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2314A -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2314A
CN112062314A CN202011012510.2A CN202011012510A CN112062314A CN 112062314 A CN112062314 A CN 112062314A CN 202011012510 A CN202011012510 A CN 202011012510A CN 112062314 A CN112062314 A CN 112062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opening
sewa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25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0125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2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2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231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所述污水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上部盖设有端盖,所述清水池的顶部侧壁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滤水池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废水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污水池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垂直插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主轴,所述污水池的顶部设有驱动主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主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套,本发明能够解决过滤装置的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牲畜养殖场,例如牛猪的养殖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过滤是十分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滤需要将废水通过滤网,从而将杂质过滤而保留清水,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装置在长期处理废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滤网处堆积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会造成滤网处堵塞,从而需要定期进行停工清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堵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所述污水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上部盖设有端盖,所述清水池的顶部侧壁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滤水池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废水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所述污水池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垂直插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主轴,所述污水池的顶部设有驱动主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主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垂直连接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沿导轨的内部滑动,所述第一滑套靠近主轴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底板和顶板滑动配合;
所述底板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出水孔、多个入水孔和多个排放口,所述导轨为中心对称结构且中心位于主轴的中轴线上,所述导轨包括交替设置的多段第一凸起段和多段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端部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段与第四连接段之间均连接有过渡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均为直线段,所述第一凸起段、过渡段和第二凸起段为圆弧段,所述第一凸起段、过渡段和第二凸起段为圆弧段的圆心位于主轴的中轴线上,所述过渡段与主轴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段与主轴的距离,所述第二凸起段与主轴的距离小于第一凸起段与主轴的距离;
所述滑块位于第一凸起段内时第一活塞板位于第一滑套内远离主轴的一端,且所述入水孔和出水孔位于第一开口内;所述滑块位于第一连接段时出水孔位于第一开口内、排放口位于第一开口外部;所述滑块位于过渡段时第一活塞板位于第一滑套内靠近主轴的一端;所述滑块位于第二连接段内时出水孔位于第一开口内且所述入水孔位于第一开口外;所述滑块位于第三连接段内时排放口位于第一开口内,所述滑块位于第四连接段内时入水孔位于第一开口内;
所述入水孔通过第一单向开启结构连接吸水管的上端,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与污水池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开启结构为自吸水管的上端向下开启,所述出水孔与底板底部固定的连接箱连接,所述连接箱的两侧通过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和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分别连接抽水管和连接管,所述第二单向开启结构为自抽水管向连接箱内部开启,所述第三单向开启结构为自连接箱内部向连接管开启,所述抽水管与清水池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开关结构与滤水池内部连通,所述滑块位于第一连接段内时开关结构开启,所述滑块不位于第一连接段内时开关结构关闭,所述排放口连接排污管的上端,所述排污管的下端与废水池内部连通,所述排污管的上端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为自排污管的上端向下端开启。
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环形管,所述环形管截面为矩形,所述环形管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滤水池连通,所述环形管的顶面敞开,所述环形管的顶面覆盖有环形的滑环,所述滑环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口,所述滑环的边缘通过多个连接板与第一滑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过水口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环形的阻挡环,所述阻挡环覆盖在滑环上,所述连接管与阻挡环连接处为通孔,所述滑块位于第一连接段内时通孔分别与其中一个条形口对准,所述滑块不位于第一连接段内时通孔与条形口错开。
优选的,所述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均为同轴设置的圆柱形的封闭结构,所述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外径相同,所述污水池设在最上方,所述清水池设在污水池的底部,所述滤水池设在清水池的底部,所述废水池设在滤水池的底部,所述排污管穿过污水池、滤水池和清水池延伸到废水池的顶部,所述排水管穿过污水池和清水池延伸到滤水池顶部,所述抽水管穿过污水池延伸到清水池底部。
优选的,所述废水池的底部为锥形,所述排水管设在废水池的底面中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污水池的外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主轴的上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包括与连接箱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水室,所述第二水室通过第二开口与连接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水室通过第二过水口与抽水管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上覆盖有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三活塞板小于第二水室的横截面,所述第三活塞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与第三活塞板之间的第二导杆上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滑套与第二水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包括与连接箱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室,所述第一水室通过第三开口与连接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室通过第一过水口与连接管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三开口底部覆盖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导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导杆的下端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水室,所述第一水室的内壁与第二活塞板之间的第一导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板小于第一水室的横截面。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多个L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导轨的外壁,所述导轨的底部与污水池的顶部之间垂直连接有多个支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开启结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部与入水孔连通,所述连接筒的下部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的直径小于连接筒的直径,所述排水管的上端覆盖有第四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垂直连接第三导杆的下端,所述第三导杆上部插装在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套内,所述第二滑套与连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套与第四活塞板之间的第三导杆上套装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均为封闭结构,所述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的顶部侧壁设有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了污水池、滤水池、清水池和废水池,污水池用于储存待处理的污水,滤水池用于储存处理后的水,清水池用于储存用来清洁滤网的清水,废水池用于储存冲洗了杂质后的废水,如此能够将杂质集中到废水池内进行储存和集中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杂质堆积在滤网处造成堵塞的问题;
2、通过主轴的旋转能够带着多个第一滑套旋转,随之第一滑套的旋转,第一滑块在导轨内部滑动,而第一滑块的移动能够通过推杆推动第一活塞板在第一滑套内滑动,从而能够控制第一滑套内部容积的大小,而第一滑套的底部设置了第一开口,在旋转过程中第一开口能够与入水孔连通且第一滑套内部容积变大,则能够通过吸水管从污水池内抽取待处理的污水,第一开口与出水孔连通且第一滑套内部容积变小,则能够将吸入第一滑套内的污水通过滤网过滤后再通过连接管排入滤水池内,第一开口与出水孔连通且第一滑套内部容积变大,则能够通过抽水管从清水池内抽取清水对滤网进行反向的冲洗,第一开口与排放口连通且第一滑套内部容积变小,则能够通过排污管向废水池内排放冲洗产生的污水,如此能够将杂质集中到废水池内进行集中处理;
3、导轨包括多段第一凸起段、第二凸起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第四连接段和过渡段,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即可实现对第一滑套内部容积的循环控制,采用纯机械结构控制,无需人工控制,且只需要控制主轴旋转即可,无需复杂的程序或者控制系统,便于维护操作和维护;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了第一单向开启结构、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和第三单向开启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单向开启结构、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和第三单向开启结构能够方便控制水流的方向,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了开关结构,开关结构为环形管、滑环和阻挡环组成,滑环随第一滑套转动,阻挡环上设置的条形口与阻挡环上设置的通孔对准时开关结构为开启状态,此时能够向滤水池内排水,否则开关结构保持关闭,这就控制了向滤水池内排水的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导轨、第一滑套和推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轨、第一滑套和推杆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入水孔、出水孔和排放口之间分布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条形口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中:污水池1、滤水池2、支板3、清水池4、底板5、支杆6、导轨7、顶板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电机11、加水管12、第一控制阀13、第一活塞板14、第一滑套15、推杆16、滑块17、第二控制阀18、排放管19、废水池20、主轴21、入水孔22、第一开口23、连接板24、阻挡环25、出水孔26、滤网27、吸水管28、排水管29、抽水管30、进水口31、端盖32、第二滑套33、第三滑套34、第二开口35、连接箱36、第三开口37、第二活塞板38、第一弹簧39、连接管40、透气孔41、第一过水口42、第一导杆43、条形口44、第一水室45、第二水室46、第二导杆47、滑环48、第二弹簧49、第三活塞板50、第二过水口51、单向阀52、第四活塞板53、第三导杆54、第三弹簧55、第一凸起段56、第一连接段57、过渡段58、第二连接段59、第二凸起段60、出水管61、第三控制阀62、排放口63、排污管64、固定板65、第三连接段66、第四连接段67、环形管68、通孔69、连接筒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图10所示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污水池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31,进水口31的上部盖设有端盖32,清水池4的顶部侧壁连接有加水管12,加水管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滤水池2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出水管61,出水管61上设有第三控制阀62,废水池20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19,排放管1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8;废水池20 的底部为锥形,排水管29设在废水池20的底面中部。污水池1用于储存待处理的污水,滤水池2用于储存处理后的水,清水池4用于储存用来清洁滤网27 的清水,废水池20用于储存冲洗了杂质后的废水,如此能够将杂质集中到废水池20内进行储存和集中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杂质堆积在滤网27处造成堵塞的问题。进水口31用于向污水池1内加入待处理的污水,加水管12用于向清水池4内加入清水,出水管61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排水管29用于排出废水池20内的废水,废水池20底部设为锥形能够方便排放杂污。
污水池1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底板5,底板5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顶板 8,顶板8的中部垂直插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主轴21,污水池1的顶部设有驱动主轴21绕其中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主轴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套 15,第一滑套15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板14,第一活塞板14垂直连接推杆16 的一端,推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沿导轨7的内部滑动,第一滑套15靠近主轴21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开口23,第一滑套15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底板5和顶板8滑动配合。通过底板5对第一开口23进行封堵使得第一滑套15内部保持封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1,电机11固定安装在污水池1 的外壁上,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0,主轴21的上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
电机11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机11通过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 的传动驱动主轴21转动,主轴21的旋转带动多个第一滑套15同时转动,第一滑套15的转动使得第一活塞板14和推杆16发生同步的转动,而与推杆16连接的滑块17在导轨7上滑动,推杆16垂直于主轴21,导轨7以主轴2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底板5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出水孔26、多个入水孔22和多个排放口63,导轨7为中心对称结构且中心位于主轴21的中轴线上,导轨7包括交替设置的多段第一凸起段56和多段第二凸起段60,第一凸起段5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段57和第四连接段67,第一连接段57和第四连接段67对称设置,第二凸起段6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段59和第三连接段66,第二连接段59和第三连接段66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段57与第二连接段59的端部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段 66与第四连接段67之间均连接有过渡段58,第一连接段57、第二连接段59、第三连接段66和第四连接段67均为直线段,第一凸起段56、过渡段58和第二凸起段60为圆弧段,第一凸起段56、过渡段58和第二凸起段60为圆弧段的圆心位于主轴21的中轴线上,过渡段58与主轴21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段60与主轴21的距离,第二凸起段60与主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一凸起段56与主轴21 的距离。
通过设置第一凸起段56、第二凸起段60、第一连接段57、第二连接段59、第三连接段66和第四连接段67来控制滑块17与主轴2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控制第一活塞板14在第一滑套15内的滑动,从而改变第一滑套15内部的容积,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挤出。
滑块17位于第一凸起段56内时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内远离主轴21的一端,且入水孔22和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时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排放口63位于第一开口23外部;滑块17位于过渡段58时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内靠近主轴21的一端;滑块17位于第二连接段59内时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且入水孔22位于第一开口23外;滑块17位于第三连接段66内时排放口63位于第一开口23内,滑块17位于第四连接段67内时入水孔22位于第一开口23内。
滑块17在导轨7上滑动即可实现对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的循环控制,采用纯机械结构控制,无需人工控制,且只需要控制主轴旋转即可,无需复杂的程序或者控制系统,便于维护操作和维护。通过设置第一凸起段56、第二凸起段60和过渡段58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方便调整各个孔与第一开口23之间的对接状态,例如滑块17进入第二连接段59时,此时入水孔22需要位于第一开口23外,则入水孔22可以在滑块17在过渡段58内滑动时逐渐移动到第一开口23外。
入水孔22通过第一单向开启结构连接吸水管28的上端,吸水管28的下端与污水池1内部连通,第一单向开启结构为自吸水管28的上端向下开启,出水孔26与底板5底部固定的连接箱36连接,连接箱36的两侧通过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和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分别连接抽水管30和连接管40,第二单向开启结构为自抽水管30向连接箱36内部开启,第三单向开启结构为自连接箱36内部向连接管40开启,抽水管30与清水池4内部连通,连接管40通过开关结构与滤水池2内部连通,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开关结构开启,滑块17不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开关结构关闭,排放口63连接排污管64的上端,排污管64 的下端与废水池20内部连通,排污管64的上端设有单向阀52,单向阀52为自排污管64的上端向下端开启。
通过设置第一单向开启结构、第二单向开启结构、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和单向阀52能够方便控制水流的方向,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开关结构包括环形管68,环形管68截面为矩形,环形管68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排水管29,排水管29与滤水池2连通,环形管68的顶面敞开,环形管68 的顶面覆盖有环形的滑环48,滑环48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口44,滑环48的边缘通过多个连接板24与第一滑套15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管40远离第一过水口 42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环形的阻挡环25,阻挡环25覆盖在滑环48上,连接管40 与阻挡环25连接处为通孔69,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通孔69分别与其中一个条形口44对准,滑块17不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通孔69与条形口 44错开。
滑环48随第一滑套15转动,阻挡环25上设置的条形口44与阻挡环25上设置的通孔69对准时开关结构为开启状态,此时能够向滤水池2内排水,否则开关结构保持关闭,即只需要将条形口44的位置设置为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通孔69与条形口44对齐即可,能够方便准确控制向滤水池2内排水的时机。
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均为同轴设置的圆柱形的封闭结构,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外径相同,污水池1设在最上方,清水池4设在污水池1的底部,滤水池2设在清水池4的底部,废水池 20设在滤水池2的底部,排污管64穿过污水池1、滤水池2和清水池4延伸到废水池20的顶部,排水管29穿过污水池1和清水池4延伸到滤水池2顶部,抽水管30穿过污水池1延伸到清水池4底部。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 和废水池20均为封闭结构,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的顶部侧壁设有透气孔41。
通过以上结构能够节约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占用的空间,透气孔41用于方便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内进入气体,从而配合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的变化而产生吸水和出水的效果。
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包括与连接箱36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水室46,第二水室46通过第二开口35与连接箱36内部连通,第二水室46通过第二过水口 51与抽水管30的端部连通,第二过水口51上覆盖有第三活塞板50,第三活塞板50小于第二水室46的横截面,第三活塞板50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导杆47,第二导杆47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套34,第三滑套34与第三活塞板50之间的第二导杆47上套装有第二弹簧49,第三滑套34与第二水室46的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大而压强变小时,第三活塞板20在第二导杆47的引导下而压缩第二弹簧49,第三活塞板20离开第二过水口51,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开启,反之,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小则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关闭。
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包括与连接箱36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室45,第一水室45通过第三开口37与连接箱36内部连通,第一水室45通过第一过水口42与连接管40的端部连通,第三开口37底部覆盖有第二活塞板38,第二活塞板38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导杆43的上端,第一导杆43的下端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水室45,第一水室45的内壁与第二活塞板38之间的第一导杆43上套装有第一弹簧39,第二活塞板38小于第一水室45的横截面。
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小而压强变大时,第二活塞板38在第一导杆43的引导下而压缩第一弹簧39,第二活塞板38离开第一过水口42,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开启,反之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大则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关闭。
顶板8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多个L形的固定板65,固定板65的端部固定连接导轨7的外壁,导轨7的底部与污水池1的顶部之间垂直连接有多个支杆6。
第一单向开启结构包括连接筒70,连接筒70的上部与入水孔22连通,连接筒70的下部与排水管29连通,排水管29的直径小于连接筒70的直径,排水管29的上端覆盖有第四活塞板53,第四活塞板53垂直连接第三导杆54的下端,第三导杆54上部插装在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套33内,第二滑套33与连接筒70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滑套33与第四活塞板53之间的第三导杆54上套装有第三弹簧55。
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大而压强变小时,第四活塞板53在第三导杆54的引导下而压缩第三弹簧55,第四活塞板53离开排水管29的上端,第一单向开启结构开启,反之,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小则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关闭。
工作原理:滑块17随着主轴21做顺时针旋转,滑块17位于第一凸起段56 时,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内远离主轴21的一端,第一滑套15内部的容积最大,此时入水孔22和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之后滑块17进入第一连接段57,滑块17推动第一活塞板14向主轴21靠近,第一滑套15内部的容积变小,压强增大,污水通过滤网27的过滤而得到净化,此过程中出水孔26保持在第一开口23内部,且开关结构保持开启状态,第一滑套15内部的污水自出水孔26、连接管40、环形管68和排水管29向滤水池2排出,之后滑块17进入第一个过渡段58,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靠近主轴21的一端,第一滑套15内部的容积最小,之后滑块17进入第二连接段59,此时入水孔22位于第一开口23外,滑块17带着第一活塞板14向远离主轴2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滑套15的内部容积变大,清水池4内的清水经过抽水管30的抽取从滤网27处上涌对滤网27处的杂质进行冲刷,能够有效防止杂质堆积,之后滑块17进入第二凸起段60,第二凸起段60与主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一凸起段 56与主轴21的距离,优选为第二凸起段60的距离为第一凸起段56与主轴21 的距离的1/6~1/5,这样每次抽取的清水较处理的污水更少,从而达到节约清水并且能够冲洗干净的目的,之后滑块17进入第三连接段66内,滑块17带着第一活塞板14向主轴21靠近,第一滑套15内部容积变小,此时排放口63进入第一开口23内,出水孔26虽然位于第一开口23内,但是开关结构保持关闭状态,冲刷了滤网27的污水经过排污管64向废水池20内排放,之后滑块17 进入到第二个过渡段58内,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靠近主轴21的一端,第一滑套15内部的容积最小,最后滑块17进入第四连接段67,滑块17带着第一活塞板14远离主轴21,第一滑套15内部的容积变大,此时入水孔22进入到第一开口23内,则污水池1内部待处理的污水经过吸水管28进入到第一滑套15内等待处理,如此完成一个循环,通过以上循环过程,能够不间断地将污水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少量的清水将杂质冲洗到废水池20内集中,从而方便进行集中的处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清理滤网以防止堵塞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31),所述进水口(31)的上部盖设有端盖(32),所述清水池(4)的顶部侧壁连接有加水管(12),所述加水管(1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3),所述滤水池(2)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出水管(61),所述出水管(61)上设有第三控制阀(62),所述废水池(20)的底部连接有排放管(19),所述排放管(1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8);
所述污水池(1)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底板(5),所述底板(5)的上方水平设有圆形的顶板(8),所述顶板(8)的中部垂直插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主轴(21),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设有驱动主轴(21)绕其中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主轴(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套(15),所述第一滑套(15)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板(14),所述第一活塞板(14)垂直连接推杆(16)的一端,所述推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沿导轨(7)的内部滑动,所述第一滑套(15)靠近主轴(21)的一端底部设有第一开口(23),所述第一滑套(15)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底板(5)和顶板(8)滑动配合;
所述底板(5)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出水孔(26)、多个入水孔(22)和多个排放口(63),所述导轨(7)为中心对称结构且中心位于主轴(21)的中轴线上,所述导轨(7)包括交替设置的多段第一凸起段(56)和多段第二凸起段(60),所述第一凸起段(5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段(57)和第四连接段(67),所述第一连接段(57)和第四连接段(67)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段(6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段(59)和第三连接段(66),所述第二连接段(59)和第三连接段(66)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57)与第二连接段(59)的端部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段(66)与第四连接段(67)之间均连接有过渡段(58),所述第一连接段(57)、第二连接段(59)、第三连接段(66)和第四连接段(67)均为直线段,所述第一凸起段(56)、过渡段(58)和第二凸起段(60)为圆弧段,所述第一凸起段(56)、过渡段(58)和第二凸起段(60)为圆弧段的圆心位于主轴(21)的中轴线上,所述过渡段(58)与主轴(21)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段(60)与主轴(21)的距离,所述第二凸起段(60)与主轴(21)的距离小于第一凸起段(56)与主轴(21)的距离;
所述滑块(17)位于第一凸起段(56)内时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内远离主轴(21)的一端,且所述入水孔(22)和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所述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时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排放口(63)位于第一开口(23)外部;所述滑块(17)位于过渡段(58)时第一活塞板(14)位于第一滑套(15)内靠近主轴(21)的一端;所述滑块(17)位于第二连接段(59)内时出水孔(26)位于第一开口(23)内且所述入水孔(22)位于第一开口(23)外;所述滑块(17)位于第三连接段(66)内时排放口(63)位于第一开口(23)内,所述滑块(17)位于第四连接段(67)内时入水孔(22)位于第一开口(23)内;
所述入水孔(22)通过第一单向开启结构连接吸水管(28)的上端,所述吸水管(28)的下端与污水池(1)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开启结构为自吸水管(28)的上端向下开启,所述出水孔(26)与底板(5)底部固定的连接箱(36)连接,所述连接箱(36)的两侧通过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和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分别连接抽水管(30)和连接管(40),所述第二单向开启结构为自抽水管(30)向连接箱(36)内部开启,所述第三单向开启结构为自连接箱(36)内部向连接管(40)开启,所述抽水管(30)与清水池(4)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40)通过开关结构与滤水池(2)内部连通,所述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开关结构开启,所述滑块(17)不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开关结构关闭,所述排放口(63)连接排污管(64)的上端,所述排污管(64)的下端与废水池(20)内部连通,所述排污管(64)的上端设有单向阀(52),所述单向阀(52)为自排污管(64)的上端向下端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包括环形管(68),所述环形管(68)截面为矩形,所述环形管(68)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排水管(29),所述排水管(29)与滤水池(2)连通,所述环形管(68)的顶面敞开,所述环形管(68)的顶面覆盖有环形的滑环(48),所述滑环(48)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口(44),所述滑环(48)的边缘通过多个连接板(24)与第一滑套(1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40)远离第一过水口(42)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环形的阻挡环(25),所述阻挡环(25)覆盖在滑环(48)上,所述连接管(40)与阻挡环(25)连接处为通孔(69),所述滑块(17)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通孔(69)分别与其中一个条形口(44)对准,所述滑块(17)不位于第一连接段(57)内时通孔(69)与条形口(44)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均为同轴设置的圆柱形的封闭结构,所述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外径相同,所述污水池(1)设在最上方,所述清水池(4)设在污水池(1)的底部,所述滤水池(2)设在清水池(4)的底部,所述废水池(20)设在滤水池(2)的底部,所述排污管(64)穿过污水池(1)、滤水池(2)和清水池(4)延伸到废水池(20)的顶部,所述排水管(29)穿过污水池(1)和清水池(4)延伸到滤水池(2)顶部,所述抽水管(30)穿过污水池(1)延伸到清水池(4)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池(20)的底部为锥形,所述排水管(29)设在废水池(20)的底面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固定安装在污水池(1)的外壁上,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主轴(21)的上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开启结构包括与连接箱(36)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水室(46),所述第二水室(46)通过第二开口(35)与连接箱(36)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水室(46)通过第二过水口(51)与抽水管(30)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51)上覆盖有第三活塞板(50),所述第三活塞板(50)小于第二水室(46)的横截面,所述第三活塞板(50)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导杆(47),所述第二导杆(47)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套(34),所述第三滑套(34)与第三活塞板(50)之间的第二导杆(47)上套装有第二弹簧(49),所述第三滑套(34)与第二水室(46)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向开启结构包括与连接箱(36)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水室(45),所述第一水室(45)通过第三开口(37)与连接箱(3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室(45)通过第一过水口(42)与连接管(40)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三开口(37)底部覆盖有第二活塞板(38),所述第二活塞板(38)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导杆(43)的上端,所述第一导杆(43)的下端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水室(45),所述第一水室(45)的内壁与第二活塞板(38)之间的第一导杆(43)上套装有第一弹簧(39),所述第二活塞板(38)小于第一水室(45)的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多个L形的固定板(65),所述固定板(65)的端部固定连接导轨(7)的外壁,所述导轨(7)的底部与污水池(1)的顶部之间垂直连接有多个支杆(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开启结构包括连接筒(70),所述连接筒(70)的上部与入水孔(22)连通,所述连接筒(70)的下部与排水管(29)连通,所述排水管(29)的直径小于连接筒(70)的直径,所述排水管(29)的上端覆盖有第四活塞板(53),所述第四活塞板(53)垂直连接第三导杆(54)的下端,所述第三导杆(54)上部插装在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套(33)内,所述第二滑套(33)与连接筒(7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套(33)与第四活塞板(53)之间的第三导杆(54)上套装有第三弹簧(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均为封闭结构,所述污水池(1)、滤水池(2)、清水池(4)和废水池(20)的顶部侧壁设有透气孔(41)。
CN202011012510.2A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Withdrawn CN112062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2510.2A CN112062314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2510.2A CN112062314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2314A true CN112062314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3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2510.2A Withdrawn CN112062314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23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577A (zh) * 2021-06-07 2021-09-10 南京安佰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葡糖基芦丁的生产制备用除杂过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577A (zh) * 2021-06-07 2021-09-10 南京安佰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葡糖基芦丁的生产制备用除杂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80026U (zh)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前端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N114197574B (zh) 一种自带净化功能的智能雨水收集系统
CN108117112B (zh) 用于污水的处理装置
CN107226546A (zh) 一种雨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12062314A (zh)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1549222B (zh) 一种过滤池
CN112973234A (zh) 一种市政环保用污水高效过滤设备
CN209128216U (zh) 一种河水污染治理系统
CN109095721B (zh) 基于排水分类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CN110122407A (zh) 一种鱼池或鱼缸过滤系统
KR20160022517A (ko) 수차가 구비된 침전지용 무동력 슬러지 배출장치
CN116831076A (zh) 一种吸污岛排污圈养池
CN201419044Y (zh) 一种过滤池
CN115671859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过滤管道
CN211932096U (zh) 跑道式水产养殖池及水产养殖系统
CN113617089A (zh) 一种提钒废水处理用滤网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111703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处理装置
CN22258573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储罐
CN221535763U (zh) 一种大鲵养殖水用清洁装置
CN207484631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水利排污管道
CN214495990U (zh) 一种园林节能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22841637U (zh) 一种生物实验室用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22770699U (zh) 一种高速公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21752554U (zh) 一种新型水环境污染防治设备
CN220443563U (zh) 一种超滤膜系统集成式反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