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2369B - 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22369B CN112422369B CN202011303788.5A CN202011303788A CN112422369B CN 112422369 B CN112422369 B CN 112422369B CN 202011303788 A CN202011303788 A CN 202011303788A CN 112422369 B CN112422369 B CN 1124223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offline
- occurrence
- occurrence time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9—Managing data history or version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logs of notifications; Post-processing of not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物联网环境中,设备离线时间是衡量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相关的确定设备离线时间的算法主要利用offlinecause离线原因和平台感知设备离线两个时刻的时间差计算离线时间,因此单纯使用平台侧感知设备离线的设备离线时刻计算,业务人员不能准确判断离线时间的好坏,且通过平台侧感知设备离线会由于离线延时存在误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平台感知设备离线来计算设备离线时间的方式会由于离线延时而带来计算误差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平台感知设备离线来计算设备离线时间的方式会由于离线延时而带来计算误差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的,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之前,或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设备存在多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情况下,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则将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其中,所述离线时刻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包括:将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包括:将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的,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日志数据中多个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将原因码指示为目标对象引起的目标离线原因事件从所述日志数据中删除,以在删除后日志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上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日志数据中得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第三发生时刻,通过比较第二发生时刻和第三发生时刻哪一个离第一发生时刻比较近,将比较近的发生时刻与第一发生时刻来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平台感知设备离线来计算设备离线时间的方式会由于离线延时而带来计算误差等问题,从而准确计算设备的离线时间,准确衡量平台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离线时间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简称是MP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是PLD))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等同功能或比图1所示功能更多的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应用于上述计算机终端,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步骤S204: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步骤S206: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步骤S208: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通过本发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日志数据中得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第三发生时刻,通过比较第二发生时刻和第三发生时刻哪一个离第一发生时刻比较近,将比较近的发生时刻与第一发生时刻来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平台感知设备离线来计算设备离线时间的方式会由于离线延时而带来计算误差等问题,从而准确计算设备的离线时间,准确衡量平台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也就是说,获取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之后,如果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那么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其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与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之前,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是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是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存在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或所述第三发生时刻,那么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一定在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之后,这是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是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就可以准确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之前,或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设备存在多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情况下,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则将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其中,所述离线时刻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所述第三发生时刻。将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之后,对于每一个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计算目标设设备的离线时间,其中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等于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与离线时刻的差值,其中离线时刻是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离线时刻的差值。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就可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目标设备存在多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情况下,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则对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直到不能合并为止:
如果离线原因事件的记录离线时刻与下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推导出的离线时刻相同,则两个离线原因事件可以合并,其中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基本与第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数据一致,只是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的离线时刻取最后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数据,其中离线原因事件的数据包括离线原因事件的离线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对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举例说明,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包括:第一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二离线原因事件,那么在第一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二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的过程中,将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记为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如果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与第三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再对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三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三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记为第二合并离线原因事件,再比较第二合并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与第四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如果相同就进行合并处理,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任意两个相邻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的离线原因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最终确定的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可以用来衡量平台稳定性的,每个平台有多个设备,在计算完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后,再使用上述技术手段计算其他设备,就可以得到所有设备的离线时间,从而计算平台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包括:将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包括:将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日志数据中多个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将原因码指示为目标对象引起的目标离线原因事件从所述日志数据中删除,以在删除后日志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最终确定的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最终可以用来衡量平台稳定性,所以衡量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要将所述目标对象使所述目标设备离线的情况排除,只需要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因为平台不稳定而离线的情况。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日志数据中多个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其中,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离线原因。将原因码指示为目标对象引起的目标离线原因事件从所述日志数据中删除,以在删除后日志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以下可选流程图用于解释说明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的确定过程。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离线时间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
S302:记录第一发生时刻(记为O时刻),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S304:统计第二发生时刻(记为RO),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
S306:统计第三发生时刻(记为HRO),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S308: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离线时刻:当存在RO或者RHO时,取距离O最近的时刻为所述设备的离线时刻;当不存在RO和RHO时,以统计周期开始时间为所述设备的离线时刻;
S310: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长:第一发生时刻-离线时刻。
通过本发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日志数据中得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第三发生时刻,通过比较第二发生时刻和第三发生时刻哪一个离第一发生时刻比较近,将比较近的发生时刻与第一发生时刻来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平台感知设备离线来计算设备离线时间的方式会由于离线延时而带来计算误差等问题,从而准确计算设备的离线时间,准确衡量平台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4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第一获取模块42,用于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44,用于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46,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通过本发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日志数据中得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第三发生时刻,通过比较第二发生时刻和第三发生时刻哪一个离第一发生时刻比较近,将比较近的发生时刻与第一发生时刻来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平台感知设备离线来计算设备离线时间的方式会由于离线延时而带来计算误差等问题,从而准确计算设备的离线时间,准确衡量平台稳定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5所示,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50,用于在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
第四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也就是说,第二获取模块50获取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之后,如果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那么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其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与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之前,同时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是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是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存在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或所述第三发生时刻,那么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一定在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之后,这是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是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就可以准确确定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42,还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存在多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情况下,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则将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其中,所述离线时刻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所述第三发生时刻。将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之后,对于每一个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计算目标设设备的离线时间,其中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等于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与离线时刻的差值,其中离线时刻是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的差值。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就可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目标设备存在多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情况下,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则对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直到不能合并为止:
如果离线原因事件的记录离线时刻与下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推导出的离线时刻相同,则两个离线原因事件可以合并,其中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基本与第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数据一致,只是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的离线时刻取最后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数据,其中离线原因事件的数据包括离线原因事件的离线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对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举例说明,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包括:第一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二离线原因事件,那么在第一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二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的过程中,将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记为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如果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与第三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再对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三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第一合并离线原因事件与第三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后的离线原因事件记为第二合并离线原因事件,再比较第二合并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与第四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如果相同就进行合并处理,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任意两个相邻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的离线原因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最终确定的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可以用来衡量平台稳定性的,每个平台有多个设备,在计算完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后,再使用上述技术手段计算其他设备,就可以得到所有设备的离线时间,从而计算平台的稳定性。
可选的,第二确定模块44,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的,第三确定模块46,还用于将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42,还用于获取所述日志数据中多个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将原因码指示为目标对象引起的目标离线原因事件从所述日志数据中删除,以在删除后日志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最终确定的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最终可以用来衡量平台稳定性,所以衡量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要将所述目标对象使所述目标设备离线的情况排除,只需要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因为平台不稳定而离线的情况。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日志数据中多个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其中,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离线原因。将原因码指示为目标对象引起的目标离线原因事件从所述日志数据中删除,以在删除后日志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S2,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S3,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S4,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S2,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S3,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S4,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可选地,在本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之前,或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设备存在多个离线原因事件的情况下,如果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所对应的离线时刻相同,则将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离线原因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其中,所述离线时刻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第二发生时刻,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包括:
将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包括:
将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作为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日志数据中多个离线原因事件对应的原因码;
将原因码指示为目标对象引起的目标离线原因事件从所述日志数据中删除,以在删除后日志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
7.一种离线时间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一发生时刻;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设备的日志数据中获取统计周期内所述当前离线原因事件的上一个离线原因事件的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统计周期内距离所述第一发生时刻最近的心跳事件的第三发生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二发生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值小于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与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一发生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从所述日志数据中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发生时刻以及所述第三发生时刻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统计周期的开始时刻;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生时刻以及所述开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离线时刻。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03788.5A CN112422369B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03788.5A CN112422369B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22369A CN112422369A (zh) | 2021-02-26 |
CN112422369B true CN112422369B (zh) | 2022-08-02 |
Family
ID=7477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03788.5A Active CN112422369B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223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79063A (zh) * | 2021-03-25 | 2021-07-06 | 深圳市小兔充充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设备的离线判断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106781A (ja) * | 2012-11-28 | 2014-06-09 | Amano Corp | 処理時刻取得システム、処理時刻取得端末装置、処理時刻管理サーバ装置、処理時刻取得方法及び処理時刻取得プログラム |
CN109756417A (zh) * | 2019-01-04 | 2019-05-14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离线消息分发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5807B (zh) * | 2009-09-04 | 2011-06-08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联机状态的侦测系统及方法 |
CN104656531A (zh) * | 2015-01-16 | 2015-05-27 | 张泽 | 一种智能设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
US20160366547A1 (en) * | 2015-06-15 | 2016-12-1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Locating devices by correlating time series datasets |
CN108241404A (zh) * | 2017-12-29 | 2018-07-03 |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离线操作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US20190363943A1 (en) * | 2018-05-22 | 2019-11-28 | Fing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on a network |
CN109474494B (zh) * | 2018-12-05 | 2020-10-30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1464392A (zh) * | 2020-03-31 | 2020-07-28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终端的上线状态异常的提示方法、提示装置与处理器 |
CN111769978B (zh) * | 2020-06-19 | 2022-10-14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物联设备离线信息上报的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
CN111884875A (zh) * | 2020-07-17 | 2020-11-03 |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线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1913796A (zh) * | 2020-08-12 | 2020-11-10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离线系统延时调度时间间隔的生成方法和延时调度方法 |
-
2020
- 2020-11-19 CN CN202011303788.5A patent/CN112422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106781A (ja) * | 2012-11-28 | 2014-06-09 | Amano Corp | 処理時刻取得システム、処理時刻取得端末装置、処理時刻管理サーバ装置、処理時刻取得方法及び処理時刻取得プログラム |
CN109756417A (zh) * | 2019-01-04 | 2019-05-14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离线消息分发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22369A (zh) | 2021-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75151B (zh) | 电能表计量误差在线监测技术的监测通道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10086643B (zh) |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422369B (zh) | 离线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EP3896420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erformance status of optical modul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
CN107038108B (zh) | 软件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
US2016028573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bandwidth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 |
CN110896369B (zh) | 一种确定设备工作时限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US1103858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fault caus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5843740B (zh) | 代码编译结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
US20190324794A1 (en) | Real-Tim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1125222A (zh) | 一种数据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0598797B (zh) | 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
CN111541986A (zh) | 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CN110825466B (zh) | 一种程序卡顿的处理方法以及卡顿处理装置 | |
CN108681745B (zh) | 异常信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07659510B (zh) | 地埋桶终端上传数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地埋桶终端 | |
CN113312254A (zh) | 内核代码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
CN110730502B (zh) |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13672426A (zh) | 存储设备的异常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12769889B (zh) | 服务数据的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 |
CN111812445B (zh) | 智能电容器误差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716747B (zh) | 基于函数参数统计的程序运行效率优化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1190476A (zh) | 运行状态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381099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347683B (zh) | 一种数据表合并处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