杆21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收集罩20,收集罩20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水管22,通过收集罩20将喷水管12上撒漏的水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排水管22将收集的水聚集排出,并由分水管10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提高排水范围,进而保证了排水的充分利用;
收集罩20的圆周内壁均匀开设有沉积槽23,且沉积槽23的剖面呈梯形,收集罩20的槽口下方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挡块24,由沉积槽23和挡块24将收集水中的残渣进行过滤,避免堵塞排水管22,将沉积槽23的剖面设置成梯形,可以方便残渣落入沉积槽23,同时难以从沉积槽23排出;
第二导水管7的圆周中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环形支撑板8,且第二环形支撑板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环形支撑板3,第一环形支撑板3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5,第二环形支撑板8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螺纹杆5的分别通过螺纹安装于螺纹孔的内壁,两个螺纹杆5的圆周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转动把手4;
第一环形支撑板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杆2,且四个第一支撑杆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支撑底座1,在装置安装使用的过程中,第二环形支撑板8和第二导水管7的中部是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的,方便拆卸,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之间是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的,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4来转动螺纹杆5,进而带动第二环形支撑板8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了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喷洒范围的局限性,同时,这种上下移动的调节还能方便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的拆装,方便了对装置拆卸后的移动转运。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导水管6的底部外接一个导水软管,再将倒导水软管通入水源,在导水软管上外接一个抽水泵,在装置安装使用的过程中,第二环形支撑板8和第二导水管7的中部是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的,方便拆卸,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之间是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的,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4来转动螺纹杆5,进而带动第二环形支撑板8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了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喷洒范围的局限性,由抽水泵向导水软管和第一导水管6内抽水,水流通过第二导水管7、第三导水管9、分水管10和喷水头12,实现喷洒降尘。
其次,在装置安装使用的过程中,第二环形支撑板8和第二导水管7的中部是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的,方便拆卸,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之间是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的,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4来转动螺纹杆5,进而带动第二环形支撑板8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了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喷洒范围的局限性,同时,这种上下移动的调节还能方便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的拆装,方便了对装置拆卸后的移动转运。
另外,分水管10和第三导水管9之间是通过旋转管接头进行连接的,进而分水管10可以在第三导水管9上方转动,水流通过第三导水管9流入分水管10内部的过程中,流动的水流会带动螺旋片14和第二支撑杆1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分水管10进行转动,使得喷水管12喷洒出的水流会产生离心力,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同时,转动的分水管10会带动风扇11进行转动,由风流吹散喷洒出的水雾,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喷洒降尘的范围。
最后,通过在喷水管12内部设置有波纹片16,并在波纹片16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18,在配重块18的表面设置有凸块17,在水流通过喷水管12喷洒的过程中,水流会在波纹片16的表面形成流速差,配合配重块18的重力影响,以及弹簧19的弹力影响,会不断的带动波纹片16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进一步有效的提高喷洒的范围,凸块17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喷洒范围。
通过在喷水管12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罩20,并在收集罩2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2,可以通过收集罩20将喷水管12上撒漏的水进行收集,避免水滴长期滴落在支撑底座1周围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排水管22将收集的水聚集排出,并由分水管10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提高排水范围,进而保证了排水的充分利用。
通过在收集罩20内设置有沉积槽23和挡块24,可以由沉积槽23和挡块24将收集水中的残渣进行过滤,避免堵塞排水管22,将沉积槽23的剖面设置成梯形,可以方便残渣落入沉积槽23,同时难以从沉积槽23排出。
通过在分水管10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25,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可以由弧形支撑板25对水流进行缓冲,避免水流长期直上直下的冲击而造成动力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分水管10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第一导水管(6)、第二导水管(7)和第三导水管(9),所述第二导水管(7)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导水管(6)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三导水管(9)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导水管(7)的顶部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水管(9)的顶部外壁通过旋转管接头连接有分水管(10),且分水管(10)圆周两侧的相对一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喷水管(12),所述分水管(10)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3),所述喷水管(12)的管口内壁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同一个波纹片(16),且波纹片(16)一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配重块(18),所述波纹片(16)底部另一端的外壁和喷水管(12)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8)呈台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8)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凸块(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10)的顶部中央外壁开设有两个缓冲口,且两个缓冲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支撑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10)的顶部中央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5),且第二支撑杆(15)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片(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10)的底部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风扇(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10)的底部靠近第三导水管(9)两侧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1),且支撑杆(21)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罩(20),所述收集罩(20)的底部中央外壁固定安装有排水管(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20)的圆周内壁均匀开设有沉积槽(23),且沉积槽(23)的剖面呈梯形,所述收集罩(20)的槽口下方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挡块(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管(7)的圆周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支撑板(8),且第二环形支撑板(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环形支撑板(3),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3)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第二环形支撑板(8)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螺纹杆(5)的分别通过螺纹安装于螺纹孔的内壁,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圆周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转动把手(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3)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杆(2),且四个第一支撑杆(2)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底座(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5213.7A CN112482291A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5213.7A CN112482291A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82291A true CN112482291A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915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85213.7A Pending CN112482291A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8229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02277A (zh) * | 2022-02-10 | 2022-06-10 | 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土建工程用施工降尘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18509A (ja) * | 2014-05-19 | 2015-12-07 | 北越消雪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消雪ノズルの補修方法 |
CN109569140A (zh) * | 2018-10-26 | 2019-04-05 | 赵智慧 |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防护用降尘装置 |
CN209040057U (zh) * | 2018-09-19 | 2019-06-28 |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施工用洒水机 |
JP3224363U (ja) * | 2019-09-18 | 2019-12-12 | 蘇州百創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建築工事現場に用いられる除塵装置 |
CN111364765A (zh) * | 2020-02-17 | 2020-07-03 | 葛飞月 |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
CN211080074U (zh) * | 2019-11-15 | 2020-07-24 | 赵鑫 |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
CN211340631U (zh) * | 2019-10-30 | 2020-08-25 | 韩金程 | 建筑施工用降尘工具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11585213.7A patent/CN1124822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18509A (ja) * | 2014-05-19 | 2015-12-07 | 北越消雪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消雪ノズルの補修方法 |
CN209040057U (zh) * | 2018-09-19 | 2019-06-28 |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施工用洒水机 |
CN109569140A (zh) * | 2018-10-26 | 2019-04-05 | 赵智慧 |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防护用降尘装置 |
JP3224363U (ja) * | 2019-09-18 | 2019-12-12 | 蘇州百創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建築工事現場に用いられる除塵装置 |
CN211340631U (zh) * | 2019-10-30 | 2020-08-25 | 韩金程 | 建筑施工用降尘工具 |
CN211080074U (zh) * | 2019-11-15 | 2020-07-24 | 赵鑫 |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
CN111364765A (zh) * | 2020-02-17 | 2020-07-03 | 葛飞月 |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02277A (zh) * | 2022-02-10 | 2022-06-10 | 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土建工程用施工降尘装置 |
CN114602277B (zh) * | 2022-02-10 | 2023-12-08 | 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土建工程用施工降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25834Y (zh) | 节能型水轮机 | |
CN112915704B (zh) | 一种建筑施工地面多维度集尘降尘设备 | |
CN210137682U (zh) | 一种园林用灌溉装置 | |
CN112482291A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
CN215696624U (zh) |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建筑施工用环保除尘装置 | |
CN110812992A (zh) |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喷水除尘设备 | |
CN21376107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 |
CN221244498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 | |
CN218506931U (zh) | 一种火电厂输煤喷雾除尘装置 | |
CN218392907U (zh) | 一种车间除尘装置 | |
CN215027212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环保净化装置 | |
CN213980851U (zh) | 一种具有高效除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 | |
CN210544057U (zh) | 一种建筑工地用喷淋除尘设备 | |
CN211445552U (zh) | 一种墙体保湿保温养护装置 | |
CN212523487U (zh) | 一种可拆卸的降尘装置 | |
CN214628784U (zh) | 一种园林乔木保水剂节水灌溉装置 | |
CN220257547U (zh) | 一种施工现场用降尘装置 | |
CN218203757U (zh) |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混凝土保养洒水装置 | |
CN213375722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 | |
CN210993531U (zh) | 一种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设备 | |
CN218833988U (zh) |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降尘装置 | |
CN22244584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设备 | |
CN22060966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降尘装置 | |
CN217662266U (zh) | 一种降尘用喷淋水处理装置 | |
CN21030293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