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070A -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070A
CN112218070A CN202011079536.9A CN202011079536A CN112218070A CN 112218070 A CN112218070 A CN 112218070A CN 202011079536 A CN202011079536 A CN 202011079536A CN 112218070 A CN112218070 A CN 112218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iling glare
light source
shooting
control end
stra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9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8070B (zh
Inventor
邵明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95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8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8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8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涉及杂光检测技术领域。该杂光检测方法应用于具有摄像模组的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将所述光源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对应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位置。本公开可以实现全面排查终端设备摄像头杂光,获取更全面的杂光场景,同时还可以克服通过人工判断的弊端。

Description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杂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终端设备都具备了摄像功能,而摄像效果的优劣与摄像头的性能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于摄像模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镜头在组装后,因材料差异,表面反射与折射,表面粗糙度,各材料零件间相互搭配的可行性,组装流程及精度等影响,导致摄像头组装完成后在特定的光源和角度下会有杂光的产生。杂散光会带来图像的对比度和信噪比降低、清晰度变坏、颜色失真、限制高动态范围成像等问题,因此对于杂散光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有技术的杂光检测方法通常是根据人眼判断杂光的严重程度,存在漏判、误判等情况。同时,拍摄场景、方式单一,重复性高,评测结果对后期调试意义不大。此外,现有方法也不能实现对于杂光的全面检测,如无法排查由于装饰件或者摄像头镜片所导致的杂光。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通过人工判断的弊端,并且可以全面排查终端设备摄像头杂光,获取更全面的杂光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杂光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将所述光源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杂光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杂光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光源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杂光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杂光检测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该杂光检测方法应用于包含有摄像模组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接收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接收到的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将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使控制端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杂光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位置。一方面,在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出的杂光检测方法中,通过建立终端设备与控制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依据控制端的控制通过摄像模组对测试光源进行拍摄,依据不同的控制操作,可以实现多环境全角度的自动化监测。另一方面,终端设备在依据上述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光源图像后,将该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控制端可以对该光源图像中的杂光进行计算,得到杂光度,依据杂光度判断杂光的严重程度,克服了通过人工对杂光进行判断带来的错判,漏失及检测标准不确定性等问题。再一方面,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因此不仅可以检测摄像模组自身的杂光,还可以对终端设备整体进行检测,例如可以检测摄像头由于装配进终端设备后装饰件或摄像头镜片等原因导致的杂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杂光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杂光检测方法中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杂光检测方法中控制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终端设备进行杂光检测的架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杂光检测方法中判断画面杂光及标记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流程图;
图8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杂光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相关技术中实现杂光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手机摄像头模组没组装前对镜头进行检测。其具体方式是将将镜头固定在特定支架上,使用光源绕镜头360度照射镜头,人眼观察或通过摄像头视频采集板卡判断镜头是否有杂光产生。第二种方法是将手机摄像头模组放置在工装上进行点亮,使用光源绕模组一周,或工装带动模组绕光源一周,获取大量图片,再通过人眼判断哪些位置杂光较为严重。
然而,上述方法由人工基于经验判断杂光的严重程度,可能存在漏判、误判等问题。同时,由于拍摄场景、方式单一,重复性高,评测结果对后期调试意义不大。此外,现有方法也不能实现对于杂光的全面检测,如无法排查由于装饰件或者摄像头镜片所导致的杂光。
为了解决上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全面排查终端设备摄像头杂光,获取更全面的杂光场景,同时还可以克服通过人工判断的弊端。以下对上述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110、网络120和服务器130。终端110可以是具有图像拍摄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个人电脑等。网络120用以在终端110和服务器13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网络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30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本公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杂光检测方法可以由终端110和服务器130共同执行,其中,服务端130可以作为上述杂光检测方法中的控制端。例如,终端设备110接收服务端130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通过网络120连接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服务端可以通过建立的通信连接控制移动终端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移动终端在拍摄到上述光源图像后,将拍摄到的光源图像发送至服务端,由服务端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杂光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位置。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杂光检测方法的电子设备,其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110或服务器130。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杂光检测方法。
电子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移动设备,以及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固定设备。
下面以图2中的移动终端200为例,对电子设备的构造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部件之外,图2中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设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各部件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示出,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200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200也可以采用与图2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2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接口222、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1、受话器272、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传感器模块280、显示屏幕290、摄像模组291、指示器292、马达293、按键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卡接口295等。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通过不同的接口和移动终端200的其他部件形成连接。
USB接口2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移动终端200充电,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移动终端200的各个部分供电,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的状态。
移动终端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200上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6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2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移动终端200通过GPU、显示屏幕2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移动终端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屏幕290。
外部存储器接口22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实现扩展移动终端200的存储能力。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移动终端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等。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移动终端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1、受话器272、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
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2801、压力传感器2802、陀螺仪传感器2803、气压传感器2804等。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传感器模块280中设置其他功能的传感器。
下面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杂光检测方法和杂光检测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图3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杂光检测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310~S320:
步骤S310,接收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为了检测到除摄像模组本身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杂光,如摄像头镜片或终端设备上的装饰件等原因导致的杂光,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提出的杂光检测方法是针对终端设备进行的,该终端设备为包含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拍摄功能的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也可以为其他符合上述定义的终端设备,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端可以为具有建立通信连接、操作控制及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建立终端设备及该控制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后,控制端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控制终端设备进行杂光检测过程并得到判断杂光严重程度。其中,上述通信连接可以为构成终端设备与控制端之间的通信通路的任意通信介质。例如,该通信连接可以为二维码、蓝牙等无线连接,也可以为其他可以建立通路的通信介质,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举例而言,建立上述通信通路的过程可以如下:响应于控制端发送的建立连接的请求,与控制端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地,该过程可以为,通过扫描控制端发送的二维码,与控制端建立通信连接。还可以为响应于控制端的蓝牙连接请求,与控制端建立蓝牙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示例性说明,其他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也属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
在建立终端设备与控制端的通信连接后,控制端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来自控制端的控制操作时,可以依据该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其中,上述摄像模组为终端设备中具有拍摄功能的组件,可以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部件。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杂光检测方法中,终端设备通过该摄像模组拍摄在多种光源测试环境中进行拍摄,并依据拍摄得到的图像判断在各测试环境下是否有杂光以及杂光的严重程度。
上述测试光源可以用于建立上述测试环境,通过调节测试光源可以实现多环境检测。举例而言,上述测试光源可以为点光源、条形光源、发光字体及吊灯等多种不同光源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据常用拍摄场景,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光源,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通过调节测试光源实现多环境检测可以通过调节上述测试光源的亮度、色温、颜色及开关状态来实现。例如,当上述测试光源为吊灯时,可以通过调节其亮度形成不同的测试环境,当上述测试光源为点光源或条形光源时,可以通过调节其色温和/或亮度形成不同的测试环境,当上述测试光源为发光字体时,还可以调节发光字体的颜色。此外,上述测试光源还可以同时或单独打开,也可以根据需求批量开启或关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示例性说明,其他通过调节测试光源建立不同的测试环境的方法也属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光源图像为上述摄像模组在各测试环境下拍摄的图像,该图像可以用于判断在当前测试环境中摄像模组是否有杂光。例如,可以通过判断该光源图像中的光源是否与测试光源对应,以及图像中是否有圆弧状、羽毛状等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光斑来判断是否有杂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其他通过光源图像判断当前测试环境是否有杂光的方法也属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操作用于控制上述终端设备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举例而言,该控制操作可以包含拍摄张数、拍摄角度间隔、终端设备的起始位置及运动轨迹等信息。上述依据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的过程,举例而言,可以如下:接收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确定终端设备拍摄光源图像的起始位置、运动轨迹及第一拍摄参数,第一拍摄参数包括拍摄张数及拍摄角度间隔;以上述起始位置为拍摄起点,控制摄像模组沿运动轨迹,依据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其中,上述第一拍摄参数为终端设备拍摄光源图像的初始设定,在基于初始设定拍摄得到的光源图像中包含杂光时,可以对该初始设定进行修改,从而可以细化拍摄角度及间隔,得到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上述起始位置为终端设备拍摄光源图像的开始位置,运动轨迹则是拍摄光源图像的路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举例而言,上述依据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的过程可以基于一控制装置实现。该控制装置可以由测试光源及底部支架组成。上述测试光源用于建立各类测试环境,该控制装置中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光源,且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对测试光源的亮度、色温及颜色等信息进行调节。上述底部支架用于支撑上述终端设备,该底部支架上安装有终端设备对应的治具,用于放置终端设备。控制端可以通过该底部支架控制终端设备运动。该底部支架可以为机械手,也可以为符合上述定义的其他支撑设备,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4所示,为上述控制装置的一种示例,该控制装置中包含点光源410、条形光源420、发光字体430和吊灯440四类不同类型的光源,以及作为底部支架的三段式机械手450,机械手的末端为固定终端设备的相应治具。其中,吊灯440安装在控制装置顶部、点光源410、条形光源420、发光字体430则安装在控制装置的不同侧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对上述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及功能,这都属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
控制端通过如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控制终端设备拍摄上述光源图像的实现架构可以如图5所示,控制端510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通过测试光源控制模块520对上述作为测试光源的点光源、吊灯、条形光源及发光字体的亮度、色温和/或颜色进设定。例如,控制端可以通过该测试光源控制模块对色温和亮度进行梯度控制。测试装夹控制模块530包括治具及机械手,上述治具用于放置终端设备,上述机械手则可以用于接收控制端的控制操作,将终端设备调整至当前拍摄环境下拍摄光源图像的初始位置。以该初始位置为起点,控制端通过控制机械手使终端设备沿预定的运动轨迹转动拍摄,并依据上述第一拍摄参数中设置的拍摄张数及拍摄角度间隔拍摄上述光源图像。此外,上述控制装置中还可以设置一扫码装置,控制端510在进行光源设定后,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控制模块540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上述扫码装置扫描终端设备的二维码建立通信连接,以控制终端设备开启相机及切换摄像头,以实现杂光检测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依据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也属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
步骤S320,将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使控制端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该杂光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位置。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拍摄得到测试光源的测试图像后,还可以将得到的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便控制端基于光源图像对当前测试环境中的杂光情况进行分析及标记。其中,上述将光源图像发送控制端可以通过上述建立的通信连接实现。
控制端在接收到上述光源图像后,控制端可以计算各光源图像对应的杂光度。杂光度用于表征杂光的严重程度。举例而言,该杂光度可以包括杂光的颜色及尺寸,也可以包括其他可以衡量杂光严重程度的信息,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以杂光度为杂光的颜色及尺寸为例,上述计算杂光度的过程可以实现如下:确定光源图像中除测试光源之外的杂光区域,并计算杂光区域所占的像素点数目及每个像素点的形状特征,得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其中,上述形状特征可为R/G值及B/G值。具体地,该过程可以为:检测图像中的光源是否与测试光源对应,检测画面中是否有圆弧状、羽毛状等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光斑;遍历检测画面中除了拍摄物体外的不规则形状的大小,所占的像素个数,并计算该区域每一个像素点的R/G值、B/G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为杂光度设置阈值,在杂光度得到该预设阈值时,证明该杂光对于当前应用情景是无法接受的,则需要对该杂光进行标记,以便对杂光进行改善处理。以上述杂光度为杂光的颜色及尺寸为例,依据计算结果,杂光区域所占像素越多,说明该角度的杂光越明显;R/G值或B/G值越大,说明该角度的杂光颜色越深,需要对该杂光进行标记。
其中,该标记过程可以如下:在上述光源图像中包含杂光且杂光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标记拍摄该光源图像时,摄像模组的所在的位置及角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其他对杂光进行标记的方法也属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
以上述杂光度为杂光的颜色及尺寸为例,如图6所示,上述将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使控制端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该杂光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将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使控制端实时图像处理,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
步骤S620,检测画面中测试光源外的其他形状,判断其所占的像素个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50。
步骤S630,检测画面中杂光的形状特征R/G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50。
步骤S640,检测画面中杂光的形状特征B/G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50,若否,则证明该杂光可以接受。
步骤S650,判断画面中有杂光,并标记拍摄位置及角度,输出检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当经过上述过程判断得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并标记该杂光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位置后,还可以在摄像模组的标记拍摄角度附近进行更加细致的停顿及拍摄。该过程的实现,举例而言,可以如下:控制端可以设置第二拍摄参数,该第二拍摄参数的拍摄角度间隔小于上述第一拍摄参数述拍摄角度间隔。终端设备接收控制端的控制操作,并依据控制操作确定第二拍摄参数;在上述摄像模组的标记位置处,依据第二拍摄参数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通过在杂光颜色或范围大小超出设定范围的特定角度附近进行更细致,间隔角度更小的停顿和拍摄,并输出实际图片、计算结果和角度位置。可以在节省人力,提高杂光检测效率的同时,使检测得更为全面,避免了后期由于某些角度漏拍,导致遗漏需要解决的杂光问题。
下面以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为例,在该应用场景中,控制端通过如上述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控制终端设备,则上述杂光检测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0,治具固定,并建立通信连接。
在该步骤中,将终端设备放入机械手的治具中,控制治具进行固定,并通过扫描终端设备显示屏上的二维码,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步骤S720,机械手归位校准。
步骤S730,设定测试光源并制定测试路径。
在该步骤中,选择测试光源并设定光源色温、亮度等参数,制定运动及拍摄的路径和拍摄间隔。
步骤S740,启动摄像模组。
在该步骤中,控制机械手到达初始拍摄位置,并发送指令打开需要测试的摄像头。
步骤S750,环绕拍摄。
步骤S760,图像处理。
在该步骤中,在步骤S750环绕一周拍摄完毕后,对拍摄得到的光源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例如,检测图像中的光源是否与测试光源对应,检测画面中是否有圆弧状、羽毛状等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光斑,计算光斑形状面积和颜色深浅。具体地,可以遍历检测画面中除了拍摄物体外的不规则形状的大小,所占的像素个数,并计算该区域每一个像素点的R/G值、B/G值。
步骤S770,杂光角度标记。
在该步骤中,当计算得到的像素个数、R/G值以及B/G值中的任一个超过设定参数范围时,则判断该角度的画面杂光不可接受,并对该杂光角度进行标记,也即对该杂光对应的拍摄位置及角度进行标记。
步骤S780,局部角度细化检测。
在该步骤中,控制端通过控制机械手使终端设备返回步骤S770中标记的位置,并在该角度附近进行更细致的拍摄,获取更加全面的杂光检测结果。
步骤S790,结果输出。
在该步骤中,输出标记杂光的位置及角度。
在该具体应用场景中,在一种测试环境拍摄完毕后,根据设定,即时开启下一种测试环境,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使得终端设备到达拍摄另一组杂光的初始位置,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杂光检测,直至所有光源及色温环境测试完毕。
综上所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接收到的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将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使控制端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杂光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位置。一方面,在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出的杂光检测方法中,通过建立终端设备与控制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依据控制端的控制通过摄像模组对测试光源进行拍摄,依据不同的控制操作,可以实现多环境全角度的自动化监测。另一方面,终端设备在依据上述控制操作通过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光源图像后,将该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控制端可以对该光源图像中的杂光进行计算,得到杂光度,依据杂光度判断杂光的严重程度,克服了通过人工对杂光进行判断带来的错判,漏失及检测标准不确定性等问题。再一方面,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因此不仅可以检测摄像模组自身的杂光,还可以对终端设备整体进行检测,例如可以检测摄像头由于装配进终端设备后装饰件或摄像头镜片等原因导致的杂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方法也可以不需拍摄光源图像,而是将终端设备通过拍摄模组获取到的光源画面实时显示在控制端的显示界面中,并粗略标记出现杂光的位置和角度,以便在后续针对性的进行杂光的捕捉,减少拍摄张数,并且在出现杂光的角度附近,进行更细致的拍摄过程,获取杂光现象。该过程,举例而言,可以实现如下:将摄像模组捕获到的测试光源的画面实时传输至控制端的预览界面中,以使控制端计算画面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杂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端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杂光库,汇总常见的杂光现象和原因,如羽毛状杂光、圆弧状杂光、边角拖出、红色花瓣等现象,以及对应的消光处理、优化结构、修改镀膜等改善建议。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控制端通过计算得到的杂光度,在上述杂光库中进行现象匹配,并给出可能原因和改善建议,便于后期杂光的改善。该过程,举例而言,可以实现如下: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杂光后,通过控制端在预建立的杂光库中查询与杂光度相匹配的杂光现象,及该杂光现象对应的成因及改善建议。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杂光检测装置。如图8所示,该杂光检测装置800可以包括:
图像拍摄模块810,可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杂光检测模块820,可以用于将所述光源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图像拍摄模块可以包括控制接收单元及图像拍摄单元。上述控制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控制操作。该控制操作可以使终端设备移动至设定好的初始位置,还可以使得终端设备沿预设运动轨迹移动或旋转摄像模组等。上述拍摄单元用于使终端设备依据上述控制操作通过上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模块包括图像发送单元及杂光标记单元。上述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将拍摄到的光源图像发送至控制端,以使控制端计算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上述杂光标记单元用于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该杂光。例如,可以在杂光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对拍摄到该杂光所在的光源图像的摄像模组的位置和角度进行标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示例性说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不依次为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建立模块,该通信建立模块可以包括请求接收单元及连接建立单元。其中,上述请求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上述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控制端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例如,上述请求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扫描二维码的请求,在接收到该扫码请求后,上述连接建立单元可以通过扫描终端设备显示屏上的二维码建立上述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示例性说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不依次为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细化拍摄模块,用于在得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在摄像模组的标记拍摄角度附近进行更加细致的停顿及拍摄。例如,当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端可以通过设置更小的拍摄角度间隔,并依据该设置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示例性说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不依次为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一控制子装置,控制端可以通过该控制子装置控制终端设备,举例而言,该控制子装置可以由测试光源及底部支架组成。上述测试光源用于建立各类测试环境,该控制装置中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光源,且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对测试光源的亮度、色温及颜色等信息进行调节。上述底部支架用于支撑上述终端设备,该底部支架上安装有终端设备对应的治具,用于放置终端设备。控制端可以通过该底部支架控制终端设备运动。该底部支架可以为机械手,也可以为符合上述定义的其他支撑设备,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具体地,上述杂光检测装置可以在通过上述通信建立模块建立控制端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后,通过上述控制子装置控制上述终端设备移动至设定的初始位置,并使终端设备控制上述摄像模组沿所设定的运动轨迹拍摄多组光源的光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说明,本示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畴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图像传输模块。该图像传输模块可以用于将终端设备通过拍摄模组获取到的光源画面实时显示在控制端的显示界面中,以使控制端计算画面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杂光。该过程无需拍摄光源图像,控制端可以对输出的实时画面进行图像处理,实现判断及标记杂光的过程。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杂光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一数据库建立模块。该模块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杂光库,汇总常见的杂光现象和原因,如羽毛状杂光、圆弧状杂光、边角拖出、红色花瓣等现象,以及对应的消光处理、优化结构、修改镀膜等改善建议。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杂光后,通过控制端在预建立的杂光库中查询与杂光度相匹配的杂光现象,及该杂光现象对应的成因及改善建议。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实施方式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内容,因而不再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可以执行图3、图6或图7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0)

1.一种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摄像模组的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将所述光源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确定拍摄所述光源图像的起始位置、运动轨迹及第一拍摄参数,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包括拍摄张数及拍摄角度间隔;
以所述起始位置为拍摄起点,控制所述摄像模组沿所述运动轨迹,依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光度包括所述杂光的颜色及尺寸,所述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包括:
确定所述光源图像中除测试光源之外的杂光区域,并计算所述杂光区域所占的像素点数目及每个所述像素点的形状特征,得到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包括:
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摄像模组的当前高度及拍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确定第二拍摄参数;
在所述杂光对应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当前高度及拍摄角度处,依据所述第二拍摄参数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拍摄参数的所述拍摄角度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的所述拍摄角度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建立的杂光库中查询与所述杂光度相匹配的杂光现象,及该所述杂光现象对应的成因及改善建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设置有预览界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摄像模组捕获到的所述测试光源的画面实时传输至所述预览界面,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画面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
8.一种杂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控制操作,依据所述控制操作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拍摄得到多组测试光源的光源图像;
杂光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光源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端计算所述光源图像中杂光的杂光度,并在所述杂光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标记所述杂光。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79536.9A 2020-10-10 2020-10-10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18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9536.9A CN112218070B (zh) 2020-10-10 2020-10-10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9536.9A CN112218070B (zh) 2020-10-10 2020-10-10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070A true CN112218070A (zh) 2021-01-12
CN112218070B CN112218070B (zh) 2023-06-02

Family

ID=7405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9536.9A Active CN112218070B (zh) 2020-10-10 2020-10-10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807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657A (zh) * 2021-03-26 2021-06-18 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95655A (zh) * 2021-03-04 2021-06-1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杂光检验方法及其设备
CN113473110A (zh) * 2021-03-25 2021-10-01 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573045A (zh) * 2021-06-18 2021-10-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杂光检测方法及杂光检测装置
CN115348440A (zh) * 2022-08-09 2022-11-15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装置
WO2023172492A1 (en) * 2022-03-10 2023-09-14 Motional Ad Llc Optical metrology: repeatabl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lare and ghost artifacts in camera optical system
CN117714663A (zh) * 2023-06-09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紫边测量分析系统和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4724A1 (en) * 2007-05-14 2008-11-20 Apple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s that can distinguish stray light sources
JP2013197700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harp Corp 残像検出装置、半導体試験装置、及び残像検出方法、
CN106534841A (zh) * 2016-11-10 2017-03-22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924545A (zh) * 2018-07-02 2018-11-30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的杂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922463A (zh) * 2018-07-25 2018-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残像等级检测方法和残像等级检测装置
CN208782988U (zh) * 2018-09-14 2019-04-23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光检测机台
CN109741307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的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及杂光检测系统
WO2019166720A1 (fr) * 2018-02-27 2019-09-0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étection dynamique de lumière parasite dans une image numérique
CN11041522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杂散光的测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30440A1 (ko) * 2018-12-20 2020-06-25 ㈜미래컴퍼니 3차원 거리측정 카메라
CN111629199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鬼像测试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4724A1 (en) * 2007-05-14 2008-11-20 Apple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s that can distinguish stray light sources
JP2013197700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harp Corp 残像検出装置、半導体試験装置、及び残像検出方法、
CN106534841A (zh) * 2016-11-10 2017-03-22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9166720A1 (fr) * 2018-02-27 2019-09-0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étection dynamique de lumière parasite dans une image numérique
CN108924545A (zh) * 2018-07-02 2018-11-30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的杂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922463A (zh) * 2018-07-25 2018-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残像等级检测方法和残像等级检测装置
CN208782988U (zh) * 2018-09-14 2019-04-23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光检测机台
WO2020130440A1 (ko) * 2018-12-20 2020-06-25 ㈜미래컴퍼니 3차원 거리측정 카메라
CN109741307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的杂光检测方法、杂光检测装置及杂光检测系统
CN111629199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鬼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41522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杂散光的测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林;李达;崔天刚;陈波;: "空间太阳望远镜在紫外波段成像检测中的杂散光测量和消除", 光学精密工程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655A (zh) * 2021-03-04 2021-06-1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杂光检验方法及其设备
CN113473110A (zh) * 2021-03-25 2021-10-01 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473110B (zh) * 2021-03-25 2024-04-16 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995657A (zh) * 2021-03-26 2021-06-18 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73045A (zh) * 2021-06-18 2021-10-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杂光检测方法及杂光检测装置
CN113573045B (zh) * 2021-06-18 2022-06-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杂光检测方法及杂光检测装置
WO2023172492A1 (en) * 2022-03-10 2023-09-14 Motional Ad Llc Optical metrology: repeatabl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lare and ghost artifacts in camera optical system
CN115348440A (zh) * 2022-08-09 2022-11-15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装置
CN117714663A (zh) * 2023-06-09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紫边测量分析系统和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070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8070B (zh) 杂光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JP6946188B2 (ja) 複数技術奥行きマップ取得および融合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6713755B (zh) 全景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222073B1 (ko) 촬영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WO20202046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bokeh effect in video
CN103945117A (zh) 拍摄设备、协作拍摄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KR102661185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US20140198229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CN110830730B (zh) 电子装置中用于生成移动图像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5472345A (zh) 六路拼接式实时全景成像装置
CN110493524A (zh) 一种测光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668233B1 (ko) 관심 영역을 통해 움직이는 외부 객체에 대해 프레임 레이트를 제어하여 이미지들을 획득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102512839B1 (ko) 외부 장치의 자세 조정을 통해 복수의 카메라들을 이용하여 이미지를 획득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4862828A (zh) 光斑搜索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130155257A1 (en) Test device for testing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933676B (zh) 基于图像分析的远程控制平台
WO202108030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08391106A (zh) 投影系统、投影仪器及投影显示方法
TW201404120A (zh) 測試系統、成像裝置以及測試方法
CN113240602A (zh) 图像去雾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393004B (zh) 云台拍摄方法、云台拍摄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WO2020067674A1 (ko) 자동 초점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748438A (zh) 适于激光测距装置精确定位的方法及激光测距系统和方法
EP3718297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focus based on spread-level of display obje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KR102358582B1 (ko) 휴대 단말의 커버 글래스의 광학적 특성을 확인하는 검사 장치 및 커버 글래의 광학적 특성의 확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