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880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880B
CN112054880B CN201910491679.1A CN201910491679A CN112054880B CN 112054880 B CN112054880 B CN 112054880B CN 201910491679 A CN201910491679 A CN 201910491679A CN 112054880 B CN112054880 B CN 112054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data
harq entity
dci
data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16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4880A (zh
Inventor
肖洁华
李新县
唐浩
王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16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8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750 priority patent/WO2020244645A1/zh
Priority to EP20818653.6A priority patent/EP3982578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05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80A/zh
Priority to US17/532,798 priority patent/US1204159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4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可实现利用不同的小区进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机制进行数据传输。其中,HARQ机制,是一种结合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方法的技术。采用HARQ机制,进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可以增加系统可靠性,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如何基于HARQ机制进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利用不同的小区进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HARQ实体与第二小区的对应关系,从而利用第二小区,重传第一HARQ实体所对应的第一数据;相对于,等待第一小区恢复正常,再进行第一数据的重传的方式,可提高数据的吞吐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小区中包括第一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BWP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BWP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BWP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BWP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二数据块。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重传都在第二小区内,提高第二小区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二数据块。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三数据块,第一数据块的重传在第二小区内,第二数据块的重传在第三小区内,可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DCI或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初传在所述第二小区中;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场景,第一小区或第四小区的传输带宽大于第二小区的传输带宽;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初传在第二小区中,当第一小区异常恢复后,可在第一小区中,重传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小区包括第一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BWP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BWP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DCI或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初传在所述第二小区中;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且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关于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关于通信接口和处理器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且收发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关于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等。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控制所述通信接口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通信接口,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关于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所述系统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下MAC实体、HARQ实体、HARQ进程和HARQbuffer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失败检测和波束失败恢复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架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的一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B1和TB2传输的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B2重传的一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WP配置的一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B2重传的一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B2重传的一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B1重传的一示意图;
图15和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RQ重传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配置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的给出了与本申请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概念的说明也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一、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与支持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接入网设备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的接入网设备通信,还可以与支持LTE的接入网设备以及支持5G的接入网设备的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以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二、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简称为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以及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以终端是UE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三、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载波聚合是将至少2个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传输带宽的技术。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频谱,载波聚合支持不同载波单元之间的聚合,比如,相同或不同带宽内载波单元的聚合,或者,同一频带内,邻接或非邻接载波单元间的聚合,或者,不同频带内载波单元间的聚合等。
四、数据传输的协议栈
如图1所示,在用户面数据传输的协议栈中,终端设备侧(例如UE)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应用协议(application protocol,APP)层、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TCP)层、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等。接入网侧(例如gNB)从上至下,依次包括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等。核心网侧(例如core)可包括IP层等。服务器侧(例如server)从上至下,依次包括APP层、TCP层和IP层等。
以终端设备从服务器下载数据为例,图1所示的黑色箭头表示在数据下载过程中,数据在各个协议栈中的主要流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接入网侧,上述SDAP层至PHY层是RAN侧的空口协议栈,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比如,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接入网侧,还可包括其他有线传输部分的协议栈等。
五、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
HARQ重传是MAC层的数据重传机制,是一种结合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方法的技术。
示例的,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后,可使用检错码,来检测接收的数据包是否出错,比如,所述检错码可为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等。如果数据包无错,则接收端发送肯定确定(acknowledge,ACK)至发送端。如果数据包有错,则接收端首先使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纠正错误。若FEC可纠正错误,则接收端可发送ACK至发送端。若FEC无法纠正错误,则接收端可发送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至发送端。
其中,针对接收端发送NACK的情况,即针对上述FEC无法纠正错误的数据包,接收端可丢弃上述错误的数据包或者把上述错误的数据包保存下来,以待重传数据后,可以与重传数据进行合并。示例的,对于ACK可用‘1’表示,对于NACK可用‘0’来表示;收发端通过HARQ机制可以增加系统可靠性,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六、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
ARQ重传是RLC层的数据重传机制,重传的数据为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unit,SDU),或者,重传的数据为RLC SDU的分段。发送端可基于接收端发送的NACK,触发RLC层的ARQ重传。或者,当发送端的RLC发送定时器超时时,触发RLC层的ARQ重传。
HARQ与ARQ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采用ARQ技术,如果接收端发现数据包传错了,将丢弃原数据包,然后申请数据包的重传。而采用HARQ技术,如果接收端发现数据包传错了,将保留传错的原数据包,然后申请数据包的重传。最后,接收端将重传的数据包与原数据包进行合并,以获得分集增益,所述分集增益,也可称为软合并增益。并且结合编码方式,可针对不同次的重传将编码的冗余位进行不同的保留,以获得分集增益。
通过以上记载,可以看出,ARQ机制采用丢弃数据包并请求重传的方式。而HARQ机制采用将原数据包与重传数据包合并,以获得分集增益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传输错误的数据包,虽然初始的原数据包无法被正确解码,但其中还是包含了有用的信息,如果丢弃了,相应的,有用的信息也丢失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HARQ机制可使用带软合并的HARQ(HARQ with softcombining)机制。所述软合并的过程可为:接收端在接收到错误的数据包后,可将错误的数据包保存在一个HARQ缓存寄存器(buffer)中,并与后续接收到的重传数据包进行合并,从而得到一个比单独解码更可靠的数据包。然后对合并后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如果还是失败,则重复“请求重传,再进行软合并”的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重传的比特信息与原始传输是否相同,软合并的HARQ可包括追赶合并(chase combining)和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两类。在追随合并中,重传数据包与原始数据包的比特信息相同;在增量冗余中,重传数据包与原始数据包的比特信息可不同。
比如,在增量冗余中,发送端可生成多个编码比特(coded bit)的集合,每个编码比特集合可携带相同的信息,即编码输入信息相同。当发送端需要进行数据重传时,发送端可选择与前一次不同的编码比特集合。相应的,接收端可把重传的数据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进行合并。每次重传的编码比特集合可称为一个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
七、HARQ实体
在接入网的高层协议框架中,CA仅对MAC层可见,关于接入网的高层协议框架可参见图1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在未配置为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的情况下,MAC层只有一个MAC实体。终端设备在配置为DC的情况下,MAC层有两个MAC实体。载波聚合中的每个小区对应一个HARQ实体,比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n个服务小区可共对应于n个HARQ实体。一个HARQ实体对应一组HARQ进程(process),每个HARQ进程对应一个HARQ缓存寄冲器(buffer)。
针对发送端,HARQ缓存寄存器用于存放发送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比如,未收到正确反馈的TB。针对接收端,HARQ缓存寄存器用来存放TB的译码软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时间单元内,每个HARQ进程只能处理一个TB,一个HARQ和一个TB相对应。所述时间单元的单位可以是子帧、时隙、或符号等,一个时间单元可包括一个子帧、或一个时隙,或一个或多个符号等。相应的,在接收端,每个HARQ进程都有独立的HARQ缓存寄存器,以便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软合并。在空分复用中,一个时间单元会并行传输2个TB,每个TB有各自独立的HARQ确认信息,并使用不同的HARQ进程来处理。此时1个HARQ实体可包含2个HARQ进程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HARQ实体用于控制HARQ进程,小区与HARQ实体的关联,还可以描述为小区与HARQ进程的关联等。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MAC层包括MAC实体。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MAC实体用来处理下述一种或多种传输信道: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上行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MAC实体负责将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上。逻辑信道即支持特定类型信息传输的通道,每种逻辑信道由其传输的信息类型所定义,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channel,DTCH),用于传输小区的广播信息、寻呼信息、公共控制信息、专用控制信息和专用业务数据。MAC实体包括HARQ实体,HARQ实体用于维护多个并行HARQ进程,下行数据传输时终端的HARQ实体将DL-SCH上接收的HARQ信息和关联的TB指向对应的HARQ进程。当物理层没有配置空间复用时,一个HARQ进程支持一个TB。其中用于DL-SCH或UL-SCH传输的HARQ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NDI)、传输块大小(TBS)、冗余版本(RV)和HARQ进程号等。
八、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
主小区可以是终端设备进行初始连接建立的小区,或者,主小区可以是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建的小区,或者,主小区可以是在切换(handover)过程中指定的主小区等。主小区,主要用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RC通信。主小区对应的载波单元称为主载波单元(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主载波单元的下行载波称为下行主载波单元(down link PCC,DLPCC),主载波单元的上行载波称为上行主载波单元(up link PCC,UL PCC)。
九、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
辅小区可以是与终端设备之间不存在RRC通信的小区,主要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所述辅小区可以是在RRC重配置时添加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单元成为辅载波单元(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SCC)。辅载波单元的下行载波称为下行辅载波单元(downlink SCC,DLSCC),辅载波单元的上行载波称为上行辅载波单元(uplink SCC,UL SCC)。
示例的,主小区可以是在连接建立时确定的,辅小区可以是在初始接入完成之后,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添加、修改或释放的。
十、服务小区(serving cell)
服务小区可以是为终端设备提供上下行传输服务的小区。如果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态但并未配置CA,则该终端设备只有一个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可为主小区;如果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态且配置了CA,则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一个服务小区集合,且该服务小区集合中包括主小区和辅小区。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可以指代主小区,或者,服务小区也可以指代辅小区,或者,服务小区可以同时指代主小区和辅小区等。
十一、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
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RB资源。在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technique,NR)的版本(release)15中规定,对于一个终端设备,一个服务小区最多可以配置4个该终端特有的BWP,其中,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下,上下行可各配置4个BWP,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下,上下行可各配置4个BWP。在任一时刻,仅能激活一个BWP,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激活的BWP上进行数据的收发。在载波宽带(carrier BW)内,终端可仅支持一个BWP,所述BWP的带宽小于或等于UE带宽能力(UE bandwidth capability),UE带宽能力小于或等于载波带宽(carrier BW)。或者,在载波带宽中,终端可支持两个BWP,分别为BWP1和BWP2,且BWP1和BWP2的带宽相互重叠。或者,在载波带宽中,可支持两个BWP,分别为BWP1和BWP2,且BWP1和BWP2不重叠。
十二、频率范围1(frequency range 1,FR1)和频率范围2(frequency range 2,FR2)
如表1所示,在NR协议中,将用于5G通信的频率,按照其范围分为FR1和FR2。FR1对应的频率范围为450MHz至6000MHz,对应低频频段。FR2对应的频率范围为24250MHz至52600MHz,对应高频频段。位于不同FR,信道带宽可以不同。由于高频段的资源丰富,其信道带宽一般比较大。
表1频率范围的定义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091
如表2所示,针对FR1,当子载波间隔SCS为15kHz时,最大支持50MHz的信道带宽,当SCS为30kHz或60kHz时,最大支持100MHz的信道带宽。如表3所示,针对FR2,当SCS为60kHz时,最大支持200MHz的信道带宽,当SCS为120kHz时,最大支持400MHz的信道带宽。
表2FR1中不同系统参数下信道带宽、传输带宽配置NRB对应表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092
表3FR2中不同系统参数下信道带宽、传输带宽配置NRB对应表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093
十三、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编码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TB表示为比特序列a0,a1,a2,a3,...,aA-1,其中A是负载大小,也就是TB所包含的比特数,也可以称为TB的大小。在以下示例中,将用a0,a1,a2,a3,...,aA-1表示TB为例,详细介绍TB的编码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编码率R和A的大小,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parity-check,LDPC)的基图选择。其中,LDPC基图选择的结果可为LDPC基图1或LDPC基图2。根据a0,a1,a2,a3,...,aA-1,产生CRC,产生的CRC可表示p0,p1,p2,p3,...,pL-1。对TB添加CRC。其中,添加CRC后的TB大小可表示为:B=A+L,L表示添加的CRC的大小,B表示添加CRC后TB的大小。进一步的,对TB进行CB分段,以及对分段后的CB加CRC,然后对CB进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以及CB串接等。
十四、编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传输
CBG是将TB的编码块CB进行分组的结果。假设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包括C个编码块(code block,CB)。所述CBG的个数M是根据RRC的配置值N以及1个TB所包含的CB个数C共同决定的。
在一个时间单元只有一个码字(codeword)传输的前提下,当N大于或等于C时,CBG的个数M等于C,当N小于C时,CBG的个数M等于N。或者,关于CBG的个数M,也可采用以下公式描述:M=min(N,C)。
其中,N是根据现有协议中RRC配置的CBG个数所确定的,N的取值可为2,4,6,8等。C是1个TB所包含的CB个数,其大小是根据TB加CRC后的大小B来确定的。示例的,B=A+L,A代表TB的大小,B代表TB增加CRC后的大小,L代表CRC的大小。
根据确定后的CBG个数M,和一定的映射准则,可以将C个CB分到M个CBG中。当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时,接收端可以以CBG为粒度进行HARQ反馈,发送端可以根据CBG粒度的HARQ反馈信息进行CBG的数据重传。
十五、CBG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
为了支持CBG粒度的数据传输,在下行或上行数据调度的DCI的信息域中可包括CBGTI或CBGFI。其中,CBGTI的位数是根据RRC配置的N值确定的,每个比特表示各个CBG的传输情况。比如,“1”表示对应CBG被传输了,“0”表示对应CBG没有被传输。CBGFI表示当前传输的CBG是否可以和之前传输的CBG进行软合并。比如,“1”表示可以合并,“0”表示不能合并等。
十六、TCP的拥塞控制
TCP拥塞控制是通过拥塞窗口处理网络拥塞现象的一种机制。主流的TCP拥塞控制算法将TCP连接的整个过程分为慢启动、拥塞避免、拥塞控制和快速重传/恢复四个阶段。其中,在拥塞控制阶段,发送端会根据TCP数据包的反馈是否超时或TCP数据包是否丢失的检测,调整TCP数据包发送的数据量。当检测到TCP数据包的反馈超时或数据包丢失时,可大幅降低TCP数据包发送的数据量,从而减少了上层发送到RAN侧的数据量。
十七、波束失败检测(beam failure detection)和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recovery)
如图3所示,波束失败检测和波束失败恢复的过程可包括:1)终端设备的物理层PHY进行波束失败指示上报(beam failure indication)至终端设备MAC层。2)终端设备的MAC层在接收到所述波束失败指示上报,进行波束检测。如果确定波束失败,则发起随机接入,启动波束失败恢复。3)接入网设备响应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完成波束失败恢复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是以检测FR1中的PCell的波束为例进行说明,检测其它小区的波束与上述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说明。
十八、波束失配
所谓波束失配,是指数据发送端的波束方向和数据接收端的波束方向不匹配而导致数据无法正确发送或接收的情况。在5G通信系统中,多天线和高频信道的使用使得波束赋形成为提高数据收发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用于发送信号的多天线上信号的相位和/或幅度的调整,波束赋形可以使信号发送的波束指向特定的方向,同理也可以使接收信号的波束指向特定的方向。当发送波束的方向和接收波束的方向一致时,可以获得最大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信号接收的质量。相反如果发送波束的方向和接收波束的方向相差较大时会导致信号无法正确接收。方向一致的发送和接收波束可以称为波束匹配,或波束对准,方向不一致的发送和接收波束可以称为波束失配,或波束(对准)失败。在高频信道下,信号受到障碍物阻挡或终端方向的转动或移动容易导致波束失配。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由于一个小区只包含一个下行载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小区”和“载波”可以等价使用。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小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包括终端设备601和网络设备602。
终端设备601可以通过Uu空口向接入网设备602传输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可包括上行数据信息和/或上行控制信息。其中,Uu空口可以理解为通用的UE和网络之间的接口(universal UE to network interface)。Uu空口的传输可以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其中上行传输可以是指终端设备601向接入网设备602发送信号,下行传输可以是指接入网设备602向终端设备601发送信号。上行传输中所传输的信号可以称为上行信息或上行信号,下行传输中所传输的信号可以称为下行信息或下行信号。
可选的,在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下,还可包括网管系统603。终端设备601可以通过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与网管系统603通信,比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601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602与网管系统603进行通信。在具体实现中,该网管系统603可以是运营商的网管系统。同理,网管系统603也可以通过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与终端设备601进行通信。比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管系统603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602与终端601进行通信。
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可应用于上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过程,也可应用于下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过程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初传和重传过程中为例进行说明。该流程中的网络设备可为上述图4中的接入网设备602,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4中的终端设备601,该流程具体为:
S701.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可选的,第一数据可具体为第一下行数据。
S7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
S7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S704.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小区中发送重传的第一数据。
S705.终端根据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一数据。
在一示例中,网络设备可建立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通知终端设备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选的,网络设备可首先建立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等条件下,再建立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建立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对应关系的场景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另一示例中,可首先建立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等条件时,可建立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第二小区中可包括多个BWP,比如第一BWP和第二BWP等。上述所建立的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具体为第一BWP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此时,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BWP的标识,以通知终端设备第一BWP和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侧可获取不同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一BWP的标识,以及不同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确定第一BWP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示例的,不同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为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可为预先配置的,或者可为协议预定义的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对第一小区进行检测。且当检测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波束失配等异常情况时,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通知网络设备。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波束失配的标识,和/或波束恢复的标识等。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具体为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element,MAC CE)信令或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等。
示例的,当第二指示信息为RRC信令,且当该RRC信令中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以及波束失配的标识时,该RRC信令的具体格式可如下: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21
示例的,当第二指示信息为RRC信令,且该RRC信令中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波束失配的标识或波束恢复的标识时,该RRC信令的具体格式可如下: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22
示例的,如图6所示,当第二指示信息为MAC CE信令时,所述MAC CE中可包括第一小区的索引,波束失败的标识。其中,第一小区的索引位数可以为4位、5位或6位等,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是以第一小区的索引为6位为例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F用于表示波束失败的标识,Cell index表示第一小区的索引,R表示保留比特。示例的,当F所在的位置信息为1时,可以表示后面Cell index所指示的小区检测到了波束失败。当F所在的位置信息为0时,可以表示后面Cell index所指示的小区波束失败恢复。
示例的,如图7所示,当第二指示信息为MAC CE信令时,所述MAC CE中可包括第一小区的索引、波束失败的标识和波束恢复的标识。其中,第一小区的索引位数可以为4位、5位或6位等,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是以第一小区的索引为6位为例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F用于表示波束失败的标识,Re表示波束恢复的标识,Cell index表示第一小区的索引。示例的,当F所在的位置信息为1时,可以表示后面Cell index所指示的小区检测到了波束失败。Re所在的位置信息为1时,可以表示后面Cell index所指示的小区波束失败恢复。
示例的,当第二指示信息为UCI时,所述UCI可携带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传输,或所述UCI可以携带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中传输。
通过上述记载可知,第一数据的初传在第一小区中,第一数据的重传在第二小区中。当第一小区的信道带宽大于第二小区的信道带宽时(比如,第一小区可对应于FR2中的小区,信道带宽可为400MHz,第二小区可对应于FR1中的小区,信道带宽可为100MHz),为了保证初传和重传数据对应的原始信息数据相同,可在重传第一数据时,将第一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块,分多次传输。所述多次传输的数据块可在同一个小区中,也可在不同的小区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将第一数据拆分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的,以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在同一个小区中,且该小区为第二小区为例进行说明:
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第一数据块的重传。可选的,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小区中重传第一数据块。相应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一数据块。
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CI,第二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块的重传。可选的,所述第二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二数据块。相应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二数据块。
示例的,以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在不同小区中,且第一数据块在第二小区中传输,第二数据块在第三小区中传输为例进行说明,且第二小区与第三小区不同:
关于网络设备重传第一数据块的过程,可参见上述示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CI,第三DCI用于调度第三数据块的重传。可选的,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三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三小区中发送重传的第二数据块。相应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三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二数据块。
当初传和重传信道带宽和质量有较大差异时,采用上述方法可保证初传和重传的传输块大小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将第一数据拆分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为例进行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比如,可将第一数据拆分为N个数据块,所述N的取值,可为除2外的其它取值,所述N个数据块可在同一个小区中传输,也可在不同的小区中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以下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中:第一数据可对应于TB2,第一数据块可对应于CBG1,第二数据块可对应于CBG2。关于TB的解释可参见上述术语解释第十四部分的说明,关于CBG的介绍可参见上述术语解释第十五部分的说明。第一小区可对应于小区2,第二小区可对应于小区1,第三小区可对应于小区3。第一HARQ实体可对应于HARQ实体2,第二HARQ实体可对应于HARQ实体1。
在一示例中,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侧的MAC层包括TB1和TB2两个数据待传输。其中,初次传输时,TB1通过小区1进行传输,则TB1的数据存放在HARQ实体1的缓冲区内。TB2通过小区2进行传输,则TB2的数据存放在HARQ实体2的缓冲区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建立HARQ实体1与小区1的对应关系,以及HARQ实体2与小区2的对应关系,在数据初传和重传时维持相同的对应关系。这种小区和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默认的小区和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针对上述示例,如图8所示,TB1的初传和重传都通过小区1中的HARQ实体1的HARQ进程0进行传输,TB2的初传和重传都通过小区2中的HARQ实体2中的HARQ进程N-1进行传输。可见,在该示例的小区和HARQ实体的映射架构中,TB1的初传和重传仅能在小区1中,TB2的初传和重传仅能在小区2中。一个已进行初传过的数据,为支持跨载波的数据重传,只能通过高层数据的重传才能改变数据重传的小区,不能利用软信息合并的增益,流程时间较长,造成重传效率低下。
针对该示例中,如果小区2由于障碍物阻挡或终端设备的转动或移动等因素发生了阻塞(blockage),此时终端设备要重新进行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的对齐,上述波束对齐的过程可称为波束恢复,关于波束恢复可参见上述术语解释十八部分的说明。在上述波束恢复过程中,在小区2上,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数据收发,会导至数据发送设备的上层(比如TCP层)无法在一定的条件要求下接收到数据包的正确接收反馈,从而发送设备的TCP层的拥塞控制流程可能进入拥塞控制阶段,数据发送端主动降低输入到无线接入网侧的数据吞吐量,降低了整个无线接入网侧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关于TCP的拥塞控制可参见上述术语解释的第十七部分的说明。
针对上述过程,本申请提供以下解决方案,分别为第一种解决方案和第二种解决方案。其中,第一种解决方案可对应于上述图5所示的流程以及上述实施例二所对应的方案。
示例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建立HARQ实体2与小区1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侧通过小区1进行TB2的重传。相应的,终端设备侧通过小区1接收重传的TB2。
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侧的MAC层可建立HARQ实体2与小区1的对应关系,且MAC层可将HARQ实体2与小区1的对应关系通知给PHY层。网络设备侧的PHY层可通过空口将HARQ实体2与小区1的对应关系,通知终端设备,具体的,比如:
比如,小区1中包括BWP1和BWP2,可预先建立不同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比如,可建立BWP1与HARQ实体1的对应关系,BWP1用于传输HARQ实体1中的数据。可建立BWP2与HARQ实体2的对应关系,BWP2用于传输HARQ实体2中的数据。其中,BWP1与BWP2的配置可相同或不同,比如,BWP1与BWP2所配置的物理资源以及其它相关参数等可相同或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当BWP1与BWP2,除了BWP ID外,其他配置相同时,可认为仅改变BWP所发送或接收的HARQ数据的来源,比如,BWP1的HARQ数据的来源为HARQ实体1,BWP2的HARQ数据的来源为HARQ实体2,或者,可以描述为:改变BWP与HARQ实体的映射关系。比如,BWP1所映射的HARQ实体为HARQ实体1,BWP2所映射的HARQ实体为HARQ实体2。或者,可以描述为:不改变BWP相关的射频参数以及基带参数等。此时激活的BWP由BWP1切换至BWP2的时间很短,不影响数据发送的效率。当BWP1与BWP2,除BWP ID外,其他配置不同时,可认为在改变BWP的HARQ数据来源的同时,还改变发送资源或发送参数的配置等,或者可以描述为:在改变BWP与HARQ实体的映射关系的同时,改变BWP的射频参数或基带参数等,此时激活的BWP由BWP1切换至BWP2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BWP切换可以通过RRC信令、定时器、PDCCH指示、MAC实体等方式来控制。网络侧可以通过切换激活的BWP来改变小区和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示例的,在上述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中,所述BWP可用BWP ID表示,所述HARQ实体可用HARQ实体ID表示,或者,所述HARQ实体可用所述HARQ实体默认所对应的小区标识来表示。小区标识可以是小区配置的索引值或小区ID等。在以下示例中,以小区标识为小区索引值为例进行说明,比如,BWP1对应HARQ实体1,BWP2对应HARQ实体2。BWP1的ID为1,BWP2的ID为2,HARQ实体1的ID为1,HARQ实体2的ID为2,HARQ实体1默认所对应小区的索引为1,HRQ实体2默认所对应小区的索引为2。BWP1与HARQ实体1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BWP ID1对应HARQ实体ID1,或者,BWP ID1对应小区索引1。BWP2与HARQ实体2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BWPID2对应HARQ实体ID2,或者,BWP ID2对应小区索引2。
关于所建立的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可采用以方式进行表示:
第一种方式:在BWP的配置中增加一个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所述IE用于表示所配置的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示例的,所述IE可指示HARQ实体的ID,或者小区的索引。比如,沿用上述举例,BWP 1对应HARQ实体1,在BWP1的配置中可新增IE,所述IE中可指示HARQ实体ID1,或者,所述IE中可指示小区索引1。同理,BWP 2对应HARQ实体2,在BWP 2的配置中可新增IE,所述IE中可指示HARQ实体ID2,或者,所述IE中可存储小区索引2。
示例的,如图10所示,所述新增的IE可称为HARQ缓存寄存器映射(HARQ buffermapping)。可选的以下行BWP配置为例,如图10所示,所述BWP的配置信息中还可包括BWPID、公共下行BWP(BWP DL common)配置和专用下行BWP(BWP DL dedicated)配置。其中,公共下行BWP配置中可包括公共PDCCH配置(PDCCH-Config Comm)和公共PDSCH配置(PDSCH-Config Comm)。专用下行BWP配置中可包括PDCCH配置(PDCCH Config)、PDSCH配置(PDSCH-Config)、半持续调度配置(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onfig,SPS config)、无线链路配置(radiolink config)和缓存寄存器映射(HARQ buffer mapping)等。
示例的,下行BWP配置的格式还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51
其中,在上述下行BWP配置的格式中,新增IE的名称可为HARQ buffer mapping,可参见上述示例中加粗的字段。其中,HARQ buffer mapping中可包括HARQ实体的ID(HARQEntity Id)。比如,若BWP 1对应HARQ实体1,则在上述HARQ buffer mapping中包括HARQ实体ID1,即上述HARQ Entity ID中包括HARQ实体ID1。
进一步的,所述HARQ Entiey Id可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N表示最大HARQ实体的个数;或者,可以描述为HARQEntityId::=INTEGER(0..maxNrofHARQEntitys-1),所述“maxNrofHARQEntitys”表示最大HARQ实体的个数。
示例的,下行BWP配置的格式还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61
其中,在上述下行BWP配置的格式下,新增IE的名称可为HARQ buffer mapping,可参见上述示例中加粗的字段。所述HARQ buffer mapping中可包括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比如,若BWP1对应服务小区1,则在上述HARQ buffer mapping中包括小区索引1,即上述ServCell Index中包括小区索引1。所述servCell Index可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表示最大小区的个数。或者,可以描述为ServCellIndex::=INTEGER(0..maxNrofServingCells-1),所述“maxNrofServingCells”表示最大小区的个数。
第二种方式:在小区级的配置时,新增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可在小区1的配置中新增BWP 1的标识,比如,BWP ID1。在小区2的配置中可新增BWP2的标识,比如,BWP ID2等。
示例的,如图17所示,在小区配置(Serving Cell Config)的格式中,新增的IE可称为下行BWPHARQ映射(DL BWP HARQ mapping),和/或,上行BWPHARQ映射(UL BWP HARQmapping)。可选的,如图17所示,在小区配置中,还可包括下行BWP配置(DL BWP config)和上行BWP配置(UL BWP config)。所述下行BWP配置中可包括下行BWP列表的释放和增加,上行BWP配置中可包括上行BWP列表的释放和增加等。
示例性,小区配置的格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62
通过上述示例可以看出,在小区配置的格式中包括DL BWP HARQ mapping和ULBWP HARQ mapping,关于DL BWP HARQ mapping和UL BWP HARQ mapping可具体参见上述小区配置中的加粗部分。
进一步的,DL BWP HARQ Mapping,或者,UL BWP HARQ Mapping的IE格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63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171
通上述可以看出,在DL BWP HARQ Mapping,或者,UL BWP HARQ Mapping中可新增BWP ID与HARQ实体ID的对应关系,或者,新增BWP ID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对应关系。关于BWPID与HARQ实体ID的对应关系或BWP ID与服务小区索引的对应关系,可参见上述加粗部分的记载。
示例的,当小区1上的激活BWP是BWP1时,小区1发送HARQ实体1中的数据,也可以说小区1对应HARQ实体1;当小区1上的激活BWP切换到BWP2后,小区1发送HARQ实体2中的数据,也可以说小区1对应HARQ实体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在一个小区中配置不同的BWP ID时,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这些BWP ID所对应的物理资源还在该小区上。例如,小区1上配置了BWP1与BWP2,具体可配置BWP1与HARQ实体2的对应关系,BWP2与HARQ实体1的对应关系。虽然BWP1用于传输小区2上的HARQ实体2内的数据,但BWP2所对应的物理资源还在小区1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重传的TB2后,可根据BWP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BWP所对应的HARQ实体。然后根据上述确定的HARQ实体找到初传的TB2的译码软信息存放的缓冲区,将初传的TB2软信息与重传的TB2的软信息进行合并,译码,提高了数据的接收性能。
示例的,第二种解决方案:MAC层仅设置一个HARQ实体,该HARQ实体,对应于所有小区。比如,如图11所示,MAC层仅设置一个HARQ实体,该HARQ实体对应于小区1和小区2,即该HARQ实体与小区1和小区2均存在对应关系。当小区2发送了链路中断或波束失配等情况下,可将TB2的重传转移到小区1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种解决方案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对网络设备侧MAC层HARQ实体中HARQ进程的个数按照小区的个数进行扩展。比如,仍可参照图11所示,在一个HARQ实体对应于一个小区的情况下,一个HARQ实体中包括N-1个HARQ进程。在一个HARQ实体对应于两个小区的情况下,一个HARQ实体中包括2N-1个HARQ进程。
2)网络设备侧的MAC层将HARQ进程与小区的对应关系,通知PHY层。网络设备的PHY层将HARQ进程与小区的对应关系通知终端设备。比如,网络设备侧可通过RRC信令、MAC CE信令和DCI等方式,将HARQ进程与小区的对应关系通知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DCI中可包括HARQ进程域,HARQ进程域的比特数可以按照HARQ进程的个数进行扩展。比如,原来一个HARQ实体对应于一个小区时,一个HARQ实体中包括16个HARQ进程,那么HARQ进程域的比特数为4比特,4比特即可支持最大16个HARQ进程个数的信息指示。当一个HARQ实体对应于两个小区时,一个HARQ实体中包括32个HARQ进程,那么HARQ进程域的比特数需要4比特扩展为5比特,才可最大支持32个HARQ进程个数的信息指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重传的TB2后,需要根据HARQ进程与小区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TB2的HARQ进程,即图11所示的HARQ进程2N-1。然后,在HARQ进程2N-1所对应的缓存寄存器(buffer)中,查找到初传的TB2。终端设备对初传的TB2的软信息和重传的TB2的软信息进行软合并,译码,提高数据的接收性能。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HARQ重传,可以利用初传和重传的软信息合并获得性能的增益,因此需要保证初传和重传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相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小区1与小区2的信道带宽与质量差异较大时,或者,可以描述为当TB2的初传与重传信道带宽和质量有较大差异时,如何保证初传和重传的TBS相同,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原理为:TB2重传的信道带宽小于TB2初传的信道带宽时,或者,可以描述为:当小区1的信道带宽小于小区2的信道带宽时,此时可将重传的TB2,拆分为多个CBG,关于CBG的介绍可参见上述术语解释第十五部分的说明。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一个调度时间单元传输一个TB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调度时间单元还可称为时间单元。
如图8所示,当TB2的初传在小区2中时,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设备的TB2的比特数可称为初传TB2的传输块大小(TB2_TBS_initial)。所述初传TB2的传输块大小是根据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设备的RB个数以及MCS指示所确定的。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设备的RB个数也可称为初始分配给小区2的RB个数(Cell 2_RBNum_initial),MCS指示也可称为始分配给小区2的MCS索引(Cell 2_MCS_initial index)。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设备的RB个数是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2的CQI所确定的。
当TB2的重传在小区1中时,网络设备会根据终端设备小报的小区1的CQI信息,确定小区1重传的MCS。可选的,小区1重传的MCS也可称为Cell1_MCS_ReTx。由于小区1上重传的TB2的传输块大小需要等于初传TB2的传输块大小,因此TB2在小区1重传时所需要的RB个数可以通过小区1重传的MCS和初传TB2的传输块大小来确定。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TB2在小区1重传时所需要的RB个数小于或等于小区1可利用RB个数时,网络设备可按照正常的RB资源的分配,分配RB用于TB2的重传。可选的,小区1可利用RB个数还可称为小区1_RBNum_available。
当TB2重传时所需要的RB个数大于小区1可利用RB个数时,网络设备可以将重传的TB2,拆分为多个CBG进行重传。如图12所示,重传的CBG可在同一个小区上传输。或者,如图13所示,重传的CBG可以在不同的小区上传输。
示例的,如图12所示,网络设备发送一个TB,该TB中包括14个CB,编号分别为1至14。其中,当配置的CBG个数为4个时,按照现有CBG划分的规则,CB1至CB4属于CBG#1,CB5至CB8属于CBG#2,CB9至CB11属于CBG#3,CB12至CB14属于CBG#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TB时,发送CBG1和CBG3传输错误,且不可纠正,发送NACK至网络设备侧,CBG#2和CBG#4传输正确,发送ACK至网络设备侧。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的反馈后,可针对CBG#1和CBG#3进行重传。其中,网络设备可发送DCI向终端设备,该DCI用于调度CBG#1的重传或CBG#3的重传。
比如,如图12或图13所示,该DCI中需要包括CBGTI域、开始指示域和结束指示域。如图12所示,针对CBG#1的重传,4比特的CBGTI域可具体为1000,1代表调度CBG#1进行重传,0代表未调度CBG#2、CBG#3和CBG#4进行重传。针对CBG#3的重传,CBGTI域可具体为0010,1代表示调度CBG#3进行重传,0代表未调度CBG#1、CBG#2和CBG#4进行重传。如图12所示,开始指示域可表示为“start”,结束指示域可表示为“end”。针对CBG1的重传,开始指示域为1,结束指示域为0。针对CBG3的重传,开始指示域为0,结束指示域为1。
图12所示的将CBG#1和CBG#3在同一个小区,即小区1中重传的过程,与图13所示的将CBG#1和CBG#3在不同小区,即小区1和小区3分别重传的过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可在不同的时间,在小区1中分别传输CBG#1和CBG#3,示例的,可在T1时间,在小区1传输CBG#1,在T2时间,在小区1传输CBG#3。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可在小区1和小区3中同时传输CBG#1和CBG#3,相对于上述图12所示的方式,可提高传输效率。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设定TB2是HARQ实体2中的数据,那么在上述第一种解决方案中,除了建立小区1与HARQ实体2的对应关系外,还需要建立小区3与HARQ实体2的对应关系,且将小区3与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通过空口通知终端设备。
当第一小区恢复正常后,在第二小区上未正确传输的数据可转移到第一小区上重传。比如,设定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初传在第二小区中,那么可将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转移到第一小区上。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发送第四DCI,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网络设备可在第一小区中,同时重传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相应的,终端设备可在第一小区中,接收同时重传的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或者,在第二小区上未正确传输的数据可转移到第三小区上重传。比如,设定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初传在第二小区中,那么可将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转移到第三小区上。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发送第四DCI,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网络设备可在第三小区中,同时重传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相应的,终端设备可在第三小区中,接收同时传输的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提供一种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中,小区1可对于上述第二小区,小区2可对应于上述第一小区或第三小区,TB1_0可对应于上述第二数据,TB1_1可对应于上述第三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小区2异常恢复后,可将初传在小区1中的TB1_0和TB1_1转移到小区2中进生重传。
如图14所示,设定TB1_0和TB1_1的初传在小区1中,当小区2异常恢复后,所述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DCI,该DCI用于调度TB1_0和TB1_1的重传,网络设备在第二小区中重传TB1_0和TB1_1。
示例的,所述DCI中可包括每个TB的频域动态资源分配、每个TB的时域动态资源分配、TB个数指示信息、每个TB的调制编码指示、每个TB的新数据指示、每个TB的冗余版本指示、每个TB包括的HARQ进程编号指示信息和TBS索引等。具体的:
每个TB的频域动态资源分配,表示每个TB发送所占用的频率资源。本实施例可以支持每个TB占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另外,考虑到DCI负载的节省,可以将多个TB通过一个联合的频率资源进行发送,只需要一个频域资源分配域。
每个TB的时域动态资源分配,表示每个TB发送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本实施例可以支持每个TB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另外,考虑到DCI负载的节省,可以将多个TB通过一个联合的时域资源进行发送,只需要一个时域资源分配域。
TB个数指示信息,可指示一个时间单元内传输的TB数量、总TB个数,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单元内额外增加的TB个数。在不考虑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在一个时间单元内,一个小区只能传输一个TB,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个时间单元内,一个小区可以传输N个TB,N>1。TB个数指示信息可以是N,或N-1。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TB个数指示总TB个数时,所述TB个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TB个数可为2,分别为TB1_0和TB1_1等。当TB个数指示额外增加的TB个数时,所述TB个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TB个数可为1,表示在原有1个TB的基础上再传输1个TB。
每TB的调制编码指示、每TB的新数据指示、每TB的冗余版本指示,本实施例可以支持指示每个TB的调制编码、新数据指示和冗余版本指示。当TB总个数为2时,有MCS1、NDI1、RV1和MCS2、NDI2、RV2。
TB包括的HARQ进程编号指示信息,可具体包括TB1_0所对应的HARQ进程0所对应的编号指示信息以及HARQ进程N-1所对应的编号指示信息等。
TBS索引,可指示一个TBS大小,比如TB1_0的大小,或者TB1_1的大小等。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表4所示,通过DCI指示TB1_0的TBS索引为1,表示TB1_0的TBS大小为24比特。终端设备通过现有技术中TBS的确定方法,根据DCI中的信息指示和系统参数可以确定多个TB的总TBS大小。终端设备通过总的TBS大小减去其中一个TB的TBS大小可以得到另一个TB的TBS大小。示例的,终端设备通过现有技术确定总TBS大小为80比特时,那么,终端设备可通过80-24=56计算获得TB1_1大小为56比特。当TB的总个数为N且N>1时,需要指示N-1个TBS索引。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如表4所示,下行调度的DCI格式1_1为例,所述DCI指示中可包括以下内容:
表4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01
示例的,终端设备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总的TBS大小:
1)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频率资源分配和时域资源分配信息,获取nPRB参数和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1
参数。根据nPRB参数和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2
参数,确定一个调度时间单元内的RE个数。示例的,一个调度时间单元内的RE个数,可满足以下公式:
NRE=min(156,N'RE)·nPRB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3
其中,NRE表示一个调度时间单元内的RE个数,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4
表示在调度时间单元内,每个PRBR的DM-RS的RE数量,所述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5
中包括没有数据的DM-RS CDM组的开销,所述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6
是RRC配置的overhead参数,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7
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中间变量的信息比特个数。
Ninfo=NRE·R·Qm·υ
其中,NRE表示一个调度时间单元内的RE个数,R表示MCS index中指示的码率,Qm是MCS index中指示的调制阶数。
3)根据中间数量的信息比特个数Ninfo,从下述表5所示的表格中找到一个接近且不小于中间变量的信息比特个数的TBS值,从而确定总的TBS。示例的,当中间变量的信息比特个数为100时,TBS为104。另外,还可以通过中间变量的信息比特个数和一定的计算规则计算得到总的TBS。示例的,先将通过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8
获得量化的中间数量的信息比特N’info,其中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14
当编码率小于1/4时,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9
其中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10
当编码率大于等于1/4时,如果N'info>8424,则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11
否则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12
其中
Figure BDA00020872389900002113
表5 TBS for Ninfo≤3824
Index TBS Index TBS Index TBS Index TBS
1 24 31 336 61 1288 91 3624
2 32 32 352 62 1320 92 3752
3 40 33 368 63 1352 93 3824
4 48 34 384 64 1416
5 56 35 408 65 1480
6 64 36 432 66 1544
7 72 37 456 67 1608
8 80 38 480 68 1672
9 88 39 504 69 1736
10 96 40 528 70 1800
11 104 41 552 71 1864
12 112 42 576 72 1928
13 120 43 608 73 2024
14 128 44 640 74 2088
15 136 45 672 75 2152
16 144 46 704 76 2216
17 152 47 736 77 2280
18 160 48 768 78 2408
19 168 49 808 79 2472
20 176 50 848 80 2536
21 184 51 888 81 2600
22 192 52 928 82 2664
23 208 53 984 83 2728
24 224 54 1032 84 2792
25 240 55 1064 85 2856
26 256 56 1128 86 2976
27 272 57 1160 87 3104
28 288 58 1192 88 3240
29 304 59 1224 89 3368
30 320 60 1256 90 3496
方式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通知网络设备波束失配或链路中断,网络设备启动ARQ重传。关于终端设备具体通过空口通知的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的记载。关于ARQ重传可具体参见上述术语解释六部分介绍,关于波束失败检测和波束失败恢复,可具体参见上述术语解释十八部分介绍。
如图15所示,以终端设备检测小区2为例进行说明。1)终端设备的物理层PHY进行波束失败指示上报(beam failure indication)至终端设备MAC层。2)终端设备的MAC层在接收到所述波束失败指示上报,进行波束检测。且如果检测到波束失败后,通过空口通知网络设备的MAC层。3)网络设备的MAC层,通知RLC层。4)网络设备的RLC层启动ARQ的重传,通过小区1,可以是PCell或PSCell发送重传的RLC SDU或RLC SDU分段至终端设备侧。
方式二:终端设备通过RLC层的状态报告,通知网络设备波束失败或链路失败,网络设备启动ARQ重传。
如图16所示,以终端设备检测小区2为例进行说明。1)终端设备的物理层PHY进行波束失败指示上报(beam failure indication)至终端设备MAC层。2)终端设备的MAC层在接收到所述波束失败指示上报,进行波束检测。终端侧的MAC层将波束失败信息传递至RLC层。3)终端设备的RLC层接收到波束失败信息后发送RLC状态报告(status reporting)至网络设备。其中RLC状态报告中包含了终端侧未正确接收的RLC SDU或RLC SDU分段的信息。4)网络设备的RLC层接收到终端发送的RLC状态报告后启动ARQ重传,通过小区1,可以是PCell或PSCell发送未正确接收的RLC SDU或RLC SDU分段至终端设备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用改变HARQ的传输框架,而且不要求初传和重传数据具有相同的TBS,实现起来更简单。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800,包括处理模块1801和收发模块1802。
一示例中,装置18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收发模块1802,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一数据。关于处理模块1801和收发模块1802的说明,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侧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另一示例中,装置18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处理模块1801,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收发模块1801,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18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关于处理模块1801和收发模块1802的说明,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侧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收发模块1802和处理模块18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900。
一示例中,该装置1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装置1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9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示例地,处理器1901,可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关于如何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9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902和处理器19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901和存储器1902协同操作。处理器1901可执行存储器19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901中。装置190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903,利用通信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9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的,通信接口19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处理器1901利用通信接口19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示例的,通信接口1903可以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等。
一示例中,装置1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装置1900至少包括一个处理器19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示例的,处理器1901,可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关于如何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装置19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9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902和处理器19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901和存储器1902协同操作。处理器1901可执行存储器19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901中。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903,用于利用通信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9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的,通信接口19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处理器1901利用通信接口19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示例性的,通信接口1903可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903、处理器1901以及存储器1902之间的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9中以存储器1902、处理器1901以及通信接口1903之间通过总线1904连接,总线在图19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1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作限定。且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Claims (3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建立的;
在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条件下,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条件下建立的,所述第二小区中包括多个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BWP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在所述第一小区恢复正常时,针对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未正确传输的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小区重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BWP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BWP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BWP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一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二数据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二数据块。
7.如权利要求3、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DCI或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初传在所述第二小区中;
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所述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建立的;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
建立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且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小区中包括多个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BWP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在所述第一小区恢复正常时,针对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未正确传输的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小区重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BWP的标识。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块。
15.如权利要求11、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DCI或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初传在所述第二小区中;
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接收初传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建立的;
通信接口,用于在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条件下,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以及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是在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条件下建立的,所述第二小区中包括多个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BWP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一小区恢复正常时,针对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未正确传输的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小区重传。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BWP的标识,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BWP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BWP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块,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第一数据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块。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二数据块。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一数据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接收重传的所述第二数据块。
23.如权利要求19、20、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DCI或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
24.如权利要求17至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初传在所述第二小区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与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初传第一数据,所述第一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建立的;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的链路中断,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波束失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建立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小区包括多个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BWP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一小区恢复正常时,针对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未正确传输的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小区重传。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BWP的标识。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块,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数据块的重传;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块。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重传所述第一数据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块。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二数据块,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第三DCI,所述第三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数据块的重传;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一数据时,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HARQ实体的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三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块。
31.如权利要求27、28、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DCI或所述第三DCI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索引、开始标识或结束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开始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第一个重传的数据块,所述结束标识表示在重传的第一数据中,最后一个重传的数据块。
32.如权利要求25至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还用于发送第四DCI,所述第四DCI用于调度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初传在所述第二小区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或者,在第四小区中重传所述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3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至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491679.1A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54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1679.1A CN112054880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94750 WO2020244645A1 (zh) 2019-06-06 2020-06-0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0818653.6A EP3982578A4 (en) 2019-06-06 2020-06-0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7/532,798 US12041598B2 (en) 2019-06-06 2021-11-22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1679.1A CN112054880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880A CN112054880A (zh) 2020-12-08
CN112054880B true CN112054880B (zh) 2022-09-09

Family

ID=7360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1679.1A Active CN112054880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041598B2 (zh)
EP (1) EP3982578A4 (zh)
CN (1) CN112054880B (zh)
WO (1) WO20202446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141B (zh) * 2018-12-10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07772A1 (en) * 2021-03-31 2022-10-06 Sony Group Corporation Bandwidth parts for retransmissions
WO2023000141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重传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EP4327490A1 (en) * 2021-08-06 2024-02-28 ZTE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techniques
CN116961858A (zh) * 2022-04-27 2023-10-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60512B (zh) * 2023-08-17 2023-11-17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用于Multi-Link的HARQ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708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混合自动重传方法与装置
CN102098152A (zh) * 2010-12-30 2011-06-15 电子科技大学 载波聚合下harq的跨载波重传方法
CN105634687A (zh) * 2014-11-04 2016-06-01 夏普株式会社 非授权频谱通信的重传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16030A1 (zh) * 2015-01-21 2016-07-28 夏普株式会社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管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992846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851263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79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harq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6866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8775B1 (ko) * 2008-10-30 2016-08-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확인 응답 전송 및 전송 블록 재전송 방법
US8402334B2 (en) * 2008-12-17 2013-03-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CN105589506B (zh) 2016-02-29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跟踪方法、装置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8207032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置上行链路资源冲突的方法和设备
US10716094B2 (en) * 2017-03-23 2020-07-14 Ofinno, Llc Packet duplic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CN10863307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半静态资源调度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应用户设备
US11139941B2 (en) * 2017-09-11 2021-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cknowledgment mapp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1149406B (zh) * 2017-09-28 2023-06-23 苹果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通信网络装置
CA3022159A1 (en) * 2017-10-26 2019-04-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configured grant
CN113708814B (zh) * 2017-11-16 2023-08-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在带宽部分上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EP3711427A1 (en) * 2017-11-18 2020-09-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708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混合自动重传方法与装置
CN102098152A (zh) * 2010-12-30 2011-06-15 电子科技大学 载波聚合下harq的跨载波重传方法
CN105634687A (zh) * 2014-11-04 2016-06-01 夏普株式会社 非授权频谱通信的重传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16030A1 (zh) * 2015-01-21 2016-07-28 夏普株式会社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管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871518A (zh) * 2015-01-21 2016-08-17 夏普株式会社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管理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992846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851263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79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harq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6866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C Impact with Multiple Active BWPs;ERICSSON;《3GPP TSG-RAN WG2 #104 R2-1817970》;20190226;全文 *
NR MAC for URLLC;CMCC;《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7 R2-1701920》;201702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880A (zh) 2020-12-08
US20220086853A1 (en) 2022-03-17
WO2020244645A1 (zh) 2020-12-10
US12041598B2 (en) 2024-07-16
EP3982578A4 (en) 2023-05-24
EP3982578A1 (en) 2022-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8168B2 (en) Preemption indicator techniques
CN11205488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83554B2 (en) Method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US90782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manag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TWI483579B (zh) 時分雙工系統中進行軟緩衝區分區的方法和裝置
US8660107B2 (en) Uplink HARQ feedback channel desig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OFDMA systems
CN107667498B (zh) 用于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02297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820341B2 (en) Determination of requirement of UE processing time in NR
US8730893B2 (en) Group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553374B2 (en) Identify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ode
WO20150084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EP3249844B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0677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73645A1 (en) Acknowledgment reporting for multi-link transmissions
CN115413404B (zh) 两阶段反馈规程
WO2021248405A1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for raptor codes
US2023036192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40023139A1 (en) Sidelink retransmission for broadcast data
CN109845362A (zh) 确定接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129515A1 (en) Joint broadcast and unicast desig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