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8966A - 控制部、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部、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8966A
CN112018966A CN202010986828.4A CN202010986828A CN112018966A CN 112018966 A CN112018966 A CN 112018966A CN 202010986828 A CN202010986828 A CN 202010986828A CN 112018966 A CN112018966 A CN 112018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heat sink
hole
reg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68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服部隆志
木津贵裕
冈本俊哉
西川裕一
山下佳明
儿玉光生
斋藤裕也
福本慎吾
小林千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18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8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Abstract

马达具有:转子,其包含沿轴向延伸的轴;定子,其包围转子的径向外侧,包含通过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线圈;保持架,其配置于定子的轴向上侧,具有供线圈线贯穿插入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以及基板,其配置于保持架的轴向上侧,安装有电子部件,在保持架中,从轴向上侧观察时,多个贯通孔位于以轴为中心的中心角(α)为180度以内的区域中。

Description

控制部、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48753.1(国际申请号PCT/JP2017/013440)、申请日为2017年3月30日、发明名称为“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机电一体型的马达,其中,具有转子和定子的马达主体部与具有基板和对该马达主体部进行控制的电子部件的控制部一体地配置。作为这样的马达,能够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16-34205号公报(专利文献1)。
在例如日本公开公报2016-34205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具备具有转子和定子的旋转电机以及固定于旋转电机的框架部件,在框架部件上形成有供第1和第2马达线分别贯穿插入的马达线贯穿插入孔。第1马达线和第2马达线分别由U相马达线、V相马达线以及W相马达线构成。
上述日本公开公报2016-34205号公报的马达由双系统进行驱动控制,因此即使在一侧的系统中产生不良情况,也能够使用另一侧的系统进行驱动。但是,在日本公开公报2016-34205号公报的构造中,连接部的位置按照每个系统而分开,因此在使用焊料等连接部件来连接电子部件或基板与马达线的工序中,作业变得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通过扩大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能够增加用于向保持架释放热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的控制部、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控制部对马达主体部进行控制,该马达主体部具有转子和定子,该定子包含通过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线圈,所述控制部具有:基板,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以及电子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包含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所述功率元件和所述控制元件沿周向分开配置,其中,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所述第1区域是以所述转子的轴为中心的180度以上的区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控制部;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其包围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保持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具有供所述线圈线贯穿插入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保持架的轴向上侧。
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上述马达。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控制部对马达主体部进行控制,该马达主体部具有转子和定子,该定子包含通过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线圈,所述控制部具有:基板,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以及电子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包含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所述功率元件和所述控制元件沿周向分开配置,其中,所述基板具有供所述线圈线贯穿插入的多个基板贯通孔,并且所述线圈线从保持架的与安装有所述功率元件的所述第1区域对置的贯通孔通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控制部;以及所述马达主体部,其具有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所述马达包含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的所述保持架,其中,所述保持架具有与所述基板在轴向上抵接的基板抵接部,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保持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的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马达具有:转子,其包含沿轴向延伸的轴;定子,其包围转子的径向外侧,包含通过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线圈;保持架,其配置于定子的轴向上侧,具有供线圈线贯穿插入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以及基板,其配置于保持架的轴向上侧,安装有电子部件。在保持架中,从轴向上侧观察时,多个贯通孔位于以轴为中心的中心角为180度以内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在保持架中,使供线圈线贯穿插入用的多个贯通孔集中在中心角为180度以内的区域中。因此,能够将配置于保持架上侧的基板与线圈线之间的连接部汇集在中心角为180度以内的区域中。因此,能够使电子部件或基板与马达线的连接工序简单,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基板包含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从轴向上侧观察时,多个贯通孔位于第1区域内。
由此,能够将电路设计分类为功率侧和控制侧,因此能够简化电子部件的配置。另外,当与连接器连接时,也能够简化连接器周边的构造。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从轴向上观察时,第1区域是以轴为中心的180度以上的区域。
这样,通过扩大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能够增加用于向保持架释放热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线圈的槽数为6以上,相数为3,中心角为“(360度/槽数)×3”度以下。
由此,在线圈的槽数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将基板与线圈线之间的连接部汇集在更窄的区域。因此,能够实施简化的连接工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在多个贯通孔的各个贯通孔中仅贯穿插入有线圈线中的同相的多个线圈线,多个贯通孔是按照线圈线的每相而彼此分离的孔。
贯穿插入于彼此分离的贯通孔的各个贯通孔中的线圈线是同相的,因此无需使位于贯通孔内部的同相的线圈线彼此绝缘。因此,能够通过使同相的线圈线彼此靠近而减小各贯通孔的大小。因此,能够确保配置电子部件的空间较大。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多个贯通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
由于贯通孔沿着周向排列,因此与在接线方向上设置贯通孔的情况相比,贯通孔位于外侧。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线圈线与电子部件的连接。
另外,由于定子铁芯呈圆环状,因此线圈引出线也是在周向上排列地引出的。此时,由于贯通孔也同样地在周向上排列,从而简化了向贯通孔贯穿插入线圈引出线的作业,因此能够更容易地组装马达。
与在接线方向上设置贯通孔的情况相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贯通孔的话能够扩大比贯通孔靠内侧的区域。因此,能够确保在比贯通孔靠内侧的位置配置电子部件的空间较大。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保持架是散热器,散热器具有直接或隔着散热部件而与基板或电子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以及不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露出面,露出面位于比多个贯通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接触面与露出面的边界位于周向上。
通过使露出面位于外周侧,能够增大保持架中的与基板或电子部件的接触面,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保持架是散热器,散热器具有与基板在轴向上抵接的基板抵接部,多个贯通孔和基板抵接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
由此,即使在线圈线与基板连接时施加了应力,也能够抑制基板发生变形。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为,具有多个基板抵接部,两个基板抵接部与多个贯通孔中的位于周向两端的贯通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
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圈线与基板的连接,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组装。
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由于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上述马达,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像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的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壳体和凸缘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马达中的相当于图2的区域III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另一变形例。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罩的仰视图。
图6是图1的区域VI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变形例。
图8是图6的另一变形例。
图9是图6的又一变形例。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线圈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保持部件和线圈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保持部件和线圈支承部件的仰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基板的仰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基板和导电部件的剖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的仰视图。
图19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7的俯视图,图19的(B)和(C)是图19的(A)的变形例。
图20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和支承线圈线的线圈支承部件的俯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贯通孔和线圈支承部件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变形例。
图23是实施方式1中的将散热器从上方插入线圈支承部件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24的(A)是散热器和基板的示意图,图24的(B)是图24的(A)的变形例。
图25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6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7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8是实施方式2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参照标号,不重复进行其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将转子的中心轴线A即轴延伸的轴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基板侧设为上侧、将壳体的底部侧设为下侧。但是,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是用于确定位置关系,因此并不限定实际的方向。即,下方向未必是指重力方向。
另外,将与转子的中心轴线A垂直的方向设为径向,径向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将绕转子的中心轴线A的方向设为周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包含严格地沿轴向延伸的状态和沿相对于轴向在不到45度的范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状态。同样地,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包含严格地沿径向延伸的状态和沿相对于径向在不到45度的范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状态。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嵌入(嵌合)”是指使形状相匹配的部件嵌合。形状相匹配包含形状相同的情况、形状相似的情况以及形状不同的情况。在形状相匹配的部件呈凹凸形状的情况下,使一方的凸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另一方的凹部中。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间隙”是指有意设置的间隙。即,将以使部件彼此不接触的方式设计的间隙作为间隙。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27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的马达是具有两组U相、V相以及W相的组的双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马达1主要具有壳体10、凸缘20、罩30、转子40、轴承43、44、定子50、线圈支承部件60、散热器100、连接器200以及具有基板70和电子部件80的控制部。
<壳体>
如图1所示,壳体10在内部收纳有转子40、定子50以及轴承43、44。壳体10沿轴向延伸,在上侧开口。
如图2所示,壳体10包含第1筒部11、接触部12、第2筒部13以及底部14。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是冲压成型品。另外,第1筒部11、接触部12、第2筒部13以及底部14的厚度相同。另外,“相同”是指并不是有意地形成为不同的厚度,将冲压成型中的拉伸所导致的厚度的不同等视为相同。
第1筒部11和第2筒部13呈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筒状。另外,筒状是指中空形状,俯视时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第1筒部11在内部收纳有定子50。
接触部12从第1筒部11的轴向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定子50与接触部12的内侧上表面接触。
如图2所示,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是沿径向延伸的平坦面。另外,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也可以像图3所示那样随着从第1筒部11朝向径向内侧而向轴向上侧延伸,也可以像图4所示那样随着从第1筒部11朝向径向内侧而向轴向下侧延伸。另外,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也可以是未图示的曲面。
第2筒部13从接触部12的径向内端向轴向下侧延伸,呈具有比第1筒部11小的外径的筒状。第2筒部13具有上侧筒部13a、下侧筒部13b以及连接部13c。下侧筒部13b具有比上侧筒部13a小的外径。连接部13c将上侧筒部13a和下侧筒部13b连接起来。
底部14从第2筒部13的轴向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底部14将壳体10的开口封闭。
<凸缘>
如图1和图2所示,凸缘20安装于壳体10的外侧面。
[凸缘的结构]
如图2所示,凸缘20包含凸缘筒部21和凸缘平面部22。本实施方式的凸缘20是冲压成型品。另外,凸缘筒部21和凸缘平面部22的厚度相同。
凸缘筒部21固定于壳体10的第2筒部13的外侧面。凸缘筒部21呈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筒状,该凸缘筒部21比第2筒部13的外径大。凸缘筒部21的轴向长度比第2筒部13的轴向长度短。
凸缘筒部2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可以像图2和图3所示那样沿着轴向延伸。另外,凸缘筒部2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上部也可以像图4所示那样倾斜。
凸缘平面部22从凸缘筒部21的轴向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从轴向上侧观察时,凸缘平面部22突出到比第1筒部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凸缘平面部22具有固定孔部23,该固定孔部23用于与马达1的外部设备在多处进行固定。
[壳体与凸缘的接触]
如图1~图4所示,凸缘筒部21的上端21a与壳体10的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接触。即,凸缘筒部21的上端21a的至少一部分与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在图2所示的接触构造中,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是沿径向延伸的平坦面,凸缘筒部21的上端21a是沿径向延伸的平坦面,接触部12的平坦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凸缘筒部的平坦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在图3所示的接触构造中,接触部12随着从第1筒部11朝向径向内侧而向轴向上侧延伸。由于凸缘筒部21的上端21a是沿径向延伸的平坦面,因此是凸缘筒部21的上端面和内侧面的角部进入到接触部12的构造。因此,是壳体10不容易脱离凸缘20的构造。
在图4所示的接触构造中,接触部12随着从第1筒部11朝向径向内侧而向轴向下侧延伸。凸缘筒部21的上端21a呈与接触部12的壳体下表面12a抵接并且沿着接触部12向轴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因此,是壳体10不容易脱离凸缘20的构造。
<罩>
如图1所示,罩30覆盖基板70和连接器200的轴向上侧的至少一部分。如图5所示,从轴向上侧观察时,罩30包含与壳体10重合的圆盘状部30a和与连接器对置的矩形形状部30b。矩形形状部30b包含具有作为径向外端缘的罩外端缘31的外端区域R。另外,“罩外端缘31”是指外端(罩30的端),“外端区域R”是指包含罩外端缘31在内的从罩外端缘31朝向内部的规定的区域。
如图5和图6所示,罩30包含包覆壁32、罩凹部33、罩凸部34以及罩台阶部35(参照图1)。
包覆壁32从作为径向外端缘的罩外端缘31沿轴向向下延伸,而且覆盖作为后述的连接器200的径向外端缘的连接器外端缘216的至少一部分。
罩凹部33形成在比包覆壁3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沿轴向凹陷。如图6所示,罩凹部33的轴向上侧是平坦面。图6所示的罩凹部33由包覆壁32的径向内侧面和罩凸部34的径向外侧面形成。
罩凸部34在比罩凹部3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向轴向下侧延伸。具体而言,罩凸部34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图5中的左右方向)延伸,而且从长度方向两端沿宽度方向(图5中的上下方向)进一步延伸。如图6所示,罩凸部34的轴向下侧是平坦面。该罩凸部34的下表面位于比基板70靠下侧的位置。另外,罩凸部34的下表面位于与后述的连接器凸部215的上表面的轴向高度相同或者其下侧的位置。
罩台阶部35位于罩凸部34的径向内侧,向轴向上侧凹陷。
另外,罩凹部33、罩凸部34以及罩台阶部35由多个平坦面构成,但也可以由曲面构成。
另外,参照图7~图9对罩30的外端区域R的构造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7中,罩凹部33不是由包覆壁32的内侧面构成的,而是与包覆壁32隔开间隔地向轴向上侧凹陷。在图8中,包覆壁32和罩凸部34向轴向下侧突出的长度大致相同。在图9中,在包覆壁32与罩凹部33之间设置有台阶构造。
<转子>
如图1所示,转子40包含轴41和转子铁芯42。轴41呈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在该轴41上固定有转子铁芯42。转子铁芯42包围轴的径向外侧。转子铁芯42与轴41一同旋转。
<轴承>
如图1所示,轴承43、44将轴41支承为能够旋转。配置于轴向上侧的轴承43位于定子50的轴向上侧,被散热器100保持。配置于轴向下侧的轴承44被壳体10的底部14保持。
<定子>
[定子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定子50包围转子40的径向外侧。定子50包含定子铁芯51、绝缘件52、线圈53、汇流条B以及汇流条保持部件54。
定子铁芯51具有沿周向配置有多个的铁芯背部和齿51b(参照图10)。铁芯背部呈与中心轴线A同心的筒状。齿51b从铁芯背部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齿51b设置有多个,从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在周向上隔开空隙(槽)而配置。
如图1所示,绝缘件52覆盖定子铁芯51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件52由绝缘体形成,安装于各齿51b。
线圈53对定子铁芯51进行励磁,该线圈53是通过卷绕线圈线C而构成。具体而言,线圈线C隔着绝缘件52而卷绕于各齿51b,线圈53配置于各齿51b。即,线圈线C采用集中卷绕。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所谓的双连弧卷绕,该双连弧卷绕是指对于两个不同的齿51b分别按照集中卷绕的方式来卷绕线圈线C。线圈线C位于比汇流条保持部件54的径向外侧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线圈线C的一端部与汇流条B连接。线圈线C的另一端部贯穿插入于后述的线圈支承部件60中并且与基板70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线C的另一端部是从线圈53引出的导线,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是构成第1和第2系统的U相、V相以及W相各相的六条引出线53U1、53U2、53V1、53V2、53W1、53W2。从该定子50引出的引出线53U1、53U2、53V1、53V2、53W1、53W2贯穿插入于后述的线圈支承部件60的贯通孔65(参照图12)和散热器贯通孔110(参照图17)内,通过焊接等方法而与控制部电连接。
另外,引出线53U1、53U2、53V1、53V2、53W1、53W2通过搭接线53a而集中于以轴为中心的180度以下的区域。
在马达1驱动时,对构成第1系统的U相、V相以及W相各相的引出线53U1、53V1、53W1分别通电流,也对构成第2系统的U相、V相以及W相各相的引出线53U2、53V2、53W2分别通电流。通过该结构,在马达1驱动时,即使在例如由于逆变器的故障等而导致对一个系统的线圈通电停止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对另一个系统的线圈通电,因此也能够使马达1驱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采用了具有两组U相、V相和W相的组的双系统的结构,但对于该系统数量,能够任意设计。即,马达1也可以采用单系统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三系统以上。
汇流条B是使从线圈53导出的线圈线彼此电连接的由导电材料形成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B是星状接线中的中性点用汇流条。
[汇流条保持部件]
图11所示的汇流条保持部件54对汇流条B进行保持。汇流条保持部件54由绝缘材料形成。如图1所示,汇流条保持部件54固定于绝缘件52的径向外侧或铁芯背部的轴向上侧。汇流条保持部件54和轴承43在径向上重叠。
如图11所示,汇流条保持部件54具有环状的基部55、汇流条凸部57以及对汇流条B进行保持的保持部56。汇流条凸部57和保持部56从基部55的一部分向轴向上侧延伸,在周向上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定子50具有作为沿轴向延伸的凸部或凹部的定子嵌合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嵌合部是形成于汇流条保持部件并且沿轴向延伸的汇流条凸部57。另外,定子嵌合部也可以是形成于汇流条保持部件54并且向轴向下侧凹陷的凹部(未图示)。另外,定子嵌合部也可以是形成于定子铁芯51、绝缘件52等的上端的凸部或凹部。
<线圈支承部件>
如图1所示,线圈支承部件60对线圈线C等导电部件进行支承。线圈支承部件60由绝缘材料形成。线圈支承部件60配置于定子50的轴向上侧,供线圈线C贯穿插入。
[线圈支承部件的结构]
如图12所示,线圈支承部件60包含基部61和从基部61向轴向上侧延伸的线圈支承部62。
基部61配置于定子50的上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嵌合部形成于汇流条保持部件54。因此,如图13和图14所示,基部61位于汇流条保持部件54的上表面。另外,在定子嵌合部形成于定子铁芯51的情况下,基部61位于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在定子嵌合部形成于绝缘件52的情况下,基部61位于绝缘件52的上表面。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基部61的轴向下侧部的周向两端部形成有切口63。切口63在周向两端部从下表面朝向轴向上侧被切口。
基部61具有形成于上端并且沿径向延伸的槽部64。该槽部64位于比壳体10的上端面靠轴向上侧的位置。
基部61的径向外侧的面由多个面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61的径向外侧的面是五个。另外,基部61的径向外侧的面也可以是曲面等形状。
线圈支承部62具有供线圈线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5。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线是构成第1和第2系统的U相、V相以及W相各相的六条引出线53U1、53U2、53V1、53V2、53W1、53W2。由于通过一个贯通孔65来保持一条引出线,因此在基部61上设置有六个具有贯通孔65的线圈支承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同一相的线圈线贯穿插入的线圈支承部62不隔开间隙而相邻,形成突起部62a。即,突起部62a具有形成供同一相的线圈线贯穿插入的贯通孔65的部分和后述的肋66。突起部62a针对U相、V相、W相而分别存在,各突起部62a隔着间隔而排列设置。
线圈支承部6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后述的散热器贯通孔110内。图12所示的线圈支承部62的宽度随着从轴向上侧朝向下侧而与散热器贯通孔110的宽度相等或逐渐变大。线圈支承部62的上侧的宽度比下侧的宽度小。线圈支承部62具有随着朝向上侧而变细的形状。
线圈支承部62具有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肋66。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62a具有向突起部62a的周向两侧延伸的肋和从各贯通孔65分别向径向两侧延伸的肋。因此,各突起部62a具有六条肋66。肋66的宽度随着从轴向下侧朝向上侧而与散热器贯通孔110的宽度相等或者逐渐变小,该肋66的上端的宽度比下端的宽度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具有肋66的线圈支承部62的形状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细。另外,突起部62a也是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细的形状。
[定子与线圈支承部件的嵌合]
如图14所示,基部61隔着间隙而与定子50嵌合。基部61和定子50可以是一部分接触,但优选为,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包含径向、周向)上隔着间隙而配置。在后者的情况下,在组装马达1时,线圈支承部件60整体能够相对于定子50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61和定子50在周向上隔着间隙而配置。
基部61具有作为沿轴向延伸的凹部或凸部的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定子嵌合部和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通过彼此的凹部和凸部而隔着间隙地嵌合。
定子嵌合部或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的凹部的径向的宽度比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或定子嵌合部的凸部的径向的宽度大。定子嵌合部或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的凹部的周向的宽度比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或定子嵌合部的凸部的周向的宽度大。另外,优选为,定子嵌合部是凸部,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是凹部,它们在周向上隔着间隙而嵌合。换言之,定子50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凸部,基部6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凹部,定子50的凸部与基部61的凹部在周向上隔着间隙地嵌合,基部61的凹部的周向的宽度比定子50的凸部的周向的宽度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是形成于基部61的凹部,定子嵌合部是形成于汇流条保持部件54的汇流条凸部57。
这样,通过定子50和线圈支承部件60按照凹凸形状而嵌合,从而将线圈支承部件60定位于规定的位置。另外,通过隔着间隙地嵌合,能够在间隙的宽度的范围内对线圈支承部件60的位置进行调整。由此,能够一边调整线圈支承部件60的位置一边插入散热器100,因此组装性变得容易。另外,也可以按照满足上述的功能的方式使凹凸的关系相反。
另外,由于需要通过焊接将汇流条和线圈引出线固定起来,因此需要将汇流条保持部件54固定为定子50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线圈支承部件60只要能够进行线圈引出线的定位,则也可以移动。
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在基部61中位于相邻的线圈支承部62之间。换言之,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在基部61中位于相邻的突起部62a之间。另外,线圈支承部件嵌合部67位于基部61的轴向下侧的面,沿着周向(排列设置方向)延伸。
<控制部>
控制部对具有转子40和定子50的马达主体部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控制部包含基板70和安装于该基板70的电子部件80。基板70位于定子50的轴向上侧,配置为沿径向扩展,并且固定于散热器100的轴向上侧。电子部件80安装于基板7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方。
如图15所示,基板70具有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S1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S2。从轴向上侧观察时,第1区域S1是以轴41的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180度以上的区域。
这里,当功率元件和控制元件在基板70上沿周向分开配置时,能够定义第1区域S1和第2区域S2。因此,以下情况并不适用:功率元件和控制元件不规则地分散在基板70上;或者功率元件和控制元件位于相同的周向位置并且在径向上分开配置。
另外,第1区域S1和第2区域S2是用以轴41(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角度进行定义的区域。例如即使在第1区域S1内功率元件偏向基板70的径向内侧的情况下,也将基板70的径向外侧视为第1区域S1。
这里,功率元件是指从线圈线连接到外部电源的电路上的元件,控制元件是指将磁传感器进行检测的信号线连接到外部控制装置的电路上的元件。作为功率元件,能够举出扼流圈、FET、电容器等。作为控制元件,能够举出微型计算机等。
[基板的结构]
如图15所示,基板70具有用于供导电部件通过的基板贯通孔71、72。导电部件是与基板70连接而进行配电的部件,例如是连接器引脚81(参照图1)、卷绕于定子50的线圈线C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贯通孔71中贯穿插入有线圈线,在基板贯通孔72中贯穿插入有连接器引脚81。另外,线圈线C和基板70以及连接器引脚81和基板70通过焊接而固定起来。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基板70包含印刷基板73和焊盘74,该焊盘74包围在该印刷基板73上形成的基板贯通孔71。焊盘74位于印刷基板73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基板贯通孔71的内侧面。
如图15所示,为了进行与散热器100的定位,在基板70上形成有与散热器100的第2定位凹部176(参照图17)相对应的定位孔部76。定位孔部76是圆孔、切口孔等。
另外,为了进行与散热器100的固定,在基板70上形成有与散热器主体部103的固定孔部177(参照图17)相对应的固定孔部77。固定孔部77是圆孔、切口孔等。
[与散热器和连接器的关系]
第1定位孔178贯通散热器上表面101和散热器下表面102。当对散热器上表面101进行加工时,以第1定位孔178为基准来形成第2定位凹部176。另外,当对散热器下表面102进行加工时,也同样地以第1定位孔178为基准来形成第1定位凹部179。由此,第1定位凹部179和第2定位凹部176以第1定位孔178为基准而被定位。
因此,通过第1定位凹部179来定位的连接器200与通过第2定位凹部176来定位的基板70被定位。由此,在散热器100与连接器200之间不会产生位置偏差,能够使连接器引脚81容易地连接。
[与导电部件的连接]
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与导电部件(在图16中为基板70和线圈线C)通过连接部件75而进行连接。连接部件75是导电性粘接剂、焊料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焊料。焊料配置为使得基板7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用于供导电部件通过的基板贯通孔71的内部相连。所有焊料位于比后述的散热器100的露出面122(参照图1)靠轴向上侧的位置。
<散热器>
如图1所示,散热器100配置于定子50的轴向上侧,与基板70在轴向上对置。
散热器100具有吸收来自安装于基板70的电子部件80的热并且向外部释放的功能,由热阻小的材料形成。
散热器100对轴承43进行保持,因此也用作轴承保持架。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架和散热器是一体的,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组装步数以及与之相伴的成本。另外,由于能够抑制使轴承保持架与散热器分体时产生的热阻,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热向外部传递。
散热器100具有图17所示的散热器上表面101和图18所示的散热器下表面102。散热器上表面101与基板70对置,散热器下表面102与定子50对置。
[散热器主体部和散热器突出部]
如图17和图18所示,散热器100具有散热器主体部103和散热器突出部104,该散热器突出部104与该散热器主体部103相连,并且延伸到比壳体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散热器主体部103与收纳转子40和定子50的壳体10重合。散热器突出部104从该散热器主体部103沿径向突出,覆盖连接器200的长度方向(图17和图18中的左右方向)的至少一部分。
图17和图18所示的散热器突出部104隔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详细而言,散热器突出部104从散热器主体部103的连接器200侧的径向外端缘(在图19的(A)中为散热器主体部103的右端)的一端和另一端(在图19的(A)中为上端和下端)突出。
这里,如图19的(A)所示,俯视时,散热器突出部104的形状是呈棒状突出的形状,在仅设置于两端的情况下,由该散热器突出部104和散热器主体部103形成大致U字形状。另外,散热器突出部104的形状也可以像图19的(B)所示那样是呈板状突出的形状、或者像图19的(C)所示那样是环形状等。另外,当俯视时散热器突出部104是呈棒状突出的形状的情况下,散热器突出部10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也可以不设置于两端。
为了与后述的连接器200嵌合,散热器突出部104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散热器凹部或散热器凸部。另外,散热器凹部或散热器凸部沿着轴向延伸。在图17和图18中,在位于连接器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散热器突出部104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散热器凹部105。散热器突出部104的内侧面是与连接器200对置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突出部104是露出面122(参照图1)。即,在散热器突出部104与基板70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在安装罩30的预工序中,能够沿连接器200的长度方向目视连接器引脚81是否与基板70连接。
[空洞部]
散热器100形成有供导电部件通过并且沿轴向延伸的空洞部H。空洞部H是贯通孔、切口等。
在导电部件是连接器引脚81等的情况下,在图17、图18以及示意性示出它们的图19的(A)所示的构造中,用于供导电部件通过的空洞部H由散热器主体部103和两个散热器突出部104形成。详细而言,空洞部H由散热器主体部103的连接器侧的径向外端缘和两个散热器突出部104形成。
在变形例的图19的(B)所示的在散热器突出部104的径向外端部具有切口的构造中,切口形成空洞部H。在另一变形例的图19的(C)所示的散热器突出部104呈环形状的构造中,呈环形状的中空孔形成空洞部H。
另外,在导电部件是来自定子50的线圈线的情况下,如图17和图18所示,作为空洞部H,形成有供线圈线通过并且沿轴向延伸的散热器贯通孔110。
这样,图17和图18所示的散热器100的空洞部H是由散热器主体部103的径向外端面和两个散热器突出部104的内端面形成的来自连接器的导电部件所用的空洞以及线圈线用的散热器贯通孔110。
[散热器贯通孔]
如图17、图18和图20所示,散热器贯通孔110供线圈线等导电部件通过并且沿轴向延伸。因此,散热器贯通孔110能够进行导电部件的定位。如图1和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贯通孔110对支承线圈线的线圈支承部件60进行保持。
散热器贯通孔110以沿周向相邻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即,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彼此隔开间隔而排列在同心圆弧上。
如图17所示,从轴向上侧观察时,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位于以轴41(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中心角α为180度以内的区域内。即,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集中配置于一侧。优选为,槽数为6以上,相数为3,中心角α为“(360度/槽数)×3”度以下。
另外,上述式的“相”是指固定定子的独立的线圈的数量,相数为3的3相马达是指具有三个以120度间隔独立的线圈的马达,在本实施方式中,是U相、V相以及W相的3相马达。另外,上述式的“槽”表示齿之间的槽的数量,在3相马达中为3的倍数。在本实施方式中,是3相的12个槽,因此中心角α优选为90度以下。
另外,与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同样地,线圈引出线53U1、53U2、53V1、53V2、53W1、53W2也优选配置为位于中心角α内。通过使用搭接线53a,能够使线圈引出线位于中心角α内。
如图20所示,在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的各个散热器贯通孔中仅贯穿插入有线圈线中的同相的多个线圈线。即,在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中分别保持有线圈支承部件60的一个突起部62a。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是按照线圈线的每相而彼此分离的孔。即,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彼此独立,不连接。详细而言,在散热器贯通孔110U中仅贯穿插入有两条作为U相线圈的引出线53U1、53U2。在散热器贯通孔110V中仅贯穿插入有两条作为V相线圈的引出线53V1、53V2。在散热器贯通孔110W中仅贯穿插入有两条作为W相线圈的引出线53W1、53W2。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与基板70中的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S1内对置。因此在基板70的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S1内形成有供线圈线通过的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
另外,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也可以是跨越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S1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S2的构造。另外,从轴向上侧观察时,也可以是散热器贯通孔的一部分位于第1区域S1、余部位于第2区域S2的构造等。
[散热器与线圈支承部件的嵌合]
如图1所示,线圈支承部6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散热器贯通孔110内。如图1、图21和图22所示,线圈支承部62与散热器贯通孔110之间的间隙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小或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线圈支承部62的上端的宽度比散热器贯通孔110的下端的宽度小,线圈支承部62的宽度随着从轴向上侧朝向下侧而相等或逐渐变大。更具体而言,散热器贯通孔110是恒定的宽度,线圈支承部62的侧面呈随着朝向下侧而扩展的锥状。
另外,如图22所示,散热器贯通孔110的下端的宽度比线圈支承部62的上端的宽度大,散热器贯通孔110的宽度随着从轴向下侧朝向上侧而相等或逐渐变小。更具体而言,散热器贯通孔110呈随着朝向下侧而扩展的锥状,线圈支承部62的侧面是恒定的宽度。
另外,在图21和图22中,散热器贯通孔110的上端的宽度比线圈支承部62的宽度大,但散热器贯通孔110的上端的宽度也可以比线圈支承部62的宽度小。
这样,线圈支承部62与散热器贯通孔110之间的间隙随着从下侧朝向上侧而相等或变大,因此在组装马达1时,散热器贯通孔110能够从线圈支承部件60的上侧容易地插入。
另外,在将散热器100从线圈支承部件60的上侧插入时,能够利用线圈支承部件60的槽部64(参照图12)而容易地定位。其原因如下。如图23所示,当在基部61上端面的槽部64附近沿径向插入有销P的状态下像箭头M那样将散热器100从轴向上侧向线圈支承部件60插入时,散热器100按压销P,因此销P会向槽部64移动。相应于销P的按压,线圈支承部件60按照箭头N移动,因此能够进行散热器100与线圈支承部件60的定位。线圈支承部62插入到散热器贯通孔110中并且被定位。由于槽部64位于比壳体10的上端面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所插入的销P拔出。
[露出面和接触面]
如图1所示,散热器100具有接触面121和露出面122。接触面121和露出面122是位于图17所示的散热器100的上表面的面。
接触面121直接或隔着散热部件123而与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接触。散热部件123是润滑脂等具有散热性的部件。散热部件123与散热器100和基板70接触。露出面122露出而不与基板70、电子部件80以及散热部件接触。换言之,露出面122与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隔着间隙而配置。即,接触面121直接或间接地与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接触,露出面122没有直接和间接地接触的部件。
如图17所示,露出面122位于比空洞部H(在图17中为散热器贯通孔110)靠外缘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散热器贯通孔110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因此露出面122位于比散热器贯通孔1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接触面121与露出面122的边界位于周向上。在图17中,接触面121与露出面122的边界位于连结位于一端的散热器贯通孔110U、位于另一端的散热器贯通孔110W以及中心轴线A而得到的中心角α的圆弧上。
通过露出面122而在基板70和电子部件80与散热器100之间形成了间隙,因此能够目视确认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与导电部件的连接。另外,在从基板70的上表面确认连接的情况下,连接部件在基板贯通孔71的内部、基板70的下表面范围内的连接不明确,因此优选从基板70的下表面侧进行确认。
在图1所示的散热器100中,露出面122位于比接触面121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图24示意性地示出露出面122与接触面121的边界附近和基板70的关系。可以如图24的(A)所示,基板70呈平坦地延伸的板状,露出面122位于比接触面121靠下侧的位置。另外,也可以是如图24的(B)所示,基板70具有台阶构造,露出面122和接触面121位于同一平面上。
接触面121也可以具有直接与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接触的第1接触面以及隔着散热部件123而与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接触的第2接触面。
为了确认将电子部件80或基板70与导电部件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的下端部(背部焊脚)的形状,优选使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与露出面122之间的间隙大于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与第2接触面之间的间隙。另外,从防止由于第2接触面上涂敷的润滑脂而导致间隙变薄、连接部件漫延到露出面122而难以进行观察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与露出面122之间的间隙较大。另外,如果线圈支承部件60向上方向偏移,则连接部件的下端部变得难以观察到,因此优选充分地隔开间隙。
作为这样的间隙的大小,例如,如图16所示,散热器100的露出面122与基板70(或电子部件)的下表面的尺寸L1大于从基板贯通孔71至焊盘74的外端的尺寸L2。
另外,优选连结焊盘74的外端和线圈线C与露出面122的交叉位置而得到的假想线T与露出面122所成的角度θ为45度以上。
如图1所示,在支承导电部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线圈支承部件60)的前端位于与露出面的轴向的高度相同的位置或位于露出面的下侧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确认连接部件的下端部。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防止在支承导电部件的部件的前端位于与露出面122的轴向的高度相同的位置或位于露出面122的上侧的情况下将基板70或电子部件80和导电部件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与散热器100导通。
[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
如图1所示,散热器100包含内侧区域130、位于比该内侧区域13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外侧区域140以及形成于该外侧区域140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壁部150。
内侧区域130与电子部件80在轴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合。内侧区域130的轴向的厚度大于外侧区域140的轴向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位于基板70的径向外侧的区域,因此在基板70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内电子部件密集。因此,通过增大散热器100的内侧区域130的轴向的厚度,能够使电子部件的热释放到散热器100。另外,通过使外侧区域140的厚度变薄,能够确保收纳部件的空间。由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子部件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轴向的尺寸。
如图18所示,内侧区域130具有内侧壁部131和肋132。内侧壁部131和肋132形成于散热器下表面102。内侧壁部131在径向内侧端部向轴向下侧延伸。肋132从内侧壁部131向径向外侧延伸。肋132设置有多个,多个肋132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肋132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而沿径向呈放射状延伸。通过内侧壁部131和肋132而能够提高散热器100的内侧区域130的刚性,因此在散热器100对轴承43进行保持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针对用于支承轴41的应力等的耐久性。另外,通过使肋132沿径向延伸,能够增加散热器100的热容量,并且易于使热向径向外侧传递。
外侧区域140具有上述的供线圈线C贯穿插入的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V、110W。外侧区域140的下表面位于比内侧区域130的下表面靠轴向上侧的位置。
如图1所示,汇流条保持部件54在轴向上位于外侧区域140的下侧并且在径向上与内侧区域130重叠。换言之,在散热器100的径向外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轴向上侧凹陷的凹部,在该凹部中收纳有汇流条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70的中心部(径向内侧)配置有大量的发热元件(FET等发热量较大的元件)。因此,通过增大位于与基板70对置的散热器100的中心部的内侧区域130的厚度来提高散热效果。
另一方面,在基板70的外侧(径向外侧)连接有从定子50的线圈53引出的线圈线C,不配置发热元件。通过减小该外侧区域140的厚度来配置汇流条保持部件54,能够抑制轴向的高度。另外,通过散热器100覆盖汇流条的上表面和侧面,在驱动时能够利用散热器100来吸收汇流条的辐射热。
外侧壁部150包围汇流条保持部件54的径向外侧。外侧壁部150的轴向的厚度大于内侧区域130的轴向的厚度。外侧壁部150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由于外侧壁部150包含散热器100中的轴向的厚度最大的部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与基板的定位和固定]
如图17所示,为了进行与基板70的定位,在散热器主体部103的散热器上表面101上形成有第2定位凹部176。第2定位凹部176是圆形凹部,形成有多个。在散热器100的第2定位凹部176和基板70的定位孔部76(参照图15)中插入定位销等定位部件而进行定位。
为了进行与基板70的固定,在散热器主体部103上形成有固定孔部177。该固定孔部177是与基板70在轴向上抵接的基板抵接部。固定孔部177是圆形孔部,形成有多个。在散热器100的固定孔部177和基板的固定孔部77(参照图15)中插入固定销或螺钉等固定部件而将基板70和散热器100固定起来。
如上所述,散热器100和基板70使用定位部件来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固定部件来进行固定。将基板70和散热器100固定起来之后,卸下定位部件。
另外,由于散热器100与基板70抵接,因此固定孔部177相对于露出面122向轴向上侧突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孔部177位于第1接触面。
如图17所示,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和固定孔部177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两个固定孔部177与多个散热器贯通孔110中的位于周向两端的散热器贯通孔110U、110W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
[用于与连接器进行定位的结构]
如图18所示,为了与连接器200进行定位,在散热器突出部104上形成有第1定位孔178和第1定位凹部179或第1定位凸部(未图示)。第1定位凹部是切口凹部。
<连接器>
如图1所示,连接器200配置为与壳体10相邻,将基板70和马达1外部电连接起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00配置于壳体10的径向外侧,朝向轴向下侧延伸(朝下),该连接器200在内部收纳有从基板70向轴向下侧延伸的作为导电部件的连接器引脚81。
连接器200的上表面位于比散热器100的散热器上表面101靠下方的位置,从轴向上侧观察时,连接器200和基板70重合。
[连接器的结构]
如图25和图26所示,连接器200具有:连接器主体部210,其沿轴向延伸;连接器凸缘部220,其从该连接器主体部210的外侧面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连接器突出部230,其从连接器主体部210的上表面向轴向上侧延伸。
如图27所示,在由散热器主体部103和两个散热器突出部104形成空洞部H的情况下,连接器主体部2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空洞部H。
连接器主体部210具有形成于外侧面并且沿轴向延伸的主体凸部211或主体凹部(未图示)。主体凸部211从连接器凸缘部220沿轴向延伸至连接器突出部230。
如图6、图26等所示,连接器主体部210还具有形成于径向外端区域并且沿轴向延伸的连接器凸部215。连接器凸部215是包含径向外侧的连接器外端缘216的外缘部。另外,“连接器外端缘216”是指外端(连接器200的端)。
连接器主体部210在连接器凸部215的径向内侧还具有由连接器凸部215的径向内侧的面形成的储存凹部217。储存凹部217储存从外部进入的灰尘。
连接器凸缘部220形成于连接器主体部210的轴向的中央部。另外,中央部是指从中心起的规定的范围(例如从轴向高度的中心起1/3的轴向高度以内)。由此,即使连接器200受到了外力,也能够提高耐久性。
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连接器凸缘部22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散热器100进行定位的嵌合部221。嵌合部221分别嵌合于第1定位孔178和第1定位凹部179或第1定位凸部(未图示)。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221是向上侧延伸的突起部。
连接器突出部230从连接器主体部210的上表面向上侧延伸。连接器突出部230可以与连接器主体部21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部件。
[罩与连接器的嵌合]
如图6所示,连接器凸部215与罩凹部33隔着间隙而嵌合。俯视时,连接器200呈大致长方形。连接器凸部215和罩凹部33沿着连接器200的长度方向延伸。
另外,如图1所示,连接器突出部230与罩台阶部35隔着间隙而嵌合。以连接器突出部230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与罩台阶部35的台阶部分对置的方式嵌合。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罩30与连接器200在外端区域R的嵌合以图6所示的构造举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图7~图9那样的构造。
在图7所示的构造中,连接器凸部215不是由连接器外端缘216构成,而是从与连接器外端缘216在径向上隔开了间隔的位置向轴向上侧延伸。该连接器凸部215与罩凹部33的隔着间隙的嵌合位于不包含罩外端缘31和连接器外端缘216在内的外端区域R中。
在图8所示的构造中,连接器200还具有从储存凹部217的径向内侧面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台阶部218。连接器凸部215与罩凹部33隔着间隙而嵌合,并且包含储存凹部217和台阶部218的凹部219与罩凸部34隔着间隙而嵌合。
在图9所示的构造中,连接器200在连接器凸部215的径向外侧具有由连接器凸部215的径向外侧的面形成的储存凹部217。罩凹部33的一部分与储存凹部217对置,罩凹部33的余部与连接器凸部215隔着间隙而嵌合。连接器凸部215与罩凹部33的隔着间隙的嵌合位于不包含罩外端缘31和连接器外端缘216在内的外端区域R中。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使罩30和连接器200按照彼此的凹凸形状而隔着间隙嵌合的迷宫结构。因此,具有防尘效果并且能够容易地组装马达。
[连接器与散热器的接触]
如图27所示,连接器200与散热器突出部104的下表面接触。具体而言,散热器突出部104以连接器凸缘部220的凸缘上表面222与散热器突出部104的散热器下表面102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连接器凸缘部220上。如图17所示,在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散热器突出部104的情况下,连接器凸缘部220与多个散热器突出部104的下表面分别接触。
[连接器与散热器的嵌合]
主体凸部211和散热器凹部105隔着间隙而嵌合。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主体凹部来代替主体凸部211,形成散热器凸部来代替散热器凹部,主体凹部和散热器凸部隔着间隙而嵌合。这样,当连接器200和散热器100按照彼此的凹凸形状隔着间隙而嵌合时,组装很容易。
彼此隔着间隙而嵌合的主体凸部或主体凹部和散热器凹部或散热器凸部沿着轴向延伸。
[连接器与散热器的定位]
通过连接器的嵌合部221嵌合于散热器100的第1定位孔178(参照图17和图18)和第1定位凹部179(参照图18)或第1定位凸部(未图示)中而对散热器100和连接器200进行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连接器凸缘部220的上表面的作为嵌合部221的突起部与散热器突出部104的作为第1定位孔178的圆孔和作为第1定位凹部179的切口凹部嵌合。
另外,关于散热器100与连接器200的定位,只要彼此嵌合即可,形状没有限定。
<变形例>
[以罩为基准的固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罩30和连接器200固定于散热器100的构造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马达也可以是散热器和连接器固定于罩的构造。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散热器与连接器隔着间隙而嵌合的构造,能够实现易于组装的构造。
[散热器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供线圈线贯穿插入的多个贯通孔的保持架是散热器100。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兼作对贯穿插入于贯通孔中的线圈线进行保持的保持架、对轴承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架、用于使从控制部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的散热器、对连接器进行保持的保持架等。但是,本发明的保持架也可以与散热器100为分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散热器100兼作对轴承43进行保持的保持架的结构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散热器也可以与轴承保持架为分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空洞部H包含来自连接器的导电部件用的空洞和线圈线用的散热器贯通孔100并且散热器贯通孔100呈整周包围起来的形状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散热器的贯通孔也可以不是整周包围起来的形状。即,本发明的散热器贯通孔可以是整周包围起来的形状,也可以是一部分包围起来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具有缝的切口等。
(实施方式2)
参照图28对具有实施方式1的马达1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对将马达1搭载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搭载于汽车的车轮的操舵机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是通过马达1的动力而直接减轻操舵力的柱式动力转向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具有马达1、操舵轴914以及车轴913。
操舵轴914将来自转向盘911的输入传递给具有车轮912的车轴913。马达1的动力经由滚珠丝杠而传递给车轴913。在柱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中采用的马达1设置于发动机室(未图示)的内部。在柱式动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在发动机室本身设置防水构造,因此马达自身无需设置防水构造。另一方面,有时灰尘会进入到发动机室内,但由于马达1具有防尘构造,因此能够抑制尘埃进入到马达主体。
实施方式2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具有实施方式1的马达1。因此,得到了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
另外,这里,作为实施方式1的马达1的使用方法的一例,举出了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但马达1的使用方法没有限定,能够应用于例如泵、压缩机等广泛的范围。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可认为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表示的,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21)

1.一种控制部,其对马达主体部进行控制,该马达主体部具有转子和定子,该定子包含通过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线圈,
所述控制部具有:
基板,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以及
电子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基板,
所述基板包含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所述功率元件和所述控制元件沿周向分开配置,
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所述第1区域是以所述转子的轴为中心的180度以上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配置于保持架,在所述保持架上形成有供所述定子的线圈线通过并且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贯通孔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配置于保持架,该保持架形成散热器,
所述基板或所述电子部件直接或隔着散热部件而与所述散热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或所述电子部件具有隔着所述散热部件而与所述散热器接触的部位和不与所述散热器接触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用于供导电部件通过的基板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贯通孔供所述线圈线贯穿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贯通孔供连接器引脚贯穿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
印刷基板,其形成有所述基板贯通孔;以及
焊盘,其包围所述基板贯通孔,
所述焊盘位于所述印刷基板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所述基板贯通孔的内侧面,通过连接部件而与所述导电部件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配置为使得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所述基板贯通孔的内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保持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部件具有发热元件,
所述发热元件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心部,不配置在比所述中心部靠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11.一种马达,其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部;
所述转子;
所述定子,其包围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
保持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具有供所述线圈线贯穿插入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
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保持架的轴向上侧。
12.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
13.一种控制部,其对马达主体部进行控制,该马达主体部具有转子和定子,该定子包含通过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线圈,
所述控制部具有:
基板,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以及
电子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基板,
所述基板包含安装功率元件的第1区域和安装控制元件的第2区域,所述功率元件和所述控制元件沿周向分开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供所述线圈线贯穿插入的多个基板贯通孔,并且所述线圈线从保持架的与安装有所述功率元件的所述第1区域对置的贯通孔通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所述多个基板贯通孔的集合位于以所述转子的轴为中心的180度以内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所述第1区域是以所述转子的轴为中心的180度以上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与所述基板接触的散热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连接所述基板和马达外部的连接器,
所述基板具有供连接器引脚贯穿插入的基板贯通孔,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基板重合。
18.一种马达,其具有:
权利要求13至17中的任意一项的控制部;以及
所述马达主体部,其具有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
所述马达包含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侧的所述保持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具有与所述基板在轴向上抵接的基板抵接部,
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保持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是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具有直接或隔着散热部件而与所述基板或所述电子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以及不与其他部件接触的露出面,
所述接触面与所述露出面的边界位于周向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具有供所述线圈线贯穿插入的所述贯通孔,
从轴向上侧观察时,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1区域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为多个,并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
所述多个贯通孔和所述基板贯通孔位于所述第1区域内。
CN202010986828.4A 2016-08-12 2017-03-30 控制部、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Pending CN1120189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8338 2016-08-12
JP2016-158338 2016-08-12
US201662425668P 2016-11-23 2016-11-23
US62/425,668 2016-11-23
CN201780048753.1A CN109565212B (zh) 2016-08-12 2017-03-30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753.1A Division CN109565212B (zh) 2016-08-12 2017-03-30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8966A true CN112018966A (zh) 2020-12-01

Family

ID=6586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753.1A Active CN109565212B (zh) 2016-08-12 2017-03-30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2010986828.4A Pending CN112018966A (zh) 2016-08-12 2017-03-30 控制部、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753.1A Active CN109565212B (zh) 2016-08-12 2017-03-30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8262B2 (zh)
JP (1) JP7124699B2 (zh)
CN (2) CN109565212B (zh)
DE (1) DE112017004052T5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614B (zh) 2018-02-07 2022-11-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97020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以及使用该印刷电路板的电机
JP7259488B2 (ja) * 2019-03-29 2023-04-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298257B2 (ja) * 2019-04-11 2023-06-27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CN212828256U (zh) * 2019-06-05 2021-03-3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
JP7299774B2 (ja) * 2019-07-10 2023-06-28 株式会社ミクニ 車載用ブラシレスモータ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614212B (zh) * 2020-06-20 2023-07-14 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bsg系统的电机控制器及集成式bsg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8864A (ja) * 2008-04-09 200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5467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5951067B1 (ja) * 2015-04-10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6550A (ja) 2001-03-14 2002-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内蔵の圧縮機と外部配線との接続方法、それに用いる接続具、それらを用いた電動機内蔵の圧縮機
JP3666480B2 (ja) * 2002-09-24 2005-06-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197936B2 (ja) 2002-12-27 2008-12-17 株式会社東京アールアンドデー モータ
JP4244299B2 (ja) * 2003-03-12 2009-03-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JP2005348522A (ja) * 2004-06-03 2005-12-15 Hitachi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149969B1 (en) * 2007-05-22 2019-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JP5248814B2 (ja) * 2007-07-18 2013-07-3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JP5223259B2 (ja) * 2007-07-31 2013-06-2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266768B2 (ja) 2008-01-21 2013-08-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ユニットの回路基板固定構造、およびこの回路基板固定構造を有するモータユニット
JP5483828B2 (ja) 2008-05-19 2014-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モータ
JP2010028925A (ja) * 2008-07-16 2010-02-04 Asmo Co Ltd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JP5725343B2 (ja) 2011-05-11 2015-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5657117B2 (ja) * 2011-07-08 2015-0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5518108B2 (ja) * 2012-01-25 2014-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727973B2 (ja) 2012-07-09 2015-06-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2014061821A (ja) * 2012-09-21 2014-04-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子制御装置
JP2014093880A (ja) * 2012-11-05 2014-05-19 Denso Corp 回転電機
WO2014192130A1 (ja) * 2013-05-31 2014-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重多相巻線交流回転電機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026972B2 (ja) * 2013-08-07 2016-11-16 アスモ株式会社 減速機付モータ
JP5935788B2 (ja) * 2013-11-29 2016-06-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011557B2 (ja) 2014-01-31 2016-10-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DE102014103607A1 (de) * 2014-03-17 2015-09-17 Dr. Fritz Faulhaber Gmbh & Co. Kg Redundantes bürstenloses Antriebssystem
JP6160576B2 (ja) 2014-07-31 2017-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160575B2 (ja) 2014-07-31 2017-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506523B2 (ja) 2014-10-06 2019-04-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載用回転電機
JP6459492B2 (ja) 2014-12-22 2019-0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4615581U (zh) * 2015-05-05 2015-09-02 杭州艾弗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霍尔安装结构
US10903711B2 (en) * 2015-08-10 2021-01-26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8864A (ja) * 2008-04-09 200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5467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5951067B1 (ja) * 2015-04-10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212A (zh) 2019-04-02
DE112017004052T5 (de) 2019-04-25
CN109565212B (zh) 2020-10-20
JP7124699B2 (ja) 2022-08-24
JPWO2018029894A1 (ja) 2019-06-06
US10938262B2 (en) 2021-03-02
US20190267862A1 (en)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3673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565212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18029894A1 (ja)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637406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11515747B2 (e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20200220435A1 (e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10622396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