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3436A - 密封组件 - Google Patents
密封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13436A CN112313436A CN201980043053.2A CN201980043053A CN112313436A CN 112313436 A CN112313436 A CN 112313436A CN 201980043053 A CN201980043053 A CN 201980043053A CN 112313436 A CN112313436 A CN 1123134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al
- less
- seal
- seal assembly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0088 L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811 fluoro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313 fluor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539 Poly[1,4-benzenedicarbonyl-alt-bis(4-phenoxyphenyl)methan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530 poly[4-(4-benzoylphenoxy)pheno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95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FKJFAAPBSQJPD-UHFFFAOYSA-N Tetrafluoroethylene Chemical group FC(F)=C(F)F BFKJFAAPBSQJP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9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EDXJYDRNCIFBQ-UHFFFAOYSA-N aluminium(3+) Chemical class [Al+3] REDXJYDRNCIFB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87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2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 F16J15/02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materi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 F16J15/32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with at least one lip
- F16J15/32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with at least one lip supported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surfa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04—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in star- or fan-arrangement
- F04B1/040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0448—Sealing means, e.g. for shafts or hous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53/162—Adaptations of cylinders
- F04B53/164—Stoffing box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设备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可包括支承环,所述支承环具有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轴向地远离所述头部并从所述头部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密封组件还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具有护套,所述护套具有密封部,在所述护套的所述密封部内设置有环形弹簧。所述护套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延伸部周围,并且其中所述支承环具有最小内径IDBUR,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具有最小内径IDSES,并且IDSES小于IDBUR。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弹簧增能密封件和用于诸如泵、增强器、增压器、发电机和致动器的高压设备的弹簧增能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某些生成、包含和施加高压的应用中,高压设备是必要的。例如,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液体混合物中的每种组分。高压泵可迫使包含样品混合物的加压液体溶剂通过填充有固体吸附剂材料的色谱柱。样品混合物中的每种组分均可与吸附剂材料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样品混合物中每种不同组分的流速不同。当它们从色谱柱中流出时,这可能导致各个组分的分离。
该行业继续要求改进密封件,特别是对于使用较高工作压力的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让本公开的众多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图1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侧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2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顶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3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底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4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分解侧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5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支承环的顶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6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支承环的底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7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弹簧增能密封件的顶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8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轮组件的弹簧增能密封件的底视平面图的图示。
图9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沿着图2中的线9-9截取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10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的图示。
图11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的图示。
图12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13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又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14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再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15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再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的图示。
图16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又再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17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又再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的图示。
图18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再又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19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再又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的图示。
图20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又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图21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又一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总体上涉及可在高压泵中使用的密封组件,例如在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使用的泵。在一方面,一种密封组件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和支承环。该密封组件设计成在组装期间允许支承环在弹簧增能密封件内径向移动,从而将由于穿过其插入的轴的制造公差而产生的颗粒最小化。另外,密封件的设计可实质上最小化随轴一起与密封组件的接触以降低密封组件的过度磨损风险,例如,与支承环的接触以及在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的密封部外部与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接触。
初始参考图1至图3,示出了密封组件,并且整体标记为100。如图所示,密封组件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和支承环104。在特定方面,并且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环104至少部分地配合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内。密封组件100可限定纵向轴线106。
如图4至图8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可包括具有主体110的护套108,并且护套108的主体110可包括第一端部112和第二端部114。另外,主体110可包括头部11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1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10的第一端部112。此外,护套108的主体110可包括延伸部11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16。
图4还示出支承环104可包括主体120,该主体包括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主体120可包括头部12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2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20的第一端部122。另外,主体120可包括延伸部12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26。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04的延伸部128可为大体截头圆锥形。
现在参考图9至图11,示出了关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和支承环104的更多细节。如图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主体110的延伸部118可包括形成在主体110的第二端部114处的密封部150。密封部150可包括内部延伸部分152和外部延伸部分154。另外,密封部150可包括形成在内部延伸部分152与外部延伸部分154之间的环形弹簧套151。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环形弹簧套151内的环形弹簧156。
在特定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可具有最小内径IDSES,其在形成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02中的内孔的最窄部分处测得。另外,支承环104可包含最小内径IDBUR,其在形成支承环104中的内孔的最窄部分处测得。在特定方面,IDSES可小于或等于99%IDBUR。此外,IDSES可小于或等于98%IDBUR,诸如小于或等于97%IDBUR、小于或等于96%IDBUR或小于或等于95%IDBUR。在另一方面,IDSES可大于或等于85%IDBUR,诸如大于或等于90%IDBUR、大于或等于91%IDBUR、大于或等于92%IDBUR、大于或等于93%IDBUR或大于或等于94%IDBUR。应当理解,IDSES可在本文所述的IDSES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图9至图11进一步指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主体110可进一步包括内表面160和外表面162。内表面160可从主体110的第一端部112延伸至主体114的第二端部,并且可包括第一部分164,该第一部分可相对于密封组件100的纵向轴线106以角度α延伸。在特定方面,α可大于或等于10°。另外,α可大于或等于12.5°,诸如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17.5°或大于或等于20°。在另一方面,α可小于或等于30°,诸如小于或等于27.5°、小于或等于25°或小于或等于22.5°。应当理解,α可在本文所述的α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第一部分164可至少部分地沿着延伸部118的内表面160延伸并在弯曲的第二部分166处终止。第二部分166可在延伸部118的第二端部114处终止。此外,延伸部118的外表面162可包括第一部分170,该第一部分可相对于密封组件100的纵向轴线106以角度β延伸。在特定方面,β可大于或等于10°。另外,β可大于或等于15°,诸如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0°。在另一方面,β可小于或等于50°,诸如小于或等于47.5°、小于或等于45°或小于或等于42.5°。应当理解,β可在本文所述的β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第一部分170可至少部分地沿着延伸部118的外表面162延伸,直到其到达第二部分172为止。外表面的第二部分172可基本上平行于密封组件100的纵向轴线106。外表面的第二部分172可延伸至延伸部118的外表面162的第三部分174。外表面162的第三部分174可以是弯曲的,并且可在延伸部118的第二端部114处终止。如图所示,截头圆锥形孔176可形成在主体110内,并且可由主体110的内表面160的第一部分164界定。
图9至图11还示出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头部116可包括上表面180和下表面182。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头部116的上表面180和下表面182可基本上垂直于密封组件100的纵向轴线106。此外,唇缘184可从主体110的头部116的上表面180在与延伸部118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唇缘184可包括内表面186,并且浅凹部188可由唇缘184的内表面186界定。在特定方面,浅凹部188可具有高度HSD,并且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头部116可具有高度HH。HSD可小于或等于20%HH。此外,HSD可小于或等于17.5%HH,诸如小于或等于15%HH或小于12.5%HH。此外,HSD可大于或等于5%HH,诸如大于或等于7.5%HH或大于或等于10.0%HH。应当理解,HSD可在本文所述的HSD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图9至图11还指示支承环104的主体120可包括可从主体120的第一端部122延伸至主体120的第二端部124的内表面202。此外,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延伸部128可包括外表面204,该外表面可从主体120的头部126延伸至主体120的第二端部124。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内表面202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06以角度γ形成。
在特定方面,γ可大于或等于0.25°。此外,γ可大于或等于0.5°,诸如大于或等于0.75°、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在另一方面,γ可小于或等于1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5.0°或小于或等于3.5°。应当理解,γ可在本文所述的γ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外表面204也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06以角度δ形成。在特定方面,δ可大于或等于10°。另外,δ可大于或等于12.5°,诸如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17.5°或大于或等于20°。在另一方面,δ可小于或等于30°,诸如小于或等于27.5°、小于或等于25°或小于或等于22.5°。应当理解,δ可在本文所述的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图9至图11示出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头部126可包括上表面206和下表面208以及外表面210。此外,可在支承环104的主体120内形成截头圆锥形孔212。支承环104的主体120内的截头圆锥形孔212可由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内表面202界定。
当支承环1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内时,如图9所描绘,支承环104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弹簧增能密封件102中。具体地,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截头圆锥形延伸部128可配合至形成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中的截头圆锥形孔176中。如图所示,当支承环1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内时,可在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头部126周围设立第一间隙220。具体地,可在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头部126的外表面210与从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头部116延伸的唇缘184的内表面186之间设立第一间隙220。
简要参考图2,密封组件100可具有外径ODSA,并且第一间隙220可具有宽度WFG,并且WFG可小于或等于5%ODSA。此外,WFG可小于或等于4%ODSA,诸如小于或等于3%ODSA,小于或等于2%ODSA或小于或等于1%ODSA。在另一方面,WFG可大于或等于0.1%ODSA,诸如大于或等于0.2%ODSA、大于或等于0.3%ODSA、大于或等于to 0.4%ODSA、大于或等于0.5%ODSA、大于或等于0.6%ODSA、大于或等于0.7%ODSA、大于或等于0.8%ODSA或大于或等于0.9%ODSA。应当理解,WFG可在本文所述的WFG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在另一方面,ODSA可小于或等于20.0mm。此外,ODSA可小于或等于17.5mm,诸如小于或等于15.0mm、小于或等于12.5mm或小于或等于10.0mm。在另一方面,ODSA可大于2.5mm,诸如大于5.0mm或大于7.5mm。应当理解,ODSA可在本文所述的ODS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在再一方面,WFG可小于或等于0.1mm。此外,WFG可小于或等于0.095mm,诸如小于或等于0.09mm、小于或等于0.085mm、小于或等于0.08mm、小于或等于0.075mm、小于或等于0.07mm、小于或等于0.065mm或小于或等于0.06mm。在另一方面,WFG可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大于或等于0.05mm。应当理解,WFG可在本文所述的WFG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重新参考图9,当支承环1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02内时,可在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延伸部128周围在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延伸部128的外表面204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内表面160的第一部分164之间设立第二间隙222。第二间隙222可至少部分地沿着支承环104的主体120的延伸部128的外表面204的长度LES延伸。例如,第二间隙222可具有间隙长度LG,并且LG可小于或等于100%LES。此外,LG可小于或等于95%LES,诸如小于或等于90%LES、小于或等于85%LES、小于或等于80%LES或小于或等于75%LES。在另一方面,LG可大于或等于10%LES,诸如大于或等于15%LES、大于或等于20%LES、大于或等于25%LES、大于或等于30%LES、大于或等于35%LES、大于或等于40%LES、大于或等于45%LES、大于或等于50%LES。应当理解,LG可在本文所述的LG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第二间隙222还可具有穿过第二间隙222的最宽部分测得的最大间隙宽度WSG。WSG可小于或等于0.1mm。此外,WSG可小于或等于0.095mm,诸如小于或等于0.09mm、小于或等于0.085mm、小于或等于0.08mm、小于或等于0.075mm、小于或等于0.07mm、小于或等于0.065mm或小于或等于0.06mm。在另一方面,WSG可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或大于或等于0.05mm。应当理解,WSG可在本文所述的WSG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在特定方面,密封组件的护套108的主体110可包括穿过弹簧增强密封件102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密封部150径向测得的最大宽度WMB。WSG可小于或等于15%WMB。此外,WSG可小于或等于12.5%WMB,诸如小于或等于10%WMB,小于或等于7.5%WMB或小于或等于5%WMB。在另一方面,WSG可大于或等于1%WMB,诸如大于或等于1.5%WMB、大于或等于2%WMB、大于或等于2.5%WMB或大于或等于3%WMB。应当理解,WSG可在本文所述的WSG的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1所示,当密封组件100安装在壳体250内时,可在密封组件100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延伸部118周围设立第三间隙252。具体地,可在密封组件100的护套108的主体110的延伸部118的外表面162与壳体250的内表面254之间设立第三间隙252。第二间隙252可具有穿过第三间隙252的最宽部分测得的最大间隙宽度WTG。WTG可小于或等于0.5mm。此外,WTG可小于或等于0.45mm,诸如小于或等于0.4mm、小于或等于0.35mm、小于或等于0.3mm、小于或等于0.25mm、小于或等于0.2mm、小于或等于0.15mm、小于或等于0.1mm或小于或等于0.05mm。在另一方面,WTG可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或大于或等于0.05mm。应当理解,WTG可在本文所述的WTG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在另一方面,WTG可小于或等于20%WMB。此外,WTG可小于或等于17.5%WMB,诸如小于或等于15%WMB、小于或等于12.5%WMB、小于或等于10%WMB、小于或等于7.5%WMB或小于或等于5%WMB。在另一方面,WTG可大于或等于1%WMB,诸如大于或等于1.5%WMB、大于或等于2%WMB、大于或等于2.5%WMB或大于或等于3%WMB。应当理解,WTG可在本文所述的WTG的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值中的任一者。
另外,当密封组件100安装在壳体250内时,可在支承环104的头部126和壳体250周围设立第四间隙256。第四间隙256可具有从支承环104的头部126的外表面210至壳体250的上部内表面258穿过第四间隙256径向测得的间隙宽度WFOG。在特定方面,WFOG可小于或等于0.1mm。此外,WFOG可小于或等于0.095mm,诸如小于或等于0.09mm、小于或等于0.085mm、小于或等于0.08mm、小于或等于0.075mm、小于或等于0.07mm、小于或等于0.065mm或小于或等于0.06mm。在另一方面,WFOG可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或大于或等于0.05mm。应当理解,WFOG可在本文所述的WFOG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轴插入穿过密封组件的同时,第一间隙和第四间隙适于允许支承环相对于弹簧增能密封件在任何径向方向上移动。另外,在安装密封组件之后以及在泵送之前,与支承环的接触被最小化。在弹簧增能密封组件的密封部的外部,与弹簧增能密封组件的护套的接触也被最小化。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适于允许护套和密封件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支承环移动。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的尺寸和形状允许护套内的弹簧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在轴的行程方向上略微移动,同时使护套的围绕弹簧的密封部与轴和壳体保持适当接触并且使弹簧在密封组件内保持适当对准。
在一方面,支承环可包含聚合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合金、陶瓷或其组合。此外,支承环可包含聚芳醚酮(PAEK)。具体地,支承环可包含聚醚醚酮(PEEK)。在另一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可包含聚合物。在特定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可包含聚四氟乙烯(PTF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或其衍生物。
密封组件适于承受大于或等于5,000psi的压力。该压力可大于或等于7,500psi,诸如大于或等于10,000psi、大于或等于12,500psi或大于或等于15,000psi。另外,该压力可小于或等于30,000psi,诸如小于或等于27,500psi、小于或等于25,000psi、小于或等于22,500psi或小于或等于20,000psi。应当理解,该压力可在本文所述的压力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压力值中的任一者。
图12示出了密封组件1200的附加实施例。如图所示,密封组件1200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1202和支承环1204。密封组件1200与本文详细描述的密封组件100共享许多特征。图13示出了密封组件1300的再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密封组件1300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1302和支承环1304。密封组件1300与本文详细描述的密封组件100共享许多特征。
参考图14和图15,示出了另一密封组件,并且整体标记为1400。如图所示,密封组件1400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和支承环1404。在特定方面,并且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环1404至少部分地配合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内。此外,密封组件1400可限定纵向轴线1406。
如图14和图15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可包括具有主体1410的护套1408,并且护套1408的主体1410可包括第一端部1412和第二端部1414。另外,主体1410可包括头部141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41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410的第一端部1412。此外,护套1408的主体1410可包括延伸部141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4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416。
图14和图15还示出支承环1404可包括主体1420,该主体包括第一端部1422和第二端部1424。主体1420可包括头部142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42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420的第一端部1422。另外,主体1420可包括延伸部142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4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426。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404的延伸部1428可为大体截头圆锥形。
如图14和图15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主体110的延伸部1418可包括形成在主体1410的第二端部1414处的密封部1450。密封部1450可包括内部延伸部分1452和外部延伸部分1454。另外,密封部1450可包括形成在内部延伸部分1452与外部延伸部分1454之间的环形弹簧套1451。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环形弹簧套1451内的环形弹簧1456。
在特定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可具有在内部延伸部分1452的底部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4108的主体1410的第二端部1414的底表面之间测得的间隙G。当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总体高度H相比时,G可小于或等于25.0%H。此外,G可小于或等于22.5%H,诸如小于或等于20.0%H、小于或等于17.5%H、小于或等于15.0%H、小于或等于12.5%H或小于或等于10.0%H。在另一方面,G可大于或等于2.5%H,诸如大于或等于5.0%H、大于或等于7.5%H、大于或等于8.0%H、大于或等于8.5%H、大于或等于9.0%H或大于或等于9.5%H。应当理解,G可在本文所述的G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图14和图15进一步指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主体1410可进一步包括内表面1460和外表面1462。内表面1460可从主体1410的第一端部1412延伸至主体1414的第二端部,并且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464和平坦的第二部分1466。平坦的第二部分1466可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1404。此外,平坦的第一部分1464可相对于穿过内表面1460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466的线或平面以角度α形成。例如,α可大于或等于22.5°。另外,α可大于或等于30°,诸如大于或等于35°、大于或等于40°或大于或等于45°。在另一方面,α可小于或等于67.5°,诸如小于或等于65°、小于或等于60°、小于或等于55°或小于或等于50°。应当理解,α可在本文所述的α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的内表面1460可进一步包括弯曲的第三部分1468,该弯曲的第三部分在大体向下方向上延伸直到其到达平坦的第四部分1470。内表面1460的平坦的第四部分1470也可大体向下延伸至弯曲的第五部分1472。弯曲的第五部分1472可在主体1410的延伸部1418的第二端部114处终止。
在特定方面,平坦的第四部分1480可相对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的内表面1460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466形成角度β。在特定方面,β可大于或等于95°。此外,β可大于或等于100°,诸如大于或等于105°或大于或等于110°。在另一方面,β可小于或等于130°,诸如小于或等于125°、小于或等于120°或小于或等于115°。应当理解,β可在本文所述的β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4和图15进一步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的外表面1462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480,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1400的纵向轴线1406延伸。平坦的第二部分1482可从第一部分1480大体向内延伸,并且基本上垂直于弹簧组件1406的纵向轴线1406。平坦的第三部分1484可从平坦的第二部分1482相对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的延伸部1418的外表面1462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482以角度γ大体向下延伸。在特定方面,γ可大于或等于110°。另外,γ可大于或等于115°,诸如大于或等于120°、大于或等于125°或大于或等于130°。在另一方面,γ可小于或等于150°,诸如小于或等于145°、小于或等于140°或小于或等于135°。应当理解,γ可在本文所述的γ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的外表面1462可进一步包括平坦的第四部分1486,该平坦的第四部分可从外表面1462的平坦的第三部分1484在大体向下方向上延伸。平坦的第四部分1486可大体平行于弹簧组件1400的纵向轴线1406。外表面1462还可包括弯曲的第五部分1488,该弯曲的第五部分可从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的主体1410的外表面1462的平坦的第四部分1486大体向下和向外延伸。外表面162的弯曲的第五部分1488可在延伸部1418的第二端部1414处终止。如图所示,大体截头圆锥形孔1490可形成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内,并且可由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的内表面1460的第三部分1468和第四部分1470界定。
图14和图15进一步指示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可包括可从主体1420的第一端部1422延伸至主体1420的第二端部1424的内表面1502。此外,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可包括可从主体1420的第一端部1422延伸至主体1420的第二端部1424的外表面1504。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内表面1502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406以角度δ形成。在特定方面,δ可大于或等于0.25°。另外,δ可大于或等于0.5°,诸如大于或等于0.75°、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在另一方面,δ可小于或等于1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5.0°或小于或等于3.5°。应当理解,δ可在本文所述的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4和图15所示,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外表面1504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506,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1400的纵向轴线1406。平坦的第二部分1508可从平坦的第一部分1506向内延伸,并且可基本上垂直于弹簧组件1400的纵向轴线1406。外表面1504可包括弯曲的第三部分1510,该弯曲的第三部分可从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外表面1504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508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平坦的第四部分1512可从弯曲的第三部分1510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此外,平坦的第五部分1514可从平坦的第四部分1512向下和向内延伸,并且可在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第二端部1424处终止。
在特定方面,平坦的第四部分1512可相对于平坦的第二部分1508以角度ε形成。在特定方面,ε可大于或等于95°。另外,ε可大于或等于100°,诸如大于或等于105°或大于或等于110°。在另一方面,ε可小于或等于130°,诸如小于或等于125°、小于或等于120°或小于或等于115°。应当理解,ε可在本文所述的ε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在特定方面,ε可基本上等于γ。
如图14和图15所描绘,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内表面1502可相对于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外表面1504的平坦的第五部分1514形成角度θ。具体地,θ可大于或等于30°。另外,θ可大于或等于35°,诸如大于或等于40°、大于或等于45°、大于或等于50°或大于或等于55°。在另一方面,ε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小于或等于65°或小于或等于60°。应当理解,θ可在本文所述的θ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图14和图15示出可在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内形成截头圆锥形孔1520。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内的截头圆锥形孔1520可由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内表面1502界定。截头圆锥形孔1520可具有在支承环1404的第一端部1422处测得的上半径RU和在支承环1404的第二端部1424处测得的下半径RL。在特定方面,RU可小于RL。具体地,RU可小于或等于99.75%RL。此外,RU可小于或等于99.5%RL,诸如小于或等于99.25%RL、小于或等于99.0%RL、小于或等于98.75%RL、小于或等于98.5%RL或小于或等于98.25%RL。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或等于90.0%RL,诸如大于或等于92.5%RL、大于或等于95.0%RL、大于或等于97.5%RL或大于或等于98.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如图所示,截头圆锥形孔15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第一端部1422横穿至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第二端部1424而向外扩展。
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RL。具体地,RU可大于或等于100.25%RL。此外,RU可大于或等于100.5%RL,诸如大于或等于100.75%RL、大于或等于101.0%RL、大于或等于101.25%RL、大于或等于101.5%RL或大于或等于101.75%RL。在另一方面,RU可小于或等于110.0%RL,诸如小于或等于107.5%RL、小于或等于105.0%RL、小于或等于102.5%RL或小于或等于102.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在这个方面,截头圆锥形孔15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第一端部1422横穿至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第二端部1424而向内扩展。
当支承环14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内时,如图14所描绘,支承环1404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中。具体地,支承环1404的主体1420的截头圆锥形延伸部1428可配合至形成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护套1408的主体1410中的截头圆锥形孔1490中。
可以理解的是,支承环1404和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的形状适于允许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随着安装在其中的轴(例如,泵轴)沿着纵向轴线1406的往复运动而纵向挠曲。弹簧增能密封件1402适于允许护套1408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支承环1404移动。具体地,护套1408和弹簧1456可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在轴的行程方向上略微移动,同时使护套1408的围绕弹簧1456的密封部与轴和壳体保持适当接触并且使弹簧1456在密封组件1400内保持适当对准。
现在参考图16和图17,示出了另一密封组件,并且整体标记为1600。如图所示,密封组件1600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和支承环1604。在特定方面,并且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环1604至少部分地配合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内。此外,密封组件1600可限定纵向轴线1606。
如图16和图17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可包括具有主体1610的护套1608,并且护套1608的主体1610可包括第一端部1612和第二端部1614。另外,主体1610可包括头部161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61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610的第一端部1612。此外,护套1608的主体1610可包括延伸部161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6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616。
图16和图17还示出支承环1604可包括主体1620,该主体包括第一端部1622和第二端部1624。主体1620可包括头部162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62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620的第一端部1622。另外,主体1620可包括延伸部162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6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626。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604的延伸部1628可为大体截头圆锥形。
如图16和图17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主体110的延伸部1618可包括形成在主体1610的第二端部1614处的密封部1650。密封部1650可包括内部延伸部分1652和外部延伸部分1654。另外,密封部1650可包括形成在内部延伸部分1652与外部延伸部分1654之间的环形弹簧套1651。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环形弹簧套1651内的环形弹簧1656。
在特定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可具有在内部延伸部分1652的底部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第二端部1614的底表面之间测得的间隙G。当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总体高度H相比时,G可小于或等于25.0%H。此外,G可小于或等于22.5%H,诸如小于或等于20.0%H、小于或等于17.5%H、小于或等于15.0%H、小于或等于12.5%H或小于或等于10.0%H。在另一方面,G可大于或等于2.5%H,诸如大于或等于5.0%H、大于或等于7.5%H、大于或等于8.0%H、大于或等于8.5%H、大于或等于9.0%H或大于或等于9.5%H。应当理解,G可在本文所述的G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图16和图17进一步指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主体1610可进一步包括内表面1660和外表面1662。内表面1660可从主体1610的第一端部1612延伸至主体1614的第二端部,并且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664,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从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第一端部1612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此外,内表面1660可包括平坦的第二部分1666,该平坦的第二部分可从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内表面1660的平坦的第一部分1664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弯曲的第三部分1668可从平坦的第二部分1666延伸,并且可在内部延伸部分1652的端部处终止。
在特定方面,平坦的第二部分1666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606以角度α形成。例如,α可大于或等于40°。另外,α可大于或等于45°,诸如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55°或大于或等于60°。在另一方面,α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或小于或等于65°。应当理解,α可在本文所述的α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在另一方面,平坦的第二部分1666可相对于弹簧组件1600的纵向轴线1606形成角度β。在特定方面,β可大于或等于5°。另外,β可大于或等于9°,诸如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1°、大于或等于12°或大于或等于13°。在另一方面,β可小于或等于20°,诸如小于或等于17°、小于或等于16°、小于或等于15°或小于或等于14°。应当理解,β可在本文所述的β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6和图17进一步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外表面1662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680,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1600的纵向轴线1606延伸。平坦的第二部分1682可从第一部分1680大体向内延伸,并且基本上垂直于弹簧组件1606的纵向轴线1606。平坦的第三部分1684可从平坦的第二部分1682相对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延伸部1618的外表面1662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682以角度γ大体向下延伸。在特定方面,γ可大于或等于110°。另外,γ可大于或等于115°,诸如大于或等于120°、大于或等于125°或大于或等于130°。在另一方面,γ可小于或等于170°,诸如小于或等于165°、小于或等于160°或小于或等于135°。应当理解,γ可在本文所述的γ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外表面1662可进一步包括平坦的第四部分1686,该平坦的第四部分可从外表面1662的平坦的第三部分1684在大体向下方向上延伸。平坦的第四部分1686可大体平行于弹簧组件1600的纵向轴线1606。外表面1662还可包括弯曲的第五部分1688,该弯曲的第五部分可从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的主体1610的外表面1662的平坦的第四部分1686大体向下和向外延伸。外表面162的弯曲的第五部分1688可在延伸部1618的第二端部1614处终止。如图所示,大体截头圆锥形孔1690可形成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内,并且可由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的内表面1660的第一部分1664和第二部分1666界定。
图16和图17进一步指示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可包括可从主体1620的第一端部1622延伸至主体1620的第二端部1624的内表面1702。此外,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可包括可从主体1620的第一端部1622延伸至主体1620的第二端部1624的外表面1704。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内表面1702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606以角度δ形成。在特定方面,δ可大于或等于0.25°。另外,δ可大于或等于0.5°,诸如大于或等于0.75°、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在另一方面,δ可小于或等于1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5.0°或小于或等于3.5°。应当理解,δ可在本文所述的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6和图17所示,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外表面1704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706,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1600的纵向轴线1606。平坦的第二部分1708可从平坦的第一部分1706向内延伸,并且可基本上垂直于弹簧组件1600的纵向轴线1606。外表面1704可包括平坦的第三部分1710,该平坦的第三部分可从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外表面1704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708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平坦的第三部分1710可在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第二端部1624处终止。
在特定方面,平坦的第三部分1710可相对于平坦的第二部分1708以角度ε形成。在特定方面,ε可大于或等于95°。另外,ε可大于或等于100°,诸如大于或等于105°或大于或等于110°。在另一方面,ε可小于或等于130°,诸如小于或等于125°、小于或等于120°或小于或等于115°。应当理解,ε可在本文所述的ε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6和图17所描绘,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内表面1702可相对于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外表面1704的平坦的第三部分1710形成角度θ。具体地,θ可大于或等于30°。另外,θ可大于或等于35°,诸如大于或等于40°、大于或等于45°、大于或等于50°或大于或等于55°。在另一方面,θ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小于或等于65°或小于或等于60°。应当理解,θ可在本文所述的θ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图16和图17示出可在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内形成截头圆锥形孔1720。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内的截头圆锥形孔1720可由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内表面1702界定。截头圆锥形孔1720可具有在支承环1604的第一端部1622处测得的上半径RU和在支承环1604的第二端部1624处测得的下半径RL。在特定方面,RU可小于RL。具体地,RU可小于或等于99.75%RL。此外,RU可小于或等于99.5%RL,诸如小于或等于99.25%RL、小于或等于99.0%RL、小于或等于98.75%RL、小于或等于98.5%RL或小于或等于98.25%RL。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或等于90.0%RL,诸如大于或等于92.5%RL、大于或等于95.0%RL、大于或等于97.5%RL或大于或等于98.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如图所示,截头圆锥形孔17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第一端部1622横穿至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第二端部1624而向外扩展。
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RL。具体地,RU可大于或等于100.25%RL。此外,RU可大于或等于100.5%RL,诸如大于或等于100.75%RL、大于或等于101.0%RL、大于或等于101.25%RL、大于或等于101.5%RL或大于或等于101.75%RL。在另一方面,RU可小于或等于110.0%RL,诸如小于或等于107.5%RL、小于或等于105.0%RL、小于或等于102.5%RL或小于或等于102.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在这个方面,截头圆锥形孔17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第一端部1622横穿至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第二端部1624而向内扩展。
当支承环16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内时,如图16所描绘,支承环1604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中。具体地,支承环1604的主体1620的截头圆锥形延伸部1628可配合至形成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护套1608的主体1610中的截头圆锥形孔1690中。
可以理解的是,支承环1604和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的形状适于允许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随着安装在其中的轴沿着纵向轴线1606的往复运动而纵向挠曲。弹簧增能密封件1602适于允许护套1608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支承环1604移动。具体地,护套1608和弹簧1656可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在轴的行程方向上略微移动,同时使护套1608的围绕弹簧1656的密封部与轴和壳体保持适当接触并且使弹簧1656在密封组件1600内保持适当对准。
现在参考图18和图19,示出了另一密封组件,并且整体标记为1800。如图所示,密封组件1800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和支承环1804。在特定方面,并且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环1804至少部分地配合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内。此外,密封组件1800可限定纵向轴线1806。
如图18和图19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可包括具有主体1810的护套1808,并且护套1808的主体1810可包括第一端部1812和第二端部1814。另外,主体1810可包括头部181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81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810的第一端部1812。此外,护套1808的主体1810可包括延伸部181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8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816。
图18和图19还示出支承环1804可包括主体1820,该主体包括第一端部1822和第二端部1824。主体1820可包括头部182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182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1820的第一端部1822。另外,主体1820可包括延伸部182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8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1826。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804的延伸部1828可为大体截头圆锥形。
如图18和图19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主体110的延伸部1818可包括形成在主体1810的第二端部1814处的密封部1850。密封部1850可包括内部延伸部分1852和外部延伸部分194。另外,密封部1850可包括形成在内部延伸部分1852与外部延伸部分1854之间的环形弹簧套1851。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环形弹簧套1851内的环形弹簧1856。
在特定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可具有在内部延伸部分1852的底部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第二端部1814的底表面之间测得的间隙G。当与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总体高度H相比时,G可小于或等于25.0%H。此外,G可小于或等于22.5%H,诸如小于或等于20.0%H、小于或等于19.5%H、小于或等于15.0%H、小于或等于12.5%H或小于或等于10.0%H。在另一方面,G可大于或等于2.5%H,诸如大于或等于5.0%H、大于或等于7.5%H、大于或等于8.0%H、大于或等于8.5%H、大于或等于9.0%H或大于或等于9.5%H。应当理解,G可在本文所述的G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图18和图19进一步指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主体1810可进一步包括内表面1860和外表面1862。内表面1860可从主体1810的第一端部1812延伸至主体1814的第二端部,并且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864,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从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第一端部1812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此外,内表面1860可包括平坦的第二部分1866,该平坦的第二部分可从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内表面1860的平坦的第一部分1864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弯曲的第三部分1868可从平坦的第二部分1866延伸,并且可在内部延伸部分1852的端部处终止。
在特定方面,平坦的第二部分1866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806以角度α形成。例如,α可大于或等于40°。另外,α可大于或等于45°,诸如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55°、大于或等于60°或大于或等于61°。在另一方面,α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或小于或等于65°。应当理解,α可在本文所述的α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在另一方面,平坦的第二部分1866可相对于弹簧组件1800的纵向轴线1806形成角度β。在特定方面,β可大于或等于5°。此外,β可大于或等于10°,诸如大于或等于15°或大于或等于20°。在另一方面,β可小于或等于40°,诸如小于或等于35°、小于或等于30°或小于或等于25°。应当理解,β可在本文所述的β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8和图19进一步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外表面1862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880,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1800的纵向轴线1806延伸。平坦的第二部分1882可从第一部分1880大体向内延伸,并且基本上垂直于弹簧组件1806的纵向轴线1806。平坦的第三部分1884可从平坦的第二部分1882相对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延伸部1818的外表面1862的平坦的第二部分1882以角度γ大体向下延伸。在特定方面,γ可大于或等于110°。另外,γ可大于或等于115°,诸如大于或等于120°、大于或等于125°或大于或等于130°。在另一方面,γ可小于或等于190°,诸如小于或等于185°、小于或等于180°或小于或等于135°。应当理解,γ可在本文所述的γ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外表面1862可进一步包括平坦的第四部分1886,该平坦的第四部分可从外表面1862的平坦的第三部分1884在大体向下方向上延伸。平坦的第四部分1886可大体平行于弹簧组件1800的纵向轴线1806。外表面1862还可包括弯曲的第五部分1888,该弯曲的第五部分可从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的主体1810的外表面1862的平坦的第四部分1886大体向下和向外延伸。外表面182的弯曲的第五部分1888可在延伸部1818的第二端部1814处终止。如图所示,大体截头圆锥形孔1890可形成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内,并且可由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的内表面1860的第一部分1864和第二部分1866界定。
图18和图19进一步指示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可包括可从主体1820的第一端部1822延伸至主体1820的第二端部1824的内表面1902。此外,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可包括可从主体1820的第一端部1822延伸至主体1820的第二端部1824的外表面1904。在特定方面,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内表面1902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806以角度δ形成。在特定方面,δ可大于或等于0.25°。另外,δ可大于或等于0.5°,诸如大于或等于0.75°、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在另一方面,δ可小于或等于1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5.0°或小于或等于3.5°。应当理解,δ可在本文所述的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18和图19所示,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外表面1904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1906,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1800的纵向轴线1806。平坦的第二部分1908可从平坦的第一部分1906相对于平坦的第一部分以一定角度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平坦的第二部分1908可在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第二端部1824处终止。
如图18和图19所描绘,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内表面1902可相对于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外表面1904的平坦的第三部分1910形成角度θ。具体地,θ可大于或等于30°。另外,θ可大于或等于35°,诸如大于或等于40°、大于或等于45°、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55°或大于或等于58°。在另一方面,θ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小于或等于65°或小于或等于60°。应当理解,θ可在本文所述的θ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图18和图19示出可在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内形成截头圆锥形孔1920。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内的截头圆锥形孔1920可由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内表面1902界定。截头圆锥形孔1920可具有在支承环1804的第一端部1822处测得的上半径RU和在支承环1804的第二端部1824处测得的下半径RL。在特定方面,RU可小于RL。具体地,RU可小于或等于99.75%RL。此外,RU可小于或等于99.5%RL,诸如小于或等于99.25%RL、小于或等于99.0%RL、小于或等于98.75%RL、小于或等于98.5%RL或小于或等于98.25%RL。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或等于90.0%RL,诸如大于或等于92.5%RL、大于或等于95.0%RL、大于或等于97.5%RL或大于或等于98.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如图所示,截头圆锥形孔19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第一端部1822横穿至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第二端部1824而向外扩展。
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RL。具体地,RU可大于或等于100.25%RL。此外,RU可大于或等于100.5%RL,诸如大于或等于100.75%RL、大于或等于101.0%RL、大于或等于101.25%RL、大于或等于101.5%RL或大于或等于101.75%RL。在另一方面,RU可小于或等于110.0%RL,诸如小于或等于107.5%RL、小于或等于105.0%RL、小于或等于102.5%RL或小于或等于102.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在这个方面,截头圆锥形孔19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第一端部1822横穿至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第二端部1824而向内扩展。
当支承环18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内时,如图18所描绘,支承环1804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中。具体地,支承环1804的主体1820的截头圆锥形延伸部1828可配合至形成于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护套1808的主体1810中的截头圆锥形孔1890中。
可以理解的是,支承环1804和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的形状适于允许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随着安装在其中的轴沿着纵向轴线1806的往复运动而纵向挠曲。弹簧增能密封件1802适于允许护套1808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支承环1804移动。具体地,护套1808和弹簧1856可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在轴的行程方向上略微移动,同时使护套1808的围绕弹簧1856的密封部与轴和壳体保持适当接触并且使弹簧1856在密封组件1800内保持适当对准。
参考图20和图21,示出了另一密封组件,并且整体标记为2000。如图所示,密封组件2000可包括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和支承环2004。在特定方面,并且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环2004至少部分地配合在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内。此外,密封组件2000可限定纵向轴线2006。
如图20和图21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可包括具有主体2010的护套2008,并且护套2008的主体2010可包括第一端部2012和第二端部2014。另外,主体2010可包括头部201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201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2010的第一端部2012。此外,护套2008的主体2010可包括延伸部201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20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2016。
图20和图21还示出支承环2004可包括主体2020,该主体包括第一端部2022和第二端部2024。主体2020可包括头部2026,该头部形成在主体2020上,邻近或靠近主体2020的第一端部2022。另外,主体2020可包括延伸部2028,该延伸部可在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2006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头部2026。在特定方面,支承环2004的延伸部2028可为大体截头圆锥形。
如图20和图21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主体2010的延伸部2018可包括形成在主体2010的第二端部2014处的密封部2050。密封部2050可包括内部延伸部分2052和外部延伸部分214。另外,密封部2050可包括形成在内部延伸部分2052与外部延伸部分2054之间的环形弹簧套2051。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环形弹簧套2051内的环形弹簧2056。
在特定方面,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可具有在内部延伸部分2052的底部与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的第二端部2014的底表面之间测得的间隙G。当与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总体高度H相比时,G可小于或等于25.0%H。此外,G可小于或等于22.5%H,诸如小于或等于20.0%H、小于或等于21.5%H、小于或等于15.0%H、小于或等于12.5%H或小于或等于10.0%H。在另一方面,G可大于或等于2.5%H,诸如大于或等于5.0%H、大于或等于7.5%H、大于或等于8.0%H、大于或等于8.5%H、大于或等于9.0%H或大于或等于9.5%H。应当理解,G可在本文所述的G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任一者。
图20和图21进一步指示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主体110可进一步包括内表面2060和外表面2062。内表面2060可从主体2010的第一端部2012延伸至主体2014的第二端部,并且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2064,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从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的第一端部2012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此外,内表面2060可包括弯曲的第二部分2066,该弯曲的第二部分可从平坦的第一部分2064延伸并且可在内部延伸部分2052的端部处终止。
在特定方面,平坦的第二部分2066可相对于纵向轴线2006以角度α形成。例如,α可大于或等于40°。另外,α可大于或等于45°,诸如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55°。在另一方面,α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小于或等于65°或小于或等于60°。应当理解,α可在本文所述的α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20和图21进一步所示,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的外表面2062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2080,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2000的纵向轴线2006延伸。弯曲的第二部分2082可从第一部分2080大体向下延伸,并且可在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的第二端部2014处终止。如图所示,大体截头圆锥形孔2090可形成在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内,并且可由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的内表面2060的第一部分2064界定。
图20和图21进一步指示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可包括可从主体2020的第一端部2022延伸至主体2020的第二端部2024的内表面2102。此外,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可包括可从主体2020的第一端部2022延伸至主体2020的第二端部2024的外表面2104。在特定方面,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内表面2102可相对于纵向轴线2006以角度δ形成。在特定方面,δ可大于或等于0.25°。另外,δ可大于或等于0.5°,诸如大于或等于0.75°、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在另一方面,δ可小于或等于1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5.0°或小于或等于3.5°。应当理解,δ可在本文所述的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如图20和图21所示,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外表面2104可包括平坦的第一部分2106,该平坦的第一部分可基本上平行于弹簧组件2000的纵向轴线2006。平坦的第二部分2108可从平坦的第一部分2106相对于平坦的第一部分以一定角度大体向下和向内延伸。平坦的第二部分2108可在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第二端部2024处终止。
如图20和图21所描绘,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内表面2102可相对于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外表面2104的平坦的第三部分2110形成角度θ。具体地,θ可大于或等于30°。另外,θ可大于或等于35°,诸如大于或等于40°、大于或等于45°、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55°。在另一方面,θ可小于或等于8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70°、小于或等于65°或小于或等于60°。应当理解,θ可在本文所述的θ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小值和最大值中的任一者。
图20和图21示出可在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内形成截头圆锥形孔2120。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内的截头圆锥形孔2120可由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内表面2102界定。截头圆锥形孔2120可具有在支承环2004的第一端部2022处测得的上半径RU和在支承环2004的第二端部2024处测得的下半径RL。在特定方面,RU可小于RL。具体地,RU可小于或等于99.75%RL。此外,RU可小于或等于99.5%RL,诸如小于或等于99.25%RL、小于或等于99.0%RL、小于或等于98.75%RL、小于或等于98.5%RL或小于或等于98.25%RL。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或等于90.0%RL,诸如大于或等于92.5%RL、大于或等于95.0%RL、大于或等于97.5%RL或大于或等于98.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如图所示,截头圆锥形孔21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第一端部2022横穿至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第二端部2024而向外扩展。
在另一方面,RU可大于RL。具体地,RU可大于或等于100.25%RL。此外,RU可大于或等于100.5%RL,诸如大于或等于100.75%RL、大于或等于101.0%RL、大于或等于101.25%RL、大于或等于101.5%RL或大于或等于101.75%RL。在另一方面,RU可小于或等于110.0%RL,诸如小于或等于107.5%RL、小于或等于105.0%RL、小于或等于102.5%RL或小于或等于102.0%RL。应当理解,RU可在本文所述的R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包括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任一者。在这个方面,截头圆锥形孔2120的直径可随着孔从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第一端部2022横穿至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第二端部2024而向内扩展。
当支承环2004安装在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内时,如图20所描绘,支承环2004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中。具体地,支承环2004的主体2020的截头圆锥形延伸部2028可配合至形成于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护套2008的主体2010中的截头圆锥形孔2090中。
可以理解的是,支承环2004和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的形状适于允许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随着安装在其中的轴沿着纵向轴线2006的往复运动而纵向挠曲。弹簧增能密封件2002适于允许护套2008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相对于支承环2004移动。具体地,护套2008和弹簧2056可随着轴的往复运动而在轴的行程方向上略微移动,同时使护套2008的围绕弹簧2056的密封部与轴和壳体保持适当接触并且使弹簧2056在密封组件2000内保持适当对准。
许多不同的方面和实施例都是可能的。本文描述了这些方面和实施例中的一些。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那些方面和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各实施例可以根据下面列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项。
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
支承环,该支承环具有头部和从头部延伸的延伸部,其中延伸部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轴向地远离头部并从头部径向向内延伸;以及
弹簧增能密封件,该弹簧增能密封件具有护套,该护套具有密封部,在护套的密封部内设置有环形弹簧,其中护套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支承环的延伸部周围,并且其中支承环具有最小内径IDBUR,该弹簧增能密封件具有最小内径IDSES,并且IDSES小于IDBUR。
实施例2.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
支承环,该支承环具有头部和从头部延伸的延伸部;
弹簧增能密封件,该弹簧增能密封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支承环的延伸部周围,弹簧增能密封件包括护套,该护套具有形成在第一端部处的头部、形成在与第一端部隔开的第二端部处的密封部、在护套的第一端部与护套的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成角内表面,和设置在护套的密封部内的环形弹簧;以及
间隙,该间隙介于支承环的延伸部与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的成角内表面之间,其中间隙至少部分地沿着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的成角内表面的长度延伸。
实施例3.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
弹簧增能密封件,该弹簧增能密封件包括:
护套,该护套具有形成在护套的第一端部处的头部、从护套的头部轴向延伸的环形唇缘和形成在护套的距第一端部一定距离的第二端部处的密封部,其中密封部包括弹簧部;以及
环形弹簧,该环形弹簧设置在弹簧部内;
支承环,该支承环具有形成在支承环的第一端部处的头部和从支承环的头部延伸的延伸部;以及
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在支承环的头部的外表面与护套的头部的环形唇缘的内表面之间外接支承环的头部。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IDSES小于或等于99%IDBUR。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IDSES小于或等于98%IDBUR,诸如小于或等于97%IDBUR、小于或等于96%IDBUR或小于或等于95%IDBUR。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IDSES大于或等于85%IDBUR,诸如大于或等于90%IDBUR、大于或等于91%IDBUR、大于或等于92%IDBUR、大于或等于93%IDBUR或大于或等于94%IDBUR。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弹簧增能密封件的密封部适于接触设置在密封组件内的轴和其中安装有密封组件的壳体。
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第一间隙具有径向宽度WFG,并且密封组件具有外径外径ODSA,并且WFG小于或等于5%ODSA。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8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FG小于或等于4%ODSA,诸如小于或等于3%ODSA、小于或等于2%ODSA或小于或等于1%ODSA。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FG大于或等于0.1%ODSA,诸如大于或等于0.2%ODSA、大于或等于0.3%ODSA、大于或等于0.4%ODSA、大于或等于0.5%ODSA、大于或等于0.6%ODSA、大于或等于0.7%ODSA、大于或等于0.8%ODSA或大于或等于0.9%ODSA。
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第一间隙具有径向宽度WFG,并且WFG小于或等于0.1mm。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FG小于或等于0.095mm,诸如小于或等于0.09mm、小于或等于0.085mm、小于或等于0.08mm、小于或等于0.075mm、小于或等于0.07mm、小于或等于0.065mm或小于或等于0.06mm。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1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FG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或大于或等于0.05mm。
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支承环的内表面相对于纵向轴线形成角度γ,并且γ大于或等于0.25°。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γ大于或等于0.5°,诸如大于或等于0.75°、大于或等于1.0°、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2.0°、大于或等于2.5°或大于或等于3°。
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γ小于或等于10°,诸如小于或等于7.5°、小于或等于5.0°或小于或等于3.5°。
实施例17.根据实施例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支承环的头部包括下表面,并且护套的头部包括与支承环的头部的下表面接触的上表面。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支承环的头部具有最大径向宽度WBUR,并且支承环的头部的下表面具有径向宽度WLS,并且WLS小于WBUR。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LS小于或等于80%WBUR。
实施例20.根据实施例1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LS小于或等于75%WBUR,诸如小于或等于70%WBUR、小于或等于65%WBUR或小于或等于60%WBUR。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LS大于或等于30%WBUR,诸如大于或等于35%WBUR、大于或等于40%WBUR、大于或等于45%WBUR或大于或等于50%WBUR。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的密封部适于接触安装在密封组件内的轴,并且在支承环的延伸部与护套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第二间隙具有长度LSG,并且支承环的延伸部的外表面具有长度LES,并且LSG小于或等于100%LES。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LSG小于或等于95%LES,诸如小于或等于90%LES、小于或等于85%LES、小于或等于80%LES或小于或等于75%LES。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LSG大于或等于10%LES,诸如大于或等于15%LES、大于或等于20%LES、大于或等于25%LES、大于或等于30%LES、大于或等于35%LES、大于或等于40%LES、大于或等于45%LES或大于或等于50%LES。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第一间隙适于允许支承环相对于弹簧增能密封件在任何径向方向上移动。
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支承环包含聚合物。
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2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支承环包含聚芳醚酮(PAEK)。
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支承环包含聚醚醚酮(PEEK)。
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包含含氟聚合物。
实施例31.根据实施例30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包含四氟乙烯的含氟聚合物。
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护套包含聚四氟乙烯(PTFE)。
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适于承受大于或等于5,000psi的压力。
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3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压力大于或等于7,500psi,诸如大于或等于10,000psi、大于或等于12,500psi或大于或等于15,000psi。
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3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压力小于或等于30,000psi,诸如小于或等于27,500psi、小于或等于25,000psi、小于或等于22,500psi或小于或等于20,000psi。
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2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进一步包括第三间隙,该第三间隙设立在护套与壳体之间,密封组件配置成安装在该壳体中。
实施例37.根据实施例36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第三间隙包含最大间隙宽度WTG,并且WTG小于或等于0.5mm,诸如小于或等于0.45mm、小于或等于0.4mm、小于或等于0.35mm、小于或等于0.3mm、小于或等于0.25mm、小于或等于0.2mm、小于或等于0.15mm、小于或等于0.1mm或小于或等于0.05mm。
实施例38.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TG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或大于或等于0.05mm。
实施例39.根据实施例36所述的密封组件,其进一步包括第四间隙,该第四间隙设立在支承环的头部与壳体之间。
实施例40.根据实施例3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第四间隙包含穿过第四间隙径向测得的间隙宽度WFOG,并且WFOG小于或等于0.1mm,诸如小于或等于0.095mm、小于或等于0.09mm、小于或等于0.085mm、小于或等于0.08mm、小于或等于0.075mm、小于或等于0.07mm、小于或等于0.065mm或小于或等于0.06mm。
实施例41.根据实施例40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WFOG大于或等于0.01mm,诸如大于或等于0.015mm、大于或等于0.02mm、大于或等于0.025mm、大于或等于0.03mm、大于或等于0.035mm、大于或等于0.04mm、大于或等于0.045mm或大于或等于0.05mm。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图示旨在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结构的一般理解。说明书和图示并不旨在用作对使用了本文所述的结构或方法的装置和系统的所有元件和特征的详尽和全面的描述。单独的实施例也可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来提供,并且相反地,为简明起见而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单独地提供,或以任何子组合的方式来提供。此外,对以范围表示的值的引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每个值和所有各值。只有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后,许多其他实施例对于技术人员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本公开内容可以利用和得到其他实施例,使得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替换、逻辑替换或其他改变。因此,本公开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上面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了益处、其他优点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可使任何益处、优点或解决方案被想到或变得更加显著的任何特征都不被认为是任何或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所需或必要的特征。
提供结合附图的描述以帮助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以下论述将集中于本教导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提供该重点是为了帮助描述教导内容,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是对本教导内容的范围或适用性的限制。然而,在本申请中当然可以使用其他教导内容。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包含(comprises/comprising/includes/including)″、″具有(has/having)″或其任何其他变型都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例如,包含特征列表的方法、制品或装置不一定仅限于那些特征,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这种方法、制品或装置固有的其他特征。此外,除非有明确的相反的说明,否则″或″是指包括性的″或″而非排他性的″或″。例如,以下任何一项均可满足条件A或B:A为真(或存在的)而B为假(或不存在的)、A为假(或不存在的)而B为真(或存在的),以及A和B两者都为真(或存在的)。
而且,使用″一个″或″一种″来描述本文所述的要素和组分。这样做仅是为了方便并且给出本发明范围的一般性意义。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这种描述应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也包括复数,或反之亦然。例如,当在本文描述单个项时,可以使用多于一个项来代替单个项。类似地,在本文描述了多于一个项的情况下,单个项可以取代多于一个项。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都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材料、方法和实例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关于本文未述的方面,有关特定材料和加工方法的许多细节是常规的,并能在结构领域和对应制造领域内的参考书和其他来源中找到。
以上公开的主题应该理解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我们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涵盖所有落在本发明实质范围内的该等修改、提高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在法律所允许的最大程度上,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最宽可允许解释限定,并且不受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约束或限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支承环,所述支承环具有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轴向地远离所述头部并从所述头部径向向内延伸;以及
弹簧增能密封件,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具有护套,所述护套具有密封部,在所述护套的所述密封部内设置有环形弹簧,其中所述护套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延伸部周围,并且其中所述支承环具有最小内径IDBUR,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具有最小内径IDSES,并且IDSES小于IDBUR。
2.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支承环,所述支承环具有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延伸部;
弹簧增能密封件,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延伸部周围,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具有形成在第一端部处的头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端部隔开的第二端部处的密封部、在所述护套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护套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成角内表面,和设置在所述护套的所述密封部内的环形弹簧;以及
间隙,所述间隙介于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所述护套的所述成角内表面之间,其中所述间隙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所述护套的所述成角内表面的长度延伸。
3.一种用于高压泵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弹簧增能密封件,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包括:
护套,所述护套具有形成在所述护套的第一端部处的头部、从所述护套的所述头部轴向延伸的环形唇缘和形成在所述护套的距所述第一端部一定距离的第二端部处的密封部,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弹簧部;以及
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部内;
支承环,所述支承环具有形成在所述支承环的第一端部处的头部和从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头部延伸的延伸部;以及
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头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护套的所述头部的所述环形唇缘的内表面之间外接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IDSES小于或等于99%IDBUR。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所述密封部适于接触设置在所述密封组件内的轴和其中安装有所述密封组件的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具有径向宽度WFG,并且所述密封组件具有外径外径ODSA,并且WFG小于或等于5%ODSA。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具有径向宽度WFG,并且WFG小于或等于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纵向轴线形成角度γ,并且γ大于或等于0.25°。
9.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头部包括下表面,并且所述护套的所述头部包括与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头部的所述下表面接触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所述护套的所述密封部适于接触安装在所述密封组件内的轴,并且在所述支承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护套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间隙适于允许所述支承环相对于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在任何径向方向上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支承环包含聚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弹簧增能密封件的所述护套包含含氟聚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中所述密封组件适于承受大于或等于5,000psi的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组件,其进一步包括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设立在所述护套与壳体之间,所述密封组件配置成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89714P | 2018-06-25 | 2018-06-25 | |
US62/689,714 | 2018-06-25 | ||
US201962823868P | 2019-03-26 | 2019-03-26 | |
US62/823,868 | 2019-03-26 | ||
PCT/US2019/038364 WO2020005734A1 (en) | 2018-06-25 | 2019-06-21 | Seal assembly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3436A true CN112313436A (zh) | 2021-02-02 |
Family
ID=6898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43053.2A Pending CN112313436A (zh) | 2018-06-25 | 2019-06-21 | 密封组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46447B2 (zh) |
EP (1) | EP3814659A4 (zh) |
JP (2) | JP2021530641A (zh) |
CN (1) | CN112313436A (zh) |
SG (1) | SG11202012208RA (zh) |
WO (1) | WO202000573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32793A1 (en) * | 2021-04-28 | 2022-11-03 |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Corporation | Seal with radial cut torus spring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06262U (zh) * | 1980-01-16 | 1981-08-18 | ||
JPH01135268U (zh) * | 1988-03-10 | 1989-09-14 | ||
JP2003035368A (ja) * | 2001-05-14 | 2003-02-07 | Koyo Seiko Co Ltd | 密封装置 |
CN101457840A (zh) * | 2006-12-13 | 2009-06-17 | Skf美国公司 | 带有引导件的密封件 |
CN201615223U (zh) * | 2009-12-23 | 2010-10-27 | 斯凯孚密封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器油封 |
US20130043661A1 (en) * | 2011-08-18 | 2013-02-21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Reciprocating seal for high pulsating pressure |
CN103403412A (zh) * | 2011-03-10 | 2013-11-20 | 沃特世科技公司 | 用于往复和旋转应用的密封组件 |
US20140210166A1 (en) * | 2009-08-12 | 2014-07-31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Cartridge seal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US20160223086A1 (en) * | 2015-02-02 | 2016-08-04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Seal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71028A (ja) * | 2000-08-30 | 2002-03-08 | Koyo Seiko Co Ltd | 密封装置 |
US8328202B2 (en) * | 2007-12-07 | 2012-12-11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Seal assembly for high pressure dynamic and static services |
GB0814616D0 (en) * | 2008-08-11 | 2008-09-17 | Crane John Uk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pring energised plastic seals |
KR20140101885A (ko) * | 2009-12-11 | 2014-08-20 | 생-고뱅 퍼포먼스 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 스프링-활성화된 동적 실링 조립체를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장치 |
US10989305B2 (en) * | 2016-10-31 | 2021-04-27 | Bal Seal Engineering, Llc | Axial and radial floating seals |
-
2019
- 2019-06-21 EP EP19827045.6A patent/EP381465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6-21 CN CN201980043053.2A patent/CN112313436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6-21 SG SG11202012208RA patent/SG11202012208RA/en unknown
- 2019-06-21 WO PCT/US2019/038364 patent/WO2020005734A1/en unknown
- 2019-06-21 JP JP2020572690A patent/JP2021530641A/ja active Pending
- 2019-06-21 US US16/447,996 patent/US11346447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9-06 JP JP2022141479A patent/JP2023002504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06262U (zh) * | 1980-01-16 | 1981-08-18 | ||
JPH01135268U (zh) * | 1988-03-10 | 1989-09-14 | ||
JP2003035368A (ja) * | 2001-05-14 | 2003-02-07 | Koyo Seiko Co Ltd | 密封装置 |
CN101457840A (zh) * | 2006-12-13 | 2009-06-17 | Skf美国公司 | 带有引导件的密封件 |
US20140210166A1 (en) * | 2009-08-12 | 2014-07-31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Cartridge seal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CN201615223U (zh) * | 2009-12-23 | 2010-10-27 | 斯凯孚密封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器油封 |
CN103403412A (zh) * | 2011-03-10 | 2013-11-20 | 沃特世科技公司 | 用于往复和旋转应用的密封组件 |
US20130043661A1 (en) * | 2011-08-18 | 2013-02-21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Reciprocating seal for high pulsating pressure |
US20160223086A1 (en) * | 2015-02-02 | 2016-08-04 | Bal Seal Engineering, Inc. | Seal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3002504A (ja) | 2023-01-10 |
EP3814659A4 (en) | 2022-06-15 |
SG11202012208RA (en) | 2021-01-28 |
US11346447B2 (en) | 2022-05-31 |
US20190390771A1 (en) | 2019-12-26 |
EP3814659A1 (en) | 2021-05-05 |
WO2020005734A1 (en) | 2020-01-02 |
JP2021530641A (ja) | 2021-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74667B2 (en) | Mechanical seal device | |
JP5345544B2 (ja) | シールキャリアアセンブリと超高圧流体システム | |
US7708285B2 (en) | Elastomer spring mechanical seal | |
EP3150885A1 (en) | Sealing structure and sealing device | |
CN102245943A (zh) | 用于高压泵应用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形成的密封件 | |
JP2023002504A (ja) | シールアッセンブリ | |
CA3060850C (en) | Seal,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US20170074403A1 (en) | Seal assembly for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 |
US20180266563A1 (en) | Seal assembly | |
US10161525B2 (en) | S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
CN113508241A (zh) | 复合轴承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 |
JP4586002B2 (ja) |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 |
KR102483899B1 (ko) | 피스톤 링 및 압축기 | |
EP3123063A1 (en) | Rotary shaft housing and seal | |
US10202967B2 (en) | High-pressure rotating sealing coupling with continuous expandable ring | |
US20160305423A1 (en) | High pressure pump seal support | |
CN109780212A (zh) | 密封件 | |
CN111630305B (zh) | 密封件 | |
US9074475B2 (en) | Sealing element for a rotary piston machine | |
CN108730521A (zh) | 密封组件 | |
EP3985287B1 (en) | Sealing device | |
KR20190012223A (ko) | 그루브 링 시일 및 그루브 링 시일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