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3690B -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3690B
CN112193690B CN202010825004.9A CN202010825004A CN112193690B CN 112193690 B CN112193690 B CN 112193690B CN 202010825004 A CN202010825004 A CN 202010825004A CN 112193690 B CN112193690 B CN 1121936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turnover
piece
conveying mechanism
trans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50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3690A (zh
Inventor
杨鑫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250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3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3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3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5/00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包括:垃圾桶、垃圾运输车、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及垃圾归集槽,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对垃圾进行地下式输送,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

Description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游乐场、大型商场、写字楼、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垃圾量比较大。但目前,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通过人工进行垃圾收集,垃圾的收集效率低,且人工收集垃圾时垃圾产生的异味及细菌飘散到周围的空气中,给周围的人员带来不适的感受。而且,若具有传染性的细菌飘散的到空气中,容易使周围的人发生传染。
此外,环卫人员推着垃圾车各个角落收集垃圾时,垃圾的异味及细菌携带并随处飘散,污染范围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对垃圾进行地下式输送,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包括: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垃圾归集槽、垃圾桶及垃圾运输车,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包括桶体及垃圾防污染装置;
所述桶体具有桶壁及桶盖,所述桶壁形成收容腔,所述桶盖转动设置在所述桶壁上;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
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包括:支撑底座、隔板及翻转组件,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桶壁连接,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翻转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活动引导件;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活动连接件、翻转作用件及翻转受力件,所述活动连接件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且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活动引导件滑动连接;所述翻转作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翻转作用件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翻转受力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桶盖抵持;
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翻转调整件;
所述翻转作用件设置有翻转作用部,所述翻转调整件设置有移位受力部和翻转受力部,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移位受力部抵持或分离,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翻转受力部抵持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作用部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
所述移位受力部具有第一倾斜受力面和第二倾斜受力面;
所述翻转受力部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受力凸台和第二受力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翻转定位组件,所述翻转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定位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翻转作用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两侧;
所述翻转定位组件还包括复位拉簧,所述定位杆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自由端通过复位拉簧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引导件开设有活动引导槽,所述活动连接件滑动卡设于所述活动引导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翻转调整件滑动卡设于所述限位卡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受力件与所述桶盖抵持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运输车包括车体及车斗,所述车斗转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运输车还包括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下,且所述车轮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
所述垃圾运输车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车轮驱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对垃圾进行地下式输送,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垃圾运输车与运输轨道连接的状态图(一);
图4为图2中的垃圾运输车与运输轨道连接的状态图(二);
图5为图4中的垃圾运输车的车轮与运输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一);
图9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二);
图10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三);
图11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四);
图12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五);
图13为图6中的垃圾防污染装置的状态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游乐场、大型商场、写字楼、旅游景点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垃圾量比较大。但目前,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通过人工进行垃圾收集,垃圾的收集效率低,且人工收集垃圾时垃圾产生的异味及细菌飘散到周围的空气中,给周围的人员带来不适的感受。而且,若具有传染性的细菌飘散的到空气中,容易使周围的人发生传染。
此外,环卫人员推着垃圾车各个角落收集垃圾时,垃圾的异味及细菌携带并随处飘散,污染范围非常大。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垃圾收集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10(如图1所示),垃圾收集效率高,且从地下运输垃圾最大程度上缩小垃圾的污染范围,大大减少细菌传染的风险,使得应用场所的整体舒适性增加。
如图1及图2所示,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10,包括:垃圾运输通道20、运输轨道30及垃圾归集槽40、垃圾桶50及垃圾运输车60,垃圾桶50与垃圾运输通道20连通,垃圾运输通道20与垃圾归集槽40连通,运输轨道30沿垃圾运输通道20铺设,垃圾运输车60与运输轨道30配合并沿运输轨道30移动,以实现垃圾运输车60承接并运输垃圾桶50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40中。
如图3及图4所示,具体的,垃圾运输车60包括车体610及车斗620,车斗620转动设置在车体610上。垃圾运输车60还包括车轮630,车轮630设置在车体610下,且车轮630与运输轨道30配合。垃圾运输车60还包括动力源(图未示),动力源与车轮630驱动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垃圾运输车60的数量为多个,运输轨道30的数量为多个;且运输轨道30以垃圾归集槽40为中心发散分布。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实际应时,垃圾桶50设置在地面上;垃圾运输通道20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垃圾运输通道20以垃圾归集槽40为中心发散分布;
如图1至图4所示,运输轨道30沿垃圾运输通道20铺设,垃圾运输车60在垃圾运输通道20中沿运输轨道30移动;垃圾桶50设置在地面上的同时,其底部伸入地下与垃圾运输通道20连通;垃圾运输车60在收集垃圾时停留在垃圾桶50的正下方并承接垃圾桶50掉落的垃圾;当垃圾运输车60满载时,垃圾运输车60沿运输轨道30移动至垃圾归集槽40处;车斗620发生翻转并将车斗620中的垃圾倾倒入垃圾归集槽40中,然后垃圾运输车60沿运输轨道30返回至垃圾桶50的正下方,并继续承接垃圾。
需要说明的是,运输轨道30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形的。
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垃圾运输车60的车轮630与运输轨道30实现卡接,从而使得垃圾运输车60稳定地沿运输轨道行走,而不会发生侧翻或脱轨等。
如图6所示,具体的,垃圾桶50包括桶体510及垃圾防污染装置520。桶体510具有桶壁511及桶盖512,桶壁511形成收容腔513,桶盖512转动设置在桶壁511上。垃圾防污染装置520收容于收容腔513中。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垃圾防污染装置520包括:支撑底座100、隔板200及翻转组件300,支撑底座100与桶壁511连接,翻转组件300与支撑底座100连接,隔板200与翻转组件300连接;支撑底座100设置有活动引导件400。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翻转组件300包括:复位弹性件500、活动连接件600、翻转作用件700及翻转受力件800,活动连接件600通过复位弹性件500与支撑底座100连接,且活动连接件600与活动引导件400滑动连接;翻转作用件700转动设置在活动连接件600上,且翻转作用件700与隔板200连接;翻转受力件800的一端与活动连接件600连接,另一端与桶盖512抵持。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翻转组件300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支撑底座100上的翻转调整件900。
如图7所示,具体的,翻转作用件700设置有翻转作用部710,翻转调整件900设置有移位受力部910和翻转受力部920,翻转作用部710与移位受力部910抵持或分离,翻转作用部710与翻转受力部920抵持或分离。
如图7及图8所示,具体的,翻转作用部710包括第一凸柱711和第二凸柱712。移位受力部910具有第一倾斜受力面911和第二倾斜受力面912。翻转受力部920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受力凸台921和第二受力凸台922。
如图7所示,具体的,活动连接件600设置有翻转定位组件640,翻转定位组件640包括:定位杆641、第一定位柱642和第二定位柱643,定位杆641转动设置在活动连接件600上,且定位杆641与翻转作用件700连接。第一定位柱642和第二定位柱643分别设置在定位杆641的两侧。
如图7所示,具体的,翻转定位组件640还包括复位拉簧644;定位杆641包括连接端645和自由端646,连接端645与活动连接件600转动连接,自由端646通过复位拉簧644与活动连接件600连接。
如图7所示,具体的,活动引导件400开设有活动引导槽650,活动连接件600滑动卡设于活动引导槽650中。支撑底座100开设有限位卡槽110,翻转调整件900滑动卡设于限位卡槽110中。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翻转受力件800与桶盖512抵持的一端设置有滚轮810。
垃圾桶50的工作原理如下(请一并参考图6至图13):
将垃圾丢进垃圾桶50时,直接用手按压垃圾桶50的桶盖512,由于桶盖512转动设置在桶壁511上,此时桶盖512向收容腔513内发生旋转,由此实现桶盖512的打开而将垃圾扔进收容腔513内;
桶盖512向收容腔513内发生旋转的同时,桶盖512压持于翻转受力件800的滚轮810;如图6所示,在此过程中,桶盖512通过翻转受力件800施力于活动连接件600,从而使得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靠近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此时复位弹性件500发生压缩形变;
如图9所示,活动连接件600向靠近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翻转作用部710的第一凸柱711压持于移位受力部910的第一倾斜受力面911时,由于翻转调整件900滑动卡设于支撑底座100的限位卡槽110中,故此时翻转调整件900沿限位卡槽110向远离翻转作用部71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翻转调整件900的第二受力凸台922移动至第二凸柱712的正上方;
当垃圾丢进收容腔513后落至隔板200上,此时人手离开桶盖512,如图10所示,复位弹性件500的复位弹性力使得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远离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当第二凸柱712抵持于第二受力凸台922时,由于翻转作用件700转动设置于活动连接件600,故此时翻转作用件700发生180度旋转,从而带动隔板200发生180度翻转;隔板200发生180度翻转时使得隔板200上的垃圾掉落至垃圾运输车60;同时,隔板200实现垃圾在垃圾桶50内的首次隔离;
而且,当人手离开桶盖512时,复位弹性件500的复位弹性力使得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远离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的同时带动翻转受力件800向靠近桶盖512的方向复位;在此过程,翻转受力件800抵持于桶盖512使桶盖512复位,桶盖512实现垃圾桶50的二次隔离;
当需要再次将垃圾丢进垃圾桶50时,依然直接用手按压垃圾桶50的桶盖512,此时桶盖512向收容腔513内发生旋转,由此实现桶盖512的打开而将垃圾扔进收容腔513内并落至隔板200上;
桶盖512向收容腔513内发生旋转的同时,桶盖512压持于翻转受力件800的滚轮810;在此过程中,如图9所示,桶盖512通过翻转受力件施力于活动连接件600,从而使得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靠近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此时复位弹性件500发生压缩形变;
如图12所示,活动连接件600向靠近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翻转作用部710的第二凸柱712压持于移位受力部910的第二倾斜受力面912时,由于翻转调整件900滑动卡设于支撑底座100的限位卡槽110中,故此时翻转调整件900沿限位卡槽110向远离翻转作用部71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翻转调整件900的第一受力凸台921移动至第一凸柱711的正上方;
当垃圾丢进收容腔513后落至隔板200上,此时人手离开桶盖512,如图13所示,复位弹性件500的复位弹性力使得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远离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凸柱711抵持于第一受力凸台921时,由于翻转作用件700转动设置于活动连接件600,故此时翻转作用件700发生180度旋转,从而带动隔板200发生180度翻转;隔板200发生180度翻转时使得隔板200上的垃圾掉落至垃圾运输车60中;同时,隔板200实现垃圾在垃圾桶50内的首次隔离;
而且,当人手离开桶盖512时,复位弹性件500的复位弹性力使得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远离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的同时带动翻转受力件800向靠近桶盖512的方向复位;在此过程,翻转受力件800抵持于桶盖512使桶盖512复位,桶盖512实现垃圾桶50的二次隔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垃圾桶50实现每一次将垃圾扔进垃圾桶50时,垃圾防污染装置530将垃圾传送至垃圾运输车60中,且垃圾桶50还通过隔板200实现垃圾在垃圾桶50内的首次隔离,防止垃圾的异味和垃圾携带的传染性病菌散发到空气中,保持空气的清新和干净;另外,按压桶盖512的同时为垃圾防污染装置520的翻转动作提供动力源驱动垃圾防污染装置520工作,且垃圾防污染装置520工作的同时反过来又驱动盖体512的复位,使得垃圾桶50的使用非常方便;
还需要说明的是,翻转受力件800设置的滚轮810使得翻转受力件800与桶盖512的接触非常顺滑,从而使得桶盖512的按压非常方便、省力,此外,桶盖512的复位也非常缓和、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翻转定位组件640在翻转作用件700发生翻转时使得翻转作用件700精确且稳定地进行180度翻转,使得隔板200对垃圾的防污染隔离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连接件600沿活动引导件400的活动引导槽650向靠近或远离支撑底座100的方向运动,使得垃圾防污染装置520的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包括:垃圾运输通道、运输轨道、垃圾归集槽、垃圾桶及垃圾运输车,所述垃圾桶与所述垃圾运输通道连通,所述垃圾运输通道与所述垃圾归集槽连通,所述运输轨道沿所述垃圾运输通道铺设,所述垃圾运输车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以实现所述垃圾运输车承接并运输所述垃圾桶的垃圾,并将垃圾倾倒至垃圾归集槽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包括桶体及垃圾防污染装置;
所述桶体具有桶壁及桶盖,所述桶壁形成收容腔,所述桶盖转动设置在所述桶壁上;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
所述垃圾防污染装置包括:支撑底座、隔板及翻转组件,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桶壁连接,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翻转组件连接;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活动引导件;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活动连接件、翻转作用件及翻转受力件,所述活动连接件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且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活动引导件滑动连接;所述翻转作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翻转作用件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翻转受力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桶盖抵持;
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翻转调整件;
所述翻转作用件设置有翻转作用部,所述翻转调整件设置有移位受力部和翻转受力部,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移位受力部抵持或分离,所述翻转作用部与所述翻转受力部抵持或分离;
所述翻转作用部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
所述移位受力部具有第一倾斜受力面和第二倾斜受力面;
所述翻转受力部具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受力凸台和第二受力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设置有翻转定位组件,所述翻转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定位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上,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翻转作用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杆的两侧;
所述翻转定位组件还包括复位拉簧,所述定位杆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自由端通过复位拉簧与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引导件开设有活动引导槽,所述活动连接件滑动卡设于所述活动引导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翻转调整件滑动卡设于所述限位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受力件与所述桶盖抵持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运输车包括车体及车斗,所述车斗转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运输车还包括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下,且所述车轮与所述运输轨道配合;
所述垃圾运输车还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车轮驱动连接。
CN202010825004.9A 2020-08-17 2020-08-17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Active CN112193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5004.9A CN112193690B (zh) 2020-08-17 2020-08-17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5004.9A CN112193690B (zh) 2020-08-17 2020-08-17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690A CN112193690A (zh) 2021-01-08
CN112193690B true CN112193690B (zh) 2022-06-10

Family

ID=7400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5004.9A Active CN112193690B (zh) 2020-08-17 2020-08-17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3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3059A (zh) * 2021-05-31 2021-08-10 青岛中汽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居民小区垃圾智能收集系统
CN114229291A (zh) * 2021-11-25 2022-03-25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垃圾运输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1239A (en) * 1970-09-09 1972-05-09 Robert J Freeman Underground refuse collection system
CN201580747U (zh) * 2009-11-10 2010-09-15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中学 地下垃圾运输系统
CN105668071A (zh) * 2016-01-19 2016-06-15 长沙鹏跃五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垃圾处理设备
CN207956748U (zh) * 2017-12-25 2018-10-12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CN208022189U (zh) * 2018-02-07 2018-10-30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感染科预处理式医疗垃圾存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1239A (en) * 1970-09-09 1972-05-09 Robert J Freeman Underground refuse collection system
CN201580747U (zh) * 2009-11-10 2010-09-15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中学 地下垃圾运输系统
CN105668071A (zh) * 2016-01-19 2016-06-15 长沙鹏跃五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垃圾处理设备
CN207956748U (zh) * 2017-12-25 2018-10-12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CN208022189U (zh) * 2018-02-07 2018-10-30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感染科预处理式医疗垃圾存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690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3690B (zh) 适用于地下运输的垃圾输送机构
CN110466918B (zh) 垃圾回收站及清洁系统
CA2373724A1 (en) Refuse collection vehicle with dual storage chute system
PL339109A1 (en) Apparatus for sorting and selectively collecting flat objects
CN102079429A (zh) 太阳能分类垃圾压缩机
CN103057883A (zh) 垃圾车侧上料机构
CN112193689B (zh) 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处理方法
CN102079431A (zh) 户外无接触太阳能垃圾压缩机器人
CN102079430A (zh) 智能无接触分类净化媒体机
CN110449365B (zh) 一种落袋式交叉带分拣系统
EP1522454A3 (de) Mobiles Dekontaminationssystem zum Dekontaminieren von Personen und Gegenständen
CN203094912U (zh) 一种侧上料垃圾车
CN112193660B (zh) 垃圾粉碎装置及其垃圾桶
CN213621603U (zh) 一种厕内定位垃圾智能清出系统
PT1138617E (pt) Dispositivo para introduzir e retirar contentores de carga num armazem com estantes
CN215400890U (zh) 可更换底座大型医用垃圾箱
RU3034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а, сортировки и брикетирования твердых бытовых отходов
CN222555680U (zh) 一种垃圾中转的运输设备
ES2006436B3 (es) Mecanismo para recogida de bolsas rodantes en un dispositivo basculante de bolsas para su vaciado en un camion de recogida de desperdicios, especialmente de basura domestica.
CN117775546B (zh) 一种移动垃圾箱
CN205441570U (zh) 一种具有垃圾分类功能的智能垃圾桶
CN211568996U (zh) 一种滑箱式垃圾清运车
CN114504203B (zh) 一种抽拉装置
AU2020104194A4 (en) IWNA-Village Sanitation: Intelligent way to Sanitation Village and Notify the Authority
CA2105554A1 (en) Waste Dispos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