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4662B -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4662B
CN112064662B CN202010885603.XA CN202010885603A CN112064662B CN 112064662 B CN112064662 B CN 112064662B CN 202010885603 A CN202010885603 A CN 202010885603A CN 112064662 B CN112064662 B CN 112064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tower
main body
jack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56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4662A (zh
Inventor
肖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awei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awei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awei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awei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7086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593429A/zh
Priority to CN202010885603.XA priority patent/CN112064662B/zh
Priority to CN202411708607.5A priority patent/CN119593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4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4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4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4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 E02D27/425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 motors mas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4Foundation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ordn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工程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吊点,通过控制每个吊点的吊装速度,将导管架主体翻转成立式状态,从而便于吸力筒主体与导管架主体的安装,二者安装后可直接立式输送,解决了传统三桩吸力筒导管架建造工艺及设备投资大难题,整个装置初投资约2500万,远远低于超大型门式起重设备的近2亿的初投资;且无需张拉缆风绳,对场地影响最小化;基础处理简单,整体稳定性好,经济效益高;满足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和整体翻身吊装拼接的要求,可实现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提高了建造精度和建造功效,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工程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风机基础随着水深变化采用相应的单桩、裙桩、重力式、导管架以及浮式等不同形式的基础。随着我国海上风电从浅海向深远海发展,三桩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以可适应20m~50m水深、海上施工周期短以及受海上作业窗口期影响小的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三桩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包括上部的导管架和下部的三个吸力桩,导管架结构整体高92m~98m,质量重2300t~2600t。
目前,三桩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的建造方法一般为两种传统工艺,具体如下:其一为上部导管架采用卧式建造,利用起重设备进行翻身并与吸力筒拼接,需配备超大型门式起重设备(起重能力需大于3000t,起重高度需大于120米);其二为上部导管架分阶段采用卧造,需配备起重设备(起重能力需大于1000t,起重高度需大于120米),再进行分阶段立式拼接作业。方式一的缺点在于,卧式建造整体翻身需配置超大型起重设备,建造单位设备投资大。方式二的缺点在于,分阶段立式拼接难度大,对接精度要求高;分阶段立式拼接高空作业多,作业安全危险系数高,作业功效低。可见,采用这两种建造工艺要么设备投入大,要么拼接工艺难且高空作业多,不利于三桩吸力筒导管架风机基础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施工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解决了传统三桩吸力筒导管架建造工艺及设备投资大、拼接工艺难且高空作业多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沿水平方向的一端预设第一吊点,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沿水平方向的另一端预设第二吊点,将第一吊点与第二吊点的连线设为初始线;
S2、以第一吊装速度将第一吊点竖直向上吊起,以第二吊装速度将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同时调节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水平间距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连线相对于初始线转动90°;
S3、以第三吊装速度同步将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至预设安装高度后,在导管架主体的竖直下方安装吸力筒主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用以连接吸力筒主体与导管架主体,包括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一个所述导管架主体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大于一个所述吸力筒主体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之间的水平间距可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吊点,通过控制每个吊点的吊装速度,将导管架主体翻转成立式状态,从而便于吸力筒主体与导管架主体的安装,二者安装后可直接立式输送,解决了传统三桩吸力筒导管架建造工艺及设备投资大、拼接工艺难且高空作业多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吸力筒主体;
2、导管架主体;
3、第一提升塔架;
4、第二提升塔架;
5、第一提升组件;
6、第二提升组件;
7、砼基座;
8、塔身;
9、底节;
10、标准节;
11、顶节;
12、大梁;
13、卷扬机;
14、滑车组;
15、平衡拉索;
16、拉杆组;
17、平衡梁;
18、行走台车;
19、轴线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11,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沿水平方向的一端预设第一吊点,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沿水平方向的另一端预设第二吊点,将第一吊点与第二吊点的连线设为初始线;
S2、以第一吊装速度将第一吊点竖直向上吊起,以第二吊装速度将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同时调节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水平间距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连线相对于初始线转动90°;
S3、以第三吊装速度同步将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至预设安装高度后,在导管架主体的竖直下方安装吸力筒主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吊点,然后以不同的速度将两个吊点竖直吊起,使得卧倒的导管架主体一边被吊起一边进行翻转,直到翻转角度达到90°后,两个吊点再以相同的速度向上吊起,最后在导管架主体的竖直下方安装吸力筒主体。本发明采用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并整体翻身吊装拼接的方法,实现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提高了建造精度和建造功效,翻身吊装拼接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用以连接吸力筒主体与导管架主体,包括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一个所述导管架主体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大于一个所述吸力筒主体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之间的水平间距可调。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分别设置在导管架主体的两侧,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差至少为一个导管架主体的竖直高度,从而保证导管架主体的顺利翻转,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在提升导管架主体的同时逐渐靠近,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至少为一个吸力筒主体的竖直高度,从而便于吸力筒主体从导管架主体的下方进行安装,减少高空作业量,采用塔架结构的优势在于投资成本低,整个装置初投资约2500万,远远低于超大型门式起重设备的近2亿的初投资;无需张拉缆风绳,对场地影响最小化;基础处理简单,整体稳定性好,经济效益高;满足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和整体翻身吊装拼接的要求,可实现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提高了建造精度和建造功效,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塔架设有第一提升组件,所述第一提升组件与所述导管架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提升塔架设有第二提升组件,所述第二提升组件与所述导管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上均设有提升组件,利用提升组件进行导管架主体的提升,控制方便,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水平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个数为一个,每个所述第一提升组件与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间距相等。
由上述描述可知,这样设计使得三个提升组件构成等腰三角形,保证了提升作业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塔架和所述第二提升塔架均包括砼基座和塔身,所述砼基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塔身安装在所述砼基座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塔身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砼基座设置在地面上,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塔身设置在砼基座至上,结构稳定且安装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塔身和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均包括底节、标准节、顶节和大梁,所述底节安装在砼基座上,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依次拼接,拼接后的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的一端与底节连接,所述顶节与拼接后的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大梁设置在所述顶节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大梁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大梁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塔身包括底节、标准节、顶节和大梁,底节、标准节和顶节可根据施工高度要求自主选用,拼接安装后将大梁安装在顶节上,大梁用以安装提升组件以保证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组件和所述第二提升组件均包括卷扬机和滑车组,所述卷扬机和滑车组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卷扬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砼基座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滑车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大梁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卷扬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砼基座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滑车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大梁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提升组件包括卷扬机和滑车组,利用卷扬机进行吊绳的收放卷,配合滑车组进行牵拉导向,保证吊装效率和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塔身和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均包括平衡拉索、拉杆组和平衡梁,所述平衡拉索的一端与所述砼基座连接,所述拉杆组设置在所述大梁上,所述平衡拉索的另一端与拉杆组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组的另一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提升组件或所述第二提升组件,所述第一提升组件和所述第二提升组件均通过所述平衡梁与所述导管架主体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塔身还包括平衡拉索、拉杆组和平衡梁,三者组合连接增强了导管架主体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提升塔架还包括行走台车,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设置在行走台车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行走台车用以实现第二提升塔架的移动,从而根据吊装状态调整两个提升塔架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还包括轴线车,所述轴线车上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吸力筒主体的工装座。
由上述描述可知,轴线车通过工装座安装吸力筒主体,待导管架主体吊装至指定位置后,轴线车将吸力筒主体送至导管架主体下方的安装区域,进行焊接装配,安装后再驱动轴线车将装配后的整体送出安装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请参照图1至图6,S1、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2沿水平方向的一端预设第一吊点,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2沿水平方向的另一端预设第二吊点,将第一吊点与第二吊点的连线设为初始线;
请参照图7、8,S2、以第一吊装速度将第一吊点竖直向上吊起,以第二吊装速度将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同时调节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水平间距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连线相对于初始线转动90°;
请参照图9至图11,S3、以第三吊装速度同步将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至预设安装高度后,在导管架主体2的竖直下方安装吸力筒主体1。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用以连接吸力筒主体1与导管架主体2,包括第一提升塔架3和第二提升塔架4;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2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提升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提升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提升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一个所述导管架主体2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提升高度大于一个所述吸力筒主体1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之间的水平间距可调。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设有第一提升组件5,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与所述导管架主体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设有第二提升组件6,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与所述导管架主体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的水平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的个数为一个,每个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与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的间距相等。第一提升塔架3为3200t框架式吊装系统(主吊),即双吊点式框架提升门架,包括相互拼接的1副2.4米的提升塔架和1副4.2米的提升塔架;第二提升塔架4为3200t框架式吊装系统(溜尾),即单吊点式框架溜尾提升门架,包括相互拼接的2副2.4米提升塔架。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和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均包括砼基座7和塔身8,所述砼基座7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塔身8安装在所述砼基座7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塔身8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塔身8上。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塔身8和第二提升塔架4的塔身8均包括底节9、标准节10、顶节11和大梁12,所述底节9安装在砼基座7上,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10依次拼接,拼接后的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10的一端与底节9连接,所述顶节11与拼接后的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大梁12设置在所述顶节11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大梁12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大梁12上。第一提升塔架3的标准节10数量为15节,大梁12顶部标高距离地面101.26m;第二提升塔架4的标准节10数量为5节,大梁12顶部标高距离地面36.18m。第一提升塔架3的底节94.5m,标准节106m,顶节114.13m,大梁12高2.63m,满足最大规格吸力筒导管架(h=94.8m)的吊装要求。第二提升塔架4的底节93m,标准节106m×4节+3m×1节,顶节112.1m,大梁12高2.63m,,满足吊装要求。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和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均包括卷扬机13和滑车组14,所述卷扬机13和滑车组14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的卷扬机13安装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砼基座7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的滑车组14安装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大梁12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的卷扬机13安装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砼基座7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的滑车组14安装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大梁12上。第一提升组件5的配2套800t吊装滑车组14,吊装能力为1600t;第二提升组件6的配2套500t吊装滑车组14,吊装能力为1000t;第一提升塔架3和第二提升塔架4的吊装滑车组14高均为2m。滑车组14配置牵引钢丝绳。单套800t滑车组14的总绳数为36根,轮数为36门,共计2套。单套滑轮组最大受力按1141/2×1.2(不均匀系数)=684.6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的塔身8和第二提升塔架4的塔身8均包括平衡拉索15、拉杆组16和平衡梁17,所述平衡拉索15的一端与所述砼基座7连接,所述拉杆组16设置在所述大梁12上,所述平衡拉索15的另一端与拉杆组16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组16的另一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或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所述第一提升组件5和所述第二提升组件6均通过所述平衡梁17与所述导管架主体2连接。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还包括行走台车18,所述第二提升塔架4的塔身8设置在行走台车18上。行走台车18高度1.45m,行走台车18配有4组并配套有2条轨道。所述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还包括轴线车19,所述轴线车19上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吸力筒主体1的工装座。所述轴线车19为SPMT轴线车19所述第一提升塔架3和第二提升塔架4上的滑车组14均包括定滑车和动滑车,定滑车安装在大梁12上,并通过吊装绳与动滑车连接,第一提升塔架3的定滑车规格为H800×18D,动滑车规格为H500×18D,满足本次工程的需要,2组吊点总的起重能力为1600t,满足本次工程的需要,按最大吊重1141t考虑,吊装能力利用系数为71%,确保了吊装的安全。第二提升塔架4定滑车规格为H500×13D,动滑车规格为H500×13D。2组吊点总的起重能力为1000t,满足本次工程的需要,按最大吊重581t考虑,吊装能力利用系数为58%,确保了吊装的安全。所述拉杆组16包括前拉杆、立柱和后拉杆,前拉杆和后拉杆呈三角形设置,立柱与三角形的顶点连接,提高了吊装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参照图1至图6,首先,利用SPMT轴线车19将导管架主体2运输至指定位置,在导管架主体2上预设第一吊点、第二吊点,安装吊装索具后利用第一提升组件5和第一提升组件5的配合将导管架整体抬起,SPMT轴线车19退场;请参照图7、8,然后在第一提升组件5和第一提升组件5的配合下将导管架主体2吊至立直状态,吊装过程中第二提升塔架4通过底部的行走台车18,配合递送,始终保持两套吊装系统的索具垂铅;请参照图9至图11,接着通过两套框架式吊装系统配合,将导管架主体2吊装至标高,利用SPMT轴线车19分别将导管架主体2下部的三个吸力筒主体1运送至导管架主体2的竖直下方,与导管架主体2进行对位、焊接;安装后再通过SPMT轴线车19将吸力筒导管架整体装车,第二提升塔架4退回初始区域,吸力筒导管架整体驶出吊装区域,装船、发运,为下一台套导管架主体2的翻身、总装工作准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首先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吊点,然后以不同的速度将两个吊点竖直吊起,使得卧倒的导管架主体一边被吊起一边进行翻转,直到翻转角度达到90°后,两个吊点再以相同的速度向上吊起,最后在导管架主体的竖直下方安装吸力筒主体。本发明采用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并整体翻身吊装拼接的方法,实现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提高了建造精度和建造功效,翻身吊装拼接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使用时,将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分别设置在导管架主体的两侧,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差至少为一个导管架主体的竖直高度,从而保证导管架主体的顺利翻转,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在提升导管架主体的同时逐渐靠近,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至少为一个吸力筒主体的竖直高度,从而便于吸力筒主体从导管架主体的下方进行安装,减少高空作业量,采用塔架结构的优势在于投资成本低,整个装置初投资约2500万,远远低于超大型门式起重设备的近2亿的初投资;无需张拉缆风绳,对场地影响最小化;基础处理简单,整体稳定性好,经济效益高;满足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和整体翻身吊装拼接的要求,可实现上部导管架卧式建造,提高了建造精度和建造功效,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上均设有提升组件,利用提升组件进行导管架主体的提升,控制方便,成本较低。这样设计使得三个提升组件构成等腰三角形,保证了提升作业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砼基座设置在地面上,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塔身设置在砼基座至上,结构稳定且安装便捷。塔身包括底节、标准节、顶节和大梁,底节、标准节和顶节可根据施工高度要求自主选用,拼接安装后将大梁安装在顶节上,大梁用以安装提升组件以保证提升结构的稳定性。提升组件包括卷扬机和滑车组,利用卷扬机进行吊绳的收放卷,配合滑车组进行牵拉导向,保证吊装效率和精度。塔身还包括平衡拉索、拉杆组和平衡梁,三者组合连接增强了导管架主体提升结构的稳定性。行走台车用以实现第二提升塔架的移动,从而根据吊装状态调整两个提升塔架间的距离。轴线车通过工装座安装吸力筒主体,待导管架主体吊装至指定位置后,轴线车将吸力筒主体送至导管架主体下方的安装区域,进行焊接装配,安装后再驱动轴线车将装配后的整体送出安装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用以连接吸力筒主体与导管架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升塔架和第二提升塔架;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用以吊装所述导管架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一个所述导管架主体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提升高度大于一个所述吸力筒主体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提升塔架与所述第二提升塔架之间的水平间距可调;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设有第一提升组件,所述第一提升组件与所述导管架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提升塔架设有第二提升组件,所述第二提升组件与所述导管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水平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个数为一个,每个所述第一提升组件与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间距相等;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和所述第二提升塔架均包括砼基座和塔身,所述砼基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塔身安装在所述砼基座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塔身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上;
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塔身和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均包括底节、标准节、顶节和大梁,所述底节安装在砼基座上,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依次拼接,拼接后的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的一端与底节连接,所述顶节与拼接后的两组以上所述标准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大梁设置在所述顶节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大梁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大梁上;
所述第二提升塔架还包括行走台车,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设置在行走台车上;
所述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还包括轴线车,所述轴线车上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吸力筒主体的工装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组件和所述第二提升组件均包括卷扬机和滑车组,所述卷扬机和滑车组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卷扬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砼基座上,所述第一提升组件的滑车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大梁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卷扬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砼基座上,所述第二提升组件的滑车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提升塔架的大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塔架的塔身和第二提升塔架的塔身均包括平衡拉索、拉杆组和平衡梁,所述平衡拉索的一端与所述砼基座连接,所述拉杆组设置在所述大梁上,所述平衡拉索的另一端与拉杆组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组的另一端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提升组件或所述第二提升组件,所述第一提升组件和所述第二提升组件均通过所述平衡梁与所述导管架主体连接。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沿水平方向的一端预设第一吊点,在卧倒的导管架主体沿水平方向的另一端预设第二吊点,将第一吊点与第二吊点的连线设为初始线;
S2、以第一吊装速度将第一吊点竖直向上吊起,以第二吊装速度将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同时调节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水平间距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的连线相对于初始线转动90°;
S3、以第三吊装速度同步将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竖直向上吊起至预设安装高度后,在导管架主体的竖直下方安装吸力筒主体。
CN202010885603.X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64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708694.4A CN119593429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2010885603.XA CN112064662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2411708607.5A CN119593428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5603.XA CN112064662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708694.4A Division CN119593429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2411708607.5A Division CN119593428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4662A CN112064662A (zh) 2020-12-11
CN112064662B true CN112064662B (zh) 2025-01-24

Family

ID=7365970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708694.4A Pending CN119593429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2411708607.5A Pending CN119593428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02010885603.XA Active CN112064662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708694.4A Pending CN119593429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2411708607.5A Pending CN119593428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95934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014B (zh) * 2021-09-29 2024-09-17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导管架吊带式吊装方法
CN114102065B (zh) * 2021-12-07 2023-06-13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吸力筒筒盖安装方法
CN114635445A (zh) * 2022-03-31 2022-06-1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三桩吸力筒框架的建造方法
CN114802650B (zh) * 2022-04-28 2024-06-11 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浮船坞内安装吸力筒式导管架的精度控制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612602U (zh) * 2020-08-28 2021-02-26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福州钢结构工程分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5061B2 (ja) * 2004-07-23 2010-11-04 第一建設機工株式会社 洋上風力発電施設の施工方法
CN101537976B (zh) * 2009-03-20 2010-07-28 史胜海 双塔桅巨型自升降起重设备及其跟携吊装方法
CN107989380B (zh) * 2016-10-27 2019-11-12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钢桁架廊道液压同步提升安装施工工艺
CN107313350A (zh) * 2017-06-14 2017-11-03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钢索塔海上整体吊装方法
CN108951593B (zh) * 2018-07-24 2023-12-08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四桶导管架复合基础的海上风机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8910730B (zh) * 2018-08-10 2020-02-11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大型水平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9775632B (zh) * 2019-02-20 2020-12-08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导管架轴线整片翻身吊装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612602U (zh) * 2020-08-28 2021-02-26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福州钢结构工程分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593428A (zh) 2025-03-11
CN119593429A (zh) 2025-03-11
CN112064662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4662B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5369055U (zh) 悬索桥加劲梁旋转吊装设备
CN201106155Y (zh) 斜拉索辅助全悬臂架设钢桁梁装置
CN103848360A (zh)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CN105442458A (zh) 一种斜拉桥异形塔柱的斜拉索挂设安装方法
CN110258293A (zh) 斜拉桥钢桁梁主塔墩顶架设施工方法
CN105484168B (zh)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旋转吊装设备及加劲梁架设方法
CN113152290B (zh) 一种空间索面自锚悬索桥的体系转换装置及转换施工方法
CN110510527A (zh) 一种高边坡变截面边坡预制块的安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76195B (zh) 一种悬索桥运送加劲梁的运梁滑车系统
CN212612602U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安装装置
CN209873572U (zh) 一种可调节垂直升降高度的临时通航提升站
CN106400700A (zh) 双线悬臂式架桥机
CN105819352B (zh) 可拆卸式门式桅杆建筑用起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68731A (zh) 一种架桥机横移吊装行走轨道装置
CN210216177U (zh) 架梁用锚机拖牵系统
CN111573521A (zh) 一种缆索吊机吊装系统的施工工艺
CN209779465U (zh) 一种主塔竖转斜拉桥的挂索施工系统
CN211283445U (zh) 一种缆载吊机安装机构
CN212153135U (zh) 一种缆索吊机
CN108726371A (zh) 一种变电站gis设备吊装装置
CN205369054U (zh) 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施工结构
CN115162184A (zh) 一种悬索桥钢桁梁的架设系统及架设方法
CN210684665U (zh) 一种保证地连墙钢筋笼垂直吊放的装置
CN106836003B (zh) 导梁辅助架设预制拱圈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21

Address after: 350500 No. 3, rough Ludao Avenue, Guantou Town, Lianjiang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JIAN MAWEI SHIPBUILDING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50000 11th floor, R & D building, 166 Jiangbin East Avenue, Mawei Town, Mawei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the pilot Free Trade Zone)

Applicant before: Fuzhou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branch of Fujian Mawei shipbui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