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4591A -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 Google Patents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4591A
CN112174591A CN202010871132.7A CN202010871132A CN112174591A CN 112174591 A CN112174591 A CN 112174591A CN 202010871132 A CN202010871132 A CN 202010871132A CN 112174591 A CN112174591 A CN 112174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
construction waste
particle size
sand
high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11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艳
吴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ngchua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ngchua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ngchua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ngchua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11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4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4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4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1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水泥25~40%,微硅粉2~6%,超细红砖微粉2~6%,再生细砂25~35%,硅砂25~35%,水胶比为0.18~0.23。本发明的配方合理,巧妙将水泥、微硅粉、超细红砖微粉、再生细砂和硅砂相混合,引入废旧红砖制成的超细红砖微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有效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而且也有效解决废旧红砖再生利用的问题,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不仅保护环境,还大大降低成本,易于施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背景技术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都市化发展导致中心城市建筑业迅速发展,每天都有旧建筑物被推倒拆除,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其中废弃混凝土越占34%),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的成分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块石、渣土等。同时新建多层高层建筑为满足人防及建筑功能的需要,均采用地下室及桩基结构,其基坑混凝土水平支撑梁和超灌工程桩头均需破除,还有建筑工程大量混凝土检测试块,均被废弃填埋。而建筑垃圾废弃填埋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还会占用大量土地。
目前建筑垃圾当前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十分单一,其中的废混凝土可制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再生墙体材料等,而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因孔隙多、吸水大,不适宜于制备再生骨料而无法利用。调查资料表明:废旧红砖中的硅、铝矿物成分具有火山灰活性,经磨细、激发后具有与Ca(OH)2二次反应形成CSH凝胶的能力。因此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实际意义。
为此,急需一种能解决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利用问题,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综合性能好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水泥25~40%,微硅粉2~6%,超细红砖微粉2~6%,再生细砂25~35%,硅砂25~35%,水胶比为0.18~0.23。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原料为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具体的,所述超细红砖微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得:通过分拣机从建筑垃圾中分拣出来红砖,通过传送带将该红砖输送至破碎筛分系统,破碎筛分系统将红砖破碎,获得粒径小于30mm的红砖物料;所述破碎筛分系统对红砖物料进行储存,直至红砖物料储存量满足磨机的工作要求时,通过下料系统将物品输送至立式磨机;通过立式磨机对红砖物料进行粉磨,获得超细红砖微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泥为标号52.5的水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为0.15~0.5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粒径为5~1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砂包括粗粒径硅砂、中粒径硅砂和细粒径硅砂。所述粗粒径硅砂的粒径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硅砂的粒径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硅砂的粒径为120~20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再生细砂包括粗粒径再生细砂、中粒径再生细砂和细粒径再生细砂。所述粗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120~20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配方合理,巧妙将水泥、微硅粉、超细红砖微粉、再生细砂和硅砂相混合,引入废旧红砖制成的超细红砖微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有效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而且也有效解决废旧红砖再生利用的问题,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不仅保护环境,还大大降低成本,易于施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水泥30%,微硅粉4%,超细红砖微粉4%,再生细砂30%,硅砂32%,水胶比为0.18。所述水泥优选为标号52.5的水泥。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优选为0.15~0.5μm。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粒径优选为5~10μm。所述硅砂包括粗粒径硅砂、中粒径硅砂和细粒径硅砂。其中,所述粗粒径硅砂的粒径优选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硅砂的粒径优选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硅砂的粒径优选为120~200μm,所述再生细砂包括粗粒径再生细砂、中粒径再生细砂和细粒径再生细砂。所述粗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优选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优选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优选为120~200μm。
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原料为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具体的,所述超细红砖微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得:通过分拣机从建筑垃圾中分拣出来红砖,通过传送带将该红砖输送至破碎筛分系统,破碎筛分系统将红砖破碎,获得粒径小于30mm的红砖物料;所述破碎筛分系统对红砖物料进行储存,直至红砖物料储存量满足磨机的工作要求时,通过下料系统将物品输送至立式磨机;通过立式磨机对红砖物料进行粉磨,获得超细红砖微粉。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水泥36%,微硅粉2%,超细红砖微粉2%,再生细砂35%,硅砂25%,水胶比为0.2。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水泥40%,微硅粉3%,超细红砖微粉2%,再生细砂25%,硅砂30%,水胶比为0.19。
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水泥25%,微硅粉6%,超细红砖微粉6%,再生细砂28%,硅砂35%,水胶比为0.23。
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水泥32%,微硅粉5%,超细红砖微粉5%,再生细砂32%,硅砂26%,水胶比为0.22。
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同:水泥33%,微硅粉4%,超细红砖微粉3%,再生细砂31%,硅砂29%,水胶比为0.19。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不能一一列举出全部的实施方式,凡采用上述实施例之一的技术方案,或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配方合理,巧妙将水泥、微硅粉、超细红砖微粉、再生细砂和硅砂相混合,引入废旧红砖制成的超细红砖微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有效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而且也有效解决废旧红砖再生利用的问题,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不仅保护环境,还大大降低成本,易于施工。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方法而得到的其它制作混凝土,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水泥25~40%,微硅粉2~6%,超细红砖微粉2~6%,再生细砂25~35%,硅砂25~35%,水胶比为0.18~0.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标号52.5的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为0.15~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粒径为5~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原料为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砂包括粗粒径硅砂、中粒径硅砂和细粒径硅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径硅砂的粒径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硅砂的粒径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硅砂的粒径为120~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砂包括粗粒径再生细砂、中粒径再生细砂和细粒径再生细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120~2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红砖微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通过分拣机从建筑垃圾中分拣出来红砖,通过传送带将该红砖输送至破碎筛分系统,破碎筛分系统将红砖破碎,获得粒径小于30mm的红砖物料;
所述破碎筛分系统对红砖物料进行储存,直至红砖物料储存量满足磨机的工作要求时,通过下料系统将物品输送至立式磨机;
通过立式磨机对红砖物料进行粉磨,获得超细红砖微粉。
CN202010871132.7A 2020-08-26 2020-08-26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Pending CN112174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1132.7A CN112174591A (zh) 2020-08-26 2020-08-26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1132.7A CN112174591A (zh) 2020-08-26 2020-08-26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4591A true CN112174591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1132.7A Pending CN112174591A (zh) 2020-08-26 2020-08-26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459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7465A (zh) * 2021-03-31 2021-07-09 湖北工业大学 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CN114368953A (zh) * 2022-02-16 2022-04-19 建研建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L2032455A (en) * 2021-07-14 2023-01-19 Zhengzhou Univ Multi Functional Design And Research Academy Co Ltd Broken brick and waste glass aggregate concrete for reamed pil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6693255A (zh) * 2023-06-07 2023-09-05 同济大学 粉煤灰/矿粉与再生微粉复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5631A (ja) * 2010-07-23 2012-02-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廃コンクリートからの再生材料を主材とした再生コンクリ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再生材料を得るための廃コンクリートの処理方法
CN102775106A (zh) * 2012-06-11 2012-11-14 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红砖砂干粉砂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98259A (zh) * 2015-09-06 2015-12-30 越艳 建筑垃圾再生活性微粉方法及其制品
CN105461262A (zh) * 2015-11-06 2016-04-06 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5684A (zh) * 2017-06-21 2017-10-10 福州大学 一种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54656A (zh) * 2017-11-01 2018-04-24 同济大学 一种具有超高延性的再生微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4973A (zh) * 2018-11-22 2019-04-05 中安瑞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粉基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CN110218034A (zh) * 2019-06-20 2019-09-1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
CN110467405A (zh) * 2019-09-17 2019-11-19 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 用砖混建筑垃圾再生粉料制备的保温板粘结砂浆及工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5631A (ja) * 2010-07-23 2012-02-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廃コンクリートからの再生材料を主材とした再生コンクリ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再生材料を得るための廃コンクリートの処理方法
CN102775106A (zh) * 2012-06-11 2012-11-14 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红砖砂干粉砂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98259A (zh) * 2015-09-06 2015-12-30 越艳 建筑垃圾再生活性微粉方法及其制品
CN105461262A (zh) * 2015-11-06 2016-04-06 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5684A (zh) * 2017-06-21 2017-10-10 福州大学 一种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54656A (zh) * 2017-11-01 2018-04-24 同济大学 一种具有超高延性的再生微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4973A (zh) * 2018-11-22 2019-04-05 中安瑞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粉基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CN110218034A (zh) * 2019-06-20 2019-09-1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
CN110467405A (zh) * 2019-09-17 2019-11-19 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 用砖混建筑垃圾再生粉料制备的保温板粘结砂浆及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7465A (zh) * 2021-03-31 2021-07-09 湖北工业大学 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CN113087465B (zh) * 2021-03-31 2023-03-10 湖北工业大学 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NL2032455A (en) * 2021-07-14 2023-01-19 Zhengzhou Univ Multi Functional Design And Research Academy Co Ltd Broken brick and waste glass aggregate concrete for reamed pil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368953A (zh) * 2022-02-16 2022-04-19 建研建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93255A (zh) * 2023-06-07 2023-09-05 同济大学 粉煤灰/矿粉与再生微粉复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4591A (zh) 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CN106830777B (zh) 生活垃圾焚烧残渣制备的再生回填混凝土及其应用
CN101099974B (zh)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CN107226643B (zh) 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5936B (zh)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5299B (zh) 再生混凝土单排孔承重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7397A (zh) 用建筑垃圾细骨料配制干粉砂浆的方法
CN108298898A (zh) 一种金属尾矿渣生产干混砂浆的方法
CN106116355A (zh) 一种环保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720A (zh) 一种铜尾矿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652A (zh) 一种基于淤泥渣土的再生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环保砖
CN112608079A (zh) 一种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法
CN105016669B (zh) 一种预制电缆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7710A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协同工业废弃物的隔声砂浆
CN107640939A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喷锚混凝土
CN106167378A (zh) 一种煤矸石建筑垃圾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044A (zh) 一种道路底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2151A (zh) 一种用于建材中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4277A (zh) 利用建筑垃圾、废旧玻璃再生原料取代沙、石的路基材料
CN107117894A (zh) 含有建筑垃圾砖瓦类细骨料的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3052B (zh) 一种盐渍土地面的硬化结构及硬化施工方法
CN112174561A (zh) 白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N112500005A (zh) 一种锰硅渣制备多孔轻质细集料和微粉的方法及应用
Zhou et al.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s of Fiber Reinforced Phosphogypsum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CN114591015A (zh) 利用城建垃圾制备的混凝土超细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