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2709A -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52709A CN112252709A CN202011206889.0A CN202011206889A CN112252709A CN 112252709 A CN112252709 A CN 112252709A CN 202011206889 A CN202011206889 A CN 202011206889A CN 112252709 A CN112252709 A CN 1122527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cylinder
- calibration
- positioning
- concrete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2—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E04G13/023—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sectional dimensions
- E04G13/025—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sectional dimensions with stiff clamping means bracing the back-side of the form without penetrating the forming surfac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9/00—Auxiliary treatment of forms, e.g. dismantling; Clean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包括:配重机箱、车轮、举升结构、校准结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定位结构和膨胀结构,所述配重机箱的底部安装有车轮,所述配重机箱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举升结构,所述校准结构安装在配重机箱的一侧,所述校准结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通过定位结构配合组装,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膨胀结构,通过设置校准结构,通过校准气缸作业,在气动杆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第一模板的角度进行改变,能够在水平尺的观察配合下,能够保证第一模板为垂直状态,能够保证拼装的稳定,同时保证混凝土柱的竖直,浇筑更标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背景技术
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是房屋、桥梁、水工等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常用作楼盖的支柱、桥墩、基础柱、塔架和桁架的压杆;
在对混凝土柱浇筑时,需要通过各种模板拼装,在拼装时,需要多种装置固定,操作复杂,拼装结构复杂,不易组装,在组装时,模具的位置不好确定,混凝土柱位置不准确,在模具使用时,混凝土与模板相贴,在贴合时,不易脱模,脱模效果不佳,容易对模具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解决了在拼装时,需要多种装置固定,操作复杂,拼装结构复杂,不易组装,在组装时,模具的位置不好确定,混凝土柱位置不准确,在模具使用时,混凝土与模板相贴,在贴合时,不易脱模,脱模效果不佳,容易对模具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包括:配重机箱、车轮、举升结构、校准结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定位结构和膨胀结构,所述配重机箱的底部安装有车轮,所述配重机箱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举升结构,所述校准结构安装在配重机箱的一侧,所述校准结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通过定位结构配合组装,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膨胀结构;
所述校准结构包括校准气缸、气动杆、摆动座和水平尺,所述摆动座焊装在配重机箱的一侧,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摆动座内部,所述气动杆配合安装在校准气缸的作用端部,所述校准气缸的底部铰接安装在配重机箱的一侧,所述气动杆的顶端铰接配合安装在第一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模板的顶部安装有水平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杆、定位筒、限位杆、滑动筒和限位筒,所述第一模板的侧边焊装有定位杆,所述第二模板的侧壁上焊装有定位筒,所述第一模板的侧壁上焊装有滑动筒,所述限位筒焊装在第二模板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杆配合穿设在滑动筒和限位筒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杆与定位筒为配合构件,所述滑动筒和限位筒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膨胀结构包括丝杆、活塞、储气罐和导气管,所述储气罐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丝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储气罐的顶侧壁内,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活塞上,所述导气管固定在储气罐的底部,所述第一模板的内壁粘贴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导气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切口平行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一侧均设置有配重机箱,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分别与配重机箱通过校准结构配合支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校准结构,通过校准气缸作业,在气动杆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第一模板的角度进行改变,能够在水平尺的观察配合下,能够保证第一模板为垂直状态,能够保证拼装的稳定,同时保证混凝土柱的竖直,浇筑更标准;
通过设置膨胀结构,旋转丝杆,推动活塞,能够实现对储气罐推压,在推压时,能够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部的气囊充气,在充气后,实现浇筑,在浇筑后,旋转丝杆,提升活塞,将气囊中的气抽入储气罐内,能够顺利实现脱模,能够更好的配合实现浇筑作业,更好的脱模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中的图2中的A区域结构图;
图中:1、配重机箱;2、车轮;3、举升结构;4、校准结构;5、第一模板;6、第二模板;7、定位结构;8、膨胀结构;31、举升气缸;32、固定板;33、承重板;41、校准气缸;42、气动杆;43、摆动座;44、水平尺;71、定位杆;72、定位筒;73、限位杆;74、滑动筒;75、限位筒;81、丝杆;82、活塞;83、储气罐;84、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包括:配重机箱1、车轮2、举升结构3、校准结构4、第一模板5、第二模板6、定位结构7和膨胀结构8,配重机箱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2,配重机箱1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举升结构3,校准结构4安装在配重机箱1的一侧,校准结构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模板5,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通过定位结构7配合组装,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膨胀结构8;
校准结构4包括校准气缸41、气动杆42、摆动座43和水平尺44,摆动座43焊装在配重机箱1的一侧,第一模板5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安装在摆动座43内部,气动杆42配合安装在校准气缸41的作用端部,校准气缸41的底部铰接安装在配重机箱1的一侧,气动杆42的顶端铰接配合安装在第一模板5的一侧,第一模板5的顶部安装有水平尺44,工作时,通过校准气缸41作业,在气动杆42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第一模板5的角度进行改变,能够在水平尺44的观察配合下,能够保证第一模板5为垂直状态,能够保证拼装的稳定,同时保证混凝土柱的竖直,浇筑更标准。
定位结构7包括定位杆71、定位筒72、限位杆73、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第一模板5的侧边焊装有定位杆71,第二模板6的侧壁上焊装有定位筒72,第一模板5的侧壁上焊装有滑动筒74,限位筒75焊装在第二模板6的侧壁上,限位杆73配合穿设在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内部,定位杆71与定位筒72为配合构件,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膨胀结构8包括丝杆81、活塞82、储气罐83和导气管84,储气罐8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2,丝杆81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储气罐83的顶侧壁内,丝杆81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活塞82上,导气管84固定在储气罐83的底部,第一模板5的内壁粘贴固定有气囊,气囊与导气管84连通,工作时,旋转丝杆81,推动活塞82,能够实现对储气罐83推压,在推压时,能够对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内部的气囊充气,在充气后,实现浇筑,在浇筑后,旋转丝杆81,提升活塞82,将气囊中的气抽入储气罐83内,能够顺利实现脱模,能够更好的配合实现浇筑作业,更好的脱模作业。
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结构相同,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的切口平行相对设置,能够更好的合并成型;
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的一侧均设置有配重机箱1,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分别与配重机箱1通过校准结构4配合支撑,能够配合实现组合拼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两个配重机箱1相对设置,配重机箱1推进时,通过校准气缸41作业,在气动杆42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第一模板5的角度进行改变,能够在水平尺44的观察配合下,能够保证第一模板5为垂直状态,在垂直设置后,通过配重机箱1配合推进,实现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拼装,在拼装后,举升气缸31作业,推动固定板32配合,能够实现对承重板33的挤压,能够实现配重机箱1的顶升,车轮2脱离地面,配重机箱1能够为第一模板5提供支撑力,为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在拼接时,定位杆71配合插接在定位筒72内,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平行,通过限位杆73配合插接安装,能够实现对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配合拼装,在拼装后,旋转丝杆81,推动活塞82,能够实现对储气罐83推压,在推压时,能够对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内部的气囊充气,在充气后,实现浇筑,在浇筑后,旋转丝杆81,提升活塞82,将气囊中的气抽入储气罐83内,能够顺利实现脱模,能够更好的配合实现浇筑作业,更好的脱模作业。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机箱(1)、车轮(2)、举升结构(3)、校准结构(4)、第一模板(5)、第二模板(6)、定位结构(7)和膨胀结构(8),所述配重机箱(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2),所述配重机箱(1)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举升结构(3),所述校准结构(4)安装在配重机箱(1)的一侧,所述校准结构(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模板(5),所述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通过定位结构(7)配合组装,所述第一模板(5)与第二模板(6)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膨胀结构(8);
所述校准结构(4)包括校准气缸(41)、气动杆(42)、摆动座(43)和水平尺(44),所述摆动座(43)焊装在配重机箱(1)的一侧,所述第一模板(5)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摆动座(43)内部,所述气动杆(42)配合安装在校准气缸(41)的作用端部,所述校准气缸(41)的底部铰接安装在配重机箱(1)的一侧,所述气动杆(42)的顶端铰接配合安装在第一模板(5)的一侧,所述第一模板(5)的顶部安装有水平尺(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7)包括定位杆(71)、定位筒(72)、限位杆(73)、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所述第一模板(5)的侧边焊装有定位杆(71),所述第二模板(6)的侧壁上焊装有定位筒(72),所述第一模板(5)的侧壁上焊装有滑动筒(74),所述限位筒(75)焊装在第二模板(6)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杆(73)配合穿设在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71)与定位筒(72)为配合构件,所述滑动筒(74)和限位筒(75)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结构(8)包括丝杆(81)、活塞(82)、储气罐(83)和导气管(84),所述储气罐(8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2),所述丝杆(81)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储气罐(83)的顶侧壁内,所述丝杆(81)的底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活塞(82)上,所述导气管(84)固定在储气罐(83)的底部,所述第一模板(5)的内壁粘贴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导气管(8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的切口平行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的一侧均设置有配重机箱(1),所述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6)分别与配重机箱(1)通过校准结构(4)配合支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06889.0A CN112252709A (zh) | 2020-11-03 | 2020-11-03 |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06889.0A CN112252709A (zh) | 2020-11-03 | 2020-11-03 |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52709A true CN112252709A (zh) | 2021-01-22 |
Family
ID=7426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06889.0A Pending CN112252709A (zh) | 2020-11-03 | 2020-11-03 |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5270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92662Y (zh) * | 2008-11-12 | 2009-08-19 | 郎佃富 | 密肋梁空心楼盖组合板工装模具 |
CN204139593U (zh) * | 2014-10-13 | 2015-02-04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一种组合式圆柱钢模板 |
CN105863259A (zh) * | 2016-05-19 | 2016-08-17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混凝土圆柱充气式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
CN205935646U (zh) * | 2016-08-29 | 2017-02-08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塑料模壳 |
CN211201165U (zh) * | 2019-11-29 | 2020-08-07 | 中交四公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模板定位装置 |
-
2020
- 2020-11-03 CN CN202011206889.0A patent/CN1122527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92662Y (zh) * | 2008-11-12 | 2009-08-19 | 郎佃富 | 密肋梁空心楼盖组合板工装模具 |
CN204139593U (zh) * | 2014-10-13 | 2015-02-04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一种组合式圆柱钢模板 |
CN105863259A (zh) * | 2016-05-19 | 2016-08-17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混凝土圆柱充气式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
CN205935646U (zh) * | 2016-08-29 | 2017-02-08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塑料模壳 |
CN211201165U (zh) * | 2019-11-29 | 2020-08-07 | 中交四公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构造柱模板定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52827U (zh) | 一种用于管桁架拼装的组装胎架 | |
CN201433351Y (zh) | 大跨度钢桁拱架的单元桁架节段 | |
CN101293310B (zh) | 垃圾车车厢焊接工作台 | |
CN109025286A (zh) | 一种大跨度高空三维天幕钢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205852606U (zh) | 三维空间管桁架拼装胎架 | |
CN201874306U (zh) | 能在施工现场快速装拆且稳定可靠的围挡 | |
CN112252709A (zh) | 一种混凝土柱成型装配模板 | |
CN101781886B (zh) | 一种箱体拼装式大型承重平台 | |
CN201865340U (zh) | 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组合式支撑立柱 | |
CN208329553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可升降脚手架 | |
CN104318860B (zh) | 一种模块化快装成品门头及其安装工艺 | |
CN207774680U (zh) | 一种便携式机械顶升装置 | |
CN210422004U (zh) | 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 |
CN203514751U (zh) | 建筑物内墙施工用方便移动的脚手架 | |
CN208361754U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钢基础悬挂安装结构 | |
CN205777593U (zh) | 一种用于竖向支撑地脚锚栓的可调组合式支撑架 | |
CN204782011U (zh) | 一种高度可调钢结构拼装胎架 | |
CN213682023U (zh) | 用于弧门门叶安装的多自由度调节装置 | |
CN204189388U (zh) | 一种模块化快装成品门头 | |
CN212897484U (zh) |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 |
CN218642328U (zh) | 一种附墙结构及塔吊 | |
CN202359708U (zh) | 一种背栓幕墙的装饰线条系统 | |
CN212562410U (zh) | 一种可拆卸便携式高空操作平台 | |
CN218861881U (zh) | 一种组合式钢桁架轻型复合板 | |
CN215907461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固定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