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7493B -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7493B
CN112267493B CN202011098340.4A CN202011098340A CN112267493B CN 112267493 B CN112267493 B CN 112267493B CN 202011098340 A CN202011098340 A CN 202011098340A CN 112267493 B CN112267493 B CN 112267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page
connecting rod
box
fix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83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7493A (zh
Inventor
赵文阔
柴建国
张凤姣
李蒙蒙
赵文勇
高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n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n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n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n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83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7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7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7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7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涉及垃圾填埋场的领域,其包括渗液总管、分别与渗液总管外周面固定连接的渗液支管以及设置于渗液总管上方且用于收集渗沥液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固定于渗液支管顶部的渗液盒以及均布于渗液盒顶部的多个进液管;渗液支管顶部固定有进液阀门;渗液盒顶部固定有真空泵,真空泵的输入端固定有穿设于渗液盒内的集气管。本申请具有对土壤中的渗沥液进行回收的效果。

Description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填埋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填埋场中必然产生一种高浓度有机物、高氨氮的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其化学特性与填埋场废物成分、填埋方式、填埋年限以及填埋场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
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71940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防渗系统设于填埋场本体相对下方,防渗系统包括场底防渗系统,场底防渗系统设于填埋场本体相对中部下方,场底防渗系统包括基石层、粘土保护层、粘土保护隔离膜布、卵石层及垃圾保护隔离布。由于渗沥液中含有大量对生物体有毒有害的物质,长期留存于土壤中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渗沥液中含有大量对生物体有毒有害的物质,长期留存于土壤中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损害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对土壤中的渗沥液进行回收,本申请提供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包括渗液总管、分别与所述渗液总管外周面固定连接的渗液支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渗液总管上方且用于收集渗沥液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于渗液支管顶部的渗液盒以及均布于渗液盒顶部的多个进液管;所述渗液支管顶部固定有进液阀门;所述渗液盒顶部固定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固定有穿设于渗液盒内的集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真空泵会使渗液盒内外产生压差,从而通过进液管对土壤内的渗沥液进行收集;渗沥液和土壤内的液体会由进液管流入渗液盒内,并通过渗液支管和渗液总管对渗沥液进行回收,减少对土壤损害的同时,也便于对渗沥液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可选的,所述进液阀门包括嵌设于渗液盒内底面的环形壳体、均布于所述环形壳体内周面的四个阀门轴以及固定于所述环形壳体内的固定盒;每个所述阀门轴外周面均固定有扇形阀门;每个所述阀门轴均与所述固定盒外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扇形阀门翻转的翻转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翻转组件驱动阀门转动,设置阀门便于为渗液盒提供真空环境;收集渗沥液时,通过关闭阀门使得渗液盒与外界产生压差,渗沥液收集完毕后,通过打开阀门以排出渗沥液。
可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固定盒内底面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分别转动安装于固定盒内周面的四个第二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固定有转动圆管;每个所述阀门轴靠近固定盒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齿轮传动实现对四个阀门轴的转动进行控制,便于四个阀门同时翻转,从而实现阀门轴隔绝内外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渗液盒侧壁固定有用于为真空泵供电的电源,所述渗液盒侧壁固定有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第一定片以及与所述真空泵电连接的第二定片;所述渗液盒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开关动片;所述渗液盒侧壁固定有用于推动开关动片向上移动的气缸;所述第一连杆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扇形阀门翻转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气缸后,气缸会推动开关动片,实现开关动片与第一定片的连接,便于对真空泵的通电状态进行控制,进而便于启动和关闭真空泵。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杆一侧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一端固定有第五连杆;所述环形壳体顶部固定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顶端与第四连杆底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远离第四连杆一端铰接有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远离第五连杆一端铰接有第七连杆,所述第七连杆底端铰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转动圆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圆管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连杆,便于气缸启动后通过转动圆管实现对扇形阀门的翻转进行控制,提高气缸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沿转动轴周向均布于转动轴外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凸起以及沿转动圆管周向均布于转动圆管内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凹槽,每个所述螺旋状凸起均与螺旋状凹槽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凸起向下抵压螺旋状凹槽时,会对转动圆管施加转动力矩,从而将转动轴的线性移动转变为第一锥齿轮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渗液盒内底面固定有向靠近渗液支管一侧倾斜的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板,便于通过斜板对渗沥液进行导流,便于渗沥液流入渗液支管内,从而对渗沥液进行收集。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外周面均布有多个进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进液孔,便于渗沥液液滴与进液管外周面接触后由进液孔流入进液管内,实现对渗沥液的收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气缸后,真空泵启动,通过使渗液盒内外产生压差,土壤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流入渗液盒内,进行渗液操作12-18h;
关闭气缸,气缸带动液压杆收缩,真空泵关闭且进液阀门打开,渗沥液由渗液支管流入渗液总管内;对流动至渗液总管出液口的渗沥液进行回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土壤内的渗沥液进行回收处理,降低渗沥液残存在土壤内的可能性,降低渗沥液对土壤的危害。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真空泵会使渗液盒内外产生压差,从而通过进液管对土壤内的渗沥液进行收集;渗沥液和土壤内的液体会由进液管流入渗液盒内,并通过渗液支管和渗液总管对渗沥液进行回收,减少对土壤损害的同时,也便于对渗沥液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2.通过翻转组件驱动阀门转动,设置阀门便于为渗液盒提供真空环境;收集渗沥液时,通过关闭阀门使得渗液盒与外界产生压差,渗沥液收集完毕后,通过打开阀门以排出渗沥液;
3.通过设置斜板,便于通过斜板对渗沥液进行导流,便于渗沥液流入渗液支管内,从而对渗沥液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进液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渗液总管;11、渗液支管;12、进液阀门;13、环形壳体;14、阀门轴;15、固定盒;16、开关动片;2、收集装置;21、渗液盒;22、斜板;23、进液管;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气缸;27、斜撑杆;28、扇形阀门;3、进液孔组;31、进液孔;32、真空泵;33、集气管;34、电源;35、第一定片;36、第二定片;37、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39、滑块;4、转动圆管;41、第三连杆;42、第四连杆;43、第五连杆;44、第六连杆;45、第七连杆;46、转动轴;47、螺旋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包括渗液总管1、分别与渗液总管1连通且与渗液总管1外周面固定连接的渗液支管11以及设置于渗液总管1上方且用于收集渗沥液的收集装置2。收集装置2包括固定于渗液支管11顶部的渗液盒21以及均布于渗液盒21顶部的多个进液管23。进液管23外周面沿进液管23轴向均布有多行进液孔组3,每个进液孔组3包括多个沿进液管23周向均布的进液孔31。渗液盒21内底面固定有向靠近渗液支管11一侧倾斜的斜板22。渗液总管1、渗液支管11以及收集装置2均埋设于垃圾填埋场的场底;打开真空泵32后,真空泵32会对渗液盒21进行吸真空,从而使渗液盒21与外界产生压差,填埋场场底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23流入渗液盒21内,并由渗液支管11流入渗液总管1,最后由渗液总管1排出。
参照图2和图3,渗液支管11顶部固定有进液阀门12;进液阀门12包括嵌设于渗液盒21内底面的环形壳体13、均布于环形壳体13内周面的四个阀门轴14以及固定于环形壳体13内的固定盒15。每个阀门轴14外周面均固定有扇形阀门28。每个阀门轴14均与固定盒15外周面转动连接。固定盒15内底面转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4,固定盒15内周面转动安装有四个分别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第一锥齿轮24顶部固定有转动圆管4。每个阀门轴14靠近固定盒15一端均与第二锥齿轮25固定连接。转动圆管4受力转动后,转动圆管4会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从而使多个第二锥齿轮25转动,四个第二锥齿轮25会分别带动阀门轴14转动,从而使扇形阀门28翻转,渗沥液由翻转后的扇形阀门28流入渗液支管11内。
参照图2和图3,渗液盒21顶部固定有真空泵32,真空泵32的输入端固定有穿设于渗液盒21内的集气管33。渗液盒21侧壁固定有用于为真空泵32供电的电源34,渗液盒21侧壁固定有与电源34电连接的第一定片35以及与真空泵32电连接的第二定片36;通过使第一定片35与第二定片36电连接,可以使真空泵32与电源34处于导通状态,从而通过电源34为真空泵32供电。渗液盒21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37;第一连杆37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杆38,第二连杆38远离第一连杆37一端铰接有滑块39;滑块3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开关动片16。渗液盒21侧壁固定有用于推动开关动片16向上移动的气缸26;通过气缸26推动滑块39向上移动,从而使开关动片16与第一定片35、第二定片36电连接。第一连杆37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41,第三连杆41远离第一连杆37一端铰接有第四连杆42,第四连杆42远离第三连杆41一端垂直固定有第五连杆43。环形壳体13顶部固定有斜撑杆27,斜撑杆27顶端与第四连杆42底端铰接。第五连杆43远离第四连杆42一端铰接有第六连杆44,第六连杆44远离第五连杆43一端铰接有第七连杆45,第七连杆45底端铰接有转动轴46。气缸26带动滑块39向靠近第一定片35一侧移动后,第一连杆37和第二连杆38伸张,第二连杆38转动过程中会通过第三连杆41带动第四连杆42向靠近滑块39一侧转动,第四连杆42通过第五连杆43带动第六连杆44向靠近滑块39一侧移动,从而使第七连杆45上升,第七连杆45会带动转动轴46上升。
参照图2和图3,转动轴46外周面沿转动轴46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凸起47,转动圆管4内周面沿转动圆管4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每个螺旋状凸起47均与螺旋状凹槽啮合。转动轴46向下移动是,螺旋状凸起47回向下抵压螺旋状凹槽,从而为螺旋状凹槽施加转动力矩,进而通过螺旋状凹槽带动转动圆管4转动,转动圆管4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的实施原理为:
启动气缸26后,气缸26会推动滑块39向上移动,滑块39移动至两个开关动片16分别与第一定片35、第二定片36接触时,电源34与真空泵32处于导通状态,真空泵32会对渗液盒21进行吸真空,从而使渗液盒21与外界产生压差,填埋场场底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23流入渗液盒21内。
滑块39移动过程中,第一连杆37和第二连杆38伸张,第二连杆38转动过程中会通过第三连杆41带动第四连杆42向靠近滑块39一侧转动,第四连杆42通过第五连杆43带动第六连杆44向靠近滑块39一侧移动,从而使第七连杆45上升,第七连杆45会带动转动轴46上升;转动轴46上升过程中,通过螺旋状凸起47与螺旋状凹槽啮合,转动轴46通过转动圆管4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第一锥齿轮24带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从而带动阀门轴14转动,阀门转动至关闭状态,便于渗液盒21内处于封闭状态,进而便于真空泵32对渗液盒21内进行吸真空。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气缸26后,真空泵32启动,通过使渗液盒21内外产生压差,土壤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23流入渗液盒21内,进行渗液操作12h;
关闭气缸26,气缸26带动液压杆收缩,真空泵32关闭且进液阀门12打开,渗沥液由渗液支管11流入渗液总管1内;对流动至渗液总管1出液口的渗沥液进行回收。
实施例2: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气缸26后,真空泵32启动,通过使渗液盒21内外产生压差,土壤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23流入渗液盒21内,进行渗液操作16h;
关闭气缸26,气缸26带动液压杆收缩,真空泵32关闭且进液阀门12打开,渗沥液由渗液支管11流入渗液总管1内;对流动至渗液总管1出液口的渗沥液进行回收。
实施例3: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气缸26后,真空泵32启动,通过使渗液盒21内外产生压差,土壤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23流入渗液盒21内,进行渗液操作18h;
关闭气缸26,气缸26带动液压杆收缩,真空泵32关闭且进液阀门12打开,渗沥液由渗液支管11流入渗液总管1内;对流动至渗液总管1出液口的渗沥液进行回收。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液总管(1)、分别与所述渗液总管(1)外周面固定连接的渗液支管(11)以及设置于所述渗液总管(1)上方且用于收集渗沥液的收集装置(2);所述收集装置(2)包括固定于渗液支管(11)顶部的渗液盒(21)以及均布于渗液盒(21)顶部的多个进液管(23);所述渗液支管(11)顶部固定有进液阀门(12);所述渗液盒(21)顶部固定有真空泵(32),所述真空泵(32)的输入端固定有穿设于渗液盒(21)内的集气管(33);所述进液阀门(12)包括嵌设于渗液盒(21)内底面的环形壳体(13)、均布于所述环形壳体(13)内周面的四个阀门轴(14)以及固定于所述环形壳体(13)内的固定盒(15);每个所述阀门轴(14)外周面均固定有扇形阀门(28);每个所述阀门轴(14)均与所述固定盒(15)外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15)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扇形阀门(28)翻转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固定盒(15)内底面的第一锥齿轮(24)以及分别转动安装于固定盒(15)内周面的四个第二锥齿轮(25);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5)均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24)顶部固定有转动圆管(4);每个所述阀门轴(14)靠近固定盒(15)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5)固定连接;所述渗液盒(21)侧壁固定有用于为真空泵(32)供电的电源(34),所述渗液盒(21)侧壁固定有与所述电源(34)电连接的第一定片(35)以及与所述真空泵(32)电连接的第二定片(36);所述渗液盒(21)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37);所述第一连杆(37)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杆(38),所述第二连杆(38)远离第一连杆(37)一端铰接有滑块(39);所述滑块(3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开关动片(16);所述渗液盒(21)侧壁固定有用于推动开关动片(16)向上移动的气缸(26);所述第一连杆(37)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扇形阀门(28)翻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杆(37)一侧铰接的第三连杆(41)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杆(41)远离第一连杆(37)一端铰接的第四连杆(42);所述第四连杆(42)远离第三连杆(41)一端固定有第五连杆(43);所述环形壳体(13)顶部固定有斜撑杆(27),所述斜撑杆(27)顶端与第四连杆(42)底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43)远离第四连杆(42)一端铰接有第六连杆(44),所述第六连杆(44)远离第五连杆(43)一端铰接有第七连杆(45),所述第七连杆(45)底端铰接有转动轴(46);所述转动轴(46)与转动圆管(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圆管(4)转动的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沿转动轴(46)周向均布于转动轴(46)外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凸起(47)以及沿转动圆管(4)周向均布于转动圆管(4)内周面的五个螺旋状凹槽,每个所述螺旋状凸起(47)均与螺旋状凹槽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盒(21)内底面固定有向靠近渗液支管(11)一侧倾斜的斜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3)外周面均布有多个进液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气缸(26)后,真空泵(32)启动,通过使渗液盒(21)内外产生压差,土壤内的渗沥液会由进液管(23)流入渗液盒(21)内,进行渗液操作12-18h;
关闭气缸(26),气缸(26)带动液压杆收缩,真空泵(32)关闭且进液阀门(12)打开,渗沥液由渗液支管(11)流入渗液总管(1)内;对流动至渗液总管(1)出液口的渗沥液进行回收。
CN202011098340.4A 2020-10-14 2020-10-14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67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8340.4A CN112267493B (zh) 2020-10-14 2020-10-14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8340.4A CN112267493B (zh) 2020-10-14 2020-10-14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7493A CN112267493A (zh) 2021-01-26
CN112267493B true CN112267493B (zh) 2022-04-08

Family

ID=74338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8340.4A Active CN112267493B (zh) 2020-10-14 2020-10-14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74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5071A (en) * 1981-07-27 1983-11-15 Butler Eric S Device for bleeding brakes and refilling brake system
CN206366556U (zh) * 2016-11-11 2017-08-01 深圳市贵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垃圾填埋场的加固结构
CN111114970B (zh) * 2020-02-05 2022-03-01 江永雄 一种自动抽真空食品保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96911B (zh) * 2020-03-25 2022-05-20 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 碳酸氢钠下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7493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3542B (zh) 一种设有过滤装置的超声波提取罐
CN107505168A (zh) 一种给水排水用取样检测设备
CN107030102A (zh)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快速处理装置
CN107138264A (zh)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预处理装置
CN112267493B (zh) 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及方法
CN107962066A (zh) 土壤处理环保装置
CN209582585U (zh) 一种化学实验废品回收装置
CN212692287U (zh)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固液分离预处理装置
CN103657426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超滤反冲洗装置
CN116143213B (zh) 一种具有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CN111749295A (zh) 一种便于处理的水利工程的清淤装置及方法
CN205782972U (zh) 一种垃圾站投料环保装置
CN216320264U (zh) 一种利用平板陶瓷膜处理垃圾渗透液的过滤设备
CN205098817U (zh) 一种垃圾处理站
CN111822487B (zh) 一种智能生物质废弃物降解设备
CN113233724A (zh) 一种污泥处理超声波破璧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20489A (zh)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流动式车载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2099172U (zh) 一种高效节能污泥干化机
CN216972263U (zh) 一种市政环保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115971228B (zh) 一种多相抽提土壤修复设备
CN219002160U (zh) 一种固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20976605U (zh) 一种水体修复装置
CN217127099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一体机
CN21463433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排水防水装置
CN208917043U (zh) 一种原位就地活动式电脱水土工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